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法通論

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法通論

發布時間: 2022-12-07 04:18:02

❶ 我國是怎麼處理少數民族間的關系的

A 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
B 反對民族歧視和壓迫
C 在民族區域實行自治
D 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和文化
實行徹底的民族平等政策。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政府廢除了民族剝削、民族壓迫制度,明確禁止民族歧視,確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榮為核心的民族政策和制度。為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為了全面貫徹實行民族平等政策,從1953年起,在全國范圍內,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了民族識別工作。確認了55個少數民族。新中國的民族識別工作,使許多在舊中國不被承認的少數民族得到應有的承認,並與中國其他民族一樣享有平等權利(2)五、六十年代,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民主改革。廢除了領主、貴族、頭人等特權者的一切特權,消滅了民族壓迫和剝削制度,使廣大少數民族人民獲得人身自由,成為社會生活中的平等一員,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3)反對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視。舊中國在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制度下,許多少數民族沒有平等的、准確的稱謂,有些少數民族地區的地名也帶有民族歧視和壓迫的含義。為此,中央人民政府於1951年發布了《關於處理帶有歧視或侮辱少數民族的稱謂、碑碣、匾聯的指示》,規定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帶有歧視和侮辱少數民族意思的地名、碑碣、匾聯等分別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4)大力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充分保障少數民族的參政議政權。參政議政權是一項重要的平等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的規定,少數民族享有平等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同時,從建國始,國家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到目前,中國已有少數民族幹部270多萬人。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都有相當數量的少數民族工作人員,參加國家和地方事務的管理,少數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權利得到保障。
保障少數民族的自治權。為了充分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區內部事務的權利,中國政府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為了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法制化,中央人民政府於1952年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全國人大於1984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國務院於1991年頒布了《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到目前,中國已建立155個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使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享有廣泛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自主權。與此同時,對散雜居少數民族的權利也制定和採取了保障措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1256個民族鄉。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數民族成分享有平等權利的決定》,1993年,國務院批准頒布了《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和《城市民族工作條例》,散居少數民族的權利保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促進少數民族的發展,充分保障少數民族的發展權。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與進步。根據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國家民委與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特殊的財政、稅收、貿易、扶貧的政策和措施,幫助、扶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經濟,並動員和組織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具體有(1)加強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礎產業發展。(2)發展少數民族地區農牧業經濟。政府通過發放農具、生產資金、減免農牧業稅、發放無息或低息貸款等措施,扶持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3)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優惠的財政政策。國家從1955年起就設立「民族地區補助費」,1964年又設立「民族地區機動金」,並採取提高民族地區財政預備費的設置比例等優惠財政政策。1994年,財政體制改革後,原有的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補助和專項撥款政策全部繼續保持。(4)鼓勵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貿易,照顧少數民族用品生產。(5)扶持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擺脫貧困。通過10多年的扶貧開發,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6)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國家採取了諸如招生時對少數民族考生降低錄取標准,重視民族語文教學和雙語教學,如加強少數民族師資隊伍建設,在經費上給予特殊照顧,舉辦民族院校和民族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發展民族教育,保障少數民族受教育的權利。
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障少數民族的文化權利。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有關保護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語言文字權利、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保護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繁榮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事業、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醫葯和傳統體育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弘揚光大,少數民族繼承和發展自己文化的權利得到保障。
逐步完善民族法律法規體系,為保障少數民族權利提供法律依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民主與法制建設不斷加強,少數民族人權保障的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到目前已形成了一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基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為主幹之一的包括國家一些地方性法規、126個自治條例和209個單行條例及有關民族問題的法律法規在內的民族法律法規體系,為少數民族的權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積極開展國際間人權交流與對話。為了進一步向國外介紹和宣傳我國少數民族人權保護狀況,1997年編寫並出版了《中國少數民族人權述要》一書,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少數民族人權保護的理論和實踐。1999年,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共同編寫了《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及其實踐》(白皮書)。國家民委積極開展人權領域的國際對話和交流,先後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開展了關於少數民族人權保護問題的對話和交流活動,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

❷ 我國基本民族政策是什麼

中國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統一的祖國大家庭里,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機關,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我國的民族政策是:
1.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義是指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異同,都在社會生活中,衣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我國在法律上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
2.維護民族團結:民族團結是國家穩定的基礎,是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保證。民族團結的主要內容是各民族要和睦相處,情同手足。民族團結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
3.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是黨和國家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政策,也是國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實踐證明,實施民族區域自治,符合我國的具體實際,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內部事務的權利,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積極性。
拓展資料: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分別是哪些?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分別是:
阿昌族、鄂溫克族、傈僳族、水族、白族、高山族、珞巴族、塔吉克族、保安族、仡佬族、滿族、塔塔爾族、布朗族、哈尼族、毛南族、土家族、布依族、哈薩克族、門巴族、土族、朝鮮族、蒙古族、佤族、達斡爾族、赫哲族、苗族、維吾爾族、傣族、回族、仫佬族、烏孜別克族。
德昂族、基諾族、納西族、錫伯族、東鄉族、京族、怒族、瑤族、侗族、景頗族、普米族、彝族、獨龍族、柯爾克孜族、羌族、裕固族、俄羅斯族、拉祜族、撒拉族、藏族、鄂倫春族、黎族、畲族、壯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❸ 中國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迄今為止,通過識別並由中央政府確認的民族有56個。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少數民族人口為10643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41%。

世界上的多民族國家在處理民族問題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國採用的是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實行區域自治。中國採用民族區域自治的辦法解決民族問題,是根據本國的歷史發展、文化特點、民族關系和民族分布等具體情況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發展要求。中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對民族區域自治及其實施作出明確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中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1947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已經解放的中國蒙古族聚居地區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地方——內蒙古自治區。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開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全面推行民族區域自治。1955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目前,中國共建立了155個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在55個少數民族中,有44個建立了自治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1%。同時,中國還在相當於鄉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1173個民族鄉,作為民族自治地方的補充形式。11個因人口較少且聚居區域較小而沒有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中,有9個建有民族鄉。

依據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它們在行使同級地方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擁有自治權。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中國155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都有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則全部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所屬工作部門的其他組成人員中,依法合理配備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幹部和其他少數民族幹部。目前,全國少數民族幹部總數達290多萬人。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權力。截至2004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現行有效的自治條例133個,單行條例418個。民族自治地方根據本地的實際,對婚姻法、繼承法、選舉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的變通和補充規定有68件。三是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目前,中國有22個少數民族使用28種本民族文字。2003年,用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的圖書有4787種,印數5034萬冊;雜志205種,印數781萬冊;報刊88種,印數13130萬份。目前,蒙古、藏、維吾爾、朝鮮、彝等少數民族文字已有編碼字元集、字型、鍵盤的國家標准,文字軟體已實現Windows系統上的運行和激光照排。四是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4年底,西藏自治區共有1700多處藏傳佛教活動場所,住寺僧尼約4.6萬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有清真寺約2.39萬座,教職人員約2.7萬人。此外,民族自治地方還有權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自主安排、管理和發展本地方經濟建設事業,自主管理地方財政,自主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

國家通過各種措施幫助和支持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主要包括:把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發展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優先合理安排民族自治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大對民族自治地方財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重視民族自治地方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採取特殊措施幫助民族自治地方發展教育和科技事業,加大對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增加對民族自治地方社會事業的投入,扶持民族自治地方擴大對外開放,組織發達地區與民族自治地方開展對口支援,照顧少數民族特殊的生產生活需要,等等。中國政府於2000年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到2004年底,陸續開工60多個重點工程,投資總規模達8500多億元,涉及交通、能源、教育、衛生、環保等多方面。全國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以及120個自治縣中的83個自治縣被納入西部大開發范圍。國家制定的「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以及組織實施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西部地區對口支援行動、「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溫飽基金」、「天然林保護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等,都將幫助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作為重要內容。國家對西藏的發展給予特殊安排。1994—2001年,中央政府在西藏直接投資39億元人民幣,建設了30項工程。第十個五年計劃(2001—2005年)期間,中央政府在西藏投資312億元人民幣,建設117個項目。

在國家和發達地區的大力幫助和支援下,民族自治地方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保持了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民族和睦的良好局面。1994—2003年,中國民族自治地方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為9.8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1個百分點。1994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相當於全國人均的63.5%,2003年上升至66.3%。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74億元人民幣,比1994年增加了2.3倍。同年,西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6871元人民幣,相當於全國人均的75.5%;新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9700元人民幣,相當於全國人均的106.6%。� 由於成功地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少數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務,民主地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保證了中國各民族不論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權利,共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反對分裂國家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民族關系。

1.新中國民族政策的原則
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原則。
2.少數民族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改造開始後,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民主改革通過和平方式廢除剝削制度,消滅了階級壓迫,建立起社會主義經濟;少數民族先後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到20世紀90年代初,全國建立了五個省級自治區,一百多個自治縣。這就滿足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願望,實現了民族平等,也保證了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
4.各民族共同繁榮
(1)人民政府歷來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從財力、物力和人力上給予支持,以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2)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進一步落實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區實行改革開放。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問題分析:
新中國成立後,少數民族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代的表現。
1.社會制度:新中國成立前,少數民族長期處於落後狀態,有的保留著奴隸制或農奴制,有些民族還不同程度地保留著原始公社制度的殘余。新中國成立後,經過社會改革,先後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2.政治制度:新中國成立前,國民政府實行民族壓迫、民族歧視政策。新中國成立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自己當家作主,實現了民族平等。
3.民主權利:新中國成立前,少數民族深受壓迫。新中國成立後,少數民族地區廢除了剝削制度,消滅了階級壓迫,少數民族取得了平等的民主權利。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含義及特點。
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指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使少數民族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內部事物。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一項政治制度,也是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政策。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機關都是中央政府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都必須服從中央統一領導。二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不只是單純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的結合,是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的結合。
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1.中國在歷史上長期以來就是一個集中統一的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境內各民族逐步匯合成了中華民族。
2.長期以來中國的民族分布以大雜居、小聚居為主。長期的經濟文化聯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適宜於合作互助,而不適宜於分離的民族關系。
3.我國人口、資源分布和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只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才有利於各民族的發展和國家的繁榮、昌盛。
4.自1840年以來,中國各民族都面臨著反帝反封建、為民族解放而奮斗的共同任務和命運。在共御外敵、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長期斗爭中,中國各民族建立了休戚與共的親密關系,形成了互相離不開的政治認同。這就為建立一個統一的新中國,並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和社會基礎。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實踐證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符合歷史的發展,又符合現實情況,有很大的優越性。
1.有助於把國家統一和少數民族自治結合起來,既維護了國家主權統一,又保障了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區事務的權利。
2.有助於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特點結合起來,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區制宜,從而有利於民族自治地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3.有助於把國家富強和民族繁榮結合起來。
4.有助於把各民族熱愛祖國的感情和熱愛本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

❹ 新中國成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態度是怎樣的,對少數民族採取了哪些政策

中國政府的民族政策主要有:

一、堅持民族平等團結

在中國,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國家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民族平等,就不會實現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則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結果,是促進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作為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政策,在中國的憲法和有關法律中得到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

二、民族區域自治

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政府解決民族問題採取的一項基本政策,也是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一樣,同為我國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使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內部事務。

民族區域自治是與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保障了少數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權利,極大地滿足了各少數民族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願望。根據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則,一個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區內單獨建立一個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據它分布的情況在全國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單位的多個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 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自治權利,又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於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有利於把國家的發展和少數民族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如下兩個顯著的特色:一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都是中央政府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都必須服從中央集中統一的領導。上級國家機關在制定各項政策和計劃、進行國家經濟文化建設時,必須充分考慮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幫 助和支持。二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不只是單純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的結合,是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的結合。在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要有利於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利民族團結,又要有利於實行自治的民族的發展和進步,有利於國家的建設。

截至目前,中國有民族自治地方155個,其中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

三、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國家根據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幫助、扶持民族地區發展經濟,並動員和組織漢族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條規定了上級國家機關幫助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的義務。國家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有計劃地在少數民族地區安排一些重點工程,調整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結構,發展多種產業,提高綜合經濟實力。特別是隨著近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國家加大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投資力度,加快了少數民族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使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呈現新的活力。

近年來,為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國家還採取了以下三項措施:

一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是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區,有40多個民族,人口佔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7l%;全國155個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84個自治縣(旗)在西部,佔西部地區總面積的86.4%。雲南、貴州、青海三個多民族省也在西部;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及吉林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雖不在西部,但也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的待遇。因此,西部大開發就是民族地區大開發,就是加快民族地區發展。

二是開展「興邊富民行動」。這一行動是國家民委落實中央提出的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加快邊境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舉措。實施的范圍包括分布在我國2.1萬公里陸地邊界線上的135個縣(旗、市)。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大力培育縣城經濟增長機制和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三是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截至2002年底,全國「興邊富民行動」實際投入資金已達150億元,興建興邊富民項目數萬個,2100多萬人受益。

三是重點扶持22個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人口較少民族指人口在10萬人以下的民族,全國有22個,總人口不足60萬人。由於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這22個民族發育程度比較低。今後10年內,國家計劃每年投入5億元幫助發展,共50個億。

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把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狀況看作是衡量一個民族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實際情況,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根據民族工作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各級各類院校培訓學習,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幹部素質。二是注重實踐鍛煉,各地、各部門有計劃地開展幹部交流、崗位輪換,選派少數民族幹部到中央、國家機關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培養了大批少數民族幹部,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三是在堅持德才兼備原則的前提下,同等條件優先選拔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使少數民族幹部在各級黨委、政府、人大和政協等領導班子中佔有適當比例。

五、發展少數民族科教文衛等事業

在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方面,國家堅持從少數民族的特點和民族地區的實際出發,積極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教育事業。如賦予和尊重少數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發展民族教育的權利,重視民族語文教學和雙語教學,加強少數民族師資隊伍建設,在經費上給予特殊照顧,積極開展內地省市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對口支援等。

在發展少數民族科技事業方面,國家採取了許多特殊措施,如:重點培養、培訓少數民族科技人員,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計劃地招收少數民族學生或舉辦民族班;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引進人才和先進技術設備,改造傳統產業和傳統產品,扶植提高傳統科技,提高經濟效益等。

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衛生事業,國家有關政策強調,要加強少數民族地區衛生隊伍的建設,切實做好防病治病和婦幼衛生工作,大力扶持發展民族醫葯事業等。

在繁榮少數民族文化政策方面,國家扶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文化事業,組建民族文化藝術團體,培養少數民族文藝人才,繁榮民族文藝創作。

六、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中國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公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十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第二十一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同時使用幾種通用的語言文字執行職務的,可以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語言文字為主。」第三十七條規定:「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班級)和其他教育機構, 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各級人民政府要在財政方面扶持少數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編譯和出版工作。」第四十七條規定:「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浯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七、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中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表現在服飾、飲食、居住、婚姻、禮儀、喪葬等多方面。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對少數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加以保護。第一,尊重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第二,尊重和照顧少數民族年節習慣。第三,尊重少數民族婚姻習慣。第四,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第五,在大眾傳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情發生。第六,尊重少數民族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

八、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國是一個有著多種宗教的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國少數民族群眾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眾性的信仰某種宗教,如藏族群眾信仰藏傳佛教。有一些民族信仰同一種宗教,如我國有10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國,宗教信仰自由,即每個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一種宗教裡面,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現在不信教的自由。目前,中國有清真寺3萬座。在西藏,有藏傳佛教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700多處。

中華人民共利國成立以來的實踐證明,中國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解決民族問題和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的正確道路。中國政府相信,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中國各民族必將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必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❺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什麼能促進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

有力地促進了民族自治地方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少數民族發展本民族和本地方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積極性,同時實現了把國家幫助少數民族地方發展的義務制度化、法律化。不斷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們黨的民族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場。在引導各民族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因為發展民族地方經濟,是發展民族地方教育和其他文化事業、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生活質量的基礎。解決當代中國的民族問題,只能依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地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舍此沒有別的出路。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民族地區經濟獲得了較快發展,民族自治地方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1980年只有76元,1998年已達到元;職工年平均工資,1981年只有816元,1999年達到6822元。從縱向看確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從橫向看,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譬如,1999年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最高的5個省市分別為上海5409元,北京4226元,浙江3948元,廣東3629元,江蘇3495元,都高出民族自治地方農村居民收入的1倍以上[2]。因此,在當前做好民族工作的關鍵和重點,是要切實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對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已賦予法的嚴肅性。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必須從財政、物資、技術等方面幫助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新修改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則更加突出了國家幫助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主題,從自治機關的自治權和上級國家機關職責兩個基本方面作出了硬性規定。西部大開發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人民真正過上幸福生活,確保少數民族群眾在西部大開發中得到利益和實惠,走上共同繁榮發展之路。

❻ 中國的民族政策:成就與挑戰

一、中國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面對中國56個民族長期共存且發展極不平衡,少數民族的經濟社會發展比漢族相對滯後的實際情況,中國政府逐步制定了一整套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政策體系,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政策。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第一天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就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間的歧視、壓迫和分裂各民族團結的行為」。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規定了相同的內容。現在實施的1982年制定的《憲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壓迫」。為保證各民族一律平等落到實處,有關法律和政策又具體規定每個民族不分大小,都以平等的地位參加國家大事和各級地方事務的管理;全體公民不分民族、種族和宗教信仰,都同樣地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各民族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民族享有同等的就業權利,都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等等。
(二)民族團結政策。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布專門法令,廢止歷史遺留下來的種種帶有歧視和侮辱少數民族性質的稱謂、地名、碑碣和匾聯等。其後頒布的《憲法》規定:「國家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1984年頒布的《民族區域自治法》,也有類似論述。
(三)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所謂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就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政治制度。早在1947年,中國共產黨就建立了省一級的內蒙古自治區。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施行《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1954年和198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進一步完善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84年頒布實施並於2001年修訂的《民族區域自治法》,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了基礎。由於這一制度既充分保證了國家在大政方針上的集中統一,又充分保證了各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因而是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最佳政治制度。
(四)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政策。中國政府解決民族問題的系列政策中,民族之間的平等團結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是解決民族問題的目標,而民族區域自治則是實現上述原則和目標的基本制度保障。而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大政策又包含以下一系列具體政策。
1.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 文化 發展的政策。鑒於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的實際情況,《憲法》規定:「 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民族鄉工作條例》,也對此作了政策和法律上的相關規定。
2.尊重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政策。《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為此,全國和有關少數民族地區建立了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工作機構和研究機構,在民族地區推行民族語文教學、民族語文出版和民族語言廣播,並用民族語文執行公務等。
3.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政策。《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民族區域自治法》也有類似規定。為了保證這些法律的貫徹落實,《刑法》還規定,對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4.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侵犯他人合法宗教信仰自由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制裁。
為推動各民族盡快走上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道路,國家還在財政、稅收、金融、貿易、資源開發、文化、 教育 、醫療衛生以及民族幹部的培養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具體的特殊優惠政策幫助少數民族加快發展。例如雲南省,從建國到1997年,中央和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的特殊優惠政策就達144項,其中,僅財政優惠政策和民族貿易優惠政策就有下列多項(參見表1和表2)。
表1少數民族地區財政優惠政策
序號 政策 起止時間
(年)
1國家對雲南專設直接過渡經費 1956~1964
2國家設置少數民族地區補助費 1955至今
國家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預備費高於一
3般地區 1964至今
國家規定民族自治地方另加百分之五的
4機動金 1964至今
5國家規定對邊疆幹部生活實行補貼 建國初期
6國家規定民族自治地方財政超收分成收
入留用 1964~1985
7國家對雲南給予自治區財政體制照顧 1964~1994
8國家對邊疆民族地區設置補助專款 1972~1975
中央對民族自治區的補助數額每年遞增
9百分之十1980~1988
10 雲南省對民族地區實行一次性財政補貼1986至今
11 國家設立邊境建設事業補助費1977至今
12 國家設立支援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1980至今
13 國家對貧困地區棉布提價實行補貼1983~1985
雲南省地方經濟發展基金對民族地區投
14 放借款優先1986至今


在這一整套民族政策體系的作用下,中國政府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成功道路,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並取得了巨大成就。仍以雲南為例:
表2民族地區貿易優惠政策
序號 政策 起止時間
1 國家對民族貿易企業實行價格補貼 1950~1970
2 國家允許民族貿易企業利潤留成 1951~1983
3 國家對民族貿易企業實行資金拔補 1952~1983
4 國家對民族用品生產定點企業減免稅 1991~1994
國家對民貿茶葉生產加工定點企業信貸
5 貼息 1991至今
國家對邊境小額貿易實行「自找貨源、
6 自找銷路、自行談判、自行平衡、自負 1984~1995
盈虧」的優惠政策
7 國家對邊境貿易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1991~1995
8 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外匯補助 1991~1995
9 國家對12大類162個品種的邊貿進口商品1992~1995
免稅及減稅
10國家對雲南中緬邊境小額貿易貨物的稅
收給予優惠1994至今


(資料來源:根據《民族工作》1997年第6、7、8期刊載的《雲南民族地區特殊政策演變情況綜述》一文提供的資料整理列表而成)
在政治方面,雲南自建國後已先後建立了8個自治州、29個民族自治縣和197個民族鄉,民族自治地方面積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70%。民族自治地方的州長、縣長均由實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民族鄉的鄉長亦由建立民族鄉的民族的公民擔任。1999年底,全省少數民族幹部已有26.7萬人,佔全省幹部總數的25.6%。
在經濟方面,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二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1999年,雲南民族自治地方國內生產總值達561.71億元,發展速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人民生活不斷改善,199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249元。
在社會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科技事業有了較大發展。民族地區教育已基本建立寄宿半寄宿制學校、民族中小學、民族中等專業學校、民族幹部學校、民族學院等相互銜接的完備的教育體系。1999 年全省少數民族適齡 兒童 入學率達98%,少數民族在校生達232.15萬人,佔全省在校生總數的34.35%。8個自治州和29個自治縣都建立了專門的科研機構和科學技術協會,少數民族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有近14萬人,各種實用科技得到了有效推廣。

在民族文化方面,各民族的優秀 傳統文化 得到繼承和發展。全省有 22個少數民族使用26種語言,14個少數民族使用22種文字,有1000多所學校進行民漢雙語文教學。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風俗習慣受到尊重與保護,到1996年5月,全省佛教、道教、伊斯蘭教、____和天主教等五大宗教活動場所共有4789所(處),基本滿足了信教群眾正常的宗教生活的需要。民族醫葯、民族藝術和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也得到了正常的發展。
總之,中國政府根據中國國情制定的一整套民族政策以及這套政策的貫徹落實,確保了中國各少數民族的發展和民族地區50多年的穩定。
二、中國的民族政策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民族地區的發展在區域分工、固定資產投資、資源配置和生產要素組合、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益等方面,受到計劃的束縛和制約,民族地區的發展受到一定阻礙;但是國家又依靠中央權威,動用政府行政和計劃手段,制定了一系列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的優惠政策,從另一個方面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發展。 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過20多年的努力,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已經建立。中國加入WTO後,意味著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將與世界全面接軌,這就解除了對民族地區加速發展的體制束縛;但是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中國加入WTO,也給以往靠中央權威,動用政府行政和計劃手段建立起來的一整套民族優惠政策的落實帶來了挑戰和困難,從另外一個方面制約了民族地區的發展。從長遠看,這種挑戰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許多民族優惠政策特別是經濟優惠政策自行中止或功能減弱。
據統計分析,建國以來中央和雲南省政府制定的144項民族特殊優惠政策,到1995年,能繼續執行的只有50%左右,另外50%的優惠政策已經停止或難以執行,而在繼續執行的政策的功能也大大減弱了。[1]特別是其中的經濟政策,自行中止執行的更多。如前文表1、表2所列的24項優惠政策,至今仍在繼續執行的只有9 項。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用行政和計劃手段建立起來的優惠政策,在某種程度上是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以著名的「民族貿易三照顧」政策為例,所謂「民貿三照顧」政策,就是國家按照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的指導思想,「在貿易上實行等價交換,但是有時還要有意識地准備賠錢」[2](P167)的原則,允許經營民族貿易的國營企業經營「賠錢」的買賣,而國家對這類企業則在自有資金、利潤留成和價格補貼等3個方面予以照顧,即民貿企業自有資金的80%由國家劃撥,其餘20%向銀行貸款;民貿企業經營獲得的利潤,全部留用或比一般企業留用比例高;民貿企業對收購邊疆民族地區的農副土特產品可實行最低保護價,對供應邊疆民族地區的外來工業品實行最高限價,由此而形成的虧損由國家補貼。這一政策對邊疆民族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功效,保證了最邊遠、最偏僻的山區民族都能出售土特產品,也能吃上鹽巴、茶葉,點上煤油燈。但這一政策與市場經濟規律卻是沖突的。其原因主要有自有資金和利潤留成照顧實際上是把民族地區貿易系統中的民貿企業與專業公司,以及民貿企業中享受照顧的國營企業與其他合作企業、個體商販置於不平等的競爭位置上,因而不符合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原則;價格補貼中對工業品的最高限價和對農副產品的最低保護價,則不符合市場經濟根據供求關系自由定價的原則等等。由於這些優惠政策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所以在市場取向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盡管中央三令五申要繼續貫徹落實,如在1985年5 月24日,經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商業部《關於進一步發展少數民族地區商業若干問題的 報告 》規定:對民貿三照顧的縣(旗)的商業(含供銷社)企業,繼續實行減稅、免稅;對少數主要工業品和農牧土特產品繼續實行價格補貼;對自有流動資金不足的盡可能給予照顧;對民族貿易企業繼續給予低息貸款[3](P383)等等。然而事實上自1983年以後,這一政策便因難以貫徹而自行中止。
(二)保護與發展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政策難以落實。
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花園,雲南則是全球僅存的民族文化多樣性最為富集的少數幾個地區之一。為了將各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早在建國初期,鄧小平在其著名的《關於西南少數民族問題》的講話中,就提出了消除民族隔閡、真正形成中華民族美好大家庭需要做好的三件工作。即要使少數民族相信,「 在政治上,中國境內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經濟上,他們的生活會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會得到提高。所謂文化,主要是指他們本民族的文化。」[2](P162)這里,鄧小平把保護、發展和提高民族文化放到了與民族平等、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其後中國的《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文物保護法》都對保護與發展民族文化作了專門規定,雲南省還於2000年頒布實施了《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條例》。
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和社會轉型速度的加快,雲南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進程和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為核心的社會轉型,驅動著各民族為獲取更多的物質利益而奮斗。由於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後,一些民族,特別是弱小民族逐漸對自己的文化喪失了信心,出現了盲目摹仿 其它 生活方式的傾向,致使民族服飾、語言、傳統民居、歌舞藝術、禮儀習俗以及生態文化等,都出現了流失加劇的危機。在奔現代化的急切心情驅使下,傳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對青年一代失去了吸引力。在對外來文化和本民族傳統文化的雙重認同矛盾之間,很多人選擇了前者,從而形成了民族文化自我認同的危機。兩個危機交織在一起,就有可能使少數民族經數千年歷史發展積淀下來的珍貴民族文化遺產,在20~30年或更長一段時期內大部消失。面對這兩個危機,中國的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政策因過於籠統,實際上很難有效發揮遏制民族文化流失的實際作用。
應該說,中國政府制定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從總體上講,無論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都是正確的,只是其中的許多具體政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其可行性大大降低了。而一些與市場經濟規律有沖突的具體政策,則應明令取消而代之以新的政策。針對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基本建立和中國加入WTO後民族政策落實和民族自身發展面臨的挑戰,中國政府既不能重走老路完全動用行政手段來解決,也不能放任不管,「如果我們放任各民族在不同的起點上自由競爭,結果是可以預見的,那就是水平較低的民族走上淘汰滅亡的道路。」[2](P162)可行的辦法是把計劃和市場兩種調節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倡導與企業和農戶家庭的獨立自主運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構建與市場經濟體制和WTO規則相適應,又有利於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的新的具體政策體系。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和艱巨的工作,需要進行多學科、多部門的聯合攻關才能完成。針對前文分析的民族經濟發展和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問題,這里提出兩點初步的政策建議。
第一,民族經濟發展政策建議。就區域政策而言,總的要求是在市場經濟體制框架下實現計劃與市場優勢互補,國家既要放手讓民族地區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來解放生產力,又要適當利用計劃手段來繼續幫助和扶持民族地區發展生產力。
就產業政策而言,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范圍、程度和形式應根據不同產業的特點而有所差異。初步設想可大體劃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對能源、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產業的發展和重大工業項目的布局,仍應堅持計劃調節和國家扶持為主,為民族地區創造參與市場競爭的條件;二是對民族地區生產的原材料、初級產品和農副土特產品,應以市場調節為主,計劃調節為輔。計劃手段主要起宏觀指導作用,如信息和市場指導等,但對某些關系重大的產品應建立儲備制度並制定最低保護價;三是對輕工業和第三產業則完全放開讓市場自由調節。
二是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政策建議。與民族經濟政策的具體和詳盡相比,中國政府關於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的政策就顯得過於籠統和簡單了。因此,如果說民族經濟政策難以落實的主要原因,是體制轉軌後諸多具體政策自行中止和失效的話,那麼民族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政策難以落實的主要原因,則是缺乏具有強制規定性的具體政策。
所以關於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政策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國家要像制定民族經濟政策一樣,制定一系列具有強制規定性的具體的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政策。在這方面,雲南省已經開了一個好頭,在全國率先專門為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立了法,全國人大會也應抓緊制定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法》,這樣,就能把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提升到國家意志的層面加以強制執行。關於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政策的第二個建議,就是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如果說經濟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和WTO規則下政府對經濟發展更多地只是發揮市場調控作用的話,那在同樣的背景下,在民族傳統文化加速流失的危機面前,政府恰恰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只有在政府強有力的倡導、支持和保護下,才能喚醒全社會保護與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識,才能扭轉民族傳統文化面臨的頹勢,也才能最終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參考文獻】
[1]雲南民族地區特殊政策演變情況綜述[J].民族工作,1997(8).
[2]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郭大烈,董建中主編.中華民族知識通覽[M].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0.
[4]費孝通.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J].北京大學學報,1989(4).

❼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民族政策是什麼

中國的民族政策:

  1. 堅持民族平等團結

  2. 民族區域自治

  3. 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

  4. 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5. 發展少數民族科教文衛等事業

  6. 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7. 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8. 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一、堅持民族平等團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

在中國,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國家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民族平等,就不會實現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則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結果,各民族共同繁榮,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促進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二、民族區域自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政府解決民族問題採取的一項基本政策,也是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一樣,同為我國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使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內部事務。

民族區域自治是與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保障了少數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權利,極大地滿足了各少數民族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願望。根據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則,一個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區內單獨建立一個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據它分布的情況在全國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單位的多個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自治權利,又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於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有利於把國家的發展和少數民族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如下兩個顯著的特色:一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都是中央政府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都必須服從中央集中統一的領導。上級國家機關在制定各項政策和計劃、進行國家經濟文化建設時,必須充分考慮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幫 助和支持。二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不只是單純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的結合,是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的結合。在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要有利於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又要有利於實行自治的民族的發展和進步,有利於國家的建設。

三、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國家根據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幫助、扶持民族地區發展經濟,並動員和組織漢族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條規定了上級國家機關幫助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的義務。國家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有計劃地在少數民族地區安排一些重點工程,調整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結構,發展多種產業,提高綜合經濟實力。特別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國家加大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投資力度,加快了少數民族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使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呈現新的活力。

為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國家還採取了以下三項措施:

一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二是開展「興邊富民行動」。

三是重點扶持22個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

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把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狀況看作是衡量一個民族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實際情況,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根據民族工作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各級各類院校培訓學習,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幹部素質。二是注重實踐鍛煉,各地、各部門有計劃地開展幹部交流、崗位輪換,選派少數民族幹部到中央、國家機關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培養了大批少數民族幹部,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三是在堅持德才兼備原則的前提下,同等條件優先選拔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使少數民族幹部在各級黨委、政府、人大和政協等領導班子中佔有適當比例。

五、發展少數民族科教文衛等事業

在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方面,國家堅持從少數民族的特點和民族地區的實際出發,積極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教育事業。如賦予和尊重少數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發展民族教育的權利,重視民族語文教學和雙語教學,加強少數民族師資隊伍建設,在經費上給予特殊照顧,積極開展內地省市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對口支援等。

在發展少數民族科技事業方面,國家採取了許多特殊措施,如:重點培養、培訓少數民族科技人員,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計劃地招收少數民族學生或舉辦民族班;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引進人才和先進技術設備,改造傳統產業和傳統產品,扶植提高傳統科技,提高經濟效益等。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衛生事業,國家有關政策強調,要加強少數民族地區衛生隊伍的建設,切實做好防病治病和婦幼衛生工作,大力扶持發展民族醫葯事業等。在繁榮少數民族文化政策方面,國家扶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文化事業,組建民族文化藝術團體,培養少數民族文藝人才,繁榮民族文藝創作。

六、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中國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公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十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第二十一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同時使用幾種通用的語言文字執行職務的,可以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語言文字為主。」第三十七條規定:「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班級)和其他教育機構, 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各級人民政府要在財政方面扶持少數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編譯和出版工作。」第四十七條規定:「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七、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中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表現在服飾、飲食、居住、婚姻、禮儀、喪葬等多方面。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對少數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加以保護。第一,尊重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第二,尊重和照顧少數民族年節習慣。第三,尊重少數民族婚姻習慣。第四,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第五,在大眾傳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情發生。第六,尊重少數民族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

八、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中國是一個有著多種宗教的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國少數民族群眾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眾性的信仰某種宗教,如藏族群眾信仰藏傳佛教。有一些民族信仰同一種宗教,如我國有10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國,宗教信仰自由,即每個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一種宗教裡面,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現信教的自由,也有信教現在不信教的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實踐證明,中國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解決民族問題和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的正確道路。中國政府相信,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中國各民族必將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必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❽ 我國三大民族政策是什麼

1、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實質的根本體現,是黨和國家解決民族問題的總原則和總政策。

2、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是黨和國家用來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政策,也是國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3、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根據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進步與繁榮。

(8)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法通論擴展閱讀:

在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方面,國家堅持從少數民族的特點和民族地區的實際出發,積極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教育事業。

如賦予和尊重少數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發展民族教育的權利,重視民族語文教學和雙語教學,加強少數民族師資隊伍建設,在經費上給予特殊照顧,積極開展內地省市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對口支援等。

在發展少數民族科技事業方面,國家採取了許多特殊措施,如:重點培養、培訓少數民族科技人員,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計劃地招收少數民族學生或舉辦民族班等。

❾ 新中國成立以後,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發生了哪些變化發生變化的原意是什麼

在新中國建立後,西藏結束了農奴制度,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社會更加穩定團結和發展,主要是得益於可持續性發展原則!
原因:
1:法律保障: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原則: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三項原則
3:制度保障: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堅持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
可持續發展原則
1.公平性原則:涉及資源分配上的「代際」和「代內」公平的關系。
2.持續性原則:涉及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中的「度」或「承載力」的關系。
3.共同性原則:涉及跨國界的環境問題解決中需要國家之間的「合作」或「協議」。
4.階段性原則:涉及發展中和發達國家的目標或責任的差別.
可持續發展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一,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可持續發展
三,社會可持續發展
1.經濟可持續發展(基礎)
它強調經濟增長的必要性,必須通過經濟增長提高當代人福利水平,增強國家實力和社會財富。但可持續發展不僅要重視經濟增長的數量,更要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這就是說經濟發展包括數量增長和質量提高兩部分。
2.生態可持續發展(條件)
可持續發展以自然資源為基礎,同生態環境相協調。它要求在保護環境和資源永續利用的條件下,進行經濟建設。
3.社會可持續發展(目的)
在人類可持續發展系統中,經濟發展是基礎,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是條件,社會進步才是目的。而這三者又是一個相互影響的綜合體,只要社會在每一個時間段內都能保持與經濟、資源和環境的協調,這個社會就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熱點內容
法治文化道德 發布:2025-01-16 01:26:16 瀏覽:733
網路法院宣判 發布:2025-01-16 01:20:30 瀏覽:721
十八屆四中全會一手抓法治 發布:2025-01-16 01:11:56 瀏覽:457
孫斌律師 發布:2025-01-16 01:06:55 瀏覽:432
法院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 發布:2025-01-16 01:04:02 瀏覽:158
雞情法院 發布:2025-01-16 00:07:58 瀏覽:104
楊文案交法院 發布:2025-01-15 23:26:41 瀏覽:568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
汕尾市城區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1-15 22:49:34 瀏覽:880
管理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名稱 發布:2025-01-15 22:43:35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