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139詐騙罪

合同法139詐騙罪

發布時間: 2022-12-12 17:16:21

㈠ 勞動合同詐騙罪具體是什麼

勞動 合同詐騙罪 具體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利用簽訂 合同詐騙 錢財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侵犯了他人財產權,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與 經濟糾紛 極難區分與識別,因而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關於合同的概念,民法學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理解合同是指確立權利、義務內容的協議,包含經濟合同、行政合同、 勞動合同 等;狹義的合同是指確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合同,包括物權合同、身份合同等。(指2009年)中國關於合同概念的民事法律規定有二條。 一是《 合同法 》第2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訂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二是《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 中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並處或者單處 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 沒收財產 。 《刑法修正案七》第四條 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詐騙罪的認定 需要自己積極的進行舉報,求助有關部門的幫助,這樣自己的權益維護就不會出現較大的失誤,但是案件的資料准備,需要自己較早的做好打算,否則自己的權益維護就會失去積極的一方面,但是更為關鍵的還是自己的行為符合有關的規定。

㈡ 簡述合同詐騙罪的概念和特徵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本罪具有如下特徵:
(一)客體特徵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誠實信用的市場經濟秩序和合同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
我國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它對於防範合同欺詐,維護公平、自由、安全、競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合同詐騙罪使合同詐騙罪及其司法認定中的幾個問題合同成為侵犯他方當事人財物的不法手段,嚴重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交易秩序和競爭秩序。故刑法單設此罪以保護我國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合同詐騙罪的犯罪對象是公私財物。「對於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而言,簽訂合同的著眼點不在合同本身的履行,而在對合同標的物或定金的不法佔有」。②合同僅僅是詐騙採用的手段形式。
(二)客觀特徵
從本質上講,合同詐騙罪屬詐騙犯罪的范疇,在客觀構成上完全適用詐騙犯罪的構成模式。即: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行為人或第三人獲得財產→被害人的財產損失。③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在簽訂或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這里的虛構事實指行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實,騙取被害人信任,其表現形式主要為:假冒訂立合同必需的身份;盜竊、騙取、偽造、變造簽訂合同所必需的法律文件、文書、製造「合法身份」、「履行能力」的假相;虛構不存在的基本事實;虛構不存在的合同標的,等等。隱瞞事實真相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掩蓋客觀存在的基本事實。其表現形式主要是:隱瞞自己實際上不可能履行合同的事實,隱瞞自己不履行合同的犯罪意圖;隱瞞合同中自己有義務告知對方的其他事實。
(三)主體特徵
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司法實踐中應注意區分合同詐騙罪的犯罪主體是自然人還是單位。例如下列幾種情形就是名為單位實為個人實施的合同詐騙罪:(1)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合同詐騙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後,以實施合同詐騙犯罪為主要活動的,應認定為個人犯罪。(見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18日《關於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2)國有或者集體企業租賃給個人經營的企業。承租人利用企業名義詐騙的,應認定為個人詐騙。(3)國營或者集體企業為個人提供營業執照,名為集體實為個人的企業,企業人員以企業名義進行合同詐騙,應以個人詐騙論。(4)沒有資金、場地、從業人員等有名無實的皮包公司,對它們利用合同詐騙的,應以個人詐騙論(5)由被掛靠企業提供營業執照,而由掛靠人員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擔風險的掛靠企業,掛靠人員實施合同詐騙罪應認定為個人詐騙。因此是否以單位名義簽訂、履行合同,不應成為區分個人合同詐騙與單位合同詐騙的標志。實踐中,「應當注意從單位犯罪的犯罪意志的整體性和利益歸屬的團體性兩點把握究竟是個人合同詐騙罪還是單位合同詐騙罪。而且,這兩點之中,利益歸屬的團體性應當優先考量」。④對那些以單位名義實施的而實際犯罪謀取的利益歸屬直接責任人員的合同詐騙犯罪一律應以個人犯罪論處。
(四)主觀特徵
合同詐騙罪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刑法理論認為,「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過實施行為實現某種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犯罪目的僅存於直接故意中」。⑤因此合同詐騙罪這種目的型犯罪只能存在直接故意的形式。司法實踐中有觀點認為合同詐騙罪主觀方面可能存在間接故意,如行為人簽訂合同時對履約能力尚無把握,寄希望於將來的時運,合同簽訂後,先行佔有對方定金或預付款,而後對履約抱聽之任之、漠不關心的態度。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僅表明行為人不願意積極履行合同,不能說明行為人有騙取對方財物的目的,此時只能引出兩種民事法律後果:一是欺詐合同無效,二是行為人賠償對方當事人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間接故意只能構成民事欺詐,只有當行為人無正當理由拒不返還定金或貨款時,才能構成刑事詐騙。而這種拒不返還定金或貨款的心理態度,只能是直接故意。

㈢ 合同詐騙罪怎麼認定,合同詐騙罪應當如何處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國家為了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打擊不正當競爭、懲罰合同欺詐行為,在《刑法》當中專門規定了合同詐騙罪。在《合同法》中明確規定以欺詐方式訂立的合同是可撤銷合同。

在實際的經濟往來中些行為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罪?哪些行為只是經濟糾紛和合同欺詐?

合同法中的合同欺詐是指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故意隱瞞一些真實情況,如產品的瑕疵、功效等等,但是並不是不履行合同也不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尤其是行為人沒有使用合同詐騙罪中的五種法定行為之一種或以上。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除了要承擔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害賠償責任或者是違約的民事責任,而且還要承擔刑事責任。而合同欺詐行為只要承擔損害賠償或者違約的責任民事責任。

刑法中的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訂立、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主觀方面是故意;客體是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和所有權制度;客觀方面法律直接規定了五種情況:

⑴ 以虛假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行為;

⑵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產權證明提供擔保的;

⑶沒有履行能力,先以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履行或者簽訂合同的;

⑷收受對方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⑸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財產。

量刑標准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單處罰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個人合同詐騙,數額不滿5000元的,單處罰金刑;5000元以上不滿1萬元的,為拘役刑;1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個人合同詐騙數額滿3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數額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具有兩個以上情形的,在六個月之內酌情增加刑期:

(一)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二)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三)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四)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後果的;

(五)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六)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七)曾因詐騙受過刑事處罰的;

(八)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九)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個人合同詐騙,犯罪數額4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犯罪數額4萬元,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一)個人合同詐騙,數額10萬元,並具有上列情形之一的,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個月;

(二)個人合同詐騙,數額20萬元的,法定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6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單位犯罪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一)單位合同詐騙,數額5萬元以上不滿8萬元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罰金刑;8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拘役刑;10萬元,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二)單位合同詐騙,數額20萬元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三)單位合同詐騙,數額200萬元的, 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㈣ 什麼是合同詐騙罪,哪些行為屬於合同詐騙

一、什麼是合同詐騙罪
根據我國現行刑法的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關於合同詐騙罪的認定標准,法律有詳細的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我國在1997年刑法中新加的罪名。合同詐騙罪定罪本質上說的是合同詐騙罪怎樣認定的問題,合同詐騙罪有哪些犯罪行為表現,如何進行處罰,這些問題刑法中都做出了相關的規定。
二、哪些行為屬於合同詐騙
根據我國《刑法》第224條的規定,合同詐騙包括以下5種行為: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即以憑空捏造出來的單位的名義或者未經他人授權或同意以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簽訂合同的當事人,根據法律規定或者雙方約定,為合同的履行而設定的一種權利與義務關系,是減少合同風險和保障的常規做法。犯罪分子為了取得對方當事人的信任,往往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以達到利用合同騙取錢財的目的。「票據」,是指匯票、本票和支票等金融票據。「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是指證明其對某些本不享有權利的財產享有權利的證明文件,如虛假的土地使用證、房產所有權證以及其他虛假的動產、不動產權屬的「證明文件」等。
(3)沒有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這是犯罪分子一種慣用的誘騙伎倆。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往往使對方當事人對其履約能力和誠意信以為真,進而與之簽訂標的額更大的合同。犯罪分子以此為誘餌就可以比較容易地取得對方的信任,達到詐騙的目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這種行為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合同詐騙。行為人根本不想履行合同,只要簽訂了合同,對方當事人給付了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其犯罪目的就已實現,然後便逃跑、隱藏、躲避。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是一個概括性規定。由於合同詐騙犯罪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法律上不可能窮盡,有必要規定這樣一個彈性款項,便於司法機關具體掌握。司法實踐中主要有以下情況:收受當事人給付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無正當理由既不履行合同義務又不退還,用於揮霍,致使無法返還,等等。

㈤ 勞動合同詐騙罪具體是什麼

法律分析: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熱點內容
高級人民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1-16 02:54:26 瀏覽:441
勞動法對合同工的工齡計算 發布:2025-01-16 02:53:53 瀏覽:117
法治文化道德 發布:2025-01-16 01:26:16 瀏覽:733
網路法院宣判 發布:2025-01-16 01:20:30 瀏覽:721
十八屆四中全會一手抓法治 發布:2025-01-16 01:11:56 瀏覽:457
孫斌律師 發布:2025-01-16 01:06:55 瀏覽:432
法院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 發布:2025-01-16 01:04:02 瀏覽:158
雞情法院 發布:2025-01-16 00:07:58 瀏覽:104
楊文案交法院 發布:2025-01-15 23:26:41 瀏覽:568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