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講營業稅金及附加嗎

經濟法講營業稅金及附加嗎

發布時間: 2022-12-29 09:15:04

經濟法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經濟法 包括的內容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年9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3年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l0號公布 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996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修正)
3、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1999年8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1號公布 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93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ll號公布 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0年7月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修正)
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修正)
7、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決定》修正)
8、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03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9號公布 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1992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決定》修正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訂2001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9號公布 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2002年9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2號公布)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05年lo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1994年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42號發布 根據2005年12月19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修訂)
1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07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l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修正 l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 l999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4號公布 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修正)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
(1997年10月21日國務院令第231號發布 自1997年10月21日起施行)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8號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19 、勞動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根據1988年l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修訂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1998年12月27日國務院第十二次常務會議通過 l998年l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6號公布 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9號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2002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3號公布 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2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1989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2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⑵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的目錄是什麼

初級職稱考試教材兩門課稱,2015年詳細目錄如下:

一、《經濟法基礎》教材目錄

第一章 總 論
第一節 法律基礎
第二節 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第三節 法律責任
第二章 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第一節 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第二節 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第三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第一節 辦理支付結算的工具、原則和基本要求
第二節 銀行結算賬戶管理
第三節 銀行卡
第四節 預付卡
第五節 結算方式
第六節 票據的一般規定
第七節 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
第八節 結算紀律與法律責任
第四章 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 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 消費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 營業稅法律制度
第五章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六章 其他稅收法律制度
第一節 關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 房產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 契稅法律制度
第四節 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五節 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第六節 車船稅法律制度
第七節 印花稅法律制度
第八節 資源稅法律制度
第九節 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費附加法律制度
第十節 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
第七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 稅收徵收管理法的適用范圍和稅收法律關系
第二節 稅務管理
第三節 稅款徵收與稅務檢查
第四節 稅務行政復議
第五節 稅收法律責任
二、初級會計實務教材詳細目錄
第一章資 產
第一節 貨幣資金
第二節 應收及預付款項
第三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第四節 存 貨
第五節 持有至到期投資
第六節 長期股權投資
第七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第八節 固定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
第九節 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
第二章負 債
第一節 短期借款
第二節 應付及預收款項
第三節 應付職工薪酬
第四節 應交稅費
第五節 應付股利及其他應付款
第六節 長期借款
第七節 應付債券及長期應付款
第三章所有者權益
第一節 實收資本
第二節 資本公積
第三節 留存收益
第四章收 入
第一節 銷售商品收入
第二節 提供勞務收入
第三節 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第五章費 用
第一節 營業成本
第二節 營業稅金及附加
第三節 期間費用
第六章利 潤
第一節 營業外收支
第二節 所得稅費用
第三節 本年利潤
第七章財務報告
第一節 財務報告的目標和組成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 利潤表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六節 附註

第八章產品成本核算
第一節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第二節 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
第三節 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第四節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歸集和分配
第九章產品成本計算與分析
第一節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的適用范圍
第二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
第三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
第四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第五節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的綜合運用
第六節 產品成本分析
第十章事業單位會計基礎
第一節 事業單位會計的特點
第二節 資產和負債
第三節 凈資產
第四節 收入與支出
第五節 財務報告

注意:會計初級職稱教材全國統一的。

⑶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所得稅法律制度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節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考試內容]
一、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和徵收范圍
一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1、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企業所得稅法》 (2007 年3 月16 日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08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企業包括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2、扣繳義務人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稅款由扣繳義務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時,從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的款項中扣繳。

對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工程作業和勞務所得應繳納的所得稅,稅務機關可以指定工程價款或者勞務費的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企業所得稅法》,不是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二企業所得稅徵收范圍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立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企業所得稅稅率
企業所得稅稅率採用比例稅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符合稅法規定情形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 0%。

另外,稅法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 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 %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三、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基礎。
應納稅所得額=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非居民企業取得符合稅法規定情形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⑴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⑵轉讓財產所得,以收入全額減除財產凈值後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⑶其他所得,參照上述兩項規定的方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時,應當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計算。
一收入總額
收入總額是指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包括:
⑴銷售貨物收入;
⑵提供勞務收入;
⑶轉讓財產收入;
⑷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⑸利息收入;
⑹租金收入;
⑺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⑻接受捐贈收入;
⑼其他收入。

二不征稅收入
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
⑴財政撥款;
⑵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⑶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三免稅收入
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⑴國債利息收入;
⑵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⑶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⑷符合規定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四准予扣除項目
1、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⑴成本
⑵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⑶稅金(指銷售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消費稅、資源稅、城建稅、教育稅附加、土地增值稅、關稅等,不包括增值稅)
⑷損失:營業外支出、經營虧損、投資損失、其他損失
⑸其他支出

2、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3、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4、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5、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① 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② 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③ 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④ 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6、企業使用或者銷售存貨,按照規定計算的存貨成本,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7、企業轉讓資產,該項資產的凈值,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8、企業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① 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
② 安置殘疾人員及國家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

9、創業投資企業從事國家需要重點扶持和鼓勵的創業投資,可以按投資額的一定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10、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11、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生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產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計收入。

12、企業購置用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

五不得扣除項目
1、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⑴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⑵企業所得稅稅款;
⑶稅收滯納金;
⑷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⑸企業發生的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扣除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以外的捐贈支出;
⑹贊助支出;
⑺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⑻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2、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⑴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⑵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⑶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⑷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⑸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⑹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⑺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3、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
⑴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
⑵自創商譽;
⑶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
⑷其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

4、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5、企業在匯總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其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不得抵減境內營業機構的盈利。

六特別納稅調整
1、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

企業與其關聯方共同開發、受讓無形資產,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勞務發生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按照獨立交易原則進行分攤。

2、企業可以向稅務機關提出與其關聯方之間業務往來的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稅務機關與企業協商、確認後,達成預約定價安排。

3、由居民企業,或者由居民企業和中國居民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抵於稅法規定正常稅率(25%)水平的國家(地區)的企業,並非由於合理的經營需要而對利潤不作分配或者減少分配的,上述利潤中應歸屬於該居民企業的部分,應當計入該居民企業的當期收入。

4、企業從其關聯方接受的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比例超過規定標准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企業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減少其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

七虧損彌補

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 年。
注意:一是自虧損年度的下一年度起連續5年不間斷地計算;二是連續發生年度虧損,也必須從第一個虧損年度算起,先虧先補,按順序連續計算虧損彌補期,不得將每個虧損年度的連續彌補期相加,更不得斷開計算。

聯營企業的虧損,由聯營企業就地依法進行彌補。投資方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後利潤,按規定應補繳所得稅的,企業如果投資方企業發生虧損,其分回的利潤可先用於彌補,虧損彌補虧損後仍有餘額的,再按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

企業境外業務之間(同一國家)的盈虧可以互相彌補,但企業境內外之間的盈虧不得相互彌補。

確定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上述有關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不得扣除項目的具體規定,按照稅收法律制度規定執行。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是指按照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稅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余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和抵免的稅額
1、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後5 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後的余額進行抵補;
⑴居民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
⑵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應稅所得。

2、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於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稅法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抵免。

五、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
二國家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
1、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
2、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
3、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4、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
5、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場所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

六、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申報與繳納
一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
1、企業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為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應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納稅人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為一個納稅年度。
2、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3、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六十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4、納稅人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以人民幣計算。所得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計算的,應當摺合成人民幣計算並繳納稅款。

5、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稅款由扣繳義務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時,從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的款項中扣繳。對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工程作業和勞務所得應繳納的所得稅,稅務機關可以指定工程價款或者勞務費的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每次代扣的稅款,應當自代扣之日起7日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企業所得稅報告表。

6、除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企業之間不得合並繳納企業所得稅。

7、企業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就其與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附送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企業不提供與其關聯方之間業務往來資料,或者提供虛假、不完整資料,未能真實反映其關聯業務往來情況的,稅務機關有權依法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8、稅務機關依照規定作出稅務調整,需要補征稅款的,應當補征稅款,並按規定加收利息。

二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企業所得稅以納稅人取得應納稅所得額的計征期終了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當實行分月預交時,每月的最後一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當實行分季預交時,每季最後一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而在進行年度匯算清繳時,納稅年度最後一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三納稅地點
1、除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居民企業以企業登記注冊地為納稅地點;但登記注冊地在境外的,以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的,應當匯總計算並繳納企業所得稅。

2、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立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以機構、場所所在地為納稅地點。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可以選擇由其主要機構、場所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以扣繳義務人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3、非居民企業應當由扣繳義務人扣繳的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扣繳或者無法履行扣繳義務的,由納稅人在所得發生地繳納。納稅人未依法繳納的,稅務機關可以從該納稅人在中國境內其他收入項目的支付人應付的款項中,追繳該納稅人的應納稅款。

⑷ 有誰知道》》》增值稅與營業稅的區別

首先,增值稅與營業稅是兩個獨立而不能交叉的稅種,即所稅的:交增值稅時不交營業稅,交營業稅時不交增值稅.
只要記住,1、徵收范圍不同:凡是銷售不動產,提供勞務(不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轉讓無形資產的交營業稅.凡是銷售動產,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交納增值稅.
2、計稅依據不同:增值稅是價外稅,營業稅是價內稅。所以在計算增值稅時應當先將含稅收入換算成不含稅收入,即計算增值稅的收入應當為不含稅的收入。而營業稅則是直接用收入乘以稅率即可。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

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

.一個是在國稅徵收(前者),一個是在地稅徵收(後者);
.
前者是價外稅,稅金在價外,(小規模企業實行3%徵收率,需換算,1/1.03),後者是價內稅,根據發票上的金額以及稅率繳納。

.前者有些項目可以享受優惠政策,如出口退稅、軟體即征即退等,但都是先征後退,而且地稅附加稅不免;後者有些項目可以直接免稅,地稅附加稅也就不用繳納了,如經過備案確認的技術開發合同收入。

⑸ 求解經濟法土地增值稅計算題

1.6000*0.05=300
2.6000*0.05%+(2000+800)*0.005%=3.14
3.(1)開發費用=(2000+800)*4%+(800+1500)*5%=227
(2)加計扣除=(800+1500)*20%=460
(3)營業稅金及附加=300*(1+0.07+0.03)=330
扣除項目=800+1500+227+330+460=3317
增值額=2683
增值額/扣除項目=0.8089
因為0.8089介於0.5和1之間,所以可知所用
稅率
為40%,
速算
扣除系數
為5%。
土地增值稅=2683*0.4-3317*0.05=907.35
本題需注意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印花稅
的計算不要忘記借款
部分

2.本題為
房產
開發,印花稅作為
管理費用
的一部分,計算土地增值稅時不得扣除。
3.
金融機構
貸款利率
不得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所以本題直接用銀行貸款利率。
4.
不要忘了
加計扣除。

⑹ 經濟法基礎重點有什麼

經濟法基礎重點在於:

1、經濟法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2)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6)經濟法講營業稅金及附加嗎擴展閱讀:

經濟法特點: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⑺ 初級經濟法主要考啥呢

經濟法部抄分涉及的內容襲還有《競爭法》《消費者法》《銀行業法》《財稅法》《勞動法》《土地法和房地產法》以及《環境保護法》七部分內容。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經濟法總論、財稅金融法、企業和公司法、競爭法、涉外經濟法。

經濟法總論,關於經濟法基本理論的研究。所做的基本工作,是力求對經濟法涉及的各基本問題做出科學、透徹的闡述,以期對我國法學的發展有所建樹;內容主要有:經濟法的概念和各相關范疇,經濟法的價值和基本原則,經濟法和經濟法學的體系,經濟法的法律關系,經濟法律責任等。

(7)經濟法講營業稅金及附加嗎擴展閱讀

經濟法最早產生於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學家關於經濟法的概念,主要見於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中。英美法系國家盡管存在我們看來屬於經濟法的法律規范,但它們不注重法律部門的區分,沒有民法的概念,更沒有經濟法這一概念。因此,要說明大陸法系國家,尤其是德日學界對經濟法的解說。

⑻ 經濟法基礎消費稅徵收范圍有幾類

經濟法基礎消費稅徵收范圍有幾類

經濟法中基礎消費稅征稅范圍
(一)生產應稅消費品
1.納稅人生產的應稅消費品,於「銷售時」納稅。
2.納稅人自產自用的應稅消費品,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不納稅;用於其他方面的,於移送使用時納稅。
(二)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
1.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是指由委託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託方只收取加工費和代墊部分輔助材料加工的應稅消費品。
2.對於由受託方提供原材料生產的應稅消費品,或者受託方先將原材料賣給委託方,然後再接受加
工的應稅消費品,以及由受託方以委託方名義購進原材料生產的應稅消費品,不論在財務上是否作為銷售處理,都不得作為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而應當按照銷售自
制應稅消費品繳納消費稅。
【理解】實質重於形式。
3.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除受託方為個人外,由「受託方」在向委託方交貨時代收代繳消費稅。委託個人加工的應稅消費品,由「委託方」收回後繳納消費稅。
4.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委託方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所納稅款准予按規定抵扣。
5.委託方將收回的應稅消費品,直接出售,不再繳納消費稅。
(三)進口應稅消費品
(四)零售金銀首飾、鉑金首飾、鑽石及鑽石飾品
1.金銀首飾在零售環節繳納消費稅,生產環節不再繳納。
2.金銀首飾僅限於金、銀以及金基、銀基合金首飾和金基、銀基合金的鑲嵌首飾。
【注意】不包括鍍金首飾和包金首飾。
(五)批發銷售捲菸——單一環節納稅的例外情況
菸草批發企業將捲菸銷售給「零售單位」的,要再征一道5%的從價稅。
【注意】菸草批發企業將捲菸銷售給其他菸草批發企業的,不繳納消費稅。
消費稅(Consumer tax/Excise Duty)(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物件的各種稅收的統稱。是 *** 向消費品徵收的稅項,可從批發商或零售商徵收。消費稅是典型的間接稅。消費稅是1994年稅制改革在流轉稅中新設定的一個稅種。消費稅實行價內稅,只在應稅消費品的生產、委託加工和進口環節繳納,在以後的批發、零售等環節,因為價款中已包含消費稅,因此不用再繳納消費稅,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消費稅的納稅人是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

增值稅的徵收范圍和營業稅、消費稅的徵收范圍有何關聯

增值稅的范圍是 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增值稅是對增值部分征稅消費稅是在對貨物普遍徵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少數消費品再徵收一道消費稅,主要是為了調節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取得的營業稅額征稅。同種勞務徵收增值稅則不再徵收營業稅,徵收營業稅則不再徵收增值稅。

答: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包括銷售貨物、進口貨物及部分加工性勞務,如修理、修配勞務。對大部分一般性勞務和農業沒有實行增值稅。
營業稅是對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營業稅屬於流轉稅制中的一個主要稅種。2011年11月1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正式公布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方案。
消費稅又是在增值稅基礎上附加的稅種

簡單講,徵收增值稅的不徵收營業稅,徵收營業稅的也不徵收增值稅,消費稅是對徵收增值稅的部分稅目(貨物)徵收的一種稅.

經濟法基礎中酒精、汽車輪胎是否還征消費稅?

自從2014年國家上調成品油稅率後,酒精、輪胎消費稅同時取消。
國稅總局關於「中國上調成品油消費稅 取消酒精輪胎汽車消費稅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經國務院批准,現將消費稅政策調整事項通知如下:
一、取消氣缸容量250毫升(不含)以下的小排量摩托車消費稅。氣缸容量250毫升和250毫升(不含)以上的摩托車繼續分別按3%和10%的稅率徵收消費稅。
二、取消汽車輪胎稅目。
三、取消車用含鉛汽油消費稅,汽油稅目不再劃分二級子目,統一按照無鉛汽油稅率徵收消費稅。
四、取消酒精消費稅。取消酒精消費稅後,「酒及酒精」品目相應改為「酒」,並繼續按現行消費稅政策執行。
五、本通知自2014年12月1日起執行。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2014年11月25日

初級會計資格經濟法基礎消費稅計算題

用於其他方面的應稅消費品,在移送時繳納消費稅。
銷售單價=(160+113)/(800+500)=0.21
消費稅=[(160+113)+(100+200)*0.21]*5%=16.8

超市零售啤酒屬於消費稅徵收范圍嗎

不屬於。啤酒的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徵收,准確地說在生產廠家向銷售商出售時向生產廠家徵收,超市在零售時不再徵收。

小汽車徵收消費稅范圍有哪些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和完善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33號)的規定,汽車是指由動力驅動,具有四個或四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該稅目徵收范圍包括含駕駛員座位在內最多不超過9個座位(含)的,在設計和技術特性上用於載運乘客和貨物的各類乘用車和含駕駛員座位在內的座位數在l0至23座(含23座)的在設計和技術特性上用於載運乘客和貨物的各類中輕型商用客車。
用排氣量小於1.5升(含)的乘用車底盤(車架)改裝、改制的車輛屬於乘用車徵收范圍。用排氣量大於1.5升的乘用車底盤(車架)或用中輕型商用客車底盤(車架)改裝、改制的車輛屬於中輕型商用客車徵收范圍。
電動汽車不屬於本稅目徵收范圍

⑼ 經濟法中五大稅法有

分為五大類有28個稅種,:
1.流轉稅類。包括7個稅種:(1)增值稅;(2)消費稅;(3)營業稅;(4)關稅;;(5)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6)牧業稅。這些稅種是在生產、流通或服務領域,按納稅人取得的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徵收的。
2.所得稅類。包括3個稅種:(1)企業所得稅;(2)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3)個人所得稅。這些稅種是按照納稅人取得的利潤或純收入徵收的。
3.財產稅類。包括10個稅種:(1)房產稅;(2)城市房地產稅;(3)城鎮土地使用稅;(4)車船使用稅;(5)車船使用牌照稅;(6)車輛購置稅;(7)契稅;(8)耕地佔用稅;(9)船舶噸稅;(10)遺產稅(未開征)。這些稅種是對納稅人擁有或使用的財產徵收的。
4.行為稅類。包括8個稅種:(1)城市維護建設稅;(2)印花稅;(3)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4)土地增值稅;(5)屠宰稅;(6)筵席稅;(7)證券交易稅(未開征);(8)燃油稅(未開征)。這些稅種是對特定行為或為達到特定目的而徵收的。
5、資源稅類:資源稅。
6、其中;(5)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7)牧業稅;(3)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5)屠宰稅;(6)筵席稅;五個稅種已停徵。
車船使用稅與車般噸稅合並為車船稅。
原企業所得稅與原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合並為企業所得稅。
所以現行稅種實際只有21種。

熱點內容
注冊會計師和司法考試 發布:2025-01-15 19:42:55 瀏覽:259
19經濟法基礎第四章 發布:2025-01-15 18:14:41 瀏覽:188
勞動法工資結算方式 發布:2025-01-15 18:06:43 瀏覽:147
勞動法解釋停職員工待遇 發布:2025-01-15 17:40:35 瀏覽:399
國稅局政策法規科職責 發布:2025-01-15 17:37:38 瀏覽:457
勞動合同法三到五年 發布:2025-01-15 17:24:42 瀏覽:478
毆打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17:22:22 瀏覽:578
縣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意見 發布:2025-01-15 16:40:42 瀏覽:894
重慶合同律師 發布:2025-01-15 16:39:58 瀏覽:636
榆次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15 15:49:54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