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簡述法的淵源的含義和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

簡述法的淵源的含義和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

發布時間: 2023-01-03 13:29:49

❶ 簡述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

社會主義法的原則可以歸納為民主原則、法制原則、國際主義原則、社會主義原則等內,其中容最根本的是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其他原則是由此派生出來的。

毛澤東在談到1954年憲法草案時指出,「原則基本上是兩個: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毛澤東選集》第5卷,第127頁)。這兩個原則不僅體現在憲法上,而且體現在社會主義法的體系中。

(1)簡述法的淵源的含義和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律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反過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將有利於加強人們的法制觀念,有力地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法律秩序。

自1978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已轉移到現代化經濟建設,這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全面開創新局面的各項任務中的首要任務,因而中國社會主義法的各種作用,也是以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作為核心的。

❷ 簡述我國法的淵源的特點及我國法的淵源

法律分析:當代中國的法的淵源,主要是以憲法為基礎的各種制定法及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和認可的慣例等。

(1)制定法是我國法的基本淵源。在我國,判例不是法的淵源。

(2)特別行政區法律是我國法的淵源。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法規在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中屬於單獨一類。

(3)習慣在我國法的淵源中的意義很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法學上「法的淵源」的專有含義與當代中國法的主要淵源

法的淵源又稱法律淵源,簡稱法源.作為專門的法律概念,按照我國法理學界的通常理解,可以將法律淵源界定為:法律淵源是法的創制方式和外部表現形式,是根據法的效力來源的不同對法所進行的一種基本分類.也稱作法的形式.

「法律淵源」一詞來自羅馬法的fontes juris(法的源泉)。法律淵源具有多種意義:如歷史淵源、本質淵源、效力淵源、形式淵源等。如今使用的法律淵源,通常是指法律的形式淵源或效力淵源,即由特定國家機關制定或者認可,通過不同方式創立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法律形式,可以做為法官審理案件依據的規范或者准則來源。

當代中國法的淵源

正式淵源
1.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規定國家政權組織和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我國的憲法經由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經由特殊程序制定與修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法律: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制定、修改的規范性文件。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而高於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在全國人大 閉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也有權對其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由基本法律調整以外的其他法律。
根據《立法法》第八條的規定,有關於國家主權、犯罪與刑罰、民事基本制度等事項只能制定法律,尚未制定法律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可根據實際需要授權國務院立法。但有關犯罪與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3.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由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法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在中國法的形式體系中 具有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它的地位低於憲法、法律而高於地方性法規的地位。行政法規須是為了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而頒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法律規則。行政法規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和規定的事項,一般比法律調整的對象更廣泛、更具體。
4.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是由地方國家機關依法制定和修改的規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地位和法律效力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省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規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地方性法規在本行政區域的全部范圍或部分區域有效。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消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
5.自治法規。自治法規是自治機關或自治團體依照法定自治權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其法律效力僅限於自治權管轄的范圍,不得與憲法和法律相抵觸。根據我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根據當地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性條例,報上一級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6.行政規章。行政規章是有關行政機關在各自許可權內制定和發布的有關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分為部門規章和政府規章兩種。部門規章是國務院所屬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所發布的各 種行政性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政府規章是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地方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部門規章和政府規章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外 ,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7.國際條約。國際條約指國際法主體之間根據國際法而訂立的具有權利和義務內容的協議,它是現代國際法最主要的法律淵源,並不屬於我國國內法的范疇。但國際條約可以通過法定程序,具有同國內法相同的法律約束力。如《民法通則》1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

非正式淵源
非正式的法律淵源包括習慣、判例等。習慣是在社會生活中經過長期實踐而形成的特定的行為規則,判例是指可以被法院援引而被賦予一般規范性質的判決和裁定,這些非正式淵源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淵源。部分國家在立法中體現了法律淵源的開放性,如《瑞士民法典》第一條規定「如本法沒有可為適用之規定,法官應依據習慣法;習慣法亦無規定時,法官應根據其作為法官闡發的規則判案.在此,他要遵循業已公認的學說和傳統。」

❹ 簡述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

社會主義法的原則可以歸納為民主原則、法制原則、國際主義原專則、社會主義原則等,屬其中最根本的是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其他原則是由此派生出來的。

毛澤東在談到1954年憲法草案時指出,「原則基本上是兩個: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毛澤東選集》第5卷,第127頁)。這兩個原則不僅體現在憲法上,而且體現在社會主義法的體系中。

(4)簡述法的淵源的含義和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律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反過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必將有利於加強人們的法制觀念,有力地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法律秩序。

自1978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已轉移到現代化經濟建設,這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全面開創新局面的各項任務中的首要任務,因而中國社會主義法的各種作用,也是以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作為核心的。

❺ 法學上「法的淵源」的專有含義及當代中國法的主要淵源。

法的淵源主要是指法的源泉或法源。
(一) 法的歷史淵源:引起特定法律原則和法律規范產生的歷史上的行為和事件。
例如美國1803年的「馬伯里訴麥迪遜」(Marbury v. Madison)案確立起了司法審查制度。
(二)法的理論淵源:那些促進立法和法律改革的理論和哲學原理。
例如科斯定理( Ronald Coase)指出在交易成本為零的情況下,無論權利如何配置,產權的初始分配不影響資源配置的效率。即如果交易成本極低,法律對權利義務的分配就不大可能對資源配置有重大影響,法律的任務在於明晰界定產權。
(三)法的形式淵源:那些被賦予法律效力和強制力的具有權威性的某些原則和規范。
(四)分為實質上法的淵源和形式上的法的淵源,前者是指法的真正來源、根源和發源。後者是指法的創制形式和表現形式,這是目前通常所稱的法的淵源,其又分為直接淵源和間接淵源,直接淵源指國家機關制定的具有不同法律地位和效力的法的一種分類;間接淵源又稱非正式淵源,例如學說、習慣、宗教以及道德倫理等。
法的實質淵源,即法是根源於社會物質生活條件還是神的意志、君主意志抑或人民意志;法的形式淵源,即法的各種具體表現形式,如憲法、法律、法規;可以指法的效力淵源,即法產生於立法機關還是其他主體,產生於什麼樣的立法機關或其他主體;法的材料淵源,即形成法的材料來源於成文法還是來源於政策、習慣、宗教、禮儀、道德、典章或理論、學說;等等。但無論中西方法學著述,對法的淵源的解說,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認為法的淵源主要指法的效力來源,亦即根據法的效力來源不同對法所作的基本分類。在中國,法的淵源的含義的規范化表述,是指由不同國家機關制定、認可和變動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或地位的各種法的形式。

我國目前法的淵源一般有實質意義法的淵源和形式意義法的淵源。在實質意義上,法的淵源指法的內容的來源,如法淵源於經濟或經濟關系。形式意義法的淵源,即法的效力淵源,指一定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現形式。而由於社會制度、國家管理形式和結構形式的不同及受政治思想、道德、歷史與文化傳統、宗教、科技發展水平、國際交往等的影響,在不同國家或不同歷史時期,有各種各樣的法的淵源。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主要以憲法為核心的各種制定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的規范性文刊:、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法規、規章、國際條約國際慣例等。另外國家政策也是當代我國法的非正式淵源之一。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6條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因此國家政策也是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之一。

❻ 簡述我國法的淵源

法律分析: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主要指以規范性法文件形式表現出來的成文法,如立法機關或立法主體制定的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和條約等。非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主要指具有法的意義的觀念和其他有關准則,如正義和公平等觀念,政策、道德和習慣等准則,還有權威性法學著作等。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主要以憲法為核心的各種制定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的規范性文刊: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法規、規章、國際條約國際慣例等。另外國家政策也是當代我國法的非正式淵源之一。根據我國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❼ 我國法的淵源的特點及我國法的淵源

法律分析: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是由我國國家和法的本質所決定的,主要特點是:(1)主要由各種制定法構成,即由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等不同類別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所構成。

(2)由國家認可的習慣只是法的淵源的一種例外的補充。其數量很少。

(3)判例沒有普遍的約束力。不是法的淵源。

(4)特別行政區法將作為例外情況在特定的局部地區長期存在。

法的淵源除了實質意義法的淵源和形式意義法的淵源之分,還可以分為正式淵源與非正式淵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干涉中國內政。外國國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以各種借口或者依據其本國法律對我國進行遏制、打壓,對我國公民、組織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干涉我國內政的,我國有權採取相應反制措施。

熱點內容
縣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意見 發布:2025-01-15 16:40:42 瀏覽:894
重慶合同律師 發布:2025-01-15 16:39:58 瀏覽:636
榆次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15 15:49:54 瀏覽:163
法官考察材料 發布:2025-01-15 14:58:25 瀏覽:475
合同法違反合同 發布:2025-01-15 14:48:08 瀏覽:825
北京資深拆遷律師 發布:2025-01-15 14:26:40 瀏覽:975
疫情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5 13:55:13 瀏覽:882
國家電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5 13:27:12 瀏覽:903
民法典規定的家事代理權 發布:2025-01-15 12:58:48 瀏覽:609
勞動法勞務派遣人數規定 發布:2025-01-15 12:46:04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