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重點知識

勞動合同法重點知識

發布時間: 2023-01-08 20:20:13

㈠ 勞動合同法考試的重點

1.勞動合同書面化(第10條、第11條、第14條、第82條)
(1)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2)訂立合同的期限:用工之日起1個月
(3)不訂立書面合同的責任: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內訂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2倍的工資。
(4)不訂立勞動合同轉化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1年期滿仍不訂立的。
(5)無書面合同時的補充:勞動報酬的明確。
2.勞動合同期限
(1)三種期限
(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鐵血第14條
勞動法的規定是:20條
①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
②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
③勞動者提出
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是:
①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或者 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或者 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39條和第40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實施後起算)
②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簽訂勞動合同
③勞動者沒有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不簽無固定期限合同的,2倍工資
3.試用期
(1)不得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或者期限不足3個月
(2)約定不成立:僅僅約定試用期而沒有勞動合同期限
(3)試用期期限:勞動合同3個月以上不滿1年,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1年以上不滿3年的,不能超過2個月;3年以上固定或者無固定期的,不得超過6個月。
(4)約定次數:只能有一次
(5)試用期待遇:不得少於同崗位最低工資或者約定工資的80%,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最低標准
(6)違法約定試用期的,超過試用期部分,以試用期滿工資標准支付賠償金。
(7)不得隨意解除
4.服務期
提供特殊待遇,服務一定年限的要求:支付違約金,不超過培訓費用,不得超過服務期未滿部分應均攤的費用。
5.競業限制條款:
(1)人員限於高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2)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約定
(3)期限不得超過合同後2年
(4)按月給與經濟補償
6.勞動合同無效:
(1)無效原因:
①欺詐、脅迫、乘人之危
②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律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③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2)無效的後果
無效不影響支付報酬,報酬標准參照相同崗位或者近似崗位的勞動報酬確定
(3)造成無效一方承擔責任
7.勞動者的解除權
(1)通知解
解除:提前30日通知,試用期提前3日通知 書面
(2)隨時解除:
①未按照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②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③未依法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費的
④用人單位規章制度違法
⑤因欺詐、脅迫、乘人之危使合同無效
⑥其他
⑦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或者違法指揮,強令冒險。
第25條,不得約定違約金。
(3)非法解除,賠償責任
8.用人單位的解除權
(1)隨時解除權
①試用期間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②嚴重違反規章制度
③嚴重失職、營私舞弊、造成重大損害
④兼職,造成影響或者單位提出,拒不改正
⑤因欺詐、脅迫、乘人之危使合同無效
⑥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2)通知解除權:提前30天 書面
①患病或者因工負傷,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而不聽安排的
②不能勝任工作,培訓、調崗仍不行
③情勢變更,未能就變更合同達成一致
(3)集體解除:裁員 第41條。
(4)不得解除:第42條
(5)繼續履行:第48條
(6)後續事項:第50條
9.經濟補償
(1)補償情形:第46條
(2)補償標准:第47條
10.賠償金
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形:
①試用期超期
②不給勞動報酬、不給加班費、低於最低工資標准、未支付經濟補償,賠償應付金額的50—100%.
③違規解除合同 以補償標準的2倍作為賠償金
四、勞動合同法五個次重要考點
1.適用范圍:增加民辦非企業組織 實行聘用制的事業單位
2.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應當經過代表討論
3.集體合同:工會可以起訴
4.勞務派遣:約束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
三方關系:勞務派遣單位、被派遣勞動者、用工單位、2年以上 加班費、績效獎金
5.非全日制用工:
一天不超過4個小時,累計不超過24小時
口頭協議、不得有試用期、隨時可終止

㈡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的內容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的內容有哪些?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 勞動合同 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 知識產權 相關的事項。 對負有保秘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 保密協議 中與勞動者約定 競業限制 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 終止勞動合同 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 違約金 。 【解讀】本條是關於勞動者的保密義務和禁業限制的規定。 勞動法 23條,勞動 合同當事人 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 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十條第三款規定,本條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因此商業秘密包括兩部分:非 專利 技術和經營信息。如管理方法,產銷策略,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等經營信息;生產配方、工藝流程、技術訣竅、設計圖紙等技術信息。商業秘密關乎企業的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商業秘密和其他知識產權( 專利權 、 商標權 、 著作權 等)相比,有著以下特點:第一,商業秘密的前提是不為公眾所知悉,而其他知識產權都是公開的,對專利權甚至有公開到相當程度的要求;第二,商業秘密是一項相對的權利。商業秘密的專有性不是絕對的,不具有排他性。如果其他人以合法方式取得了同一內容的商業秘密,他們就和第一個人有著同樣的地位。商業秘密的擁有者既不能阻止在他之前已經開發掌握該信息的人使用、轉讓該信息,也不能阻止在他之後開發掌握該信息的人使用、轉讓該信息。第三,能使經營者獲得利益,獲得競爭優勢,或具有潛在的商業利益。第四,商業秘密的保護期不是法定的,取決於權利人的保密措施和其他人對此項秘密的公開。一項技術秘密可能由於權利人保密措施得力和技術本身的應用價值而延續很長時間,遠遠超過專利技術受保護的期限。 我國有關法律從不同角度對商業秘密加以了保護。第一,從商業秘密持有者與侵害商業秘密者之間的關系看,除了雙方沒有任何關系,但侵害者通過不正當手段,如 盜竊 、利誘、脅迫等侵害商業秘密情形外,侵害商業秘密主要發生在買賣、承攬、授權、僱傭關系中,其中在僱傭關系中是最容易發生侵害商業秘密行為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通過不正當手段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作了規范。 合同法 對存在民事合同關系情形下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作了規范。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存在保守商業秘密約定或者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要求的情形下的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作了規范,這包括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約定和僱傭關系下的約定。 公司法刑法 主要對存在 勞動關系 的侵害商業秘密的情形作了規范。第二,在存在勞動關系的情形下,現有法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都有一個前提,即都是勞動者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不包括勞動者到其他企業中工作的情形。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 法規 和 公司章程 ,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擅自披露公司秘密;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如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是經營者,根據該法第二條的規定,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第三,不同法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不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面寬,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侵害主體的資格沒有限制,所有知曉商業秘密並違反約定或者規定的勞動者,都可以構成侵害商業秘密。公司法規定的侵害主體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刑法則規定的是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其次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既保護非專利技術,也保護經營信息。而公司法和刑法則主要保護商業機會,商業機會包括經營信息,但不包括非專利技術。最後是反不正當競爭法不僅規范勞動者工作期間的保守商業秘密行為,而且規范勞動者離職後的保守商業秘密行為。而公司法和刑法只是規范勞動者任職期間的保守商業秘密的行為。 獲得商業秘密的合法手段包括:獨立開發獲得;合法購買;從公開渠道觀察獲得;合法接受許可獲得及通過反向工程獲得等。 勞動關系具有特定的人身屬性,由勞動者對用人單位忠誠義務演化出勞動合同的保密義務(忠誠義務在英國法上被法院視作勞動合同的默示義務),並進而擴展為競業限制或競業禁止。競業禁止條款蘊含了用人單位的財產權益和勞動者的勞動權利兩者的矛盾,成為一個必須依據法律來調整的問題。 本條規定,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在勞動 合同解除 後,不得使用或者披露信息的義務包含生產的秘密環節,以及足以構成商業秘密的其他信息。要確定究竟哪些信息在勞動合同解除後,勞動者仍然負有不得披露和使用商業秘密的義務,必須考慮以下因素:勞動性質。如果勞動過程中要經常性地處理秘密文件,勞動者顯然要承擔比一般勞動者更多的忠誠義務。也就是說,除了信息類型的限制之外,勞動者的身份和職位也會影響到競業禁止條款的效力。如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由於同客戶的接觸獲知了客戶相關的特別信息,用人單位自然可以合法地使用行業限制條款禁止該勞動者在 勞動合同終止 後拉攏客戶。這一原則非常普遍地適用於各種行業;信息本身的性質。即用人單位是否使勞動者意識到信息的保密性。雖然用人單位只是單方面聲稱某些信息是保密信息本身並不充分,但是用人單位對待這些信息的態度可以幫助確定信息的性質。英國普通法中規定,在合同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勞動者在 解除勞動合同 後並不承擔競業限制的義務。事實上,只有在披露和使用商業秘密的意義上,用人單位才有權得以禁止勞動者競業,而商業秘密的判斷也通過嚴格的判斷規則被限制在特定的范圍內。 本條規定競業禁止的目的是要保護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還要依法支付損害 賠償金 。但是,在用人單位存在商業秘密,勞動者亦知悉的情況下,因為勞動合同終結後,勞動者的保密義務仍舊延續,即便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競業禁止協議,勞動者也應當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否則,用人單位可因此追究勞動者的 侵權責任 。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勞動者離職後負有競業禁止,主要考慮目前越來越多的保密協議、競業限制條款,極大限制了勞動者離職後的就業范圍。用人單位往往在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時說明日常 工資 中就已經包括了競業限制的經濟補償,不給勞動者經濟補償。本條規定,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本條有關競業限制補償金及支付時間的規定,在保護用人單位的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的同時,有利於勞動者在具備一定經濟條件的基礎上保護這些信息。 勞動 合同到期 後的競業禁止,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約定。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經濟補償,競業限制補償金是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補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有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同時與勞動者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解除時向勞動者支付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競業限制 經濟補償金 不能包含在工資中,只能在勞動關系結束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補償金的數額由雙方約定。用人單位未按照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解除時向勞動者支付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的,競業限制條款失效。這是競業限制生效的條件和勞動者遵守競業限制義務的前提。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合同法是適用於每一個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條款,對於每一個條款都是結合著實際的情況來進行制定的,也是專門來保護受害者合法權益的條款,所以,作為我們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一定要好好和遵守條款,這樣才能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㈢ 勞動合同法包括哪些內容

勞動合同法的內容主要有合同訂閱、變更、履行、終止以及有關法律責任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勞動合同主體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勞動者,即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的中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即具有使用勞動能力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雙方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具有支配與被支配、領導與服從的從屬關系。勞動合同內容具有勞動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和對應性。沒有隻享受勞動權利而不履行勞動義務的,也沒有隻履行勞動義務而不享受勞動權利的。一方的勞動權利是另一方的勞動義務,反之亦然。
拓展資料:勞動合同訂立前,用人單位應當如實向勞動者說明本單位的規章制度、勞動報酬、勞動條件等情況。有可能產生職業病的,用人單位還應當將有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情況如實告知勞動者;勞動者應當如實向用人單位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證、就業狀況、學歷和職業技能等證件。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17條有規定勞動合同必須具備以下條款:1、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是主要負責人的姓名。2、勞動者的姓名還有住址,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㈣ 常見的勞動法知識點

作者:付英(版權所有,請勿轉貼,內容來源葵花高階教程《商法經濟法》)

1

熱點內容
新鄭律師援助 發布:2024-11-19 19:04:40 瀏覽:708
印刷廠裝訂車間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9 19:03:11 瀏覽:24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由規定 發布:2024-11-19 18:48:34 瀏覽:987
24條婚姻法北京電視台 發布:2024-11-19 18:48:29 瀏覽:373
履行查對制度的規章制度和程序 發布:2024-11-19 18:19:19 瀏覽:18
阜平法院 發布:2024-11-19 18:18:19 瀏覽:951
法院體庭 發布:2024-11-19 18:17:35 瀏覽:896
關於心道德事的心得 發布:2024-11-19 17:14:24 瀏覽:202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 發布:2024-11-19 16:51:51 瀏覽:748
經濟法中半數以上是含半數嗎 發布:2024-11-19 16:38:46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