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社會游戲時間觀察法
Ⅰ 幼兒游戲觀察的方法記錄
幼兒游戲觀察的方法記錄
幼兒游戲觀察的方法是什麼?如何觀察?以下,我為大家整理了幼兒游戲觀察的方法記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掃描觀察法:
這種方法是指觀察者在相等的時間段里對觀察對象依次輪流進行觀察。此法比較適合於粗線條地了解全班兒童的游戲情況,如可以掌握游戲開展了哪些主題,學前兒童選擇了哪些主題,扮演了什麼角色等一般行為特點。掃描觀察法一般在游戲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運用較多。
二、 定點觀察法
觀察者固定在游戲中的某一區域定點進行觀察,適合於了解某主題或區域幼兒的游戲情況,了解學前兒童的現有經驗以及他們的興趣點、學前兒童之間交往、游戲情結的發展等動態信息,並且讓教師較為系統地了解某一件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避免指導的盲目性。定點觀察法一般多在游戲過程中使用。
三、 追蹤觀察法
觀察者根據需要確定1~2個學前兒童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活動中的各種情況,固定人而不固定地點。適合於觀察了解個別學前兒童在游戲中的發展水平。教師可以自始自終地觀察,也可以就某意識時段或某一情節進行觀察。
四、 觀察的記錄
教師在對學前兒童游戲活動進行觀察的同時,還要注意利用多種手段加以記錄,以作為珍貴的資料加以保存,為指導游戲服務。
在游戲的觀察記錄中,有表格記錄、實況記錄、圖示記錄、影像記錄等方法方式。使用較多的是表格記錄。這種記錄方法簡便易行,直觀明了,除了設計表格記錄之外,也可以用文字記錄,有條件的學前教育機構,還可以充分利用攝像機、照相機、錄音機等現代化教育設備,來進行觀察記錄,以保證記錄的全面性、立體性、長久性和有效性。
幼兒的內在需要
“計劃”靠著“過程”來達成,那過程又靠著什麼來推動?答案是“內在需要”。
幼兒在心理與生理上的.發展速度因人而異,所以兒童成長階段的進程也會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為了要使身心成長,從胚胎個體開始,會有很多內在而非外顯的需要出現。“內在需要”會導致“個體”主動地去尋尋覓覓,找它要的“東西”,以滿足迅速成長的目標(例如,剛出生的嬰兒肚子餓了,他會閉著眼睛找,用嗅覺尋奶香,用嘴唇去找奶頭,解決餓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大人不注意到這個事實,不能明白孩子會因“內在需求”而驅使他“主動活動”,反而認為孩子只是一個被動的空容器,需喲大人填塞,就會出現養育上的“差錯”了!孩子需要大人的“援手”,但不需要填塞;需要大人了解和尊重他們的“內在需求”,幫助他好好的長大成人!
所以,就“教育”的立場來說,大人能做的是提供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任由孩子在其中自由地選擇,不受干擾地滿足他的內在需要,使生命能夠自然地發展,自己一步一步踏實地建構成一個完美地大人。
;
Ⅱ 如何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觀察
追蹤觀察法
觀察者根據需要確定1~2個學前兒童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活動中的各種情況,固定人而不固定地點。適合於觀察了解個別學前兒童在游戲中的發展水平。教師可以自始自終地觀察,也可以就某意識時段或某一情節進行觀察。
(2)幼兒社會游戲時間觀察法擴展閱讀:
幼兒觀察的目的:
幼兒觀察可以幫助幼兒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有效地刺激感覺器官,發展觀察力,促進智力發展,也是幼兒認識自然和社會的主要方法。可以激勵幼兒的求知慾和對周圍事物的興趣。
觀察目標是觀察的出發點。觀察前,教師必須明確想要了解幼兒的哪些行為表現,對教學和幼兒教育有什麼價值。教師可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幼兒發展水平,並圍繞該年齡階段幼兒的行為表現來確定觀察目標,選取合適的觀察角度,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了解幼兒的真實表現。
觀察分析要具體,教育措施要有可行性。教師對幼兒行為進行分析時,應注意針對當前的記錄進行具體分析,不要預判幼兒的行為特徵。同時,應針對具體行為具體分析,提出細致可行的教育措施,措施要有針對性,避免空泛。
例如,教師的措施中經常出現「增強幼兒自信心,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以後要加強觀察和教育」等大而空的表述,這類措施其實可以應用到任何一個觀察記錄中,缺乏針對性和指向性。
Ⅲ 幼兒園區域活動有哪些觀察法
幼兒園區域游戲中教師的觀察方法 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專家蒙台梭利曾指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一個不會觀察的教師是絕對不稱職的。當幼兒進行區域游戲時,觀察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實施區域游戲目標的前提,因為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兒,才能有目的地適時、適度地進行引導。當然觀察決不是教師隨便看看,而是在活動前要想想今天要看什麼,在活動後回顧今天看到什麼,有哪些要繼續看,有哪些要補充看,前思後省,體現了觀察的連續性和目的性。只有運用科學合理的觀察方法,才能為自己的教育行為起到較好的支撐作用。通過研究,我們大體上把教師在幼兒區域游戲中的觀察分為三個方面。 一、整體觀察 整體觀察主要是為了解各個區域中幼兒不同的學習興趣、不同的發展水平、不同的學習方式、活動中幼兒的情緒、規則的遵守以及物品的整理等。常用的方法是掃視和巡視,所花費的時間較少。在區域游戲的起始和結尾兩段,教師常採用整體觀察,因為活動開始時經常會有幼兒對操作要求不了解和對自己活動目的不明確,教師要對全體幼兒逐一蜻蜓點水式地關心一下,即可了解幼兒的活動狀況了。活動結束時,也應整體了解一下,以便確定結束的時間,並注意個別幼兒的活動進程,以幫助他們做好結束活動的心理准備。 二、局部觀察 1、局部觀察的主要內容。 1)對能力特別強的幼兒或特別弱的幼兒。留意他們學習的動機、目標和困難,在適當的時候提出建議,以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如:幼兒在美工區中做帽子。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幼兒掌握不好帽子開口大小和頭圍的關系。面對幼兒的困惑,教師請幼兒嘗試桌上的工具和材料,能力強的幼兒有的用雙面膠在開口反面的地方粘住,有的用膠水塗在紙條上把開口大的地方粘小一點,還有的用小訂書機把開口的兩頭訂掉一些。能力弱的幼兒大部分是模仿別人的做法,也有小部分孩子會請求他人的幫助。教師細致、深入的觀察,適時的引導,使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2)對新投放的操作材料。觀察孩子操作材料的情形是否和教師的預計相符,進展的步驟、遞進的層次是否和計劃相同,尤其要對那些意料之外的現象進行收集。如:在家政區活動中小朋友自己製作奶油蛋糕。奶油是新投放的操作材料,當然要作為教師局部觀察的重中之重。在觀察中發現,雖然教師示範時強調手要捏在三角包的最上面往下擠奶油,可是大部分孩子由於的手勁不夠,都捏在中間擠,使奶油從三角包的上面溢出,這是教師在活動前沒有考慮到的。觀察到這一現象後,教師及時調整了操作材料,把三角包的頂端用牛皮筋扣緊,這樣孩子操作起來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擔心奶油就會溢出來。解決了後顧之憂後孩子的創造更大膽了,他們有的在蛋糕上裱出了漂亮的花紋,還有的裱出了小兔、娃娃臉、小貓等動物形象。 3)對和最近主題教育教學目標緊密相扣的活動內容。區域游戲活動往往受到階段主題活動內容的影響,會爆發出一些共同的關注熱點,所以教師一旦發現,即可注意觀察有可能作為講評或討論內容的素材。如:有一階段開展「化裝舞會」的主題活動,美工區中動作快的小朋友做好帽子、服裝後自己拿了彩色紙條串成項鏈戴到了脖子上,有的孩子見了還模仿著做手鏈,當教師觀察到這一情況後,在講評時組織幼兒討論:「我們除了做帽子、服裝,還能怎樣裝扮自己呢?做好這些服飾後又可以玩些什麼游戲呢?」小朋友提出可以做包、串項鏈、手鏈,做腰帶等,還有的小朋友說我們待會兒把這些做好的東西賣給別人或者裝扮好區小舞台表演吧。於是教師調整了環境,根據幼兒的談論熱點和創造性的建議,投放了相關的各種材料,供幼兒下一次游戲使用,並且鼓勵幼兒和小舞台、超市等其他區域進行互動。 2、局部觀察的主要方法。 1)旁觀:教師不直接參與孩子的活動,不給予指導、建議,只是觀看孩子的操作過程或靜聽孩子的交談,必要時可進行書面記錄。 2)參與式觀察:教師以觀看孩子的活動為主,在孩子需要時才給予指導。 3)實驗式觀察:教師有目的地布置一定的場景,在其中施加一定的持續、穩定的影響,以觀察某些材料或因素的作用,或觀察某種教學手段的效果。 三、作好觀察記錄 記錄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層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於它是觀察的一個輔助環節,是觀察的必要延續。教師要觀察什麼,就要記什麼,從中可以獲得新的觀察發現。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進行的記錄,本身隱含著教師對於其教學行為的反思和師生互動過程中所達成的理解。這既可以幫助教師檢驗活動目的是否明確、手段和目的是否相符合,又可以看到什麼地方還需要改進、幼兒的反應是否合乎教育教學的預期、幼兒在活動中有無創新等等問題。觀察記錄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主要採用的記錄形式有: 1、按記錄結構分:★開放的日記式(表格記錄):根據預先設計好的表格對場景中的內容進行反應和判斷。★軼事性記錄(個案記錄):教師在觀察過程中敏感捕捉有價值的信息,隨機進行跟蹤了解。 2、按觀察的時間分:★現場記錄:這使我們所獲得的完全是第一手的資料。我們常用拍照、錄像、表格記錄等方法。★事後記錄:由於教師採取深入的參與式觀察,要求完全投入到當前的事件中,不能分心去做觀察記錄,或為了避免對記錄對象產生不必要的干擾,事後記錄下一些突發事件、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幼兒創造性活動的事例。★現場和事後相結合 在區域游戲中觀察是最直接地了解幼兒、研究幼兒的最有效的辦法。教師只有沉下心來,通過實施整體觀察、局部觀察、作好觀察記錄,來思考幼兒在游戲中表現的不同狀態,從中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認知水平、發展需求,並分析目標、計劃的可行性,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調整,才能真正做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Ⅳ 幼兒園八種觀察法是什麼
1、幼兒自發觀察:幼兒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自發地觀察周圍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飛機、樹下的螞蟻等。
2、個別物體觀察:在一定的時間內,組織幼兒觀察某一物體或現象,使幼兒掌握這一物體或現象的名稱、外部特徵、功能、與人們及社會的關系,從而獲得有關的粗淺知識。如一般的認識食物、動植物都用這種方法。
3、比較性觀察:指組織幼兒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現象,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思考,能更精確、細致、完整的認識事物,形成概念。如認識圖形、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等。
4、長期系統性觀察:也稱「追蹤觀察」。在較長的時間內,組織幼兒連續的對某一物體或現象的發展變化進行間斷性的、系統的觀察。如觀察種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變化等。
5、順序觀察法:即對觀察對象按照先後順序,從不同的角度細致的觀察。一般觀察動物時是按照從頭到腳、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
6、特徵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徵進行相對靜止的觀察。
7、分解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各部分進行仔細分解觀察,然後再綜合起來,達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觀察:即觀察事物之間的聯系、轉化、原因和結果進行探索。
Ⅳ 幼兒園區域游戲觀察方法
整體觀察法:
教師在整個游戲時間段里對全班幼兒依次輪流進行觀察。
適合於大致了解全班幼兒的游戲情況,如可以了解開展了哪些游戲主題、幼兒扮演了什麼角色等。
整體觀察法一般在游戲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運用較多。
定點觀察法:
教師可以固定在某個游戲區域進行觀察,只要在此區域游戲的幼兒都可以作為觀察的對象。
適合於了解某區域幼兒的游戲情況,了解幼兒的現有經驗以及他們的興趣點、幼兒之間交往、游戲情節的發展以及幼兒在游戲中的種種表現,使教師的指導能有的放矢。
定點觀察法一般常在游戲過程中使用。
追蹤觀察法:
教師在游戲開始時確定1~2名幼兒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中的各種情況,固定人而不固定點。
適合於觀察了解個別幼兒在游戲全過程中的情況,了解其游戲發展的水平以及與同伴的交往情況。
追蹤觀察法一般在游戲過程中使用。
Ⅵ 幼兒園八種觀察法是什麼
幼兒園八種觀察法:
1、幼兒自發觀察:幼兒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自發地觀察周圍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飛機、樹下的螞蟻等。
2、個別物體觀察:在一定的時間內,組織幼兒觀察某一物體或現象,使幼兒掌握這一物體或現象的名稱、外部特徵、功能、與人們及社會的關系,從而獲得有關的粗淺知識。如一般的認識食物、動植物都用這種方法。
3、比較性觀察:指組織幼兒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現象,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思考,能更精確、細致、完整的認識事物,形成概念。如認識圖形(正方形和長方形)、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等。
4、長期系統性觀察:也稱「追蹤觀察」。在較長的時間內,組織幼兒連續的對某一物體或現象的發展變化進行間斷性的、系統的觀察。如觀察種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變化等。
5、順序觀察法:即對觀察對象按照先後順序,從不同的角度細致的觀察。一般觀察動物時是按照從頭到腳、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
6、特徵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徵進行相對靜止的觀察。
7、分解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各部分進行仔細分解觀察,然後再綜合起來,達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觀察:即觀察事物之間的聯系、轉化、原因和結果進行探索。
觀察法的好處:
一、有利於了解的發展水平和學習能力
每個都是獨特的個體,因遺傳、家庭、環境的不同,每個兒童都有著不同的發展速度,並且從出生起就有著意想不到的學習能力和活力。兒童因生理、、教學方式的不同,因此有著不同的學習方式。
二、有利於了解兒童的心理需要和經驗的獲得
兒童的心理變化常常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方式表達。
三、有利於有效的指導教育
觀察法比任何新穎的教法都管用,向孩子提問後,他們都能給出最適合的建議幫我解決教育中的難點問題。通過平時在教學中的觀察,美術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藝術教育活動,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自發地運用線條,顏色表現自我,表達思想、宣洩情緒、想像和創造他們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