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活法在婚姻法中的體現

活法在婚姻法中的體現

發布時間: 2023-01-17 02:10:01

㈠ 中國的婚姻制度和婚姻法原則有哪些

一、婚姻自由原則
婚姻自由又稱婚姻自主,是指婚姻當事人享有自主地決定自己的婚姻的權利。婚姻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有權基於本人的意志,自主自願地決定自己的婚姻問題,不受他人的干涉和強制。
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
結婚自由,就是結婚須男女雙方本人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者第三人加以干涉。保障婚姻自由,是為使男女雙方能夠依照婚姻法的規定,基於自己的意願結成共同生活的伴侶,建立幸福美滿的家庭。
所謂離婚自由,是指婚姻當事人有權自主地處理離婚問題。雙方自願離婚的,可以協商離婚。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訴至法院解決。保障離婚自由,是為使無法維持的婚姻關系得以解除,當事人免除婚姻名存實亡的痛苦。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是統一的,二者相互結合缺一不可。
二、一夫一妻制原則
一夫一妻制是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制度。也就是說,一個男人只能娶一個妻子,一個婦女只能嫁一個丈夫,不能同時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締結婚姻。一夫一妻制是中國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則,是在婚姻關繫上實現男女平等的必要條件,也是男女真心相愛、建立美滿婚姻的要求。
三、男女平等原則
男女平等是婚姻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根據這個原則,男女兩性在婚姻關系和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均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平等的義務。婚姻法中男女平等的原則在內容上很廣泛,它包括:男女雙方在結婚、離婚問題上的權利義務是平等的,夫妻雙方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其他男女家庭成員之間的權利義務也是平等的。夫妻間、其他家庭成員間的平等關系,是我國男女兩性法律地位平等在婚姻家庭領域中的體現,它是建立美滿的婚姻關系和發展和睦的家庭生活的重要保障。
四、特別保護婦女、兒童、老人權益的原則
特別保護婦女、兒童、老人的權益,是婚姻法的一項重要原則。
特別保護婦女的權益和實行男女平等是一致的。社會主義制度使婦女獲得了同男子平等的權利,但重男輕女的舊習俗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完全消除。因此,法律不僅要規定男女平等,還要根據生活的實際情況,對婦女的權益給予特殊的保護。婚姻法中規定保護婦女的內容十分廣泛。如該法特別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特別保護婦女權益,對於促進婦女的徹底解放,有著重要意義。
保護兒童,是人類繁衍的需要。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婚姻法規定: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這種義務不因離婚而免除,保障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繼子女的權益,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特別保護老人的權益,是家庭的重要任務。贍養老人,是我國人民的美德。父母為了子女的健康成長,長期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盡了自己的職責。當他們年老多病,喪失勞動能力或生活發生困難的時候,子女就要承擔起贍養的義務。
五、計劃生育原則
推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婚姻家庭制度的又一原則。夫妻應當履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收養子女,也要符合計劃生育的原則。實行計劃生育,是社會主義制度下有計劃地調節人口再生產的客觀要求。
延伸閱讀:
新婚姻法下的離婚條件
新婚姻法結婚年齡規定
新婚姻法全文
有關房產、離婚、孩子撫養

㈡ 為什麼婚姻法24條爭議不斷

王錦蘭離婚後不久,法院送傳票的人登門造訪了。她忽然成了欠人錢財的被告。她的父母是農民,不識字。看見法院的制服,他們還以為女兒犯了什麼法。接到傳票的王錦蘭氣憤地打電話質問前夫。前夫也不隱瞞,承認曾幫父親向人借過300多萬元。

29歲的王錦蘭並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又不知情,也沒花他們借來的錢,官司一定贏啊。」她甚至沒有出庭,把所有的事情交給了律師

判決書下來,她輸了,需要共同負擔債務。判決書上的一行字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這份司法解釋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二十四條」字數不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拒絕向命運投降

這些人的核心願望,是廢除「二十四條」。

因「二十四條」而負債者,並非沒有成功擺脫的,但為數極少。在北京五道口附近的一家咖啡廳里,李秀萍麻利地從綠色的電腦包里掏出一本彩色列印的調查報告,指著其中一頁里標紅的小字說,「群里進入執行階段的335人的案件中,只有1.8%翻案了。」

在她看來,靠個案的改變沒辦法解決「受害人」頻繁出現的問題,「畢竟成功擺脫問題債務的人『鳳毛麟角』」。

李秀萍是「二十四條公益群」的發起人之一,也是群規的起草人。他們稱之為「核心價值觀」。

所有新人進群前,都被要求先閱讀群規,如「本群堅決反對以攔轎喊冤的秦香蓮形象代言群體受害者」。

當有人在群里一味地尋問解決自己個案的方法時,她會直言不諱地批評說:「遭遇『被負債』,不是你的錯,但是依然不思學習等待天降奇跡,繼續法盲下去,以為能等到『二十四條』自動廢止的那一天,確實沒必要入群。」

她希望呼籲帶動更多的人,向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反映對「二十四條」的意見。她覺得這些人有發言權。

這個自稱「曾經迷戀王爾德的老文青」,現如今被群友戲稱為「特蕾莎修女式的人物」。

她把自己的身份定位是這個群里的「守夜人」,可也會被群友認為她「太過理性了」,甚至有點像個「外人」。

但在風平浪靜的海平面之下,她的命運正在遭遇暗流。2013年,前夫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欠下300多萬元的債務後離開。她負擔的利息每天就要500多元。

如今,她的工資已被凍結,3個月沒有領過1分錢。五道口附近的房子也已經被查封。她還患上了甲狀腺惡性結節,靠著姐姐借給她的錢度日。

「所有的朋友都漸漸離開了我,當你『被負債』後,如果還有朋友,只能說你負債還不夠久。」 她面帶笑容對記者說,「最後每個人都會怕你是來借錢的。」

可在一件事情上她不怕花錢。為了去游說更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她的包里總裝著100多頁批評「二十四條」的材料。重要的部分都被打成了彩色。

為了拿到3角5分錢列印一頁的價格,她會特意跑到附近的清華大學校園里去列印,一打就是100本。版本總在更新,有時舊版的材料沒有發完,新版又要打100本。

她不斷告訴群友,要「修法」靠的只能是「笨拙的精神」,沒有捷徑,也沒有「蛋糕」可分,「因為『蛋糕』本身就不存在」。

在她看來,「歷史中的受害者群體註定不是有形的」,只是起到黏合劑和混凝土的作用,黏合凝聚起真正能夠撬動起各方資源的地方。「大家一起低著頭走,也許走著走著就走出一條路來。」

群里的成員也確實在「笨拙」地努力著。

有人為了聯系一位本職是醫生的人大代表,就托關系找人掛號,連續兩個月每周都去醫生那裡看病。

有人在聯繫上人大代表之後,糾結應不應該發個簡訊提醒一下,結果全天都陷入到內心斗爭當中,當收到回信後,興奮得「整個人都蒙了」。

還有人依然在堅持給法院的法官郵寄自己手寫的信件,告訴他們「二十四條」的危害。其中一位寄信人的工資已經被法院「執行」,從1000多元的生活費中拿出錢寄信,兩年寄出1000多封,最多的一天寄出了120多封。

「這是在人被毀滅時最卑微的表達,拒絕向命運投降的姿態,雖然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但至少表示個體沒有投降。」 李秀萍說。

判出一條「生」路

李秀萍曾經給湖北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官王禮仁寫信,希望他把過去剖析「二十四條」的文章標題《判出一條路》改成《判出一條生路》。

作為最早批評「二十四條」的法官之一,王禮仁對於「二十四條」的問題並不留情。他稱「二十四條」為「癌症性」的,是「國家一級法律錯誤」。

在王禮仁看來,作為司法解釋的「二十四條」與《婚姻法》第四十一條是相對立或割裂的。法條中說:「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王禮仁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解釋,在一方不願償還夫妻共同債務、債權人又不承擔相應舉證責任的情況下,這就導致「婚姻關系是個筐,任何債務往裡裝。」

在他看來,真正要解決問題,只能是通過法律程序,廢止「二十四條」,重新構建規則。或者「判例抵制」,即在處理夫妻債務案件時,拋棄或繞開「二十四條」推定規則,適用婚姻法第四十一條、第十九條和家事代理原則以及公平的舉證規則判決。這樣可使「二十四條」名存實亡。

現任長沙市雨花區檢察院檢察長馬賢興第一次知道「二十四條」的時候,也認定了它是有「原罪」的。

當時,他還在寧鄉縣人民法院當院長,一位基層公務員找到他說,前妻炒股賭博,欠了很多外債後「人間蒸發」,他卻不斷被告上法庭。一筆75萬元的借款他實在無力償還。

這位公務員不斷申訴,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將案子發回重審,寧鄉縣人民法院遲遲沒有判決。

寧鄉縣法院重審合議庭的意見是「借款金額較大且未用於家庭生活,應該為夫妻一方個人債務」,可當時的庭長並不同意改判。

馬賢興找來當時的庭長問她:「有法律依據嗎?」

那位庭長拿出了「二十四條」。當他看到「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他驚訝極了。

「中國自古有『清官難斷家務事』(的說法),用『應當』怎麼能這么草率呢?」他接著往下讀,他又看見這條司法解釋規定的兩個「例外」情形。

後來,他把這兩個例外比作「聾子的耳朵」,只有裝飾價值,「這根本不符合我們國家的情況」。

他當時主張,這個案子應該改判。庭長提醒他「這樣改就要翻盤啊」。他的回答是:翻盤就翻盤,要實事求是。

他認為,一些司法裁判人員因為有了「二十四條」,拋開上位法,不去對債權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作考察,直接機械地套用「二十四條」。

現在,馬賢興把「二十四條」的問題比作皇帝的新裝。「『二十四條』已經產生了這么多問題,有些專家學者還說沒有問題,關鍵是放不下面子。」他說。

李秀萍比任何人都清楚,無論「二十四條」在何時得到修正,仍舊會有一批人「倒在黎明前」,只是人數多少的問題。

她不止一次告訴群友,要走完所有的法律程序,千萬不要讓自己的案子就這樣「死掉」,「只要能夠撐到黎明,生活也許還能改變」。

實際上,不少人的財產已經被「執行」。很多人的後半生,註定要背負巨額債務生活。但他們在呼籲廢除「二十四條」的時候,甚至比一些涉訴的人還要努力。

武漢的一位小學老師,剛剛進群的時候,只是想著是怎麼去解決自己的案件,咨詢有關專家。但看著群里那些像自己一樣被「二十四條」框住的人時,她想這已經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了。

「適用『二十四條』的案子越來越多,意味著裡面可能有更多受害人。」 她說。

如今她負債百萬元,帶著兩個孩子,一個月只有1400元的生活費。

這位教師表示自己的努力中也有「私心」:「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被『二十四條』框住。要不然我都不放心她嫁人。」

對孑然一身的李秀萍來說,那套被查封的房子是一種寄託。

每次進門後打開燈的一瞬間或出門前鎖門的一瞬間,她腦子里都會冒出自己瞬間就會流落街頭的想法。

活在「二十四條」陰影下的近4年,她形容就像身處一個無法選擇的長夜。

同道者紛紛告訴她,如果在大家的努力下,「二十四條」被廢止了,他們還想繼續做公益。但她想的是,自己其實不是喜歡扎堆兒的人,「希望我的餘生還能有機會安心回歸躲進小樓成一統的簡單活法」。

㈢ 中國婚姻法

一、配偶權的規定
婚姻法中規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夫妻應當相互忠實,互相尊重』,是配偶權的內容。新增的「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差不多就是所謂的「包二奶」。配偶權的另一內容是「夫妻應當相互忠實,互相尊重」。這一要求的決定因素不僅是在生理方面,而且更主要的是精神、情感、心理、道德等方面。
二、禁止家庭暴力
為了使實施家庭暴力者得到應有的處罰,有效地遏制家庭暴力現象的發生,實現婚姻法的宗旨,新婚姻法進行了修改,把嚴懲家庭暴力作為重點之一,在婚姻法第3條增加了「禁止家庭暴力』,的規定,並且在第五章第43 .45 .46條規定了相應的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三、事實婚姻
考慮到生活中,有很多符合結婚條件的男女未辦理登記,僅舉行結婚儀式就視為結為合法夫妻。新法把符合雙方自願,達到法定婚齡並沒有血緣和精神上的問題,只是沒有登記的,規定要補辦登記,使他們走上合法婚姻的道路。
四、夫妻財產約定製
在新法有關夫妻財產的條文中,一是引入了「個人特有財產」的內容。以前只要一結婚,財產就算是雙方共有的了。經過一段時間,如果要離婚,也往往對半分,修正案第18條則明確規定了哪些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二是夫妻雙方可以書面約定婚前財產以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分配方式。
五、無效婚姻
目前全國存在著為數不少的違法婚姻,主要表現為早婚包辦買賣婚姻、重婚、弄虛作假騙取結婚登記等等,這些違法婚姻本應由法律宣布其無效並對違法當事人進行處罰。新法在第10 .11 .12條分別規定了「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幾種情形,條同時規定,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這就意味著:一旦一宗婚姻被宣布無效或撤銷,當事人就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
六、離婚條件
離婚是讓感情確已破裂的夫妻雙方脫離苦海,告別死亡婚姻的合法有效的途徑。修改後的婚姻法在尊重協議離婚的同時,仍然繼續沿用「感情確已破裂」這一離婚標准,此外還增加了基於這一標准而列舉的五種情形。
七、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新婚姻法專門增加了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這一章,對重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委會、村委會以及所在單位應該予以勸阻、調解;根據實際情況還可能給予行政處罰或追究刑事責任。對於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以不法手段侵佔另一方財產的當事人,該章規定了少分或不分的原則,即使當時未發現,事後也可以向法院請求再次分割。而對於拒不執行法院裁決的,法院有強制執行的權力。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的增加,充分體現了新法保護社會貧弱者合法權益的原則,使前四章規定的權利義務的落實有了可靠的保障。

㈣ 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則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體現在地位平等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時,處理權的平等。

《婚姻法》
第十三條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㈤ 學習婚姻法心得體會

新婚姻法它反映並解決了這些年來出現的新情況與新問題,所以是適應社會主義回建設新時期的答需要的。其總的精神是保障婚姻自由、倡導建立和睦相處、彼此友愛的新家庭,以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與道德觀念,使全體人民心情舒暢地投身四化建設。

新的婚姻法進一步體現了男女平等的原則。男女平等是新婚姻法的一項重要原則,新的婚姻法很好的體現並加強了男女平等原則;雖然新婚姻法與過去相比完善了許多,但仍然有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對第十二條,若沒有做公證,即使有承諾,該承諾也是無效的,還有一方把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共同房屋給賣了,另一方很難追回來,另外,若是父母買的房子,那麼婚後是否會導致婚姻關系的不穩定呢,這也是值得思考的。

㈥ 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則具體內容有哪些

男女平等指男女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各個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權利並承擔同等的義務,婦女不因性別受到歧視,其實質是性別平等,而不是男女兩種人群之間機械的平等。男女平等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其他基本法、部門法也做了具體的規定。其主要內容包括:政治權利平等;經濟上同工同酬;文化教育權利平等;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男女一樣;男女家庭地位平等,等等,總之要將性別意識納入法律制定、政策決策,堅決反對性別歧視。
婚姻法將男女平等作為一項基本原則加以規定,並貫穿在各章具體條款之中。其內容包括:(1)概括規定夫妻的家庭地位和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權利義務平等。第13條規定:「夫妻在家庭地位平等。」(2)規定男女在結婚問題上權利義務平等。結婚後根據雙方的約定,男女雙方可以互相成為雙方的家庭成員。(3)規定夫妻在人身關系、財產關系、以及父母在撫養教育子女問題上的權利和義務平等。父母對子女均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等等。(4)規定男女在離婚問題上的權利義務平等。新婚姻法規定男女雙方都有提出離婚的權利。男女雙方如果一方構成法定的離婚情形,均可視為感情確已破裂,准允離婚。

上述規定在婚姻法中前後呼應,條款明確具體,徹底否定了男尊女卑、夫權至上等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及其思想觀念,進一步倡導和確定了男女平等的兩性關系,使這一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更新的內容,是男女平等這一基本國策在婚姻家庭領域的體現。

㈦ 《民法典》帶來的婚姻關系新變化(一)

明年即將生效的《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編是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了部分規定,並增加了一些新規定。這些新的變化,將對婚姻家庭關系帶來深遠影響。

今天我將們先來看看《民法典》對締結婚姻關繫上的一些新變化。

一、將疾病婚姻從無效轉變為可撤銷。

目前 《婚姻法》中將「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事由,作為禁止結婚的情形,認為、該類婚姻屬於無效婚姻。《婚姻法》的這些規定出台後,現實生活中一直存在爭議。

一方面,結婚自由是公民的憲法權利,以患有某些疾病為由就宣告婚姻無效有直接侵犯公民婚姻自由權的嫌疑。因為,患有某些疾病雖然會給當事人的生活帶來重大影響,但如果締結婚姻的雙方對此都已經知曉且願意承受這些影響,如果直接用國家公權力予以干預,這就相當於剝奪了當事人的家事自主權。

另一方面,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很多以前被認為難 以治療的疾病今天也能得到有效的治療,今天難以治療的疾病,說不準明天就有醫學上的突破讓它變得容易治療起來。既然在醫學上至今為止也並沒有任何一份形成了共識的文件列出有哪些疾病屬於禁止結婚的疾病,這也容易導致法官在審判實踐中也難以衡量具體該以什麼為標准。

反之,如果不禁止有疾病的人結婚,則將會讓婚姻變得更為容易,進而更有助於降低婚姻關系的安全系數,讓婚姻當事人更為理性、更為謹慎的選擇是否要踏進婚姻的殿堂。

在《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篇中,立法者關注到了存在的這些問題,將疾病婚姻從無效轉變為可撤銷,將是否結婚的最終決定權交給當事人自己決定,前提是患病的一方在婚姻登記前要履行告知義務,否則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

這種新變化保護了那些存在重大疾病但又有結婚意願的當事人享有締結婚姻的自由,切實體現出了對公民婚姻自由的保護。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人會問,到底哪些疾病屬於重大疾病,需要在締結婚姻前就告知對方呢?

在實務中,法官一般都會參考中國保監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2006年聯合做出的重大疾病行業標準定義來進行認定。

二、放寬了請求撤銷脅迫婚姻的起算時間。

目前的《婚姻法》中,將受脅迫一方請求撤銷婚姻的期間起算點規定為「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在《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編中則將這個起算點變更為「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這項改變,在立法上也體現出了對受脅迫方權益更為確切的保護。

三、增加 了無效婚姻或者被撤銷婚姻中,無過錯方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

賦予無過錯方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是《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編里新增加的內容,這有利於保障無過錯方的權益,彌補其物質或精神上的損失。

這一規定也體現了民法中的信賴利益保護原則。在結婚行為中,婚姻之所以被宣告無效或撤銷,往往是因為一方的過錯所致,而信賴婚姻有效的一方當事人是無過錯的一方。賦予無過錯方損害賠償權,讓無過錯方有了可操作的救濟途徑,這種立法變化值得點贊。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對無效婚姻或被撤銷婚姻中的當事人,不適用《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編中有關夫妻財產制的規定,雙方在法律上只是同居者關系,同居期間取得的財產不能當然地視為雙方共同財產。

相信《民法典》正式實施後,司法實務將會對婚姻行為無效的過錯認定和賠償范圍、賠償標准等以司法解釋的方式作出進一步的明確規定。

㈧ 女方搞外遇男方要求賠償25000活法嗎

女方有過錯,男方可以在離婚時住張得到賠償,這是合法的,
具體賠償金額雙方協議,達不成一致意見,可以起訴解決,
《婚姻法》: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㈨ 我國實行的婚姻制度的內容包括

我國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原則集中體現在婚姻法第二條規定中,是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的婚姻家庭制度。

1.婚姻自由。

是指男女雙方有依法締結或解除婚姻關系,不受對方強迫或他人干涉的自由。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這兩個方面的內容。結婚自由,即結婚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強迫他方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離婚自由,即男女任何一方基於夫妻感情破裂而提出解除婚姻關系的請求,均受到法律的保護。

2.一夫一妻。

是指一個男人只能有一個妻子,一個女人只能有一個丈夫,無論男女都不許同時有兩個或更多的配偶。它要求禁止重婚,反對通姦、姘居和賣淫的行為。一夫一妻制,亦稱「單偶婚」。

3.男女平等。

是指男子和婦女在婚姻家庭中享有平等的權利和履行平等的義務。我國婚姻法第10條至18條都有男女平等原則的具體規定,包括政治上、經濟上、人格上、社會地位上,財產繼承上的一律平等。

4.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這主要是考慮到由於社會歷史原因和自身特點,婦女、兒童和老人往往是社會的弱者,因而要給予特殊的關心和保護所作出的重要的規定。

5.實行計劃生育。

是指有計劃地生育子女。這是我們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其意義在於實行計劃生育有利於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生產的基本平衡;有利於實現國家總任務;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具體到每個家庭,就是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最多不超過兩胎。同時,國家提倡晚婚晚育。不是說只要一達到法定婚齡就結婚生育,而只是說明只有達到法定年齡,才能結婚,至於什麼時候生育,還得結合國家有關政策。國家對晚婚晚育者在假期、福利、住房等方面都有優惠政策。

㈩ 法理學上的「活法」概念是什麼

概念:法律規則論者把法律僅視為裁判規則,並把國家法作為法律的壟斷者,堅持國家法中心主義。埃利希則以作為科學的理論法律社會學為武器,對法律規則論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埃利希指出,規則並非法律的本質,法律實質上是一種秩序。法律誕生自社會共同體的內在秩序。這些生成和 維持團體內在秩序的習慣和慣例就構成了所謂的「活法」。
活法概念的構建:
一、法社會學:立場與方法的轉化 埃利希的法社會學就是構建理論法科學的嘗試,它在立場與方法上完全和傳統的實踐法學劃清了界限。這些立場與方法是埃利希提出:活法「這一新型法律概念的前提條件。
實踐法學的基本立場是服務於國家法的實施,而法社會學作為一門理論法科學追求的是關於法律的知識,是要追求對法的本質的真理性認識。埃利希認為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應建立在人類社會這一基礎之上。法律是一種社會現象,必須在社會中對它進行探討。在埃利希看來,社會是彼此相互聯系的人類團體(humanassociation)的總和。各種人類團體有高低級之分。低級的如家挺、氏族、部落等,既是經濟、宗教、軍事、法律的聯合,又是語言、倫理習慣和社會生活的共同體。高級的有公社、國家、宗教團體、協會、政黨、俱樂部、商店、工廠、合作社、同業工會等。在文明高度發展的地方,一個人會屬於多種性質的團體。國家只是人類團體的一種,它的出現是社會不斷前進的統一化。換言之,社會中那些小團體是大團體的基石,是大團體的組成部分。可見,國家雖然非常大,也只是社會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凌駕於社會之上的異化物。社會利用國家作為它的機關以便將其秩序強加於所屬的各個團體之上。因此,與傳統實踐法學的國家立場不同,埃利希是站在社會的立場上探討法律問題的,龐德指出與19世紀的形而上學和歷史的法學相對照,埃利希認為在法律上,應當研究的不是抽象的個人,而是社會關系、集團和團體。他認為,社會不是一種孤立的抽象的個人的集合,而是彼此間發生著千絲萬縷的人的團體的總和。這些團體的內部的有序化是歷史的出發點。立場的轉化也帶來了法學研究方法的轉化。傳統實踐法學的方法是純粹的以司法適用為導向的演繹、推理,是從國家制定法實施的角度出發的。而埃利希的法社會學方法則是觀察、提煉、總結、分析等,通過考察歷史考察和比較法學考察發現關於法的 真理。
二、社會共同體內在秩序:法律誕生的土壤在批判法律規則觀時,薩維尼和普赫塔提出的法律觀值得肯定,但卻沒能在研究中予以貫徹。吉爾克從社會共同體研究出發將法律視為一種秩序的做法與觀點雖值得借鑒,但它也未能法展出一套正確研究非國家法的方法。埃利希則完全貫徹了前述法社會研究的立場與方法,詳細研究了社會共同體內在秩序的形成、維持、發展及其和法律的關系。埃利希的研究讓我們真正認識到:社會內在秩序才是法律誕生的土壤。這就為其新法律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礎。
埃利希首先考察了人類社會各個階段社會共同體內在秩序與法律的關系。
在人類較原始的組織狀態下,家庭、家族、氏族、部落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人類聯合體,它們是經濟、政治、宗教、軍事、法律的混合共同體,個人因出 生這一事實獲得成員資格,受其約束。每一個共同 體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存組織,除非發生危機災難,一般不會發生緊密的聯系。因此這個時代並沒有超越基本生活共同體的法律,這個時代所謂的法律就是共同體內的生活秩序,法律和內在秩序是重疊的。
在歐洲中世紀時代,基本上也不存在共同的法律。每一個部落共同體、封建單位都是高度自治的。公國或侯國是建立在契約之上的。在這種情況下, 小共同體內部的秩序仍由內部秩序規則維持,小共同體之上的秩序則由契約維持,封建社會不存在憲法只存在契約。
到了中世紀後期,隨著城市的發展,比較成熟的法律體系才發展起來。但是應注意這些城市法律在整個封建社會中並不佔主流,並且即使在城市內部, 這種新興起的法律也只起次要作用。起決定性作 用的依舊是內在的生活秩序規則。
只是到了近代社會,普適性的、凌駕於特定團體之上的制定法才開始起重大作用。隨著制定法作用的凸顯,法律觀念也發生了作用,人們普遍認為法律不是別的,只是一個制定的規則體系。埃利希認為,這種觀點是狹隘的,也是無法自圓其說的,現代法觀念自身就存在很多矛盾。埃利希指出,調查表明,即使是在公法、訴訟法領域,制定法也並非法律的全 部內容。在民事法領域就更是如此,比如,法律僅 觸及到了家庭生活的表面;公司法、企業法主要是由單位章程構成的;盡管合同法的制定規則異常詳細,合同的約定在具體案件中仍遠遠比合同法更重要,諸如此類等等。每個法官、行政官員都清楚,他不只是依據法律作出決定,相反,大多數決定都是依據文件、合同、遺囑等其他證明材料。換言之,判決主要是依據事實問題而非法律問題作出的。即使在今天,和原始時代一樣,個人的命運仍主要是由內在秩序而非法律規定決定的。
通過歷史考察,埃利希想證明:社會生活的內在秩序先於制定法;內在秩序不僅是最原始的法,而且即使在今天也是一種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制定法在他之後產生,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它。要想解釋法律的誕生、發展,認識法律的本質,我們首先應當 考察共同體的秩序。人們之所以不能理解法律的 本質是因為他們的考察不是基於共同體的秩序而是基於法律規定。

熱點內容
稅收法律知識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4 17:39:12 瀏覽:198
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怎麼休 發布:2025-01-14 17:21:06 瀏覽:614
勞動法單休雙休 發布:2025-01-14 17:18:44 瀏覽:784
州地區法院 發布:2025-01-14 17:09:53 瀏覽: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六批 發布:2025-01-14 16:16:23 瀏覽:444
本辦法規定了 發布:2025-01-14 16:15:44 瀏覽:664
公司律師管理 發布:2025-01-14 16:06:04 瀏覽:439
西昌市人民法院法官 發布:2025-01-14 15:57:29 瀏覽:155
藝術品成交確認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15:53:25 瀏覽:95
民法中的過錯 發布:2025-01-14 15:46:58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