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近代法律體系的局限性和經濟法的生成

近代法律體系的局限性和經濟法的生成

發布時間: 2023-01-19 08:58:40

Ⅰ 簡述經濟法產生的原因

經濟法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經濟法叮生的根本原因是:市場本身存在缺陷而導致市場失靈。

經濟法學界普遍認為,「市場失靈」是經濟法產生的根本原因,因而也應該是經濟法價值生成的根源性因素
我姓藍,希望高人能給我兒子起個好名字! 10分
藍羽
論述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條件
論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 李長健 摘 要:經濟法是調整特定經濟關系的法律,其產生與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本文從經濟法產生的不同觀點分析入手,對古今中外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軌跡進行闡述,對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經濟、政治、思想等歷史條件進行必要的分析,再而指出經濟法發展的新趨勢。 關鍵詞:經濟法 產生與發展 歷史條件 新趨勢 任何部門法的產生和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等主客觀方面的條件。這些條件,特別是反映一定經濟關系的經濟基礎,對部門法的形成和發展產生著重要的作用。經濟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也不例外。因此,學習和研究經濟法,必須從學習和研究經濟關系入手,從經濟法所產生的政治、經濟、法律等基礎去導源經濟法的產生,去釐定經濟法領域的諸多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從而科學地揭示出經濟法發展的規律,促進經濟法的不斷完善和經濟法學的不斷發展。 一、關於經濟法產生的不同觀點 經濟法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國內外法學界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經濟法是隨著階級、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此曰「同時論」 持此觀點的人認為:經濟法是國家運用法律的強制手段來管理社會經濟的一種方式,它是階級社會中最古老的法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人類進入階級社會時,隨著國家與法律的產生,經濟法也隨之產生了。在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它包含在「諸法合體」的法律之中。[1]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經濟法與其他法同時並存,只是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經濟法的作用越來越大,其地位更加突出出來,才形成更加豐富、全面的經濟法部門。 有些學者還認為,不論在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有各自的經濟法,作為一個**的法的部門的經濟法產生於古代社會。[2] 事實上,這些認識都或多或少有其合理的地方,至少它可以提醒人們:古代社會的法律中也有關於國家管理經濟的法律現象,但決不會產生我們所說的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正如一些學者所說的:在法律形成的早期階段,並不存在部門法的劃分,而是「諸法合體,刑民不分」的狀態,更不可能有今天所稱的經濟法。古巴比倫奴隸制國家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以及我國夏、商、周、秦時代的法律中有關土地、水利、貿易、稅收等方面的規定,並不構成**的經濟法法律部門。[3] (二)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在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以後的產物,此曰「階段論」 持此觀點的人認為:經濟法不等於經濟立法、經濟法規、經濟法律。經濟的法律調整即經濟立法。經濟法規由來已久,它是史前社會結束以來任何社會和國家所不可或缺的一種控制及運行機制。而經濟法是20世紀新興的法律部門,它是經濟和社會的社會化達到相當高度以後,國家政權普遍直接參與生產流通等諸環節的產物。盡管經濟的法律調整是與國家相伴而生,但有了經濟的法律調整,不一定就有經濟法。經濟法產生和存續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是在一個國家和社會中對法律有了部門劃分,並且將其中的某個部門稱為「經濟法」。 [4]由此看來,經濟法產生的一般基礎和條件是:市場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國家被動或自覺地承擔起對經濟加以組織協調的職能,國家對經濟的調整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之上,並形成了相應的經濟法學說。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當這些基礎和條件尚未出現時,經濟法是不可能產生的。[5]所謂一定歷史階段,就是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進入壟斷階段的時代。[6]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走向壟斷和社會化發展階段,生產手段和經濟實力不斷集中,產生了壟斷集團,限制並惡化了競爭環境,資......

經濟法產生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根源
1.經濟法產生的直接根源是自由放任的商品經濟管理模式所產生的市場秩序失衡,從而要求國家公共權力的介入以維護公共利益、穩定市場秩序、促進效率與公平。

2.由於經濟法是國家利用其公權力對市場經濟主體以及運行的調控、管理、監督、引導,所以經濟法主體雙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即一方為國家相關主管機關,另一方為經營者(包括市場被管理主體和中介組織,其中中介組織又同時具有市場主管機關授權的監管職能和接受管理的義務)。它們之間是調控和被調控、監督和被監督、管理和被管理、引導和被引導的關系,是雙方法律地位不平等的關系。

3.由於經濟法所調整的對象和范圍有宏觀和微觀兩的領域(例:相關經濟法對經營者不正當競爭方面的管理就是微觀方面的管理;而相關經濟法對市場運行的管理便是宏觀方面的管理),所以經濟法可具體分為:宏觀調控法律關系;國有參與法律關系;涉外管製法律關系;市場監管法律關系。

4.由於經濟法所調整的上述對象和范圍不同於其它部門法所調整的對象和范圍,所以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5.盡管法律從整體上來說是用來維護和平衡效率與公平這兩大價值,但作為經濟法這一獨立法律部門有其所側重的追求價值,即經濟法總體上追求的價值是:可持續的社會整體效益。

6.由追求價值便引出了經濟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則為:經濟民主原則;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經濟公正原則。

7.結合綜上所述,故經濟法的概念為:經濟法是調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及其 *** 主管部門為了修正市場運行的缺陷、實現社會整體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而履行各種現代經濟管理職能時與各市場主體發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另外,有關經濟法之性質的爭論,即公法、私法抑或公私混合法,本人認為已無現實意義,皆因當今行政權力之擴張於社會生活各領域。社會本位法律觀念的回歸,所以,本人認為於現實中再討論這一性質問題已毫無意義。)

樓主,此問題實在太大,以上僅為概括敘述,並加之一些個人觀點,所以不詳之處歡迎指教。不勝感激!
經濟法產生發展的原因和一般規律如何?
學術探討。建議當面溝通交流。
經濟法是怎樣產生的,其社會根源,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原因?
相互合作

Ⅱ 跪求經濟法學小論文!!

淺析經濟法的適用特徵
摘要:作為一個新的法律現象,經濟法具有與其他部門法的實施特徵。在適用主體方面以行政機關為
主,司法機關為輔;在對應的程序上行政程序和訴訟程序相結合;在訴訟特徵上以公益訴訟為主,私益訴訟為輔。
與任何部門法一樣,經濟法也不可能僅依靠義
務人自覺遵守的方式付諸實施,必須依靠國家之手
適用到實際生活中。國家專門機關對經濟法的適用
過程,就是經濟法調整經濟關系的過程。作為一個
法律部門,經濟法的適用關系著經濟法的價值和立
法者意圖能否實現等問題,關系著消費者、勞動者以
及社會公共利益問題,因此意義重大。本文通過比
較研究,將經濟法特徵歸納為適用主體、相關程序和
訴訟模式等三個方面。
一、適用主體:行政執法為主,司法適用為輔
傳統的部門法大多是通過司法機關(法院)適
用的,如憲法(法國等國家除外)、民商法刑法
刑法適用的環節較多,包括偵查、起訴和法院審判等
階段。行政法的內涵和外延在我國法學界尚存爭
議,適用問題也相對復雜。但如果從控制行政權的
角度去理解,行政法的外延及適用問題也會迎刃而
解。以《行政處罰法》為例。該法是行政機關處罰
行政相對人時必須遵循的規范,目的是控制行政權
和保護行政相對人權利。它的實施一方面取決於行
政機關的自覺履行(守法),另一方面要依靠人民法
院的司法審查。如果離開法院僅依靠行政機關的自
覺行為或行政復議來執行,其目的極難實現。因此,
行政法的適用者也主要是法院。
與傳統部門法的適用方式不同,經濟法是以行
政機關為主,司法機關為輔,或者是以二者相互結合
的方式適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在:
首先,經濟法規定的經營者經營資格或條件需
要經過行政機關的許可。自由競爭時期,任何人都
有權利用自己的財產從事任何營利性活動,國家無
權也無需對其入市資格和經營行為進行限制。但是
現代國家基於公共資源、競爭、消費者利益或勞動者
利益等因素,對一些行業進行了限制,個人或組織的
經營權利不再是一種自然權利。例如,我國商業銀
行法、證券法、建築法、食品衛生法和城市房地產管
理法對相關行業都規定了從業資格和經營條件。只
有符合法定條件的,才能取得相應的經營權利或法
人資格。但是,要依法取得相應的經營權,必須經行
政機構的許可。所以,經濟法對市場准入條件的規
定,必須依靠行政機關執行。
其次,行政機關有權依據經濟法對經營者的行
為進行監督檢查。例如,質量監督部門可以根據
《產品質量法》對生產和銷售行為進行檢查,工商行
政部門可以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不正當競爭
行為進行調查,商務部可以對涉嫌傾銷行為調查。
再如美國司法部、歐盟委員會和法國的競爭審議委
員會都有權對反競爭行為進行調查。[1](P67)
再次,行政機關在一定許可權內可以對違反經濟
法行為進行處理。例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可以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和《克萊頓法》制止壟斷
—23—行為,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可以根據禁止壟斷法做
出排除措施命令或罰金等裁決,德國反卡特爾局對
卡特爾行為享有調查、扣押證據和直接裁決的權力。
在我國,反壟斷執法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質量
監督部門也有權對違反《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
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或《產品質量法》等行
為進行處罰。
最後,經濟法雖然主要依賴行政機關主動執行,
但是司法機關在行政執法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
用。一是行政機關依據經濟法做出裁決後,如經營
者不服,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行政機關的
行為將發生法律效力。在我國,如果對行政機關依
據《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
品質量法》做出的行政裁決不服的,就可以提起行
政訴訟。法院通過對行政機關適用法律行為進行審
查,可以做出維持、變更或撤消行政機關裁決的判決
(但不得直接做出處罰)①。二是對經營者的違反諸
如反壟斷法、消費者保護法或環境保護法等行為,利
害關系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法院根據原告請
求,依據經濟法對案件進行審理。如美國聯邦法院
根據司法部請求對微軟公司的制裁。[2](P9—23)但
是,從總體上看,經濟法的適用仍然是以行政機關為
主,司法機關只起著輔助作用。這種特點是由以下
因素決定的:(一)經濟法的特性。經濟法是以維護社會經
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為宗旨,調整的是市場主體
與社會整體之間的關系。它既保障經濟自由,又為
維護公共利益而限制自由;既以社會經濟利益為先,
又不損害個體利益;既保障市場的自發調節作用,又
允許國家適度干預;既尊重經濟規律,又將國家意志

Ⅲ 高分求幫改個百度百科!要求比較細,粗心活糙的就別來啦!!拜託拜託……

你修改的時候要附上參考資料來源,如果不給通過,去網路投訴中心要求管理員重審,給出不通過的具體理由,有時候卡你詞條的不一定是人,有可能是機器

Ⅳ 試論述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是自人類有法律以來思想家、法學家苦苦思索的問題。在當今中國社會崇尚法治、倡導法治、強調法治的歷史轉型時期,提出並探討這一問題,對於法制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法律和法學具有
重要意義。
一、問題的緣起
法國著名學者、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米歇爾·克羅齊埃認為,法國社會存在著嚴重的「管理機能
不良」問題,而僅僅靠法令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的,推動社會前進的方法在於挖掘人類資源,鼓勵個人的積極
性,把潛在的社會力量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1 〕當代美國「統一法學」之代表埃德加·博登海默教授認為
法律存在弊端,「法治」有利也有弊。〔2 〕英國學者馬克·加蘭特也對法制化表現出某種擔憂。〔3〕美國學
者菲利普·K·霍華德也指出,在美國,法律不再是一種有用的工具,而成了沒有頭腦的專制統治者。因此法律
不可能拯救我們。〔4〕
上述幾位西方法學家所談到的法律、法制、法治的弊端都涉及到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律基本問題,即法
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這就是本文探討的主題。
二、西方早期關於法律作用的兩大思想源頭
當我們順著歷史線索追溯西方早期思想家的法律思想時,我們發現,人類自有法律以來,就在不斷探討法
律的作用。西方早期思想家們對法律的作用發表過許多見解,並形成了兩種不甚相同的看法。一種看法是高度
贊美法律的作用及功能,賦予法律在治理社會、追求理想社會生活目標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另一種看法則是貶
低法律的作用,認為法律是一種有缺陷的事物,它的作用遠不是有些人所贊美的那樣,或者認為法律必須藉助
於其他力量和因素才能有用。這兩種不同觀點的思想源頭,來自於古希臘以柏拉圖為代表的「人治」理論和以
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法治」理論。
古希臘大思想家柏拉圖早期的理論對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評價不高。柏拉圖的全部政治理論、法律理論和哲
學思想是建立在他精心構建的「理想國」和「哲學王」基礎之上的。柏拉圖認為,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而這
種不平等是建立一個等級制共和國的依據。在他的共和國中,人被分為金質(統治者)、銀質(輔助者)、銅
質(工匠)、鐵質(農夫)四個等級,各個等級有著嚴格的等級界限和特殊職責,每一個隸屬於特定等級的公
民都必須將其活動嚴格限定於適當履行本等級的特殊職責,對於政府按其特殊能力和條件而分配給他的任務必
須克盡職守,每一個等級都必須固守自己的工作而不得干涉他人事務。「各守本分、各守其職就是正義。」在
他的理想國中,也會出現糾紛,而這些糾紛必須由政府當局來裁決。在裁決時,國家的法官應當擁有很大的自
由裁量權。柏拉圖不希望他們受體現於法典中固定而呆板的規則的約束。柏拉圖的共和國是一個注重行政的國
家,它依靠最出色的人的自由智慧來管理,而不是靠法律來管理。他認為正義的執行應當是不要法律的。
柏拉圖在其早期著作《政治家篇》中,闡發了他對法律作用的看法。他認為:法律絕不可能發布一種既約
束所有人又對每個人都真正有利的命令。法律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完全准確地給社會的每個成員作出何謂善德、
何謂正確的規定。人類個性的差異、人們行為的多樣性、所有人類事務無休止的變化,使得無論是什麼藝術在
任何時候都不能制定出絕對適用於所有問題的規則。柏拉圖還認為,法律原則上是由抽象的、過分簡單的觀念
構成的,然而簡單的原則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用來解決復雜紛繁的事務狀況的。立法者在其為整個群體制定的法
律中,永遠不能准確地給予每個人以其應得的東西。因此,最佳的方法並不是給予法律以最高權威,而是給予
明曉統治藝術、具有才智的人以最高權威。〔5 〕可見,柏拉圖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中較早提出有關法律缺陷、
法律的弊端、法律局限性問題的代表人物,並成為這一理論的奠基人和思想源頭。
在晚年,由於在西西里錫拉古城(Syracuse)建立理想國的實驗遭到失敗,柏拉圖開始重視法律的作用,
但他仍沒有放棄「沒有法律」的國家是最高的、最完善的「理想國」的統治形式,只不過他開始承認,這種「
理想國」的有效運行需要依靠具最高才智的人和無誤的判斷,而這種人很難找,於是不得不另外尋求一種第二
等好的統治形式,這種形式便是「法治國」。「法治國」是統治人類的第二等好的選擇。
在西方早期,同柏拉圖「人治」理論相對立的,是古希臘另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雖
是柏拉圖的學生,但他在許多方面背離了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思想家中「法治」論的代表人物。盡
管他也承認法律確實存在著缺陷,這種缺陷主要表現為「法律不能完備無遺,不能寫定一切細節」,但他認為
,「法律是最優良的統治者」。〔6 〕亞里士多德要求把一個以法律為基礎的國家作為達到「美好生活」的唯
一可行的手段。他認為,達到美好生活乃是政治組織的主要目標。他認為,人在達到完美境界時,是最優秀的
動物,然而一旦離開了法律和正義,他就是最惡劣的動物。〔7〕
亞里士多德針對柏拉圖的「人治」理論提出了「法治」主張。他認為,正確制定的法律應該是最高的權威
,法律對於每個問題都應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因為凡是不憑感情因素治事的統治者總比感性用事的人們較為優
良。而法律恰正是全沒有感情的。因此,「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即使有時國政仍須依仗某些人的智慮
(人治),這總得阻止這些人們只能在應用法律上運用其智慮,讓這種高級權力成為法律監護官的權力。……
要是把全邦的權力寄託於任何一個個人,這總是不合乎正義的。」〔8〕
亞里士多德認為讓法律遂行其統治,這就有如說,惟獨神祗和理智可以行使統治;而讓一個人來統治,這
就在政治中混入了獸性的因素。常人既不能完全消除獸欲,雖最好的人們(賢良)也未免有熱誠,這就往往在
執政時引起偏向。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慾影響的神祗和理智的體現。〔9〕而且,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
), 須有毫不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法律確實不能完備無遺,不能寫定一切細節
,這些原可留待人們去審議。主張法治的人並不想抹殺人們的智慮,他們認為這種審議與其寄託一人,毋寧交
給眾人。參與公務的全體人們既然都受過法律訓練,都能具有優良的判斷,要是說僅僅有兩眼、兩耳、兩手、
兩足的一人,其視聽、其行動一定勝過眾人的多眼、多耳、多手足者,這未免太荒謬。」〔10〕亞里士多德還
認為法律在國家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凡不能維持法律威信的城邦都不能說它已經建立了任何政體。法律應
在任何方面受到尊重而保持無上的權威,執法人員和公民團體只應在法律(通則)所不及的『個別』事例上有
所抉擇,兩者都不該侵犯法律。……命令永遠不能成為通則(「普遍」)〔而任何真實的政體必須以通則即法
律為基礎〕。」〔11〕據此,亞里士多德提出了法律至上的主張。亞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論,奠定了其後西
方兩千多年來法律思想中「法治主義」的理論基礎,成為其重要理論源淵。
可見,從古希臘開始,思想家們就已經發現並提出了關於法律局限性(缺陷、弊端)的思想。這種思想在
柏拉圖那裡表現得非常明顯。
三、當代的論爭:法治主義范疇內的法律利弊
在當代,西方法學家關於法律局限性的探討,與二千多年前柏拉圖早期學說中那種蔑視法律、力倡「人治
」的思想主張有所不同。歷史在經歷了17、18世紀的歐洲啟蒙主義思想、19 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思潮、20世紀的
自然法復興運動,以及資本主義民主主義國家的出現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之後,法治主義逐漸佔了主導地位
,並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歷史潮流。人治主義隨著封建君主國的逐漸瓦解而遭到摒棄。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
赤裸裸的人治主義主張已不多見,但對法律利弊的爭論和關注並沒有停止。與過去不同的是,法學家們將視線
轉向了在法治主義范疇內對法律局限性的探討。
20世紀初興起於歐洲大陸的利益法學,是當代西方對法律缺陷問題揭露較多的一個法學派別。利益法學批
判了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統治德國法律界的概念主義法學關於「實在法律制度是無缺陷的」這樣一個理論假設。
利益法學的代表人物菲利普·赫克指出,概念主義法學的這一理論假設是虛幻而與事實不相符合的,任何一種
實在法律制度必然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而且根據邏輯推理的過程,也並不總能從現存法律規范中得出令
人滿意的結論。利益法學的一個主要理論觀點是:法律規范構成了立法者為解決種種利益沖突而制定的原則和
原理。而為了做出一個正義的判決,法官必須弄清立法者通過某條特定的法律規則所要保護的利益,這樣,就
形成了法官對成文法和制定法的依附性。而事實上,每一個法律規范或制度體系都是有缺陷的,不可能包攬無
遺,在實在法所未規定的情況下,甚至在作為整體的法律制度沒有為解決利益沖突提供任何根據的情況下,法
官就會變得無所適從。這樣,就需要法官善於發現法律的目的,通過法官個人的合理解釋尋求解決利益沖突的
辦法。法國的自由主義法學家弗朗索瓦·惹尼也指出:法律的正式淵源並不能覆蓋司法活動的全部領域,總是
有某種領域要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來決定,在這種領域中,法官必須發揮其創造精神和能動性。這種自由裁
量權不應當根據法官那種不受控制的、任意的個人感情來行使,而應當根據客觀的原則來行使。〔12〕
20世紀初產生於德國的自由法學運動,也是在對法律的缺陷做出分析之後,主張擴大法官的司法裁量權,
要求法官根據正義與公平去發現法律。自由法學家並不想解除法官忠實於成文法的一般義務,但他們認為,當
實在法不清楚或不明確的時候,法官就應當根據占支配地位的正義觀念來審理案件。如果連這些正義觀念也無
法確定,法官就應當根據其個人主觀的法律意識來判決。〔13〕
從柏拉圖時代到當代的一些西方法學流派,關於法律的缺陷的評判總是與主張擴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相關
連。凡主張擴大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觀點,其理論前提就是認為法律總是存在著不完整、不周全、不明確、不清
楚、不合理等等缺陷,擴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力,依靠正義和公平觀念處理案件,會彌補法律的上述缺陷,這
並不違背法官忠實於法律、向法律負責的法治精神。這是當代西方法學家探討法律利弊問題的一個新特點。
在東方,法律的作用及其利弊問題也為法學家們所關注。被譽為近代日本啟蒙思想之父的日本思想家福澤
諭吉,在對西方文明進行考察之後,對法律的利弊作了深刻的剖析。他指出:不論為欲或為利,必須老老實實
遵守商業的法規,只有遵守法規才能進行交易,從而促進文明的進步。在現代的人類世界上,除了家庭和親友
之外,不論政府、公司、買賣、借貸,一切事物莫不依據法規辦事。〔14〕福澤諭吉對法律的作用評價道:就
目前情況而論,促進世界文明的工具,除了法制之外並無其他更好的辦法。厭惡事物外形,而拋棄其實際效能
,是智者所不為的。他認為,道德只能行之於人情所在的地方,而不能行之於法制的領域。法制的效能雖然也
能達到人情的目的,但是從它所表現的形態看,法制和道德似乎是完全相反、互不相容的東西。〔15〕
另一位東方學者、阿爾及利亞現代思想家穆罕默德·貝賈維,也對法律的作用及利弊作了深刻的分析。他
指出:法律是社會的固有現象,離開社會就無法設想法律的存在。法律是社會現實的結果,或者說是包含所有
經濟、歷史、文化和其他成分的社會環境的產物。他指出:人們已清楚地意識到法律中包含的奇特而又富有成
果的矛盾,即法律的真實本質和它的真正作用之間的矛盾。法律本質上看來是進化的,但其作用卻又是保守的
。一方面,法律反映了變化著的社會現實,盡管肯定會出現差距和延遲,它卻必須適應這一現實,就這一點看
它是進化的;另一方面,法律作為社會關系的表現方式,對產生它的社會環境起著決定性或者說穩定性作用。
因此,它加強並捍衛各種既定做法(秩序),排斥任何可能危及這些做法(秩序)的變革,就這一點講,它又
是保守的。運動和惰性,變革和守舊是兩對永遠影響法律的現狀和法律的未來的因素。每當社會經濟結構和關
系發生變化,法律常常在較遲一段時間之後就適應這種變化,以便使變化能鞏固下來。但是,在保證和捍衛業
已取得的進步的同時,法律又成為社會經濟關系重新向前邁進的阻力。這種阻力雖說不是不可克服的,但的確
會造成延遲。隨後,當社會經濟關系的新發展越來越清楚,范圍越來越少時,它們所代表的現實和作為障礙的
法律之間不斷嚴重的脫節現象變得越來越突出,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矛盾相當突出,舊法律結構由於明顯的不
足和迅速地衰退而解體,法律准則就不再是神聖的了。〔16〕
四、我的認識和思考
1.對法律局限性的討論在西方法律思想中長達兩千多年。在早期,它表現為柏拉圖式的人治主義理論,在
當代,它成為對法律的利弊進行分析的思維視角和分析工具。法律是社會關系的反映,是對特定社會發展階段
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道德等的高度概括,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因此,人們對法律的認識,實
則是對社會現實的認識,這種法律觀實際上反映了人們對該社會現實的觀念和態度。世界上沒有「絕對真理」
,人類迄今為止的歷史也不存在完美無缺的社會,所謂「理想的社會」,總是相對而言的。從發展的、「理想
的」角度來看,社會總是不完美的,是要不斷發展的,因此,反映社會現實的法律,自然也不會是盡善盡美的
,總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和局限性。
2.法律既是社會現實的反映,也是人類主觀認識的產物,是人類文化的表現形式,這是法律產生、存在、
變化、發展不可缺少的主客觀基礎。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從歷史長河來看,是無限的,無窮盡的,只要
人類存在一天,這種認識就不會終止。但對歷史長河中的特定社會發展階段來講,其認識能力和水平又是有限
的。正是由於人類認識能力的這種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成為法律局限性產生的認識論根源。法律的局限性
導源於人的認識的局限性。只要人類認識的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矛盾及人類社會不斷變化發展進步的現實這兩大
導致法律局限性的主客觀根據存在一天,作為它們的反映物——法律的局限性也就存在一天。因此,法律局限
性可能是法理學的一個「永恆的」主題。
3.在特定歷史發展階段,人的認識歪曲地反映客觀世界而表現為法律上的一些缺陷,即人類在自己的認識
范疇內本應認識到而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認識到,導致法律出現本不應有的技術性缺陷和弊端,這是討論法律局
限性的重點。西方學者所列舉的許多法律局限性的表現形式和實例,大都表現為這一層面的含義。例如:法律
正在失去它的確定性和可預見性,變得更加浩繁、更加復雜和更不確定,法律失去了獨立性和自治性,訴訟費
用的高額增長對法律所造成的污染,法律應用成本的增加,法律制度缺乏效率等等。〔17〕
4.法律是人類用來對社會進行控制、調整、規范、指導的手段,是人類追求理想社會結構和幸福生活目標
的途徑,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法律的作用在於保護自由、人身不可侵犯、最低限度的物質滿足,以使個人得
以發展其人格、實現其『真正的』使命。」〔18〕「法律的作用是促進人類價值的實現。」〔19〕法律也像其
他社會控制機制一樣不是盡善盡美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但在人類迄今為止尚未找到其他有效和有用
的手段之前,法律仍不啻為對人類有益的工具和調整機制,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目標的有效手段。有局限性的
法律比起人治主義和無法狀態而言,還是要優越萬千倍。人治主義和無法狀態,只能導致社會專制、極權、剝
奪人的自由權利和民主權利,阻礙社會進步和發展。
同樣,任何一種有益的事物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實行法治也要付出代價,有時這種代價還很大,但是這種
代價比起無法制的代價來,還是要小得多。優良的社會管理,也應遵循功利主義原則,以較小的代價換取較大
利益。在政治社會中,法律是有成本的,以較小的成本支出換取較多的收益,是社會管理者應優先考慮的問題
,法治便是最好的選擇。而法律的局限性,不管它表現為內部的局限還是外部的局限,也是這種代價的一種反
映。
5.法律的利弊和局限性本身是一個價值判斷命題。法律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社會現象,對法律利弊的評價自
然要結合具體法律制度的本質及屬性才能得出合乎事實的科學結論。法律的利弊常常表現為多面性,如同莫斯
科大學一位教授所說:法在自己的任何部分既可以成為自由的生命,也可以成為奴役和專橫的工具;既可以成
為社會利益的妥協,也可以成為壓迫的手段,既可以成為秩序的基礎,也可以成為空洞的宣言;既可以成為個
人權利的可靠支柱,也可以使專制的暴政和無法無天的局面合法化。也許,每一種法學概念的益處和社會意義
就在於通過對其他法學概念的薄弱方面的批判來闡明法本身的消極性和危險傾向。〔20〕這是對具體法律制度
的作用所作的價值評判。而我們對法律局限性的研究,是在抽出其具體法律制度的本質屬性中的價值內容之後
,在一般抽象理論的層面上,將法律僅僅視為治理社會的一種方式的前提下來探討其利弊的。
真理向前跨入一步,就成謬誤。對法律局限性的研究也是如此。站在懷疑主義的立場上,任意誇大法律的
缺陷、弊端、局限性,將法律說得一無是處,就有可能倒退到人治主義和無法狀態的舊路上去,為反法治主義
提供理論根據;而對法律局限性這一客觀存在的事實視而不見,略而不談,甚至將這一理論與反法治主義相聯
系,就難以發現法律中客觀存在的種種不足和問題,而導致立法難以完善,法律就難以進步和發展,也會從另
一方面對法律的運作帶來弊害。探討法律的局限性,正是為了糾正法律的局限性,尋求克服法律局限性的方法
和途徑,以使法律更加完備和完善,而不是以此作為攻擊法治主義的口實和根據。這就是我們應取的價值標准
。另一方面,法律局限性的客觀存在,使我們不得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法律領域內,人類是否已經窮盡和
利用了所創造的已有的全部智慧?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就促使我們更深入地思考,不斷提高我們的認識能力
,提高法律的有效性和有用性,克服其局限性。法律應該將人類已經創造的全部智慧成果反映到自身結構和運
作中去,使法律更好地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類。
6.在當前中國社會強調法制、倡導法制、向現代化社會(包括法制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提出重視和研
究法律的局限性問題,是一個帶有「超前性」現實意義的理論問題。中國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
主義民主政治體制,首先要建立與此相適應的法律體系。國家要進行大量的立法活動,還要大量吸收、借鑒、
引進以至移植西方的法律,就應重視對法律局限性的研究,加強對具體立法的預測,以克服法律中已經存在的
局限性和新立法中可能出現的局限性,避免西方在法制發展過程中走過的彎路。研究法律的局限性是為了克服
法律的局限性,在法律領域內盡可能利用人類所創造的全部智慧,以便更好地貫徹法制,實現法治。這是提出
這一問題的現實意義之所在。它的理論價值在於:它可以加深我們對法律及其作用乃至對整個人類法律的本質
的認識,避免用一種盲目的熱情代替對法律的冷靜的、清醒的、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法哲學思考,使法律哲學
、法理學成為真正的法律科學。

注釋:
〔1〕〔法〕米歇爾·克羅齊埃:《論法國變革之路——法令改變不了社會》,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
《譯者的話》第1—2頁。
〔2〕〔5〕〔7〕〔12〕〔13〕〔18〕〔19 〕〔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
,鄧正來等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8—392、7—8、10、137—138、139、197頁及《1962版序言》第2頁

〔3〕〔17 〕〔英〕馬克·加蘭特:《法律浩繁——北大西洋周圍的法制化》,周湘士譯,《外國法譯評
》1993年第1期,第73、77頁。
〔4〕〔美〕菲利普·K·霍華德:《

Ⅳ 經濟法產生的背景是什麼

經濟法與社會法產生的背景
對於經濟法產生的背景在國內外法學界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內:
1
認為經濟法是容在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以後才產生的
2
認為近代經濟法產生於19世紀末,但並不否認「市民革命以前的經濟法」的存在
3
認為隨著國家與法律的產生,經濟法也就產生了;到了壟斷資本注意階段經濟法形成一個新的法的部門
4
認為作為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的經濟法產生於古代社會

Ⅵ 近代意義上的法制原則始於什麼法

近代意義的法律體系的出現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訂法律之後
沈家本(1840—1913年),字子惇,號寄簃,浙江歸安(吳興)人。光緒進士,曾任刑部侍郎、大理院正卿、修訂法律大臣等職。沈系清末法學名家,撰有《寄簃文存》、《歷代刑法考》等許多法學著作。本文擬就他主持清末修律的成績和有關的法律思想,略作論述。1
20世紀初年,清王朝在危機加劇、內外交困的形勢下,為苟延殘喘,以慈禧為首的清朝統治集團,被迫改變統治策略,於1901年宣布實行他們原來所深惡痛絕的「新政」和「立憲」。修訂法律就是實行「新政」、推行「憲政」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近代法律體系的思想淵源
經濟法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濟法產生於這個時代,有它的理論背景和特定的社會背景。這個特定的社會背景就是:受近代啟蒙哲學和古典經濟學深刻影響的近代法律體系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已經暴露出嚴重的局限性。經濟法的出現就是為了克服傳統法律體系的局限,使法律與已經發展的社會經濟和已經改變的社會道德觀念重新吻合起來。因此,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經濟法的產生是對傳統法哲學和經濟學以及建立在這一理論基石上的近代法律體系反思的結果。
二.近代法律體系的特點
(1)基於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分離,將法律分為公法、 私法兩大法域。其中,以調整私人關系,保護私權為目的的,為私法;規范國家行為限制公權力擴展的法律,為法。
(2)在公法領域,在建立現代民主政體的基礎上, 強調對國家權力的限制和約束。
(3)在私法領域,基於人人平等、同質的假設, 對民事主體進行高度的抽象,並在此基礎上構築權利義務體系。

Ⅶ 經濟法的產生

通常認為,現代民法源於古羅馬市民法。古羅馬法包括市民法和萬民法,市民法是適用於羅馬市民的法律,調整羅馬市民相互之間的關系,而萬民法是調整羅馬市民以外的人的相互間及其與羅馬人之間的法律。因為在古羅馬民時期,商品交換十分頻繁,從事商品交換的人們漸漸的需要一個共同遵守的交易規則來維護交易秩序,保障商品流通。於是商品交換的習慣產生,進而習慣發展為法,這就是最初的民法。民法主要是為了保護從事交易的人們權益和利益,保障商品的正常流通,保證交易秩序的井然有序。因而,為適應商品交換的要求,保證人格的獨立性,保證商品交換者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也就形成了近代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意思自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民法的這三大原則在法學領域中確立了權利本位主義,可以說都是自由精神的體現。近代民法在一段時間內大大的推動了自由商品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民法的一些局限性也就逐漸的顯露出來了
為了彌補民法的各種不足,經濟法應運而生。可以說,經濟法就是為了彌補民法的不足,是自由資本主義在其發展到一定階段完全由民法對市場經濟進行法律調整遇到障礙的必然結果。單純以私法手段對市場經濟進行法律調整已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需要,經濟法突破了經濟是市民的私事,國家不幹預的觀念,在尊重市場主體私權利的前提下,以適度公權力手段對市場經濟進行必要的法律調整。它是社會化生產與社會關系矛盾運動的產物;是生產力要求國家干預市場和政府參與經濟的反映;是經濟管理的現代化與現代國家介入經濟生活的必然產物。

Ⅷ 經濟法產生的原因是什麼特點有哪些(2)

經濟法的特點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 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經濟法的資本主義概念
經濟法最早產生於 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學家關於經濟法的概念,主要見於 德國, 日本等 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中。 英美法系國家盡管存在我們看來屬於經濟法的 法律規范,但它們不注重 法律部門的區分,沒有 民法的概念,更沒有經濟法這一概念。因此,要說明大陸法系國家,尤其是德日學界對經濟法的解說。

a.認為 經濟法就是和經濟有關的法律的總稱。比如德國的艾斯特豪思認為經濟法就是有關經濟的法。德國的努斯 鮑姆認為經濟法是以直接影響 國民經濟為目的的法律規范的綜合。日本 學者美濃部達吉也持此說。這一學說是經濟法產生初期學者對經濟法概念的嘗試性定義,現已經沒人認同了。

b.認為經濟法是對市場進行規制的法,以 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為中心內容。日本的丹宗昭信認為:“現代經濟法的核心是壟斷禁止法”,“是國家規制市場支配的法”;日本學者正田彬也認為:經濟法是規制 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固有的以壟斷為中心的經濟從屬關系法。經濟法的認為在於糾正這種壟斷主體與非壟斷主體之間顯著的不平等關系。

c.認為經濟法是經濟 公法,有學者認為這是德國經濟法學界的主流學說。這一觀點認為應該堅守 羅馬法關於公法和私法的劃分,規定國家公務的法律為公法;規定 個人利益的法律為私法。經濟法是國家對經濟施加直接影響的法律,是官方組織和管理經濟的 措施 。有一種比較狹隘的觀點把經濟法等同於經濟 刑法,理由在於經濟法的規定大多包括了刑事責任的內容。這一觀點已經隨著經濟法的發展而被摒棄。

d.認為經濟法是 社會法。與‘經濟公法論’不同的是,此學說雖然也以公私法的劃分為認識論基礎,但認為在公法和私法之外存在一個獨立的第三領域,即社會法。我國很多學者同意這一學說。

e.認為經濟法是企業法。德國的 卡斯凱爾和庫拉烏捷,日本的西原寬一等,主張以企業為中心來把握經濟法的定義,認為經濟法是關於企業的法,企業的概念構成了 經濟立法的出發點。 法國有學者認為,經濟法是對傳統 商法的擴展,人們更多的用經濟法概念來代替傳統的商法。這也可以歸於“企業法說”的范圍。
經濟法的社會主義概念
1921年, 蘇聯由於糧食匱乏引出新經濟政策。蘇聯的經濟法受到德國經濟法思想的很大影響,但是更重要的是與蘇聯的意識形態和經濟體制相聯系的。 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法和蘇聯一樣,擺脫不了實質上實行的集中的體制的束縛。

a.兩分法。蘇聯 法學家斯圖 契卡認為,20世紀20年代蘇聯存在兩種 經濟成分和經濟關系,私有者之間的 財產關系由民法調整,社會主義成分的各種經濟關系由經濟法調整,民法最終將滅亡,被經濟法取代。30年代中後期,兩成分法被認為將 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個人 利益與社會利益對立起來而遭到全盤否定,當時的法學 權威雅辛斯基斥之為“法律機會主義”的理論。在隨後的大清洗中,斯圖契卡被處決,兩成分法也淡出了蘇聯主流經濟法思想。

b.大經濟法說。20世紀30年代,金茨 布爾格和帕舒卡尼斯對兩成分法進行了批判,認為經濟法不僅調整了社會主義組織之間的關系,也應當調整 公民之間的關系。其實質內容就是以經濟法囊括民法。這一學說盡管同樣受到了雅辛斯基批判,卻受到了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法學和 民法學研究的重視。

c.縱橫統一經濟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形成的縱橫統一經濟法,是社會主義經濟法學流派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種經濟法理論,其影響不僅遍及戰後的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也涉及今天的中國經濟法思想。這種學說認為,經濟法是 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部門,具有特定的 法律調整對象和特定的法律調整方式。其代表性人物拉普捷夫認為,經濟法是調整 社會主義經濟中形成的 社會關系的獨立部門法。倡導制定統一的經濟 法典來規范國民經濟中的縱向,橫向經濟關系以及縱橫交錯的經濟關系。由於體制上的弊病,蘇聯的縱橫統一經濟法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所謂的“縱橫統一”實際上演變成了“縱統一橫”,過於強調經濟上的集中。蘇聯解體後,拉普捷夫對於轉型期的縱橫統一經濟法做出了新的詮釋,提出了一個與時俱進的經濟法概念。

熱點內容
法院職工編制 發布:2024-11-19 15:23:49 瀏覽:202
民法典取姓 發布:2024-11-19 14:51:27 瀏覽:461
湖南法律碩士報考點的選擇 發布:2024-11-19 14:21:19 瀏覽:512
司法考搜狐 發布:2024-11-19 14:19:01 瀏覽:93
勞動合同法教程 發布:2024-11-19 14:12:48 瀏覽:669
大幾能考司法考試 發布:2024-11-19 14:06:33 瀏覽:403
道德模範的主要事跡材料 發布:2024-11-19 13:51:59 瀏覽:701
違反徵信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19 13:42:13 瀏覽:262
中國民商法年會 發布:2024-11-19 13:34:56 瀏覽:553
2014民法段波 發布:2024-11-19 12:32:28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