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會學作業
❶ 社會學作業,田野調查法在社會學研究中有什麼意義
將社會理論化再把理論應用於社會改造的學科。著重於分析大量調查數據,從現象文化人類學在某種意義上是人類文化史的研究,它追溯人類起源及其發展的整個歷程
❷ 社會學作業,田野調查法在社會學研究中有什麼意義
特點:它要求調查者要與被調查對象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從中觀察、版了解和認識他們權的社會與文化。田野調查工作的理想狀態是調查者在被調查地居住兩年以上,並精通被調查者的語言,這樣才有利於對被調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釋。傳統的田野調查方法花費時間和精力,花費的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如果方法運用有不得當的地方,那麼其信度和效度也會大打折扣。
田野調查又叫實地調查或現場研究,屬於傳播學范疇的概念。主要用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如人類學,民俗學,考古學,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民族音樂學,地理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語言學,古生物學,社會學等,其英文名為Field work。
?
❸ 法律社會實踐作業的主題是搜集日常生活中貌似溫馨提示的免責條款
牆皮脫落,危險繞行。
免費,損毀自負。
水深勿野浴
小心玻璃
貴重物品請交服務台保管,否則遺失概不負責。
保險合同免責條款提示(保險公司要盡到合理提示說明義務)
郵寄未保價
照相底片毀損按底片原價賠償
顧客注意保管隨身物品,丟失概不負責
浴池:小心地滑、老人有高血壓等症要有人陪同等。
重要證照遺失聲明。
❹ 社會學作業!!!!!!
單選 1:D 2:B 3:B 4:C 5;D 6:B 7: B 8:D 9:B 10:C
多選 1:BDE 2:ABED 3:CDE 4:AD 5:BE
註:單選第4題參考 全部社會科學大致分為一般、特殊和個別三個層次。屬於第一個層次的是歷史唯物論這樣的哲學科學;屬於第二個層次的是社會學、歷史學這樣綜合性的社會科學;屬於第三個層次的是經濟學、政治學、教育學、法學等專門性社會科學。
❺ 社會學作業求助,求助
第9題 (3) 分 社會分層最初的歷史動因是: A
A、私有制。
B、社會分工。
C、階級產生。
D、剝削的產生。
第10題 (3) 分 風俗、習慣、道德等在一般情況下只能稱為 B,而不能稱為社會制度。
A、社會風尚。
B、社會規范。
C、社會機構。
D、社會倫理
多選題
第11題 (4) 分 外在的社會控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 ABCD
A、行政、法律控制
B、社會輿論控制
C、習俗和道德控制
D、社會權威
E、角色期望
第12題 (4) 分 組織目標實現程度及其評估的測定標准包括 ABC
A、有效性
B、效率
C、人文關懷
D、資金
E、成本
第13題 (4) 分 社會保險包括 ABC (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
A、醫療保險
B、養老保險
C、失業保險
D、金融保險
E、商業保險
第14題 (4) 分 社會變遷內容或方面有 ABCD (環境 人口 經濟 社會制度結構 價值觀 生活方式 文化 科技)
A、價值觀念和態度的變遷
B、行為規范的變遷
C、社會結構的變遷
D、人口的變遷
E、設備系統的變化
第15題 (4) 分 對個人社會化的表述正確的有哪些選項 A
A、個人社會化涉及人生發展的全過程
B、個人社會化只涉及到人成熟時止
C、個人社會化關注到個人作為社會成員所應具有的全部文化遺產
D、個人社會化注重個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
E、個人社會化注重其最後的結果,既有社會對個人的文化教化,也有個人對社會的調適
第16題 (4) 分 集合行為的特徵 ABC (自發 狂熱 無組織 短暫 相互依賴)
A、人數眾多
B、無組織
C、行為者相互依賴
D、有領導者
E、人群集中
第17題 (4) 分 社會的基本構成要素是 ADE (環境 人口 經濟 政治 思想文化)
A、人口
B、家庭
C、制度
D、環境
E、文化
第18題 (4) 分 下列哪些人群的聚合屬於社會群體 BCD
A、火車站買票的人群
B、球隊成員
C、工廠的同事們
D、家庭
E、看熱鬧的人群
第19題 (4) 分 西方三位一體分層理論所主張的考察社會分層和不平等問題的三個角度是: ADE
A、收入
B、階級
C、地位
D、權力
E、聲望
第20題 (4) 分 根據獲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將社會角色劃分為 AE
A、先賦角色
B、自覺角色
C、開放性角色
D、功利性角色
E、自致角色
判斷題
第21題 (3) 分 現代社會,合作與競爭可能在同一關系中同時並存。 對
正確
錯誤
第22題 (3) 分 社區是一種地域性的社會群體。 對
正確
錯誤
第23題 (3) 分 社會主義社會實行了公有制,所以社會分層也相應地消失了。 錯
正確
錯誤
第24題 (3) 分 社會學的創始人是法國人孔德。 對
正確
錯誤
第25題 (3) 分 宗教制度在現實社會中所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虛幻的、純精神上的聯系,所以對社會成員的行為沒有任何約束性。 錯
正確
錯誤
第26題 (3) 分 經濟的發展會自動帶來社會的發展。 錯
正確
錯誤
第27題 (3) 分 城市與農村是兩大基本的社區類型,城鄉差異無法消除。 錯
正確
錯誤
第28題 (3) 分 官僚主義不僅僅是管理者個人問題,從根本上看是一種管理制度問題。 對
正確
錯誤
第29題 (3) 分 幹部因失職而受處分或被罷免,這是角色扮演過程中的角色失敗。 對
正確
錯誤
第30題 (3) 分 社會制度是一種比較穩定的規范體系,但並不是所有社會規范都是社會制度。 對
正確
錯誤
❻ 法律社會學作業:從影片《秋菊打官司》來看法律與鄉土民情的關系。
不要找了,我是王迎春。我出的題目網上沒答案。
❼ 社會學作業題。急!簡答題! 怎樣對個案研究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
1、個案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整理:個案研究資料整理可以分為整理筆記、編碼、提煉概念和撰寫分析型備忘錄等幾種形式。
分析:就編碼的形式而言,斯特勞斯定義了三種編碼類型,即開放式編碼、軸心式編碼和選擇式編碼。定性研究是一個對資料進行分類、描述、綜合和歸納的過程。因此,個案資料收集後的分析過程,一般相應地分為三個主要步驟,即初步瀏覽階段、閱讀編碼階段、分析抽象階段。 (1)連續接近法 (2)舉例說明法 (3)比較分析法
2、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編碼、錄入與清理
從數據處理的角度來講,編碼就是對資料進行數字化轉換,即將問卷上的文字信息轉換成數字信息的過程。錄入就是將紙質記錄的原始資料轉換成電子儲存的數據格式。 數據清理的內容包括非法值的清理、奇異值的核對以及邏輯檢驗。
3、選擇測量的尺度(這題不太會)
測量尺度須注意:<1>社會現象大多隻能以定類或定序尺度測量,但有時也可將某些現象近似的視為定距或定比變數,如」智力測驗」。這是要注意這種近似計算的合理性和可能出現的偏差。<2>高層次尺度可能獲得更多、更精確的信息,但調查和分析的工作量更大,而低層次尺度則相反。因此選擇尺度要結合課題要求與研究條件。
<3>用較低尺度收集的資料不能用較高尺度的數學運算來處理,反過來則可以。因此許多研究都是盡量先收集更多、更精確的信息,但在分析時卻只作一些簡單的運算,這雖然會造成很大的浪費,不過當需要今後作補充分析時,這種策略還是有必要的。<4>一個變數可能適合用各種尺度來測量,選擇何種尺度取決於研究所要求的精確度。
4、比較有關社會政策執行過程的幾種理論模型?
課本P427
5、社會控制和個人自由
任何社會中個人的自由都不是絕對的,個人的絕對自由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社會控制僅僅是限制和制約了個人的絕對自由,而並沒有限制和制約個人的相對自由。
①個人相對自由是在自覺的遵守社會規范的前提下實現的。
②社會控制是對個人的社會行為的控制和引導,並非對個人所有行為的控制和指導。
③合理適度的社會控制將有助於社會穩定繁榮,也有助於人的個性全面發展以及創造性的發揮。反之,則不利於社會進步,也是對個性的壓抑。
6、(也不太會)社會控制:是指社會組織通過社會規范以及相應的方式和手段,對社會成員的社會行為進行指導和限制,對各類社會關系加以調節和制約、對社會成員的價值觀進行引導和約束的過程。
❽ 學寫書評,一篇標準的書評範文
書評例文--法學知識的生產——《送法下鄉》書評
「法律科學如果不考慮社會現實,那是不可思議的。」——魏因貝格爾
如果法學界確實存在法學家只知一味地向司法灌輸舶來品這樣的單向知識交流格局,並對此無所自覺、習以為常,那麼,《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以下簡稱《研究》)便是一次試圖顛倒這種本末倒置的狀況的努力。蘇力的宏大計劃之一就是要改變此種「知識壓迫」(頁294)的局面,為那些理當作為中國法學「富礦」的中國經驗「尋求語言的表述,獲得其作為普遍性知識或便於交流之知識的品格」(頁291)。
這一「事業」在兩個方面同步進行。其一便是尋求「事物的邏輯」(頁94),試圖理解司法知識的實際生產機制。《研究》表明,農村的基層司法處在一特殊的結構當中,這種結構處於一系列的二元對立之間;諸如城市/鄉村、格式化/非格式化、陌生人社會/熟人社會等等的二分使得基層法官在既定的司法制度框架內處於緊張狀態。他負載的和必須適用的一套知識與他所面對的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世界並不協調,因為這一套知識是為另一個世界設計的。他成為兩種需求的交匯點:民族國家與鄉土社會同時向他發出指令,一個要求規則之治,另一則要求解決糾紛保持和諧。「任何知識,都是同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相聯系的,無論是其產生還是其使用,都是對這種時空制約的一種回應。」(頁171)作為基層法官對這一時空制約的回應之結果的,便是那些難於進入法學家視野的技術、知識。(參見第二編)
蘇力意識到「中國的法治不大可能主要依據這套知識來完成」(頁292),但是這種知識與其產生機制的關系則具有更普遍的意義。故而,《研究》一面勾勒出司法知識是如何產生的,另一面則試圖構建法學知識的生產機制,在某種意義上可說是欲使法學界從被外來理論支配的地位之下掙脫出來,重新構建法學家與法律實踐的知識上的支配關系,改變那種把用舶來品統治中國法學家的結構移置到中國法學家與法律實踐者的關繫上去的做法。(「中國目前法學的問題是根本就未意識到法學是地方性知識。」頁150)我們也許能夠體味到,把將法學家從知識禁錮中「解放」出來這一點作為解決法學知識生產機制本末倒置問題的關鍵、這一學者的自覺里有多少諷刺的以為和無可奈何。
正是這第二方面的建設方案,使得《研究》具備了雙重性質:它既是一部法(社會)學著作,又是一部關於法學的著作;它既是對作為結果的知識的展示,又是對知識是如何被開掘的展示。對此,蘇力是十分自覺的,也因此,他要強調「最重要的不在於如何表態」(自序),他不堅持自己的每一章中的具體論斷,而是自認「這個研究也許僅僅是一個『此路可以通行』的路標」(頁291)。
這種雙面品格的背後則是:蘇力的知識背景十分復雜,其知識理路的釐清對我是困難的。但還是應當注意到,對於本書來講,若關涉到方法論,則有兩個層面,一是作為該文本之基礎的田野調查的方法(這在第四編中有所反思,進一步展示了學者與法律實踐者在知識生產關系中的復雜情勢,說明了有利於法學知識之生產的結構處於溜流變、不穩定當中);二是作為本著作被寫作的方法,即作者構建文本的理論依據。這雖也有所交代(見「導論」,尤其頁9至20),但這種交代十分籠統。考慮到蘇力自己所說的,他對西方學術「流露出一種不屑一顧」,只是「利用了駁雜的來自西方的學術理論」(頁59)來開掘「中國法學可能開拓的處女地」(頁16),我們不得不感到不塌實。例如,蘇力盡管強調他所使用的「地方性知識」是受吉爾茲啟發的,但與之不同(頁45),然而,他實際上是在兩種意義上使用了「知識」這一概念。一種是被強調區別於吉爾茲的、「是交流不經濟並因此不一定值得批量文本化的知識」(章一,尤其頁45注[32]),這實際上離開了文化解釋的進路,幾近於或就等同於哈耶克的經驗理性主義的知識分工論(知識的彌散性),在此,「知識」等於「信息」;而另一種則是可交流的、在《研究》中初步被文本化的知識(見編二,尤其章八)。這種區分既未被指明,也未被堅持(這使得頁45上注[32]更像是個應景之作)。更重要的是,這種區分的不被指明還隱含了這樣的矛盾:如果蘇力使用的「知識」一直是第一種意義上的,那麼,關於知識的地方性與普遍性的辯解就是多餘的。因為,當知識等於信息時,它就可能與這一問題無關。如此,則「知識的地方性」便不足以成為使任何知識具有被理論所重視的正當性之前提。
這種「不屑一顧」的做法是否與蘇力的建設性方案能夠調和呢?僅僅解決知識與其生產機制的關系問題,還不足以使人疑雲盡釋。
《研究》並沒有試圖探詢知識在離開其產地之後與其受眾的關系。但在另一種方式上,蘇力表達了他的情緒與態度。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確實構建了一個「概念法學」作為其批評的對象,盡管這個對象並不明確。對它的最大批評顯然是認為它顛倒了知識生產的結構,它欲圖以「邏輯的生活替代生活的邏輯」(頁82),其實質則是「思想和實踐的貧困」(頁89,尤其章六對概念思維方法在中國語境下「乏力」的突顯)。雖然如此,且蘇力流露出的感情也極強烈,但是,我們卻決不能認為,當法律社會學提交了一份厚重的「作業」時,就自然構成了對概念法學的顛覆。概念法學有它存在的基礎,這種基礎可能同樣是制度性的(德國在這方面享有世界聲譽)。它的產生同樣是在某種制約結構之中。激情陷蘇力於無思之境。,概念法學還有其建設意義。社會學研究離開概念工具也將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想到韋伯曾經提醒人們注意在社會學上的「法律」乃與法學上的「法律」不同,那麼我們就應該具有更開闊的視界,這種視界既不囿於概念的分析,也不囿於法社會學。也許,把《研究》理解成是對中國法學面對中國之不平衡的、有斷層的社會現實的不夠自覺的批評,更富有啟發與警醒意義。
正是在對理論的追求與對理論的「不屑一顧」之間的緊張關繫上,我們體味到蘇力的矛盾心情,但《研究》確實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頗具現代性的農村基層司法。這其中,既有科學的冷靜,又有「韋伯式」的憂郁。「你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當你聽見了第一步空寥的回聲。」(蘇力引,何其芳詩:《預言》)也許這一句詩表明的,確與這一部書相合:既有開拓者的孤獨,又隱約可見這片處女地清新的原生氣質:它的天地是廣闊的,等待著現代話語對它進行洗腦似地征服;開墾的慾望與引人開墾的使命,伴隨某種慘淡的失落——這不正是整個法治與現代化進程之中依稀可聞的嘆息與悲憫嗎?「有的人會看到它玫瑰色的美麗,……也一定有人從玫瑰色中看出血的顏色……」(
❾ 社會學作業,田野調查法在社會學研究中有什麼意義
對於研究一些小型社區,特定群體的文化特徵及其變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❿ 求西方法律思想史作業,三大法學流派的區別和聯系,要論述
現代西方法理學是現代西方國家法學中研究法律基本理論的學科。① 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由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和精神危機的日益加深,西方法學家在探尋治理社會的危機和完善資本主義法律的方法的過程中,新的法學思潮相繼更迭,或競相表現,或相互吸納,"任何一種法學思潮都不再獨霸世界,傳統的形而上學法哲學大一統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② 三大法學流派指的是新自然法學派,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和社會學法學派這三個在現代西方影響較大、占傳統地位的法學流派。他們的法學理論,是西方人在探索真理過程中留下的足跡,這對我們認識人類法的發展歷程、規律及本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和法治建設,亦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一、新自然法學的啟示意義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新自然法學是西方自然法思想傳統的繼承和發展。自然法思想的意識可以追朔到西方文明的起源並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被人們在不同的時期為不同的目的而使用,它的形式不斷翻新,內容不斷完善。產生於20世紀特殊社會環境的新自然法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馬里旦、富勒、羅爾斯和德沃金等等。他們的新自然法學說(或價值論學說)各有側重點,各不相同,然而卻共同的體現出自然法觀念的思維形式。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法律應當關注某種應然性,法律的發展應當遵循一定的價值原則並體現一定的價值要求。無論是馬里旦的神學自然法、富勒的"程序自然法"、還羅爾斯的正義論或德沃金的權利論,無不"注重研究法產生和存在的根源或基礎,法的目的和意義以及法應追求的理想境界"③ 他們的手中都有一份"價值表",為應然的法律之制定和評價提供了所依據的標准。新自然法學派強調法本身是一個價值系統,必然反映一定的價值關系,極為重視法的合理性和道德性。他們通過總結、抽象和思考,為法律的建構鑄造了理想的框架和模型。
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啟示意義
分析法學在現代主要以凱爾森和哈特為代表,它基本上繼承了傳統的分析法學的理論,嚴格地區分"實際上是這樣的法律"和"應當是這樣的法律",著重對實在法進行邏輯分析而不作有關的價值判斷,否認價值和道德的必然聯系。 凱爾森指出,價值判斷在性質上是主觀的,因而只能是相對的;人們不能用理性認識來回答有關法的普遍和最高價值這一命題;對於自然法學中的絕對正義,他認為這"是一種自欺或者等於一種意識形態"。④ 既然對正義持道德懷疑論和不可知論的態度,⑤ 於是凱爾森認為,正義只能是一種"合法性",應當建立與價值無關的純粹研究法律結構的法律科學(即所謂"純粹法學"),"就其對象實際上是什麼來加以敘述,而不是以某些特定的價值判斷的觀點來規定它應該如何或不應該如何"。⑥ 哈特給法下的定義是"法律是
一種特殊的規則",這是他的"語義分析法學"的基本原理,他以奧斯丁的分析實證法學作為重要的理論淵源,主張法律與道德有聯系但"並無必然聯系",法律應當採用"廣義的概念",即將法律的效力和法律的非道德性區分開來,以體現除了道德之外法律的所有其它復雜的特徵。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把我們從自然法學家法律的"理想國"中拉回到實證的 現實世界,在對法律形式的邏輯分析上運用了更多的新的方法,繼承了傳統分析法學對實定法的重視和研究,也吸收採納了其它法學流派的合理成分,內容豐富,頗具影響。
三、社會學法學的啟示意義
社會學法學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在社會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實證主義的法學思潮,"它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研究法律問題"⑦ 社會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狄驥、埃利希和龐德。狄驥提出了"社會連帶主義"學說,體現出社會本位的價值觀,關注社會的整體利益,強調社會義務。埃利希則以提出"活的法律"的觀點而聞名於世。他認為,這種"支配社會本身的法律",盡管並不曾被制定成法律條文,但"即可預防糾紛的出現,在糾紛出現後,也可以籍以解決而毋需求助於國家的法律機構"。⑧ 他讓人們注意到國家制定法之外的其他行為准則(如習慣、職業道德、行業規定等等)對於社會秩序的意義,擺脫了"純粹"法律規范分析僵化的法學研究視角和方法,將法律分析的重點引向了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龐德的社會學法學理論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理論。他提出"法律是一種'社會功能'或'社會控制'",用法律的功能性概念來取代邏輯性概念,主張"有用即是真理"。他還提出了法律社會學的基本綱領,啟示人們關注法律制度和法律學說的實際效果,強調以社會學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法律,關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抽象內容;並且注重法律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總之,社會法學"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擔負起了打破'法律關門主義'禁錮的歷史重任",⑨ 它社會本位的立場,法律社會化的研究方法和視角,對於法律的發展和一定社會的變革,其重大的啟示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四、綜述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
如上所述,論及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無庸置疑,其最大的意義正是他們本身--眾多的法學家們通過對前人的承繼和自身敏銳的思考,開創出一片浩瀚的法理學思想的海洋,它們雖然不是真理,但卻是人們永恆探索真理之路的台階。無論是宏觀的構築還是微觀的探索,都給後人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寶藏和無窮無盡的啟示。具體來看,三大法學流派的意義如下:
(一)讓我們從多個角度窺探到法律的本質、目的和研究方法。
正如博登海默所言,真理是人們在任何特定時間的經驗的總和。法律彷彿是一座有許多廳堂的大廈,用一盞燈很難同時照到每個角落。而一個法學流派,就如照亮法律大廈的一盞燈,"橫看成嶺側成峰",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勾勒出了法律的形象。三大法學流派被美國法學家霍爾(Jerome Hall)
總結為法律中三個不可分的因素,他們分別代表著法律的價值、概念和事實。不僅在實質性的內容上,更寶貴的,三大法學流派為後人認識、研究和發展法律,提供了豐富的途徑和方法。新自然法學 提示人們注重的法的價值支柱和道德性,在法制建構時必以某種准則為依據,從而避免了法律喪失實質的正義,也避免了法學墮落為純技術性的學科。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注重對"實定法"的研究,對於法律規范、法律結構、法律秩序及法律體系內部各要素的統一等等命題均有深入的探討和卓越的貢獻。他們所採用的邏輯分析和實證主義的方法,更是後人研習法律的必要工具。社會法學派則倡導"社會本位"的理念,注重法律的實際效果,重視法律與社會生活及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不僅如此,他們所採用的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及實用主義的態度,更是深遠地影響了西方乃至全世界法學的發展趨勢。當然,無論三大法學流派的貢獻有多麼卓絕,他們都不可能是大寫的真理,都只是局部的、相對的。然而,站在歷史的尾頁,以"事後諸葛"的口吻批評他們的局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真正有意義的是謙恭的弄清他們給了些什麼?我們得到些什麼?應當怎樣利用?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大的價值了。
(二)三大法學流派適應了特定時期特定社會狀況的要求,具有歷史現實意義
任何事物的產生總是由於某種需要;而它產生之後,也必然首先服務於這種需要。西方三大法學流派正是應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政治的需求而產生的;而論及它們的意義,首當其沖也正是滿足了當時社會生活的需要。19世紀中葉,隨著資產階級政權的穩固,古典自然法學"自由、平等、權利"的抽象口號已不能滿足他們鞏固既得利益、加強社會控制的要求,因此,歷史法學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應運而生,他們帶來了具體明確的法律觀念、嚴謹的邏輯體系從而維持了現實的法律秩序。二次大戰中,法西斯勢力給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災難,這喚醒了人們法律不能沒有正義的標准和相對普遍的價值准則,⑩ "無論善惡"的法律只會助紂為虐,戕害人民。在這背景之下,新自然法學得以出現,重新正視和評價法律的道德性、正義、權利這些"古老的話題",確保了法的價值依託。而社會法學派的歷史背景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陷入了"瓶頸",經濟危機連續爆發,百業蕭條,人心浮動,傳統的自由主義、經濟放任主義和"法律關門主義"均受到社會現實的質疑和轟擊,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打破"法律系統獨立論"的束縛成為必然的趨勢。法社會學"對症下葯",倡導社會本位,注重法與社會生活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主張充分發揮司法的能動性,因而出現伊始便受到變革者們的熱切歡迎。在"需求"最為迫切的美國,更是成為長期主導法學界的學派。由此可見,思想領域的任何發展和運動均產生於一個時代的社會經濟結構,同時也為這個時期提供了一種"自持之勢"⑾
,也就是產生著歷史的現實意義。
(三)三大法學流派繼承並發展了西方法哲學的傳統學說,使這些思想以更合理的形式得以流傳
三大法學流派除了法社會學派產生較晚,無所謂"新"、"舊"之分外,其餘二者都可以冠以"新"的名號。新自然法學派自不必說,凱爾森、哈特的分析法學也是在奧斯丁"舊"分析法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當代西方的法學流派,既繼承了各自"祖傳"的學說,又互相吸收對方的某些合理因素,呈現出相互靠攏的趨勢。如新自然法學較古典自然法學,少了一些"形而上"而多了一些"操作性",迎合了社會實證主義潮流的要求;而新分析法學則批判奧斯丁的"法律命令說",並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法的價值即"自然法最低限度的內容"之存在,顯現出對自然法學說的吸納。正是這種"修補"和相互的借鑒,使得西方的傳統法律學說沒有因為歷史的發展和自身的缺陷而遭受淘汰的厄運。而是以一種相對當代社會經濟生活來說更合理的新形式得以傳承。西方法學,正是在這種否定之否定的循環中發展至今,它們對傳統--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內在秩序承繼與遵從,同時又緊扣發展中的社會狀況而自我更新,因而產生和完備出一套與西方社會相適配的法律體系。在市場經濟的現代社會,具有某種普適性而為其他民族所競相學習和借鑒。
(五)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意義
斗轉星移,時光飛逝。人類社會步入"現代"的殿堂已五百年有餘。上世紀初葉,隨著西風東漸,中國社會開始由"古代的、傳統的社會體制向近現代文明過渡"⑿ 盡管中西法律文化的底蘊和發展的路徑大相徑庭;盡管"外國的經驗不可能代替中國的經驗"⒀ 但誰也無法否認人類社會和法律科學發展規律的客觀性,無法否認市場經濟社會關系的共同性,也無法否認西方法律文化發展至現代的先進性和一定程度的普適性。建立健全的、符合現代精神的法律文明體系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共識。而在借鑒的過程中,我們必需首先關注西方的法哲學思想,因為它是法律文化首要的組成部分,思想代表著"知",而制度代表著"行",不知者,無以為行。⒁ 現代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法律思想,正是對幾千年來西方法學理論的承繼和發展,蘊涵著諸多西方法哲學思想的精髓。在我們虛心"求道"於西方,幾從"虛無"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今天,研究現代西方法學流派絕不是奢侈的娛樂;它"實體性"的思想、它對法學的研究方法乃至學術的精神,都當為我們所重視和學習。對待西方法律,盲目的排外自大或者"只求其用,不問其體"的盲目移植,都是不可取的。盡心研究西方法律文化及法哲學的"本真",以及這些法哲學思想與社會歷史條件的相互關系,從而發掘出西方法律"活的靈魂"為我所用,才是我們應當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