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產品召回概念

經濟法產品召回概念

發布時間: 2023-01-27 11:48:15

A. 缺陷產品召回制度

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是指在產品存在缺陷有危害消費者安全與健康的危險場合,如果經營者自行或經他人通知發現這一情況,經營者(包括產品的製造者)應主動將此具有危險的商品回收,以免使消費者實際權益遭受實際損害;如果經營者發現該危險,但卻不加以處理,此時,為保護消費者權益,並維護消費者人身或財產安全,相關主管機關可強制經營者回收商品的制度。此制度對於保護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體現了現代法治「以人為本」的精神。其具有:
第一,預防性。缺陷產品的召回並不需要以產品已經產生實際損害為前提,只要生產者者發現其生產的產品存在或者可能存在危及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危險時,即應當主動召回其已投入市場的缺陷產品。傳統的民事權利救濟方式主要為違約責任救濟和侵權責任救濟,這兩種救濟方式的應用通常建立在已經確定的損害後果上,當事人主張救濟時,損害通常已經現實的發生,與此不同的是產品召回並不以損害為前提,只要存在危及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危險時,生產者就有義務召回其生產的產品。因此,預防性是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一項主要特徵之一。
第二,公益性。缺陷產品召回制度起源於美國的汽車業,從這項制度起源之時起,就賦予其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使命。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每年都有數萬人死於交通事故,一百多萬人受傷,缺陷汽車對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產生巨大的危害,1966年,美國出台了《國家交通與機動車安全法》,從而奠定了產品召回制度的法律基礎,隨後美國汽車業開始實施召回制度並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果。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有利於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同時也有助於企業改善其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缺陷產品召回制度著眼於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和長遠利益,從整體上約束企業的行為,體現了經濟法以社會整體利益為為本的思想。生產者召回缺陷產品,有利於保護社會不特定公眾的利益,維護社會安全。
第三,主動性。缺陷產品召回主要依靠企業自主召回,是缺陷產品召回的常態。只有在企業的產品存在嚴重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缺陷企業仍不主動召回時,才由主管機關責令召回,而這是缺陷產品召回的非常態措施。並且現代科技的發展,使產品缺陷的發現變得越來越困難,如果要消費者和政府主管機關從外部來發現企業產品的缺陷,未免困難,效果也不好,只有生產者對其產品的性能、質量狀況最了解,也最容易發現其產品的缺陷,因此,主要由企業主動負責其缺陷產品的召回具有實體正當的合理性也具有程序上的方便性。
第四,綜合性。一是指公法與私法因素的綜合。「從召回制度適用的法律關系、保護的對象、啟動的方式等方面來看,該制度兼具私法與公法的雙重特性」 ,產品召回制度反映了私法公法化得趨勢,國家公權力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而介入私法關系的范疇,在生產者不主動召回其生產的缺陷產品時,國家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企業召回其產品。產品召回制度作為一種現代新興的法律制度,其具有新興法律所普遍具有的私法公法化、公法私法化得趨勢。

B. 經濟法具體種類

經濟法具體種類:關於國家宏觀調控方面的法律。關於規范市場主體方面的法律。於規范市場秩序方面的法律。於勞動、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

經濟法部門特點: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C. 經濟法的概念是什麼

經濟法是對來社會主義源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D. 經濟法發展對化妝品的影響

護膚知識網
首頁 > 化妝 >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
2022-08-30 投稿人 : 閱讀 : 4540 次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1、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緩慢增長,中國佔比第二

化妝品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人們對美麗的需求而興起的。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近年來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增速明顯走低。據Euromonitor數據,2009=2019年全球化妝品市場復合增速僅2.5%,其中2015年負增長7.13%,至2019年全球市場規模4996億美元。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2、中國化妝品行業景氣度高,體量大且增速快

從國內化妝品市場角度來看,隨著國內經濟穩定增長和人民消費水平的持續提升,化妝品行業快速增長,2013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超過日本化妝品市場規模,並保持全球最高增速發展。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3、中國人均化妝品消費低於其他發達國家,市場潛力大

美國雖擁有最大的化妝品市場,但其人均消費只排在第七位,2019年人均消費282美元。反觀中國,2019年人均僅消費50美元,僅是中國香港、日本、挪威和美國的11%、16%、17%和18%。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4、疫情後恢復迅猛,中國化妝品行業延續高景氣度

受疫情影響,Euromonitor預計2020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為5078億元,同比增長6.3%,2021年增速提升,此後恢復10=11%的增長。據此,前瞻預計到2025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9000億元。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5、我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巨大

2019年,我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高達4777億元,同比增長13.84%,增速高於全球。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

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

想做化妝品生意很簡單啊,但是有一個問題你要了解清楚,那就是做化妝品需要哪三證?你可知道這三證是哪三證嗎?不知道的趕快過來科普啦。

1、做化妝品需要哪三證?

化妝品生產廠家在生產化妝品前,必須取得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等,方可進行生產。

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一證:營業執照=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

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二證:衛生許可證:普通化妝品在省衛生廳衛生監督處申報,通過省衛生防疫站檢測後,由衛生廳發證。特殊及進口化妝品,到中國預防醫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辦理。

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三證:生產許可證:在技監部門或輕工業部門申請。

這些就是國內化妝品生產廠家在開始生產化妝品之前必須要辦理的證件。顯然這些證件是要求化妝品生產廠家到相關部門去辦理,別的零售或批發商家無權申請或擁有

2、何謂進口化妝品三證?

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一證:入境貨物檢疫證明

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二證:進出口化妝品標簽審核證書

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三證:化妝品檢驗檢疫CIQ標志

目前多數商家提供的就應該是這些證件。即使有這樣的三證我們也要理性的判斷,才能確定它的真偽。

不管是你想做進口化妝品還是國產的,關於做化妝品需要哪三證的問題你要先搞清楚了,這是你做生意的准備,沒有證件是不能開店的喲,開了也是黑店。

化妝品行業市場調研報告

面膜行業位於產業鏈下游,其有以下特點:四大面膜行業市場競爭者同台競技,行業整體盈利能力較高,產業區域較為集中。

面膜行業產業鏈

面膜行業的上游主要是膜材料生產商,中游是面膜研發生產企業,下游是面膜的品牌商。根據青眼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面膜行業產業鏈已經形成了上游原料及包裝材料製造行業附加高產能、中游ODM(即研發生產商)研發生產商注重高科技、下游品牌商賦予產品高附加值的局面。

四大面膜參與者競爭激烈

目前,在我國面膜市場中,已經形成了四大類參與者,分別是:國產專業面膜品牌、國產綜合化妝品面膜品牌、日韓及台灣地區面膜品牌和國際面膜品牌。

近年來,我國本土品牌快速崛起。國產專業面膜品牌價格定位較低,貼片面膜定價多為1.2=25.8元/片。國內綜合化妝品企業進入面膜市場,憑借原有品牌知名度、成熟的渠道鋪設及雄厚的資金保障,其品牌面膜發展迅速,在大眾市場與國產專業面膜品牌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日韓與中國消費者膚質相近,其產品憑借出色的研發及功效受到中國消費者的普遍青睞,該類面膜品牌價位介於4.0=32元/片之間。歐美面膜普遍定位高端,貼片價格單片超過80百元,遠超其他面膜市場參與者的價格區間;歐美品牌定位高端、深度護膚需求人群。

企業盈利能力較強

面膜行業的毛利率水平一般較高,普遍可達50%以上。受品牌定位的不同,毛利率的差異較大,中高端品牌普遍能獲得更高的毛利率水平。由於沒有對全行業進行系統的統計,目前面膜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水平無法提供。

下圖所示為上海家化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御家匯兩家企業的毛利率,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雖然不能夠完全反映面膜行業的盈利水平從這三家公司近幾年面膜產品的毛利率水平來看,整體上處於較高水平,行業盈利能力較強。

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和江浙地區

截止2021年1月,全國化妝品持證生產企業數量達5400餘家,各類化妝品注冊備案主體8.7萬余家,有效注冊備案產品數量近160餘萬。

從生產化妝品企業分布來看,廣東省是主要化妝品企業集中地,廣東省化妝品許可生產企業數最多,佔比約為55%,其次是浙江省,佔比約為11%,排名前五省市獲許生產企業合計約占國內總數的79%。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面膜行業深度調研與市場需求預測分析報告》

化妝品行業swot分析

化妝品行業swot分析一、化妝品行業現狀(SWOT分析)

化妝品行業swot分析1、S(優勢):

化妝品屬於日常必須品,擁有廣泛的消費群體,具備大量穩定的用戶市場。隨著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商品種類也越來越多,化妝品行業欣欣向榮。丸美股份董事會秘書廉明曾表示:整個行業的增長趨勢非常明顯,國內使用化妝品的人群越來越多,已經使用化妝品的人群使用的化妝品的品類也會越來越多。

另外,隨著電商的發展、快遞服務的完善,化妝品消費需求和購買渠道將日益多元化,化妝品行業不再受地域限制。

化妝品行業swot分析2、W(劣勢):

對於化妝品行業而言,劣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市場規模預測簡單,不存在隱形市場;第二、監管力度不夠,市場上仍然存在著產品隱患。但是,隨著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實施,中國化妝品行業未來的管理與監督也將會更加合理完善,有效保障產品安全及其功效的穩定性;第三、絡購物雖然豐富了消費者的購買途徑,擺脫了區域性的限制,但是化妝品的部分包裝不易於運輸,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化妝品行業swot分析3、O(機遇):

化妝品市場仍處於穩定增長階段,保持著持續穩定的增長。有數據顯示,2019年化妝品類商品全年累計零售總額達2992.2億元,同比增幅高於社會消費品平均增幅,這充分展現了化妝品市場可觀的。

另外,由於互聯移動端的強勁引流,在社交電商、社交APP裂變式傳播以及直播經濟的帶動下,線上化妝品市場日益壯大,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快速發展渠道。

化妝品行業swot分析4、T(威脅):

(1)國外品類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化妝品市場前景廣闊,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有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消費者常用化妝品主要來自國外品牌,我國的高端彩妝市場,也幾乎被國際品牌壟斷。

(2)傳統老牌國貨也在崛起:中國化妝品本土企業也在崛起,在產品上加大研發力度,在營銷渠道上,主動調整營銷、品牌策略,逐步改革和擴張,提高化妝品市場佔有率。

化妝品行業如何進行創新營銷

其實化妝品行業中任何的產品,現在肯定都在用傳統的電商做營銷,和同行做著幼稚的較勁,但是「品牌」這個詞是最敏感的,她影響著這個行業,影響著消費者。那麼商家該如何讓自己成為熱銷品呢?

其實商家可以學習蘭蔻的新想法,利用營銷。將你本身的公眾號做改進,不能再發文章了,沒人願意看。這方面可以找第三方的推廣平台,比如使用微趨道的永久免費的分銷商城系統,前期的關注量問題,可以借用之前傳統電商的粉絲,將用戶轉移到中,在中形成獨立的商城。

利用買過產品的用戶為你進行宣傳,讓他們幫助轉發朋友圈,這樣他們成功介紹一位客戶,商家給一些護膚試用品這樣的獎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介紹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商家還可以利用活動,比如玩幸運大轉盤,讓用戶玩起來,刺激他們將得到獎勵都用在商城裡消費,這樣也是一個好辦法。最好就是每天或者每周不定期發一些視頻,關於如何化妝的,教愛美的用戶化妝,借用這種勢頭,將自家的產品推出去,肯定也會有很多客戶前來購買。

在化妝品行業中,普通的化妝品想銷售出去,就一定要創新。口碑營銷是商家目前最需要的,因為這樣才能出現在品牌行列之中,讓眾人所知曉,收取更大的利益。

化妝品行業的發展前景

隨著Z世代的消費能力日益凸顯,商家們紛紛都想吸引這群龐大的消費大軍的目光。每個時代的消費者都有著自己的獨特的個性和特點,Z世代的個性更是充分凸顯,他們從不吝嗇表達自己的與眾不同,充分了解消費者的特性才能更加精準的抓住他們的需求點。Z世代是顏值即正義的推動者與踐行者,因此他們更加重視自我形象的管理,所以護膚品成為他們的消費的一大重點。

護膚品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上海家化(600315)、拉芳家化(603630)、丸美股份(603983)、華熙生物(688363)

化妝品行業的發展前景==本文核心觀點:Z世代的開支佔比、Z世代的護膚重點

化妝品行業的發展前景1、Z世代的消費大軍興崛起

每一代的人群都有著專屬於那個時代文化背景熏陶出來的特點,各自有著不同的消費觀和價值觀,如今,有著新一代的消費大軍開始涌現——Z世代,這群成長於信息時代的年輕人們,受到全方位多元文化的熏陶,Z世代有著獨特而又個性的身份標簽。

隨著年輕的Z世代們逐步邁入社會,圍繞於Z世代的商業機遇便不斷涌現,作為新消費人群的Z世代們消費能力毫不遜色,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中國Z世代人群約2.6億人,OC&C《無國界的一代》調查數據顯示,中國Z時代的開銷佔全國家庭總開支的13%左右,全國Z世代總開支達到了4萬億人民幣。

化妝品行業的發展前景2、「顏值至上」是Z世代的主導消費理念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下,Z世代從小生長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物質條件優渥的他們擁有更強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其中顏值相關支出占據了大部分。在線上,服裝、美妝、鞋等與顏值息息相關的品類貢獻了Z世代近五成的消費。

顏值為王,Z世代比90後提前10年開始護膚,護膚意識超前的Z世代們,已有不少人在搞「顏」究這條大道上成長為大觸級別的理論家和實戰家,而她們不斷進階的護膚需求,也在攪動瞬息萬變的美妝護膚消費市場。

據CBNData消費大數據發布的《Z世代「顏」究之道:—二線女性護膚進階白皮書》中還提到,與其他代際相比,Z世代購買的護膚品種類更加豐富,從卸妝潔面到面膜眼霜,功能齊全,注重護膚的儀式感。

德勤發布的最新行業報告《零時差消費時代,品牌顧客體驗競爭力研究—Z世代護膚人群篇》中得出,Z世代消費者最關注功效的結論,而抗衰老、保濕和維穩是占據Z世代時間份額的功效前三名。可以看出,僅滿足基礎功效訴求不足以打動Z世代,Z世代經常熬夜以及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相關,出現肌膚老化、肌膚狀態不穩定等問題,因此抗初老和維穩都是他們關注的功效。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護膚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化妝品行業資質是什麼

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我國對化妝品生產企業實行生產許可制度,從事化妝品生產應當取得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核發的《化妝品生產許可證》,企業從事化妝品生產的場地、設備設施及生產化妝品類別必須與其許可范圍一致,超范圍生產化妝品視為無證生產行為,未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擅自生產化妝品的,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責令該企業停產,沒收產品及違法所得,並且可以處違法所得三到五倍的罰款。

化妝品行業資質是什麼二、化妝品生產企業需要符合哪些衛生要求?

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的規定,化妝品生產企業必須符合下列衛生要求:

(一)生產企業應當建在清潔區域內,與有毒、有害場所保持符合衛生要求的間距。

(二)生產企業廠房的建築應當堅固、清潔。車間內天花板、牆壁、地面應當採用光潔建築材料,應當具有良好的採光(或照明),並應當具有防止和消除鼠害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的設施和措施。

(三)生產企業應當設有與產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化妝品原料、加工、包裝、貯存等廠房或場所。

(四)生產車間應當有適合產品特點的相應的生產設施,工藝規程應當符合衛生要求。

(五)生產企業必須具有能對所生產的化妝品進行微生物檢驗的儀器設備和檢驗人員。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生產企業不符合衛生要求的,處以警告、停產等行政處罰。

化妝品行業資質是什麼三、如果一旦選定生產企業,我們又該如何落實產品質量追蹤責任呢?

化妝品行業資質是什麼1、是企業應建立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制度,並指定專門機構或人員負責管理。發現任何涉及化妝品衛生質量和化妝品不良反應的投訴應按最初了解的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並進行調查。對產品衛生質量問題或不良反應投訴的處理,應詳細記錄所有的結論和採取的措施,並作為對相應批次產品記錄的補充。化妝品生產出現重大衛生質量問題或售出產品出現重大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向當地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報告。

化妝品行業資質是什麼2、是發現化妝品衛生質量問題或缺陷,可能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時,化妝品生產企業應該迅速、及時採取召回行動。召回的產品應被註明,內容包括品名、批號、規格、數量、召回單位及地址、召回原因及日期、處理意見,並單獨保存在一個安全的場所,等待處理決定。因衛生質量原因召回的化妝品,應及時處理。化妝品生產企業應制定化妝品退貨和召回的書面程序,並有記錄,包括品名、批號、規格、數量、退貨和召回單位及地址、召回原因、處理意見和日期。

生產者不履行法定召回義務的,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第九條的規定,責令生產企業召回產品、銷售者停止銷售,對生產企業並處貨值金額3倍的罰款,對銷售者並處1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照。

化妝品行業市場分析

我國化妝品零售總額從2015年的2049億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3400億元,增長了66%。並且從2018年開始,增幅開始更加明顯,這其中少不了線上購物渠道的貢獻。線上渠道主要為電商銷售渠道,大約有58.2%的消費者在線上購買化妝品時是通過電商渠道購買的,並且電商渠道銷售規模占化妝品零售總額的規模正在逐年上升,在2019年時達到了30%。

除此之外,我國的化妝品行業電商滲透率位於世界前列,達到了31.4%,遠高於全球15.9%的水平。綜合來看,我國化妝品市場增長穩定,其中電商銷售渠道的貢獻越來越大。

化妝品零售規模逐年增長

我國的化妝品零售規模已經從2015年的2049億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3400億元,增幅達到66%。其中2015=2017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7.01%,2018=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9.1%,從2018年開始市場規模增長加速。

化妝品銷售渠道

根據珀萊雅的招股書說明書,化妝品分為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其中線下渠道主要分為百貨商店、超市及大賣場和日化專營店。線上平台主要為B2C平台,如天貓、草莓、樂蜂、京東等;C2C平台,如淘寶、Panli等。通過各個銷售渠道的特點可以看出,線上渠道性價比最高,可以通過較低的成本收獲更多的客源。

中國化妝品市場電商滲透率處於世界前列

電商零售額規模近年擴張迅速,在線上紅利的支持下社交電商平台快速崛起。我國作為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電商市場,擁有數量最多的互聯用戶和購消費者,為電商渠道提供了巨大的用戶基數。

根據CIC報告,我國電商滲透率由2015年的12.9%提升至2019年的25.8%,預計2025年將達到35.0%。2019年全球化妝品市場的電商滲透率為15.9%,作為化妝品消費大國的美國也只有21.9%,可以判斷我國的化妝品市場電商滲透率處於世界前列。

電商銷售渠道規模佔比逐年增加

化妝品的線上購買渠道還可以細分為電商平台、品牌官、跨境電商、直播平台、美妝類站以及短視頻平台。據艾瑞咨詢統計,2020年電商平台這一渠道所貢獻的規模佔了線上銷售總規模的的58.2%。同時,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15=2019年化妝品電商銷售渠道佔比從19%上升至30%,年均復合增速高達27.13%。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包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標簽 美容化妝
上一篇:新手學化妝的正確步驟和先後順序下一篇:古代化妝品中的粉包括石灰粉米粉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相關文章
古代化妝品中的粉包括石灰粉米粉麵粉千白粉(古代化妝品中的粉主要是米粉麵粉鉛白粉)
芭比娃娃化妝打扮小游戲大全(芭比娃娃化妝小游戲大全)
化妝品種類大全及作用(化妝品種類大全介紹)
拼多多便宜好用的化妝品(名創優品好用的化妝品)
中國化妝品牌前十名排名(中國化妝品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化妝品包材相容性測試國家標准(化妝品包材相容性測試)
皮膚容易過敏用什麼化妝品好(什麼化妝品好用哪個牌子的)
化妝師工資一般多少錢一個月(化妝師工資一般是多少)
2018年教你如何化妝(夏天教你如何化妝)
化妝品包裝盒上的日期是生產日期嗎(化妝品包裝盒扔了怎麼查過期時間)
正確的化妝品使用步驟(夏天正確的化妝品使用步驟)
國貨化妝品有哪些比較好用的(國貨化妝品哪個牌子好)
"化妝品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化妝品行業資質怎麼辦理)"相關話題
[!--temp.wentijifulj1--]
護膚知識網重要欄目 TAG標簽

護膚知識
網站地圖|TXT地圖|html地圖 Copyright©2019 護膚知識網 版權所有 渝ICP備19009777號

E. 經濟法的概念是什麼

答:1.經濟法的概念: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活動中形成的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市場失靈時需要由國家進行調整的經濟關系。
經濟法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義: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屬於國內法的體系,但他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2.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特定的經濟關系,不是一切經濟關系,更不是經濟關系以外的其他社會關系。
3.經濟法的地位:
經濟法是獨立的法的部門,因為他的調整對象有特定的范圍,他只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而且其調整對象同其他部門法的調整對象是可以分開的。
經濟法是一個重要的法的部門,它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引導、推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4.經濟法的體系:
經濟法的體系是由多層次的、門類齊全的經濟法部門組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通常認為經濟法的體系應採取如下的結構:企業組織管理法;市場管理法;宏觀調控法;社會保障法。

F. 簡述經濟法的概念和分類。

經濟來法的概念尚無定論,,自應是調整國家在經濟管理和協調發展經濟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我國經濟方面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劃分為四類:(1)關於國家宏觀調控方面的法律;(2)關於規范市場主體方面的法律;(3)關於規范市場秩序方面的法律;(4)關於勞動、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

G. 在經濟法主體責任的承擔上處於第一位的是什麼

在經復濟法主體責任的承擔上處於第制一位的是「本法責任」。
經濟法責任的具體類型
1.按照承責主體的不同,可以將經濟法責任分為調控和規制主體的責任,以及接受調控和規制的主體的責任。
2.按照追究責任的目的,可以把經濟法責任分為賠償性責任和懲罰性責任。這種分類在許多部門法領域都可以適用。例如,民法上的損害賠償、稅法上的滯納金等,一般都被看作是賠償性或稱補償性責任的形式;而財產罰(沒收違法所得)、自由罰(行政拘留)、聲譽罰(通報批評)等,往往會被看作懲罰性責任的形式。
3.依據責任的性質,還可以把經濟法責任分為經濟性責任和非經濟性責任,或稱為財產性責任和非財產性責任。在許多法律制度中,罰款、罰金、沒收財產等經濟性責任的追究較為普遍,經濟法的立法中也有大量的罰款的規定。此外,非經濟性的責任也很重要,如政治性責任(引咎辭職)、社會性責任(產品召回)、道義性責任等,如果體現在經濟法的具體立法上,則同樣屬於經濟法責任。

H. 簡述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法律分析: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在管理與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 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調整對象是國家需要干預的特定的經濟關系, 具體包括 1,市場主體和調控關系 2,市場運行調控關系 3,宏觀經濟調控關系 4,社會分配調控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第九條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I. 經濟法的法律知識

經濟法的基本概念

資本主義概念

經濟法最早產生於 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學家關於經濟法的概念,主要見於 德國, 日本等 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中。 英美法系國家盡管存在我們看來屬於經濟法的 法律規范,但它們不注重 法律部門的區分,沒有 民法的概念,更沒有經濟法這一概念。因此,要說明大陸法系國家,尤其是德日學界對經濟法的解說。

a.認為 經濟法就是和經濟有關的法律的總稱。比如德國的艾斯特豪思認為經濟法就是有關經濟的法。德國的努斯 鮑姆認為經濟法是以直接影響 國民經濟為目的的法律規范的綜合。日本 學者美濃部達吉也持此說。這一學說是經濟法產生初期學者對經濟法概念的嘗試性定義,現已經沒人認同了。

b.認為經濟法是對市場進行規制的法,以 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為中心內容。日本的丹宗昭信認為:“現代經濟法的核心是壟斷禁止法”,“是國家規制市場支配的法”;日本學者正田彬也認為:經濟法是規制 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固有的以壟斷為中心的經濟從屬關系法。經濟法的認為在於糾正這種壟斷主體與非壟斷主體之間顯著的不平等關系。

c.認為經濟法是經濟 公法,有學者認為這是德國經濟法學界的主流學說。這一觀點認為應該堅守 羅馬法關於公法和私法的劃分,規定國家公務的法律為公法;規定 個人利益的法律為私法。經濟法是國家對經濟施加直接影響的法律,是官方組織和管理經濟的措施。有一種比較狹隘的觀點把經濟法等同於經濟 刑法,理由在於經濟法的規定大多包括了刑事責任的內容。這一觀點已經隨著經濟法的發展而被摒棄。

d.認為經濟法是 社會法。與‘經濟公法論’不同的是,此學說雖然也以公私法的劃分為認識論基礎,但認為在公法和私法之外存在一個獨立的第三領域,即社會法。我國很多學者同意這一學說。

e.認為經濟法是企業法。德國的 卡斯凱爾和庫拉烏捷,日本的西原寬一等,主張以企業為中心來把握經濟法的定義,認為經濟法是關於企業的法,企業的概念構成了 經濟立法的出發點。 法國有學者認為,經濟法是對傳統 商法的擴展,人們更多的用經濟法概念來代替傳統的商法。這也可以歸於“企業法說”的范圍。

社會主義概念

1921年, 蘇聯由於糧食匱乏引出新經濟政策。蘇聯的經濟法受到德國經濟法思想的很大影響,但是更重要的是與蘇聯的意識形態和經濟體制相聯系的。 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法和蘇聯一樣,擺脫不了實質上實行的集中的體制的束縛。

a.兩分法。蘇聯 法學家斯圖 契卡認為,20世紀20年代蘇聯存在兩種 經濟成分和經濟關系,私有者之間的 財產關系由民法調整,社會主義成分的各種經濟關系由經濟法調整,民法最終將滅亡,被經濟法取代。30年代中後期,兩成分法被認為將 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個人 利益與社會利益對立起來而遭到全盤否定,當時的法學 權威雅辛斯基斥之為“法律機會主義”的理論。在隨後的大清洗中,斯圖契卡被處決,兩成分法也淡出了蘇聯主流經濟法思想。

b.大經濟法說。20世紀30年代,金茨 布爾格和帕舒卡尼斯對兩成分法進行了批判,認為經濟法不僅調整了社會主義組織之間的關系,也應當調整 公民之間的關系。其實質內容就是以經濟法囊括民法。這一學說盡管同樣受到了雅辛斯基批判,卻受到了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法學和 民法學研究的重視。

c.縱橫統一經濟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形成的縱橫統一經濟法,是社會主義經濟法學流派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種經濟法理論,其影響不僅遍及戰後的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也涉及今天的中國經濟法思想。這種學說認為,經濟法是 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部門,具有特定的 法律調整對象和特定的法律調整方式。其代表性人物拉普捷夫認為,經濟法是調整 社會主義經濟中形成的 社會關系的獨立部門法。倡導制定統一的經濟 法典來規范國民經濟中的縱向,橫向經濟關系以及縱橫交錯的經濟關系。由於體制上的弊病,蘇聯的縱橫統一經濟法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所謂的“縱橫統一”實際上演變成了“縱統一橫”,過於強調經濟上的集中。蘇聯解體後,拉普捷夫對於轉型期的縱橫統一經濟法做出了新的詮釋,提出了一個與時俱進的經濟法概念。

d.經濟法商法化理論。 南斯拉夫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不同,它實行了“社會自治計劃”,實質上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在這種否定 蘇聯模式計劃經濟體制的前提下,南斯拉夫的經濟法概念也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迥然不同,更加接近現代經濟法的本來意義。《南斯拉夫法律網路辭典》認為,“經濟法這一概念相當於西方國家的‘商業法’或者‘商法’一詞,商法是調整企業的地位和商業事物法規的總稱”。

中國概念

經濟法概念在我國出現得較晚。1979年6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五屆二次會議的官方文件提出:“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們需要制定各種經濟法”。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經濟法確立為我國法律體系中七大法律部門之一,與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社會法、刑法和訴訟與非訴訟法(程序法)並列。 我國經濟法概念受大陸法系國家德國,日本以及蘇聯的影響,一直以來也沒有統一定論。我國經濟法概念的核心之爭,在於經濟法是否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如下:

A.否定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法律部門的經濟法概念.

a.綜合經濟法說,也稱為貨綜合法律部門說。這一學說由 王家福教授和 王保樹教授於20世界80年代提出,認為經濟法調整的並非單一的經濟關系,它是以經濟民法的方法、經濟行政方法、經濟勞動方法調整平等的、行政管理性的、勞動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多種基本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律規范之“集合”或“總和”。由此構成“綜合的法律部門”。

b.學科經濟法說。認為在 法的體系下並不存在“經濟法”部門,所謂經濟法無非是運用民法、 行政法、刑法、 訴訟法等基本部門法的手段來調整經濟關系的經濟法規,或者說,經濟法是對各種經濟法律的概括。但是,經濟法作為一門學科是必要的,因此傳統的法學在經濟的法律調整方面缺乏綜合研究,建立以經濟法規為研究對象的經濟法學科,可以彌補傳統法學學科的不足。

c.經濟行政法說。認為經濟法是行政法中調整經濟 行政管理關系的一部分法律規范,是行政法的一個分支,不應該獨立成整體為法的部門。王利民、 梁慧星教授認為,經濟法就是經濟行政法。

B.肯定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法律部門的經濟法概念。

a.需要 國家干預論。代表性人物 李昌麒認為,經濟法是國家為了克服市場失靈而制定的調整需要由國家干預的具有全局性和社會公共性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簡言之,經濟法調整需要由國家干預的經濟關系。此學說不斷發展和完善,歷經了“國家干預-適度干預-謹慎干預”的理論進程,對我國經濟法的概念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b.國家協調說。代表性人物是 楊紫煊,認為經濟法是調整在國家協調經濟運行的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但是應當注意到,現代國家介入經濟生活的方式不僅僅表現為一種協調,有時可能是強制性的。

c.縱橫統一說。這一學說源自蘇聯法學家拉普捷夫的經濟法思想,代表人物是劉文華、 史際春,認為我國經濟法是調整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內部及其相互之間,以及他們與公民之間,在 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d.密切聯系說,也稱作管理-寫作說。這是由縱橫統一說發展而來並為《民法通則》頒布後法學統編教材採納的一種經濟法學說。其認為“經濟法是調整 經濟管理關系以及與經濟管理關系密切聯系的經濟協作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張經濟法只調整上述橫向經濟關系的以部門,即與經濟管理關系有密切聯系的那部分經濟協作關系。

e. 宏觀調控說。該說認為,我國經濟法是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間接調控的部門法,市場主體之間的平等性經濟關系主要由民法調整,國家 行政主體與市場主體之間的社會公務性直接管理經濟關系由行政法調整。

綜合眾家所長,目前我國經濟法權威採用的概念是: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義: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屬於 國內法的體系,但他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上述所謂的權威概念也並非是真正的權威,隨著我國經濟與經濟體制的進一步發展與改革,經濟法所承擔的歷史使命必然在不斷地變化與調整,而無論是管理也好、協調、干預也罷,都不過是國家調控經濟的手段的一種描述,以之作為經濟法的概念提出,總是略顯單薄。關於此一點在我的論文中曾多有提及,請參看鏈接部分。而從經濟法的本質看,經濟法的概念應當歸結為如下表述:經濟法就是以社會為本位,通過國家、社會團體和市場將有限 經濟利益和稀缺經濟資源合理地分配,以營造一個平衡和諧的社會經濟環境,最終實現社會整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獨立部門法律體系。經濟法是“社會本位法”、“利益和資源分配法”和“經濟發展法”。而這三個本質屬性從三個方面一起共同構建出了經濟法的本質。這里還需要強調的是不可以機械地把三個本質屬性割裂開來看待,甚至認為它們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或者主觀地認為某一方面的屬性可以高於或者主導另兩方面,甚至代替另兩方面。比如以經濟法是經濟發展法來否定經濟法的社會本位,以經濟法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來質疑其利益分配功能的正常實現,等等。

經濟法中的和解,債務人和債權人會議就企業延遲清償債務的期限,企業進行整頓的方案,內容計劃等問題達成的和解協議。

經濟法的特點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 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經濟法的地位

經濟法是 獨立的法的部門,因為他的調整對象有特定的范圍,他只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而且其調整對象同其他部門法的調整對象是可以分開的。

經濟法是一個重要的法的部門,它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以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引導、推進和保障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3.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4.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熱點內容
2014民法段波 發布:2024-11-19 12:32:28 瀏覽:204
勞動法里是否有合成工資 發布:2024-11-19 11:37:43 瀏覽:668
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 發布:2024-11-19 10:55:18 瀏覽:312
唐山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4-11-19 10:43:57 瀏覽:412
拆迂預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10:17:07 瀏覽:430
人力資源涉及到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2024-11-19 10:00:40 瀏覽:900
交強險無責任賠償限額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1-19 09:35:05 瀏覽:878
經濟法戰略聯盟的類型 發布:2024-11-19 09:33:59 瀏覽:129
現代勞動法不包括什麼制度 發布:2024-11-19 09:24:33 瀏覽:358
勞動法被解僱不滿一年怎麼賠償 發布:2024-11-19 09:23:49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