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合同法違約條款
㈠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有哪些違約救濟措施如何確定違約的賠償數額
國際買賣合同是按照合同簽約地(除非合同另外聲明)的法律執行的
普通法國家合同違約救濟措施如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
如果你方沒有損失,可以得到象徵性的賠償(如1元)
如果你方有損失,但違約並非損失的必要條件,或者違約是損失的必要條件但違約和損失之間的聯系過於遙遠,也只可得到象徵性的賠償
象徵性的賠償可以是1英鎊,或甚至1便士。
如果你方有損失,違約是損失的必要條件,而且違約和損失之間的不過於遙遠,可以得到一般賠償。一般賠償按照市場價,使你回到如果違約未發生你可能得到的經濟地位,也就是說賠償你的損失。准確的確定標准(是你的支出,還是你未得到的收入)需要更多信息。
如你方有高於市場價的損失,且違約方明知違約會造成高於市場價的損失,你可以得到特殊賠償,也就是按照這個價格賠償。
需要更詳細信息,請追問。
㈡ 國際貿易合同的違約責任有哪一些
國際貿易合同的違約責任有:1、實際的履行。所謂實際履行的含義是指當事人不履行承擔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受害的那方既不想廢除合同,也不想接受受違約一方給予的金錢賠償,而是提出要求違約當事人的一方繼續履行承擔規定的責任的一種形式。2、賠償損失。賠償損失的含義是一方違約,對方有權利按照合同規定所受損失要求對方賠償。3、約定違約金和返還定金。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㈢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對違約有哪些規定
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 《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是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在1964年兩個海牙公約,即《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成立統一法公約》基礎上制訂的。1980年3月在由62個國家代表參加的維也納外交會議上通過。按照公約第99條的規定,公約在有10個國家批准之日起12個月後生效。自1988年1月1日起,公約對包括我國在內的11個成員國生效。截至2005年 6月,加入該公約的國家已有65個。
一、《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的主要內容和總體評價
《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除序言外,共分四部分,101條。第一部分共13條,對公約的適用范圍和總則做出規定;第二部分共11條,規定合同訂立程序和規則;第三部分共64條,就貨物買賣的一般規則、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風險的轉移等做出規定;第四部分是最後條款,對公約的保管、簽字、加入、保留、生效、退出等做出規定。
(一)公約的宗旨和適用范圍
根據公約在序言中的規定,公約的宗旨是建立新的國家經濟秩序,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國際貿易,照顧到不同的社會、經濟和法律制度,制定國際貨物銷售的統一規則,以減少法律障礙,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公約的適用范圍包括:1.公約適用的主體范圍。公約適用於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但必須具備下列兩個條件之一:或者雙方當事人營業地所在國都是締約國;或者雖然當事人營業地所在國不是締約國,但根據國際私法規則導致應適用某一締約國法律。2.公約適用的客體范圍。公約適用的客體范圍是「貨物買賣」。但並非所有的國際貨物買賣都屬於公約的調整范圍,公約排除了以下幾種買賣:(1)以直接私人消費為目的的買賣;(2)拍賣;(3)依執法令狀或法律授權的買賣;(4)公債、股票、投資證券、流通票據和貨幣的買賣;(5)船舶、氣墊船和飛行器的買賣;(6)電力的買賣;(7)賣方絕大部分義務是提供勞務和服務的買賣。3.公約沒有涉及的法律問題。公約的規定並沒有涉及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所有方面,以下問題公約沒有涉及: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條款的效力或慣例的效力;合同對所有權的影響;貨物對人身造成傷亡或損害的產品責任問題。
在合同成立問題上,公約採用了傳統的要約、承諾的理論。
(二)合同雙方的義務
1.賣方的義務。公約第30條至第44條主要規定了賣方的義務。賣方的義務主要包括:(1)交付貨物。交付貨物是賣方的主要義務,根據公約的規定賣方應依合同約定的時間、地點及方式完成交貨義務。(2)品質擔保。賣方必須保證其交付的貨物與合同約定的相符。如果合同沒有約定的,依公約的規定。(3)權利擔保。權利擔保分為所有權擔保和知識產權擔保。所有權擔保指賣方保證對其出售的貨物享有完全的所有權,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知識產權擔保是指賣方交付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依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主張任何權利和要求的貨物。(4)交付單據。單據在象徵性交貨的情況下,對買方非常重要,可能會影響到買方能否及時提取貨物或轉賣貨物。公約第34條規定,賣方必須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移交與貨物有關的單據。
2.買方的義務。公約第53條至60條規定了買方的義務。買方的義務主要有兩項:支付貨款和接收貨物。
(三)違約的救濟方法
違約的救濟方法是指在一方違反合同時,另一方當事人依法獲得補償的方法。
1.賣方違約買方的救濟方法。(1)要求實際履行。公約第46條第1款規定,賣方違反合同時,買方可以採取要求實際履行的辦法。第47條規定,買方可以規定一個合理時間的額外期限,讓賣方履行義務。(2)交付替代物。依公約規定買方只有在貨物與合同不符構成根本違反合同時,才可以要求交付替代物。(3)修理。賣方對所交付的與合同不符的貨物進行修補、調整或替換有瑕疵的部分。(4)減價。公約第50條規定,如貨物與合同不符,不論價款是否已付,買方都可以減低價格。(5)宣告合同無效。依公約第49條規定,買方有權在下列情況下宣告合同無效:第一,賣方根本違反合同;第二,賣方在買方規定的寬限期間內沒有交貨或聲明不交貨。
2.買方違約賣方的救濟方法。(1)要求履行義務依據公約第61條至63條的規定,如果買方不履行其在合同中約定的義務或公約規定的義務,賣方可以要求其履行義務,如支付貨款、接收貨物等。(2)宣告合同無效。根據公約第64條的規定,賣方在下列情況下可以宣告合同無效:①買方的違約時根本違約;②買方在寬限的時間內仍沒履行,或買方聲明將不在規定的時間內履行。
3.適用於買賣雙方的一般規定。公約除上述適用於買方或賣方的特殊規定外,還在第71條至第88條規定了適用於買賣雙方的一般性規則,包括:(1)預期違約和分批交貨合同。當一方出現預期違約的情況時,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採取中止履行義務的措施。公約從分批交貨的各批次之間的影響不同,對分批交貨的違約救濟做出了規定。(2)損害賠償。公約在第74條至第77條從賠償金額的計算、賠償的限度、採用替代交易時的損害賠償、要求損害賠償一方減少損失的責任幾個方面對損害賠償進行規定。(3)支付利息。(4)免責。公約在79條至80條規定了免責的條件、免責的後果、免責的通知義務等。(5)宣告合同無效的效果。公約從81條至84條規定了宣告合同無效的效果:①合同一經被宣告無效,即解除了買賣雙方在合同中的義務;②宣告合同無效,要求買方必須按實際收到貨物的原狀歸還貨物;③合同宣告無效後,買賣雙方必須歸還因接受履行所獲得的利益。(6)保全貨物。保全貨物是指在一方違約時,另一方當事人仍持有貨物的處置權,該當事人有義務對他持有的或控制的貨物進行保全。保全的目的是為了減少違約一方當事人因違約而給自己帶來的損失。
(四)風險的轉移
貨物的風險轉移到買方承擔後遺失或損壞的,買方支付貨款的義務並不因此解除。除非這種損壞或遺失是由於賣方的行為或不行為造成的。公約第67條、68條規定了風險轉移的時間,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合同中有運輸條款的風險轉移;在運輸途中風險的轉移;其他情況下風險的轉移。第67條第2款特別強調了在貨物被劃撥到合同項下之前,風險不轉移。
㈣ 什麼是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根本違約制度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營業地處於不同國家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合同,會涉及許多復雜問題,本文主要依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試圖分析根本違約制度。主要從各國類似的相關制度、根本違約的構成、類型、制度價值和後果方面進行初步探討,得出《公約》的根本違約制度源於英美法,但是吸收了大陸法的合理成分,是當今世界貿易全球化和兩大法系融合的產物,促進了合同違約制度的完善。
關鍵字:根本違約,可預見性,宣告合同無效
一、典型各國的根本違約制度
(一)英國普通法上的根本違約制度。根本違約(fundamental breach/substantial breach)來源於英國普通法,是從普通法中產生的一個分析范疇。對根本違約的判斷,最初是根據違約所違反的合同條款的類型,19世紀末開始,英國法院將合同條款依其重要程度分為條件(Condition)和擔保(Warranty),區分兩者的主要意義在於:條件作為合同中重要的、根本性的條款,違反了條件即構成了根本違約,受害人不僅可以訴請賠償,而且有權解除合同;而擔保作為合同中次要的附屬性的條款,只是「某種應該履行,但如不履行還不至於導致合同解除的協議 」,違反擔保,受害人只能請求損害賠償而不能解除合同。
根本違約適用條件理論的優越性在於確定性,只要確定了違約當事人違反的是條件條款或是擔保條款,法院或當事人可以比較容易的對違約行為是否是根本違約,能否解除合同作出判斷,減少損失。但是這種理論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就是它存在操作上的障礙,因為在實踐中判斷區分當事人違反的義務在性質上是屬於條件還是擔保條款本身就是一個困難,而且,「條件」理論存在的另一個弊端是,只要一方違反了條件,即使對方並未因此遭受損害或損害極其輕微,對方也有權解除合同,這就常常成為對方當事人逃避對自己不利合同的手段,使得根本違約制度並未真正起到限制當事人輕易解除合同的作用。由此,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英國法以違約後果為根據,對非違約方的合同解除權加以限制,這主要是所謂的「中間條款」(Intermediate terms, Innominate terms)的合同條款新類型。這類條款比較復雜,無法簡單地歸入「條件」或「擔保」條款。當事人違反這類條款,對方能否解除合同將取決於違約的性質及後果的嚴重程度。總之,英國普通法在判斷是否構成根本違約問題上,經歷了一個從以被違反的合同條款的性質為依據到以違約及其後果的嚴重程度為依據的過程,目前英國法已經主要是根據違約及其後果的嚴重程度來判斷根本違約了 .
(二)美國法的重大違約制度。美國法與英國法不同,沒有使用「根本違約」的概念,而是採用「重大違約(material breach)」或「根本性不履行(substantial non-performance)」概念,把違約分為輕微違約和重大違約,一般只有構成重大違約,非違約方才有解除合同的權利之可能(因為有時即使構成重大違約,非違約方也不能立即解除合同,而應先給予違約方充分的自行補救的機會)。但實質上這一標准不適用於貨物買賣合同,如果貨物或提示交付的單據在任何方面不符合合同,即使輕微違約,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買方可以全部拒收貨物(《美國統一商法典》第2—601條)。至於是否構成重大違約,《美國合同法重述(第2次)》第241條規定的主要考慮因素是:(1)受損害方在多大的程度上失去了他所合理預期的從合同中應得到的利益;(2)受損害一方的損失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適當補救的;(3)如果受損害一方終止履行,有過失一方在多大程度上會遭受侵害;(4)有過失一方彌補過失可信度;(5)有過失一方的行為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善意」與「公平交易」准則。那麼,法官在判案中認定根本違約時如何具體適用呢?是只具備其中一個因素即可,還是同時具備五個因素才行呢?有沒有一個份量比較重呢?紐約州上訴法院法官西巴黎克(Ciparick)在近期的一個案例中指出,是否適用「嚴重違反合同」理論,首先要看有過失一方會不會遭到難以承受的重大損害(即第3種因素) ;而有的學者則認為美國法院在判定重大違約時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違約的受損害方有權期待從交易中獲得的利益在多大程度被剝奪了(即第5種因素) .因之,美國的重大違約作為合同解除權的限制條件不具有絕對性,且其判定標准復雜,缺乏明確的適用順序,法官對此有充分的的自由裁量權。
(三)大陸法系並無根本違約的概念和統一標准。大陸法系對違約行為是根據債務人違反履行義務的形態來劃分的,通常包括給付不能和給付遲延,也兼指給付拒絕和不完全給付。《法國民法典》第1184條雖然規定債權人於債務人一方違約(不論嚴重是否)時可通過法院來解除合同,但是法國法院往往將債權人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嚴重作為合同解除的一個重要判定標准。《德國民法典》第326條及第326條規定了給付不能(包括全部給付不能與部分給付不能)、給付遲延(包括定期債務的給付遲延與非定期債務的給付遲延) 情形的合同法定解除條件,但其實質是以違約後果的嚴重性(即根本違約)作為判定標准,不過根本違約判定標準是結合具體違約形態的分析來體現的。
我國1999年頒布實施的《合同法》第94條規定了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在參照大陸法系違約解除制度的基礎上,吸收借鑒英美法系的根本違約制度,以違約後果為主線,創造了頗具特色的違約解除制度 .
二、《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的根本違約制度
1980 年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簡稱《公約》)吸納了兩大法系立法成果,第25條明確使用了「根本違約」一詞,並規定了根本違約的標准界定,即「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的結果,如使另一方當事人蒙受損害,以至於剝奪了他根據合同規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即為根本違反合同,除非違反合同一方並不預知而且一個同等資格、通情達理的人處於相同情況中也沒有理由預知會發生這種結果」(第25條),一般地,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根本違約的概念即用此普遍接受的定義。此外,《公約》於第49條、第51條、第64條、第72條、第73條規定了不履行、遲延履行、瑕疵履行、預期違約場合等可以宣布合同無效的根本違約具體判定標准,從而形成了完整的根本違約制度。
三、根本違約的構成
為了在實踐中更好的認定根本違約行為,有利於守約方或者法院作出准確的救濟措施和判斷,有必要分析根本違約的構成問題。對根本違約制度進行了全面規定的是《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因此下文將主要以《公約》來分析根本違約的構成。
一般的認為,《公約》在根本違約的構成上體現出的一大特色就是採取了主客觀相結合的標准,也有學者稱之為「可預見性標準的結果主義」,與「單純結果主義」相對應,後者只需違約後果嚴重到一定程度,比如「從實質上剝奪對方有權期待的東西」即可,德國和美國都採用此種立法例;而前者不僅僅要求違約後果嚴重到一定程度,同時需要違約人預見到或者應該預見到如此的後果時才構成根本違約。
(一)根本違約的客觀要件是違約後果的嚴重程度,也就是「實質上剝奪了他根據合同規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這其中可以分解成兩層主要的意思:
1、「根據合同規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這即是指當事人訂立合同的期待利益,即如果合同得到正確履行時,當事人多應具有的地位或應得到的利益,這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和宗旨。在國際貨物買賣中,它既可以是轉售該批貨物所能帶來的利潤,也可以是使用該批貨物所能得到的利潤,但必須是合同履行後,非違約方確定的應該或可以得到的利益。
2、違約給非違約方造成的損失必須達到「實質上剝奪了他根據合同規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公約》在這里使用了「實質上」(Substantially)一詞,著名的「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中對該詞條的解釋是:「正式用法,意為在數量上和程度上大」。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秘書處對這一概念作出一評註:「損害是否重大,應根據每一事件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例如合同的金額,違反合同造成的金額損失,或者違反合同對受害人其他活動的影響程度。」理解這種利益的重要性應考慮正常的當事人確切了解合同的目的,對於合同利益的期待,認定「實質上」剝奪的利益應考慮兩個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受害方損失的嚴重性;另一方面也取決於合同條款的規定,應考慮合同訂立的具體情況,評估當事人是否把相關合同條款看得很重要。但可以說,這樣的分析也是比較模糊的,在實踐中如何認定可能更多的留給了法官自由裁量。
(二)主觀要件是違約後果的可預見性(foreseability)。在國際貨物買賣中,當事人根本違約的後果必須是可預知的。對此,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分析:
1、《公約》對根本違約採用了過錯原則。《公約》對於一般違約的構成上採取了英美合同法的無過錯責任原則,但對根本違約則採用了大陸法系的過錯責任原則,並採用了主客觀相結合來確定違約人的過錯問題。主觀上,「違約方並不預知」其違約行為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例如,違約方並不預知其遲延交貨可能會使買受人生產停頓,這樣即使違約人的違約行為已經造成了嚴重後果,但因他主觀上不具有惡意,因此並不構成根本違約;客觀上,「一個同等資格、通情達理的人處於相同的情況中也沒有理由預知」這種違約行為的嚴重性,客觀標準是對主管標準的限制和合理化,不致使違約方僅以自己主觀上沒有預見而逃避本來應承擔的根本違約的後果。
2、可預見性舉證責任的承擔。一般的,違約方或者「一個同等資格、通情達理的人」能否預見的舉證責任是由違約方承擔的。這個可預見性的要件稱其為主觀要件是從違約方角度而言的,只有主體自己才能對其主觀意思進行證明,這從人的認識理解常識即可推知了。在違約方無法證明自己的違約後果不具有可預見性時,法律就推斷其應當有這種預見性。
3、違約後果可預見性的時間起點標准。這是引起廣泛討論的問題,第25條沒有明確規定。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秘書處在對公約草案的評注中指出,如當事人對此發生爭議,「應由法院裁定」。可見《公約》迴避了這個問題而留給各國法院自由裁量。有的學者認為,根據《公約》第74條損害賠償額的規定,可以推斷出違約方預見其違約後果的時間應是在訂立合同之時,也有的學者認為應預見的時間「可能包含從訂約時至違約時的一段時間」 .Honnold教授則指出構成根本違約的「可預見性」應從故意違反合同時起算,「如果賣方故意的背離合同規定延遲交貨或發運數量或質量上違反合同的貨物並且此時他應該知道這種背離合同將會引起對方當事人嚴重損害,這種違約就是『根本性的』」。李巍老師在他的著作中認為「這種觀點反映了第25條的本意,是可以接受的」,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也是值得商榷的,買賣雙方都可能發生根本違約, Honnold教授僅從賣方違約出發討論的問題是不是一定有普遍性?同時,教授使用違約方「故意」違約的時間來認定不免給了違約方以主動權而不利於保護非違約方的利益。何時違約方才有故意違約的意思呢?在國際貨物買賣中,往往雙方當事人處於不同的國家,意思表示的表達和接受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非違約方如果從客觀表象來說已經認為違約方的行為構成了根本違約,意圖進一步採取措施如宣告合同無效以減少損失,而這時如果違約方指出其沒有故意違反合同,那麼非違約方是不是就不能宣告合同無效呢?筆者同意一種觀點認為,違約方可以預見其違約後果的時間應根據具體案件分為三種:(1)合同訂立時;(2)合同訂立後,違約行為發生時;(3)違約行為發生後。前兩種情況下,如果違約方能夠預見到其違約的嚴重後果,就可以構成根本違約,因為這時違約方應該也能夠採取措施不去違約或減輕損失;第三種情況只有在違約方知道其違約的嚴重後果後有機會提出修補時,才能構成根本違約。比如賣方在交貨後,發現貨物與合同嚴重不符,並得知這種不符將給買方帶來巨大損失,那麼如果存在修補的機會,賣方仍應積極採取措施去修補,經過賣方的努力而使買方沒有遭受到嚴重的損害,則不構成根本違約。如果賣方拒絕進行修補,盡管這種後果在合同訂立時或違約時他是無法預見的,仍將構成根本違約。可以說,這種確定標准有一定的合理性,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在實踐中的復雜性也關繫到根本違約情況的復雜性,如何認定根本違約成立,而使非違約方取得救濟權也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四、根本違約的分類
根據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時間是預期還是實際不能,以及不能實現的程度是部分還是全部不能之標准,可以對根本違約作以下的分類。
(一)預期根本違約和實際根本違約
1、預期根本違約,也稱先期違約(Anticipatory Breach),與實際違約相對應,是指在合同訂立後,履行期到來之前,一方表示拒絕履行合同的意圖。這是英美法系特有的法律制度,明確可見的有《美國統一商法典》第2-609條。大陸法系無預期違約概念,而有與默示預期違約規則相類似的不安抗辯規則。預期違約還可以分為明示預期違約情形和默示預期違約情形。明示預期違約,即合同有效成立後至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肯定地向另一方當事人表示其將不履行合同義務時,便構成根本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853年英國法院在審理Hochster v De La Tour一案中首次確認;默示預期違約,由英國法院在審理辛格夫人訴辛格一案(Synge v Synge)中確認,預期違約方並未將到期不履行合同義務的意思表示出來,另一方只是根據預期違約方的某些情況或行為(履行義務的能力有缺陷、商業信用不佳、准備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過程中的行為表明有不能或不會履行的危險等)來預見其將不履行合同義務,此時可以終止自己相應的履行並要求對方在合理的期限內提供其能夠履行的保證,若對方未能在此合理期限內提供履行保證,即構成根本違約,預見方才可以解除合同。
2、實際根本違約
《公約》沒有對違約進行具體形態的分類,而是採用了英美法的以結果加可預見性標准來規范根本違約,所以相對於預期根本違約,實際根本違約則是界定於合同履行過程中的根本違約,也是一般通常意義上討論的根本違約。大陸法系把違約形態進行了具體的分類如給付不能、給付遲延、給付拒絕和不完全給付,因此根本違約也就存在於這些具體的分類形態中。
(二)全部根本違約與部分根本違約
根據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程度不同,根本違約又可分為全部根本違約與部分根本違約。前者是指致使合同目的全部不能實現的違約行為,後者則指導致合同目的部分不能實現的違約行為。給付不能和給付遲延、給付拒絕和不完全給付及預期違約均存在全部違約與部分違約之分。前述各種具體違約形態根本違約標准之確定,是就全部違約分析而言的。若為部分違約,而合同內容為可分者,致使該合同部分目的不能實現,則構成部分根本違約,債權人可就該部分合同予以解除;但合同內容不可分者,部分違約致使合同目的全部不能實現,則構成根本違約,債權人可就合同全部予以解除(《德國民法典》第325條第1款第3項、第326條第1款第3項、《義大利民法典》第1464條、《日本民法典》第543條、《公約》第73 條)。《公約》第51條和73條則規定了賣方可分割履行的合同和分批履行的合同,只有當賣方的部分違約造成根本違反合同時,買方才有權宣告整個合同無效,否則只能認為是部分的根本違約,可以宣告部分合同或者是某批交貨合同無效。
五、根本違約制度的價值
就《公約》而言,根本違約制度的價值在於一方面賦予了非違約方救濟的權利,使得違約方根本違約時,非違約方可以請求交付替代物、宣告合同無效或請求賠償損失等,盡可能的減少根本違約所造成的利益減損,保護非違約方;而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其嚴格的構成要件實際上限制了非違約方宣告合同無效或是解除合同的權利的行使。對根本違約的判斷標準的選擇,應力求在這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以「實質上剝奪了當事人根據合同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 和「可預見性」作為判斷根本違約構成與否的客觀標准和主觀標准,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地實現了這種平衡。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往往涉及面廣泛,而且當事人之間信息溝通較差,履行過程復雜,履行過程中不符合合同的行為會時有發生,如果僅僅因為微不足道的與合同不符的方面而當然的認定違約方根本違約,賦予非違約方以宣告合同無效或解除合同的權利,那麼國際貿易的當事方就會對締結履行合同有所顧慮,這對國際貿易的發展是不利的。可以肯定的是,各國合同法對於合同基本態度都是盡可能的促使合同有效,以加強經濟交往的頻繁度,繁榮經濟,因此,在規定根本違約制度的時候也需要加以嚴格限制。
六、根本違約的後果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如果根本違約,其後果就是賦予了非違約的對方當事人救濟權利。下文主要分析《公約》對於根本違約的後果方面的規定。
(一)宣告合同無效
這是《公約》的提法,在英美法上,則為「撤銷接受」,「拒收」等,此點可見《美國統一商法典》第2-601條「拒收」,2-608條「接受的全部或部分撤銷」。大陸法一般稱之為「解除合同」,包括合同中列明解除權條款或失權條款以及法律規定的法定解除情形。一般認為,《公約》採用「宣告合同無效」的提法,主要考慮到各國國內法對解除的理解和解釋有很大差異,適用現有概念可能使人產生誤解或混淆,因此採取這一中性概念 ,但這里的宣告合同無效和我國《合同法》上的合同無效制度有不同之處,我國的《合同法》第52條規定的合同無效主要強調合同意思表示的非法性,側重於公法意義上的救濟,而《公約》的宣告合同無效則是違約導致合同無效,側重於私法意義上的救濟。公約中根本違約制度的完整建立除了首先明確規定了根本違約的定義外,就是在此基礎上根本違約後果的規定,主要體現在第49條、51條、64條、72條、73條的宣告合同無效制度,以及因為宣告合同無效而可以主張的損害賠償。主要可以分為三類:(1)賣方違約,買方宣告合同無效。其中第49條一般性的規定了賣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公約規定的義務構成根本違約,買方可以宣告合同無效;第51條是賣方違約中的特殊情況,可分割履行的合同,賣方如果部分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不符,那麼買方也可以宣告整個合同無效;第73條(3)相互依存的各批貨物,賣方對任何一批貨物交付無效時,買方可以宣告整個合同無效(2)買方違約,賣方可宣告合同無效。第64條一般性的規定了買方根本違約,賣方可以宣告合同無效。(3)可適用於買賣雙方違約,對方當事人可以宣告合同無效。第72條規定了一方當事人先期違約,構成根本違反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宣告合同無效;第73條規定了分批交貨的合同,一方對某批貨物違約,另一方可以宣告該批貨物無效,非違約方有合理理由認為今後各批貨物將會發生根本違反合同,非違約可以在一段合理時間內宣告合同今後無效。筆者見一些著作中將第73條(3)的規定也一起納入買賣雙方違約,對方當事人可以宣告合同無效的權利,但嚴格按照公約條文的意思,顯然僅涉及賣方違約,買方尋求救濟的情況。
(二)交付替代物。這是《公約》第46條的規定,賣方交貨不符構成根本違約,買方可以請求交付替代物。《公約》賦予當事人的權利不僅僅局限於宣告合同無效,因為很多情況下,非違約方更期待對方能夠履行合同,達到締約目的,而不是在對方根本違約後就宣告合同無效,消滅合同。對於這一點,可以說也是公約的一大特色,一般地,各國在合同法中也都相應規定了「交付替代物」、 「繼續履行」等,《美國統一商法典》第2-614條中也規定了類似的「替代履行」,我國《合同法》第107條則規定了「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國內法的規定都是建立在違約方未根本違約的基礎上的,《公約》賦予了非違約方寬泛的救濟選擇權,在違約方根本違約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宣告合同無效,也可以請求交付替代物以盡可能的實現合同目的,對此無疑是值得贊賞的。
總結: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發生於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的貨物買賣合同。這樣的合同往往標的額大,關涉雙方重要的經濟利益,一旦合同成立生效後,則更期待合同能得到全面適當的履行。然而由於世界市場行情的變化以及當事人之間空間和距離上的隔閡、信息的不對稱,從而使合同得不到履行或者得不到全面適當履行的情況時有發生,根本違約也會在所難免,因此,全面適當履行合同義務畢竟是一種理想狀態。《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明確規定了根本違約的定義,並輔以宣告合同無效和交付替代物使整個根本違約制度得以完善,成為當今國際貿易交往中得以廣泛認可適用的規則,其與各國國內法對合同的規范相結合,促進了國際貨物貿易的糾紛的解決和當事人權益的保護。
㈤ 違約責任的賠償范圍和標准
違約賠償的范圍和標准
1.商定賠償范圍。根據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違約損害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經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增加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適當減少。當事人約定遲延履行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2.一般法定賠償范圍。按照法律的一般規定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3.特殊法定賠償范圍。基於特殊立法政策的法律特別規定的損害賠償。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損失的數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而可能造成的損失。
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㈥ 淺議合同法的違約責任
合同法的違約責任
又稱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因違反合同債務所應承擔的責任。
違約責任具有以下特點:
(1)民事責任包括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因此,違約責任是民事責任的一種,不同於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2)違約責任是當事人不履行債務所導致的結果。構成違約,必須存在有效成立的合同關系,而且存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事實。因此,違反合同義務是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相區別的重要特點。
(3)違約責任具有相對性。違約責任只能發生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只有守約方才能基於合同向違約方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與合同無關的第三人不能依據合同對違約方提出請求或訴訟。
(4)當事人可以預先約定違約責任。當事人根據合同自由原則,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違約責任預先約定。例如預先約定違約金的數額幅度,預先約定損害賠償額的計算方法,預先設定免責條款等。當然,當事人對違約責任的預先約定必須公正合理,否則將會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
(5)違約責任具有懲罰性和補償性雙重屬性。違約責任具有懲罰性毋庸置疑,法律通過對違約方的制裁促使債務人履行債務,同時也可以起到預防或減少違約現象發生的作用。另一方面,根據平等、等價有償的原則,違約責任以損害賠償作為違約責任的主要方式,具有較強的補償性。根據違約責任的補償性,一方在違約後,所承擔的賠償責任應相當於另一方因此而受到的損失。
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
違約責任歸責原則的規定主要有過錯責任原則和嚴格責任原則。
我國《合同法》確定了嚴格責任原則。《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外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等違約的責任。」這里所確定的即為嚴格責任原則。
所謂嚴格責任,又稱無過錯責任,是指違約發生以後,確定違約當事人的責任,應主要考慮違約的結果是否因違約方的行為造成,而不考慮違約方的故意或過失。《合同法》中把歸責原則確定嚴格責任的理由主要有:
第一,嚴格責任的確立並非自《合同法》開始,在《民法通則》以及《涉外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中也有關於嚴格責任的規定。
第二,嚴格責任具有方便裁判和增強合同責任感的優點。
第三,嚴格責任原則符合違約責任的本質。因為違約責任在本質上是以合同義務轉化而來的,是當事人之間的約定。在一方不履行合同時追究其違約責任,是在執行當事人的意願和約定,因而應該實行嚴格責任原則。
第四,確立嚴格責任,有助於更好地同國際間經貿交往的規則接軌。如《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都確立了嚴格責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