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誰的觀點

法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誰的觀點

發布時間: 2023-02-23 01:49:22

㈠ 如何理解「法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現象」

一直以來,法被認為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是和國家政權相聯系的。它是產生於原始社會還是階級社會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它的作用拓展,曾經在階級統治中發揮很重要的控製作用,但是並不能由此斷定它僅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有人便必然有社會,國家或許終有一天會消亡,社會卻會是人類存續和發展的必然形式,而法可能是留下來保證每個人自由平等權利的有力工具,不可或缺的,它不僅可以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恐怕它最大的作用是在保證人人平等、自由和諧的社會中慢慢發揮出來的。
法一直作為一個與國家相連的歷史范疇在討論,確實原始社會存在「嚴格的法則」、「道德的法則」,但跟我們現在強調的法律是有很大區別的約束方式,並不是恩格斯講的「歷史的法」,但自階級社會出現後,法律便作為統治階級控制和剝削被統治者的工具之一。很多人有這樣的觀點,人類歷史最初不存在的,那麼到共產主義社會也就不會存在,我想並非如此,一切社會現象或事物的出現都有其客觀歷史性,說明有其現實需要才會出現,但是否會隨歷史發展而消亡,那就要看它是否已無存在的價值。眾所周知,階級社會中法主要是用來統治被統治階級的,而社會發展到當代,法職能有了更大的發展變化,隨著社會生活日趨復雜,為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法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需要完善立法、建設法治方面越來越多。可見,法已成為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部分,和自原始社會就一直傳承演變下來的「嚴格法則」、「道德法則」一起為我們的生活保駕護航。因此,我認為,就算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法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是復雜社會規范社會秩序、保障正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們固有觀念認為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國家會消亡,隨之一切相關社會現象也會消失,但是我想就算整個地球都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美國還是會叫美國,也還是要有美國人組織的政府來管理公共事務,那是的國家可能僅是作為地區稱謂或國別存在,但並不能就此論定它將消亡,它不在存在剝削、統治的作用,但是社會管理的職能還是要繼續而且更好的發揮下去。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現在對於國家和法的認識應該有所改觀,我們更應該著重思考如何更好的發揮國家的公共管理職能、避免其低效、腐敗等問題的滋生。而法便是規范管理、保證權利與權力的有效工具,如何開展法制建設,強化法律對社會生活、公共事務的規范和約束是當前乃至今後我國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因為只有規范、健全的法制體系才能保證公平、有效率的社會秩序。

㈡ 認為法是人類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歷史的范疇,有其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是哪個法學派的觀點

馬克思主義法學派,認為法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會永久存在.它是階級斗爭的產物,統治階級用它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當人類社會發展到更高水平.比如共產主義時,人們之間的沖突激烈程度大大降低甚至消除了,僅僅用道德的手段就可以解決的時候,法律就會逐漸的消亡.

㈢ 馬克思主義法學關於法的本質的基本觀點

馬克思主義法學
不論是中國歷史上的法學還是西方法學,都是剝削階級的法學,是為奴隸主、封建主或資產階級的法說教,為他們的生產方式和政治統治服務的。盡管這種法學曾經提供了大量的法學歷史資料,有的在闡述法律現象的某些方面也提出了合乎科學的觀點,有的還不同程度地起過歷史進步作用;但由於階級地位和時代的局限性,他們的學說都是以唯心主義為基礎,沒有也不可能真正科學地闡明法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直到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法學出現,法學領域才起了根本變革。馬克思主義法學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深刻地分析了社會各方面的現象,揭穿了剝削階級的偏見,科學地闡述了法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使法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法學同以往法學的根本區別,主要有下列幾點:
① 在各派剝削階級法學中,有的認為法與經濟無關,甚至說法是決定經濟的;有的雖也承認法與經濟有關,但否認經濟對法的最終決定作用。馬克思主義法學研究了社會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系,認為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但這種意志並不是憑空產生的,歸根結柢是由這一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是由這一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並反過來為經濟基礎服務的。當然,法與經濟以外的其他各種社會因素,例如政治、哲學、宗教等也相互起作用,但這只是一方面的現象,而追究到它的根本,「法的關系正象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2頁)。
② 剝削階級法學家盡管對法的本質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但一個共同點是在不同形式上否認法的階級性,甚至認為法是超階級的「全民意志」的體現。馬克思主義法學認為,法並不是超階級的,它是由社會上居於統治地位的階級通過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則,是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講到無產階級時指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在他們看來全都是掩蓋資產階級利益的資產階級偏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62頁)。只有社會主義法制,才真正反映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總之,法同國家一樣,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在階級社會中,它總是有階級性的。到階級消滅時,具有階級性的法也就不存在了。但馬克思主義在肯定法的階級性的同時,也承認法在歷史發展上同其他社會文化一樣,都可以批判地予以繼承。馬克思主義法學就是在總結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了人類歷史上的法律文化遺產而創立和發展起來的。
③ 剝削階級法學一般也承認實在法是國家制定的,但由於他們往往把國家說成是超階級的,把國家制定的法律說成是社會公共意志的體現,從而模糊了國家和法的階級本質,曲解了國家和法的關系,鼓吹所謂「法律至上論」,把法置於國家之上。馬克思主義法學分析了社會階級的關系,認為一定階級的國家和法都是實現階級統治的工具,國家是有階級性的,它所制定的法也是有階級性的。首先,取得政權、統治國家的階級必須把它的勝利果實,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使之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制度。其次,法律由國家制定,還須由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其實施。「如果沒有一個能夠迫使人們遵守法權規范的機構,法權也就等於零」(《列寧選集》第3卷,第256頁)。但國家既然制定了法律,就應當使之成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社會主義國家制定了法律,它自己也有必要在法律范圍內進行活動,否則法律就不能發生預期的效果。
④ 剝削階級法學大都認為法是超歷史的,永恆存在的。馬克思主義則認為,法並不是超歷史的,既不是永恆存在,也不是永久不變的。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當法存在的時代,它又隨著社會的生產方式和政權性質的變遷而變遷。剝削階級的法律都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基礎上,可以相互模仿沿用,而無產階級廢除了剝削,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則必須創建自己的法制。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隨著國家的消亡,法也將趨於消亡。那時當然還有調整人們共同生活的各種行為規范,但它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法了。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法學。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中都包含有法律學說。馬克思和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精密地考察和分析了階級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從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也清楚地說明了法的本質及其產生和發展規律,並深刻地批判了資產階級思想家以及空想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或其他機會主義者在解釋法律時的各種唯心主義觀點。他們在這方面的代表作有:《〈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德意志意識形態》、《哲學的貧困》、《共產黨宣言》、 《論住宅問題》、 《反杜林論》、《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等。此外,在他們闡述歷史唯物主義的一系列書信中,也有不少是直接涉及法律問題的,如恩格斯於1890年和1894年分別致J.布洛赫、C.施米特和W.博吉烏斯的信。
馬克思和恩格斯經歷了英國的階級斗爭,法國和德國的革命,特別是巴黎公社以及其他直接參加的革命斗爭的實踐,分析和批判了資產階級的法律制度,進行了總結,進一步闡述了國家和法的理論。他們在這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英國狀況 英國憲法》、《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8年 11月4日通過的法蘭西共和國憲法》、《法蘭西內戰》以及《資本論》中關於工廠法、其他勞動立法和關於原始積累的血腥立法等問題上的論述,等等。
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列寧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最後階段——帝國主義的發展規律,對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親自領導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創建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從而也第一次創建了社會主義法制。他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也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法學。
列寧在領導革命斗爭、特別是在與俄國自由資產階級、孟什維克、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和其他機會主義者進行斗爭的過程中,有力地揭露了沙皇俄國以及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法律制度,特別是與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相聯系的資本主義法制的本質及其虛偽性。他在這方面的主要著作包括:《新工廠法》、《國家與革命》、《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全俄社會教育第一次代表大會》、《論國家》和《關於專政問題的歷史》等。
列寧在領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創建蘇維埃政權的過程中,開始提出了有關社會主義法制的學說。他認為,無產階級在革命過程中應廢除被推翻的地主、資產階級的法,而為了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和建設社會主義,無產階級又必須建立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蘇維埃政權制定的社會主義法體現了無產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勞動人民的意志,對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確立、鞏固和發展有重要作用。社會主義法又是無產階級專政實際經驗的總結,在立法工作中不應仆從式地模仿資產階級法律;但對各國文獻和經驗,凡能保護勞動人民利益的,則一定要吸收。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法制應統一,法律應嚴格遵守,應堅決地懲辦犯罪行為,要運用法律同官僚主義進行斗爭,等等。他在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新經濟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務》、《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以及《論「雙重」領導和法制》等。此外,他在給蘇維埃政權初期司法人民委員Д.И.庫爾斯基的許多信件中,也包含了不少有關社會主義法制的觀點。
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能從分析資本主義社會提出法的一般理論,沒有也不可能具體地論述社會主義法制問題。列寧創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一次具體地提出了有關社會主義法制的學說。他的這些學說是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創造性的發展,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是極為寶貴的遺產。但由於他過早逝世,未能進一步闡述和發展關於社會主義法制的理論。
列寧逝世後,斯大林作為蘇聯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者,在為保衛、鞏固和建設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斗爭中,也對蘇維埃社會主義法制和馬克思主義法學有所發展。他在這方面的代表作有:《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總結》、《關於蘇聯憲法草案》、《在黨的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關於聯共(布)中央工作的總結報告》等。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建立以後,工人階級翻身成為國家的領導力量。蘇聯培養了大批無產階級法學家。 他們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 在列寧、斯大林的領導下,從事社會主義法制工作,協助制定了社會主義的憲法、民法刑法訴訟法等法典及其他法律,初步形成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他們根據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在國家與法的理論、國家與法的歷史方面,在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以及國際法學方面,撰寫了大量著作,初步建立起馬克思主義法學體系,對馬克思主義法學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以及資本主義國家中的馬克思主義法學家,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發展,也作出了各自的貢獻。

㈣ 孟德斯鳩與資產階級法學講述了什麼

查理·路易·孟德斯鳩,是法國18世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古典自然法學派的代表人物,資產階級法學理論和「三權分立」學說的奠基人。

孟德斯鳩出生於法國波爾多附近的一個貴族世家。祖父是波爾多議會的議長,父親曾擔任軍職。孟德斯鳩早年喪母。19歲時取得法學學士學位並擔任律師。1715年他和一位有錢的軍官女兒茵·德·拉特麗格結婚。次年他繼承伯父職位擔任波爾多議會議長(即波爾多法院院長)。

但不久孟德斯鳩就將此世襲的職位出賣,獲得巨額資財,開始長途學術旅行。他周遊奧、匈、意、德、荷、英等國,廣泛結交名人學者。他博學多才,除專攻法律外,還研究歷史、哲學和自然科學,曾先後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柏林皇家科學院院士。

1721年孟德斯鳩化名「波爾·馬多」發表《波斯人信札》一書。他在書中假託兩個波斯貴族旅遊歐洲時的通信,對當時法國的封建統治進行無情的抨擊。該書出版後,風行一時,孟德斯鳩因此一躍而成為全國注目的人物。

1734年他發表《羅馬盛衰原因》。1748年,孟德斯鳩經過長期的辛勤研究,花了20年時間才完成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論法的精神》,發表後在國內轟動一時,但因此遭到教會等封建勢力的猛烈攻擊。他還著有《為<論法的精神>辯護與解釋》、《論一般的君主政體》等。孟德斯鳩1755年2月19日病死於巴黎。

孟德斯鳩生活的時代,是法國的封建主義統治開始走向沒落,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迅速發展,資產階級革命醞釀和成熟的時期。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葉,法國社會階級矛盾非常尖銳復雜。路易十四封建王朝生活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對內實行專制獨裁,加緊對人民的搜刮和勒索;對外推行侵略和掠奪戰爭的政策。廣大勞動人民特別是農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紛紛舉行起義。

資產階級也在經濟上受到打擊,政治上遭到排擠。他們迫切要求推翻封建王朝的腐朽統治,將政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孟德斯鳩的政治法律理論正是適應這種時代的要求,反映了當時法國資產階級的需要,成為他們在反封建斗爭中的思想武器。

同時,17世紀在英吉利海峽彼岸發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及17、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家笛卡兒、洛克等人的哲學、政治、法律思想無疑也對孟德斯鳩有很大的影響。例如,他的三權分立學說除受洛克的影響外,是以英國革命後建立的君主立憲制度為根據的。

孟德斯鳩以畢生的精力編寫出《論法的精神》這部巨著。這是資產階級法學最早的古典著作之一,也可以說是一部獨具風格的資產階級法學網路全書。他在這部書中最早提出系統的國家與法的見解,闡述了著名的三權分立理論。《論法的精神》對於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起著思想准備和理論指導的作用,也為資產階級的國家和法律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

17~18世紀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出現的自然法學派認為,法的基礎是理性,自然法是人類理性的體現,是永恆存在的;而實在法則因時代、國家而異,它必須以符合自然法為其存在的前提。

孟德斯鳩作為自然法學派的代表人物,在《論法的精神》中論述了自然法觀點。他認為,從廣泛意義上講,法是由事物的性質所產生的必然關系,因而一切事物都有法。自然法是人類進入社會和建立國家以前所用的法;而實在法是人類進入社會和建立國家以後的法。按照孟德斯鳩的觀點,理性就是人類社會建立以前普遍適用的法,即自然法,而各國的法律則是這種理性在個別情況下的適用。

孟德斯鳩把自然法歸結為四條:一是和平;二是尋找食物;三是自然的愛慕;四是希望過社會生活。為了解決自然法和實在法之間的關系,他認為法律同政體、地理、氣候、自由、貿易、人口、宗教、風俗習慣等都有關系。

孟德斯鳩把這些關系綜合在一起,就構成所謂「法的精神」。他從這個「法的精神」出發,列舉了不同歷史時代、不同民族、不同社會政治制度的歷史事實和法律文獻,論證某類法律制度產生的共同原因,試圖揭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以便為建立一種理想的法律即自然法尋找論據。在孟德斯鳩看來,只有資產階級國家及其法律制度,才是符合這種理想的法律。

孟德斯鳩關於法是人類理性的體現、關於自然法和實在法根互關系以及必須建立一種理想法律的理論,對於當時反對封建國家制度和法律,反對中世紀的神學論,從而為建立資產階級國家與法開拓道路,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和階級的局限性,他的法學理論仍然不能擺脫主觀唯心主義的束縛。

孟德斯鳩歪曲了法律的概念和實質,掩蓋了法的階級性,否認法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和階級統治的工具,而把它說成是永恆存在的現象,是超階級的普遍適用的東西。他否認法律是經濟關系的產物,卻把經濟關系看作是法律的產物。馬克思對孟德斯鳩的這一錯誤觀點曾指出:「對於孟德斯鳩的幻想的『法的精神』,格林用一句話『法的精神即是所有權』,就把它全盤推翻了。」

最早提出系統的分權學說的資產階級法學家,是英國的洛克,他在《政府論》一書中闡述了三權分立思想,認為國家政權的最好形式是議會制君主立憲政體。孟德斯鳩的君主立憲思想和三權分立學說正是在洛克的思想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的影響下形成的。孟德斯鳩把各國政體分為共和、君主和專制三種,它們分別體現品德、榮譽和恐怖三種原則。他認為英國君主立憲政體是一種理想的政治制度,因為它實行了分權,使公民自由得到保障。

他說:「每一個國家有三種權力,即立法權力、有關國際法的行政權力、有關民政法規事項的行政權力。」「我們將稱後者為司法權力,而第二種權力則簡稱為國家的行政權力。」

按照孟德斯鳩的說法,所謂三權分立,就是將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屬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而不能集中在一個人或一個機關手裡。他主張,立法權由議會行使,君主掌握行政權,而法院專掌司法權。孟德斯鳩還明確和強調了司法獨立原則,闡述了三種權力互相制約、保持平衡的原理。他認為不僅君主專制制度應該實行分權,而且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都應實行三權分立。

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豐富和發展了歷史上所有的分權思想和理論,反映了當時新興資產階級限制王權反對封建專制獨裁的要求。他從政體入手,破除了「君主至上」的迷信,對「不可分割的封建王權」提出了勇敢的挑戰。分權學說成為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但是孟德斯鳩當時並不主張從根本上推翻法國的封建王朝,而是要實行議會監督下的君主立憲制度,實行資產階級和貴族的妥協,這充分反映出他的保守思想和濃厚的改良主義色彩。

實際上,三權分立不能作為劃分國家權力的基礎。國家權力是統治階級的政治特權,本質上是統一而不可分的。國家機關的設置和分工,不但沒有削弱統治階級的權力,恰恰是為了加強統治階級的權力。無論在君主制國家中,或是議會制共和國中,都沒有真正的分權。恩格斯曾指出,資產階級理論家以極其虔誠的心情把這種分權看作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事實上這種分權只不過是簡化和監督國家機關而實行的日常事務上的分工罷了。

在《論法的精神》和《波斯人信札》中,孟德斯鳩還提出了許多關於刑法、民法和國際法的理論。他強調沒有法治就沒有自由,主張建立法治國家。他把國際法的產生追溯到古代,指出「一切國家都有它們的國際法。甚至那些吃戰爭俘虜的易洛魁人也有他們的國際法。他們派遣和接受使節;他們懂得戰時與平時的權利。」他把戰爭分為正義的與非正義的戰爭,反對侵略戰爭。

在刑法方面,孟德斯鳩認為刑罰應有教育意義,主張減輕刑罰,量刑必須適當,廢除最殘酷的刑罰。他攻擊教會的所謂交續神聖罪,主張刑罰所懲罰的應是行為,而不是思想或語言。孟德斯鳩還闡述了一系列關於證據、審判和拷問的見解。而這些都是針對當時封建法律的專橫、殘暴,而反映新興資產階級關於人身自由、育論自由和財產權利的要求的。

㈤ 馬克思主義關於法的本質的基本觀點

1、法的最初本質體現為法的正式性

(1)正式性的定義 也叫官方性、國家性,指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正式的官方確定的行為規范。

(2)法的正式性體現:①法是公共權力機關按照一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的。②法總是依靠正式的權力機制保證實現的。③法總是藉助於正式的表現形式予以公布的。法的正式性表明法律與國家權力存在密切聯系,法律直接形成於國家權力,是國家意志的體現。

2、法的本質其次反映為法的階級性在階級對立的社會,法體現的國家意志實際上是指統治階級的意志。

法體現的國家意志從表面上看具有公共性、中立性;法體現的國家意志只能是統治階級的意志,是法律化的統治階級意志;法體現的國家意志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和極大的權威性。

3、法的本質最終體現為法的社會性
法的社會性又稱法的物質制約性,指法的內容是受一定社會因素制約的,最終也由一個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5)法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誰的觀點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發展進程:

馬克思主義法學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40年代創立馬克思主義的同時,所創立的無產階級法學理論和學說。是適應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以及人類社會必然發展到共產主義的客觀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法學與一切剝削階級法學具有原則的區別,認為法歸根到底是由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法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反過來為經濟基礎服務。

法是由掌握國家權力的統治階級和集團制定出來的,是為一定階級的利益服務的。

法不是超歷史的,而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並隨著階級和國家的消亡,階級意義上的法也將隨之消亡。

熱點內容
2011年司法考試刑法題 發布:2025-01-13 13:03:40 瀏覽:156
民事訴訟法143條規定 發布:2025-01-13 12:44:07 瀏覽:843
民法典刪除的法律 發布:2025-01-13 12:44:02 瀏覽:711
刑法人員 發布:2025-01-13 12:36:07 瀏覽:865
法院沒給票據 發布:2025-01-13 12:33:17 瀏覽:995
什麼是職業道德含義 發布:2025-01-13 12:32:26 瀏覽:147
江西省司法鑒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3 12:31:05 瀏覽:978
上海達堯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13 11:48:29 瀏覽:506
法學會如何 發布:2025-01-13 11:35:25 瀏覽:11
最新貨車法規 發布:2025-01-13 10:48:54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