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合同的合同法
Ⅰ 什麼是三方合同
三方合同,生活中更多的是叫做 三方協議 ,是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之間簽訂的就業意向,不是 勞動關系 的法律文件,對勞動關系沒有約束力。 三方協議不等同於 勞動合同 。 勞動合同法 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三方協議書只是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之間簽訂的就業意向,不是勞動關系的法律文件,對勞動關系沒有約束力。 其次,三方協議最大的特點是在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加了學校這一方。三方協議的簽約須知中會標明若有一方變更協議,須徵得另外兩方的同意,有學校的監督,為了防止企業降低事先約定的 工資 待遇,保護畢業生的利益。 最後,三方協議中如果有 違約金 的相關條款,而協議又經過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簽字確認,那麼這個條款是有效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 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 試用期 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合同法 》第十二條 【合同內容】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 違約責任 ;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Ⅱ 三方合同是什麼意思
三方合同是由學校見證,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一份意向性協議,它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替代勞動合同。從法律性質上講,「三方協議」是民法、合同法上的「預約」,原則上適用我國民法和合同法,不受《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約束。當然,三方協議的簽訂過程中也不能違反我國勞動法律、法規和相關就業政策,如果出現違約情況,將按照民法相應條款追究其違約責任。
其次,三方合同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畢業生後自行終止,然後單位會與畢業生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就業協議的效力就會喪失;如果勞動合同與三方協議內容矛盾,則以勞動合同為准。
三方合同不僅是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一個根據,同時也是國家發放派遣證的一個證明。只有簽署了三方協議,學校才會在學生畢業後發放派遣證,畢業生持派遣證到單位報到後,就此開始計算工齡,並且擁有幹部身份。
三方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的答案是肯定的,三方協議中的一方一般是中介方或者見證方,只要訂立的三方合同不違反相關的法律條例且訂立的三方都具有訂立合同的條件,訂立的三方合同就視為有效合同,不存在三方合同不常見,是無效合同的說法。因此,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畢業生都不得無故解除三方合同,否則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Ⅲ 三方協議受勞動法保護嗎
1、三方協議通常指三方當事人簽訂的協議。此類協議如果是依法簽訂的,並且不存在法定合同無效的情形,就是合法有效的。
2、首先,三方協議是由學校見證,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一份意向性協議,它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替代勞動合同。從法律性質上講,「三方協議」是民法、合同法上的「預約」,原則上適用我國民法和合同法,不受《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約束。當然,三方協議的簽訂過程中也不能違反我國勞動法律、法規和相關就業政策,如果出現違約情況,將按照民法相應條款追究其違約責任。其次,三方協議在畢業生到達用人單位報到後即告終止,此時用人單位應與畢業生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方正式確定勞動關系。「三方協議」並非勞動合同,二者存有較大差異。
第一,簽約主體不同。「三方協議」有畢業生、學校和用人單位三方主體,而勞動合同只有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兩方。第二,性質不同。三方協議的性質屬於預約合同,即當事人約定為在將來一定期限內訂立勞動合同而達成的允諾或協議。我國合同法未規定預約合同,因此,其屬於無名民事合同。勞動合同則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第三,簽約主體資格也不同。有資格簽署三方協議的用人單位多是具有獨立的人事管理權的單位。在實踐中,很多畢業生就業的用人單位並無獨立的人事管理權,所以,其三方協議往往只能跟該單位所委託進行檔案存管的人才交流中心簽訂。第四,內容不同。三方協議的內容僅包括當事人信息等,而勞動合同法第17條對勞動合同的內容有明確規定。第五,法律適用不同。有關三方協議的爭議處理主要適用民法,而勞動合同爭議處理則適用勞動法。
用人單位招聘流程需遵守哪些法律?
:(1)錄用,即收到用人單位的錄用通知或者用人單位發布錄用公告;
(2)簽訂三方協議;
(3)報到並簽訂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