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提存是指
⑴ 《合同法》中提存標的物,提存是什麼意思
《合同法》中提存標的物是合同之債的履行過程中,因債權人的原因債務人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而設立的一種制度。在債務的履行過程中,往往需要債權人的協助。如債權人無正當理由而拒絕受領或者不能受領,債權人雖然應負擔受領遲延責任,但債務人的債務卻因未能履行而不能消滅,債務人仍處於債務拘束之下,殊非公平。為解決此一問題,早在羅馬法時期就產生了提存制度,允許債務人在債權人拒絕受領時拋棄標的物而免除債務。但此種規定未免不利於經濟發展,於是後來設立了提存制度,即在債權人拒絕受領或不能受領標的物時,債務人得將標的物提交有關機關,從而免除債務。現代各國民法,一般都將提存規定為債的一種消滅原因。我國《合同法》把提存作為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原因。
⑵ 什麼是提存
提存,是指債務人履行其到期債務時,因債權人的原因無正當理由而拒絕受領,或者因債權人下落不明等原因無法向債權人履行債務時,可依法將其履行債務的標的物送交有關部門,以代替履行的制度。提存是代為履行的方法,提存之後,合同終止。
中國《合同法》對此也作出了規定。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債務糾紛的及時解決,更好地平衡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的利益沖突,保證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
提存在法律性質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雙重性質。提存應符合一定的條件,並按法定的程序進行。提存實施後,在債務人、債權人、提存機關相互之間將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
法律性質
關於提存的性質,理論界眾說紛紜,歸納起來,主要是針鋒相對的兩種觀點。
第一種認為提存為公法上關系,至少為特殊的公法關系。又可以細分為兩類:
1、公法上之關系說。此說認為,提存機關是由國家設立的,受領提存物而進行保管,是履行公法上的義務。
2、國家處理非訟事件的公法上關系說。這兩類觀點沒有實質性的差別。
第二種認為提存為民事合同關系。又可以細分為三類:
1、寄託契約關系說。
2、向第三人給付之契約關系說。
3、提存為私法上的寄託契約,並有為第三人利益契約的性質。
(2)合同法中的提存是指擴展閱讀;
程序
提存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1、債務人應向清償地提存機關提交提存申請。該申請應載明:提存的原因,標的物及其種類、數量,標的物受領人的姓名、地址或者不知誰為受領人的理由等基本內容。
此外,債務人應提交有關債務證據,以證明提存申請載明的提存物確系其所負債務的標的物,並還應提交有關債權人遲延或者無法向債權人清償的相關證據。對於債務人提交的提存申請及有關證據,提存機關應進行審查,以決定是否應予提存。
2、債務人提交提存物。對債務人的提存請求經審查符合提存條件的,債務人應向提存機關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標的物,提存機關應予接受並進行妥善保管。
3、提存機關授予債務人提存證書。提存機關在收取提存申請及提存物後,應向債務人授予提存證書。提存證書與清償受領證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4、通知債權人受領提存物。
⑶ 合同法中的提存是什麼意思
提存,來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而自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是使債務關系消滅的一項重要民法制度,《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二)債權人下落不明;
(三)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標的物不適於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依法可以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
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債務糾紛的及時解決,更好地平衡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的利益沖突,保證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提存在法律性質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雙重性質。提存應符合一定的條件,並按法定的程序進行。提存實施後,在債務人、債權人、提存機關相互之間將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
⑷ 合同法中有個「提存」的概念,提存部門又是指什麼單位
您好!
提存是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內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容滅債務的制度。是使債務關系消滅的一項重要民法制度。
根據司法部發布的《提存公正規則》第四條提存公證由債務履行地的公證處管轄。 因此我國目前的提存部門指債務履行地的公證處。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⑸ 合同法中的提存是什麼意思
提存是使債務關系消滅的一項重要民法制度,各國立法均有具體規定,中國《合同法》對此也作出了規定。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債務糾紛的及時解決,更好地平衡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的利益沖突,保證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提存在法律性質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雙重性質。提存應符合一定的條件,並按法定的程序進行。提存實施後,在債務人、債權人、提存機關相互之間將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提存涉及債務人、提存機關和債權人三方之間的關系,也就必然會在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債務人與提存機關之間以及提存機關與債權人之間產生法律效力。(一)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效力關於提存在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效力,中國民法理論通常認為,提存須有合法原因,亦即提存應合法有效,否則不發生提存效力,故應認為債的關系自提存時消滅。(二)債務人與提存機關之間的效力債務人在符合提存條件時,有權向提存機關提出申請,並將給付的標的物提交提存機關,而提存機關則必須接受,並負有妥善保管的義務,所以,債務人與提存機關的關系並非基於意思自治而產生的私法關系。有關提存物的保管費用,債務人不負責支付,而由債權人承擔,這與一般的寄託契約關系不同。值得探討的是,債務人提存後,可否將標的物取回,各國立法對此均作了限制性的規定,只是限制的程度有別。有的國家民法以債務人可以隨時取回為原則,以某些情況下禁止取回為例外。(三)提存機關與債權人之間的效力在提存後,債權人與提存機關之間會形成一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由於提存具有使債務人擺脫債務約束的效力,因此自提存之日起,債權人即獨立地享有提存所設定的權利並承擔相應的義務。債權人在規定期間內,對提存機關享有交付提存物的請求權,同時須承擔提存費用。
⑹ 合同中的"提存"是什麼意思
簡單說就是對方不接受或者無法接收時,向有關機關(大部分是公安局的分支機構)提存,就是保管,交保管費。現實意義不大,因為「有關機關」只接收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喜歡的不接收提存。
提存,是指債權人沒有正當理由而拒絕接受履行,或者無從查找債權人而無法履行時,債務人按照法律規定將標的物提交有關部門保存待領。
1.提存的原因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的。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標的物,是指債權人有義務受領標的物的給付但又無正當理由而拒絕受領標的物。受領標的物既是債權人的權利,也是其應盡的義務。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標的物,屬於債權人違約。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債務人適當履行,也因債權人的拒絕受領而達不到還債的目的,令債務人無限期地等待下去而給其造成不應有的損害。因此,在拒絕受領後,只有允許債務人提存才是兼顧債務人與債權人雙方利益的最佳途徑與措施。
(2)債權人下落不明的。債權人下落不明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債權人不清,地址不詳;二是債權人失蹤(宣告失蹤),其繼承人不清。第一種情況,不僅指債權人本人不清,地址不詳,也應包括債權人的代理人不清、地址不詳,否則,債務人可以向債權人的代理人履行債務。第二種情況應增加債權人失蹤、尚無代管人一項,因為有財產代管人,債務人就可向該代管人給付。
(3)債權人死亡(或消失)或者喪失行為能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監護人或者繼受人的。
(4)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例如,債權人遲延受領標的物、債權人不在債務履行地又不能到履行地受領、債權人不清、債權人地址不詳等。
2.提存的標的物
提存的標的,為債務人依債務的規定應當給付之標的物。提存應依債務的本旨為之,否則不生消滅債務的效力。因此,債務人為提存時,不得以不相符的標的物交付提存機關。
提存的標的物,以適宜於提存者為限。作為提存標的之物,特定物或種類物均可,但應限於動產,《提存公證規則》第七條規定有如下幾種:貨幣;有價證券、票據、提單、權利證書;貴重物品;擔保物(金)或其替代物;其他適宜提存的標的物。
如果標的物不適於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依法可以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提存所得的價款。
3.提存的條件
按《提存公證規則》第十三條等條款的規定,提存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提存人具有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所謂提存人,是指為履行清償義務或擔保義務而向公證處申請提存的人(《提存公證規則》第二條)。由於提存為一種法律行為,因此需要提存人為提存時具有行為能力。因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之一是意思表示真實,故提存人為提存的意思表示應該真實,提存方為有效。
(2)提存之債真實、合法。先有真實、合法的債存在,才可能有提存問題;不存在債的關系,就不產生提存問題,所以要求提存之債真實、合法。
(3)存在提存的原因,存在適宜提存的標的物。
(4)提存標的與債的標的相符。提存仍然屬於履行債務,因而,提存的標的必須與債的標的相符,否則就是違約,而非提存。《提存公證規則》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提存標的與債的標的不符或在提存時難以判明兩者是否相符的,公證處應告知提存人,如提存受領人因此原因拒絕受領提存物,則不能產生提存的效力。提存人仍要求提存的,公證處可以辦理提存公證,並記載上述條件。」
4.提存的通知與公告
根據合同法之規定:標的物提存後,除債權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債權人的繼承人、監護人。
《提存公證規則》第十八條規定:「提存人應將提存事實及時通知提存受領人。以清償為目的的提存或提存人通知有困難的,公證處應自提存之日起七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提存受領人,告知其領取提存物的時間、期限、地點、方法。提存受領人不清或下落不明、地址不詳無法送達通知的,公證處應自提存之日起六十日內,以公告方式通知。公告應刊登在國家或債權人在國內住所地的法制報刊上,公告應在一個月內在同一報刊刊登三次。」
5.提存的效力
(1)提存對債務人的效力。債務人或其他得為清償之人將債的標的物提存之後,不論債權人受領與否,依法均生債務消滅的效力。債權人對債務人負有到期債務的,在債權人未履行債務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提存部門根據債務人的要求應當拒絕其領取提存物。
(2)提存對債權人的效力。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內不行使而消滅,提存物扣除提存費用後歸國家所有。根據《提存證據規則》,下列物品的保管期限為六個月:不適於長期保管或長期保管將損害價值的;六個月的保管費用超過物品價值5%的。
在提存期間,債權人可以隨時提取提存物。標的物提存後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提存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3)提存對提存機關的效力。提存機關對提存人提存的標的物進行審查後,決定是否予以提存。如果予以提存,應妥善保管提存物,並且在債權人合法受領時交付提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