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保障法前沿問題是什麼

社會保障法前沿問題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23 20:06:32

㈠ 《社會保障法》相關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並模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 第七條 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 機動車、非機動車 第八條 國家對機動車實行登記制度。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尚未登記的機動車,需要臨時上道路行駛的,應當取得臨時通行牌證。 第九條 申請機動車登記,應當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來歷證明; (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 (四)車輛購置稅的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在機動車登記時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機動車登記審查工作,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應當發放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和行駛證;對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應當向申請人說明不予登記的理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發放機動車號牌或者要求機動車懸掛其他號牌,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的式樣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並監制。 第十條 准予登記的機動車應當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申請機動車登記時,應當接受對該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但是,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依據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認定的企業生產的機動車型,該車型的新車在出廠時經檢驗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獲得檢驗合格證的,免予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一條 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當懸掛機動車號牌,放置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並隨車攜帶機動車行駛證。 機動車號牌應當按照規定懸掛並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擋、污損。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繳、扣留機動車號牌。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 (一)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 (二)機動車登記內容變更的; (三)機動車用作抵押的; (四)機動車報廢的。 第十三條 對登記後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對提供機動車行駛證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予以檢驗,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發給檢驗合格標志。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的地方,任何單位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維修、保養。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對機動車檢驗收取費用,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 第十四條 國家實行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根據機動車的安全技術狀況和不同用途,規定不同的報廢標准。 應當報廢的機動車必須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不得上道路行駛。報廢的大型客、貨車及其他營運車輛應當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下解體。 第十五條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應當按照規定噴塗標志圖案,安裝警報器、標志燈具。其他機動車不得噴塗、安裝、使用上述車輛專用的或者與其相類似的標志圖案、警報器或者標志燈具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用途和條件使用。 公路監督檢查的專用車輛,應當依照公路法的規定,設置統一的標志和示警燈。 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徵; (二)改變機動車型號、發動機號、車架號或者車輛識別代號; (三)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四)使用其他機動車的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第十七條 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八條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回答者:啊停|一級|2011-5-12 23:18 社會保障基礎知識第一節 社會保障的概念與含義一、社會保障的概念 1.一般定義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和行政措施設立的、旨在保證社會成員基本經濟生活安全的各種項目總和。 2.國外對社會保障定義的理解由於世界各國的國情不同,對社會保障的界定有所不同,並且對這一概念的認識本身也有一個發展過程;西歐福利國家將社會保障理解為一種公共福利計劃,人人都能夠享受。更多的國家則認為社會保障是一張社會安全網,為需要的社會成員特別是勞動者的生老病死及其家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3.我國對社會保障定義的理解 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因年老、疾病、失業、傷殘、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失去勞動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礙的社會成員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項社會安全制度。二、社會保障概念的含義 對社會保障的概念要給予比較全面的、准確的、科學的概括,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1.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是國家和社會:補償弱化的家庭保障功能,解決特定的社會問題以穩定社會。 2.社會保障的目標是滿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基於人的生存權的保護,二是受制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 3.社會保障面向社會全體成員:社會成員只要符合社會保障的條件,就應該無一例外地成為社會保障的對象。 4.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保證和依據是法律法規:即國家以立法或制定行政條例的形式來確定社會保障的范圍、資金來源及支付標准等基本內容,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其得以實現。法和行政條例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所依據的法律有兩類:形式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規和實質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規。在具體操作時「小法必須服從大法」。三、社會保障的范圍和對象 1.保障的一般對象 按社會保障的定義,社會保障的一般對象應是全體社會成員。但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實現社會保障的原則不同,從而社會保障的對象也有所不同。 2.具體的保障范圍:視各國保障的原則及國情而定。實現普遍性原則國家:保障對象為全體社會成員;實現特殊性原則國家:保障對象有選擇,為部分社會成員;我國的社會保障范圍:許多項目只面向城鎮的工薪階層,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尚在建設之中,由我國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決定。大多數地區農民是家庭保障。但如果進城打工,就應該受到保障;發展趨勢:隨保障內容的完善而不斷擴大。但何時擴大到更廣的領域,要視各國經濟發展的情況、經濟承受能力而定。本節重點: 1、社會保障的一般概念 2、社會保障的含義選擇題: 1. 社會保障制度旨在滿足人們什麼水平的生活需要?(單選)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現代化生活需要 2 .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依據是什麼? (單選) A.社會立法 B.企業和個人的自覺性 C.思想教育是非題: 1、社會保障不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1) 錯,社會保障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2) 因為社會保障的目標是保障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社會成員不至於因為年老、疾病、失業、傷殘、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陷於貧困。第二節 社會保障的特點與作用一、社會保障的目的和意義 1.經濟目的 通過社會保障,使社會成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維持生命的安全; 2.政治目的 通過社會保障,保證國家的各項政策得到貫徹和實施,維持社會穩定,鞏固現存的社會制度。 3.最終目的: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二、社會保障的特點 一是社會性社會保障對象具有社會性,即其保障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社會保障組織管理機構的社會性;社會保障資金來源的社會性。社會共同承擔制。 二是強制性各國均用法律的形式將社會保障制度固定下來,以確保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避免了主觀隨意性。社會保障所規定的某些保障項目,不論個人或僱傭單位願意與否,都必須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參加並接受其保障;社會成員個人無權選擇所參加的社會保障的項目、待遇,社會保障機構也無權拒絕社會成員享受其權利的要求;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以立法形式保證實施,符合繳納條件的個人和團體,都必須按要求繳納,否則將被追究法律責任。目前仍有不少企業拒絕參加社會保險,違反了勞動法第七十二條中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三是普遍性保障項目普遍: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險又包括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等多個方面;保障對象普遍:覆蓋至全體社會成員;四是公平性符合保障的對象能夠均等地獲得社會保障的機會和權利;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公平和進步。五是互助性橫向互濟: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遵循的是一種大數法則,也即是多數成員實現對少數遭遇風險成員的收入補償;縱向互濟:代際之間的互濟。如養老保險的社會統籌部分。六是儲蓄性 一部分社會保障項目的資金是先行扣除、繳納和儲存,然後分配和使用。其實質是「取之於已,用之於已。」 三、社會保障的功能 1.社會保障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市場經濟的特點:一是通過市場機製作用於社會,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市場機制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盲目性、外部不經濟、無法協調效率與公平等。社會保障是現代國家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由競爭性的市場體系與以政府為主體的宏觀調控體系兩部分組成,二者相互作用,進行資源配置。國家運用社會保障干預市場失靈。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公共利益。 2.社會保障的社會性功能(對社會發展、社會穩定的作用)社會保障的補償功能:是對因為市場競爭造成失業、下崗者的一種經濟補償。社會保障的穩定功能:通過保證勞動者乃至國民在特殊情況下的生活問題,從而實現整個社會乃至統治秩序的穩定。被譽為「社會安全網」和「社會減震器」。國際勞工組織在總結各國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時指出:「沒有社會的安定,就沒有社會的發展;沒有社會保障,就沒有社會的安定」,客觀地描述了社會保障作為社會穩定機制的重要性和功能。 2、社會保障的經濟性功能(對應於社會保障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調節投融資功能:社會保障的資金直接來源於社會保障費、國家資助(財政補貼)以及資金運營收入,經過長期積累,數量巨大,並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成為國家調節投資的一大支柱。 平衡需求功能:經濟要保持健康的發展,就要保持需求與供給的總體平衡。在經濟擴張時期,就業比較容易,失業率低。在經濟緊縮期,找工作困難,失業率高,可支配的收入減少,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社會保障被稱之為調節經濟的蓄水池,具有非常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當經濟衰退而失業增大時,由於失業給付,抑制了個人收入減少的趨勢,給失去職業和生活困難的人們以購買力,從而具有喚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復甦。而當經濟高漲失業率下降時,社會保障支出相應縮減,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因此增大,減少了社會需求急劇膨脹,最終又使社會的總需求與總供給達到平衡。國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過稅收的環節,在一次分配的時候,將高收入者以征稅的形式收上來,通過財政手段轉移支付,再分配低收入者,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公平。保護和配置勞動力功能 維持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失業救助,使失業者能夠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通過就業培訓,又使得失業者得到了新的技能,重新就業。促進勞動力有效配置:通過社會保障調控,勞動者無後顧之憂,可以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實現勞動力要素的有效配置。部分勞動力則通過失業救助,找到了最能發揮其能量的工作,也即實現了有效配置。本節重點:1、社會保障的特點 2、社會保障的功能

㈡ 如何理解社會保障法治

法律主觀:

社會保障法是指調整關於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等。也是保障社會成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證有困難的勞動者和其他社會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其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即社會保障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一言以蔽之,可以稱為社會保障關系,理解社會保障關系是把握社會保障法內涵的關鍵。從目前關於社會保障法的著述關系,理解社會保障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這個問題上,難點主要有以下三個:⑴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各自的權利義務如何?⑵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是什麼?⑶社會保障關系的怎樣確定?是許可權於對基本生活的保障,還是包括提高生活質量?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首先,有學者認為,保障的政府機制的形成,或者說導致政府介入社會保障的原因是由於工業化、城市化以及市場經濟的固定特徵所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看不見的手」無法增進公共利益,實現公共消費,必須構造一隻「看不見的手」——政府機制的「社會保障」,去實現這一項任務。這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為社會多數人們所在地接受的邏輯。還有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國家責任為基礎的,例如西方一些學者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社會保孫漏伏障,認為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項經濟職能。為實現社會公平而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因而,從一般原理看,是市場失效的客觀現實和社會對公平的關注,為政府幹預經濟、插手社會保障提供了理論依據。確實,任何一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都離不開政府的參與。盡管近年來西方許多福利國家紛紛進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減輕和分散政府的責任,調動市場和個人機制的作用,但這只是要解決以往的高福利政策所釀成的政府財政危機並導致經濟效率下降這一弊病,就高層自身無法克服的「市場失靈」而言,政府仍應是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當然,政府是一個泛化的概念,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的管理和運作、監督乃至出現爭議的解決,都要通過具體的社會保障機構以及國家的職能部門來操作。因而,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社會保障職能機構就始終代表著國家一方。而且則攜,由於現代市場經濟中的社會保障是政府基本職責而啟動搜段的,因而社會保障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社會保障職能機構,也即國家。社會保障關系主體中的「社會」,在我國主要指用人單位、社會共部分社會服務機構。西方發達國家社會保障的實踐表明:政府通過經濟政策手段干預調節經濟運行過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擔負起社會保障的責任。在美國,一些經濟學家在分析市場失效的過程中,發現政府也存在失效。「當政府政策或集體行動所採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經濟產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時,政府失靈便產生了。」用這種政府失效的理論保障體制的弊端所在。例如英國貿工部專家指出,英國失業問題還在於半個多世紀來,英國歷屆政府對「坐吃山空」的高福利政策不敢觸及,以致為所欲為業者依賴政府津貼仍能度日,客觀上助長了不少惰性。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經濟轉軌國家,例如我國,基於目前的國情,財政基礎較簿弱,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指導思想下,國家不可能承擔起全部或大部分的保障,必須分散到社會或個人,構築起一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不能片面強調社會保障穩定社會、實現社會平等的作用,還要重視其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交率的功能。從目前我國許多保障措施來看,無論是「國家、用人單位、勞動者三方負擔」,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都體現了力圖使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兼顧的原則,所以社會和個人也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主體。特別是個人,其在社會保障制度中主體身份可以說是雙重的,不僅是社會保障被給付主體,在許多項目上(例如社會保險的一些項目上)還是資金來源主體(從該意義上講,也有說是給付主體)。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研究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可以分為幾個層次:⑴社會保障關系具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相結合的屬性。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以及優撫安置等。除社會福利具有廣泛性以外,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優撫安置都是針對特定社會群體的,只有具備一定的主體身份才能享受這些保障項目。而社會保障的核心是給付,通過給付,使保障對象獲得生活的必需,因此,社會保障關系又是一種典型的財產關系。⑵社會保障關系既不完全是平等主體間的關系,也不完全是體現國家權力的管理和服從關系。傳統公、私法的二元劃分理論認為,公法調整的是政治國家的關系,即國家權力運作產生的諸種關系;私法調整的是市民社會的關系,即市民社會中的個人權利。而隨著現代「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相互滲透,有學者認為已出現了一個新的法域——社會法。社會法以社會利益為本體,追求社會公平的實現,社會保障法即為典型的社會法。所以其中既有國家權力干預的關系,又有公民享受國家給付的權利的關系。有學者以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核心——給付關系為例進行了闡述,認為給付關系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合同的約定關系。在給付關系中,在存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基於行政權利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而是平等主體間基於合同約定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但這種約定又是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單方面做出的一種授益約定。因此,給付關系是一種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做出授益約定,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依法履行授益的約定的關系。按照有的者的說法,認為它是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通過社會保障權利與社會保障義務將國家、社會團體以及全體社會成員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⑶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具有非對等性。這種權利義務的非對等性是指在社會保障關系中,既有無形履行了義務的法定權利,也有不享受任何權利的國家義務。前者體現在社會救濟、社會優撫和社會福利法律關系中,享受社會保障權利的公民,不需要履行任何社會保障義務(不需要履行繳費等法定義務),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或主體身份,即可享受社會保障權利。例如在社會救濟中,只要公民生活在國家規定的貧困線和最低生活標准以下,就可以獲得救濟。此外,在社會保障項目中,勞動者對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都負有繳費義,其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充分體現了權利義務對等原則,但對失業保險來說,繳納失業保險費是勞動者法定義務,但並非所在地有繳費者都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在確定和理解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上,一個難點就是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是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是不僅包括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包括了國家逐步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的保證?我國與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的范圍是不一樣的。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因此許多國家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是社會福利中的最低層次。因此,我們看到的西方「福利國家」早已超越了這個層次。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本身飲食了社會福利,因而我們的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不應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社會福利是國家為改善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物質、精神生活而採取的措施,提供的設備和服務,社會福利是社會保障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我們。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應是指後者。但同時要注意的是,由於社會福利的普遍性和高水平,它必須是在經濟發展水平達到較高的程序時才能充分實施,否則會導致「福利危機」,阻礙經濟的發展,今日西方一些高福利國家的「福利病」就證實了這一點。所以,我國目前社會保障制度還只能將其作為一個未來的發展目標,就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還不一定具備現實的可行性。這也是同我國社會保障「低水平、廣覆蓋」的精神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關系的分類社會保障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多種劃分。依其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社會保障關系,社會救助關系、社會福利關系,以及優撫安置關系。依社會保障的體制來劃分,又可以分為社會保障管理關系、社會保障資金籌集關系、社會保障給付關系、社會保障資金運營關系、社會保障監督關系等。概括地講,社會保障關系就是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國家、用人單位以及社會成員之間所發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具體有以下關系:⑴政府與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之間的關系。其間包括了委託、管理和監督的關系,政府委託並管理社會保障實施機構對社會成員進行給付和幫助,而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也要接受政府的監督。⑵國家與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主要是一種給付關系,明確國家的職責和義務以及社會成員應享受的保障性權利。⑶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之間的關系。它是指社會保障職能機構由於職責劃分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協作關系。包括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機構、管理機構、運營機構和發放機構,它們應各自有明確的分工,但又在職能上相互銜接,構成一個統一運作的整體。⑷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社會保障費用的徵收與繳納而發生的關系。這些關系並非是單獨存在的,它們往往呈現出交錯復雜的特點。除此之外,就廣義而言,還有社會保障爭議的仲裁與訴訟關系,一般來說,社會保障訴訟應採用行政訴訟的程序進行。社會保障法的特徵廣泛的社會性社會保障法是典型的社會法,因而社會性是社會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徵。其社會性表現在:第一,目的的社會性。社會保障之設立即為社會利益,保障社會全體成員的生活安全,所以社會保障法的目標即在於通過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來達到社會穩定。第二,享受權利主體的普遍性。社會保障的權利由全體社會成員享有,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可以享受保障的成員數目以及可以享受的社會保障項目會越來越多。第三,社會保障責任和義務的社會化。社會保障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社會保障通過立法,採取國家、用人單位和社會成員共同負擔的原則,將責任和義務分散到整個社會,以資金來源的多渠道來保證社會保障的正常運轉。嚴格的法定性社會保障法是社會法,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不同於私法的意思自治,也不同於公法的國家行使行政權利。它帶有明顯的國家干預法的特徵,是國家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強行規定的一系列准則,從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繳納到社會保障的享受人群范圍,以及社會保障金的發放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任意更改。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統一性實體法和程序法是對法律功能的劃分。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法是實體法;為保障實體法的實現,規定實體法的運用和實現手續的法是程序法。一般而言,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有一定的實體法,就有與之對應的程序法,例如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但社會保障法則不然,其既有實體性法律規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規范,並非具單一特性的實體法或程序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保障法所調整關系的復雜性。社會保障法調整的是一個在社會保障領域中由各種社會關系、各個運行環節組成的系統,因而社會保障法就必須不僅有具體的權利義務的規定,還要有維持程序正常運轉的程序性規定。例如社會救助性,既有救助對象所享受的權利義務的實體規定,又有救助對象資格認定以及發放手續的程序性規定。特定的立法技術性社會保障的運營須以數理計算為基礎,這使得社會保障法在立法上有較高的技術性。「大數法則」和「平均數法則」在社會保障立法中會經常用到。另外,還有一些保障項目在費率、范圍等的確定上會常用到統計技術。以養老保險為例,我國養老保險立法中的關鍵技術,涉及到退休後平均存活年數的確定、養老保險基金的社會統籌范圍的確定、養老保險費率的確定等種種問題,都需要運用數理技術來確定。社會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則權利保障即將獲得保障視為公民權利和國家義務。國家責任即提供基本保障、監督管理補充保障計劃以及鼓勵個人自我保障的多方面責任。社會夥伴參與責任即企業、各類社會組織、社區、家庭和個人共同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角色和功能。公平效率結合將效率寓於公平,在社會保障領域實現更高境界的公平。再分配與儲蓄相結合即二者在制度上和功能上的互補作用。建立多支柱的社會保障體系多支柱的社會保障,即國家最低保障、企業基本保障和個人資源儲蓄補充保障的協調運作。國際協調發展即在不同的國家之間建立協調措施、創造處理繳費和支付待遇的國際平台,為全球勞動力流動創造條件。

㈢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

法律分析:1、城鎮社會保險覆蓋面窄且難以擴大。目前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單位絕大多數仍為原來的國有、集體企業,從人員構成看,個體、私營經濟組織只佔總數的8%。大量的個體、民營經濟不參保或參保不繳費的現象突出。一些已參保單位採取盡可能少報工資總額的手段偷、漏社會保險費。部分企業停產、改制、破產等無力繳費,造成大量參保人員的流失。

2、社保基金難以維持。自上世紀 90 年代後期以來,全國企業養老保險金收入,即使在「空賬運行」下都無法滿足支出需要,且年度赤字規模呈逐步擴大之勢。在失業信哪畢保險方面,隨著下崗與失業並軌,失業保險體系在財務方面呈現難以持續的情況,部分省份的失業保險金出現收不抵支現象。當前我國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正處於增速換檔期、轉型陣痛期和滑芹改革攻堅期三期疊加的關鍵歷史階段,就業壓力巨大,現行失業保險體系難以保持長期的收支平衡。雖然目前「統賬結合」的醫療保險制度實現了收支平衡,但由於受益范圍有限、部分參保人員個人帳戶資金不足、個人負擔過重等因素影響,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運行存在隱患。

3、社保基金管理漏洞多。在醫療保險方面,部分參保人、非參保人、醫療服務機構採取非法手段侵蝕醫療基金,而醫療保險管理機構由於信息不對稱、許可權不足等因素,難以進行有效管理。在失業保險方面,缺乏有效的方式甄別參保人員尤其是登記失業人員的實際就業狀態,存在部分已經重新就業仍繼續領取失業保險金的現象。在養老保險方面,不合規的提前退休以及退休人員死亡後由家屬繼續領取養老金等問題難以根治。

4、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體系有待健全。我國人口眾多,農業人口比重相當高,占總人口的 80%以上,但是農業人口所享受的社會保障支出佔比較少。目前,我國公共醫療衛生投入的 80%在城市,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國衛生資源配置的公平性排在191個成員國的188 位。另外,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覆蓋范圍最小,待遇標准很低,有的地方陷入停頓狀態,有的地方已形同虛設。

5、社會保障法制滯後。關於社會保障方面的立法滯後,地方立法分散,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社會保障的法律規范。群眾在社會保障方面發生爭議,進行仲裁或提起訴訟時,由於立法滯後,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無法大多是根據勞動法、民法或其他相關法律進行仲裁或判決,法律有效性相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群眾依法保障自身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緩銷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㈣ 社會保障法的價值取向

社會保障法的價值取向解釋如下:
1、保障社會安全
人的安全是至無上的法律。為了保障個人生命安全與社會安全,人類創造了社會保障法。主張安全是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價值取向。
社會保障法通過保護人們的生活安全,同時維持社會秩序的安定,達到保護政治安全的目的。社會保障法保證有困難的勞動者和其他社會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社會保障法還保障經濟安全,經濟安全涉及社會生產和交歲孝換,以及社會物質財富的分配和消費領域。
2、促進社會公平社會公平是人類在社會發展中產生的一種客觀要求,實現社會公平也是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社會公平體現在經濟方面,主要是社會成員之間沒有過分懸殊。國家通過立法實施社會保障制度就是通過對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的方做早式來矯正與調節分配不公平問題的方純雀雀式之一。
通過各種社會立法以保障社會成員的社會安全和經濟安全,謀求人類對美好生活期待的實現,既能保障人們在各種意外風險出現時的基本生活,又能保障社會大眾共同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使人類社會共同邁向文明與進步。

㈤ 生活中經常遇見哪些有關社會保障法的問題

一、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
二、社會保障法的體系
三、社會保障法的地位
四、社會保障法的本位
五、社會保障法的本質
六、社會保障法的價值
七、社會保障組織體系的基本框架
八、社會保障權的構成要素
九、社會保障模式的選擇
十、社會保障基金的制度創新

社會保障是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農村改革、企業改革、價格改革、財政改革、金融改革等早已邁出大步,社會保障改革卻跚跚來遲,社會保障立法更是落後於市場主體立法、市場規制立法和宏觀調控立法。這可能是許多理想的改革措施難以出台或者出台後施展不開、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令人高興的是,最高決策層和改革設計者已開始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問題,社會保障改革和立法在近年來漸成熱點。於是,我們就社會保障法的若干基本問題試作探討,希望得到同仁的批評,更希望藉此批評來改變法學界低瞧社會法地位和冷談社會法研究的局面。

一、 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
在中國,「社會保障法」這個概念是80年代後期才出現的,尤其是1992年明確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以後,法學界在研究和設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時更是不斷提及。這些年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視。理論研究和現實需要的情況表明,對社會保障法是一個獨立法律部門已基本形成共識。但是,由於對「社會保障」的內涵與外延的不同理解,學術界對社會保障法的理解也稍有差別:(1)有的將社會保障法理解為社會保險法,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規定職工勞動者在其發生特殊困難時給予一定物質幫助的法律,規定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及其應用范圍,用於包括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等的求助,(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課題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理論思考和對策建議》,載《法學研究》1993年第6期。)(2)有的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法律,」(沈宗靈主編:《法理學》第337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模糊了「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概念。(3)有的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法律規定的總稱」(覃有土、樊啟榮編著:《社會保障法》第69頁,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這種表述則過於寬泛和籠統。(4)有的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障有困難的勞動者和社會其他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史探徑:《我國社會保障法的幾個理論問題》,載《法學研究》1998年第4期)該定義的內涵比較具體,基本上能涵蓋社會保障的內容,但對內涵的表述不夠准確。鑒於上述不同定義,我們認為,關鍵在於對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關系的理解。

(一) 社會保障的界定
社會保障的涵義,在不同國家的立法例中往往不盡相同。綜觀各國立法所規定的社會保障項目,可以認為,社會保障是指國家為了保障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而依法建立的,在公民由於年老、疾病、傷殘、失業、災害、戰爭等原因而生活發生困難的情況下,由國家和社會通過國民收入分配,提供物質幫助,以維持公民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的制度。其要點有:(1)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是國家和社會。即有責任向全體公民提供社會保障的主體有兩個層次,一是國家作為全社會的管理者、全民利益的代表者和國民收入的分配者,有責任組織社會力量為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提供保障;二是企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作為社會勞動力資源的使用者和社會經濟活動的獲利者,有責任出讓部分利益,通過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機構為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提供保障。(2)社會保障的權利主體是生活發生困難的公民。生存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任何公民,無論什麼原因而陷於貧困,都有權要求國家和社會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獲得生存的條件。(3)社會保障的方式是通過國民收入分配來提供物質幫助。即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機構將通過征稅、收費等方式所籌集的資金,用於向生活發生困難的公民提供貨幣、實物、勞務等形式的幫助。(4)社會保障的目的是滿足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的需要,以保障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即社會保障有兩個層次的目的,其表層目的是保障公民在生活發生困難時仍能獲得維持其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其深層目的是通過滿足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的需要,進而為實現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創造條件。(5)社會保障的依據是相應的法律規范。即社會保障的規則由立法規定,享受社會保障是公民的法定權利,提供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的法定責任。
根據上述涵義,在界定社會保障的外延時,應當注意下述幾點:(1)社會保障不只限於社會保險。社會保障的方式有保險式和非保險式兩大類。保險式社會保障,即社會保險,是利用保險機制來實現社會保障,需要有廣泛和穩定的資金來源,要求保障人、投保人和受保障人(即被保險人)之間存在一定契約關系,並且要求受保障人(即被保險人)承擔相應的義務,宜為多發生性、常規性風險提供保障。因而,它一般適用於給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提供保障。非保險式社會保障,即在不宜運用保險機制提供保障或者社會保險不足以有效保障的領域或層次,宜由國家和社會以單向提供幫助的方式予以保障,如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由於社會風險的原因和形式復雜多樣,不具備保險機制適用條件但需要社會保障的現象大量存在,現代社會對非保險式社會保障的需要有擴大趨勢。因而,在強調社會保障的地位時,不能忽視非保險式社會保障,更不能忽視新出現的非保險式社會保險項目,如大學生貸學金、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等。(2)社會保障不只限於城鎮社會保障。在呈現城鄉二元經濟格局的我國,難以建立一元體系的社會保障,城鄉社會保障的水平、財源、方式必然不同。盡管如此,不應當把農村居民排斥在社會保障體系之外,也不宜把農村居民排斥在由國家提供財源的社會保障范圍之外。在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同時,應當構建農村社會保障,特別是應當強調國家對農村社會保障的責任,力求使農村居民享有與城鎮社會保障項目對應的社會保障。(3)社會保障不只限於國家基本保障。社會保障固然以國家基本保障即國家直接組織和面向全社會並且統一水平和規則的社會保障為主幹,同時還應當重視具有局部性、內部性、差別性的社會保障的補充作用。以社會保險為例,在城鎮,已構建了國家基本保險為主、用人單位補充保險為輔的體系;在農村,由於經濟形式、人口規模、國家財力、生產力水平等原因,現階段國家未能提供基本保險,只宜將村民合作保障充當社會保險的主要形式。(4)社會保障不只限於普惠性保障。社會保障當然是惠及全民的制度,無論公民有無特殊貢獻,只要生活發生困難,國家和社會都為其提供基本生活或最低生活保障。但同時,為鼓勵公民對國家和社會多作貢獻,也有必要給對國家和社會有特殊貢獻者的優惠的社會保障待遇,例如,對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者實行離休制度,對軍人及其家屬、烈士家屬、勞動模範、見義勇為者等實行優撫制度。
(二) 社會保障關系的界定
作為社會保障法調整對象的社會保障關系,是指參與社會保障過程的各種主體相互之間以供給和管理社會保障為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其主要特徵表現在:(1)社會保障關系是發生在社會保障過程中的社會關系,換言之,只有構成社會保障運行系統中某種要素的社會保障關系,才屬於社會保障關系。(2)社會保障關系是以實現公民的社會保障利益為目的的社會關系,即是說,各種社會保障關系都是圍繞著如何使公民獲得社會保障利益而展開和運行的。(3)社會保障關系是體現社會連帶責任的社會關系,參與社會保障供給和管理的各種主體,特別是政府、社會保險事業單位和企業,共同對公民獲得社會保障利益承擔連帶責任。(4)社會保障關系是以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為軸心的社會關系整體,即是說,社會保障過程中的各種社會關系大多以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為一方當事人,正是由於社會保障機構參與各種社會保障關系,才能夠形成統一的社會保障供給系統和管理系統。(5)公民所參與的社會保障關系是兼有人身關系屬性和財產關系屬性的社會關系,即公民的社會保障利益一方面是與自身生存不可分離,具有人身利益屬性;另一方面是以獲得物質幫助為內容的財產利益。
如果從主體的角度來界定,社會保障關系包括下述幾類:(1)行政機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各級政府及其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代表國家對公民承擔社會保障職責的關系。(2)行政機關與社會保障事業單位和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主體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各級政府及其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對社會保障事業單位和用人單位等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主體向公民履行社會保障義務進行管理、監督和財力支持的關系。(3)社會保障事業單位與公民之間的關系,主要指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等事業單位向公民給付社會保障待遇和提供相關服務的關系。(4)社會保障事業單位與社會保障資金繳納或投資、捐贈主體之間的關系,主要指用人單位向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繳費的關系,企業等單位向社會保障事業單位投資或捐贈的關系,以及公民向社會保障事一單位繳費或捐贈的關系。(5)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即用人單位向其勞動者履行社會保障和勞動福利義務的關系。(6)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各級政府及其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為執行國家的社會保障職能而分工、配合和制約的關系。(7)社會保障事業單位之間的關系,主要指社會保障經辦機構與社會保障服務機構之間以及不同項目社會保障事業單位之間就社會保障供給而分工、協作和制約的關系。(8)公民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公民之間互助共濟的關系。
如果從內容和性質的角度來界定,社會保障關系包括下述幾類:(1)社會保障基金形成關系,即政府和社會保障經辦機構通過各種法定渠道向社會保障基金供給主體籌集社會保障基金的關系,具體表現為特定的稅收關系、財政補貼關系、繳費關系、捐贈關系等形式。(2)社會保障待遇給付關系,即政府有關部門或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直接或間接向符合條件的公民給付社會保障待遇的關系,直接給付通常表現為政府有關部門或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直接向公民發放一定貨幣或實物;間接給付通常表現為政府有關部門或社會保障經辦機構通過有關服務機構向公民提供一定服務。(3)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關系,即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將社會保障基金的積累部分向特定領域投資,以實現保值增值的關系,如購買國債、委託特定機構投資等。(4)社會保障財務管理關系,即在社會保障基金籌分配、使用過程中發生的預算、決算、核算、結算等管理關系,既有財政、審計等部門對社會保障財務活動的管理關系,也有社會保障系統內部的財務管理關系。(5)社會保障管理、監督關系,即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有關非政府監管機構對社會保障業務活動實施管理、監督的關系,其中,特別重要的是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管理、監督。(6)社會保障爭議處理關系,即社會保險爭議處理機構與社會保障爭議當事人(或其他人)之間因處理社會保障爭議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社會保障關系還可分別從不同角度作出多種分類。例如,依社會保障項目不同,可分為社會為社會保險關系、社會福利關系、社會救助關系、社會優撫關系;依社會保障對象不同,可分為城鎮社會保障關系、農村社會保障關系和軍人社會保障關系。
二、社會保障法的體系
社會保障法體系,可以從法律規范體系和法律形式體系兩個層面來理解。我國現行社會保障立法,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體系均不完整。在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過程中,如何設計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是從總體和宏觀上把握和指導社會保障立法所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法律規范體系的結構
從法律規范體系的層面設計我國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應當考慮下述幾個因素:(1)社會保障的項目。眾多的社會保障項目一般分為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四大類別,各大類社會保障項目又可作進一步的分類。為使各種和各類社會保障項目都有專門的法律制度來規范,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當然要與社會保障項目的分類相對應。並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化,不斷出現新的社會保障項目,如下崗職工再就業和基本生活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貧困學生貸學金等,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當然要及時反映所出現的社會保障項目。(2)社會保障的通用性問題。各社會保障項目都有許多共同的問題,其中有的問題特別重要而需要有專門的法律制度來規范,如組織體系問題、基金問題、爭議處理問題等,在社會保障法體系中就有必要設置通用於各種社會保障項目的若干法律制度。(3)社會保障的城鄉差別。社會保障體系的城鄉二元結構在我國相當長時期內還會存在,因而,城鄉社會保障必然存在制度差別。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當然要反映這種差別,就與城鎮社會保障有重大差別的農村社會保障項目設置專門的法律制度。(4)社會保障的軍民差別。軍人在各國都是一種重要的特殊群體,對社會保障有不同於一般公民的特殊需求。因而,在社會保障法體系中應當給軍人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以特別法的地位。(5)社會保障與相關法律制度的關系。社會保障涉及面廣,與經濟、社會的多個領域相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受到多種相關法律制度的規范。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對此應當有所反映。
(二)法律形式體系的結構
社會保障法的法律形式體系,又稱社會保障法規體系,其結構在世界范圍內呈現多樣化格局,主要有三種模式:(1)多法並立平行模式。即就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社會保障項目,制定若幹部平行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分別調整某類或某一社會保障項目的社會關系。其特點是多部社會保障單行法律法規並存,互不隸屬,共同規范社會保障。這種模式由德國首創,「鐵血宰相」俾期麥於1883年頒布《勞工疾病保險法》、1884年頒布《勞工傷害保險法》、1889年頒布《老年及殘廢保險法》,這三部法律於1911年合並,另增加《孤兒寡婦保險法》,成為著名的「社會保險法典」。我國台灣地區亦采此立法體例,先後頒布有《勞工保險條例》、《軍人保險條例》、《公務人員保險辦法》、《退休人員保險辦法》、《私立學校教職工保險條例》、《社會救助法》、《職工福利金條例》、《殘疾人福利條例》、《兒童福利條例》、《老人福利條例》等一系列有關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及社會福利的法律法規。(2)一法統馭多法模式。即統一制定—部法律綜合規定各類社會保障項目的基本問題,作為社會保障法部門的基本法,再依據基本法就各類社會保障項目分別制定若干單項社會保障法律法規。這種體系由一法統馭、多法並行,呈現層次性,有利於社會保障法的一體化、全民化以及立法形式多樣化。這種模式由美國首創,羅斯福新政時期於1935年頒布《社會保障法》。這種模式,既有利於宏觀層次規范的相對穩定性和統一性,同時,又是一個發展和開放的體系,當產生新的社會保障項目需求時,可以基本法為依據進行立法。(3)混合立法模式。采此模式的國家,既頒布部分社會保障方面的專門法律法規,同時將另一些社會保障項目納入到其他部門法體系中進行規范,從而形成了一種混合性的社會保障立法模式。此種模式既不利於社會保障立法的整體、系統、協調地發展,也破壞了社會保障法作為獨立部門法的發展格局。
我國長期以來的社會保障立法系「分散立法」體例,至今還沒有一部關於社會保障的綜合性法律,只有就某種社會保障項目作出專門規定的少量法規和個別法律(如《殘疾人保障法》,體系不完整,層次低,多以「暫行」性法規的面目出現,沒有統一性、穩定性和權威性。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正步入宏觀設計和整體推進的關鍵階段,亟需重構社會保障法規體系,圍繞其模式選擇出現了許多爭論,其主流觀點有兩種:
一種是「一法統馭多法」模式論。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保障立法應由「多法並存」的分散立法模式走向「一法統馭多法」的綜合立法模式,即由社會保障基本法從宏觀上協調、統一和指導各種單行法及地方立法。其必要性和意義在於:(1)傳統社會保障立法在內容上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格格不入,而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保障的諸多問題需要重新規范。例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社會保障職責上的分工,多部門分管社會保障的協調,不同社會保障項目之間的職能劃分和銜接,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布局和統一管理,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單行法律法規不能解決的。(2)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具有長期性、根本性和全面性,不是臨時的政策、具體的措施抑或局部的規定,因此,必須由社會保障基本法作出整體規定,不能零星片段、不求統一、立一條算一條。(3)社會保障制度應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因而社會保障法不應具有地方性,但我國近期以來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及其立法,走著「中央試點指導、地方立法為主」的路子,客觀上形成了地區之間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平衡。因此,需要有一個基本法對地方立法進行統一、協調並指導其發展。綜上所述,持此論者主張,同其他部門法體系一樣,社會保障法體系應當以基本法為中心來構建,因此,制定社會保障基本法是社會保障立法的首要任務和當務之急。(森永俁、劉豪興:《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立法建設問題》,載《社會學研究》1994年第5期。)另一種是「多法並立平行」模式論。認為在國外三種模式中,混合式立法顯然是缺陷最大的一種立法模式,但選擇一法為主的母子法結構還是選擇多法並重的立法結構,應當根據各國的具體國情來決定。從中國的現實國情出發,由於社會保障的內容廣泛和多部門管理,以及以往的立法慣例、立法結構和經驗,要制定綜合性的社會保障法作為母法,再在些基礎上制定若干社會保障法子法,顯然既不現實,也無必要。因為這種立法模式會徹底破壞現行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格局,造成新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設的成本高昂化。而從社會保障制度運行的需要出發,亦並非只有母子法結構才是最佳選擇。因此,盡管國際勞工局在《展望21世紀:社會保障的發展》中曾經建議將「分散的社會保障法律應綜合並盡可能匯集起來」,(國際勞工局:《展望二十一世紀,社會保障的發展》第7頁,勞動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但這種建議因社會保障內容的廣泛性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也無法做到,中國就更不能以此為依據了。有鑒於此,持此論者主張按照多法並立平行的原則來建立中國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即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不屬於任何其他法律部門,而是與其龐大的領域及獨特的運行規律相適應,構成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同時,根據社會保障體系的六大子系統,在尊重現有立法格局與立法傳統的基礎上,分別制定《社會保障法》、《社會救助法》、《社會福利法》等多部平行的社會保障法律。這種立法格局不僅符合社會保障制度的內在要求,而且同樣能夠收到集中、有效的效果。(鄭功成著:《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道路》第485—486頁,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透過上述爭論,我們不難發現,二者在社會保障法的主要內容上已達到共識,即中國的社會保障法系統由社會保險法、社會救助法、社會福利法等構成,爭論與分歧的焦點在於要不要社會保障基本法,以及是先制定社會保障基本法還是社會保障單行法律?
筆者認為,我國社會保障法應選擇一法統馭多法模式其意義在於:(1)有利於社會保障立法的整體、全面、系統的規劃和完善,從而推進我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科學合理地發展;(2)有利於通過社會保障基本法的統帥作用,克服社會保障法系統內的沖突與矛盾,以實現系統內的整體協調和平衡;(3)有利於社會保障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在我國形成和發展,從而推進我國社會保障法理論的繁榮與發達。
但是,我們還應充分地認識到,一個理想的社會保障法規體系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俾斯麥的社會保障立法歷程也給我們這樣的啟示。「鐵血宰相」俾斯麥於1883年頒布《勞工疾病保障法》、1884年頒布《勞工傷害保險法》、1889年頒布《老年及殘廢保險法》,這三部法律於1911年合並,另增加《孤獨寡婦保險法》,成為著名的「社會保險法典」,經由一個由單項分步立法走向綜合立法模式的變遷過程。我國社會保障立法,在步驟上亦可採用先分步單項立法然後統一的方式。
三、社會保障法的地位
(一)公法與私法的劃分與社會法
自古羅馬烏爾比安提出公法與私法的分類以來,西方法律體系中便有了所謂公法與私法的「兩分法」,並沿襲至今。有的學者認為,在近代國家和社會,國家和市民社會是分離和對立統一的;與此相適應,近代法分為公法和私法兩個范疇,兩者分別在各自獨立的范圍內發揮著保障市民權利的作用。但到本世紀,則產生了介乎公法與私法之間的「第三法域」,此即社會法域(以社會保障法為主體)([日]金澤良雄:《經濟法概論》第31頁,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他們認為,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許多國家通過立法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以致出現了所謂的「法律的社會化」,因而在市場規制、社會保障、勞動關系等方面,形成了作為中間法域或稱第三法域的社會法,如社會保障法、勞動法和環境法等。它們與近代社會形成的行政法、民法等傳統法律部門是不同的。由於它們產生於現代且與現代社會相適應,因而可稱之為「現代法」。
從上述公法與私法的分類及其發展過程不難得見,把法律區分為公法與私法的二元論,是以國家與市民社會的二元結構為基礎的;而把法律分為分法、私法和社會法的三元論,則是分別將國家、個人和社會作為公法、私法和社會法的「本座」。三元論看到了國家、個人和社會的不同,認識到了社會法域確實更偏重於社會,並因而與公法和私法屬下的法律部門有不同之處,但這只是社會法獨立於其他法律部門的主要原因。作為一個法律部門的社會法,它與公法和私法並非同一層次的概念,並且,社會法自身的發展與公法、私法的發展本來就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社會法雖然更具有社會性,更強調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平,以實現其在謀求社會福祉的基礎上促進經濟與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目標,但這仍不過是國家的社會職能在法律上的體現,況且國家和政府本身就是社會法的重要主體。因此,社會法從傳統的法律分類的角度,在實質上仍屬於公法,或曰在原則上屬於公法的范疇,它的獨立是在公法中的獨立。([德]漢斯·F·察哈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社會法》,載《國外法學》1982年第1期。)
(二)社會法與社會利益
社會法是一個新興的門類。起初,這一概念是相對於個人主義法律觀而言的一種學說。法國學者狄驥等人認為,根據社會連帶關系,個人權利具有社會性,個人負有一定的社會義務。在德國,第一次世紀大戰結束後,試行了所謂重要工業社會化政策,採取社會干預(包括國家干預和社會團體干預)的政策,來管理和糾正自由放任所帶來的各種弊病。在日本,社會法一詞開始也僅意味著對個人絕對所有權和契約自由的修正。後來,也蛻變為「統制經濟法和社會福利法的路上去了。」(參見潘念之主編:《法學總論》第40—41頁,知識出版社1981年版。)鑒於此,現在所說的社會法,往往是指有關市場秩序和社會保障的法律類別。我國學者認為,「社會法與市場經濟的競爭性所帶來的社會公害,使風險分散、轉移,讓公眾來承擔以減少損失,體現社會互助合作精神,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參見孫笑俠:《論傳統法律調整方式的改造》,載《法學》1995年第1期。)社會法的出現與勃興,就在於它是與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利益相聯系。社會利益的主體是公眾,即公共社會。社會公共利益的主體既不能與個人、集體相混淆,也不是國家所能完全替代的,盡管社會利益表現在權利形式上,其主體可以是公民個人、法人、利益階層或國家。在利益分類中,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四者是並列關系,社會利益是公眾對社會文明狀態的一種願望和需要,其內容也不象人們所說的那樣抽象得不可捉摸。它包括:(1)公共秩序的和平與安全;(2)經濟秩序的健康、安全及效率化;(3)社會資源與機會的合理配置和利用;(4)社會弱者利益(如市場中的消費者利益、勞動者利益等)的保障;(5)公共道德的維護(這在任何市場經濟國家及其任何發展階段都顯得特別突出);(6)人類朝文明方向發展的條件(如公共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等等方面。(參見孫笑俠:《論法律與社會利益》,載《中國法學》1995年第4期。)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可以相互轉化,社會利益通過法律確定為權利時,就轉化為個人利益、法人利益。利益主體雖然本質上是社會公眾,但表現在法律上的權利主體卻是個體。如環境保護本是社會公共利益,但經法律確認為環境權時,這一權利則由自然人或法人來行使。同時,個人利益也能轉化為社會利益。當個人利益和個人權利被侵害達到一定的普遍性,具有經濟秩序或社會正義的普遍和典型意義時,就可能轉化為社會利益。比如向農民打「白條」,假葯害人等,所侵犯的是社會利益。 心

㈥ 你認為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國社會保障管理存在的問題:

1、社會保障體制不夠完善,產生體制性障礙。 由於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拍搜洞尚處在建設過程,特別是受城鄉二元結構分割的影響,還很不完善,城鄉社會保障制度也呈二元分割狀態,社會保障各項目間在保障模式、管理體制及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這些差異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諸多體制性障礙, 導致其結構嚴重失衡,功能嚴重扭曲,成為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最大桎梏,而且這些差異和障礙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

2、社會保障體系不全,存在制度性缺陷。 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時間短,是一個無到有、逐步完善的過程,許多制度還在探索過程中,還很不完善,不僅總體的制度 架構還不完善,而且許多項目的制度建設還很不足,尤其是各個項目之間的制度性協調性還不夠。

3、社會保障管理體制不順,致使機制不靈活。 目前,我國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的現狀是管理分散、政出多門,未能完全形成統一協調的管理體制。

4、責任職責不清,造成投入力度不夠。 國家財政對社會保障事業的投入力度不夠問題,社會保障改革中所遇到的資金不足問題,國有企業破產、改制後的社會保障遺留問題難以解決的問題,中央、地方、企業在社會保障投入利益上存在搏弈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責任不清、職責模糊特別是基金投入的財政主體責任不明是其最主要因素。

我國社會保障管理存在的問題改善的方法:

1、優化社會保障模式,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優化社會保障模式,關鍵是要增強政府財政責任,提高社會保障能力。要建立健全科學的社會保障投入分擔機制和轉軌成本償還機制,在充分考慮市縣財力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各級政府在社會保障投入上的責任。在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費的基礎上,中央和省財政應對社會保障資金投入承擔更多責任和義務。

2、完善社會保障法律政策,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國家要加強社會保障制度頂層設計,加快社會保障法制建設進程,完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在督促檢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同時,應抓緊研究制定與《社會保險法》相適應的涉及社會保障各個項目上的相應法規制 度建設,妥善解決當前社會保障制度「碎片化」問題,襲枯實現制度的銜接統一。

3、優化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我國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的專業化水平低,管理層級過多,部門分割比較明顯,基層管理水平和效率較低。

1)、應該建立和發展專業性的管理機構。

2)、要按照效能政府建設的要求,理順關系,整合機構歸並職能,明確和強化相關部門職責,推動建立自下而上、統一高效、規范有序的社會保障綜合性管理體系,如可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管理機構合並運行,建立城鄉統籌的醫療運行機構;社會保障經辦機構要調整職能,優化工作流程,減少社會保障在登記、徵收、核實等重點環節的重漏陸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

3)、在專業化和綜合性的基礎上,減少管理層級。

4、強化基金監督管理,提高管理運用效率。 要加強對社會保障資金籌集、管理和使用全過程的監督,確保基金安全完整和效益提高。

㈦ 目前我國民法領域有哪些前沿問題

民法前沿問題

從各國和我國民法學研究的重點看,近年來民法學研究的重大問題主要包括:

一、公法與私法的關系

目前,我國已經有不少這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公法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包括民法學者的研究成果,如環境權的公法與私法保護、公法上的請求權與私法上的請求權、人格權的公法淵源和私法淵源、法律行為中的國家強制與私法自治、物權法定原則中的強制與自由等。我國正處於改革時期,妥善處理公法與私法的關系顯得越來越重要。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直接對應的是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兩分模式。國家與社會最理想的狀態不是此消彼長,而是同生共長、相互促進的關系,最終促進國家的善治。任何一方的力量過小都可能引發重大的社會問題。這既是理論的邏輯,也是人類歷史展現的邏輯。在當今社會普遍存在公民政治冷漠、公共領域淡泊、公民與國家的距離越來越遠的情況下,尤其應注意這一問題。在我國,不能走強調私法自治而忽視國家作用的極端,也不能因為強調國家的推動作用和主動性而忽視了群眾的改革想像力和創造力。事實上,制度的形成總是社會自組織和國家推動合力的結果。中國的經驗也表明了這一點。如改革開放後,民間組織日趨壯大,吸納能力增強,這為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在我國,雖然公法與私法的區分已經成為法學界的常識,但是,公法與私法關系的真正澄清和釐定,還有許多技術問題。民法學界有學者討論過德國法關於憲法對第三人的效力問題,很多學者也都注意到了「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的傾向,但大多數議論以宏觀縱論居多,鞭辟入裡、細致精微的微觀問題分析較少。在一切部門法學中,民法學應是最擅長微觀分析的學科。在公法與私法的兩分已經達成共識的學術背景下,我們需要討論更為細致的公法與私法的關系問題。如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國家賠償與民法通則中規定的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執行職務侵權行為之間是什麼樣的關系?某人被公安機關無端羈押,在決定賠償數額時,應適用何種法律?如果對這類侵權行為都適用國家賠償法,那麼國家減輕其責任的合法性是什麼?民法通則的規定還有什麼價值?

我國已經出現了一些典型的、引起公眾關注的公法、私法交融的案件,如山東的受教育權被侵害案。對於本案,公法學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而民法學界相對寂然得多。民法學家研究的是私法問題,是社會的秩序問題,但關注公眾事務,似乎也應該是我們的社會擔當,也是我們的職業(或許還是一種天職)。

二、大規模侵權、風險與賠償

在西方,因為技術的有限性和經濟效益的驅動,因為產品責任而造成的大規模侵權相當嚴重,勞動者和消費者遭受的損害也相當嚴重。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石棉造成的損害。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就確認石棉是一種致癌物質,但由於找不到更合適的替代材料,石棉在工業生產中仍然被廣泛使用。近年來最為突出的例子是,瑞士的ABB公司1990年收購了生產鍋爐的CE公司。這一收購將ABB公司帶到了虧損的邊緣。這是因為CE的鍋爐產品使用了含有致癌物質的石棉為隔熱材料,10萬名接觸過這種鍋爐的人(不包括CE員工)對ABB提起集體訴訟。過去10年,ABB為此先後支付了8.65億美元的賠償,官司卻仍未了斷。日本的一些健康專家預計,因石棉導致的癌症大潮還沒有正式到來,在未來的40年中,日本將有10萬人死於石棉引發的各類疾病。美國總統布希在2006年3月的電話講話中,甚至還專門提到「濫用石棉損害訴訟」,呼籲要改革石棉官司的司法程序。

因為科技、權利意識以及救濟技術等原因,中國的石棉損害還遠遠沒有引起索賠風潮。但我國仍是石棉生產國,石棉製品仍被廣泛應用。有專家指出,如不及時採取限制措施,石棉將成為我國公共衛生的極大隱患。目前,我國比較多發的是矽肺,這也是一種較為長期的損害。之所以如此,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矽肺的潛伏期不如石棉損害長。

大規模侵權涉及現代社會的風險分配問題。其各項法律制度的設計也是一個風險分配問題。德國社會學家貝克指出,晚期工業社會則主要通過反思現代化、技術民主化、全球風險控制體系來控制。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僅捲入了風險製造,而且還參與了掩蓋風險真相的活動。風險分配的利益平衡必須考慮以下問題:第一,潛在損害發生之前,有關損害的知識幾乎都為廠商所掌握,消費者和勞動者可能一無所知。吉登斯依據其對現代國家變遷中知識/符號系統功能的考察,指出在風險社會中,社會成員對符號系統和專家系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無法獨立做出風險判斷。但是,在損害發生後,消費者和勞動者則可能獲得關於因果關系的知識。這樣,讓廠商承擔責任就在雙方的信息獲取能力上達成了一定的平衡。第二,廠商往往因風險而獲得巨大的利益,他們已被豁免了與技術有限性有關的責任,再免除其潛在損害的責任,社會政策上未免失衡。在市場經濟建設初期,由於技術的有限性、勞動力的過剩、國家執法能力與風險管理和控制水平的不足,我國的產品市場、勞動市場幾乎還處於「失范」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讓消費者和勞動者承擔經濟發展的成本,在社會資源的分配上,無疑是不公平的:可能是很多人付出各種代價,成就了一個企業。第三,如果廠商不承擔潛在損害的賠償,可能會造成敗德行為,尤其是在市場經濟初期信用失范的時期。廠商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則至少可間接促進各種社會保障法以及產品責任法的適用。

大規模侵權還涉及許多問題,如公益訴訟的啟動、訴訟時效、損害賠償額的確定等,這些問題需要結合其他相關學科來研究,目前美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我國的研究還剛剛起步。

㈧ 社會保障法概述

社會保障法概述

社會保障是由政府和社會為社會成員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是國家的基本制度之一,我下面為大家整理關於社會保障法的文章,歡迎閱讀參考:

一、社會保障的概念和特徵

(1)社會保障是國家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國家通過立法建立起來的。

(2)社會保障的內容是由政府和社會為社會成員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

(3)社會保障的對象是從業人員和社會成員中的弱勢群體。

二、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體系

第一,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第二,社會救濟法律制度。

第三,社會福利法律制度。

第四,社會互助法律制度。

第五,社會優撫法律制度。

三、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原則

(1)社會保障措施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2)國家發揮主導作用的原則。

(3)社會保障費用開支由國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三方合理負擔的原則。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社會保險主要是通過籌集社會保險基金,並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統籌調劑,對勞動者遭遇勞動風險時給予必要的幫助。

一、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區別

(一)性質和作用不同

社會保險具有強制性、互濟性和福利性特點。

(二)立法范疇不同

社會保險是國家對勞動者應盡的義務,通過立法強制執行,不取決於被保險人的個人意願,屬於社會法范疇。

(三)保險費的籌集辦法不同

社會保險費由國家、集體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

(四)保險金支付辦法不同

社會保險金支付標准以保障基本生活為前提。

(五)管理體制不同

(六)保險對象和作用不同

(七)經營主體和管理體制不同

社會保險的管理體制,以各級政府主管社會保險的職能部門為主體。

二、社會保險費與社會保險基金

(一)社會保障基金的建立和社會保險費的征繳

社會保險基金是指通過國家立法強制征繳,用於社會保險待遇開支的專項資金。社會保險費則是指公民或者企業依照法律規定向國家交納的用於社會保險的資金。二者的關系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二)社會保險基金的統籌層次

我國社會保險實行屬地管理原則,在哪裡就業就在哪裡參保,建立社會保險關系。

三、特定人群的社會保障問題

(一)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

(1)建立和完善三條保障線。第一條保障線是以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為基礎的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第二條保障線是失業保險制度。第三條保障線是國家財政支持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發放。

(3)大力促進下崗職工再就業。

(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

(四)部分軍隊退役人員的社會保障

(五)運動員的社會保障

四、養老保險

(一)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建立養老保險基金,對因年老而退出勞動領域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二)養老保險的主要內容

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適用范圍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適用范圍,應當是所有企業職工。

2.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在統賬結合的模式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基金兩部分。

3.參保職工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一,“老人”、“中人”、“新人”制度。

第二,關於個人養老金計發辦法的新制度。

第三,關於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待遇的制度。

4.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

被保險人本人和所在用人單位應按國家和所在地區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辦理了正式參保手續。這是領取基本養老金最起碼的條件。

被保險人應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辦理了正式退休手續。

五、醫療保險

(一)醫療保險的概念及法律特徵

醫療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建立醫療保險基金,當被保險人患病並去醫療機構就診而發生醫療費用後,為其提供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醫療保險具有以下顯著的特徵:

(1)保障對象的廣泛性。

(2)醫療機會和待遇的均等性。

(3)醫療保險目的的專一性。

(4)醫療保險的強制性。

(5)醫療保險的福利性。

(二)醫療保險制度的基本內容

1.享受醫療保險的范圍

第一,城鎮居民。

第二,在校大學生。

第三,優撫對象。

2.醫療保險的給付項目種類

包括醫療服務、醫療期限和報銷的待遇標准。

3.醫療保險費的籌集和管理

醫療保險費的籌集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建立醫療保險基金,醫療費用從保障基金中開支;另一種是醫療保險費通過稅收率解決。醫療保險費的管理是指對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支付、使用、運營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監督等工作的總稱。

六、失業保險

(一)失業保險的概念和特徵

失業保險,就是對有勞動能力並且有就業願望的社會成員,當其因非自願原因暫時失去工作,經濟收入中斷,失去生活來源時.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與其他社會保險項目相比,失業保險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第一,針對的勞動風險不同。

第二,主要目的不同。

第三,享受條件不同。

(二)失業保險制度的基本內容

1.享受失業保險的資格條件

第一,年齡條件。

第二,身份條件。

第三,原因條件。

第四,主觀條件。

2.失業保險基金的籌集及使用

我國目前實行的失業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基金採取“現收現付”的籌集方式。

七、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工傷事故的受害者及其家屬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

我國工傷保險的適用范圍是巾華人民共和同境內的企業及其職工。

工傷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納入工傷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構成。同家根據不同行業的_丁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並根據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每個行業內確定若干費率檔次。

八、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建立生育保險基金。對生育婦女提供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生育保險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徵:

第一,保險對象的特殊性。

第二,保障事由的特定性。

第三,生育保險與國家人口政策的緊密相關性。

根據《試行辦法》規定,我國生育保險制度適用於城鎮企業及其職工。

我國的生育保險基金來源於城鎮企業繳納的生育保險費。

職工個人不交納生育保險費。

;

㈨ 社會保障法基礎知識

社會保障基礎知識
第一節 社會保障的概念與含義
一、社會保障的概念
1.一般定義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和行政措施設立的、旨在保證社會成員基本經濟生活安全的各種項目總和。
2.國外對社會保障定義的理解
由於世界各國的國情不同,對社會保障的界定有所不同,並且對這一概念的認識本身也有一個發展過程;
西歐福利國家將社會保障理解為一種公共福利計劃,人人都能夠享受。
更多的國家則認為社會保障是一張社會安全網,為需要的社會成員特別是勞動者的生老病死及其家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3.我國對社會保障定義的理解
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因年老、疾病、失業、傷殘、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失去勞動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礙的社會成員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二、社會保障概念的含義
對社會保障的概念要給予比較全面的、准確的、科學的概括,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1.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是國家和社會:補償弱化的家庭保障功能,解決特定的社會問題以穩定社會。
2.社會保障的目標是滿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基於人的生存權的保護,二是受制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
3.社會保障面向社會全體成員:社會成員只要符合社會保障的條件,就應該無一例外地成為社會保障的對象。
4.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保證和依據是法律法規:即國家以立法或制定行政條例的形式來確定社會保障的范圍、資金來源及支付標准等基本內容,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其得以實現。法和行政條例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所依據的法律有兩類:形式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規和實質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規。在具體操作時「小法必須服從大法」。
三、社會保障的范圍和對象
1.保障的一般對象
按社會保障的定義,社會保障的一般對象應是全體社會成員。但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實現社會保障的原則不同,從而社會保障的對象也有所不同。
2.具體的保障范圍:視各國保障的原則及國情而定。
實現普遍性原則國家:保障對象為全體社會成員;
實現特殊性原則國家:保障對象有選擇,為部分社會成員;
我國的社會保障范圍:許多項目只面向城鎮的工薪階層,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尚在建設之中,由我國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決定。大多數地區農民是家庭保障。但如果進城打工,就應該受到保障;
發展趨勢:隨保障內容的完善而不斷擴大。但何時擴大到更廣的領域,要視各國經濟發展的情況、經濟承受能力而定。
本節重點:
1、社會保障的一般概念
2、社會保障的含義
選擇題:
1. 社會保障制度旨在滿足人們什麼水平的生活需要?(單選)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現代化生活需要
2 .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依據是什麼? (單選)
A.社會立法 B.企業和個人的自覺性C.思想教育
是非題:
1、社會保障不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1) 錯,社會保障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2) 因為社會保障的目標是保障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社會成員不至於因為年老、疾病、失業、傷殘、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陷於貧困。
第二節 社會保障的特點與作用
一、社會保障的目的和意義
1.經濟目的
通過社會保障,使社會成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維持生命的安全;
2.政治目的
通過社會保障,保證國家的各項政策得到貫徹和實施,維持社會穩定,鞏固現存的社會制度。
3.最終目的: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
二、社會保障的特點
一是社會性
社會保障對象具有社會性,即其保障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
社會保障組織管理機構的社會性;
社會保障資金來源的社會性。社會共同承擔制。
二是強制性
各國均用法律的形式將社會保障制度固定下來,以確保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避免了主觀隨意性。社會保障所規定的某些保障項目,不論個人或僱傭單位願意與否,都必須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參加並接受其保障;社會成員個人無權選擇所參加的社會保障的項目、待遇,社會保障機構也無權拒絕社會成員享受其權利的要求;
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以立法形式保證實施,符合繳納條件的個人和團體,都必須按要求繳納,否則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目前仍有不少企業拒絕參加社會保險,違反了勞動法第七十二條中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三是普遍性
保障項目普遍: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險又包括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等多個方面;
保障對象普遍:覆蓋至全體社會成員;
四是公平性
符合保障的對象能夠均等地獲得社會保障的機會和權利;
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公平和進步。
五是互助性
橫向互濟: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遵循的是一種大數法則,也即是多數成員實現對少數遭遇風險成員的收入補償;
縱向互濟:代際之間的互濟。如養老保險的社會統籌部分。
六是儲蓄性
一部分社會保障項目的資金是先行扣除、繳納和儲存,然後分配和使用。其實質是「取之於已,用之於已。」
三、社會保障的功能
1.社會保障與市場經濟的關系
市場經濟的特點:一是通過市場機製作用於社會,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市場機制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盲目性、外部不經濟、無法協調效率與公平等。
社會保障是現代國家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由競爭性的市場體系與以政府為主體的宏觀調控體系兩部分組成,二者相互作用,進行資源配置。國家運用社會保障干預市場失靈。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公共利益。
2.社會保障的社會性功能(對社會發展、社會穩定的作用)
社會保障的補償功能:是對因為市場競爭造成失業、下崗者的一種經濟補償。
社會保障的穩定功能:通過保證勞動者乃至國民在特殊情況下的生活問題,從而實現整個社會乃至統治秩序的穩定。被譽為「社會安全網」和「社會減震器」。國際勞工組織在總結各國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時指出:「沒有社會的安定,就沒有社會的發展;沒有社會保障,就沒有社會的安定」,客觀地描述了社會保障作為社會穩定機制的重要性和功能。
2、社會保障的經濟性功能(對應於社會保障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調節投融資功能:社會保障的資金直接來源於社會保障費、國家資助(財政補貼)以及資金運營收入,經過長期積累,數量巨大,並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成為國家調節投資的一大支柱。
平衡需求功能:經濟要保持健康的發展,就要保持需求與供給的總體平衡。在經濟擴張時期,就業比較容易,失業率低。在經濟緊縮期,找工作困難,失業率高,可支配的收入減少,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社會保障被稱之為調節經濟的蓄水池,具有非常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
當經濟衰退而失業增大時,由於失業給付,抑制了個人收入減少的趨勢,給失去職業和生活困難的人們以購買力,從而具有喚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復甦。
而當經濟高漲失業率下降時,社會保障支出相應縮減,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因此增大,減少了社會需求急劇膨脹,最終又使社會的總需求與總供給達到平衡。
國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過稅收的環節,在一次分配的時候,將高收入者以征稅的形式收上來,通過財政手段轉移支付,再分配低收入者,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公平。
保護和配置勞動力功能
維持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失業救助,使失業者能夠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通過就業培訓,又使得失業者得到了新的技能,重新就業。
促進勞動力有效配置:通過社會保障調控,勞動者無後顧之憂,可以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實現勞動力要素的有效配置。部分勞動力則通過失業救助,找到了最能發揮其能量的工作,也即實現了有效配置。
本節重點:1、社會保障的特點 2、社會保障的功能

㈩ 如何進一步完善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

一、提高立法層次,盡快制定社會保障基本法,做好與其他法律部門的銜接工作。社會保障制度的立法內容要與其他法律部門的立法內容相銜接,以保證社會保障法律規范的有效實施。健全社會保障的司法機制完善的法律制度必然要包涵健全的司法機制。在條件成熟後,可借鑒國外普遍實行的專門法院審判方式,建立我國專門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法院,在審判中充分體現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的特殊性。人民法院對社會保障領域里發生的違法犯罪案件,應當依法及時審理。重視社會保障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目前,社會保障法學專業以及涉外社會保障法學專業的研究人員奇缺,學科建設落後、應引起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重視。通過多渠道加強這一領域的研究和學科建設,為完善社會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已是當務之急。
二、努力擴大社會保障制度的覆蓋面,盡量減小城鄉差距。對公民實行普遍的社會保障,是各國社會保障立法共同奉行的一條基本原則。所謂普遍性,是指社會保障的對象應包括全體社會成員,凡是國家的公民都應平等地享有社會保障的權利。這一原則不僅要在社會保障項目中的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法律、法規中體現,也要在社會保障的其他項目中,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保障項目中體現。當前要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立法進程,落實立法規劃,擴大實施范圍,力求使每個保障項目覆蓋到所有符合條件的公民。而且只有體現了普遍性原則,才能依照「大數法則」籌集和積累雄厚的社會保障基金,更好地發揮出社會保障互助互濟的功能和特點。確保社會保險金的無風險支付和保值增值。社會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的途徑必須有嚴格的法律限制。
三、逐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鑒於我國農村地域的廣闊性及地區差異,我國可逐步地、有選擇地、低起點地推進農村社會保障。要加強對現有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及政策的宣傳,這一點在廣大農村地區尤其重要.許多農民想參加社會保障,但由於不知道相關法律與政策或對當前的政策持懷疑態度而望而卻步。同時改變農村現行的以土地保障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代之以一系列的正式制度安排,包括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合作醫療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保障項目、保障辦法、保障水平等要切實可行,既與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又能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水平。構建農村非農產業群體的社會保障體系,使進入城鎮的農民能夠真正走上城鎮規范的生活軌道,使中國城市化能夠穩步地推進,應當逐步將農村非農產業群體特別是進城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障對象,以此構建城鄉社會保障制度之間的銜接通道。
四、分清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的關系,明確各自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中應負的責任。另外,社會保障制度的運作必須有資金的支持,必須在政府主導下籌集社會保障基金。政府要將社會保障作為一項長久的制度安排,國家財政就要由現在的半到位發展為真正全面到位,包括中央財政要將社會保障投入增長機制固定比例化,地方財政要由不承擔或少承擔社會保障責任發展到財權與事權及社會保障責任的統一。應當採取多種方式充實社會保障基金,例如,通過依法劃轉部分國有資產做實個人賬戶,也就是說將部分國有資產從國家財政轉為社會保障基金,以償還老職工的歷史欠債。此外,還可以考慮其他的方式來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如開征新的稅種,除已經開征的利息稅之外,可以考慮開征財產稅、遺產稅等;發行用於社會保障的專項國債等。通過多種開源方式來籌集社會保障資金,才能使社會保障制度正常運行。在農村養老保障問題上,必須強調國家的責任,對實行強制養老金計劃的,國家應當通過財政補貼的辦法對農民發放養老補貼,以推動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實施;對於不具備實行養老金計劃條件的,國家應加大社會救濟的力度,以保障農民基本生存權的實現。

熱點內容
包攬合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22:29:39 瀏覽:548
日本民法典原則 發布:2025-01-12 22:04:20 瀏覽:273
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怎麼寫 發布:2025-01-12 21:56:01 瀏覽:818
按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 發布:2025-01-12 21:26:15 瀏覽:941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