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有幾處規定了違約金
⑴ 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在兩種情形下,用人單位可以約定由勞動悶含者承擔違約金:1、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可以約定違約金。2、在競業限制約定中可以約定違約金。除以上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或者以賠償金、違約賠償金、違約責任金等其他名義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一、可以對勞動者約定違約金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指的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在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違反仿頌了勞動合同中其他有關約定時,應當向對方支付的賠償金。但部分用人單位濫用違約金條款,侵害了勞動者自主擇業權。為防止此類侵權行為的發生,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在兩種情形下,用人單位可以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1、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可以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2、在競業限制約定中可以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明確,除以上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或者以賠償金、違約賠償金、違約責任金等其他名義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
二、勞動合同有違約金合法嗎
合法,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是可以約定違約金的。
勞動合同中的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了。如果是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情形,只要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都同意,且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法律將對這一約定予以保護,認定這一約定有效,否則是無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五條規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條 和第二十三條 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用人單位因違反勞動合同,勞動者可根據合同約定主張得到相應的違約金,用工單位也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金。只要涉及到自身或者公司利益,合法合同具有法律保護的利益。如果一方違約,另一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以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備罩鄭。
⑵ 勞動合同法上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情形有( ) ①服務期;②競業限制;③勞動合同
對於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情形,相關法律中有限制,只有在兩種情況下,允許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1、在培訓服務期內雙方可以約定相應的違約金。2、在競業限制協議中,也可以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除此之外的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一、勞動合同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情形有哪些
1.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可以約定違約金。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納告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2.在競業限制約定中可以約定違約金。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需要補充的是,所謂的約定經濟補償金應該是競業限制條款生效的必要條件,沒有約定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可以不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競業限制的人員並非全體勞動者,而是僅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無效。本法第24條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競業限制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勞動明確規定,除以上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或者以賠償金、違約賠償金、違約責任金等其他名義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
二、勞動合同違約金的標准
原勞動部《關於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與職工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違約金。因此,違約金是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宏頃條款。目前國家沒有對違約金標准做出統一規定。北京市在《勞動合同規定》中明確,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支付的違約金最多不得超過職工本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工資總額,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職工反映企業約定違約金數額過高而有失公平的問題。同時,北京市對職工在某些事項結束前限制解除勞動合同,即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尚未處理完畢或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得按照「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洞絕明合同。
約定違約金的基本原則:一是違約金的數額應考慮雙方當事人(特別是勞動者)的承受能力;二是約定違約金時雙方要對等。
如果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要求支付的違約金偏高,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訴,仲裁委員會可以根據勞動者的違約程度、實際收入水平、用人單位的損失等情況綜合考慮。對於違約金約定偏高顯失公平的,仲裁委員會可以酌情降低。
雖然法律限制,只有在兩種情形下,才允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但反過來,若是雙方之間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話,則法律中並未有要求,只要是出於雙方真實自願的約定,那麼該違約金的約定就應當認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⑶ 勞動合同法辭職違約金
法律主觀:
違約金問題 許多咨詢者在本版塊里問了違約金的問題。 似乎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 因此,我想就這個問題先大概講一下,希望能解決大多數人的問題。並且我的說明,是基於一個理論上(法律上?)的概念,不談是不是有人把企業當跳板、是不是簽約不慎重、是不是被人騙、企業無意說錯了、或企業故意騙你或其他一切不屬於法律范圍而是道德范疇的東西。 希望各位看了本貼後,能解決問題,如果實在還是不能解決,請再在版塊內開新貼咨詢。 1、辭職是不是要賠違約金,請先確認自己與企業的勞動合同或其他相關協議中,有無違約金的條款。有請繼續。沒有就不用談了。 2、中國只有三個省市對違約金的設立規定了條件,是上海、江蘇、浙江 這三個地方的對設立違約金的情況的規定大同小異: 上海(2002/5/1起生效):第十七條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違約行為設定違約金的,僅限於下列情形: (一)違反服務期約定的; (二)違反保守商業秘密約定的。 違約金數額應當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約定。 江蘇(2003/12/1起生效):第十八條當事人可以對雙方的違約行為 約定違約金 。 約定違約金應當遵循公平原則,根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等因素合理確定。 對勞動者的違約行為約定違約金的,僅限於下列情形: (一)違反服務期約定的; (二)違反保守商業秘密或者 競業限制約定 的。 浙江(2003/1/1起生效):第十六條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違約行為設定違約金的,僅限於下列情形: (一)違反服務期約定的; (二)違反保守商業秘密約定的; (三)法律、法規、規章做沖唯規定可以設定違約金的其他情形。 違約金額的設定應當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 如果你屬於在以上三地工作的,遇到違約判褲金問題,請先確定自己是不是屬於可以約定違約金的。 並且請注意,如果你的合同是在生效日之後簽的,才適用這個規定。一般法律是沒有溯及力的,之前簽的合同,一般不適用之後生效的法律。 我2004年2月24日與寧波波導 股份有限公司 簽訂了兩年的勞動合同,合同規定如果違約,就要支付對方2000元違約金。我現在提前30天向公司提出辭職報告,辦辭職手續的時候人力資源部要我交2000元違約金。 按照浙江省勞動法第十六條規定:(2003/1/1起生效)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違約行為設定違約金的,僅限於下列情形: (一)違反服務期約定的; (二)違反保守商業秘密約定的;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設定違約金的其他情形。 違約金額的設定應當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 由此可以看出,公司在合同里的違約條款和國家法律相抵觸,是違法的,是無效條款。 請問律師,我該怎麼維護自己的權益?
法律客觀:
《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純培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 工資 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⑷ 勞動合同法上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情形有
勞動合同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情形有:1、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並約定了服務期限的;2、用人單位與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的;3、其他情形。《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者段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第二十三條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首昌譽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迅慎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⑸ 《勞動合同法》對違約金規定
勞動合同法 對違約金的規定: 勞動者不 承擔違約金 : 勞動合同法第25條明確規定,除了 勞動合同法規定 的兩種特殊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這樣的規定,對於人才的合理流動,以及促進用人單位自身完善人才激勵約束機制,真正實現人力資本的價值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如果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也是無效的,勞動者無須支付。 可以約定用人單位擔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第25條規定的只是「不得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並沒有限制用人單位違約應承擔的違約金,也就是說,雙方可以協商一致後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用人單位應承擔的違約金。不過從就業的形勢和長期以來形成的用人單位的主導地位而言,很難說約定上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可以 約定勞動者 擔違約金的情形: 可以約定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情形有兩種,一種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一種是有競業限制要求的。 如果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用人單位可以和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但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 競業限制條款 , 競業限制期限 ,不得超過二年。勞動者違反 競業限制約定 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當然,用人單位在競業限制期限內須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關於 勞動合同違約金 的數額: 1、在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有明確的規定; 2、如果用人單位不遵照本法規定約定違約金的,當事人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部門 申請勞動仲裁 ; 3、勞動仲裁,一般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1年內提出; 4、如果對 勞動仲裁結果 不滿意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⑹ 合同法中關於違約金是怎樣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關於違約金的規定如下:1、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2、約定的此拆差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3、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關於違約金是怎樣規定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關於違約金的規定如下:
(1)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2)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3)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森皮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二、法定違約金主要有哪幾種情況
法定違約金主要包括的情況如下:
1、由法律、法規具體規定御雀違約金的數額;
2、由法律、法規直接規定違約金的固定比率;
3、由法律、法規直接規定違約金的比率幅度,具體比率由當事人在此幅度內具體商定。
⑺ 勞動合同違約金賠償標准
勞動者承擔違約金有兩種情況: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和違反競業限制約定。賠償數額按照約定,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出現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用人單位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⑻ 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的法定情形有
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有哪些情形法律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的情形只有兩種。一是《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的,用人單位可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及相應違約金;二是《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及相應違約金。除了這兩種情形外,《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案情:
雷*學碩士畢業後通過校園招聘進入了某知名外企工作。令她的同學羨慕的是,入職不到一個月,公司就與她簽訂解決北京集體戶口的協議,並隨後幫她辦理完落戶手續。協議的大致內容為:雷*學向公司申請辦理北京戶籍,由公司協助辦理落戶一事。對此,雷*學承諾,按照所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在公司服務5年,如干不滿5年,須向公司支付5萬元的「戶口違約金」,按照合同期限五年折算。
在該公司工作三年半後,雷*學向公司遞交辭呈。然而人力資源部門告知雷*學須支付萬元的「戶口違約金」,否則就不給辦理離職手續。雷*學一審要求法院判決簽訂的「戶口違約金」協議無效,並要求判決公司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
公司在一審中答辯稱:簽訂的協議從形式上表明為雷*學的「單方承諾」,並非用人單位與員工的協議約定。且該承諾書真實有效,不應被認定為無效。公司基於對雷*學單方承諾的合理信賴,為雷*學辦理了北京戶籍。但雷*學在辦理完北京戶籍後違背誠實信用原則,違反單方承諾,要求離開公司且不履行承諾對公司進行損失賠償,造成公司北京戶籍指標損失,且沒有達到公司吸引人才、穩定人才,長期發展壯大的目的,給公司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基於此理由,公司在一審中提出反訴,要求雷*學履行承諾書的義務,離鉛慎職前對公司進行萬元的損失賠償。
經過審理,一審法院認為:第一,關於承諾書的性質,該承諾書中雖然未將公司列為相對方,但是鑒於該承諾書之內容均指向公司,在雷*學做出上述承諾之後,公司予以接受,此後公司也依照承諾書之內容為雷*學辦理落戶北京事宜,故應視為雙方就承諾書之內容已經達成合意,該承諾書應視為約束雙方之合同。第二,承諾書中關於違約金的約定不屬於法律規定的培訓協議或競業限制中的違約金,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判決承諾書中關於違約金的約定無效。公司應於判決生效之日起7日內為雷*學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第三,雷*學廳歷未滿服務期辭職的行為確實給公司在引進人才等方面造成一定的損失,法院酌定其賠償公司損失10000元。
雷*學不服一審法院的判決,向三中院提起上訴。三中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因此,通過此案可以看出,用人單位為其招用的勞動者辦理了本市戶口,雙方據此約定了服務期和違約金,用人單位以雙方約定為依據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的,不應予以支持。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拿到戶口的勞動者可以一走了之,對單位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
以上就是為你扮激搜整理的內容,如果還有什麼其他的問題,歡迎在線咨詢。
溫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規定的合同問題
⑼ 勞動合同的違約金,有哪些規定
勞動合同違約金的規定是怎樣的
所謂違約金是指當事人預先約定,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債務時,應按照一定的計算標准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違約金可以理解為對債的一種擔保,也是對違約行為的一種經濟制裁,設立違約金是為了保證債的履行。當事人訂立的各類合同一般均有違約金的約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中也多有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規定,有的約定一個固定的數額,有的則按剩餘工作年限工資數計算。那麼,在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後,勞動合同中約定違約金還是否有效呢,這要分不同的情況進行分析。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圓碰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當然,用人單位在競業限制期限內須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⑽ 簽勞動合同有違約金嗎規定是什麼
《 勞動合同法 》關於 違約金 的規定 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 簽訂勞動合同 時如約定違約金並且數額很大,勞動者在提出 解除勞動合同 關系時,往往會擔心違約金條款。也因此會產喊畝生鄭者森糾紛。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三條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 勞動合同 或者 保密協議 中與勞動者約定 競業限制 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除本法第22條和23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因此可以說明用人單位向勞動者主張違約金的情形只有《勞動合同法》第22條、23條規定的情形,這兩類情形約定的違約金條款是有效的,違反這兩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主張違約金。除此之外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的情形都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有些用人單位為了本公司利益會違反《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約定或者強迫勞動者簽訂違約金條款,這樣的違約金條款是無效的。 而勞動者對用人單位主張違約金的權利,法律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和限制。針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承擔法律規定之外的違約金的情形,在 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未進行立法干預的情況下,應認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有效。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條款,但並未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進行立法干預,而從立法目的出發,勞動合同法之所以只對勞動者承擔違約金進行干預,主要系考慮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締約地位的不對等,用人單位締約地位顯著優越於勞動者一方。因此,對於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既然法律未明確進行立法干預,且不存在以締約優勢侵犯相對方利益的風險,應可以適用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 合同法 理念,認定合同條款有效。因此,從理論上存在雙重補償金的可能,即用人單位在支付了法定解除補償金之外,仍應按照雙方合同約定承擔約定補償金。在審理 勞動爭議 案件中,在不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 法規 相沖突的情況下,可以運用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條款,是因為遵循雙方意思自治的合同法理念,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應屬於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疇,從性質本身分析該條款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的調整。 勞動合同違約金 當事人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後,就會立即生法律效益。其中一方違反了勞動合同條約,就要按照嫌判合同里的賠款條約進行賠償,如果在經過雙方協商達成一致的情況下,也是可以不用支付的。勞動合同的簽訂是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最基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