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封建社會民族法的主要內容
A. 中國法制史的主要內容
第一講 中國歷代立法制度
一、中國法制的起源
二、中國法制的類型中國法制史的發展,經歷了奴隸制時期,封建制時期,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和社會主義時期。每一時期,出現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不同類型的法制。
三、中國歷代法制的思想法制思想指導了某一個時代的法制,也就指導了某一個時代的立法和司法,所以應對其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一)夏、商、西周的法制思想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天命神權的思想。夏朝,「奉天罰罪」,商朝,除此還有「君權神授」,在西周,出現新的天命觀,就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罰」,同時還加上了宗法思想「親親、尊尊」。
(二)春秋春秋時期是過渡時期,這時期的法制思想特點用夫子的話來講,就是「禮崩樂壞」,從禮制思想向法制思想過渡。
(三)戰國及其戰國以後的秦朝這個時期的法制思想主要是法家的法治思想,代表人物有商鞅,韓非等人,主要觀點為「重刑輕罪」,「刑無等級」,「事斷於法」,等等。這一時期,列國爭雄,由於法家思想是積極進取的思想,講耕戰,依法治國,刑無等級,所以被採用。
(四)西漢及以後(重點)
1.西漢初期不再採用法家的法制思想,改用黃老思想(黃帝,老聃),也就是道家思想,其核心是清靜無為。這時期的法制思想為「輕徭薄賦,約法省刑,安定百姓,與民休息」。因為用法家思想取天下,是可以的,而無法用以守天下。而且,經過秦末戰亂,土地荒蕪,百姓不堪重負,所以要用黃老思想安定百姓,鞏固統治。這一時期,經歷了高祖,文帝,惠帝,景帝幾代帝王。
2.西漢中期漢武帝當政的時候,漢武帝希望建立大一統的局面,需要大一統的思想。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這時的儒家思想不同於孔孟之儒。按照宋朝的儒生的觀點,稱此為雜儒。這時的儒家思想,融合了儒家的德、禮、教和法家的政、刑、罰等思想,還攙雜了陰陽家等其他的思想。所以這時的法制思想可以概括為「德主刑輔,禮法並用」。這一思想對以後的中國古代社會乃至近代社會影響深遠。
四、中國歷史上的各類法律形式(主要介紹1840年以前的法律形式)
(一)習慣法
(二)刑、辟、法、律、條畫、條例(可以歸到法一類)
夏、商、周三代用「刑」,有時用「辟」,還有時「刑辟」連用;春秋時期用「法」;戰國商鞅時,改「法」為「律」,對後世影響深遠;元朝稱為「條畫」;明清時期把單行的法稱為「條例」。
(三)誓、誥、命、遺訓、令、制、詔、敕、條格、諭(屬於令的一類)
(四)課、科、格(指具體的法律形式)
如牛羊課,講如何養牛羊的具體規定。秦有課,漢有科條,南北朝時期有麟趾格。
(五)程、式戰國時秦國和秦朝時開始有,如《工人程》、《封診式》,也是官府的具體法規。
(六)典、會典、則例(屬於行政法一類)
(七)故事、廷行事、比、例、斷例、判例(指的是各個時期對判例的不同稱謂)
西周稱故事,秦稱廷行事,漢朝稱比或決事比,例是泛稱,宋朝稱為斷例,近代稱判例。
(八)法律解釋秦有法律答問;漢朝的大杜律,小杜律,鄭氏章句;晉朝的張杜律;唐朝稱為律疏。這個作為知識,一般掌握。
掌握幾個朝代的主要法律形式,如漢朝的律、令、科、比;唐朝的律、令、格、式;宋朝的敕、令、格、式。
五、中國歷史上的立法機關
(一)古代法自君出
(二)近代南京臨時政府的參議院
第二講 中國歷代主要法律
一、奴隸制社會的主要法律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此外,注意鄭國鑄刑書;竹刑。
二、封建社會的主要法律
(一)戰國時期——《法經》掌握其作者、篇目、意義,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最系統的封建法典。
(二)秦朝——《睡虎地秦墓竹簡》
(三)漢朝——約法三章的原始意義;九章律;其餘作一般性了解。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主要是分裂割據的時期,但法制建樹較大1.魏律注意改具律為刑名2.晉律又稱泰始律,分刑名為刑名和法例兩篇。
3.南朝法律沿用晉律
4.北朝律
5.麟趾格改科為格
6.大統式提高式的地位
7.北齊律定律12篇,影響深遠;合刑名、法例為名例律;規定重罪十條;規范刑罰。
注意從戰國法經的具法;戰國秦以及秦漢的具律;到曹魏時改為刑名;到晉律中分為刑名和法例兩篇;北齊律又合為名例律的發展過程。
8.北周律建樹不大(五)隋
1.開皇律定十惡;定五刑(笞、杖、徒、流、死)
2.大業律(六)唐(七)五代(略)
(八)宋掌握宋刑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法典;編敕;編例(九)元
1.《至元新格》元朝第一部法律2.《風憲宏綱》有關綱紀、吏治3.《大元通制》元朝比較完備的法律4.《元典章》地方官府所匯的法律5.《至正條格》最後一部(十)明1.《大明律》改篇目為7篇,被後世沿用。
2.明大誥重典治民,重典治吏的體現3.大明會典(十一)清1.《大清律例》共7篇,436條2.《大清會典》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太平天國1.《天朝田畝制度》體現平等、平均的思想。
2.《太平刑律》主要規定太平天國所定的一些罪名和一些刑罰。
3.《資政新篇》超前的成分很大,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尤其是戰亂的環境下,無法實現。
(二)清末(1840——1912年)
1.憲法性法律欽定憲法大綱;十九信條
2.刑法大清現行刑律的特點:根據大清律例刪改而成;對民事條款予以分出,不再科刑;解除同姓相婚的禁令。它是過渡性的刑律。
大清新刑律是新型刑律。分總則和分則兩編;規定了新式的刑法原則;規定新刑罰,區分主刑,從刑;規定了一些新罪名。這些內容要重點掌握。
3.民律草案共五編,1911年完成,未及公布實行。
4.商律(略)
5.《各級審判廳試辦章程》
6.《法院編製法》規定各級審判廳的設置,實行四級三審制。
(三)南京臨時政府
1.憲法性法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重點掌握:背景,公布時間,五點內容,三個特點,意義;
(2)不要認為是孫中山親自製定的第一部正式憲法——孫中山沒有親自製定;也不是第一部正式憲法(盡管革命派說相當於憲法,但畢竟不是憲法)。
2.其他法令:保護人權,保護私產,廢除陋習,保護華僑,廢除刑訊逼供,廢除體罰,反對株連等。(大體上看一下)
(四)北洋政府(1912-1928)
1.憲法性法律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天壇憲草)
中華民國約法(袁記約法)
中華民國憲法(賄選憲法)(1923年10月10號):它是中國近代第一部正式憲法——雖然在程序上是賄賂的結果,但在形式上和名稱上,並非一無是處。
2.刑事法律暫行新刑律:基礎是《大清新刑律》,其刑法原則,刑罰制度都一樣,僅僅把一些帝制下的用語,改成民國下的用語。
(五)國民政府1.憲法性法律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黨治下的產物,其基本精神是維護國民黨的一黨專政。
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五五憲草):雖於1936年5月5號公布了,但沒有實施,理由是日本侵華使得沒有條件實施。
中華民國憲法:了解基本內容及條文。
2.民法五編。注意與清朝的五編(總則,債權,物權,親屬,繼承)不一樣,而是總則,債,物權,親屬,繼承。採取國家本位主義和民商合一制,大量抄襲外國的。
3.刑法1928年和1935年兩部。新的內容主要是規定了保安處分。
4.民事訴訟法注意其當事人進行主義。
5.刑事訴訟法注意自由心證原則。
其他如行政法和法院組織法,一般性了解。
(六)人民民主政權
1.工農民主政權時期中華蘇維埃憲法大綱: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制定的第一部憲法性法律文件,其特點是由勞動人民當家作主;規定的政治制度是工農兵代表大會制。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主要掌握它反映了一些左傾的影響,即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
2.抗日民主政權時期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為代表規定的參議會制。
3.人民民主政權時期陝甘寧邊區憲法原則:最大的建樹是規定了人民代表會議制度,奠定了以後共和國政治制度的基礎。
第三講 中國歷代刑事法制一、罪名
1.昏、墨、賊、殺(夏)
2.寇攘姦宄(西周)
3.五過之疵:審判官在五等過失免人之罪時所出現的五種弊病:惟官(舊僚屬)
惟反(恩人)
惟內(親屬)
惟貨(行賄)
惟來(故交),從而把不該開脫的人開脫了,這要以開脫之罪治之。(西周)
4.漏泄省中語:泄密(漢)
5.重罪十條(北齊)
6.十惡(隋開皇律)
二、刑罰舊五刑;新五刑(笞、杖、徒、流、死);清末過渡刑罰(現行刑律規定的:罰金、徒、 流、遣、死);近代刑罰(主刑: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從刑)
三、刑法原則
1.區分過失和故意:惟眚和非眚(眚即過失)(西周)
2.區分偶犯和慣犯:惟終和非終(西周)
3.區分主犯和從犯:造意和非造意(漢)
4.罪疑惟輕(呂刑)
5.株連:緣坐(株連親屬);連坐(株連非親屬)
6.贖:也可以認為是刑罰,區別罰金
7.寬嚴適中
8.訴訟時效和法律時效
9.因時因地制宜:「刑罰世輕世重」(因時);「三國三典」(因地):刑新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
10.老幼殘疾犯罪減免刑罰
11.據實定罪和論心(動機)定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至唐朝之前的春秋決獄,特別強調當事人的動機。
12.考慮犯罪的情節和認罪的態度
13.類推:呂刑中的「上下比罪」,一直沿用到新刑法的頒布前。
14.正當防衛原則:最早可以推到西周
15.誣告反坐:最早起碼可追溯到戰國的秦國
16.更犯(累犯)加重
17.數罪並罰
18.自首減刑或免刑
19.上請(請):某些人的犯罪和某些情況下的犯罪必須報請皇帝裁決的原則,起源於西漢漢高祖劉邦,一直到清朝。
20.議(八議):周禮中有「八辟」,三國《曹魏律》始入律;八種貴族官僚犯罪可免死,一般犯罪可減等;親故賢能功勤貴賓。重點
21.親親得相首匿(漢)和同居有罪相為隱(唐朝及以後):後者的范圍更大,甚至包括部曲和奴婢。其共同的理論源頭:孔子的父子相隱的思想。反映了中國古代法律重視倫理的特點
22.五服治罪:晉律首先將服製作為定罪量刑的規定。
23.區分公罪和私罪(唐律):前者是官吏因公事而犯,可以從輕處罰,保障官吏積極履行公務;後者是官吏因私事或因假公濟私而犯,要從嚴懲處,打擊官吏徇私枉法和貪贓枉法。
24.官當:用官品抵銷刑罰。最早由南朝的陳律規定下來,在後來唐律和宋律中也有反映,但在明清律中就沒有了。因為當徒刑的比較多,故又稱「以官當徒」,但不僅僅是這樣。
25.外國人在中國犯罪的處理原則:唐律: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表現了既尊重外國習俗和法律的友好態度,又堅決維護主權的精神。原因在於唐的強大。)明朝:化外人犯罪以律擬斷。清末:《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首先攫取領事裁判權;大清新刑律第八條承認了領事裁判權;1943年才真正廢除。
26.同罪異罰:在我國存在了很久,從奴隸社會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甚至民主政權時期,都有此類規定。
27.罪刑法定:最先由大清新刑律規定
第四講中國歷代民事法制
一、所有權制度(主要是土地所有權問題)
(一)奴隸制時期土地王有制,土地不可以買賣。
(二)封建制時期私田可以買賣,國家保有一部分官田。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在民法的物權編里具體規定。
二、契約
(一)奴隸制時期西周時期買賣契約:質,劑;借貸契約:傅別
(二)封建社會(略)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略)
三、婚姻制度歷史上變化不大掌握內容:六禮的內容和影響。在這部分,教材上的第七到第十二部分屬於誤印,應刪去。同姓不婚的內容和目的。目的:生育健康的後代;附遠,擴大本家族的勢力;厚別,嚴格區別同宗,防止紊亂綱常。這一規定影響深遠,到大清現行刑律才開禁。七去和三不去的具體內容。
四、家庭制度:父權制、夫權制五、繼承製度:嫡長子繼承製度(始於西周成王後),與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家庭制度有關。
第五講 中國歷代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一)奴隸制社會傳說的成分較重。西周的內容較肯定,西周的大司寇,小司寇,士師。
(二)封建制社會戰國時期:秦的廷尉;齊的大理;楚國的廷理。
秦朝至南北朝的北齊前:基本上是廷尉。
北齊改為大理寺。在隋、唐、宋時期,主要是三法司,大理寺負責審判,刑部負責復核,御史台負責監察。元朝較特殊。在明清時期,大理寺負責復核,刑部負責審判,都察院負責監察。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主要類型:清末,中央刑部改為法部,負責司法行政;大理寺改為大理院,負責審判。地方省設高等審判廳,府設地方審判廳,縣設初級審判廳。審級制度為四級三審。與此相對應,設立了四級檢察機關,分別是總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初級檢察廳。北洋政府普通法院的設置與清末相同,北洋政府實行審檢合一制,在各級審判廳設立各級檢察廳。在中華民國的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審判機關中央設最高法院,省設高等法院,縣市設地方法院,實行三級三審制。人民民主政權時期設置較復雜。
注意隋唐和明清三法司的區別;廷尉到大理寺的變化;清末,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變化。
第六講中國歷代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二、訴訟制度
(一)奴隸制社會重點掌握五聽
(二)封建制社會重點掌握:秦的公室告和非公室告。漢朝的秋冬行刑,春秋決獄。登聞鼓制度確立於西晉。北魏開始實行死刑奏報制度。明清時期的三司會審,九卿圓審,熱審,秋審,朝審及廠衛制度。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重點掌握領事裁判權、會審公廨。
此外掌握馬錫五審判方式。
中國古代主要立法思想概述
一、夏商時期
1、「天討」、「天罰」的神權政治法律觀
二、西周時期
1、「以德配天」說。(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2、「明得慎罰」的法律主張。
三、秦朝
1、法自君出,君主獨斷。
2、以法為本,嚴刑峻罰。
3、統一法律法令,注重法律宣傳。
三、漢朝
1、「與民休息」、「寬省刑罰」的指導思想。
2、「禮法並用」、「德主刑輔」的指導思想。
四、隋初的立法思想
1、 以德為主,德刑並用的正統法律思想。(以輕代重,化死為生。)
2、 嚴格執行法律,依法辦事,不徇私情,也是隋初君臣的法律思想之一。
五、唐朝
1、「德本刑用」的指導思想
「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
2、立法要求寬簡、穩定、劃一的思想。
3、嚴格守法與執法的思想。
六、宋代
1、 重懲「賊盜」的法制指導思想。主張採用重法,使用酷刑嚴厲鎮壓「賊盜」犯罪。「太祖、太宗頗用重典,以繩奸慝」。
2、 強干弱枝,集權中央。
七、元代
1、 參照唐宋之制,附會漢法。
2、 沿用本民族習慣法。
八、明代
1、 朱元璋重典治亂的思想。
2、 「重典治吏」與「重典治民」的思想。
3、 禮法並用的指導思想。
九、清代
1、清初「詳譯明律,參與國制」的立法思想。
2、「參漢酎金」的立法思想。
B. 中國古代民族法的特點
法律分析:法律出於皇權,維護皇權。古代中國實行專制主義的統治,奴隸社會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會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實行個人獨裁統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審判官。歷代法律都以皇帝個人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律的制定雖由朝臣具體完成,但批准權屬於皇帝,歷代帝王都凌駕於法律之上。除律外,皇帝還可根據需要隨時發布詔、令、格、式等。"法自君出",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了皇權。禮法結合,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在中國古代法律中,禮佔有重要位置,"為政先禮,禮為政本",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步形成了許多重要的基本特點。其中既有一些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古代法律制度大體一致的共性特點,也有一部分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自身獨特存在的個性特徵。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由於後者的存在和發展,使中國古代法律制度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法律制度呈現出某種差異性。例如: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具有濃厚的宗法倫理色彩,與宗法等級制度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往往表現為國家政權、王權、皇權和族權、父權、夫權的高度統一;法律制度貫徹禮刑並用、"德主刑輔"原則,突出體現"禮治"、"德治"、"人治"特色;法律體系採取諸法合體、以刑為主的體例模式,民事、經濟、行政等各部門的法律關系常常以刑事法律規范進行調整或制裁;刑罰制度相當野蠻殘酷,刑罰體系包含大量摧殘人身體膚或生理功能的肉刑內容;等等。那麼,這部分法律內容或法律制度特點究竟是怎樣形成的?換言之,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這些特點的形成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對此,法制史學界進行過一些研究,這些研究大都是結合中國古代的地理環境、歷史條件、國情特色、民族性格等諸多因素進行探討的,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或者基本一致的看法。應該承認,這種研究的出發點基本是正確的。但遺憾的是,由於某些法史觀或方法論存在一些問題,因而有的研究結論未必正確中肯。在這里,我們不準備全面評述其所有觀點或結論,也不打算系統探討其全部成因,只想對其中一些影響較大而問題也較多的觀點,根據自己的看法略作辨析,以期澄清某些歷史事實。謬誤不當之處,祈望不吝賜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三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C. 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青少年普及讀本)》內容簡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叢書》最初策劃於2006年初,並於當年被列入「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按照當時的設想,我們希望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團中央權益部共同組織編寫,並與相關人士進行了商榷,叢書編寫宗旨是為全國廣大青少年提供簡單明了的介紹我國政治制度的國情教育教材。當時計劃分兩批出版8本圖書,第一批是介紹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即《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中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第二批是介紹我國重要的政治制度,即《中國選舉制度》、《中國行政管理制度》、《中國司法制度》和《中國國防制度》。由於各種原因,《叢書》的出版工作一直耽擱。也許是時間的巧合,借中共中央宣傳部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契機,我們推出了第一批圖書,也算我們對新中國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的一點貢獻吧!
《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青少年普及讀本)》:「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叢書·青少年讀本
深刻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基本內涵
全面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歷史背景
引言:實現民族平等,鞏固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壹 中國為什麼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一)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的長期存在,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基礎
(二)近代以來各民族外御列強入侵、內求民族解放的光榮傳統,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基礎
(三)各民族錯居雜處、相依共存的狀況,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現實基礎
(四)民族地區與漢族地區之間資源條件和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經濟基礎
(五)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根本保證
貳 什麼是民族區域自治
(一)民族區域自治的概念
(二)民族區域自治的特點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五)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六)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優勢
叄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偉大成就
(一)政治方面
(二)經濟方面
(三)民族文化方面
(四)民族教育方面
(五)醫療衛生事業方面
附錄一: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地區
附錄二:中國民族自治地方一覽
文摘
壹 中國為什麼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949年1月31日,伴隨著解放戰爭的隆隆炮聲,北平和平解放,至此,歷時142天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宣告結束,人民的勝利已成定局。4月20日晚8時,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3天之後,南京解放。「佔領總統府」這一勝利,不僅宣告了國民黨政權的瓦解,同時也宣告了我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時代的即將到來。對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而言,要實現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必須解決好民族問題。即將成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面臨著一個重大抉擇:新中國成立後,解決國內的民族問題,是學習蘇聯,走聯邦制的道路,還是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走出一條我們自己的路?這是關繫到新中國的繁榮、中華民族的昌盛的重大抉擇!1949年全國政協大會籌備期間,在起草《共同綱領》的時候,關於新中國的民族政策,毛澤東同志就提出,要考慮到底是搞聯邦,還是搞統一共和國,少數民族區域自治。為此,毛澤東專門就有關民族自決權和是否實施聯邦制的問題徵求著名的民族理論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領導人李維漢的意見。李維漢同志旁徵博引,系統地論證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民族自決權實施的原則和意義,認為「不能不根據各個民族和各個國家的不同情況,經過不同的具體道路,採取不同的形式。」
D. 闡述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並結合現代社
一、主要內容與歷史地位
(一)法自君出
既皇權至上的封建立法的基本原則。
法律賦予君主「順天行誅」,皇帝一言而天下法,君為「三尺法」的最高主宰。「詔」「令」「敕」「格」「式」「例」皆由「欽定」,君主對法律可更、可補、可締(」罪加一等「「大赦天下」「功過相抵」.....),而法律對於侵犯皇權的任何言行,都被視為是違反「天常」的第一重罪。
這種思想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所繼承。
(二)禮律結合
禮治與法治相融合。
「法治」主體是君主專制官僚政體(春秋戰國以來),講究」以力治人「、以」成文法「治人。 禮治則以家族宗法行為規范及倫理觀念為主體,講究」以德服人「,以「判例法」治人。兩者會產生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統治方針矛盾與執行策略矛盾,但「禮治」「法治」皆為自然經濟與宗法社會的產物,儒家從維護宗法社會到維護封建自然經濟,法家則從維護封建自然經濟到維護宗法社會,兩者以「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達成分工各異而目的相同的絕妙統一。(例:《唐律》「十惡」:維護宗法家族秩序與維護集權專制政體共占」九惡「,且平均分配,僅」一惡「為民)。這種二元的法律價值觀使人不僅成為人,還須履行家族宗法和國家賦予的雙重義務,而封建法官卻不得不在禮法和國法之間尋求平衡。這種混合法不僅構成了封建法系的重要特徵,還是體現了中華法系的優越性。
(三)三綱為本,法有差等
三綱是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理論基礎及精神支柱,是封建法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則。
三綱要求確立並遵循的貴賤、親疏、尊卑、上下、長幼的嚴格等級次序,並被認作關系「王道」得失的不可逆的社會關系基礎。(《白虎通義·禮義》:朝廷之禮,貴不讓賤,所以明尊卑也;鄉黨之禮,長不讓幼,所以明有年也;家廟之禮,親不讓疏,所以明有親也。此三者行,然後王道得焉」。)
在獄訟中,家族法規被視為國家法律的一部分,而等級關系則成為首要考慮要素。首要保障皇權神聖不可侵犯。其次,一方面嚴懲罪犯,另一方面賦予「尊者」法律特權,強調 「嚴君臣之分,明尊卑之序」,或 「正父子之倫,定男女之別」,維護封建特權,造成法律不平等。
(四)德主刑輔,先教後刑
這是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德刑關系原則。
孔子到董仲舒都強調道德教化而後重視刑罰,主張以德服人,先教後刑,同時強調 「德政」。
(五)應經合義 原心定罪
據儒家經義解釋律法。僅是對於立法和法律注釋的要求,也是對於司法實踐的要求。同時要求在法律規定之外,引據儒家經義決獄。重點審判犯罪者動機是否合乎儒家道德,如不合必須嚴懲;如合乎,雖犯法亦可從輕論處。
封建正統法律思想是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影響了漢武帝以後整個封建時代的法律理論及實踐指導核心 , 對封建社會的立法和司法活動起著支配作用。
二、對現代社會的消極影響
(一)影響公民的民主精神覺醒
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人治、特權、尊卑及懼法厭訟等觀念仍然具有強勁的歷史慣性,以各種途徑和形式得以保存和延續。平等、自由的觀念在今天的老百姓心目中仍然難以接受,權大於法的特權意識根深蒂固。
(二)影響個體利益的社會重視及保障
構架於儒家哲學基礎之上的封建正統法律思想,注重以道德教化平息紛爭。為了息事寧人,往往忽視是非曲直。過分強調秩序與穩定,必然妨礙自由、平等及個體利益的保障。對現代中國人文仍有著持續的影響,個體利益的式微至今改觀不大,在應該出現公民意識的地方,法律對個體的保障任重道遠。
(三)影響現代法律、法制及法學思維邏輯。
現代法治與傳統法治思維方式交織扭曲。經學思維模式仍在影響現代法學、法制與法治。壓抑了中國法學的繁榮發展(缺乏思想創新,缺乏學術流派,缺乏學術個性)。派生性思維大於創造性思維。人情先於法律的觀念至今仍無法克服(「人情案」、「關系案」、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等)。
三、積極影響
(一)讓中國優秀傳統價值觀傳承至今
「德主刑輔、明德慎罰」,提醒國家」以德治」,法德並用,講究人情更講究倫理道德,以道德規范及約束自己,是現代社會的一大進步
(二)讓現代法律更加人性化
現行立法借鑒了「人倫思想」的合理成分,維護家庭和睦及穩定成為人們的一項基本的道德義務。在法律實施過程中,對社會倫理道德的重視,對遵循公序良俗的考量,可以讓法律更加人性化
(三)對現代法治建設具有指導意義
我國的社會轉型充斥各種利益矛盾與沖突,大量犯罪現象時有發生。面對犯罪率不斷上升的社會現象,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核心目的——「防患於未然」,儒家文化的「以史為鑒」,都在提醒及指導現代社會應加強道德教育,減少法律實施的壓力和困難。
(四)讓中國社會治理更趨穩定
中國傳統道德(相當一部分)至今仍作為上層建築的核心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設),對規范國人行為,維護穩定有著積極的作用。
1、「明德慎罰」: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人定國、抑制暴政、撫恤於民的作用。
2、「禮法合治」:強調犯罪綜合治理,既將犯罪預防與犯罪控制統為一體。通過發展經濟、教化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來預防犯罪。
問題過於龐大,未盡之處,可共探討之
E. 中國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中國封建正統法律思想是為了適應、鞏固和發展封建大一統的需要而出現的法律思想 ,因此作為維護封建統治基本工具的法律思想也必然會受到統治思想的左右。適應維護封建統治的思想文化理念是封建正統法律思想形成的直接動力。
以「德主刑輔、禮法並用、原心定罪」的主體的封建社會正統法律思想是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順達論文它以先秦難聞諸子百家的「仁、禮、德」的並重儒家學說為基礎 , 通過「引經決獄」、「引經解律」的方式把儒家思想引入司法實踐 。 同時,該法律思想孕含著「天罰天討」的神權法思想、「親親尊尊」的宗法等級制度、「陽尊陰卑」的陰陽五行說及「專任刑罰」的法家思想等。此後,封建社會的這一正統法律思想雖然經歷了各種非正統和反正統法律思想的沖擊並隨著清末封建社會制度的解體而壽終正寢,但是它影響了漢武帝以後的整個封建時代的法律實踐 , 對我國封建社會的立法和司法活動起著重要的指導和支配作用。
F. 闡述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並結合現代社會中的一些現象,談談其對現代中國社會積極和消
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內容和特徵是在漫長的法律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從思想淵源來看,它們大都是從先秦時代的思想材料中加以提煉而成的。這些思想材料有的本來是對立的,但在封建社會的政治法律實踐中逐漸融而為一、並行不悖。這些都代表著其他法系所無而中華法系所獨有的內容和特徵。因此,它們不僅僅屬於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范圍,而應屬於整個中華法系。
一、「禮治」與「法治」相結合的法律傳統
法統即法律傳統,是指導法律實踐活動(立法、司法及思維)的價值基礎。它決定著法律實踐活動的內容、特點和發展方向。一般而言,一個民族的法律傳統是一元的,而中國封建時代的法律傳統則是二元的,即「禮治」和「法治」.
二、「德政」與刑罰相結合的治國方策
在春秋戰國時,儒家主張的「為政以德」、「以德服人」的「德政」、「仁政」,與法家主張的「以法治國」、「以刑去刑」、「以力服人」是截然對立的。可以說,儒家的主張由於難於操作而顯得過於理想化;法家的主張由於缺乏實踐經驗而顯得過於簡單化。秦漢以後,封建統治者吸取了秦朝暴虐亡國的教訓,轉而注重德政。而支配一個泱泱大國,又非運用法律刑罰手段不可。不搞德政,人民會起來造反;不搞刑罰,地方分裂勢力就會發難。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可以說是個歷史性的選擇。董仲舒的神秘主義的「德主刑輔」論,一方面把儒家的「德政」置於首要之地,另一方面又給法家的刑罰落實政策,給它一個安頓,甚而使之具有神性。歷代封建王朝在制定國策時,都標榜「德政」以獲取民心。而教化措施則是預防人民犯罪的第一道防線。「德政」具有使統治者自我約束的積極作用,其目的還在於達到長治久安。刑罰的政治價值在於鎮壓人民的反抗斗爭,和制止統治階級內部的「犯上作亂」。當皇權和族權被宣布為神時,任何反叛皇權和族權的行為便成了瀆神行為。而對這些叛逆者施以嚴刑就不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合理的了。特別是到了唐代以後,當「一準乎禮」的封建法典被宣布為符合「天理」時,對所有犯罪行為的制裁便都是正義的了,在使用刑罰時大可不必隱諱扭捏作態了。
在「德刑」關繫上值得一提的人物,除了孔子、董仲舒之外,還有南宋的朱熹。他的基於「氣稟」差別的「德禮政刑」、「相為表裡」、「相為終始」的學說,達到「德刑」關系方面的認識的最高水平。而「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 (《四庫全書總目·政書類·法令之屬》)則概括了封建士大夫和社會輿論對刑罰的一般見解。在施政中毫不掩飾地使用刑罰,而社會輿論卻不贊揚刑罰。其結果,一方面對統治者的行為多少有些牽制,而另一方面卻產生了輕視法律的副作用。研究法律、法學,成了聖賢所不齒的左道旁門,更不必說視訟師為「訟棍」了。這種偏見不利於法律思想和法學的正常發展。
三、「人」與「法」相結合的法體理論
法體指法律實踐活動(立法、司法)的工作程序或方式。比如成文法、判例法或兩者相結合的混合法。關於法體的思想和觀點,是法律思想也是中國法律思想史的重要內容之一。
G. 三民族主義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1、「民族主義」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相對應,其含義概述一下即可。需要強調的是,民族主義或「驅除韃虜」並不意味著排滿,用孫中山的解釋就是,「排滿洲者,排其皇室念敏也,排其官吏也」。另外,民族主義沒有反帝的內容,這是它的弱點。
2、「民權主義」和「建立民國」相對應。它有四層意思,一是同民族主義(民族革命)同時進行,二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三是純高派反對君主立憲制,四是反對漢人的君主政體國家。這四層意思反映了民權主義的進步性。
3、「民生主義」和「平均地權」相對應。其目的、內容作用如教材所述。孫中山曾經說:「定地價之法,比方地主有地價值一千元,可定價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將來因交通發達,價漲至一萬,地主得二千,已屬有益無損,贏利八千,當屬國家。這與國計民生,皆有大益。」這種辦法反映了農民對於獲得土地的願望。
(7)我國封建社會民族法的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三民主義的局限性
在革命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來。民族主義不反帝,在武昌起義後,承認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和不平等條約;對北洋軍閥讓步,使袁世凱篡取革命果實;
依靠會黨、新軍為斗爭主力,農村沒有大的變動。產生上述局限性的根源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領導革命的領袖多是做賀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出身,對社會、對中國農村、農民沒有透徹的了解,也是重要的原因。
參考資料:三民主義-網路
H. 封建製法的封建製法的主要內容
封建製法的所有規定,歸根結底都是為保護它的經濟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這個根本任務服務的。中國戰國時期魏國李悝編纂的《法經》六篇以盜法作為首篇,說明它以維護私有財產為首要任務。當時,封建土地所有制已經出現,封建製法是在確保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礎上來保護私有財產的。唐律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全盛階段的產物,它總結了歷代封建王朝的立法和司法經驗,典型地反映了中國封建經濟和政治的特點。唐律戶婚律中,把嚴格保護封建國有土地和地主階級的土地制度作為一項主要內容,規定盜貿賣、盜耕種公私田的處刑。宋代土地所有權和租佃關系的規定更加詳細、具體,北宋初期出現了正式承認土地所有權的憑證──紅契,宋代法律還確定了典賣租佃制度,同時明確規定佃客和地主的不平等地位,如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詔書規定:佃客犯主,加凡人一等(《宋史·刑法志》)。歐洲各國封建製法普遍規定了封建主對土地的絕對權利和農奴制。農奴法是歐洲封建製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封建製法還比較普遍地規定了不動產(主要是土地)的長子繼承權,這也是鞏固封建土地所有制、防止封建地產分散和封建門第瓦解的一種重要措施。
在封建社會里,除了階級外,還存在等級劃分。等級是以佔有土地多少和權力大小來劃分的。國王(皇帝)是一國最大的地主,高踞於封建等級的頂端,將全國土地分封所屬諸侯,諸侯再將領地封賜所屬家臣,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階梯式封建等級。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權威,享有政治、經濟和法律上的最大特權。處於皇帝之下的大、中、小貴族,因其封地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享有不同等級的特權。中國封建統治者為了把國家政權牢牢掌握在封建顯貴手裡,除了實行科舉制度外,還往往採取特蔭、奏蔭、恩蔭等辦法,使貴族及其子弟進入仕途,居於上品要位。在刑罰方面,不同等級的人犯了同樣的罪,其所承擔的法律後果也完全不同。如唐律中,主殺奴婢和奴婢殺主的刑罰輕重就不相同。中國封建製法中還有所謂八議、使皇親國戚、貴族官僚犯了罪,享有酌情減免刑罰的特權。另外,他們還可以通過贖刑、官蔭、官當等制度減免刑罰。西歐封建製法也同樣有維護封建等級特權的規定。法蘭克王國《薩利克法典》第41條規定,殺死一個自由法蘭克人,罰付200個金幣,殺死羅馬人農夫,罰付100個金幣,而殺死替國王服務的人,則要罰付600個金幣。
I. 黨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規有哪些內容
黨和國家的民族平等政策是指國家和政黨為調節民族關系,處理民族問題而採取的相關措施、規定等的總和。從世界范圍來看,民族政策的實質和作用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發展政策;後者如種族隔離、種族歧視政策等。
從內容來看,有政策原則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則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須遵循的大政方針,如我國實行的民族平等團結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等;具體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對涉及民族問題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體的規定。
我們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實際上是有關少數民族的政策。它是黨和政府根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結合我國多民族的基本國情和民族問題長期存在的客觀實際制定的,其本質是促進各民族平等團結、發展進步和共同繁榮,是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民族問題的重要行為准則,是我國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政策;
(2)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政策;
(4)加快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政策;
(5)積極發展少數民族教育文化事業政策;
(6)保障各民族使用發展語言文字政策;
(7)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政策;
(8)尊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數民族上層愛國人士建立統一戰線的政策;
(IO)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我們黨關於民族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是什麼?
1、民族的產生、發展和消亡是一個漫長歷史過程,民族問題將長期存在。
2、社會主義階段是各民族共同繁榮興旺的時期,各民族間的共同因素在不斷增多,但民族特點、民族差異將繼續存在。
3、民族問題是社會總問題的一部分,民族問題只有在解決整個社會問題的過程中才能逐步解決,我國現階段的民族問題只有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共同事業中才能逐步解決。
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歷史長短、發展程度高低,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應該一律平等,應該加強各民族人民的大團結,維護國家的統一。
5、大力發展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也是我國現階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各民族要互相幫助,實現共同進步和繁榮。
6、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重大貢獻,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制度。
7、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幹部隊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
8、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織在一起,在處理民族問題時還要注意全面正確地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政策。
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民族平等最初由資產階級提出,曾在反對封建主義和民族壓迫的斗爭中起過進步作用。但在資產階級取得政權後,便成為欺騙和壓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才被賦予了它真實的內容和科學的涵義,成為無產階級民族觀的核心,成為無產階級處理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其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權利上的完全平等。
(3)幫助一切民族實現民族平等權利,對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權利給予特殊照顧。
(4)各民族都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
民族團結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民族團結是各民族間和各民族內部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結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關系,是馬克思主義處理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徵和核心內容之一。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是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們黨的團結為核心的,是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祖國統一為基礎的。作為我國民族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義: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
(2)維護、促進各民族之間和民族內部的團結。
(3)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
(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
中國政府在維護民族團結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l)將民族團結的原則明確地寫入《共同綱領》、歷次《憲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團結成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維護民族團結成為每一個人的法定義務。
(2)努力消除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間的隔閡。1951年,政務院發布《關於處理帶有歧視或侮辱少數民族性質的稱謂、地名、碑揭、匾聯的指示》,消除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舊的痕跡。50年代,國家還組織慰問團、訪問團,並組織少數民族參觀團,增強了各族人民之間的了解和信任。
(3)通過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並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1952年和1956年,進行過兩次民族政策的大檢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國進行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都不斷地增強了民族團結。
(4)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國絕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後召開了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並逐步形成了層層召開、定期召開的制度,在此基礎上,國務院於1988年4月首次召開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彰民族團結進步的先進人物和集體,總結推廣典型經驗。使民族團結正在成為一種社會輿論,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5)旗幟鮮明地進行反分裂斗爭,打擊了少數分裂主義分子,團結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使各族人民在尖銳復雜的斗爭中提高了對分裂活動的識別力和抵制力。
(6)及時地、妥善地處理民族關系中發生的問題,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把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文化事業作為促進民族團結的基礎。黨的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整個國家工作重點的轉移,民族工作的重點也隨之轉移,明確地提出了民族工作一是經濟建設,二是加強團結。並採取相應措施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文化事業。
J. 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引言:西周是我國第一個實行分封制的國家,那西周實行分團廳臘封制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又有伏答什麼?
三、分封制的影響
分封制的設立有利於西周穩固當時的政治統治,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的統治地位,擴大了西周的統治區域,通過分封制,西周的文化也得以傳播到其他地方,緩和了西周和其他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了邊遠地區民族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