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合同法三大撤銷權
1. 合同法撤銷權規定有哪些
合同法撤銷權規定有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清陪孫變更或者撤銷: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法律依據】亂茄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答鏈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2. 什麼是撤銷權合同法關於撤銷權是怎樣規定的 謝謝解答!
撤銷權,又稱廢罷訴權,是指債權人在債務人與他人實施處分其財產或權利的行為危害債權的實現時,得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
撤銷權為實體法上的權利;撤銷權為附屬於債權的權利;撤銷權兼具形成權與請求權的性質。
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財產並無直接支配的權利,只能對債務人請求給付,債務人得自由支配其財產。但當債務人與他人實施某種行為,使其作為債權擔保的責任財產不當減少,因而害及債權人的利益,致使債權有不能實現的危險情形時,債權人可申請法院撤銷債務人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恢復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使債權得到確保。
中國民法框架下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與撤銷權的比較
在考察兩種撤銷權的區別時,最自然的方法是考察其法律基礎。兩種撤銷權所依據的法律基礎不同。
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是依據《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二)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了可撤銷合同的情形:「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是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撤銷權的法律依據是我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在考察法條的基礎上,二者已經表現出明顯不同。首先,兩種撤銷權的權利人不同。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的權利人是享有撤銷請求權的當事人,而就被撤銷的民事行為而言,撤銷權的權利人不是民事行為當事人,而是與此行為有利益關聯的第三人,是作為債務人的當事人的債權人。其次,兩種撤銷權的對象是不同的。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所保護的是民事行為當事人正常地締結契約、締結正常的契約的權利,歸根到底,是民事行為當事人自由、平等、合理的意思表達與合同自由等基本民事權利。而撤銷權所保護的對象直接指向債權人的債權效力,或者說債權實現的可能。簡言之,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以取消民事行為的效力來保護撤銷請求人的基本民事權利,而撤銷權以取消民事行為的效力來保護債權人的債權。再者,兩種撤銷權的實現途徑不同。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的實現途徑是,請求人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而撤銷權的行使必須通過訴訟方式,在撤銷權訴訟中含有私法上撤銷的意思表示。
3. 合同法對撤銷權到底怎麼規定的
合同撤銷權的法律性質:
1、合同撤銷權是基於債權而產生的一種法定權利;
2、合同撤銷權是合同相對性的特殊突破;
3、合同撤銷權是一種形成權;
4、合同撤銷權的其他法律性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4. 民法典關於撤銷權的規定
合同在現實生活中十分常見,有效的合同所確立的權利、義務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合同當事人可能會希望對合同的內容進行變更、解除或者撤銷。那麼合同法關於撤銷權的規定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一、民法典關於撤銷權的規定
第五百三十八條: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放棄債權擔保、無償轉讓財產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三十九條: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四十二條:債務人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行為被撤銷的,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二、撤銷權和解除權的區別
(一)撤銷權主要適用於三種情況:
1、是適用於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時候(如請求撤銷因欺詐產生的合同);
2、是適用於當事人有權反悔的情形(如撤銷贈與);
3、是適用於否定債務人與第三人法律關系的情形。
(二)解除權主要適用於三種情況:
1、相對人重大違約的時候;
2、發生不可抗力的時候;
3、當事人主觀條件凱櫻發生變化的時候(如《民法典》規定的任意解除權)
(三)撤銷權適用於單方行為和雙方行為;解除權適用於合同(雙方行為)。
(四)撤銷權行使後,被撤銷的法律關系自始消滅;解除權行使後,合同效力原則上自始消滅,但也可以自解除之日起消滅。
(五)撤銷權是形成權,宜受除斥期間的限制
(六)撤銷權為法定,解除權分為法定和意定兩種。
(七)撤銷權分為單純好喚形成權和形成訴權;解除權原則上是單純形成權。
三、合同的撤銷權名詞解釋
合同撤銷權,即可撤銷盯襪叢合同的撤銷權,是指撤銷權人因合同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享有的以其單方意思表示撤銷已成立的合同的權利。
相對於絕對無效合同而言,可撤銷合同屬相對無效合同,其在有撤銷權的一方行使撤銷權之前,合同對當事人仍有效力,故其相對無效。在行使撤銷權後,合同無效溯及合同成立之時,自始不發生效力。
合同解除權就是合同當事人依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權利,它的行使直接導致合同權利義務消滅的法律後果。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方法。
以上就是民法典關於撤銷權的規定的相關內容。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放棄債權擔保、無償轉讓財產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5. 《合同法》中關於撤銷權的規定是哪些
一、《合同法》中關於撤銷權的規定 《 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施行)》 第一百五十二條686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第一百五十二條686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第一百五十二條686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第六百六十三條6868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 扶養 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 贈與合同 約定的義務。 第六百六十四條6868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 繼承人 或者法定 代理 人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二、撤銷權的消滅 以下兩種情形下,當事人的撤銷權消滅: 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權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 在 可撤銷合同 中,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有權撤銷合同,但是當事人的這種撤銷權並非是沒有任何限制的,也就是說,撤銷權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間內行使撤銷權。因為,可撤銷的合同往往只涉及當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問題,如果當事人自願接受此種合同的後果,則法律就會讓此種合同有效。然而,如果撤銷權人長期不行使其權利,不主張撤銷合同,就會讓合同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這即不利於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也不利於加快交易的發展;同時還可能使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在判斷是否准予撤銷時,由於時間太長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正是基於此種考慮,各國的立法往往都明確規定撤銷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如果超過了此期限還不行使,撤銷權人就會失去撤銷合同的權利,該合同有效。民法通則雖然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作出了規定,但是對撤銷的期限並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七十三條對此作了規定,可變更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一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本條在借鑒國外的規定和總結我國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的可撤銷合同的行使期限作了規定。 本條規定的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1年,也就是說在這1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當事人就失去了撤銷合同的權利,那麼當事人就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對於何時起算該期限,本條規定,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為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期限,也就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開始計算撤銷權的行使期間。 本規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間,而不是 訴訟時效 。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內,不存在期間的中斷或者中止的問題,這「1年」是一個不變的期間,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間。 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 撤銷權是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的一種權利,因此當事人可以行使撤銷權,也可以放棄撤銷權。本條第二項對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的方式作出了規定,當事人可以以兩種方式放棄撤銷權:第一種是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放棄撤銷權。以明示的方式放棄撤銷權的行為是很典型的對權利的處分的方式。放棄撤銷權的明確表示可以是用口頭的方法明確表示,也可以是用書面的方法明確表示。任何默示的方式都不構成對撤銷權的放棄。第二種是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以自己的行為放棄了撤銷權。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在放棄其具有的撤銷權時,並不一定要向當事人明確表示,他也可以以自己的行為來放棄該撤銷權,如該當事人在 合同履行 期限到來時,自動履行了合同中規定的義務或者向對方要求合同中規定的債權。還比如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對方當事人違約而不是申請撤銷合同等都是對撤銷權放棄的行為。當事人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了其願意接受合同的約束,放棄了按法律應當享有的撤銷權。 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後,造成的法律效果就是,該撤銷權消滅,合同產生絕對的效力,該當事人不得再以相同的理由要求撤銷該合同,而應按照合同的規定履行自己的義務,否則就構成違約。 在行使撤銷權之前,您最好先了解一下 撤銷權的規定 有哪些,撤銷權可以在關鍵的時刻挽救當事人的經濟財產損失,並且避免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所以對於撤銷權的規定有一定的了解對於正確的行使撤銷權是非常有必要的。
6. 合同法的撤銷權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合同可撤銷的情形: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2、以欺詐、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欺詐、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3、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的訂立顯失公平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 撤銷權人行使合同撤銷權後,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處於無效狀態。
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7. 撤銷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撤銷權又稱廢罷訴權,是指 債權人 在 債務人 與他人實施處分其財產或權利的行為危害債權的實現時,得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撤銷權為實體法上的權利;撤銷權為附屬於債權的權利;撤銷權是一種形成權。《 合同法 》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權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孫好穗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法律設計的撤銷權,是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撤銷權行使的目的在於防止因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不當減少而給債權人帶襪殲來損害,從而使債權得到充分實現。 合同法中撤銷權的4大種類: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善意相對人在合同被追認之前可以行使撤銷權。 2、無權 代理 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善意相對人在合同被追認之前可以行使撤銷權。 3、合同一方當事人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或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可以行使撤銷權。 4、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實施或無償、低價轉讓、處分其財產的行為,受損害的債權人有權行使撤銷權。 上述第一、二兩種情況,系無訂立合同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相對人可以行使撤銷權。第三種情形是違背意思表示真實原則,可行使撤則卜銷權。第四種情形是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可行使撤銷權。所以,《合同法》規定可以行使撤銷權的情況有4種,然而有些教科書和學者的理解上,只把上述第四種情況作為撤銷權的行使,這是不完整的,導致審判實踐中,理解發生分歧,適用法律產生矛盾。 《合同法》規定的上述四種撤銷權的主體及行使條件分析來看,有其不同之處。 (1)行使主體有兩種情況: 一是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包括上述第1、2、3種情況; 二是合同以外的權利受損害的第三人,為上述第4種情況。 (2)實施撤銷權的主體,必須以權利人的權利受損害或足以受損的權利人自己的名義申請行使。 (3)從行使撤銷權的條件分析,或者是合同一方當事人、或雙方當事人實施了損害或足以損害另一方當事人或第三人(債權人)的合法利益的行為。
8. 合同法律關系中法定撤銷權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法 律關系屬於民事法律關系,一民事法律關系的做出,如簽訂合同,在符合某些情形的前提下,當事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撤銷該民事法律行為,有關合同法律關系中法定撤銷權的情形一般有: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非純獲利合同,法定 代理 人未追認的,在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 2、基於重大誤解簽訂的合同,行為人有撤銷的權利。 3、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受欺詐方有撤銷的權利。 4、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撤銷的權利。 5、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受脅迫方有撤銷的權利。 6、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撤銷的權利。 撤銷權的行使,除上述第1種情形外,應當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申請。 法律規定: 《 民法典 》 第一百四十七條68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68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68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68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68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