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經濟法基礎
A.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所得稅法律制度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節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考試內容]
一、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和徵收范圍
一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1、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企業所得稅法》 (2007 年3 月16 日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08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企業包括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2、扣繳義務人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稅款由扣繳義務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時,從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的款項中扣繳。
對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工程作業和勞務所得應繳納的所得稅,稅務機關可以指定工程價款或者勞務費的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企業所得稅法》,不是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二企業所得稅徵收范圍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立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企業所得稅稅率
企業所得稅稅率採用比例稅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符合稅法規定情形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 0%。
另外,稅法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 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 %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三、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基礎。
應納稅所得額=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非居民企業取得符合稅法規定情形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⑴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⑵轉讓財產所得,以收入全額減除財產凈值後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⑶其他所得,參照上述兩項規定的方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時,應當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計算。
一收入總額
收入總額是指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包括:
⑴銷售貨物收入;
⑵提供勞務收入;
⑶轉讓財產收入;
⑷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⑸利息收入;
⑹租金收入;
⑺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⑻接受捐贈收入;
⑼其他收入。
二不征稅收入
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
⑴財政撥款;
⑵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⑶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三免稅收入
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⑴國債利息收入;
⑵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⑶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⑷符合規定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四准予扣除項目
1、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⑴成本
⑵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⑶稅金(指銷售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消費稅、資源稅、城建稅、教育稅附加、土地增值稅、關稅等,不包括增值稅)
⑷損失:營業外支出、經營虧損、投資損失、其他損失
⑸其他支出
2、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3、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4、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5、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① 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② 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③ 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④ 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6、企業使用或者銷售存貨,按照規定計算的存貨成本,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7、企業轉讓資產,該項資產的凈值,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8、企業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① 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
② 安置殘疾人員及國家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
9、創業投資企業從事國家需要重點扶持和鼓勵的創業投資,可以按投資額的一定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10、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11、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生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產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計收入。
12、企業購置用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
五不得扣除項目
1、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⑴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⑵企業所得稅稅款;
⑶稅收滯納金;
⑷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⑸企業發生的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扣除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以外的捐贈支出;
⑹贊助支出;
⑺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⑻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2、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⑴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⑵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⑶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⑷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⑸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⑹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⑺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3、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
⑴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
⑵自創商譽;
⑶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
⑷其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
4、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5、企業在匯總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其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不得抵減境內營業機構的盈利。
六特別納稅調整
1、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
企業與其關聯方共同開發、受讓無形資產,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勞務發生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按照獨立交易原則進行分攤。
2、企業可以向稅務機關提出與其關聯方之間業務往來的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稅務機關與企業協商、確認後,達成預約定價安排。
3、由居民企業,或者由居民企業和中國居民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抵於稅法規定正常稅率(25%)水平的國家(地區)的企業,並非由於合理的經營需要而對利潤不作分配或者減少分配的,上述利潤中應歸屬於該居民企業的部分,應當計入該居民企業的當期收入。
4、企業從其關聯方接受的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比例超過規定標准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企業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減少其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
七虧損彌補
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 年。
注意:一是自虧損年度的下一年度起連續5年不間斷地計算;二是連續發生年度虧損,也必須從第一個虧損年度算起,先虧先補,按順序連續計算虧損彌補期,不得將每個虧損年度的連續彌補期相加,更不得斷開計算。
聯營企業的虧損,由聯營企業就地依法進行彌補。投資方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後利潤,按規定應補繳所得稅的,企業如果投資方企業發生虧損,其分回的利潤可先用於彌補,虧損彌補虧損後仍有餘額的,再按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
企業境外業務之間(同一國家)的盈虧可以互相彌補,但企業境內外之間的盈虧不得相互彌補。
確定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上述有關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不得扣除項目的具體規定,按照稅收法律制度規定執行。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是指按照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稅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余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和抵免的稅額
1、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後5 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後的余額進行抵補;
⑴居民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
⑵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應稅所得。
2、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於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稅法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抵免。
五、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
二國家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
1、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
2、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
3、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4、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
5、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場所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
六、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申報與繳納
一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
1、企業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為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應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納稅人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為一個納稅年度。
2、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3、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六十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4、納稅人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以人民幣計算。所得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計算的,應當摺合成人民幣計算並繳納稅款。
5、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稅款由扣繳義務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時,從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的款項中扣繳。對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工程作業和勞務所得應繳納的所得稅,稅務機關可以指定工程價款或者勞務費的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每次代扣的稅款,應當自代扣之日起7日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企業所得稅報告表。
6、除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企業之間不得合並繳納企業所得稅。
7、企業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就其與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附送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企業不提供與其關聯方之間業務往來資料,或者提供虛假、不完整資料,未能真實反映其關聯業務往來情況的,稅務機關有權依法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8、稅務機關依照規定作出稅務調整,需要補征稅款的,應當補征稅款,並按規定加收利息。
二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企業所得稅以納稅人取得應納稅所得額的計征期終了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當實行分月預交時,每月的最後一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當實行分季預交時,每季最後一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而在進行年度匯算清繳時,納稅年度最後一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三納稅地點
1、除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居民企業以企業登記注冊地為納稅地點;但登記注冊地在境外的,以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的,應當匯總計算並繳納企業所得稅。
2、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立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以機構、場所所在地為納稅地點。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可以選擇由其主要機構、場所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以扣繳義務人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3、非居民企業應當由扣繳義務人扣繳的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扣繳或者無法履行扣繳義務的,由納稅人在所得發生地繳納。納稅人未依法繳納的,稅務機關可以從該納稅人在中國境內其他收入項目的支付人應付的款項中,追繳該納稅人的應納稅款。
B. 經濟法基礎
《經濟法基礎》是2007年11月1日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由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編著。
2007年國家頒布了《物權法》、《企業所得稅法》等法律、法規,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2008版會計資格考試大綱。根據以上變化,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組織有關專家,依據考試大綱對相應科目的考試輔導教材進行了修訂後出版發行,以幫助考生和相關人員學習理解考試大綱內容。本書為「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系列之一,系統地介紹了經濟法的基礎知識。內容包括:經濟法概論,會計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概述,流轉稅法律制度,所得稅法律制度,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等。
C. 會計初級官方教材是哪個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級會計實務》是2014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根據一些法律法規和會計資格考試大綱編寫,用於初級會計職稱考試。
《經濟法基礎》是2007年11月1日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由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編著。本書系統地介紹了經濟法的基礎知識。
擴櫻滲殲展資料: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一般每年有兩次考試機會,上半年為3月份報名,當年6月份考試;下半年為8月份報名,11月份考試。2017年3月會計從業資格證列入國家行政許可清理范疇,2017年11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十一部法律的決定,正式確定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
至此,伴隨著我國20多歲會計行業發展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正式劃上圓滿的句號。會計行業入門證書上升至初級會計職稱證書。
會計技術資格(初、中級、高級)考試,每年一次報考機會,11月份左右報名,次年5月中旬考試。通過可以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通過可以獲得會計初級證脊沖和中級證和高級證。
注冊會計師考試,每年一次報考機會,專業階段考試一般4月份左右報名,當年喊鏈10月中旬考試。通過可以獲得注冊會計師證書。
民商法學1.研究方向依據業務范圍,可以按照需要設立以下研究方向: 民法總則,民事權利(也可單列物權、債權、知識產權、人身權),民事責任(也可單列合同責任、侵權行為責任),商法理論與實踐(也可單列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破產法、海商法、保險法),婚姻家庭繼承製度(也可單列婚姻制度、繼承製度),比較民商法。
2.主要課程中國民法(可分設民法總則、物權法、債(合同)法、侵權行為法、人身權法、知識產權法),婚姻法、繼承法,商法理論(可分設公司法、票據法、破產法、保險法、海商法),外國民商法專題。每個研究方向的具體課程,可視情況分別設置。
經濟法學是一門新興的法律學科,是一片需從多方面開拓的廣闊領域。考慮到需要與可能、當前與長遠,本專業共設以下研究方向: 經濟法基礎理論,主要研究經濟法的本質及其運行機制功能,它是經濟法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企業公司法,主要研究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公司法律問題,包括經濟合同法,財稅金融法,涉外經濟法,
國家宏觀調控法。
2.主要課程經濟法基礎理論,企業公司法(含破產法),經濟合同法,財稅金融法,涉外經濟法,工業產權法,國家宏觀調控法。每個研究方向,均設置若干門課程,還可以視情況開設其他專題課。
● 二、相鄰學科
民法學,行政法學,訴訟法學,國際經濟法。
吉林大學法學院2007年經濟法學招生目錄
招生年份:2007年 本院系招收人數:395 專業代碼:030107
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復試 備 注
01經濟法理論
02市場規製法
03宏觀調控法
04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04德語
③624法學理論(含憲法學)
④425綜合(刑法學與民法學) 經濟法學、勞動法學 學制3年
跨學科加試:行政法學、民事訴訟法學
E. 寧波2007年有沒有會計從業考試哪報名
〔寧波市〕2007年度中級會計職稱考試11.8-14日報名
2006-11-3 17:57
根據浙江省統一部署,寧波市2007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統一安排在2006年11月8日——11月14日進行,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報考人員條件
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工作,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1、報考初級資格:高中畢業以上學歷。
2、報考中級資格:
⑴大專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五年;
⑵本科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四年;
⑶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二年;
⑷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一年;
⑸博士學位。
3、全國統考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初級資格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級別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二、考試科目
1、 初級資格考試:經濟法基礎、初級會計實務兩個科目。考生必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
2、 中級資格考試:財務管理、經濟法、中級會計實務三個科目。考生必須在連續的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
三、報名時間
2006年11月8日至11月14日 (具體作息時間詳見各報名點公告)。
四、2007年考試時間
考 試 日 期 初 級 資 格 中 級 資 格
5月19日 9:00--11:30 經濟法基礎 9:00—11:30 財務管理
14:00—17:00 初級會計實務 14:00—16:30 經濟法
5月20日
9:00—12:00 中級會計實務
五、具體報名辦法
報名實行屬地原則,向各報名點領取報名資料網上下載,報名表必須經報考人員所在單位人事部門簽注確認意見。報名時須攜帶報名人員身份證、學歷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等原件,一寸免冠近照、二寸免冠近照各1張(貼在報名表上)。已在2006年度取得中級資格考試部分科目合格人員,報名時還需持2006年度考試准考證。
本次考試報名採取現場認證方式進行,必須由報考者本人持有新版會計或納從業資格證書並進行現場確認,其他人不得代替。
六、 其他注意事項
1、報名參加考試所要求的會計工作年限和專業資格年限統一計算到2006年底。
2、報名時收取考試報名考務費每科40元,報名同時辦理考試用書征訂。
七、各報名點地址及聯系電話
報名點 報 名 地 址 聯系電話
市本級 大梁街48號天之海大廈海曙區財政局2樓宏旁 87194526、87302381
慈溪衫絕沒市 峙山路108號中華會計函校慈溪分校內 63810971、63837101
餘姚市 南濱江路118號餘姚財稅局209室 62715048
奉化市 南山路147號奉化財稅局會計管理科 88522372
象山縣 丹峰西路163號象山財稅局408室 65753517
寧海縣 桃源南路191弄6號寧海縣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內 65510019
鄞州區 鄞縣大道前河南路16號鄞州區財政局6樓 28866603、28866604
北侖區 長江路1166號B座區行政服務中心一樓財政窗口 86783531
鎮海區 勝利路95號鎮海區會計證管理辦公點 86251333
東錢湖區 錢湖南路288號東錢湖經濟發展服務中心 88366940
保稅區 保稅區大廈1605室 86820040
大榭區 大榭開發區管委會2樓財政局綜合處 86763615
海曙區 大梁街48號天之海大廈海曙區財政局2樓 87194526、87302381
江東區 鑄坊街68號江東成人學校內 87701731
江北區 白沙路1號江北區行政服務中心 87667063
科技園區 江南路599號科技大廈一樓大廳財政窗口 8790189
八、咨詢電話: 87188230(星期六、日休息)
F. 漆多俊的研究學術活動
1、1981年編寫《經濟法學講義》,共計20萬字,列印稿。
2、1984年12月完成《國民經濟的法律調整》書稿,1986年3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書共4編23章,42萬8千字。這是我國最早的兩部經濟法學個人獨著之一。是「國家調節說」(「三三理論」)的發端。
3、1993年4月個人獨著《經濟法基礎理論》(第1版)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法學》、《法學評論》等期刊書評稱該書為「經濟法學理論奠基之作」。
4、1996年4月上述《經濟法基礎理論》修訂版出版。
5、2000年1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3版出版。
6、2008年6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4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7、2001年12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3版)被評為「全國優秀暢銷書」。銷量突破10萬冊。
8、2007年1月《經濟法基礎理論》(第3版)被評為「第一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為全國唯一獲此獎的經濟法學成果)。
9、1996年10月在武漢發起、主辦全國經濟法基礎理論研討會。
10、1998年創辦和主編我國第一套經濟法集刊《經濟法論叢》,1999年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第1卷。截至2008年9月先後共出版了15卷。
11、2007年漆多俊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的《經濟法論叢》,經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指導委員會評選確定為CSSCI來源集刊。這是我國迄今以「經濟法」命名的期刊、集刊中第一和唯一的一部進入CSSCI的連續出版物。
12、1999年開始至2008年召開以武漢大學、中南大學為主的經濟法博士論壇,每年一屆,已經連續十屆。
13、2005年創辦漆多俊經濟法網站。
14、2005年8月漆多俊主編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經濟法學》被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評為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教材一等獎。
15、2007年11月漆多俊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程教材《經濟法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6、2003年列入全國引用率最高的法學家前50名(全國經濟法學者共3名)。
17、2005年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18、1996年10月受湖北省法學會委託,負責湖北省經濟法專業委員會籌辦和組建工作,並擔任成立後的經濟法研究會會長,至今。
19、2004年擔任湖南省法學會副會長,至今。
20、2002年擔任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至今。
G. 經濟法基礎與經濟法概論有何區別
經濟法基礎與經濟法概論的區別在於:著作人不同、內容不同、面向的對象不同。
一、內著作人不同容
1、《經濟法基礎》是2007年11月1日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由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編著。
2、《經濟法概論》是2013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磊、楊文明。
二、內容不同
1、《經濟法基礎》系統地介紹了經濟法的基礎知識。
2、《經濟法概論》主要內容包括公司法、合同法、擔保法、稅法、證券法、會計法、票據法、知識產權法、市場秩序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基本涵蓋會計從業資格、市場營銷師、物流管理師、人力資源管理師、電子商務師等職業資格考試內容。
三、面向的對象不同
1、《經濟法基礎》是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組織有關專家,依據考試大綱對相應科目的考試輔導教材進行了修訂後出版發行,以幫助考生和相關人員學習理解考試大綱內容。
2、《經濟法概論》試圖把復雜的經濟法律關系用簡單的方式表述,重點強調可操作性和各法律法規之間的一體性,便於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
H. 2018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考點:法的分類
2018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考點:法的分類
法的分類(★★★)(2007年單選題、2008年單選題、2011年單選題)(P10)
1.根據法的創制方式和發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習慣法)
2.根據法的內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憲法)和普通法
3.根據法的內容:實體法和程序法
4.根據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者對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別法
5.根據法的主體、調整對象和淵源:國際法和國內法
【解釋1】《稅收徵收管理法》屬於成文法、普通法、程序法、一般法、國內法。
【解釋2】考生應重點掌握法的不同分類標准及其分類結果。
【例題1·單選題】在下列法的各項分類中,以法的創制方式和發布形式為標准進行分類的是( )。(2007年)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實體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別法
【答案】A
【解析】根據法的創制方式和發布形式,法分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例題2·單選題】下列對法所作的分類中,以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對人的效力進行分類的是( )。(2008年)
A.成文法和不成穗跡雀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別法
D.實體法和猜早程序法
【答案】C
【解析】一般法和特別法是根據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對人的效力所作的分類。
【例題3·單選題】下列對法所作的分類中,以法的創制方式和發布形式為依據進行分類的是( )。(2011年)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實體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別法
【答案】A
【解析】(1)選項B:是根據法的內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類;(2)選項C:是根據法的內容所作的分類;(3)選項D:是根據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對人的效力所作的分類。
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2008年判斷題)
1.一個國家的現行法律規范劃分為若干法律部門,由這些法律部門組成的具有內在聯系的、互相協調的統一整體即為法律體系。
2.法律部門劃分的標准首先是法律調整的對象,即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
【解釋】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包括7個主要的法律部門,其中包括經濟法法律部門。在經濟法法律部門中,其中包括《稅收徵收管理法》。《稅收徵收管理法》屬於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范疇。
【例州閉題·判斷題】一個國家的現行法律規范分為若干個法律部門,由這些法律部門組成的具有內在聯系的、互相協調的統一整體構成一國的法律體系。( )(2008年)
【答案】√
I.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黃潔洵和侯永斌誰講得好,適合零基礎的考生
明顯是抄老侯講的好 老侯連日期都會講一下邏輯 包括講義 你可以對比一下 有圖 有框架 連內容都是放在表格里清晰的羅列 就是問題是老侯不講注會 聽完他的 所有的經濟法老師 都覺得欠缺點什麼 有些講的很復雜 有些排版格式真的好差 有些不幽默 有些聽完會感覺很難 強推老侯講注會 絕對秒殺很多很多經濟法老師以及稅法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