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對市場規制的作用
Ⅰ 經濟法在規范市場秩序中的作用
(一) 規范和促進我國當前市場經濟的轉型,為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提供基礎的保障。我國當前的經濟轉型首先是經濟資源配置方式的轉換,即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與此相聯系的必然是經濟管理者——政府角色和職能的轉變,即由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由主要直接參與經濟競爭轉向為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務。上述轉型的成功推進必然帶來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生存方式的徹底轉變,即從聽命於行政機關、被動執行政府計劃的附屬機構轉變為以市場為導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的市場經濟主體。經濟轉型也包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即從片面強調量的擴張轉為重視質的提高,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轉向實現人、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增長。在我國經濟轉型時期由於新的經濟體制尚在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之中,舊的經濟體制和觀念尚未徹底退出歷史舞台,新舊體制的沖擊和對抗,使經濟領域內暴露出來的矛盾,盤根錯節,錯綜復雜。解決這些問題既是促進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經濟成功轉型的基本前提,而每個矛盾的解決都離不開經濟法思想的指導,離不開經濟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經濟轉型經常伴隨著經濟秩序的混亂。市場本身不能自動產生良好的秩序,秩序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必須也只能由政府來提供。企圖單純依靠民事法律制度,依賴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就能達到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是對市場迷信式的崇拜。營造良好的經濟秩序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而政府也必須改變以往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採用經濟法的調整手段才能完成。
(二) 經濟法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具體方法。經濟法主要由市場主體規製法、市場秩序規製法、宏觀經濟調控法和社會分配法這幾個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都能起到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作用。首先,市場主體規製法。市場主體是進行經濟活動的基礎性單位,經濟法通過規范市場主體的組織形態、市場主體的准入制度,規定市場主體的社會責任,同時對市場主體運行過程中同社會整體經濟利益緊密相關的活動的干預達到規范市場主體的目的;其次,市場秩序規製法。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良好的競爭秩序是市場經濟保持持續、健康、快速增長的必要條件,但競爭也會帶來一些消極影響,如不正當競爭、壟斷、傾銷等。經濟法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懲罰不正當競爭行為,通過反壟斷法杜絕壟斷行為,通過反傾銷法制裁傾銷行為,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保護消費者利益,從而防止和減少因競爭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推動良好市場競爭秩序的建立;再次,宏觀經濟調控法。宏觀經濟調控法是從國家經濟運行的全局出發,運用各種宏觀經濟調控手段,對國民經濟總體的供求關系進行調解和控制,經濟法從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全局出發,通過產業調解法、固定資產投資法、金融法、國有資產管理法、價格法、環境保護法、自然資源法等,為整個經濟的發展進行引導;最後,社會分配法。社會分配法所涉及的對象,主要是國民收入初次分配過程中所形成的部分分配關系和再分配過程中所形成的所有分配關系。社會分配法規范政府的財政收入和支出,調整勞動者之間的收入分配,為個人提供各種社會保障。經濟法的這幾個組成部分,是經濟法在調整市場經濟秩序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體現。
Ⅱ 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產生、特點、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鄧小平理論體系中極具創新意義的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發展。依據這一理論,黨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進行了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前無古人的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商品化的商品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競爭性和開放性等一般特徵。它是實現優化配置的一種有效形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義: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屬於國內法的體系,但他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經濟法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新興法律部門,在當前我國已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為改革目標模式的情況下,進一步探討經濟法在市場經濟的法律調整中的作用及其與民法的關系,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經濟法的產生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汪首鏈的法律部門的產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從而出現了某種新的經濟關系,而且這種經濟關系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個主要矛盾,採用原有的 法律方法無法調整的結果。
在建國初期,我國社會經濟運行完全照搬蘇聯模式,實行高度的計劃經濟。國家通過行政手段,對所有產品都統一實行計劃管理,從采購、生產到銷售,全部按照國家計劃進行,市場在經濟運行中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1979年實行改革開發方政策以後,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家不再束縛經濟的運行,而是積極的鼓勵和發展市場經濟。市場在社會經濟運行中發揮的作用與日俱增,原有的社會經濟模式被打破。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保證市場在社會經濟運行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又要克服市場本身的不足,國家要在宏觀上對市場進行調整和干預,這樣,我國的經濟法就順應時代的發展,產生並迅速的發展起來了。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核心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發展,我國的經濟法理論研究也不斷走向深入,特別是關於經濟法的核心問題的研究相當活躍。一些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經濟法的核心問題進行了闡述,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觀點,其中,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經濟合同法說、計劃法說、企業法說、宏觀調控法說和競爭法說。
(1)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和核心,建立充分而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是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有效競爭是能夠實現的資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應是一種有效競爭,它以市場主體的意思自治、企業自由為條件,以平等、公平和有序為標志[17].任何經濟力量的過度集中,對市場主體自由意志的過度壓制和經濟優勢以及競爭自由的濫用,均會造成對有效競爭的破壞。
(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機制和國家干預的基礎、方式雖然各不相同,但其功能、作用和目的卻是一致的,均是為了促進有效的市場競爭,使稀缺的經濟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使社會資源效用最大化和社會成本最低化。在市場機制條件下,市場主體以意思自治為基礎,根據價值規律的要求,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展開公平有效的競爭。然而由於市場交易過程中機會主義的存在和競爭導致壟斷的極大可能性,致使完全的市場調節對自由競爭形成扼制而導致市場機制的失敗。國家對社會經濟進行干預,其目的是為彌補市場的缺陷,恢復經濟主體間的有效競爭。
(3)國家對社會經濟的干預就其范圍和力度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情況:第一、干預不足,指國家對社會經濟干預的力度不夠,不能有效克服和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無法管制經濟力量的過度集中、經濟優勢和競爭自由的濫用;
第二、干預過度,這種干預限制了市場主體充分發展的合理空間,國家權力過度干預市場,形成對市場主體自由意志的限制,從而最終導致了對公平競爭的扼制;
第三、干預困孫適度,指國家干預既芹顫能充分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又能保證市場主體的自由發展和有效競爭,即真正實現了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有機結合。因此,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家干預既不是越少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應有其合理性與正當性。
判斷國家干預的合理性即其適度性,我們不能從國家干預本身得出結論,而應從其作用的對象和目的進行分析。如前所述,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的目的均是為了促進有效的市場競爭,使稀缺的社會經濟資源得到最優配置,因此,國家干預的適度性,應以市場主體的意志自由和有效競爭為標准。在市場調節下的公平有效競爭的理性范圍內,主要由市場進行調節,通過公平有效的競爭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和企業的優勝劣汰;
而一旦超出公平競爭的范圍,出現不公平競爭或壟斷的後果或可能時,市場自身對此已經無能為力,必須由國家進行干預,以恢復有效競爭。只有充分保證公平有效競爭的市場秩序的國家干預,才是適度的國家干預。因此,國家干預的范圍應僅限於市場缺陷領域,並以克服和彌補市場缺陷、恢復經濟主體間的有效競爭為度。
國家干預是經濟法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預的法律形式即是以經濟法為主體的法律規范。上述關於國家干預的目標、范圍、力度的分析,也即是對經濟法的目標、范圍、力度的分析。因此,經濟法的核心即為建立和維護規范的市場體系,規范經濟主體的行為,建立和維護公平、公正、有效的市場競爭秩序。
確立經濟法中競爭法的核心地位,對我國經濟法學的發展和經濟法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確立經濟法的競爭法核心,有利於將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行為和企業的微觀經濟運行行為有機結合起來。實際上,社會經濟運行是一個包括宏觀和微觀的有機的、不可分割的統一的整體。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離不開政府,政府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家的宏觀經濟行為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其中的一些經濟指標已成了社會經濟運行的晴雨表。但宏觀經濟的運行依賴於微觀經濟,作為宏觀經濟指導的宏觀經濟政策來源於微觀經濟領域,宏觀經濟行為的承受者是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企業和個人,其效果也只有通過微觀經濟領域才能體現出來。因此,以確認和規范國家對社會經濟的干預為任務的經濟法,必須立足於微觀經濟領域,通過對經濟主體意志和行為的考察和對有效競爭的市場秩序的規范和維護,實現國家的宏觀經濟目標。經濟法恰能體現經濟法的此種特點與要求,它通過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主體的意志和行為的描述和公平、公正、有效競爭狀態的追求,構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和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將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克服了企業法論和宏觀調控法論所導致的「兩張皮」現象。
其次,確立經濟法的競爭法核心,有利於構建科學的經濟法框架體系。當前有的學者認為我國經濟法的框架被設計得過於龐雜,不僅包括了環境法、勞動法、經濟合同法和工業產權法,還包括了商事法的許多內容,如企業法、票據法、保險法等,認為應在凈化中把握經濟法,將經濟合同法和工業產權法歸於民法,商事法、環境法、勞動法成為獨立的法律部門。如前所述,經濟法的本質是確認和規范國家對社會經濟進行干預,建立和維護公平、公正、有效的市場競爭秩序,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之法,經濟法的核心是競爭法,以此為標准,我們可以建立以競爭法為核心的經濟法律體系。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作用
(一)保障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的多種經濟成分協調發展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其他經濟成分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
我國憲法和其他基本法律對我國社會主義的經濟成分、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公有財產不可侵犯的原則作了明確的規定,但憲法沒有結合各個部門、社會主義經濟組織和其他經濟形式的具體情況作具體規定,也沒有規定對侵犯權利行為的具體處罰內容。經濟法把憲法的有關原則規定進一步具體化。例如明確國家經濟管理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和個體生產經營者的法律地位,確定各經濟主體對社會主義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許可權和職責,規定他們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過程中建立經濟法律關系的各種權利和義務,怎樣做好以責任為中心的權、責、利相結合,實行有獎有罰、賞罰分明的獎懲制度。對於各種違反經濟法規,損害國家、集體財產的違法活動,經濟法規定了明確的經濟制裁辦法,刑法及某些經濟法則規定了打擊那些嚴重經濟犯罪行為的具體條款,從而有力地保護了社會主義公共財產和其他經濟組織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促進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生產關系不斷鞏固和發展。
(二)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增強經濟活力
企業管理是搞好微觀經濟活動的根本措施,是我國國民經濟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經濟法規定的經濟核算制是企業進行經營管理的基本制度。它要求企業必須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以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取得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同時,規定了必須合理安排和科學地組織生產,掌握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方法,在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使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對於企業不計成本、不計消耗、浪費嚴重,造成損失的現象,以及在履行經濟合同中的違法情況,還規定了經濟制裁。總之,經濟法要求企業一切經濟工作都要把經濟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和健全各種生產經營責任制和一整套符合客觀經濟規律要求的管理制度,促進企業認真改善經營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素質和勞動生產率。
(三)促進對外經濟聯系,發展國際經濟合作
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時,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是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戰略方針。當代科學的進步,生產專業化和協作的日益發展,促使各國在經濟上的聯系不斷加強,任何一國,包括社會主義國家在內,在考慮發展本國經濟時,都必須著眼於國際關系的總體。我國經濟法是正確體現對外開放政策的具體法律規范,它調整我國利用外資和外國技術過程中與外國政府、外商之間所發生的各種經濟關系。我國已經公布了諸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等一系列對外經濟關系的法律、法規,在維護國家主權,堅持平等互利與外國政府、公司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合作、交流科學技術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今後隨著對外經濟往來的擴大和需要,還要逐步制定更多的對外經濟關系的法律、法規,使其成龍配套,不斷健全。將合理利用外資,吸收先進科技成果,以及發展商品出口業務,促進民族經濟的發展等涉外工作,進一步引向社會主義法制軌道。
總之,經濟法與民法一樣,也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原因在於,當代發達的市場經濟、以及我國所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不是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經濟法的存在就是要規范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秩序,它對於實現經濟體制調整,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發展社會主義上層建築,對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Ⅲ 經濟法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經濟法是我國一個單獨的法律部門,調整的是雙方當事人的經濟關系。經濟法是由全國人大制定的,雙方當事人在進行經濟活動的時候需要遵守。有的朋友就會疑惑,經濟法在生活中的一個法的部門重要性如何,取決於該法作用的大小。我國經濟法之所以是一個重要的法的部門,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它在保障和促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經濟法的巨大作用,決定了經濟法的重要地位。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經濟法的一般作用1、保障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實現政府監督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一般不再進入微觀經濟領域,直接干預企業的經濟活動。政府只是通過稅收、價格、預算、利率等經濟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同時對經濟生活進行監測,在必要時進行適當干預。2、規范市場主體。國家通過經濟法對市場經濟各類主體做出規定,並對各種主體的內部和外部權利義務關系做出一定規范,保證市場主體的規范化,從而保障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3、制定市場活動規則,維護市場健康運行。市場經濟需要公平、公正、公開的「游戲規則」,這是現代市場經濟共同客觀規律的要求。經濟法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將這些游戲規則法律化,讓市場主體根據這些游戲規則去做出合理有效的抉擇,而不是像過去在計劃經濟下一樣,由政府去替市場主體決策。經濟法將合理的游戲規則合法化,使得市場能夠良性有效運行,從而建立良好的經濟環境,促進國民經濟發展。4、規范政府失靈。經濟法還對政府行為進行一定的限制和約束,保證政府不會濫用經濟權力,對國民經濟進行過度干預,從而有礙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Ⅳ 論經濟法在規范市場秩序中的作用
論經濟法在規范市場秩序中的作用如下:
1、促進「有形」與「無形」之手相結合。經濟法作為調和政府與市場關系的部門法,既不允許不正當的競爭行為有機可乘,也不允許政府無節制地干預市場。其重塑作用的最大表現就是衡量政府與市場之間的「度」。在經濟法的支持下,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經濟環境得以建立。其中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夠蘊含科學民主,市場主體在交易時能夠感到安全,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權益也能得到保障。
3、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提供後盾。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既要依法而治,又要保持市場的競爭力。當競爭過剩時,經濟法可以矯治不良競爭和社會市場失衡;當競爭不足時,可以採取一系列經濟法政策,培育市場環境,鼓勵公平競爭。不僅如此,經濟法還能約束市場主體和國家機關在市場中的行為,使參與者依法行使權力、履行義務。
Ⅳ 經濟法如何保障交易公平——從功能視角研究市場規製法
摘要:合同法是規范交易的基本法,但不足以保障交易機會配置和交易過程及結果的公平。
經濟法中的市場規製法通過抑強扶弱等手段保障交易公平,從而促進交易。從交易促進的視角 研究 市場規製法,可以較好地構建市場規製法的內部結構,從而使市場規製法成為一個邏輯嚴密的經濟法子系統。
關鍵詞:交易公平合同法經濟法市場規製法縱觀經濟法學史,對市場規製法的研究很少從交易的視角展開。由此而產生的弊端主要有二:第一,市場規製法促進交易的功能得不到闡釋,其與合同法促進交易的功能得不到區分第二,由於缺乏一個正確的切入點對市場規製法進行研究,因此歸屬於市場規製法的各項 法律 似乎獨立存在,其內在的關聯卻沒有得到認識。這就阻礙了對經濟法的深入研究,使 目前 對經濟法較多 問題 的認識只停留在表層上,同時在研究路徑上使經濟法學與民法學相割裂,更給人一種經濟法雜亂無章的感覺。本文從功能的視角研究市場規製法如何在民法的基礎上促進公平交易,並基於這一功能研究市場規製法體系內在的邏輯聯系和各法律之間的關聯。
一、交易公平的障礙 分析
交易公平是指交易機會配置的公平和交易過程及結果的公平。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交易時時會發生,但交易公平並不會隨之而來。有諸多因素會 影響 交易公平的實現,如交易雙方地位、信息擁有量、討價還價能力、財產擁有量等的差異都會破壞交易公平的實現,成為公平交易實現的障礙。就其關聯而言,地位障礙是從交易主體的角度影響交易公平的實現,信息障礙是從交易標的的角度影響交易公平的實現,資源障礙則是從交易標的和交易糾紛處理能力的角度影響交易公平的實現。
(一)地位障礙
交易雙方的地位差異會直接導致交易的不公平。因為這種差異往往使處於弱勢地位者在交易決策時不敢討價還價,從而使其自身利益不能在交易中得到體現。如奴隸主與奴隸之間公權機關與私人主體之間,①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②均因地位差異而使弱勢方(奴隸、私人主體、勞動者)的利益受損。交易雙方的地位差異既可能是事實上形成的,也可能是法律造成的,因此需要研究法律如何減少這種差異,對要消除的差異如何運用法律的力量進行消除。
(二)信息障礙
對交易雙方而言,交易是一種決策,而決策需要充分、有效信息的支持,如果信息有錯誤或不足,決策往往也會錯誤或不當,從而導致交易的不公平。換言之,信息問題會直接影響到交易者的討價還價能力,而能力弱者的利益在交易中往往會受到損害。實踐中,影響交易公平的信息障礙主要有二:第一,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即信息在交易雙方之間的分布不均勻,其中一方處於信息優勢,另一方則處於信息劣勢。處於信息優勢的一方往往可以利用其優勢信息侵害信息劣勢者的利益,而信息劣勢一方則因為信息擁有量不足而無奈受害。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由於分工的普遍化,信息不對稱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因此,法律對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解決就顯得相當必要和迫切。第二,交易一方故意製造虛假信息。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都有製造虛假信息的動機,如果沒有良好法律的抑制,則交易雙方製造虛假信息的行為也會普遍化,以通過這種虛假信息騙取交易對方的利益。
(三)資源障礙
從廣義上說,上述地位障礙和信息障礙都屬於資源障礙,但此處所說的資源僅指交易雙方擁有的財產。財產擁有量的差異導致不公平交易主要有兩條路徑:第一,財產擁有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交易者對交易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因而進一步影響到其交易決策。進言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財產擁有量小的主體所做出的交易決策要劣於財產擁有量大的主體做出的決策。第二,在信息充分的情形下,不公平交易往往在交易者之間產生糾紛,而糾紛的解決也需要耗費資源,所以財產擁有量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交易者對解決交易糾紛意願的強弱和能力的大小。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形之下,當交易雙方財產擁有量差異很大時,財產擁有量小的交易者在解決交易糾紛時會處於相對更為不利的地位,而這會導致後續的、更多的不公平交易。
由於眾多障礙因素的存在,公平交易並不是某一個部門法所能實現的,而需要藉助於整個法律體系的作用來實現交易公平。具體言之,公平交易的實現既需要作為交易基本法的合同法,又需要作為交易促進法的經濟法;既需要直接規范交易行為的法律,又需要優化交易環境的法律。
二、合同法規范公平交易的不足
合同法是有關交易的基本法,但作為一種私法,其對公平交易的貢獻主要在於確認形式公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 自然 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第3條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這里的「平等主體」和「法律地位平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形式公平的確認。形式公平是「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理念在合同法中的具體化。它排斥了人在法律地位上的絕對差異。然而,在一個等級森嚴的身分社會
,法律地位差異的現象相當普遍,其直接後果是社會交易范圍的縮小以及交易公平的喪失。法律確認形式公平,就意味著取消身分限制,使身分社會走向契約社會。同時,這種形式公平也使任何人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不受其他任何人的強制。這就是合同法對交易公平的貢獻。但這種形式公平並沒有徹底解決人類社會中的不公平問題,對事實上存在的不公平問題通過法律宣稱公平的方式是解決不了的。也就是說,形式公平只是公平交易的前提,沒有形式公平,根本不可能有交易公平可言,但只有形式公平也並不表明一定會有交易公平。雖然法律可以宣稱交易雙方地位平等,但交易雙方的地位差異往往是一種事實。這種事實是合同法很難甚至不能改變的。雖然《合同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但事實上,只依據法律地位的平等是很難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權利和義務的,因為交易各方之間的、實質上的不平等往往使其權利和義務的確定出現不公平。正由於合同立法只重視形式公平而不考慮實質不公平的現實,故其實現公平交易的能力十分有限。對此,我們還可以從交易資格與交易能力的角度進行分析。交易資格是一個法律問題,合同法上的形式公平只是使盡可能多的主體都擁有交易資格,亦即只解決交易資格問題;而交易能力則不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是一個純粹的事實問題。不同的交易能力導致在交易中做出不同的交易決策,從而使交易主體對自身利益的維護程度也會不同。交易各方的交易能力差異越大,交易不公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一般而言,交易能力的改變主要通過對強者的抑制或對弱者的扶助等方式實現,但這是作為私法的合同法力所不及的,不能要求《合同法》必須在確認形式公平的基礎上創造各種實質公平,實質公平環境的創建應該是經濟法的功能。但《合同法》可以對因實質不平等而導致交易不公平的這種結果設定相應的矯正制度,如無效合同和可撤銷合同制度。《合同法》第52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第54條規定,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或合同因重大誤解訂立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這種制度確實有助於促進實現交易的公平,但這種公平的實現是事後的,是一種對已然的不公平交易的事後解決。如果進行經濟分析就會發現,相對於經濟法構建交易前公平交易環境的制度設計,這種制度的成本是很高的,並且其對不公平交易的減少或消除是間接的,其功能也不在於對不公平交易的預防。因此,無效合同和可撤銷合同制度不應該成為應對實質不公平的惟一制度。對由實質不公平導致不公平交易的問題,更應該考慮一種事前的預防機制,在這種機制之下,不公平交易的數量會大大減少。
《合同法》作為 現代 法對實質公平所給予的應有關注,還突出地表現在附隨義務的法定化上,即將以往僅以判例、學說、習慣為依據的附隨義務,在《合同法》中予以明確肯定,使之轉化為法定義務。如「總則」中第42條關於締約責任的規定,第43條關於先合同義務中保密義務的規定,第60條關於合同履行中的通知、協作、保密等義務的規定,第92條關於後合同義務的規定:「分則」中也有許多條款,根據合同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分別對若干種合同的重要附隨義務做出規定。這些規定對於附隨義務的形態變遷具有劃 時代 的意義,有助於交易中實質公平的實現。但是,合同法的私法本質決定了其對實質公平的追求仍存在局限。這主要表現在:附隨義務的法定化並未改變其在合同當事人義務體系中的附隨地位,並且其 內容 在《合同法》中仍不夠明確和具體;法定化的附隨義務僅有違約責任制度一般保障,《合同法》並未給予特別保障。因此,不能期望僅靠《合同法》將附隨義務法定化就能達到理想的實質公平目標。③三、經濟法對公平交易的貢獻及市場規製法的內在結構
合同法直接規范交易,
經濟法則並不直接規范交易,而旨在促進交易,其在交易公平促進問題上的主要貢獻在於對交易前公平的構造。作為公平交易促進法的經濟法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其體系中的市場規製法。它構造公平交易環境的主要路徑有二:第一,禁止人為製造不公平交易環境的行為,如對製造虛假信息行為的禁止。這種禁止性的工作必須由經濟法完成,作為私法的合同法由於缺乏公權的支持和法律責任形式的不足往往不能勝任。第二,抑強扶弱以在一定程度內實現實質公平,如對壟斷力量的抑制和對信息劣勢者直接提供交易信息等。需要指出的是,《合同法》中存在兩處類似抑強扶弱的條款。《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該條款對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事實上剝奪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締約權,這主要是為了排除出現過多的不公平交易現象。在這種權利剝奪的背後更主要的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保護,是對弱者的扶助。《合同法》第39-41條對有關格式合同做了詳盡規定:「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做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這些規定採取了與一般合同法完全不同的一邊倒的做法,使格式合同提供方承擔了更多的義務,同時也給予了格式合同接受方更多的利益。與市場規製法中的促進公平交易的制度一樣,這種類似抑強扶弱的規定的功能之一也在於促進交易的公平,從這里可以看到民法和經濟法在功能上的銜接,但其中還是有區別的,《合同法》中的制度僅限於對交易一方的權利限制,沒有涉及公權的成分。鑒於《合同法》不可能運用公權進行大范圍的限權,所以大規模的抑強扶弱工作還是需要由經濟法中的市場規製法來完成。
Ⅵ 談談經濟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有何影響
我國經濟法作為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門,主要調整國家在管理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經濟關系是指人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其核心是經濟利益關系,或稱物質利益關系。由經濟活動形成的各種具體經濟關系,構成了社會的經濟秩序和整個社會秩序,與社會的正常維持、發展和安危密切相關。一般認為,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主要包括企業組織管理關系、市場規制關系、宏觀調控關系和社會保障關系。相應地經濟法一般也認為由市場主體法、市場規製法、宏觀調控法和社會保障法所組成。
1.在市場主體法中,重塑和完善經濟體制的基礎———企業制度。經濟法認為,現代公司、企業法人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它包含著內部意志外部化、外部意志內部化,企業法人沒有自己的意志,企業法人的意志是而且應當是投資該企業的產權人的共同意志。要使市場主體中最重要的部分———企業能規范運作,通過合理的權利配置來實現激勵兼容,促進企業相關利益者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關系的形成,同時承擔其對社會的責任,需要經濟法不僅從實體上合理確定企業內部的產權結構,而且從形式上要保證利益主體間維護自己權益的程序科學合理規范透明。現代社會特別強調市場主體承...我國經濟法作為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門,主要調整國家在管理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經濟關系是指人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其核心是經濟利益關系,或稱物質利益關系。由經濟活動形成的各種具體經濟關系,構成了社會的經濟秩序和整個社會秩序,與社會的正常維持、發展和安危密切相關。一般認為,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主要包括企業組織管理關系、市場規制關系、宏觀調控關系和社會保障關系。相應地經濟法一般也認為由市場主體法、市場規製法、宏觀調控法和社會保障法所組成。
1.在市場主體法中,重塑和完善經濟體制的基礎———企業制度。經濟法認為,現代公司、企業法人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它包含著內部意志外部化、外部意志內部化,企業法人沒有自己的意志,企業法人的意志是而且應當是投資該企業的產權人的共同意志。要使市場主體中最重要的部分———企業能規范運作,通過合理的權利配置來實現激勵兼容,促進企業相關利益者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關系的形成,同時承擔其對社會的責任,需要經濟法不僅從實體上合理確定企業內部的產權結構,而且從形式上要保證利益主體間維護自己權益的程序科學合理規范透明。現代社會特別強調市場主體承擔公共責任:企業除了要滿足利潤最大化要求外,還要體現出對社會公共政策過程的參與,這些公共政策可以包括公平的就業機會、勞動者的安全保障與健康、環境的保護等等。
Ⅶ 經濟法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2000字論文
我國當前的經濟轉型首先是經濟資源配置方式的轉換,即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與此相聯系的必然是經濟管理者 ——政府角色和職能的轉變,即由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由主要直接參與經濟競爭轉向為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務。上述轉型的成功推進必然帶來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生存方式的徹底轉變,即從聽命於行政機關,被動執行政府計劃的附屬機構轉變為以市場為導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的市場經濟主體。經濟轉型也包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即從片面強調量的擴張轉為重視質的提高,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轉向實現人、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增長。
經濟轉型似乎是「無形之手」高歌猛進,攻城掠地,「有形之手」步步退讓,一敗塗地,一切以市場化為價值取向。但是,市場經濟本身能否自發形成,經濟轉型能否完全依賴市場自身的力量自動實現呢?我們所追求的經濟轉型的目標果真是市場之手獨霸天下,國家在經濟生活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所謂自由經濟嗎?如果不是,又該如何實現經濟的成功轉型?經濟轉型後的目標體制又該是怎樣的昵?
當前我國經濟轉型時期由於新的經濟體制尚在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之中,舊的經濟體制和觀念尚未徹底退出歷史舞台,新舊體制的沖擊和對抗,使經濟領域內暴露出來的矛盾,盤根錯節,錯綜復雜。解決這些問題既是促進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經濟成功轉型的基本前提,而每個矛盾的解決都離不開經濟法思想的指導,離不開經濟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模糊,急需按經濟法理念重新定位
政府改革的滯後,是我國經濟轉軌進程中面臨的主要矛盾。改革開放以來,歷次政府機構改革不盡如人意,政府職能轉變未能取得實質性成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理論認識上的模糊不清,沒有徹底解決國家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正確定位。改革開放前的政府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政府,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都由政府管制,以命令、服從為特徵的行政管理關系取得絕對的統治地位,企業和個人完全喪失了主動性、創造性。近幾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那種認為政府應當徹底退出經濟活動領域,只當守夜人,一切交由市場的論調一度博得多方喝彩。在國家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上我們常常是非此即彼,國家不是「越位」,就是「虛位」,總是很少「到位」。
當前,我國的改革面臨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的挑戰,這是一個更為深刻、更為復雜的改革新階段。經濟轉型要求構建現代產權關系,社會轉型需要形成新的社會利益整合機制。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在實現權利的多次分離後,國家成為集多種身份和多種職能於一身的集合體。具體來說,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國家應是三重身份(行政管理者、經濟管理者、國有資產所有者),三種職能(行政管理職能、經濟管理職能、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實現三次權利分離(行政管理權與經濟管理權相分離,經濟管理權與國有資產所有權分離,國有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或法人財產權相分離)。國家以不同的身份,行使不同的職能,就會形成不同的法律關系。正確認識由國家參與的各種不同法律關系的性質,才能准確適用法律,維護各方合法權益。
同時我們認為按照經濟法基本要求,不僅要實現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轉變,還在於要實現政府治理方式的轉變,從依賴行政命令轉而依靠法律保障,遵循經濟法律制度行使國家的經濟管理職能,實現從人治到法治的歷史性跨越。
二、經濟的二元結構特徵顯著,城鄉、地區矛盾的解決有賴於經濟法律制度的完善。
中國經濟存在多重二元結構性矛盾,其中最突出的表現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巨大反差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起的地區差異。城鄉、地區矛盾的日益突出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主要結構性障礙,如何化解矛盾不僅是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首要課題,而且已上升為一個嚴峻的政治問題。
經濟法既服從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尊重市場主體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又強調國家應當在經濟生活中發揮正確的作用,它把「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辯證地統一起來的特徵顯示其對於解決城鄉、地區二元矛盾天然地具有優越性和獨到性。
針對當前農村中公共衛生、基礎教育、社會保障等財政投入嚴重不足;違法侵佔農民土地,任意降低征地補償標准,漠視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生活安置以及農民負擔過重,亂集資、亂攤派屢禁不止等問題,從完善以下三個方面的經濟法律制度入手,有助於構建規范的、持續長效的縮小城鄉差別的法律機制。
由於我國目前尚未制定統一的財政法,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之間事權與財權劃分不清晰,權利與義務不明確,導致財政支出責任不落實,上下級政府間一事一議,討價還價現象較為常見。而且,目前我國普遍實行的市領導縣的財政體制,客觀上使得農村社會經濟資源、資本更主要地是被城市所汲取,加劇了城鄉二元分割。行政長官追求立竿見影的政績驅動與財政支出法律規范的缺位,往往使農村成為最終的犧牲品。所以,首要的是要建立科學完備的財政法律體系,明確各級政府的職責、支出責任和稅收劃分規則,確立覆蓋城鄉的統一的公共財政支出原則,強化市以上各級財政對農村基礎教育和基本社會保障的支出義務,規范上下級政府間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並把城市返哺農村的各項制度具體化,才能從根本上有助於縮小城鄉差距。
其次,要進一步完善《土地承包法》,明確土地承包權的物權性質,並賦予權力保護以可訴性。2003年新的《土地承包法》雖然對於保護農民長期、穩定的土地承包權,限制土地發包方濫用權力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仍然存在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首先,確權工作嚴重滯後,估計有約30%的農戶仍然沒有領到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權屬登記進程的滯後,導致大量土地承包糾紛只能適用土地承包合同,弱化了土地承包權的物權性質,客觀上助長了發包方任意毀約行為。其次,侵害土地承包權的責任形式單一,法律責任輕,違法成本低。根據承包法第54條,侵害土地承包權的只是承擔「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幾乎不用承擔刑事責任。而所謂的民事責任,由於侵害方主要是村、鄉集體組織,也幾乎難以得到實際執行。最後,權利救濟渠道阻塞,可訴性差。長期以來,許多基層法院拒絕受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1999年最高法院出台有關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的司法解釋後,雖然規定應當受理,但是許多地方對土地承包這一典型的經濟法律關系缺乏正確的認識,仍然糾纏於該法律關繫到底是民事法律關系還是行政管理法律關系的爭論而不能自拔,其結果是犧牲了廣大農民應當得到國家司法救濟的正當權力。
最後,應當建立和完善農業稅收法律體系,規范各類涉農收費。亂收費、亂攤派之所以屢禁不止,源於我國農村稅費名目繁多,包括農業稅、附加稅、特產稅、屠宰稅、「三提五統」、教育集資以及以資代勞款、地方行政勞務收費、地方行政性收費等等,而這些稅費的徵收依據主要是稅收行政法規和各級政府決定,對收費項目的創設許可權和程序沒有法律約束,現有的有關農村稅費的規范性文件位階低,缺乏權威性和穩定性。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逐步推進,在條件成熟時,以最大限度減輕農民負擔為出發點,以統一的涉農稅法理順國家、集體、農民之間的分配關系,規范農村基本分配製度,才能從制度上確保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我們再來看區域差別。為了縮小東、中、西三大經濟區域間的差距,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國家開始貫徹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方針,不斷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政策傾斜。隨著經濟轉型的推進,國家職能的轉換,公共財政體制的確立,除大型基礎設施外,中央政府勢必改變以往直接投資設廠的支援模式,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將成為必然選擇。
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實行分稅制國家處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財政關系的普遍做法和基本方式。它是基於中央和地方財政之間的縱向不平衡及各地區財政的橫向不平衡所產生的,是國家為了實現區域間各項事業的均衡發展而採取的一項財政支出制度。實施轉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通過中央財力的轉移分配來調節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從而達到運用財政分配職能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目標。
但是,我國目前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稅收返還以保證地方既得利益為依據,從而把原有的財力不均問題帶入分稅制財政體制中,未能體現財政均衡原則,也與設置轉移支付的基本目標相違背;中央對地方的專項撥款補助缺乏規范的法律依據和合理的分配標准,與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的原則不相適應。另外,財政補助分配透明度低,隨意性大,監督約束不足也亟待改變。所以,在合理劃分各級政府事權與財權的前提下,有必要制定轉移支付法,明確財政轉移支付的原則、目標和形式,制定科學合理的計算標准,形成一整套規范的監督約束機制,才能充分有效發揮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對平衡區域間差別的作用。
三、市場經濟秩序混亂,行政治亂應讓位於依法治理
經濟轉型經常伴隨著經濟秩序的混亂。市場本身不能自動產生良好的秩序,秩序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必須也只能由政府來提供。企圖單純依靠民事法律制度,依賴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就能達致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是對市場迷信式的崇拜,註定是水中月、鏡中花。營造良好的經濟秩序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而政府也必須改變以往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一時的暴風驟雨只能沖走地表的浮土和污穢,卻無法沖跨滋生混亂的深層土壤,更不能培育出一個井然有序、生機勃勃的萬花園。
Ⅷ 經濟法的作用和意義
法律分析:在保障和促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經濟法的巨大作用,決定了經濟法的重要地位。保障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實現政府監督經濟。制定市場活動規則,維護市場健康運行。制定市場活動規則,維護市場健康運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二條: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
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行為。
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者提供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Ⅸ 試論經濟法基本原則及其對市場經濟的意義
1、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具有普遍意義的調整經濟關系的指導思想,是經濟立法、司專法、執法活動中的根屬本准則。它不僅貫穿於經濟法的始終起指導作用,而且是經濟法的性質、任務、目的、調整對象的綜合概括,是經濟法本質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在法律上的反映。
2、研究經濟法基本原則的重要意義。(一)、研究經濟法基本原則對於經濟立法有著重要意義。(二)、研究經濟法基本原則可以彌補經濟法律規范的不足。
(三)、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為經濟法規則提供了基礎和出發點,對新法律法規的制定具有指導意義,對理解經濟法律具體條文亦有指導意義。因此研究經濟法基本原則可以幫助我們正確領會經濟法的立法目的、立法精神,加深對經濟法部門獨立性的認識。
Ⅹ 經濟法對市場經濟的作用
經濟法對市場經濟的作用介紹如下:
三、經濟法是促進我國發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的有力工具。
隨著我國加入WTO,經濟法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它一方面規制我國的經濟活動遵循WTO的法律規則,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際市場競爭;另一方面經濟法堅持民族經濟的獨立前掘性,維護我國的經濟安全。
四、維護經濟秩序,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每一個經濟法律法規都是為了維護某一方面的經濟秩序而制定的。所有經濟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使全國的經濟秩序有了法律保障。
這就需要運用茄兄經濟規制方面的法規、經濟監督方面的法規和獎懲方面的規定,對違反經顫悔襲濟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制裁,對符合國家經濟發展需要的行為進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