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結合合同法談談誠信原則

結合合同法談談誠信原則

發布時間: 2023-05-26 07:12:50

『壹』 合同法的誠信履行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合同法的誠信履行原則是指當事人除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外,也要履行合同未做約定但依照誠信原則也應當履行的協助、告知、保密、防止損失擴大等義務。法律規定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貳』 合同的誠實信用原則如何理解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在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等各個階段,乃至合同關系終止後,合同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講誠實,守信用,相互協作配合,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等。誠實信用原則,在大陸法系被視為債法中的最高指導原則,有「帝王規則」之稱,它適用於物權、債權等各種民事法律關系,尤其在合同法律關系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則。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七條__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叄』 什麼是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

我國《民法典》合同編中的誠實信用原則,指的是當事人在合同從訂立到終止的全過程中,都需要秉持誠實,恪守承諾。例如當事人在履行合同時,需要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第五百零九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肆』 誠實信用原則的含義及其在合同法中的作用

誠實信用原則是民法的基本原則,簡稱誠信原則,要求人們在民事活動中應當誠實、守信用,正當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誠實信用原則是做人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合同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合同法第6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市民社會必然的道德信條,必然關系著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法律系統對人性的基本認識和基本態度。

它在當代法律中的作用呈不斷加強的趨勢,成為整個民法領域得「帝王條款」。誠實信用原則也因此成為當今世界具有特殊意義的法律問題。

一般認為,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含義是,當事人在市場活動中應講信用,恪守諾言,誠實不欺

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要求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維持雙方的利益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


誠實信用原則作為一種民事立法的價值追求,本身不直接涉及民事主體具體的權利義務,其性質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自然也就會產生模糊性。誠信原則的內涵和外延因此也都不具有確定性。

(4)結合合同法談談誠信原則擴展閱讀

誠實信用原則的功能

1、指導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功能(即指導當事人正確進行民事活動,相當於行為規范功能)

2、完善立法機制,承認司法活動能動性(即授予自由裁量權功能,「法官造法的空白委任狀」)

3、有助於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即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模糊性、滯後性)

4、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功能(有助於保障交易安全)

對法官和法院的導向和規制主要體現

(一)、對法官的自由心證進行控制。為了貫徹誠信原則,法律上要求公開心證,即法官在判決書中應當詳細說明判決的理由。

(二)、對法官的自由裁量進行控制。法律不可能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從法律的穩定性情況來講,就要法官必須從立法的宗旨出發,以誠實之心和不偏不倚的態度,探求法律的本意,根據具體案情,合理地解決糾紛,誠實信用原則要求法官不得濫用自由裁量權。

(三)、禁止突襲裁判。要求法官通過訴訟程序與當事人充分交涉,保障當事人的各種訴訟權利。

『伍』 論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四條明確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回、等價有償、誠實信答用的原則。」 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其具體要求就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時,應當誠實、守信用、正當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其內容具體體現為(1)任何當事人要對他人和廣大消費者誠實不欺,恪守諾言,講究信用;
(2)當事人應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利,在獲得利益的同時,充分尊重他人的利益和社會利益,不濫用權利加害他人。
1、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它主要規范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變更、轉讓、終止、違反合同的責任及各類有名合同等問題。在我國,合同法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而只是我國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2、合同法在為經濟交易關系提供准則,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交易秩序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一部好的合同法能夠促進一國經濟的發展。

『陸』 如何理解《合同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合同法》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原則。它常常稱為是債法中的最高指導原則或稱為「帝王原則。」
一、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誠實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義務,不得濫用權利及規避法律或合同規定的義務。
二、在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的各個階段,甚至在合同關系終止以後,當事人都應當嚴格依據誠信原則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柒』 合同的誠信原則

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或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都應當誠實、信守承諾,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們才將其認定遵守了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當違反這一原則時,可能會面臨承擔締約過失等責任,下面小編為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是什麼意思的知識,跟著一起看看吧。
一、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是什麼意思
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後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誠實信用原則具體包括:
1、在訂立合同時,不得有欺詐或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
2、在履行合同義務時,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及時通知、協助、提供必要的條件、防止損失擴大、保密等義務;
3、合同終止後,當事人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稱為後合同義務。
二、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會無效嗎
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嚴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當事人之間的合意賦予其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注意: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於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只有在損害了國家利益時,才屬於無效合同
;
(2)惡意串通,並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不一定導致合同無效,只有在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況下,合同才無效。
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自願原則: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公平原則: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5、權利濫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則: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如今是一個法制的社會,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都離不開法律,所以我們對一些平常的法律知識應該有所認識。法律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應對身邊的一些事情,如果你還有一些其他的想了解的知識,歡迎來找律師進行咨詢。
溫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規定的其他問題#

『捌』 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適用

一、誠實信用原則的綜論
(一)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
「誠實信用」,是市場經濟活動約定俗成的道德原則,它要求每個經濟活動的參與者遵守承諾,信守信用,絕不欺瞞,絕不可以將自己的利益凌駕在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上。誠實信用原則是針對一切市場參與者的道德規范,在市場交易中符合這個原則的人則是「誠實勞動者和「誠實商人」它可以說是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的部分折射。」在市場經濟開放不徹底時,誠實信用原則更側重在道德層面,它主要是向內的自省,希望社會活動的參與者信守承諾。然而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為了更好地保證市場秩序,市場經濟的參與者需要避免不加約束的自由主義和放任精神,重視道德規范的調整與約束,法律的建設者也應意識到這一點,將符合契約精神的誠實信用等道德規范與法律條文有機融合。[1]
(二)誠實信用原則的重要性
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之間具備契約精神,雙方之間存在信任,買賣雙方是平等主體,而這一原則是《民法》和《合同法》法律關系建立的基礎。《民法》是調整公民和公民、公民和法人、法人和法人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合同法》是為了規范當事人之間的交易行為從而制定的一套規則和處事原則。[2]《民法》和《合同法》的適用對象都是平等的主體。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性使得其一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並被賦予更深刻的內涵,在當前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其發展趨勢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橫向的,適用范圍在不斷擴大,誠實守信原則目前可以適用於整個民事糾紛領域。二是縱向的效力增強,誠實信用原則已經是法院斷案的一個有效依據,它不再是補充當事人意思的隨意性規范。誠實信用原則在法律界的發展和完善,可以優化法律的制定,完善案件的審理和判決,規范商品經濟。
(三)誠實信用原則在市場交易中的優勢
誠實守信原則在市場交易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保證交易安全,誠實守信原則對雙方的交易行為進行了規范和約束,幫助雙方更好地履行合約,通過條文約束,保障了雙方交易安全,促進雙方簽訂合同,便於經濟活動的有效展開。二是減少交易成本,誠實守信原則要求交易雙方互有了解,知道對方的重要信息,增加彼此了解程度,彼此制約,提升信任程度,促進交際的進行,減少了調研費用,節約氏鍵敗交易成本。三是推進交易成功,誠實守信原則要求交易雙方遵守合約,信守契約精神的同時也保護交易結果,具體來說,就是誠實守信原則不支持不守信的行為,同時支持糾正錯誤行為,反對引導錯誤的行為,保證了雙方的利益,體現了不安抗辯權的意義,最終推動交易的成功。
二、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具體應用
(一)誠實信用原則的附隨義務
誠實守信原則的附隨義務是合同交易從開始到結束時合同雙方必須遵循的義務,它是合同得以簽訂的前提,是合同實現的必要基礎,同時也是保障市場經濟秩序良好的有效手段。誠實信用原則的附隨義務貫穿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始終,它明確了合同雙方的禁忌和要求,包含有所為的義務和有所不為的義務,例如保密協議、通知義務、協助義務等。
(二)誠實信用原則是法官處理合同類案件的有效依據
誠實信用原則可以填補《合同法》的漏洞,法律是針對一段歷史時期的行為進行約束和保護,它的預見性不夠,經常是出現新問題後繼續完善,其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合同法》也是如此,合同法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往往有沒有覆蓋完全的部分。而誠實信用原則就是對其的一大補充,它可以填補部分《合同法》的漏洞。在實際的交易行為中,由於交易雙方行為的不確定性和法律的不周延性,會導致原始簽訂的合約內容產生在實際進行中產生變數,而對於變數的部分就可以採用城市信用原則進行處理。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查漏補缺,填補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遺漏部分,《合同法》條仍然不可以解決經濟糾紛時,可以採用誠實信用原則處理,二是判定可以模糊解釋的合同條款。誠實信用原則是一種整體的大方向上的指導原則,它不會對合同雙方細分權利和義務,但是合同雙方的行為需要遵循此項原則。因此,在合同法規沒有明確規定時,司法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大方向誠實信用原則給合同雙方進行判決,法官在判決時要依據公平、誠實的觀念,對雙方的行為進行判斷。在買賣中,交易雙方經常因為利益產生沖突,誠實守信原則可以殲顫有效平衡雙方沖突,將亮旦沖突點聚集到買賣雙方的行為上。
三、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應用中碰到的難點
《合同法》是保護合同雙方的法律,而合同的簽訂、執行和後續都離不開契約精神和誠信原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任何交往和合作的前提和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後,與之相對的是,失信問題一直是社會經濟糾紛中的常見問題,「判決容易執行難」已經成為市場經營者心中的普遍痛點,誠實信用原則在實際操作中如何有效發揮其真正價值是一個難點。當前,誠實守信原則在《合同法》中的應用,主要有兩大難點,都是由於誠信原則定義過於寬泛造成的。一是誠信原則實際震懾力度不夠,具體表現為誠信原則對失信問題的定義不夠明確,這就導致實際判決中,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失信行為可以直接通過法規加以約束,而沒有具體的法律條文時只可以採用道德譴責的方式,這樣的情況會導致法律對失信行為的懲罰效果不夠,誠信原則的約束力大大下降。這樣的情況使得法官判決時傾向於選擇更具確定性的法規條文,《合同法》中誠信規則的約束力和執行震懾力遠大於誠信原則。二是誠信原則在實際審判中過於自由,會產生濫用的情況。誠信原則的解釋過於寬泛,沒有具體的指向性,且缺少具體的法律條文解釋和補充,這就導致法官在斷案時偏向個人主觀推斷,使用自由裁量權,而不同法官間法理知識、業務水平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不同法官對同一案件解釋存在偏差,這樣就會脫離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最終對誠實信用原則的應用產生不利影響。
四、增加《合同法》中誠實守信原則有效性的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失信懲戒體系
在市場交易中,經濟糾紛往往是由於失信問題造成的,因此,為了保證市場交易的順利進行,避免貿易摩擦,社會需要重視誠實信用原則的重要性,保證誠實信用原則的約束力。我國需要建立健全失信懲戒體系,劃分信用等級,限制失信人的權利,建立「失信名單」和「嚴重失信透明化」制度,「快、准、狠」地打擊失信和老賴的行為,同時鼓勵誠信交易,獎勵守信公民。
(二)嚴格規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在我國,民事案件中,特別是由於合同糾紛引起的民事案件,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相對較大,而不同法官業務能力、法理知識不同,這樣就會導致「同案不同判」的現象,這就使得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無法有效保證,因此,一定要對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加以規范。主要可以從兩點出發,一是定期抽調復查案件,對法官加以震懾,二是加強對司法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司法人員的法律職業素養,提升他們的職業操守和斷案自覺性,避免自由裁量權的濫用。
五、結束語
誠實信用原則的存在,是對誠實守約道德規范的具體詮釋,而在《合同法》中,它成為簽訂合同雙方的道德基礎,是雙方合作的前提,還是約束民事行為的最低要求,也是法律判決的一項依據。城市守信原則的內涵不止於此,法律工作者可以深入挖掘誠實守信原則的具體內涵,充分發揮出它的社會價值和思想價值,細化《合同法》中合同雙方主體的義務和權利,對合同雙方形成有效約束,利於仲裁機關和法院依據合同內容和相關法規對涉案人進行審判和仲裁,提升法律的公信力,發揮法律的社會適用性,保障新時代的市場經濟,保證參與市場經濟建設的主體利益。
文章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玖』 論述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地位、作用和體現(需舉例說明)

論述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地位、作用和體現(需舉例說明)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當事人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誠實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及規避法律或合同規定的義務。誠實守信原則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
合同法律關系的誠信原則,應當貫徹於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以及在終止的各個階段。具體表現在:
1,在合同訂立階段,當當事人彼此間已具有訂約上的聯絡,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2,在合同訂立後哦至履行前的階段,按照誠信原則的要求,當事人應該認真做好履行的准備工作。在此階段,任何一方在履行前飲經營不善造成嚴重虧損等都應及時通知對方。
3,合同的履行應嚴格遵守誠信原則。當事人既要履行各種附隨義務,也應依照誠信原則履行義務。
4,合同訂立後,如出現事情變更應及時通知對方,並允許當事人變更或解除合同,不得借機欺詐、勒索對方。例如,合同訂立後,因飼料價格急劇上漲,致使當事人一方飼養奶牛的成本急劇增加,當事人一方可以依據誠信原則要求變更合同的價格條款。
5,合同終止後,當事人之間的義務以經完成,但是,依據誠信原則產生的隨附義務,應當嚴格履行。不履行後契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應承擔賠償義務。例如,完成某些承攬加工合同後,附隨的保修義務,應當履行。

如何認識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法中的地位

合同法第6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這個就是法條確定的誠實信用原則。
在民法中的表現
1、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要誠實,不弄虛作假,不欺詐,進行正當競爭;
2、民事主體應善意行使權利,不以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方式來獲取私利;
3、民事主體應信守諾言,不擅自毀約,嚴格按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履行義務,兼顧各方利益;
4、在當事人約定不明確或者訂約後客觀情形發生重大改變時,應依誠實信用的要求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論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必須意圖誠實、善意、行使權利不侵害他人與社會的利益,履行義務信守承諾和法律規定,最終達到所有獲取民事利益的活動,不僅應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須使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是市場倫理道德准則在民法上的反映。我國《民法通則》將誠實信用原則規定為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不難看出,誠實信用原則在我國法上有適用於全部民法領域的效力。誠實信用原則常被奉為"帝王條?quot;,有"君臨法域"的效力。作為一般條款,該原則一方面對當事人的民事活動起著指導作用,確立了當事人以善意方式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行為規則,要求當事人在進行民事活動時遵循基本的交易道德,以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各種利益沖突和矛盾,以及當事人的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另一方面,該原則具有填補法律漏洞的功能。當人民法院在司法審判實踐中遇到立法當時未預見的新情況、新問題時,可直接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行使公平裁量權,調整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誠信原則意味著承認司法活動的創造性與能動性。近代以來,作為誠實信用原則的延伸,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法上,又普遍承認了禁止權利濫用原則。該原則要求一切民事權利的行使,不能超過其正當界限,一旦超過,即構成濫用。 這個正當界限,就是誠實信用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四條明確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其具體要求就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時,應當誠實、守信用、正當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其內容具體體現為(1)任何當事人要對他人和廣大消費者誠實不欺,恪守諾言,講究信用;
(2)當事人應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利,在獲得利益的同時,充分尊重他人的利益和社會利益,不濫用權利加害他人。
1、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它主要規范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變更、轉讓、終止、違反合同的責任及各類有名合同等問題。在我國,合同法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而只是我國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2、合同法在為經濟交易關系提供准則,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交易秩序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一部好的合同法能夠促進一國經濟的發展。

論述誠實信用原則在保險法的地位及具體在應用?

哈哈 等劉慶國說答案吧、、、

如何理解《合同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合同法》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原則。它常常稱為是債法中的最高指導原則或稱為「帝王原則。」
一、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誠實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義務,不得濫用權利及規避法律或合同規定的義務。
二、在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的各個階段,甚至在合同關系終止以後,當事人都應當嚴格依據誠信原則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簡述誠實信用原則在民法中的表現

您好,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應誠實,守信用,善意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誠實信用原則主要表現在:1、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要誠實,不弄虛作假,不欺詐,進行正當競爭;
2、民事主體應善意行使權利,不以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方式來獲取私利;
3、民事主體應信守諾言,不擅自毀約,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履行義務,兼顧各方利益;
4、在當事人約定不明確或者訂約後客觀情形發生重大改變時,應依城市信用的要求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資訊,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誠實信用原則的含義及其在合同法中的作用

誠實信用原則是民法的基本原則,簡稱誠信原則,要求人們在民事活動中應當誠實、守信用,正當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誠實信用原則是做人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合同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合同法第6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市民社會必然的道德信條,必然關系著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法律系統對人性的基本認識和基本態度。它在當代法律中的作用呈不斷加強的趨勢,成為整個民法領域得「帝王條款」。誠實信用原則也因此成為當今世界具有特殊意義的法律問題。
一般認為,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含義是,當事人在市場活動中應講信用,恪守諾言,誠實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要求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維持雙方的利益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
誠實信用原則作為一種民事立法的價值追求,本身不直接涉及民事主體具體的權利義務,其性質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自然也就會產生模糊性。誠信原則的內涵和外延因此也都不具有確定性。

論誠實信用原則

具體體現為:(1)任何當事人要對他人和廣大消費者誠實不欺,恪守諾言,講究信用;(2)當事人應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利,在獲得利益的同時,充分尊重他人的利益和社會利益,不濫用權利加害他人。
社會作用:誠信原則涉及兩個利益關系,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和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誠信原則的宗旨在於實現這兩個利益關系的平衡。

誠實信用原則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一項基本道德准則,是現代法治社會的一項基本法律規則,同時也是我們貫徹黨中央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是一種具有道德內涵的法律規范。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一向重視誠實信用這一倫理標准。「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沿襲下來的一個道德信條。到了現代社會無論是中國,還是在日本,乃至其他歐美國家都不約而同地將誠實信用這一道德准則進一步提升到民商立法中去,將誠實信用原則規定為民商法的一條基本原則,有的學者將其稱為「帝王規則」、「吾臨法域」,可見誠實信用原則之重要性。如果說意思自治原則到私法自治原則是現代市場經濟即市民社會對法治的最為深情的呼喚,意思自治原則是私法既民商法的靈魂,把廣大商人和公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發揮得淋漓盡至的話,那麼誠實信用原則與公序良俗便是意思自治原則的兩支輔翼,這兩項原則作為一種約束機制與意思自治原則的啟用機制一張一弛,共同有機和諧地調節著市場經濟生活。特別是對防止民事主體濫用意思自治原則來說,誠實信用原則更是功高無量。嚴格來說,公序良俗也是從誠實信用原則引申來的。誠實信用原則兼具有道德性規范和法律性規范的雙重特點,雖然不是一項具體的制度,但作為一項抽象的原則,對於一切民事主體的一切民事行動發揮著制約作用。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民事主體在實施民事行為時,應當講究信用,嚴守諾言,不把自己利益的獲得建立在損害國家,他人和社會利益的基礎上,應當在不損害國家、他人和社會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什麼是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是做人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合同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合同法第6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市民社會必然的道德信條,必然關系著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法律系統對人性的基本認識和基本態度。它在當代法律中的作用呈不斷加強的趨勢,成為整個民法領域得「帝王條款」。誠實信用原則也因此成為當今世界具有特殊意義的法律問題。我國(中國大陸)誠實信用原則起步較晚,但在廣泛借鑒世界各國研究的新成果上作出了一些必要和有益的准備,在短時間內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誠實信用原則作為社會時代的代言人,司法機關的如意工具,起到了無法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也就誠實信用原則在我國的現代狀況及發展問題談一談我的看法。正如一切重要的法律概念一樣,誠實信用原則在理論上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據《布萊克法律詞典》解釋,誠實信用即是懷有善意、誠實、公開、忠誠沒有欺騙或欺詐,具有真實、實際,沒有假裝或偽裝。
(一)誠信原則的起源及其發展歷程
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早就出現了誠信一詞,《商吾書.靳書》把誠信與禮樂、詩書、修善、孝弟、貞廉、仁義、非真、羞戰並稱為「六蝨」。而誠信原則起源於羅馬法的誠信契約和誠信訴訟中。大致經歷了羅馬法、近代民法和現代民法三個階段。羅馬法階段體現了商品經濟對法律的一般要求,當事人的誠實信用是履行契約的可靠保障。近代民法階段,資產階級基於法治國的思想,保留了對當事人的誠信要求,但剝奪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權,誠實信用原則被限制在債法的適用范圍內,或規定為合同履行的基本准則,盡管如此,也為以後的立法奠定了基礎。現代民法階段,誠實信用原則的誠信要求與自由裁量權定向統一,承認了法官的能動性,對發展和補充法律起了很大作用,還規定了任何人都必須誠信地行使權利並履行義務,標志著現在誠實信用原則的確立。應該說,我國學界在對誠信原則的起源及其發展歷程上無其爭議,但缺乏像徐國棟先生那樣對歷史資料的完整系統的理性分析,從徐國棟先生《客觀誠信與主觀誠信的對立統一問題》、《以羅馬為中心》、《誠實信用原則二題》二文可以發現,徐先生始終不斷地從誠實信用原則的歷史淵源中汲取養分,一方面用其來豐富現代誠信原則的內涵,另一方面亦為大家指出誠信原則未來之研究方向。對於法學家來說,歷史並非簡單的陳述,而應從歷史中總結法之現象的發展規律及其深刻內涵,從而為其未來之發展指明方向,因此可以說,徐國棟先生之研究成果堪稱國內之典範楷模。
(二)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
關於誠信原則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四種學說,1、一般條款說。該說認為誠信原則及外延不確定但具有強力的一般條款,其作為一般條款來指導當事人正確進行民事活動,來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權以填補法律空白。2、雙重功能說。其認為,究其本質,誠實信用原則由於將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合為一體,兼具有法律調節和道德調節的雙重功能,使法律條文具有極大的彈性,法院因而享有較大的裁量權;能夠據以排除當事人的意思自治,而直接調整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也就是說誠信原則具有法律調整和道德調整的雙重功能。3、利益平衡說。徐國棟先生認為,誠信原則要求民事主體應當以善意心理狀態從事民事活動,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在進行民事活動,履行民事義務時,既要維護各方面當事人的利益平衡,還要維護當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平衡, 那誠信原則謀求的是民事活動中當事人之間及當事人與社會之間利益的平衡。而這三方利益平衡的實現,有懶於人們以誠實之理善意的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並通過法官之公正的創造性的司法來最終加以維護。4、語義說。其認為誠信原則是對民事活動參加者不進行任何欺詐,恪守信用的要求。亦有人認為還有「衡平說」,但我認為「衡平說」實際上只是「利益平衡說」,在司法領域的延伸,所謂誠信原則是掌握在法官手中的平衡法,只不過是說在司法中法官須依誠信原則,通過當事人之間以及當事人與社會之間利益的平衡來得出公正之判決。
我認為「語義說」我望文生義之嫌,並且只看到誠信原則對在民事活動的指導意義,而並未看到其對司法活動的巨大價值意義,從而將誠信原則的指導功能限制在了一個較窄的范圍內。而「雙重功能說」與「利益平衡說」是從不同角度對「一般條款說」的延伸性解釋,「雙重功能說」從功能的角度揭示了作為一般條款的誠信原則的內涵,而利益平衡說則是從作用機制(注即通過利益平衡來實現公平)的角度闡釋誠信原則的內涵,因此我個人認為將誠信原則的內涵界定為「外延不確定的強制性一般條款」更佳。
(三)誠信原則的本質特徵
誠實信用原則適用的本質是,法官通過對誠實信用原則進行擴張性解釋,並依其處理一些特殊案件,以實現個案處理結果公平,正義之目標,從而對法律進行實質性發展的能動性司法活動。之所以將其本質做以上定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是現代民法價值理念的體現,現代民法的理念價值----實質正義是歷史的產物。進入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19世紀的近代民法基礎的兩個基本判斷,即所謂的平等性和互換性已經喪失,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和對立[注1]造成當事人之間經濟地位事實上的不平等,迫使立法者、司法者和學者必須面對現實,拋棄近代民法的形式主義。[注2]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是20世紀之初立法者、司法者和學者所共同面對的難題,誠實信用原則就是在此社會經濟背景下應孕而生的。其經過立法者、司法者和學者的不斷挖掘,被予以重新解釋並賦予其新的內涵,最終從近代民法中的契約原則上升為民法的基本原則,適應了歷史的需要,可以說誠實信用原則是現代民法理念-----實質之義。逐漸取代近代民法概念形式主義過程中在民法立法模式上的重要體現之一。現代民法實質正義的理念的形成,促進誠實信用原則的確立,而誠實信用原則則全面貫穿了實質正義的精神。現代民法理念的形成與相應的立法的出現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之間是一種互動關系,互相促進,互為條件。貫徹實質正義精神的誠實信用原則,在客觀上體現為兩種利益關系的平衡,包括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以及當事人與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即社會妥當性。法官適用誠實信用原則必須以這兩點為價值目標,其本質體現為公平、正義。
第二,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首先是法官對法律進行解釋的過程,社會生活條件在法官上涵蓋范圍的無限性以及其時間范圍內的千變萬化,與體現了認識水平與認識能力的成交,法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法律既不可能對存在於社會生活中的一切社會關系都予以明確規定,也不可能在時間上隨時根據社會生活條件的變化致使成文法存在「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模糊性、滯後性」等局限性。為彌補成文法的不足,大多數成文法國家採取及時修改有關法律條文這一措施外,大都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一是明確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權承認法官有造法之功能。二是立法者在法典中建立一些「框架」概念通過法官對這些「框架」概念來適用,以處理各種難以預料的社會現象。就目前我國的司法制度來看,我國法律並沒有明確賦予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權,即法官通過司法活動直接進行的行為,沒有得到法律的明確授權。我國彌補成文法的不足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法官對法律作出相應的解釋並以調整相關的社會關系來實現的,因此對作為「框架概念」的典型代表之一的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首先是法官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解釋過程。
第三,法官對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具有能動性,這是由於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彈性規則和強性補充規則[注3]的特點所決定的,立法者為彌補成文法的不足而建立起的「框架」概念其內涵和外延十分不明確.有學者認為誠實信用原則「乃屬於白紙規定」、「無色透明」[注4],也就是說誠實信用原則的補充作用無所不在。只要在適用成文法的過程中出現漏洞與不足,誠實信用原則的補充作用就會被運用和體現。這也決定了誠實信用原則具有適用上的強制性,在民事活動中,其具體體現為:無論當事人是否約定,誠實信用原則都是約束雙方當事權利義務的當然條款,使當事人不僅要承擔約定的義務,而且必須承擔這種強制的補充性義務,並且當事人也不得約定排除適用,即使約定排除,其效力也歸於無效,從這個意義上講,誠實信用原則是當事人進行任何民事活動時,所享有的民事權利的當然組成部分。法官在審理民事案件中,首先應尊重這種體現為民事權利的私權,並當然地適用作為私權表現形式的誠實信用原則,不須以當事人是否明確作出意思表示為標准,因此,法官對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具有能動性。 望採納

熱點內容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
古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2 01:10:23 瀏覽:489
行政法哪些法規重要 發布:2025-01-12 01:08:44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