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涉他合同合同法

涉他合同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3-05-28 08:37:02

『壹』 束己合同和涉他合同舉例

法律分析:1、束己合同指訂約當事人訂立合同是為自己設定權利和義務,使自己直接享有某種利益、承受某種負擔的合同。

2、束己合同嚴格遵循合同相對性原則。

3、涉他合同指合同的內容實質性地涉及了第三人的合同。

4、涉他合同包括: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5、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指當事人為第三人設定了合同權利,由第三人取得利益的合同。例如:保險合同,合同當事人是投保人與保險人,受益人是第三人。

6、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指以擔保第三人的履行為合同標的的合同。例如:連環買賣合同,上游合同的買受人成為下游合同的出賣人,他可以在下游合同中約定由上游合同的出賣人直接向下游合同買受人交付買賣標的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二條 要約以信件或者電報作出的,承諾期限自信件載明的日期或者電報交發之日開始計算。信件未載明日期的,自投寄該信件的郵戳日期開始計算。要約以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快速通訊方式作出的,承諾期限自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開始計算。

第四百八十三條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四條 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諾,生效的時間適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貳』 涉他合同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般包括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和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三條 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百二十四條 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第三人對履行該債務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權向債權人代為履行;但是,根據債務性質、按照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只能由債務人履行的除外。債權人接受第三人履行後,其對債務人的債權轉讓給第三人,但是債務人和第三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叄』 涉他合同與合同相對性原則是什麼

涉他合同是為他人提供服務的一種合同,同時合同自當事人意見達成合意簽字確認就會生效,合同也有相應的的原則,那麼涉他合同與合同相對性原則是什麼?下面,小編將針對這個問題做出詳細解答。希望能夠解開大家的疑惑,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涉他合同與合同相對性原則是什麼
傳統合同法理論認為,合同是當事人之間基於信賴而建立的一種民事法律關系,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產物。它強調合同主體和效力的相對性,即只在特定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此特定當事人即為債權人和債務人,對任何第三人不產生拘束力。
傳統合同法理論認為,合同是當事人之間基於信賴而建立的一種民事法律關系,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產物。它強調合同主體和效力的相對性,即只在特定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此特定當事人即為債權人和債務人,對任何第三人不產生拘束力。
涉他合同滿足了當事人特殊利益需要,有利於交易的便利和快捷,它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意義:
其一,便利當事人。涉他合同涉及到三方當事人,若按一般合同訂立,通常至少應簽訂兩份合同。例如,為第三人利益而簽訂合同,一份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合同,另一份是債權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合同有效成立後也要履行兩次,一次是債務人向債權人給付,另一次是債權人將其所獲的利益向第三人給付。而涉他合同僅需一個合同,即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合同;一次合同履行,即債務人直接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極大地便利了當事人,降低了交易成本。
其二,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如在第三人給付合同中,若第三人願意接受債權人和債務人在涉他合同中設定的義務,其是對自己私權的處分,屬於私人意思自治的范疇。法律不應予以強加干涉。
其三,現代交易強調快捷、便利,涉他合同極大地簡化了交易程序,有利於降低社會成本。
通過小編的整理大家可以知道;合同是當事人之間基於信賴而建立的一種民事法律關系,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產物。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這方面法律知識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相信大家從上文已經找到有關的答案了吧。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或者情況比較復雜,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肆』 合同法第64,65條規定是否屬於涉他合同的規定

  1. 是的,就是涉他合同。

  2. 涉他合同,意思就是除了當事人之外另外還為第三人訂立的合同。

  3. 《合同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4. 《合同法》第六十五條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伍』 涉他合同

法律分析:依據涉他合同獨立性理論,涉他合同的基本效力如下: 1、第三人利益合同: (1)由於給付合同相對獨立於原因合同,第三人基於第三人約款直接取得合同權利。第三人有直接向債權人請求給付的權利,第三人亦有義務按合同約定及時接受給付。 (2)債權人根據補償關系有權請求債務人其向第三人給付,但不能要求債務人向自己履行給付,因為根據第三人約款,債權人已將此利益處分給第三人。 (3)當債務人不履行給付或給付有瑕疵或加害給付給第三人利益造成損害時,第三人僅有權通過債權人向債務人要求損害賠償,而無權直接向債務人主張。因為第三人與債務人之間的關系是給付關系,僅具有履行利益,而不是實際擁有的完全債權。第三人的這種損害賠償請求權被稱為「雙重請求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二條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陸』 什麼樣的合同屬於涉他合同

論涉他合同

朱保東*

對於涉他合同的概念,有人將其翻譯為Contract Related with A Third Person(1)。依此英文翻譯,涉他合同即是與合同外的第三人相關聯的合同。涉他合同既包括合同效力的渉他性,又包括合同主體的渉他性。前者指合同為第三人設定了權利義務,典型者如保險合同,後者則僅指合同的履行中有第三人介入,第三人並未因介入合同而獲得獨立與合同當事人的新的權利義務,典型者如合同轉讓。因後者與當事人權利義務無渉,故學人鮮作專題研究,以致在探討涉他合同或者渉他契約時把後者直接從相關概念中剔除出來,而僅指前者。如台灣著名的民法學者鄭玉波先生即認為 「涉他契約為其內容涉及第三人的合同。包括兩種情形:其一,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由一方使第三人向另一方為一定給付,此謂『由第三人給付之契約』;其二,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由一方向第三人為一定給付,此謂『向第三人給付之契約』」。(2)大陸學者尹田教授等人也采此一見解。為論述方便,下文所述若無特別說明均隨通說,特指合同效力的渉他性。本文將從涉他合同的歷史沿革並結合我國合同法的總則和分則的規定來論述我國合同法關於涉他合同的立法規定及立法展望。
一、歷史沿革
台灣學者通常將涉他合同分為「由第三人給付之契約」和 「向第三人給付之契約」。而大陸學者則將後者稱作利他合同或第三人利益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約定由一方向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為給付,第三人由此取得直接給付請求權的合同。(3)而對前者大陸學者多以負擔合同言之。英國於1999年11月通過了合同第三人法案【contracts (Right of Third Psrties)Act】則可稱作利他合同概念法典化運動的產物了,其比中文利他合同概念更精準地表述出此類合同的法律特徵。國外關於利他合同立法和司法實踐活動相對較早。羅馬法即對合同相對性規則進行了突破,即「向第三人給付並不為債權人帶來利益……當締約人與履約人有利害關系時,更准確地說當向第三人給付是一種本來就應由締約人履行的給付,因而完全可以說後者實質上是在為自己締約時,為第三人的利益締約是有效的」(4)但羅馬法僅在少數例外情況下(如買賣合同中買賣雙方為照顧被轉讓物的承租人而達成的協議;贈與合同中贈與人受贈與人約定,由後者在一定時間後向某個第三人返還物品的協議等)才承認第三人有訴權(5)。作為繼受羅馬法傳統的大陸法系國家多在其民法典中對利他合同制度予以確認。《法國民法典》第1121條規定:人們為自己與他人訂立契約或對他人贈與財產時,亦得為第三人的利益訂立條款,作為該契約或贈與的條件,如第三人聲明願享受此條款的利益時,為第三人訂立契約的人不得予以取消。德國民法改變了法國民法的作法,將第三人利益條款予以獨立化。《德國民法典》於第二編「債的關系法」第二章「因合同而產生的債的關系」中專設一節(第3節)詳細規定了「第三人履行給付的約定」,從而建立了完備的利他合同制度。該法第328條規定:「當事人得以契約訂立向第三人為給付,並使第三人有直接請求給付的權利。」關於利他合同有效的理由,在德國民法上甚有爭議,主要有四種觀點:一是承諾說,即當事人共同為要約,第三人對之為承諾;二是代理說,即依無權代理之關系,說明第三人取得權利的理由;三是傳來說,即以第三人系受受約人權利的讓與;四是直接取得說,即第三人因當事人之間的契約而直接取得權利。第三人為何直接取得權利,有謂為對於第三人的單獨行為;有謂合同行為;有謂為契約得為對於當事人以外之人發生有利益之法律效力,此為契約說,為今日之通說。(6)此外《日本民法典》第537條、《瑞士債法典》第111、112條、《俄羅斯民法典》第140條及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268至270條亦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在英國法中,並沒有承認利他合同的一般規則,但在司法實踐中,利他合同的效力受到廣泛的重視,並以判例的形式得到確認。在立法上,1996年,英格蘭和威爾士法律委員會提出《合同法〈第三人保護〉》的議案草案,並於1999年在英國議會通過,利他合同獲得了立法上的依據。其理論依據為「法定允諾說」,即通過法律擬制來認可(被允諾人)債權人之外的第三人也享有訴權。
在美國法中,紐約上訴法院在1859年勞倫斯訴福克斯一案中即已承認第三人訴權,並在以後的波爾訴比爾、塞瓦訴蘭薩姆等案例中得到進一步確認。1932年的美國《第一次合同法重述》和1980年的《第二次合同法重述》對利他合同制度加以完善和發展,擴大了受益第三人的范圍,使利他合同得以在更廣的范圍上予以適用。(7)
可見,不論是在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涉他合同的效力都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承認。
二、我國合同法總則是否規定了涉他合同
新的合同法出台後,有不少學者認為我國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的規定即是涉他合同立法條款。甚至一些參加合同法立法的學者亦持此見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論(總則)》的作者們認為「本條(第64條)規定的是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為第三人利益合同,一些國家及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已有規定,但《民法通則》及被廢止的三個合同法均無規定,我們是第一次在法律中加以確認。」且 「由於合同當事人已經約定向第三人給付,第三人可以向債務人請求履行,即第三人有直接向債務人請求給付的權利。」(8)然而依較權威理論,向第三人給付之合同的法律特徵有:(1)合同約定受領給付的第三人一般不受行為能力的限制;(2)合同使第三人對於債務人取得直接請求給付之債權;(3)債權人同時享有請求債務人向第三人給付之權利。(9)合同法第64條:「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按其字面意思並采反對解釋,則第三人在債務人未向其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無權向債務人主張違約責任。而事實上該條說違約責任其實就是合同責任,而非僅指違約金責任,該條顯然不符合上述第二個特徵。故合同法第64條並不是涉他合同中的向第三人給付之合同。
合同法第6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 本條符合由第三人給付之契約的法律特徵。但因與國外或台灣地區的相關規定有所區別。如法國民法典第1120條規定:「但當事人可以接受使第三人為一定行為的約束,如第三人拒絕為該行為時,約定使第三人為一定行為之人,應負賠償責任」,這意味著當事人就第三人接受合同條件作出擔保,稱為擔保允諾。台灣民法典規定的「由第三人給付之契約」得對債務人產生「使第三人給付」之義務;而我國新合同法所規定的「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情形,對債務人不能產生前述相同之義務,而只能產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違約責任。可見,合同法第65條規定仍缺乏必要的渉他性,對第三人無任何法律拘束力。
合同法第73條、第74條分別規定了代位權、撤銷權的合同保全制度。因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債的保全也是合同相對性原則的例外(10)。在本合同,主債權人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向次債務人行使求償,其間存在兩個合同關系,一是主債權人同次債權人的合同,二是次債權人同債務人的合同,就通過法律規定的形式賦予主債權人法定的權利,就是代位權和撤消權去保護自己權利,這個法定的行為就是利他合同的根據,但沒有次債務人同債務人設立合同的行為,仍不能稱之為利他合同。況且債權人行使合同保全行為僅是其本合同權利的擴張而非增加,故並非涉他合同。
正如上文界定涉他和同概念時指出的那樣,合同轉讓也只是當事人的更替或增加,並不曾單向地為新介入合同的當事人增減權利義務,需要新介入者的同意,也不是通說意義上的涉他合同。
綜上,合同法總則並無涉他合同的規定。

『柒』 我國合同法分則規定了哪些涉他合同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涉他合同主要包括:
1、買賣合同、公用電、水、氣、熱力合同及贈與合同。
2、借款合同。
3、房屋租賃合同。
4、融資租賃合同。
5、承攬合同和建設工程合同。
6、運輸合同。

『捌』 簡述合同相對效力原則及其突破。

【答案】:(一) 所謂合同相對性,在大陸法系中通常被稱為債的相對性,它主要是指合同關系只能發生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合同的另一方基於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與合同當事人沒有發生合同上權利義務關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據合同向合同當事人提出請求或提出訴訟,也不應承擔合同的義務或責任,非依法律或合同規定,第三人也不能主張合同上的權利。合同相對性的表現:
(1)涉他合同,規定在《合同法》第64、65條。(2)債權轉讓(《合同法》第80條)與債務承擔(《合同法》第84條),在這里債權轉讓有一種形式,債務承擔有兩種形式:①從第三人的地位上看,第三人是債的主體,一旦發生債權轉讓或債務承擔,第三人就介入合同,成為合同的當事人。②從違約責任上看,在新加入的債權人、債務人與原來的主體之間產生違約責任,因為這時第三人成為合同新的當事人,他就有資格接受違約責任或者承擔違約責任了。(3)第三人原因導致的違約,規定在《合同法》第121條。(4)加害給付中的違約責任,規定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加害給付是指在合同履行中由於瑕疵履行而導致人身損害的情形,這種情況下也體現了合同的相對性。(5)轉租合同中的違約責任,規定在《合同法》第224條。(6)承攬合同中的違約責任,規定在《合同法》第253條第2款以及第 254條。(7)多式聯運合同中的違約責任,規定在《合同法》第317、318條。
(二) 合同的相對性的運亂突破,即債權效力及於第三人的情形。
(1)合同保全,規定在《合同法》第73、74條。①代位權:債權人以自己名義向次債務人起訴,債務人為第三人。②撤銷權:債權人撤銷了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使債權的效力及於第三人。(2)建設工程合同中的賀則分包人的違約責任,規定在《合同法》第272條第2款,總承包人經發包人同意,將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向發包人承擔連帶責任。(3)單式聯運合同中旁拍檔的區段承運人的違約責任,規定在《合同法》第313條,兩個以上的承運人以同一種運輸方式聯運的,與托運人訂立合同的承運人應當對全程運輸承擔責任。損失發生在某一運輸區段的,與托運人訂立合同的承運人和該區段的承運人承擔連帶責任。

『玖』 勞動合同向第三人履行的規則

涉及第三人合同,又稱之為涉他合同,是指當事人約定,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合同。羅馬法除有若干例外,原則上惟承認契約僅於當事人間發生效力,故有「不論何人不得為他人為約定」之格言。統覽各國立法,為實際上交易之需要,打破羅馬時代之極端個人主義,一般承認涉他契約。我國《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分別對涉及第三人合同的履行作出了規定。
(一)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是涉他合同的一種。我國《合同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稱為第三人利益訂立的合同,是指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義務,第三人因此直接取得請求權的合同。比如,投保人和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約定保險人向作為第三人的被保險人、收益人履行,而被保險人、收益人直接享有保險金請求權。保險合同即為最典型的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徵:
(1)第三人不是合同的當事人。這種合同的主體不變,仍然是原合同中的債權人和債務人,第三人只是作為接受債權的人,因此,第三人不為合同當事人。
(2)合同的當事人合意由第三人接受債務人的履行。這種合同往往是基於債權人方面的各種原因,所以,債權人應當經過債務人的同意,向第三人履行的約定而生效力。
(3)債務人必須向債權人指定的第三人履行合同義務,否則,不能產生履行的效力。
(4)向第三人履行原則上不能增加履行難度和履行費用,如果增加履行費用,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而是債權人的原因所致,債務人並無過錯,故從公平和誠實信用的角度講,應當由債權人承擔增加的費用。
向第三人履行之要件,我國台灣學者史*寬先生認為,一是約定人與受約人間須有有效契約之成立。契約之成立要件,應依法律行為及債權契約通則定之。約定人與受約人間有效契約之成立,為第三人權利成立之絕對要件。二是須以第三人取得債權為標的。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可以產生以下法律效力:
(1)第三人可以向債務人請求履行。如果第三人拒絕受領的,債務人應當將該情況及時通過債權人,並協商解決方法,由此所受的損失由債權人承擔
(2)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3)債務人基於對債權人的抗辯,可用以對抗第三人。比如,債務人因債權人原因而產生的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可以對抗第三人,而不向其履行。
(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稱第三人代為履行的合同,是指經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履行義務,第三人沒有因為履行債務而成為當事人的合同二我國《合同法》第6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其法律特徵在於:(1)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該第三人並沒有成為合同的當事人,合同的當事人仍然是原債權人和債務人。如果第三人沒有履行,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承擔責任。(2)合同當事人經過協商一致同意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至於第三人是否履行,應由債務人和第三人進行協商。(3)第三人代為履行不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4)合同債務可以由第三人代為履行,即必須由債務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由第三人代為履行的除外。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的法律後果可分為:(1)債權人應當接受第三人的履行,由於債務人已經與債權人約定由第三人履行債務,如果債權人不接受第三人的履行視為債務人已經履行了債務而債權人違約。(2)第三人違約時,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因此,第三人代為履行中的第三人只是替代債務人履行債務,並不是合同的當事人。
需要說明的是,由第三人履行與《合同法》第84條、第85條、第86條所規定的債務承擔,表面上看都是由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履行債務,但兩者有明顯區別:在債務承擔的情形下,第三人成為了合同的當事人;債務人轉計債務時必須經過債權人的同意;在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債權人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請求承擔違約責任,而不能再向原債務人請求承擔民事責任。這些都是債務承擔與由第三人履行的主要區別,且不能混同。
溫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規定的合同問題#
點擊這兒
#進行查看!若需幫助可#咨詢合同糾紛律師#

『拾』 合同的相對性及其例外

合同的相對性源於債權的相對性、債權的對人性,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合同只約束合同的當事人,即債權人與債務人,而與合同之外的其他第三人無涉;二是其他第三人不會承擔違約責任,也不會受領違約責任。下面我們看一下合同相對性的表現及其例外。

一、合同相對性的表現

(一)、涉他合同:規定在合同法第 64 、 65 條。涉他意思是涉及了第三人,包括兩種: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也叫第三人代為受領的合同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也叫第三人代為清償的合同。在這里,涉他合同我們要掌握以下兩點:

1、從第三人的地位上看,第三人並非合同的當事人,並非債的主體,而僅僅是合同的履行輔助人。

2、從違約責任上看,仍由原來的債務人向原來的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二)、債權轉讓(合同法第 80 條)與債務承擔(合同法第 84 條),

例 1 :甲乙簽訂合同,甲作為債權人經債權轉讓給丙,這意味著甲就從原先的債權債務關系中脫身而出了,並取得了債權人的身份,這時合同約束乙和丙,乙和丙就成為合同上新的債權債務當事人了,這是債權轉讓。

例 2 :甲乙簽訂合同,乙作為債務人與丙達成協議,由丙承擔乙的債務,這意味著乙就從原先的債權債務關系中脫身而出了,而丙成為新的債務人,這時合同約束甲和丙,甲和丙成為合同上新的債權債務當事人了,這是債務轉讓。

在這里債權轉讓有一種形式,債務承擔由兩種形式。

1、從第三人的地位上看,第御啟三人是債的主體,一旦發生債權轉讓或債務承擔,第三人就介入合同,成為合同的當事人。

2、從違約責任上看,在新加入的債權人、債務人與原來的主體之間產生違約責任,因為這時第三人成為合同新的當事人他就有資格接受違約責任或者承擔違約責任了。鎮銷如

(三)、第三人原因導致的違約,規定在合同法第 121 條。

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也就是說,當事人一方承擔了違約責任之後,再由當事人向第三人進行追償,這也是違約責任的無過錯責任的體現原則之斗侍一,當事人賠償損失後,可以向造成違約或侵權的第三人追償。

(四)、加害給付中的違約責任,規定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 35 條。加害給付是指在合同履行中由於瑕疵履行而導致人身損害的情形,這種情況下也體現了合同的相對性。例如:甲買熱水器,在使用過程中漏電,導致人身傷亡,這時甲只能向商場主張違約責任,因為違約責任只能產生在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之間,甲不能向廠家主張違約責任,因為他們之間沒有合同,當然,甲可以向廠家主張侵權責任,這是沒有問題的。

(五)、轉租合同中的違約責任,規定在合同法第 224 條。

例如:甲將自己的一間空房租給乙居住,乙能否不經甲同意,就將房屋轉租出去?

這是不可以的,因為租賃合同是建立在一定的人身信任基礎上的,因此乙轉租要經過甲同意,

比如乙將房屋轉租給丙了,這里要注意,轉租後,形成了兩個完全獨立的租賃合同,甲乙之間是一個租賃合同,乙丙之間也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租賃合同,這兩個租賃合同中各自有各自的當事人,分別產生不同的權利義務關系和違約責任。

再比如甲租給乙, 1000 元 / 月,乙轉租給丙, 1200 元 / 月,甲能否主張乙轉租後多獲得的收益?

這是不可以的,因為這是兩個獨立的合同,權利義務與違約責任都是獨立的。

如果丙住進去後,將房屋部分毀損,這時也只有乙才能向丙主張責任,丙也只能向乙承擔違約責任,這里也是基於合同的相對性,當然,甲也可以基於侵權向丙主張侵權責任。

(六)、承攬合同中的違約責任,規定在合同法第 253 條第 2 款以及合同法第 254 條,這里,承攬合同也是一個典型的有人身信任關系的合同,需要注意的有兩點:

1、承攬人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應當就該承攬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

2、承攬人可以將其承攬的輔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承攬人將其承攬的輔助工作由第三人完成的,不需要經過定作人同意,但是應當就該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這還是合同法第 121 條的應用。

( 七 ) 、多式聯運合同中的違約責任,規定在合同法第 317 、 318 條,多式是指採用多種運輸方式,多式聯運的經營人可以與各區段的承運人約定相互之間的責任,但該約定不影響多式聯運經營人對全程運輸承擔的義務。

二、合同的相對性的例外,即債權效力及於第三人的情形。

(一)、合同保全,規定在合同法 73 、 74 條

1、代位權:債權人以自己名義向次債務人起訴,債權人為第三人。

2、撤銷權:債權人撤銷了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使債權的效力及於第三人。

(二)、建設工程合同中的分包人的違約責任,規定在合同法第 272 條第 2 款,總承包人經發包人同意,將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向發包人承擔連帶責任。

(三)、單式聯運合同中的區段承運人的違約責任,規定在合同法第 313 條,兩個以上的承運人以同一種運輸方式聯運的,與托運人訂立合同的承運人應當對全程運輸承擔責任。損失發生在某一運輸區段的,與托運人訂立合同的承運人和該區段的承運人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教育網論壇

熱點內容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
古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2 01:10:23 瀏覽:489
行政法哪些法規重要 發布:2025-01-12 01:08:44 瀏覽:407
試論述國際商法的基本作用 發布:2025-01-12 00:03:41 瀏覽:725
華東政法大學東方法學 發布:2025-01-11 23:36:41 瀏覽:222
司法部公證管理規章有哪些 發布:2025-01-11 23:03:26 瀏覽:269
法人變更了還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22:45:01 瀏覽:485
關於黨支部上牆張貼的規章 發布:2025-01-11 22:11:03 瀏覽:146
在職法律碩士報名條件 發布:2025-01-11 22:10:51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