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法在社會研究中的運用
❶ (綜合社會實踐)觀察法的基本步驟
觀察法來的基本步驟
一、明確問題源,選擇觀察對象
明確問題即選擇和確定研究問題,當然,在選定參與觀察的研究問題的同時,也基本上確定了觀察者與觀察對象。因為問題的選擇和確立必須考慮到在某一特定的情境里觀察者是否能進行自然觀察。例如,要研究「教師期望對師生交往的影響」,就需要考慮在什麼樣的學生、在哪個年級的班進行,觀察者應具備哪些知識、能力和觀察技能。
二、制定觀察計劃
在觀察計劃中要規定明確的觀察目的、重點、范圍以及要搜集的材料、觀察的次數,每次觀察的時間、採用的儀器、制訂哪些表格以及填寫的要求等等。
三、做好觀察准備
觀察准備是否充分, 往往影響觀察的成敗。 只有周密的觀察准備,才有可能准確地收集觀察材料。觀察准備的主要工作有:
1.確定觀察的項目和指標
根據課題和研究計劃的要求,將要觀察的方面具體化和指標化。具體化就是將要觀察的方面具體成幾個可以加以觀察的項目。指標化就是給需要觀察的項目選定一個可以評價記錄並顯示出不同程序與水平的指標體系。
❷ 觀察法的應用
觀察法在市場調查中的應用
1、對實際行動和跡象的觀察。例如,調查人員通過對顧客購物行為的觀察,預測某種商品購銷售情況。
2、對語言行為的觀察。例如觀察顧客與售貨員的談話。
3、對表現行為的觀察。例如觀察顧客談話時的面部表情等身體語言的表現。
4、對空間關系和地點的觀察。例如利用交通計數器對來往車流量的記錄。
5、對時間的觀察。例如觀察顧客進出商店以及在商店逗留的時間。
6、對文字記錄的觀察。例如觀察人們對廣告文字內容的反映。
觀察法是市場調研的方法
在市場調研中,觀察法是指由調查員直接或通過儀器在現場觀察調查對象的行為動態並加以記錄而獲取信息的一種方法。 觀察法分人工觀察和非人工觀察,在市場調研中用途很廣。比如研究人員可以通過觀察消費者的行為來測定品牌偏好和促銷的效果。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設計了一些專門的儀器來觀察消費者的行為。觀察法可以觀察到消費者的真實行為特徵,但是只能觀察到外部現象,無法觀察到調查對象的一些動機、意向及態度等內在因素。
為了盡可能地避免調查偏差,市場調查人員在採用觀察法收集資料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調查人員要努力做到採取不偏不倚的態度,即不帶有任何看法或偏見進行調查。
2)調查人員應注意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調查對象和最合適的調查時間和地點,應盡量避免只觀察表面的現象。
3)在觀察過程中,調查人員應隨時作記錄,並盡量作較詳細的記錄。
4)除了在實驗室等特定的環境下和在藉助各種儀器進行觀察時,調查人員應盡量使觀察環境保持平常自然的狀態,同時要注意被調查者的隱私權問題。
❸ 社會觀察法在社會調查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觀察法的概念和特點 (一)觀察法的概念 觀察,是指人們對周圍存在事物的現象和過程的認識,這種認識是基於研究者對事物的現象和過程的理解。但是,科學的觀察,並不是指人們對觀察的一般理解,即不僅僅是「仔細察看」,而是在自然存在的條件下,對自然的、社會的現象和過程,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或藉助科學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的。這種科學的觀察,就是教育科學研究中的觀察法。 所謂「自然存在的條件」,是指對觀察對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預、不影響其常態,所謂「有目的、有計劃」,是指根據科學研究的任務,對於觀察對象、觀察范圍、觀察條件和觀察方法作了明確的選擇,而不是觀察能作用於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觀察法,則是指在教育科學研究中運用科學的觀察對有關教育現象進行研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二)觀察法的特點 1.能動性 科學的觀察是具有能動性的感性認識活動,它與一般所說的觀察不同,即不是簡單反射式的感覺,而是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與研究。 它要求達到:(1)確定某個現象,得以發展的條件;(2)詳細描述所觀察的現象;(3)科學地分析和說明所研究的對象。也就是查明現象及其發展的條件之間的因果聯系和關系,為此,在觀察之前,應根據科研任務,制訂好計劃,包括確定觀察對象、觀察條件、觀察范圍和觀察方法,以保證觀察有目的地進行。這樣的觀察是自覺的,不是盲目的,是能動的,不是被動的。它要求觀察者充分發揮觀察中的主觀能動作用。 2.選擇性 科學的觀察並不是一般地認識現象和事實,而是從大量客觀事實中,選擇觀察的典型對象,選擇典型條件、時間、地點,獲得典型事物的現象和過程。只有把注意有意地集中和保持在經過選擇的觀察對象上,把觀察始終和有意注意結合在一起,不為無關現象所分散,盡量排除外界無關刺激的干擾,這樣的觀察才能獲得預期的成效。 例如,進行某班級學生學習態度和精神現狀的觀察。根據觀察目的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學生作為觀察對象,選擇反映學習態度和精神的主要指標(如時效性、求知慾、創造力、自強、意志力、學習習慣等);主要指標中又應選擇典型指標(如時效性)以及主要二級指標,選擇幾個主要時間、場合等等。只有把觀察集中在經過選擇的幾名學生、幾項主要指標、幾個主要時間和場合等等對象上,才有可能達到科學觀察的目的。 3.客觀性 即要使觀察所獲得的現象和過程能正確反映客觀事實。觀察所獲得的事實材料是認識事物的依據,是科學研究的基礎。但是,這里有一個前提,即獲得事實材料的觀察是否具有客觀性的品質。觀察中獲得的結果,實際上是觀察者通過觀察手段對觀察對象的現象或過程的一種反映和描述。 科學的觀察就在於觀察的客觀性。首先,要確保觀察在自然存在條件下進行,絕對不能影響被觀察者的常態,這樣才能得到自然條件下的真實情況,否則所得到的事實材料反映反常的情況,就會導致錯誤的結論。也有這樣一種情況,觀察對象意識到自己在接受觀察,這就有可能使觀察對象預先考慮給予觀察者以一定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觀察者與被觀察者建立良好的關系,消除對觀察者的陌生感,以盡量控制觀察對象的異常狀態。 例如,某校對一名曾經失足的女學生進行觀察。盡管失足已成為過去,又從工讀學校回到原校,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但是,她的心靈已受到嚴重的創傷,對生活失去希望。為了喚起她的生活信心,設計了有針對性的較為系統的教育措施。同時進行教育措施與激發自信心相關性的研究。一方面繪制了為時一年的教育措施序列表,另一方面派兩名好學生,與她生活在一起,進行一年的觀察,繪制出她情緒升降變化的曲線圖。在被觀察者保持自然常態的情況下.
❹ 觀察法在調查研究中有哪些作用和優劣呢
一、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
啟發人們的思維。
導致新的發現。
二、有效的觀察條件:
做好觀察的前期准備工作。
做好觀察記錄。
消除觀察誤差。
(4)觀察法在社會研究中的運用擴展閱讀
觀察法的主要優點是:
它能通過觀察直接獲得資料,不需其他中間環節。因此,觀察的資料比較真實。
在自然狀態下的觀察,能獲得生動的資料。
觀察具有及時性的優點,它能捕捉到正在發生的現象。
觀察能搜集到一些無法言表的材料。
觀察法的主要缺點是:
受時間的限制,某些事件的發生是有一定時間限制的,過了這段時間就不會再發生。
受觀察對象限制。如研究青少年犯罪問題,有些秘密團伙一般不會讓別人觀察的。
受觀察者本身限制。一方面人的感官都有生理限制,超出這個限度就很難直接觀察。另一方面,觀察結果也會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
觀察者只能觀察外表現象和某些物質結構,不能直接觀察到事物的本質和人們的思想意識。
觀察法不適應於大面積調查。
❺ 社會研究方法中,分析使用觀察法的倫理問題!回答後有加分哈!!
觀察法對被研來究者影響是相對自較小的,但也要考慮倫理問題。基本要考慮以下三點:
1、觀察不能被偏見左右,盡量克服前見的影響,使觀察「客觀」
2、觀察不能影響被觀察者的生活,不能讓被研究的群體焦慮、偽飾
3、觀察後的結果應讓被觀察者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