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和侵權責任法的區別

合同法和侵權責任法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3-06-01 23:35:16

❶ 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區別與聯系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合同履行過程中,一方的違約行為給合同相對方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且該損害完全符合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時,受損方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之規定向對方主張侵權責任,也可以依據《合同法》之規定向對方主張違約責任。
區別:
(一)責任基礎不同
(二)歸責原則不同
(三)管轄法院不同
(四)賠償責任范圍不同
(五)免責事由不同
(六)舉證責任不同

❷ 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與合同法的歸責原則有什麼不同

侵權責任法歸責原則是關於侵權責任「歸責」的基本規則,即行為人因為何種事由被要求承擔責任。
歸責原則構建了侵權類型,即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嚴格責任類型。歸責原則對應著侵權責任的基本分類。三種歸責原則對應了各種侵權責任的具體類型,它們在構成要件、免責事由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過錯責任、過錯推定和嚴格責任對行為人所強加的責任是有區別的,就行為人來說,嚴格責任最重,過錯推定次之,過錯責任最輕。對受害人的保護也不相同,從受害人的角度考慮,在責任的選擇上應選擇對其最為有利的責任。
合同法中的歸責即對法律責任之歸屬的確定,是確定行為人責任的根據和標准。
確定責任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定的歸責原則,方可以正確的認定責任。在違約責任制度中,對當事人違約行為責任的追究,法律是以當事人的主觀過錯、違約後果或是其它作為判斷標准,正是違約責任歸責原則的旨意所在。
認定意義:
(1)能體現國家對違約行為立法政策的選擇。如嚴格責任在於合理補充債權人的損失,體現了維護非違約方利益,保障社會公平的旨趣;而過錯責品交易中所提倡的道德價值觀念相一致,採用過錯責任原則則能體現合同責任的懲罰和教育功能。
(2)理論意義。由於歸責原則所解決的是合同責任的責任根據或標准,它對違約責任制度的內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歸責原則也就有其重要的理論意義,任何人對違約責任制度予以探討,都不可能迴避歸責原則問題。
(3)司法意義。司法人員正確掌握歸責原則,有利於從案件伊始判明非違約方有無證明違約方過錯的義務,從而正確司法。
(4)對當事人的意義。當事人明確自己案件適用何種歸責原則,利於收集有利於自己主張的證據,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提出合理的訴訟請求。

❸ 侵權責任法與合同法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隨著《 民法典 》(2021年1月1日起實施)頒布,《 侵權責任法 》和《 合同法 》將廢止。 合同法中要保護到的權益是基於雙方的合作意向才達成的,這和我們一般的權益的保護是不一樣的,因為合作存在的權益是特定的,不過在某些 合同違約 的案例中也存在著 侵權責任 。所以,其實也有部分合同違約是涉及到侵權責任法與合同法著倆部法律的。侵權責任法與合同法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第一,是否存在合同關系不同。 私法自治時常體現在對當事人合意效力的尊重,以及對合同關系的維護方面,所以,合同關系的存在是區分違約和侵權的重要標准。所謂合同關系,主要是指 合同訂立 之後至履行完畢之前的法律關系。 違約責任 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合同關系。如果當事人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則可以考慮原則上適用侵權責任。事實上,侵權責任本身的含義就是指「非合同關系的責任」,因此,歐洲民法典研究組起草的《歐洲民法典草案》就將侵權責任稱為「造成他人損害的非合同責任」,這一點已經蘊含了侵權責任原則上是在當事人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的情況下所被適用的意思。在前述「美容案」中,甲與乙之間存在一種合同關系,無論該合同是通過書面形式還是口頭形式達成的,甲都是基於合同關系而接受美容手術,如果適用合同責任,甲就需要首先證明合同關系的存在,如果適用侵權責任,只要受害人遭受的損失已經確認,則完全無需考慮合同關系是否存在。 第二,義務來源不同 。 私法自治原則在合同法上體現為允許當事人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並承認這種約定的約束性。因此,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區分依據仍然存在於其義務類型為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上。法定義務在學理上常常被稱為「一般義務」,即所謂「勿害他人(alterum non laedere)」的義務。例如,在英國, 侵權行為 的經典定義就是:「因違反法律預先設定的一般義務而產生的侵權責任。」根據制定法,該義務是任何人所應遵守的,且該義務有助於保護任何人,而侵權責任的前提就是此種義務的違反。侵權責任法在設定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財產和人身的普遍性義務的同時,還設定了各種具體的不作為義務,例如,根據《侵權責任法》第58條,醫療機構不得隱匿、偽造、篡改患者的病歷資料,否則要推定其有過錯。 與之相反,合同法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極少規定強制性義務,原則上以當事人之間約定的權利義務作為義務來源。在前述「美容案」中,從侵權責任法角度出發,醫療方對於患者的人身安全負有不得侵犯的義務;而從合同法來看,醫療方應當履行其對患者所作出的在無任何風險的情況下完成美容項目的義務。既然醫療方承諾「美容手術確保顧客滿意」,「手術不成功包賠損失」,這就構成了約定義務的內容,即達到一定的美容手術效果。未能達到此種效果,就應當構成違約。然而,由於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對此類案件一般按侵權責任處理,並要求進行事故鑒定,因鑒定又引發新的糾紛,導致本可以直接確定為違約責任的糾紛,反而因鑒定問題使案件變得更為復雜,糾紛難以及時化解。此類情況在產品質量案件中也時有發生。 應當看到,合同法也出現了一些法定的保護義務。此類義務雖已與私法自治理念存在較大差距,但是它仍然沒有完全脫離私法自治的范圍。保護義務主要伴隨著主給付義務而存在,旨在保障主給付義務的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講,保護義務只是輔助性的,僅在例外情況下存在。總體上說,合同義務主要是約定義務。在合同義務之中,即使某項合同義務是法定的,它也總是與約定義務存在一種整體上的聯系,合同法中的法定義務可能是服務於約定義務,也可能是約定義務的預備,還可能是約定義務的補充,因此,該法定義務在整體上是為了實現當事人所約定的合同目的,進而實現當事人的利益安排。但由於私法自治在合同法中具有基礎性地位,所以,法定義務在合同法中總體上處於一種從屬地位。 第三,責任承擔不同。 根據私法自治,當事人也可以事先就責任的承擔作出安排,只要當事人的約定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就可以適用當事人的約定。這就可以極大地減少法官計算損害、確定責任的困難。一般來說,在合同責任中,當事人常常通過約定來安排違約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這也為事後計算損害賠償數額提供了方便。在前述「美容案」中,乙在其散發的宣傳單上明確承諾,「美容手術確保顧客滿意」,「手術不成功包賠損失」。這一承諾已經加入到合同內容之中。雖然「包賠損失」的提法比較模糊,但是,其意思仍然是明確的,即手術不成功造成的損失,其負有賠償義務。在實踐中,如果合同約定了 違約金 ,那麼只需要依據違約金確立責任即可,這就使責任承擔非常簡便。但是,通過侵權責任法來確定責任,就不能採用違約金,以及通過事先確定損害賠償計算方法來確定責任,而應當通過《侵權責任法》第15條所確定的法定的侵權責任方式來確定責任。有關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也應當依據法定的標准來計算,當事人私法自治的空間相對狹小。 此外,如果當事人必須採用侵權責任法明確列舉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如請求承擔停止侵害責任),從而排除了對合同責任選擇的可能性,也不能夠事先對責任承擔的形式進行約定。這未必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利益。而完全交由司法機關來裁判,裁判者所作出的判決未必最符合當事人的利益,因此應當依《合同法》第122條由當事人自行選擇。 第四,免責事由不同 由於合同法貫徹了私法自治原則,強調「契約必須嚴守」,只要當事人達成合意,其就應當受到合意的拘束,因此,合同責任中法定的免責事由非常有限。通常來說,僅限於不可抗力。雖然如此,由於合同法具有預先分配風險的功能,因此,法律允許當事人通過事先約定免責事由的方式對其預見的風險事先作出安排。如果當事人通過合同事先做出了安排,就可以有效地規避未來的風險[17]。例如,在醫療合同中(如醫療美容、療養合同),當事人明示擔保達到某種效果,意味著當事人已經自願承擔相應的後果。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規定了因意想不到的風險導致手術失敗,醫療方就不承擔責任,則其也可以被免責。而在侵權責任法中,法律常常規定了較多的免責事由,包括一般的免責事由和特殊的免責事由。在我國《侵權責任法》中,除了該法第三章所規定的免責事由外,還包括《侵權責任法》針對各種 特殊侵權 所規定的免責事由。例如,《侵權責任法》第60條就規定了 醫療事故 中的特殊免責事由。在前述「美容案」中,如果適用合同責任,乙的法定免責事由就非常少,其只能通過證明不可抗力的存在而加以免責。但如果適用侵權責任,就可以適用《侵權責任法》第三章所規定的免責事由和該法第60條規定的免責事由。 在侵權責任法擴張的背景下重新審視合同法所貫徹的私法自治原則的功能,重新考察合同法所具有的預先分配風險、確定義務內容、確定責任承擔和免責事由等獨特作用,對我們界分兩法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侵權責任法因為秉持了人文關懷的理念,可以強化對人身權利的保護。但是在當事人已經基於私法自治對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做出了安排,並通過約定確定了相互間的權利、義務以及違反義務的後果時,如果該約定不違反法律、 法規 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就不再涉及到對某方當事人的特別保護問題,而就有必要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例如,對於合同違約損害的賠償,當事人依據合同法就可以自由選擇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並可以事先對這些責任承擔方式進行約定。如果只能通過侵權責任法來保護合同債權,則當事人就必須採用侵權責任法明確列舉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這就排除了選擇合同責任的可能性,當然也不能事先對責任承擔的形式進行約定。這未必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利益。 尤其是,在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情形下,如果當事人已經對權利義務及其責任做出了安排,適用合同責任就更能體現對當事人意思的尊重。從法律上看,當事人做出了允諾,那麼基於禁反言原則,當事人就不能違背其事先做出的允諾,更何況,當事人通過合同對自身的事務做出了安排,以防範未來風險,應尊重當事人的意願。在當事人已經對合同責任做出安排的情況下,「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通過合同自願地對風險進行安排,比起溯及既往地確定侵權責任要更加優越。」[18]因此,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競合的處理原則是一個蘊含了價值判斷的法技術安排。雖然在許多情況下,侵權責任法的適度擴張對於保護受害人的權益、有效救濟受害人是有利的。但是,也不能將侵權責任法的調整范圍無限制地擴張下去,而應當依據具體情形確定是否有必要適用合同責任。 實際上,侵權責任法與合同法的界分是比較復雜的一個課題。上述資料中也是分別從倆者的義務來源、責任的承擔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❹ 同為債權,侵權法律適用與合同法律適用有何異同

侵權法律適用的是《侵權責任法》,合同法適用的《合同法》等。追究侵權責任的話,可以在被告住所地、侵權地起訴,侵權地包侵權括行為地和侵權結果地。追究合同責任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起訴,也可以協商管確定轄權的法院。追究侵權責任的話,可以請求精神賠償,而追究合同責任不能請求精神賠償。另外一個訴訟時效有時候也是不一樣的。

❺ 補償賠償責任是適用侵權法還是合同法

如果是違約行為引發的補償或賠償責任適用於《合同法》及《民法通則》的調整;如果是侵權行為引發的補償或賠償責任則適用於《侵權責任法》及《民法通則》的調整。

❻ 侵權行為法與合同法有哪些區別

不同點在於:
合同法更重要在於規定一種事前的約束,尊重當事雙版方的合意,具有較自由權的合意約定性與嚴格的合同相對性,要求合同當事雙方應當依據合同約定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合同法為營造一種穩定、合理、正常的民事法律秩序,在規定違法情形的時候主要是規定為違約責任,承擔違約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主要是對於被侵權人受到不法侵害時的一種事後救濟,更主要體現在強制性的法律責任,有時候並不要求侵權方實際進行了過錯行為,而僅根據法律推定或規定即可(如過錯推定原則和無過錯原則中的侵權人並不一定進行了某種過錯行為)。在規定違法情形中,主要規定為侵權責任,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當然,具體研究起來兩者的區別和聯系能夠寫成一本書,但是就基本理解來說,知道上述幾點應該可以了。

❼ 如何從侵權責任法意義上和合同法意義上理解電子商務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

安全保障義務在合同法上的適用 對於安全保障義務在合同法中的適用,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是一些有 助於受害人維權的原則,因為合同法的法律基礎就是一些較為嚴謹的責任原則。

不管行為人是否具有主觀上的過錯,只 要合同中的一方能夠拿出另一方的違約證據或者沒有履行合同義務的證據, 就可以證明另一方違反了合同法,同時能夠要求違約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 任,並不要求必須證明違約方具有主觀層面的錯誤。

《電子商務法》第38條第2款中平台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在指向上有明確的限定,僅為「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再結合該法第37條關於平台經營者在其平台上開展自營業務時承擔責任的規定,第38條第2款中所指向的「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並不包括平台經營者作為交易主體開展自營業務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而僅指平台經營者開展自營業務之外的「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

❽ 民事訴訟中合同法和侵權責任法可以出現在一起案件中嗎

您好!在法條引用上,二者可以出現在同一起案件中,但若是指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則同一起案件中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不能並用。
所謂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同時又符合侵權要件,導致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一並產生,違約的責任的請求權與侵權責任的索賠請求權發生重疊,形成請求權的競合。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1)競合責任必須是同一不法行為而造成的。一個不法行為產生數個法律責任是責任競合構成的前提條件。如果行為人實施兩個以上的不法行為引起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同時發生的,應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定,承擔不同的責任。
(2)競合責任必須是同一不法行為既符合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又符合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使兩個民事責任在同一不法行為上並存。
(3)競合責任必須是同一民事主體。引起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同時發生的同一不法行為,是由同一個民事主體實施的。這一不法行為同時符合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因而,其可能承擔雙重責任的主體是同一人,其可能享有雙重請求權的主體也是同一人。
(4)受害人只能在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中選擇一種責任提出請求,而不能同時基於兩種責任提出兩種請求。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同時並存,相互沖突,但當事人只能獲得一次給付滿足,如同時並存獲多次滿足,對責任人是不公的。

❾ 侵權責任法與合同法賠償計算方式一樣嗎

法律分析:侵權是法定債權,基於合法權利受到損害而引起的糾紛,而合同是約定債權,基於合同約定引起的糾紛,他們是不同概念,所依據的法律不同,因此賠償計算方式也不一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❿ 服務合同糾紛和侵權責任糾紛的區別

合同糾紛和侵權的區別
(一)在構成要件上。
我國《合同法》規定的是無過錯責任,而侵權行為一般是採用過錯責任,僅產品、危險、環境污染、相鄰關系等責任為無過錯責任。因此,當事人以違約責任為訴訟理由的,無需舉證對方有過錯;以侵權責任為訴訟理由的,則需證明對方有過錯。另外,侵權行為的構成必須以存在損害後果為必要,其所引起的侵權責任也以損害為構成要件,而違約行為和違約責任,與此不同,違約責任除賠償損失以損害為構成要件外,其餘均不以損害的實際發生為其構成要件。
(二)在賠償范圍上。
合同違約責任的損失賠償額可由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如果沒有這種約定,依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賠償損失額應當相當於受害人因違約而受的損失,一般只包括直接損失。而在侵權責任中,賠償范圍原則上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在侵害人格權時,可進行精神損害賠償;不法造成他人死亡的,其賠償范圍可擴大到死者所撫養人的必要的生活費用等。
(三)在責任方式上。
侵權責任既包括財產責任,如賠償損失,也包括非財產責任,如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而合同違約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如強制實際履行,支付違約金等。
(四)在免責條件上。
違約責任中除了法定的免責條件外,合同當事人還可以事先約定不承擔責任的情況。而在侵權責任中,免責條件或原因只能是法定的,當事人不能事先約定免責條件,也不能對不可抗力的范圍事先約定。
(五)在對第三人的責任中有所不同。
違約責任中,如果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債務不能履行,債務人首先應向債權人負責,然後才能向第三人追償。而在侵權責任中,行為人僅對因自己的過錯致使他人受損害的後果負責。 綜上所述,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存在著重要的區別。因此,在責任競合的情況下,不法行為承擔何種責任,將產生不同的法律後果,並嚴重影響到對受害人利益的保護和對不法行為人的制裁。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看完本文之後就清楚合同糾紛和侵權的區別是什麼了吧。這也是在實際中經常會出現的情況,不管是合同糾紛也好還是侵權也好,我們都需要利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專業律師
溫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規定的合同問題#
點擊這兒
#進行查看!若需幫助可#咨詢合同糾紛律師#
熱點內容
關於黨支部上牆張貼的規章 發布:2025-01-11 22:11:03 瀏覽:146
在職法律碩士報名條件 發布:2025-01-11 22:10:51 瀏覽:764
醫生的診斷證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1 22:04:02 瀏覽:647
江蘇省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的來訪咨詢量 發布:2025-01-11 21:56:07 瀏覽:884
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1 21:24:29 瀏覽:906
泰州法院颶風行動 發布:2025-01-11 21:24:21 瀏覽:349
行政法原則口訣 發布:2025-01-11 21:15:06 瀏覽:775
印度勞動法裁員補償 發布:2025-01-11 21:07:39 瀏覽:247
醫療機構器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6:04 瀏覽:45
注會經濟法中擔保的時間 發布:2025-01-11 21:05:09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