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尋求經濟法真諦之路讀後感

尋求經濟法真諦之路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3-06-12 00:31:30

民法典中有哪些要素/原則/條文吸納了經濟法的理念

經濟法的理念是經濟法和經濟法學的靈魂暨最高原理,經濟法學從總論到分則、經濟法的各項具體制度都應能體現經濟法的理念,否則就是空有驅殼、徒有其表。

首先要在經濟法學研究中確立符合經濟法客觀應然性的正確理念。經濟法學研究曾經不重視理念、沒有理念,到頭來形勢、政策、領導人的好惡稍有變化,在「經濟法」旗下所作的研究有的就輕易化為無意義的文字和故紙;有些則搖身變為其他部門法學的成果,有人美其名曰這是經濟法學對中國新時期法學的貢獻,殊不知理論、學說沒有及時地對實踐加以科學的總結、詮釋和升華,且不說造成資源的浪費,這本身已辜負了學問的使命,對實踐和法學造成了損害。

由於不能准確、深刻地把握社會化和公私融合、官民平等合作的真諦,經濟法學中存在著不少不適當的、有些是似是而非的經濟法理念。為了學科建設和科學,要藉此機會對事不對人地提出來。諸如「經濟法是公法」、「經濟法是國家干預法」、「經濟法的基本特徵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不平等」(因此不能像對公民、法人一樣對政府等公主體適用調整經濟關系的實體法),動輒要把公私有機交融的經濟關系割裂為「管理關系」和平等主體間的關系,或者乾脆就從私的角度觀察研究有公主體、公有財產參與的經濟關系,把公司法合同法、物權法等不假思索地推給民商法,放棄對公私交融之經濟關系的法律調整及其中國特色作原創性的艱苦科研。這些自覺或不自覺的意識及相應的「學說」、論述,往往被認為就是中國的「經濟法」,經常成為學生和學者們恥笑的「學問」,這無疑損害了經濟法學的科學性和聲譽,妨礙了經濟法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學科或專業在人們心目中的真正確立。經濟法部門的存在依賴於主客觀統一,其中主觀方面又起著主導作用,如此沒有正確理念的「經濟法學」,自然不能積極有效地指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實踐,反有損、有害於實踐。這段話似乎說得重了些,但希望它能起到一個警醒作用,讓我們對經濟法學的現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使之盡快消除泡沫,由虛脹變為實的繁榮,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其次,經濟法的制定要由正確的經濟法理念作為指導。法的制定是一種合目的性行為,是在一定的法理念指導下進行的。因此,立法者有什麼樣的法理念,就會制定出什麼樣的經濟法,其經濟法理念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真理性,會直接影響到經濟法立法的合理性。毋庸諱言,在我國經濟法產生之初,立法者的頭腦中尚無現代經濟法的理念,他們區分不開經濟法的理念與民商法、行政法的理念,所以當時制定的許多「經濟法」,後來就逐漸顯現出非經濟法的特性,例如1981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更多的是政府部門為自己爭權而起草或制訂的法律、行政法規和政府規章,所謂部門立法,骨子裡透著一股管卡壓、官民不平等、管理者只有權力沒有義務和可問責性的精氣神。如今中國已加入WTO,越來越多經濟法的法律法規開始體現官民一致、平等,公開、公平、公正,將政府公共管理、維護社會利益和經濟秩序的職能具體化為其義務和可問責性,政府從事經濟活動與民平權同責等現代經濟法的要求,但是很難說立法者已經穩固地確立了現代經濟法的理念,還不能保證其制定的都是「良法」,不出台「差法」和「惡法」。因此亟需將人們業已認識到的經濟法要求抽象、上升為立法者的理念,以保障今後將出台的一系列經濟法如《反壟斷法》、《電信法》等成為真正體現經濟法理念的法。在這方面,入世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因為WTO規則本質上就是貫徹英美法理念的「經濟法」,藉助美歐發達國家基於其民族利益的強大外力,可以促動我們的立法者、政府和人民及早認清、掌握其中的理念,並將其置入中國的經濟法中去。

最後,經濟法的適用、實施也在呼喚經濟法的理念。如果沒有正確的理念指導,即使有立法或法條,它對社會關系的調整不但可能達不到立法者預期的目的,而且有時還會走向反面。例如,經濟法賦予行政機關一定的權力,期望它們運用權力去管理、調控國民經濟,以維護社會整體經濟效益,但是權力往往被用作追求、實現部門利益、小集團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工具,背離了立法的目的;投資和企業引資、經營中的營私舞弊由來已久,《公司法》和《刑法》中對其不乏種種規定,但由於行為的決策往往涉及政府、黨委,最終便無人來切實承擔有關行為應負的法律責任,土地利用、管理中形形色色的不法行為也是如此,結果是違法亂紀愈演愈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久久不得規范、確立,原因就是缺乏經濟法的理念。按照法治的基本要求,任何行為或社會關系都不得脫法,哪怕在法條的規定語焉不詳、模稜兩可、矛盾沖突、空白闕漏的情況下也是如此,決不允許執法或司法者推託或怠於執法、司法,也不允許其放棄公平正義而敷衍執法、司法,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求它作為社會公正的最後保障,以法的名義對任何紛爭給出「說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了政府不得封鎖市場和濫用權力限制競爭,但只規定了由上級政府處理,結果幾起訴至省級高院的政府壟斷案,都以「和稀泥」調解結案,不辨正誤,受害者有理莫辯,違法者不必承擔法律責任,這也是沒有正確的經濟法理念所造成的。所以,如果執行法律的人頭腦中沒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經濟法理念,這個社會、這個國家事實上是沒有經濟法的,真是千鈞系於一發啊。

當然,經濟法的理念畢竟是主觀的,它必須體現在具體的法律制度中,在實在法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表現其存在和價值。所以,研究探討經濟法的理念不是紙上談兵,不能把它搞成脫離實際的純粹思辨。人類的任何理性進而理念都是經驗和教育的產物,法的理念是在人們長期的社會和法的實踐中產生的,而不是先驗的,我們需要實踐為法暨經濟法的理念提供經驗材料,沒有社會經濟和法的實踐、沒有學術的探討積累和教育,就沒有法暨經濟法的理念。E•博登海默稱:「事實上,人類自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它使個人得以在自我之外設計自己,並意識到合作及聯合努力的必要。這就是理性的能力。」[11]這種先驗論的觀點自然是不能成立的,循此發展,經濟法理念及其探討就會變成無意義的玄學。

總括而言,本文要表達的基本意思是:我國社會經濟和法治實踐、法學的發展已經到了這樣一個關鍵時刻,亟待確立符合社會化客觀要求的經濟法理念,通過其主導、能動作用,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其法治建設包括法學和經濟法學的研究,躍上一個新的台階,時不我待。一般而言,經濟法理念與經濟法之間的關系是這樣的:由於生產力進而生產關系的變動,引起了利益關系的變化,既有法理念指引下的法已不再勝任對變化了的利益關系的調整,於是在人們需求本能的驅使下,社會上出現了不拘公與私、官與民的經濟性法律規范或者判例,通過對此法現象的研究,人們開始發現其內在規定性,在此基礎上形成初步的經濟法理念。在這種理念指引下,立法者開始自覺地制定、修改、廢除經濟法律規范,執法或司法者將其適用於社會生活,並通過社會成員逐步接受此理念,使經濟法得以普遍實現,而社會成員整體上對此理念的感受、好惡和接受程度,又是該理念進一步變化乃至其他新理念產生的原動力。法學家通過對上述現象和互動過程的研究,不斷修正和完善經濟法理念,以此影響立法者、執法或司法者和全體社會成員。經濟法就是在這樣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始終在一定的經濟法理念的主導下,日益走向完善的。

Ⅱ 史際春的部分著作

《企業國有資產法理解與適用》(與龍畢敏、李政浩、江文華合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反壟斷法理解與適用》(與王瑩、王蕾、俎濤合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經濟法總論》(與鄧峰合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8年第2版
《探究經濟和法互動的真諦》,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經濟法》(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中國經濟法的理論與實際》,日本成文堂2000年版
《當代國際慣例:國有資產管理》,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國有企業法論》,中國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企業和公司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2008年第2版
《集體所有權研究》,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消費者權益及其保護》(與國世平合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經濟法學評論》(第1~9卷)(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2009年)版
《經濟法總論》(教學參考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1世紀法律教育法規叢書·關聯指引系列·經濟法》(主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經濟法教學參考書》(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專業技術人員權益保護》(主編),廣東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
《京師法學案例講堂·經濟法》(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Ⅲ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按什麼順序搭配比較好

你好很高興為你進行解答:
一次性報考兩科:
備考方案一:會計+稅法/經濟法/審計
會計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核心,與其他5科均有聯系,想要深入了解其他科目真諦的前提是有一個深厚的會計基礎,首次報考注會的考生優先選擇會計這一科。基礎不深厚並且學習時間少的學員,可以只報考兩科,搭配經濟法、稅法這樣相比起來簡單科目,這個備考方案也適合同時備考注會和初級的考生。
基礎比較好的考生可以選擇報考審計,審計這一科和會計的關聯度非常大。沒有良好的會計基礎,學習審計也會十分吃力的,所以將審計和會計搭配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搭配方案。
備考方案二:財管+戰略
十多年前的注會教材里,財管和戰略屬於同一個考試科目,近幾年看,財管教材後面幾章的內容和戰略也有許多相似之處,考生在選擇報考科目時,可以將這兩科放在一起。
一次性報考三科:
備考方案一:會計+稅法+經濟法
前面說過,會計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根本,建議優先選擇。基礎不是很好又想一年多通過幾科的學員,建議將會計搭配經濟法、稅法,一科難度大的帶兩科難度小的,花費的學習時間並不是那麼多。
備考方案二:會計+審計+稅法
審計、稅法和會計的關聯性最高,關聯性高的考試科目搭配在一起學習,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更容易些。
備考方案三:財管+戰略+經濟法/稅法
財管+戰略是一個穩定組合,最好兩科一起考,同時可以搭配經濟法、稅法這樣簡單的科目。
備考方案四:會計+經濟法+財管
很多考生想一舉拿下中級會計證書和注會證書,那麼搭配好考試科目是通過考試的關鍵,中級會計考試分為3科,分別是中級經濟法、中級會計實務、中級財務管理,中級經濟法分為經濟法部分與稅法部分,其他兩科與注會的經濟法、財管相對應,這個方案適合同時備考中級和注會的考生。
一次性報考四科:
備考方案一:會計+稅法+財管+戰略
會計和稅法、財管和戰略都屬於常見的黃金搭配方案,各科之間的關聯度很高,難度適宜,知識點之間也是融會貫通的,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備考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緩解了備考壓力。
備考方案二: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
審計和會計的關聯度很高,要想學好審計知識一定要對會計報表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將審計和會計搭配一起是比較好的選擇,其次與會計關聯度較高的科目是稅法,所得稅在這兩科里都是重要的知識點。經濟法難度不算大,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整體備考的難度。

Ⅳ 從經濟法角度分析上海高離婚率的現象

當今社會,離婚似乎已經是一種時尚,人們見面時不再是問「你吃了嗎?」,而是說「你離了嗎?」。或許這有點誇張,但請看下面的一組數據:我縣每年協議離婚的對數從2004年到2010年分別為:760對、924對、1107對、1278對、1408對、1562對、1637對。每年平均以15%左右的速度遞增。今年1至7月份協議離婚共1133對,與去年同期1009對相比,其增幅仍達12.3%。通過這組數據,不難發現,離婚率的上升已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一個不太發達的縣級城市的離婚率尚且如此,那些發達地區的離婚率之高就更不用說了,真可謂是窺一斑而知全豹了。離婚人數的逐年攀升,不得不引發人們對離婚問題的思考,是社會物質生活豐富了?是個人社會責任感的缺失?還是新時代的速成愛情不能保鮮?筆者以為,離婚率的升高主要反映了人們對婚姻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這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簡言之則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具體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成長在新時代的中國女性從經濟到人格上相對獨立,她們在遭受家庭暴力等感情危機時,離婚成了她們保護自己的第一道防線。據不完全統計,辦理協議離婚的對象中有80%由女方提出離婚,原因當然多種多樣,比如家庭暴力、第三者插足、不良生活習慣(賭博、吸毒、酗酒等)、無家庭責任感等等。八九十年代的法律專家講到《婚姻法》時說「中國婚姻合格率不會超過5%」,剩下的95%都是在湊合、在隱忍,那是時代問題也是觀念問題,因為當時物質生活相當匱乏,家庭人口又多,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婚姻生活再糟糕也只能湊合著過。中國改革開放搞市場經濟之後,從農村到城市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物質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人們對婚姻生活的質量和要求隨之提高,婚姻家庭的幸福指數成為其追求的目標。現在的男人都流行「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絕大多數男人即使有婚外情,從內心裡也決不願意瓦解家庭。而成長在新時代(包括出生於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女性,思想解放、經濟獨立、個性鮮明,不湊合、勇敢面對、情趣相投成了她們重點考慮的方面。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她們面對婚姻危機時不再隱忍,不再委曲求全,所以提出離婚的80%都是不同年齡層次的女性。據初步統計,在提出離婚的女性人群中,51-65歲佔15%,她們忍辱負重,只等子女成家立業;30-50歲佔65%,她們在責任、道義和自我之間徘徊,權衡再三,在忍無可忍之時,毅然走出婚姻;20—30歲之間佔20%,其中多為「80後」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只要日子過得不爽,有離婚的理由,她們不會考慮孩子考慮父母,離婚義無反顧。
二、現代社會多元化發展,各種誘惑增多,兩地分居、婚外情、一夜情等問題對人們的婚姻忠誠度帶來考驗。現在的婚姻為什麼這么不堪一擊?「紙婚」為何易碎、「閃婚」為何閃離?同苦為何不能共甘?現代經濟飛速發展,外出務工隊伍壯大,人們的工作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人員流動性增強,面對的各種誘惑增多。在生活條件相對艱苦的年代,兩人只要相愛,距離不是問題。而對於現在的70後、80後而言,距離是個很大的問題。一部當代愛情小說里形容現代男女時曾說「莊重的外表下總是偽裝著躁動的心,老實的人瘋狂起來可是要嚇死人的」。 很多男女即使走進了婚姻,也沒有用心的去經營自己的婚姻,更沒有把握住婚姻的真諦,他們緊盯婚姻中的一些瑣碎和不快,這山望著那山高,面對各種誘惑跟著感覺走,一夜情、婚外戀等導致了家庭解體,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婚姻帶給人最基本的東西就是穩定,這一點對於男人和女人都顯得非常重要。在婚姻中,忠誠是快樂的基礎,給人帶來安全感和幸福感。一些家庭很普通,但洋溢著一種祥和的能量,夫妻在各自的分工中做著最大的努力,於是彼此幸福著,這與忠誠有著很大的關系。但更多的是,某時某地某一個人有了外遇,於是有了一個傷心的男人或女人,隨之而來受震的是家庭、孩子和老人。在婚姻生活中,真正的伴侶之間的關系應當更多的是彼此在精神方面的「依戀」與個體獨立之間形成的積極的動態平衡關系,更多地給人以精神上的滿足感和安全感,這種關系一旦嚴重失衡,除了離婚別無選擇。
三、年齡層次懸殊,家庭責任感缺乏,對婚姻態度不夠嚴肅和慎重,也是導致離婚率升高的原因之一。一方面,獨生子女成為離婚的主力軍。多數獨身子女受到家長、老人的過渡寵愛,造成了很多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體諒、包容,更不懂得責任,心理年齡不夠成熟,步入婚姻殿堂後依然故我;很多家長對小家庭關注、干涉過多,如果和對方家庭矛盾不斷,勢必會影響兩個人的感情,而這些恰恰都是成功婚姻的大忌!另一方面再婚家庭的離婚率更高。再婚組建的家庭,對婚姻不夠嚴肅和慎重,存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除了兩個人在生活、事業、性格方面的融合外,還要在彼此的家庭、子女以及原配偶的家庭中適應和周旋,夾雜的家庭矛盾更多更復雜,這需要比以往付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稍有矛盾和不快,婚姻便搖搖欲墜,傾刻解體。另外,現在結婚(含再婚)的男女年齡層次懸殊,兩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使思想觀念、生活習慣、對錯標准不同,矛盾太多,註定婚姻不會長久。
人們追求幸福的婚姻沒有錯,婚姻也是需要保養的。積極的心態、順暢的交流以及和諧的性愛都必不可少。現代人比較崇尚自我與幸福,相信在維持婚姻的夫妻中,婚姻的質量和幸福感應該比以前要高。

Ⅳ 普法教育讀本讀後感 800字

xx年開始實施的全國「五五」普法教育,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歷史條件下開展的新一輪全民法制宣傳教育。在過去20年裡,全民普法教育在推動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正在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著法治保障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普法教育與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與人民群眾對法治的期盼還有很大差距,普法教育的薄弱環節還較明顯。如何搞好第五個五年普法教育,我們認為:應當把工作重心放在突破重點、難點和盲點等薄弱環節上,通過攻剋薄弱環節來提升「五五」普法教育的質量。

一、薄弱環節制約著普法教育的質量

我國的普法教育通過2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監督、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普法教育滲透到全社會的各個領域。但是,全民普法教育期間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時期。在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經濟轉型、企業轉制、各種利益關系重新調整,人流、物流、信息流成為各種利益調整的主要特徵,社會矛盾比較突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開展的普法教育就很難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形勢,因而在實施普法教育中就出現了對一些重點對象抓而不緊、對工作難點缺少辦法和對盲點部位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環節。其表現:
一是領導幹部學法抓而不緊。領導幹部是社會管理的決策者。他們的法律素質和學法質量直接關繫到一個地區、一個部門和一個單位的學法熱情,關繫到所屬地區和部門的法治化建設水平。因此,我們在推進「四五」普法中一直把領導幹部學法用法作為重中之重來抓。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區和部門的領導存在著重經濟工作輕普法教育、重眼前利益輕長遠利益、重基層普法輕自身學法的問題。會上要求多,會下落實少,對下要求多,對己要求少的現象較為普遍。由於一些領導幹部對普法教育認識上的偏差和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一些地區的普法教育發展不平衡。

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質量不高。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當代,功在千秋。應該說,在「四五」普法中,各級政府對青少年法制教育較為重視,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構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組織網路體系,確保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規范運作。但是在工作運作中還存在著一些諸如法制副校長素質不高,講課內容缺乏針對性,且講課形式單一。簡單枯燥,導致有的學校法制副校長沒有切實發揮好應有的作用。由於青少年法制教育質量不高,直接影響了一些學校和學生學法的積極性。

三是流動人員法制教育難落實。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流動已成為一大趨勢。僅×××目前就有外來流動人口1xxxx多,占本地人口六分之一。他們一方面為×××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也給社會治安帶來了壓力。

四是中小私營企業法制教育存在盲點。由於這部分企業規模較小且分布面廣,一些業主本身素質不高和急於發展經濟的心理,因而對自身的法律學習和對員工的法制教育難以落實,勞動合同糾紛、勞資糾紛、非法用工等問題時有發生。實行政企分開後,政府又缺乏對中小私營企業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工作難以滲透,以致普法教育在中小私營企業中存在盲點。

五是農村法制教育工作還不到位。多年來,在推進全民普法教育中,各級政府一直將農民的普法作為重點來全力推進。特別是各地以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開展「綜合示範村」以及「法律明白人」創建活動為契機,使普法教育在農村得到了有效推進。但由於農村人口眾多,基礎設施薄弱,地區發展不平衡,加上普法骨幹緊缺和政府投入不夠等因素,使普法工作很難落實到位。

六是對行政區劃調整中的法制教育滯後。在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中,農村向城市聚集已成為必然趨勢。特別是近年來,各地都在加大城市化建設力度,村委變社區,農民變市民。但是,城市擴建也對失地農民帶來了諸如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工作安置和生活保障等問題。而法制宣傳教育不能適×××建設快速發展的形勢,使城市建設中的土地徵用、房屋拆遷、生活保障等一度成為熱點問題。

二、用法制提升普法教育質量

普法教育質量不高有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有相關部門責任不明的問題,也有主管部門工作不到位的問題等等,但是從根本上說還是缺乏應有的法制保障。因此,在推進「五五」普法中,我們應當下大力氣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以提升普法教育質量。在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中,我們認為,應構建以下四個保障機制:

一要構建普法教育組織保障機制。首先要從法律制度上確立組織保障機制。不僅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都要建立普法組織機構,而且還要賦予其相應的職能和許可權,不能讓普法機構成為擺設。目前,絕大多數單位都有普法的組織機構,但一些單位的普法機構作用不大,工作推進不力,普法教育的質量難

以保證。因此,必須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來確立普法組織機構的職能和許可權,讓它們真正在全民普法中發揮服務和保障作用。

二要構建普法教育責任機制。全民普法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要全社會來共同參與。這一方面需要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另一方面又需要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明確各自的責任,否則共同責任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必須要通過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構建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的責任體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這樣才能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普法教育的質量才能提高。

三要構建普法教育資源整合機制。在教育的手段上,普法教育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擁有的資源可以共享。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門之間不溝通、開展工作單打一的現象比較普遍。因此,必須樹立「大普法」觀念,通過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整合資源,這樣,普法教育才能與其他教育互為侵透,協調發展,普法教育的質量才能夠提高。

四要構建有效的普法教育考評機制。在普法教育的實踐中,絕大多數單位都建立了考評機制,但一些單位考評的效果不是很好,影響了普法質量。因此,要從法律制度上對普法教育的考評機制予以確認,同時從政府的角度解決部門考核、多頭考核和重復考核等問題,把一切考核納人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考核的軌道上來,增強考核的權威性。這樣,才能夠保證普法教育與其它工作協調發展,才能促進普法教育質量的提高。

三、創新為確保普法教育質量提供動力

「五五」普法既要開拓創新,又要加強基礎性工作;既要求發展,又要繼承過去的優秀成果及其成功經驗。

一要把握「三個理念」,努力實現理論創新。一是要堅持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我們要構建的和諧社會是變革中的和諧社會,是發展中的和諧社會,是維護公平和公正的和諧社會,是正確反映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和諧社會,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保持社會安定團結的和諧社會,而這一切都需要努力通過法治的手段去實現。二是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以人為本,把人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制定「五五」普法規劃時,要把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普法依治理工作的基本目標,加強發展經濟、公民權利義務和人口、資源、環境等可持續發展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加強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項依法治理,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要堅持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理念。黨的執政能力的體現者基本上都是國家各級機關、各部門、各行業的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法律素質的高低,能否依法辦事和公正執法,直接影響著法律的實施,影響著黨的執政能力的體現,也影響著依法治國的進程。因此,在制定「五五」普法規時,強調提高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的法律素質,強調提高其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關鍵。

二要樹立創新理念,拓展法制宣傳形式。一是在傳統形式與現代手段的結合上突出現代手段。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進入了數字和網路時代,影視、網路等傳媒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法制宣傳教育中越來越突顯出其優勢和作用。我們要充分發揮現代傳媒的優勢,鼓勵、引導、支持有關傳媒辦好法制欄目(網頁)、節目,圍繞人們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以案釋法、文藝作品等人們易於接受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識,宣傳法治精神,做到入耳入腦。二是在集中教育和日常宣傳的結合上重視日常宣傳。誠然,利用各種紀念日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易於產生影響,營造氛圍。但是,法制宣傳教育更需潛移默化和點滴滲透,因而要注重日常宣傳教育,使人們在濃厚的法律文化氛圍中切身感悟到法律的真諦,進而提高全民法律素質。三是在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的結合上注重法治實踐活動。法制宣傳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法律參與社會實踐。所以,要引導和指導公民積極參與立法活動,領悟法律的本意;推進執法、司法公開,把執法和司法的過程變為法制宣傳教育的過程;強化和規范各類法律服務,把維權和調處矛盾糾紛的過程作為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的過程,使法制宣傳教育植根於法治實踐之中。一次良好的法治實踐本身就是最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其效果遠遠勝過數次空洞的說教。

三要創新普法教育的用人機制。全民普法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需要大批人才從事這項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人力資源與普法教育的需求差距較大,特別是基層單位的矛盾更為突出,有的單位搞普法教育的專職人員只有一人。因此,在「五五」普法中,要創新普法教育的用人機制,改變人力資源緊缺的狀況。要通過法律的途徑確定普法機構的人員編制,定人、定崗、定職責,不得擅自挪用。要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創建普法宣傳員隊伍,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為普法教育服務。如組建普法講師團隊伍、法制新聞隊伍、法制文藝隊伍和法律志願者隊伍等等。通過創新普法教育的用人機制,讓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普法教育的大潮中來,確保全民普法教育這一偉大事業獲得如期效果。

想要短容易,大多數內容刪掉,只留提綱就行啦。

熱點內容
改年齡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20:48:30 瀏覽:370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
reach法規第七條 發布:2025-01-11 19:57:29 瀏覽:125
民事訴訟法18條19條 發布:2025-01-11 19:07:54 瀏覽:238
民法中的監護 發布:2025-01-11 18:17:39 瀏覽:606
央視社會與法平安365幾點 發布:2025-01-11 18:01:47 瀏覽:966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