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公序良俗原則

合同法公序良俗原則

發布時間: 2023-06-13 06:52:32

民法典中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法律主觀: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有: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綠色原則。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條 民事主並兆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絕埋租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液派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② 什麼是公序良俗原則,以及它應用的范圍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的簡稱,是法國、日本、義大利等大陸法系國家以及我國澳門和台灣地區民法典中使用的概念。在德國民法中,與公序良俗相當的概念是善良風俗。在英美法中,與此類似的概念則是公共政策。我國現行法並未採納公序良俗的概念和表述,但《民法通則》第七條、《合同法》第七條和《物權法》第七條關於社會公德、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經濟秩序的規定,通常被認為是承認了公序良俗原則。
公序良俗原則
一方面是指民事主體在參與民事法律關系時,在不違背法律強制性規則的條件下,可以以及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善良的風俗習慣進行民事行為;另一方面,民事糾紛的仲裁者在法律規定不足或不違背強制性法律規范的條件下,可以運用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與善良風俗習慣處理糾紛。根據公序良俗原則,民事法律制度對民事主體權利行使作出必須的法律限制性規定,加上公認的道德規范,形成了具有系統性的公序良俗。

③ 合同法原則

法律解析:

合同的基本原則主要是: 一、平等原則: 合同當事人 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二、自願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三、公平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四、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五、權利濫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 法規 ,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 合同法 》(自2021年1月1日起廢止)第三條 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第四條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第五條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六條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八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 解除合同 。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

《 民法典 》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五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④ 關於合同法公序良俗原則的案例及詳細分析

案例:現年60歲的蔣倫芳與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某廠職工黃永彬於1963年5月經戀愛登記結婚。二人收養一子(黃勇,現年31歲,已成家另過)以養兒防老。1990年7月,蔣倫芳因繼承父母遺產取得原瀘州市市中區順城街67號房屋所有權。1995年,因城市建設,該房屋被拆遷,由拆遷單位將位於瀘州市江陽區新馬路6-2-8-2號的77.2平方米的住房一套作還房安置給了蔣倫芳。1996年,黃永彬與比他小近30歲的張學英相識後,二人便一直在外租房公開同居生活。2000年9月,黃永彬與蔣倫芳將蔣倫芳繼承所得的位於瀘州市江陽區新馬路6-2-8-2號的房產,以8萬元的價格出售給陳蓉。黃永彬、蔣倫芳夫婦將售房款中的3萬元贈與其養子黃勇在外購買商品房。黃永彬因患肝癌病晚期住院治療。黃永彬於2001年4月18日立下書面遺囑,將其所得住房補貼金、公積金、撫恤金和賣瀘州市江陽區新馬路6-2-8-2號住房所獲款的一半4萬元及自己所用的手機一部,將總額6萬元的財產贈與張學英所有。瀘州市納溪區公證處對該遺囑出具了(2000)瀘納證字第148號公證書。黃永彬因病去世。黃永彬的遺體火化前,張公開當著原配蔣倫芳的面宣布了黃永彬留下的遺囑。張學英以蔣倫芳侵害其財產權為由訴訟至瀘州市納溪區人民法院

審判

瀘州市納溪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遺贈人黃永彬患肝癌病晚期立下書面遺囑,將其財產贈與原告張學英,並經瀘州市納溪區公證處公證,該遺囑形式上是遺贈人黃永彬的真實意思表示,但在實質贈與財產的內容上存在以下違法之處:1、撫恤金不是個人財產,它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死者單位對死者直系親戚的撫慰金,不屬遺贈財產的范圍;2、遺贈人黃永彬的住房補助金、公積金是黃永彬與蔣倫芳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應為夫妻共同財產,遺囑人生前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只能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處分其個人財產。遺囑人黃永彬在立遺囑時未經共有人蔣倫芳同意,單獨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處理,其無權處分部分應屬無效;3、位於瀘州市江陽區新馬路6-2-8-2號住房一套,應為夫妻共同財產。蔣倫芳將該房以8萬元的價格賣給陳蓉,該8萬元售房款還應扣除房屋交易時蔣倫芳承擔的稅費,實際售房款不足8萬元。此外,在2001年春節,黃永彬、蔣倫芳夫婦將售房款中的3萬元贈與其養子黃勇在外購買商品房。瀘州市納溪區公證處在未查明事實的情況下,便對其遺囑進行了公證顯屬不當,違背了《四川省公證條例》第22條:「公證機構對不真實、合法的行為、事實和文書,應作出拒絕公證的決定」的規定。

《民法通則》第7條明確規定,民事行為不得違反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違反者其行為無效。本案中黃永彬與被告蔣倫芳系結婚多年的夫妻,應相互扶助、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但在本案中,遺贈人從1996年認識原告張學英後,長期與其非法同居,是一種違法行為。遺贈人黃永彬基於與原告張學英有非法同居關系而立下的遺囑,是一種違反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的行為。從另一個角度講,本案被告蔣倫芳在遺贈人黃永彬患肝癌晚期住院直至去世期間,一直對其護理照顧,履行了夫妻扶助的義務,遺贈人黃永彬卻無視法律規定,違反社會公德,漠視結發夫妻的忠實與扶助,將財產贈與其非法同居的原告張學英,實際上損害了被告蔣倫芳合法的財產繼承權,破壞了社會風氣。

遺贈人黃永彬的遺贈行為違反了法律的原則和精神,損害了社會公德,破壞了社會公共秩序,應屬無效行為,據此,納溪區法院依照《民法通則》第7條的規定,駁回原告張學英的訴訟請求。

一審宣判後,張於2001年11月向四川省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在查明本案的事實後,以與一審法院同樣的理由,作出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分析

本案屬遺贈糾紛。遺贈是公民以遺囑的方式將個人合法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人。遺贈行為成立的前提是遺囑,而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的方式處分自己的財產及其他財物。本案中遺贈人黃永彬立遺囑時雖具完全行為能力,遺囑也系其真實意思表示,但遺囑的內容卻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遺贈人黃永彬對售房款的處理違背客觀事實。瀘州市江陽區新馬路6-2-8-2號的住房為夫妻共同財產。但該房以8萬元的價格出售,黃永彬生前是明知的,且該8萬元售房款還繳納了有關稅費,黃永彬與蔣倫芳共同將該售房款中的3萬元贈與其子黃勇,實際上已經沒有8萬元。遺贈人黃永彬在立遺囑時,仍以不存在的8萬元的一半進行遺贈,顯然違背了客觀事實。其次,遺贈人黃永彬的遺贈行為,剝奪了蔣倫芳一發享有的合法財產繼承權。他們的婚姻關系受法律的保護。「夫妻有互相繼承遺產的權利。」夫妻間的繼承權,是婚姻效力的一種具體表現,但黃永彬將財產贈與其非法同居的上訴人張學英,實質上剝奪了其妻蔣倫芳的合法財產繼承權。因此,遺贈人黃永彬所立書面遺囑,因其內容和目的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應屬無效遺囑。其遺贈行為自然無效。

我國《公證暫行條例》第2條規定,「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公證機關作為行使國家證明權的機關,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對所要證明的法律行為、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認真審查。遺囑行為屬民事法律行為,因此法律行為公證的條件就必須與《民法》上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要件相符合。《遺囑公證細則》第17條也規定: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應當拒絕公證。因此,遺贈人黃永彬所訂立的將其死後遺產贈與上訴人張學英的遺囑雖然經過公證機關辦理了公證手續,但因該遺贈行為本身違反了法律,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屬無效民事行為。瀘州市納溪區公證處所作出的(2001)瀘納證字第148號公證書依法不能產生法律效力,法院不予採信。

本案涉及的法律、法規中,《繼承法》、《婚姻法》為一般法律;《公證暫行條例》系國務院制定,為行政法規;《四川省公證條例》系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為地方性法規;《公證程序規則》、《遺囑公證細則》。為部門規章。《民法通則》是民事基本法律,依《立法法》規定,上位法效力高於下位法效力,因此《民法通則》的效力等級在法律體系中僅次於《憲法》,故在審理民事案件中使用各法律、法規和規章時,應結合適用《民法通則》相關規定。遺贈行為作為民事法律行為的一種,還必須符合《民法通則》對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規定。《民法通則》第7條明確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作為現代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公序良俗」原則充分體現了國家、民族、社會的基本利益要求,反映了當代社會中居於統治地位的一般道德標准,是社會道德規范的法律化。「公序良俗」原則所包括的「社會公德」或「社會公共利益」,又可稱作「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者的概念基本一致。並非一切違反倫理道德的行為都是違反社會公德或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但違反已從道德要求上升為具體法律禁止性規定所體現的,維持現行社會秩序所必須的社會基本道德觀念的行為,則屬於違反社會公德或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應屬無效民事行為。

本案中,黃永彬無視夫妻感情和道德規范,與上訴人張學英長期違法同居,其行為既違背了我國現行社會道德標准,又違反了《婚姻法》第3條「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法律規定。黃永彬基於其與張學英的非法同居關系而訂立遺囑以合法形式變相剝奪了被上訴人蔣倫芳的合法財產繼承權。因此,遺贈人黃永彬的遺贈行為,應屬無效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⑤ 簡要解釋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為:
一、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第一個要點是平等原則的范圍。在一個合同當中,當事人之間的關系要求平等,不是說合同當事人與其他人的關系平等,也不是說這個當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是否平等。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當事人,例如在政治領域一般來說是不平等的,可一旦加入了一個合同關系,作為合同當事人之一,他和對方就是平等的。因此,平等原則的范圍僅限於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之間。
第二個要點是指法律地位平等。法律地位平等的含義就是說或慧,要平等相待,不能夠強迫對方,更不能夠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這伍團鋒里的平等並不是指合同當事人的經濟實力平等。法律地位平等主要表現在談判、簽訂合同、履行合同時應該和對方平起平坐,共同協商。
二、自腔晌願原則: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三、公平原則: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四、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五、權利濫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則: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條__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第四百六十五條__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條__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__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__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__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__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⑥ 我國《合同法》的第七條規定了什麼

合同法第7條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循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這一條規定的是保護公序良俗原則和合法原則。
第一,保護公序良俗原則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的簡稱,是現代民法一項重要的概念和法律原則。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市場經濟中維護國家社會一般利益和一般道德觀念,因而在現代民法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法國法、德國法、日本法等都有規定。我國現行合同法未使用公序良俗的概念,《民法通則》第7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法則具體指明了「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國內有學者認為此謂「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其地位作用相當於各國民法中的公序良俗。
善良風俗是以道德為核心的概念,是以一定社會應有的道德准則,在我國通常稱為「社會公德」。但善良風俗應注意與另一種具有道德規則的誠實信用區別開來。誠實信用原則主要是對市場行為的要求,而善良風俗主要是對人們在親屬、婚姻家庭和兩性關系中的行為所提出的要求。
第二,合法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主要是指遵守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合同法將當事人的意思放在突出地位,以任意性規定為多。

⑦ 公序良俗在合同法中的重要性和啟示 最好長一點 謝謝了 很急

公序良俗原則作為道德法律化的一項法律原則,其作用不僅僅在於指導當事人的行為,也是立專法和司法屬的一項重要原則。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 公序良俗原則有利於平衡雙方當事人及其與社會之間的益關系,最大限度地實現效率目的。公序良俗原則更好的適用,能更加有效的平衡社會利益關系,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公平和效益。摘要:公序良俗原則是現代民法中的一項重要基本原則,在民事立法、守法、執法以及處理民事法律關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由於其內容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在實踐應用中對公序良俗原則的理解和認定產生嚴重分歧,為此,本文結合案例,闡述公序良俗的價值標准和認定對象,對統一公序良俗的認定標准以及公序良俗原則的正確應用提供理論參考.
肯定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吧、、、網上抄的,你看著辦咯。。。

⑧ 公序良俗原則具體指的是什麼

公序良俗復原則是學者根據世界范制圍內的普遍立法用語而對中國現行的民法原則規定進行概括而得的,中國現行法因受前蘇聯民事立法及民事理論的影響,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樣,而以「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來表達出同樣的精神,「社會公共利益」在內涵與作用方面同「公共秩序」相當;「社會公德」則與「善良風俗」相當。公序良俗原則在諸多民事立法較好的國家都有明文規定,如《法國民法典》第6條規定,個人不得以特別約定違反有關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法律。《德國民法典》第138條規定:違反善良風俗的行為,無效。《日本民法典》第90條規定:以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事項為標的的法律行為無效,等等。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