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三項實施重點
❶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如下: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的解析:
第一款的詳細解釋在《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得到了圓滿補充說明。
(第六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第二款實際指的是《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一)到(三)約定的情況,也就是應該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單位卻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所以需要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一款是指建立勞動關系在一年內。未簽訂勞動合同的罰則。
第二款是指超過一年未簽訂勞動合同的罰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新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
若要正確理解《勞動合同法》第82條,可以參閱《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5、6、7條的規定。其進行了細化。
順祝新年快樂!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和第八十二條有沖突么?
沒有沖突。第十四條規定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是勞動合同的一種,而第八十二條規定的是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情形
關於新勞動合同法第七章第八十二條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新勞動法新增重點部分(對勞動者而言)備忘:
●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 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 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
●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
勞動法
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二條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求問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和第八十二條有沖突么?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補充:第十四條寫: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寫: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什麼意思
根據我國的立法原則:新法優於舊法。所以仲裁時效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1年。
❷ 勞動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履行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四章 勞務派遣特別規定
第五章 附則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為了進一步增強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行政法規草案質量,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全文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草案)
2008年05月08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等有關部門以及工會等組織,應當採取宣傳教育等各種措施,推動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
第三條 勞動合同法所稱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由用人單位支付報酬的勞動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第四條 依法成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基金會等組織,屬於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用人單位。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履行
第五條 自勞動合同訂立之日至用工之日期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尚未建立勞動關系,雙方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並承擔雙方約定的違約責任,用人單位無需承擔勞動者的醫療費用等責任,也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六條 勞動者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拒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3日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關於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工資的規定執行,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拒不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准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八條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的「職工名冊」中,應當包括勞動者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號碼、戶籍地址及現住址、就業方式、勞動合同期限等內容。
第九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一項中的「連續工作滿十年」,應當自用人單位用工之日起計算,包括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前的用工時間。
因行政命令、業務劃轉等非勞動者方面的原因,勞動者轉到新用人單位工作並重新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十條 用人單位未在開始用工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之後補訂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期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依照勞動合同法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第十一條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中約定合同到期後自動續延並實際續延的,視為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關於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的,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期滿,因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而續延,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已經連續工作滿10年,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與該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第十三條 勞動合同解除或者期滿,用人單位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或者未辦理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手續並辦理工作交接手續,仍繼續留用該勞動者的,視為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關於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的,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應當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確定除勞動合同期限以外的勞動合同內容。
第十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為安置困難人員就業而提供的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公益性崗位,其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的「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和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准高於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標準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准執行。
第十八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一次性或者12個月內累計為1名勞動者支出超過本單位上年度平均工資30%的費用進行培訓的,視為提供了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專項培訓費用。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培訓費用包括有支付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以及因培訓產生的其他直接費用。
第二十條 勞動合同期滿而服務期尚未到期的,勞動合同續延至服務期滿。雙方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二十一條 公司中可以約定競業限制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其他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參照前款規定確定。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者該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後的一定期間內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但是,不得因此降低勞動者的工資待遇。
第二十三條 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仍留用勞動者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二款關於建立勞動關系應當在原勞動合同期滿後的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規定、第十四條第三款關於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被視為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第八十二條第一款關於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工資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勞動合同。勞動者應征入伍、勞動者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勞動者失蹤但是尚未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用人單位可以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勞動合同。
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勞動合同期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暫停履行勞動合同的有關權利、義務。
中止履行勞動合同期間,不計算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但是,因勞動者應征入伍中止履行勞動合同的除外。
中止履行勞動合同的情形消失,除勞動合同已經無法履行外,勞動合同應當恢復履行。
勞動合同中止的期限最長不超過5年。
第二十五 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關於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工資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2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1個月的次日。
第二十六條 勞動合同法施行前訂立、施行後存續的勞動合同,內容與勞動合同法相抵觸的,抵觸部分自2 008年1月1日起無效。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二十七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或者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作為不符合錄用條件解除勞動合同。
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項關於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和第四十一條關於裁減人員的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解除試用期內的勞動者的勞動合同。
第二十八條 有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三)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四)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五)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因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關於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七)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八)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十)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十一)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十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十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二十九條 有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二)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三)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四)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 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關於用人單位可以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用人單位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的,額外支付的1個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本人上月工資標准確定。
第三十一條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任務完成或者用人單位破產、解散以及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准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三十二條 用人單位依法解除、終止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的,除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關於經濟補償標準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外,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三十三條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尚不能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用人單位可以終止勞動合同;但是,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關於經濟補償標準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出具的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終止或者解除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2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2倍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關於因用人單位違法,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於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了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因勞動者有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關於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三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以及本條例的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2007年12月31日前的經濟補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其配套規定計算,2008年1月1日後的經濟補償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計算。
第四章 勞務派遣特別規定
第三十八條 用工單位一般在非主營業務工作崗位、存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工作崗位,或者因原在崗勞動者脫產學習、休假臨時不能上班需要他人頂替的工作崗位使用勞務派遣用工。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與被派遣勞動者約定試用期。
第三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招用非全日制用工勞動者,但是,可以將招用的勞動者派遣至用工單位從事非全日制崗位工作。
第四十條 除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外,用工單位不得將派遣期限未滿的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
第四十一條 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的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關於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和第四十七條關於經濟補償標準的規定執行。
勞務派遣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依照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二條 用人單位及其所屬單位出資、控股或者合夥設立的勞務派遣單位,屬於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的用人單位自行設立的勞務派遣單位。
第五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本條例的行為投訴、舉報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四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爭議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第四十五條 本條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草案)
❸ 勞動法新政策及法規
1.擴大了適用范圍主要表現在:一、勞動合同法擴大了適用范圍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勞動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後,一些新的用工主體、用工形式不斷出現: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合作或合夥律師事務所等新單位類型出現;一些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編制外招用勞動者;國家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鑒於這些新情況,勞動合同法擴大了勞動法的適用范圍。這意味著,除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外,其他單位的勞動者納入同一用人制度2。關於訂立書面合同,新法比舊法嚴格許多;新法規定只要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單位將承擔一切責任,包括支付雙倍工資和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 3.舊法對試用期沒有具體規定,而新法則有三-六個月的規定;4.舊法對於或是單位提出合同終止沒有補償;而新法有一年一個月的經濟補償; 5.舊法對於無固定勞動期限是由10年連續工齡的勞動者自己提出;而新法對於無固定期限簽訂則規定,若連續十年的勞動者沒有提出固定期限要求的,單位應當訂立無期限合同;6.關於違約金,新法規定單位只能與勞動者約定專項培訓及保密協議期間的違約,其他不得約定;而舊法包含的違約及賠償就可以雙方在不違法的前提下進行約定. 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與《勞動法》相比,增加了以下內容:
1.增加了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等條款。這些內容是勞動關系雙方主體的基本情況,應當在勞動合同中明確。
2.增加了工作地點條款。原因是實踐中勞動者的工作地點可能與用人單位住所地不一致,有必要在訂立勞動合同時予以明確。
3.增加了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條款。原因是為了在法定標准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該勞動者具體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安排。
4.增加了社會保險條款。強化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社會保險權利義務意識。
5.增加了職業危害防護的條款。《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勞動合同法》增加職業危害防護的必備條款與《職業病防治法》以上規定有效銜接。
在現實生活中,勞動者相比用人單位來說是弱勢,在簽訂合同時供勞動者表達意見、進行選擇的空間非常小。從這個角度來說,《勞動合同法》增加必備條款的內容更有利於保護勞動者的利益。
❹ 常見的勞動法知識點
作者:付英(版權所有,請勿轉貼,內容來源葵花高階教程《商法與經濟法》)
1
❺ 勞動合同法的新規定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最新規定有非員工自願的解僱,企業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如果員工的工作時限滿一年但未滿六個月的,則可以向企業索要半個月的經濟補償。如果工作時限滿六個月到一年,則需要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一、勞動合同法最新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六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若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從第二個月起支付員工雙倍工資。
二、通常一般入職多久簽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
公司應在員工入職起一個月內與員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並且在簽訂合同時約定試用期。
若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從第二個月起支付員工雙倍工資。簽訂勞動合同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訂立前的知情權勞動者在訂立勞動合同前,有權了解用人單位相關的規章制度、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等情況,用人單位應當如實說明。用人單位在招用勞動者時,有權了解勞動者健康狀況、知識技能和工作經歷等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2)勞動合同的文本與文字勞動合同文本可以由用人單位提供,也可以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共同擬訂。由用人單位提供的合同文本,應當遵循公平原則,不得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應當用中文書寫,也可以同時用外文書寫,雙方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同時用中、外文書寫的勞動合同文本,內容不一致的,以中文勞動合同文本為准。勞動合同一式兩份,當事人各執一份。
(3)勞動合同的主要條款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不全,但不影響主要權利義務履行的,勞動合同成立。
一般入職一個月以後就需要跟企業簽訂員工,除非是非全日制,全日制工作則必須要和員工簽訂相關的合同。並且在簽訂合同時需要約定好試用期的具體期限,工作的內容以及相關的勞動報酬。
❻ 我國合同法才對基本框架(從15項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宣傳提綱
2007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由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頒布,自2008年1月1 日起施行。這是自《勞動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的又一個里程
碑。《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實施,對於更好地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
動關系,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的重要意義
二、《勞動合同法》是對勞動合同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1995年1月1日施行的《勞 動法》正式確立了勞動合同制度。《勞動法》實施以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向選擇的新型用人機制基本形成,勞動力這一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按市場 規律得以合理配置,為經濟社會的平穩快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勞動合同法》既堅持了《勞 動法》確立的勞動合同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雙向選擇的用人機制,勞動關系雙方有權依法 約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依法規范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等;同時又對 《勞動法》確立的勞動合同制度作出了較大修改,使之進一步完善。
三、《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
《勞動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客觀情況的變化,一些新的
用工主體、用工形式不斷出現,要求勞動合同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一是民辦非企業單位、
基金會、合作或合夥律師事務所等新的單位類型出現,對這類單位與其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
務關系如何規范缺乏法律規定,不利於維護這類單位的勞動者權益。二是一些國家機關、事
業單位、社會團體在編制外招用勞動者,並且沒有與招用的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
同。而根據《勞動法》規定,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只有與單位建立勞動合
同關系的勞動者,才依照《勞動法》執行。因此,這些勞動者往往既不能享受《國家公務員
暫行條例》或者國家有關人事管理政策規定的權利,也不能依據《勞動法》維護自身權益。
三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迫切要求轉換事業單位用
人機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制度。為此,國家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以加
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增強事業單位活力。事業單位人員聘用
制度也是一種雙向選擇的用人制度,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
止等行為也需要依法規范,在打破「能進不能出」僵化用人制度的同時也需要維護其勞動者
的就業穩定。而且,從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的角度考慮,也需要將除公務員以外的其他單
位勞動者納入同一用人制度。
四、勞動關系的建立
勞動法律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關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體系。因此,
勞動關系的建立在勞動法律體系中處於關鍵位置,其決定著勞動者是否能夠享受勞動法律規
定的各項權利。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關系的建立以訂立勞動合同為主要標志。但是,在實踐中
出現了很多用人單位用工卻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現象。針對這種違法行為,勞動保障
部、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有關規定、司法解釋,明確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也享有勞動
法律規定的勞動者權利。在總結實踐的基礎上,《勞動合同法》調整了《勞動法》的有關規定,
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
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也就
是說,引起勞動關系產生的基本法律事實是用工,而不是訂立勞動合同。訂立勞動合同是建
立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義務,也是證明勞動關系的重要證據之一。即使用人單位
沒有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只要存在用工行為,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即建
立,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即享有勞動法律規定的權利。
《勞動合同法》規定引起勞動關系產生的法律事實是用工,其目的是保護事實勞動關系
中勞動者的權益,並不是肯定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行為。相反,《勞動合同法》
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為了既方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
動合同,又督促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規定了三項措施:
五、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
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依法約定的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的作
用不僅包括證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建立了勞動關系,從而相應地明確雙方的法定權利和
義務;而且包括明確雙方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依法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從而為勞
動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為雙方履行各自義務、享有各自權利奠定基礎。因此,
雙方訂立的勞動合同是否規范,一些重要內容是否進行了約定,對於維護雙方尤其是勞動者
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規范勞動合同條款,使一些重要內容能夠被約定,《勞
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必備條款: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
主要負責人,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勞動合同期限,
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
職業危害防護,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六、勞動合同的期限
《勞動合同法》延續了《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期限分類的規定,規定勞動合同期限分
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三種類
型;並且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訂立任何類型的勞動合同。同時,為了
解決勞動合同短期化問題,引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更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以及無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作出了一些與《勞動法》不同的新規定:
七、勞動合同約定的試用期
試用期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協商約定的對對方的考察期。《勞動合同法》延
續了《勞動法》有關試用期的一些規定,如試用期屬於勞動合同的約定條款,雙方可以約定
也可以不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之內;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八、勞動合同約定的違約金
勞動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指的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在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違反了勞動合
同中其他有關約定時,應當向對方支付的賠償金。
根據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不違法的前提下自由約定違約責任。一
些用人單位藉此與勞動者約定在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必須支付明顯過高的違約金,從
而實際上剝奪了勞動者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權、自主擇業權。
九、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勞動合同的履行,指的是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
享有各自的權利。勞動合同的變更,指的是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
一致後改變勞動合同的內容。勞動合同是否得到依法履行、勞動合同的變更是否以平等自願、
協商一致為前提,直接關繫到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尤其是勞動者權益能否得到保護。《勞動合
同法》在總結《勞動法》有關配套規定的基礎上,對《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履行和變更的
規定作出了補充規定:
(一)規定了勞動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則
1.全面履行原則。指的是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在任何時候,均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
全部義務。《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
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2.合法原則。指的是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
不得有違法行為。《勞動合同法》著重強調了三個方面,一是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
約定和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
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二是規定用人單位應
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三是規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
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不視為違反勞動合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
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二)規定了特殊情形下勞動合同的履行
一是規定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
合同的履行。
二是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
權利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在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用人單位發生合並、分立等情況
時,由於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中的用人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等內容發生了變更,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從形式上變更勞動合同,但是,沒有從形式上變更勞動合同的,原勞
動合同也應當繼續履行。
(三)規定了勞動合同變更的一般原則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
的內容。也就是說,協商一致原則是勞動合同變更的一般原則。
(四)規定了勞動合同變更的形式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變更後的勞動合
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十、勞動合同的解除
《勞動合同法》延續了《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解除分類及基本原則的規定,即勞動合
同解除分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只有
符合法定情形的,才能解除勞動合同。同時,為了更好地維護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尤其是勞
動者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對勞動合同解除作出了一些與《勞動法》不同的新規定:
(一)補充規定了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的類型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分為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
除勞動合同和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兩種類型。《勞動合同法》補充規定了第三種類
型,即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
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
先告知用人單位。因為,勞動者在以上情形下面臨著人身危險,法律不應該要求勞動者履行
通知用人單位的義務後再解除勞動合同。
(二)修改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根據《勞動法》規定,在試用期內的,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
提供勞動條件的,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勞動者
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對此作了修改和補充:
一是規定將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情形下,勞動
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調整為勞動者可以不需事先告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
二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同時督促用人單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補充規定
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
約定提供勞動保護的;(2)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3)用人單位的規
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4)用人單位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
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
情形。
三是考慮到用人單位工作交接的合理需要,規定將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
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變更為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三)補充規定了用人單位可以隨時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
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被依法追究
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除了延續以上規定
外,為了保護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還補充規定了用人單位可以隨時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
同的其他情形,即:(1)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
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2)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
規定的情形(即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
況下訂立勞動合同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四)增加了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替代方式
《勞動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
解除勞動合同:(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
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
不能勝任工作的;(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
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勞動合同法》一方面延續了《勞動
法》以上規定,另一方面考慮到在這三十日時間內,勞動者往往需要時間去尋找新的工作,
因此,借鑒一些國家和地區實行的代通知金制度,增加規定了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
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替代方式,即在符合以上三種法定情形時,用人單位既可以提
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也可以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然後解除勞動合
同。
(五)修改了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一方面強化了對用人單位與符合條件的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的要求,另一方面考慮到用人單位調整經濟結構、革新技術以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放寬了
用人單位在確需裁減人員時進行裁減人員的條件:
一是增加了用人單位可以裁減人員的法定情形。《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只有在瀕臨破
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才可以裁減人員。
《勞動合同法》除延續《勞動法》以上規定外,增加了兩種用人單位可以裁減人員的情形:
(1)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2)
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二是放寬了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程序要求。《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都應
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並向勞動行政部門
報告。《勞動合同法》將《勞動法》以上規定內容調整為,用人單位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
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才應當按照以上規定的程序執行;
裁減人員不足二十人且占企業職工總數不足百分之十的,無須按照以上規定的程序執行。
與此同時,為了降低裁減人員對勞動者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勞動合同法》與《勞動法》
相比,補充規定了用人單位在裁減人員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一是補充規定了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1)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
定期限勞動合同的;(2)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3)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
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二是細化了關於用人單位裁減人員後,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人
員的規定,即規定:用人單位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
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六)增加了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以及裁減人員的
限制情形
根據《勞動法》規定,即使具備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可以解除勞
動合同以及裁減人員的一般情形,但是如果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也不得與勞
動者解除勞動合同:(1)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2)
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4)法律、
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另外,《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
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
得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除延續《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以上規定外,
還補充規定了一種情形,即: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
年的。
十一、勞動合同的終止
《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
行終止。」也就是說,《勞動法》規定的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兩類,一類是法定終止,即勞動合
同因期滿而終止;另一類是約定終止,即勞動合同因當事人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而終止。在
《勞動法》的實施中,一些用人單位隨意與勞動者約定勞動合同終止條件,並據此終止勞動
合同,使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提前消滅,不能真正起到維護勞動者就業穩定權益的作用;同
時,對於勞動者退休、死亡或者用人單位破產等情形下,勞動合同如何處理,法律沒有作出
規定。
十二、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依法經協商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
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因裁減人員而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
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支付經濟補償的具
體辦法作出了規定。《勞動合同法》在延續以上規定的同時,對用人單位在解除和終止勞動合
同時支付經濟補償作出了一些新規定:
一是增加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因用人單位違法行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
人單位也應當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這是因為,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其原因是用人單位存在違反工資支付、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法律規定的行為,損害了勞動者的
合法權益。增加規定在這種情形下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也必須支付經濟補
償,一則可以督促用人單位遵守有關工資支付、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法律規定,二則可以防止
用人單位故意違法,逼迫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以規避支付經濟補償。
二是增加規定勞動合同因下列情形而終止時,用人單位也應當依法支付經濟補償:(1)
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況外,固
定期限勞動合同期滿終止的;(2)因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或者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
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而終止勞動合同的。根據《勞動法》規定,
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一般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在終止勞動合同時,一般不需要
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訂立短期勞動合同並終止與訂立長期勞動合同並解除相比,可以
減少解僱成本。增加規定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期滿終止也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可以消除用人
單位減少解僱成本的動機,以經濟手段引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長期或者無固定期限勞動
合同。
三是增加規定了向高收入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限額。即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
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
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這一
規定的目的是避免過於加重用人單位的人工成本,同時合理調節高收入勞動者的收入水平。
十三、集體合同
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協調勞動關系的有效機制。《勞動合同法》延
續了《勞動法》、《工會法》的規定,再次明確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可以
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訂立集體合同。集體合
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企業職工一方與
用人單位訂立;尚未建立工會的用人單位,由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的代表與用人單位訂
立。集體合同訂立後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
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
力。集體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不得低於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准;用人單
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
為了進一步完善集體合同制度,《勞動合同法》將一些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好的政策
上升為法律規定,對《勞動法》、《工會法》確立的集體合同制度進行了補充:
一是針對一些規模較小的用人單位中職工流動性較大、職工合法權益受侵害的現象時有
發生,而這些單位內工會力量薄弱,難以有效開展集體協商的問題,規定在縣級以下區域內,
建築業、采礦業、餐飲服務業等行業可以由工會與企業方面代表訂立行業性集體合同,或者
訂立區域性集體合同。行業性、區域性集體合同對當地本行業、本區域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
具有約束力。
二是為了提高集體合同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規定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可以訂立勞動
安全衛生、女職工權益保護、工資調整機制等專項集體合同。
三是考慮到與正在制定之中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銜接,修改了《工會法》關於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請仲裁,仲
裁機構不予受理或者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規定「工會可
以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十四、勞務派遣
進入本世紀以來,勞務派遣成為了一種比較普遍的用工形式,其范圍不斷擴大。勞務派
遣用工形式之所以被廣泛採用,一方面是由於在一些領域,通過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符合社會
化分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對勞務派遣這種新生事物缺乏法律規范,使得一些用工
單位出於規避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意圖而通過勞務派遣形式用工。在實際中,一些被派遣勞
動者的社會保險、休息休假、勞動保護等權益受到侵害,不能獲得與用工單位的職工同工同
酬的權利,發生工傷後往往得不到賠償。
十五、非全日制用工
近年來,以小時工為主要形式的非全日制用工發展較快。這一用工形式突破了傳統的全
日制用工模式,適應了用人單位靈活用工和勞動者自主擇業的需要,成為促進就業的重要途
徑。
❼ 我想知道勞動法的實施細則
新勞動法實施細則(全文)時間:2011-03-30 11:10 來源: 作者:
【找法網 勞動合同法規】新勞動法實施細則全文
目錄
一、 總則
二、 勞動合同的訂立
三、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四、 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
五、 集體合同
六、 勞務派遣
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
一、 總則
1、《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的「等組織」不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還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基金會等其他依法登記注冊成立的單位。
2、在工商行政部門登記取得營業執照的分公司,經用人單位授權或同意,可以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當分公司不能履行對勞動者的義務時,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
3、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招用除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以外的勞動者,即與其建立了勞動關系,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4、勞動合同法所指的勞動者,應當年滿16周歲,且尚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金。
5、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家庭直接僱傭的保姆以及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等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6、用人單位招用與外單位保持全日制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7、用人單位招用自主擇業轉業退伍軍人,應當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8、用人單位招用外國人,應當辦理外國人就業證,並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9、用人單位招用港、澳、台地區的人員,應當辦理港、澳、台人員就業證,並依法訂立勞動合同。
10、外國企業駐華辦事機構、外國使領館、國際組織駐華機構招用勞動者,按照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辦理。
11、用人單位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經過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後,由用人單位決定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的實施。
12、總公司以下發文件的形式要求子公司執行總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子公司在履行《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的程序後,該規章制度才能作為子公司用工管理的依據。
13、用人單位經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或決定的重大事項,自動適用於新招用的員工,但用人單位必須履行公示或告知義務。在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若新招用的員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14、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經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職工公示或告知的,可以作為用人單位用工管理的依據。
15、「公示或告知」是指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決定可以採取勞動者人手一冊、學習培訓等法律認可的方式完整送達或傳達勞動者知曉。
16、《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二款中的「重大事項」是指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事項。
17、工會或職工認為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不適當的,提出意見,用人單位應在30日內書面回復意見。
18、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中不能規定對違紀職工給予罰款的內容。(妥否?)
二、 勞動合同的訂立
19、職工名冊應當包含勞動者姓名、性別、身份號碼、戶口地址、工作崗位等。用人單位應當將職工名冊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20、《勞動合同法》第九條中的「其他證件」是指學歷證明、技能證書、資格證等與勞動者就業相關的各類證件。
「擔保」即指物的擔保,也指人的擔保。
「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是指與建立勞動關系有關的財物,如服裝費、駕駛員風險金、保證金等。
21「同工同酬」是指同一用人單位內部實行全日制的勞動者,在相同、相近、相似的工作崗位上,付出相同的勞動量且取得相同業績的,應執行同等的工資分配製度。(另外,同工同酬是否包括補貼,年金、福利待遇等事項?)
22、《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十九條、第八十二條中的「一個月」是指三十日。
23、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從第2個月到第12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從第十二個月開始,視為與勞動者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再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合同到期後未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繼續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按照上述規定執行。
24、勞動者方面的原因致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且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致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工超過一個月後雙方仍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即使每用支付了二倍工資,也不能隨意終止勞動關系,應按照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如用人單位違法解除、終止勞動關系的,則須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用人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補簽勞動合同時,勞動合同期限應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25、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得約定終止條件,勞動者符合法定解除、終止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
26、《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一項「連續工作滿十年」是從勞動者到用人單位開始勞動時計算。勞動者因組織原因在不同用人單位流動,或者因業務劃轉而由一個用人單位到另一個用人單位的,其工作年限連續合並計算為最後一個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27、國有企業改制為非國有企業,與國有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並獲得經濟補償金的職工,其在原國有企業的工作年限 不合並計算為改制後非國有企業的工作年限。與國有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後重新與改制後非國有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其在原國有企業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改制後國有企業的工作年限。
28、廠長、經理是由上級部門聘任(委任)的,應與上級聘任(委任)部門簽訂勞動合同。實行公司制的企業廠長、經理和有關經營管理人員,應與董事會簽訂勞動合同。黨委書記、工會主席等黨群專職人員可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也可以與上級部門聘任機關簽訂勞動合同。對由國家有關組織行政部門管理的企業領導人,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29、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是指事業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以及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後初次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
30、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滿十年的,雙方勞動合同未到期,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雙方可以協商變更勞動合同期限:協商不一致的,繼續履行雙方訂立的勞動合同。
31、勞動合同期滿,勞動者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一)至(四)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順延後,若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此時勞動者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必須簽訂。
32、《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中的「連續」是指時間間隔不超過一年。
3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季節性、臨時性、階段性的用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以完成一定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期滿後,在同一崗位不能再連續簽訂以完成一定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工作時間超過一年以上的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34、《勞動合同法》實施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或者續訂的勞動合同作為計算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第一次。
35、勞動合同中約定勞動合同到期後自動續延的,自動續延視同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如勞動者連續工作滿十年,可以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6、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送達職工的,視為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37、《勞動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不屬於《勞動合同法》第17條規定中的「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38、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中的勞動報酬,可以是具體的數額,也可以是雙方認可的薪酬制度。
39、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崗位合同是勞動合同內容的一部分,崗位合同的期限可以短於勞動合同的期限。
40、《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勞動合同內容不具備必備條款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協商補充完善。對協商不一致的條款,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41、勞動者的住址等事項發生變化的,要及時告知用人單位,並書面變更勞動合同內容。
42、《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一款中的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上」、「三年以上」包含三個月、一年、三年;「不滿一年」、「不滿三年」不包含一年、三年。第四十四條第一款中的「六個月以上」包含六個月。
43、勞動者使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最低工資標准,並且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建議請示人大法工委)。
44、用人單位招用同一勞動者,無論崗位是否變更,勞動合同是否續簽,或者終止一段時間後再次錄用的,都不能再次約定試用期。
45、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特殊福利待遇,約定的有關責任和義務,不屬於勞動合同的約定條款,可以通過協議進行協定。
46、《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中的「專項培訓費用」是指用人單位一次性或一年內累計為勞動者提供了超出企業年平均工資50%的費用的經費,「專業技術培訓」是指為提高勞動者特定技能而提供的培訓,上崗前的培訓和日常業務培訓不屬於專業技術培訓。培訓費認定依據為有貨幣支付憑證的培訓單據,以及脫產培訓期支付的工資和差旅費等。
47、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解除提供過專業技術培訓的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有權要求勞動者仍應按照服務期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48、服務期長於勞動合同期限的,用人單位應與勞動者協商變更勞動合同期限。未協商變更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順延至服務期滿。
49、《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中的「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法規定的公司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50、廠家的促銷員在租貿商場的櫃台工作的,促銷員應與廠家簽訂勞動合同,商場對廠家侵害促銷員合法權益的情況承擔連帶責任。
三、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51、《勞動合同法》施行後,未以書面形式變更勞動合同的,若發生勞動爭議,以原書而勞動合同確定的內容為依據。但原勞動合同中與《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不一致的內容無效。
52、國有企業改制勞動關系處理政策《勞動合同法》不一致的,從2008年開始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項、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執行。
四、 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
53、《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是指。意見一:指用人單位從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行為;意見二:指用人單位欠繳社會保險費的行為;意見三:指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行為;意見四:指用人單位未按規定險種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行為;意見五:含上述所有行為。
54、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超過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但不能約定勞動者未履行提前通知的違約金。
55、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服務期規定追究勞動者違約金。
56、《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中「客觀經濟情況」是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兼並、分立、合資等。
57、《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中「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是指在三個月內裁減人員達到此標准,應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程序進行。
58、《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用人單位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的三類人員無先後順序之分。
用人單位裁減人員後,重新招用人員時,應當履行優先通知被裁減人員的義務,對沒有履行通知義務的,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但未優先招用被裁減人員的,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59、企業由於生產經營發生重大困難,經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代表討論決定降低勞動報酬的,不視為未及時貴客支付勞動報酬。
60、用人單位未建立工會的,可以不執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解除職工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但未徵求工會意見的,可以事後補正程序。
61、被鑒定為6~10級的工傷人員,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時,用人單位除應當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外,還應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62、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准按勞動者的應發工資計算。勞動者前12個月平均收入低於所在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63、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解除勞動合同時,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代替提前30日書面形式通知的義務的,額外支付的一個月工資標准參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標准計算。
64、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高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計發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不受十二年的限制。
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履行地與企業注冊地不一致的,勞動者的工資高低以勞動合同履行地的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為參照。
65、《勞動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後解除,依法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金分階段計算。計算本法施行前的經濟補償,按照勞部發[1994]481號執行,計算本法實施後的經濟補償年限,按本法規定執行。
《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後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的計發年限從2008年1月1日開始計算。同時國有企業還要按《關於(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暫行規定)廢止後有關終止勞動合同支付生活補助費問題的復函》(勞社廳函[2001]280號)支付生活補助費。
五、 集體合同
66、集體合同的規定不適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
六、 勞務派遣
67、勞務派遣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不受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的約束。
68、勞務派遣單位不得訂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69、勞務派遣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適用本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
70、勞務派遣單位注冊資金低於50萬元的,《勞動合同法》施行後,應增資至50萬元及以上。
71、勞務派遣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
72、用工單位設立的勞務派遣單位,無論是控股、參股,2008年1月1日前都要退出投資。
73、勞務派遣單位不得招用非全日制用工。
74、保安服務公司將招用的保安員派至各單位工作眼跳執勤、守衛等,是否屬於《勞動合同法》中規定的勞務派遣?
75、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的工作崗位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