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解釋五十四

合同法解釋五十四

發布時間: 2023-06-29 15:44:02

合同法第54條:

我覺得你問的問題挺專業,至少是認真思考過的。
其實這兩條對於買方的保護力度內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並列的容而已,即在買方保護自己的利益時,要看其當時所處的實際情況,即是主張因訂立合同顯失公平還是重大誤解。如果沒有,在訂立合同後,買方不按時發貨或者貨物質量不符合合同目的,可以解除合同。
兩條都是從不同方面對於守約者的保護。

附條文: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
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
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
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
希望採納

② 房屋租賃合同效力認定中的主要法律問題

房屋租賃合同效力認定中的主要法律問題

一、房屋租賃合同無效的情形

一般來說,出租人和承租人雙方就租賃的房屋、租金、期限、違約責任等條款達成一致後,合同視為成立後就發生法律效力。但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下列的房屋租賃應認定合同無效。

(一)簽約主體不合格。

當出租人或承租人不具備有效民事行為的主體構成要件,即主體不適格時,則所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無效。如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未經法定代理人同意的自然人,或法人超出其權利范圍所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

(二)內容不合法。

主要包括: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等情形。

(三)客體不合格。

房屋租賃合同中的標的物應當是法律、法規允許出租的房屋,根據相關規定,有以下情形的房屋不允許出租: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權屬有爭議的;屬於違法建築的;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已抵押,未經抵押權人同意的;不符合公安、環保、衛生等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的;出租房屋為名出租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出租的。

二、房屋租賃合同無效認定中涉及到的特殊情形

(一)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所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並非無效。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如一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損害了合同另一方當事人的利益,另一方當事人有權依意思自治原則決定是否申請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而並非絕對無效。這與我《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將“當事人一方採用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合同”列為無效合同並不一致。根據後法優於前法及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應按《合同法》的規定執行,對此情形,僅能由合同當事人決定是否申請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

(二)涉及無產權證的房屋出租合同並非必然無效。

分為兩種情形:其一,出租人有合法所有權或處分權。在實際生活當中,所有人因各種原因在沒有產權證的情況下將房屋出租的情形很多,但並不必然影響到合同的履行。是否辦理房屋產權證,我國法律、行政法規沒有強制性規定,且不動產登記發證制度是為了將物權進行公示。所以,原告未辦理房屋產權證,並不影響其對該房屋行使所有權。雖然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房屋,不得出租。”但是《合同法》頒布之後,合同是否有效,應當以法律而非規章的規定為准。其二,出租房屋屬於違建築。違章建築屬於行政違法,對此應由政府城市規劃部門處理。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4第二條第4項指導意見也認為:“違章建築的認定不屬於民事糾紛,依法應由有關行政部門處理。”且此類建築形成原因復雜,也不都是實體違反,所以對這類房屋租賃合同應區別對待,不應一律認定無效。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我國《物權法》保護合法佔有的規定,對這類合同的更不應當然認定為無效。

(三)沒有登記備案的房屋租賃合同也非無效合同。

房屋租賃備案登記是指當事人在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後,向房屋所在地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我國修改後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房屋租賃,出租人和承租人應當簽訂書面租賃合同,約定租賃期限、租賃用途、租賃價格、修繕責任等條款,以及雙方的其他權利和義務,並向房產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建設部頒布的《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房屋租賃實行登記備案制度。簽訂、變更、終止租賃合同的,當事人應當向房屋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登記備案” 第十四條規定:“房屋租賃當事人應當在租賃合同簽訂後30日內,持本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文件到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備案登記手續。。可見,我國實行房屋租賃登記備案制度。從其目的來看,主要是為了避免國家稅款的損失、規范房屋租賃市場及向社會公示以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但是房屋租賃的登記備案並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其不過是行政機關的事後審查行為。而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加之《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為規章,《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為行政法,從法律的階位性及不同法律關系的不同適用程序來看,該類合同也是有效的。

三、房屋租賃合同無效的法律後果

我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我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第五十九條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由經可見,房屋租賃合同被認定為無效,一般情況下,承租人應當交還房屋,未未付的租金不再交付,超過實際使用期限交付的租金出租人應當返還。如有損失按過錯原則由雙方分擔,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且對於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還要予以制裁,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

;

③ 《合同法》第54條

法律主觀:

合同法已經失效,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被《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取代,規定如果債務人以明輪純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高價受讓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臘談咐債權實現的,而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條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條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中華人民侍陸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④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屬無效合同,如果沒有損害國家利益呢

沒有損害國家利益,損害到對方當事人利益的屬於可撤銷合同。

⑤ 合同法54條在民法典哪條

合同法54條在民法典的第146條到151條。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⑥ 《合同法》第

《合同法》第54條【1】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釋義】本條是關於可撤銷合同的規定。

所謂可撤銷合同,就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實,通過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行使撤銷權,使已經生效的意思表示歸於無效的合同。

我國的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規定: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二)顯失公平的。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時起無效。

可撤銷合同具有以下特點:

1.可撤銷的合同在未被撤銷前,是有效的合同。

2.可撤銷的合同一般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

無論是在大陸法系還是在英美法系,大多規定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撤銷權人可以請求撤銷合同。

3.可撤銷合同的撤銷要由撤銷權人通過行使撤銷權來實現。

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合同有相同之處,如合同都會因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後而使合同自始不具有效力,但是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可撤銷合同主要是涉及意思不真實的合同,而無效合同主要是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可撤銷合同在沒有被撤銷之前仍然是有效的,而無效合同是自始都不具有效力;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是有時間限制的。

本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合同成立時起1年內具有撤銷權;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人有選擇的權利,他可以申請撤銷合同,也可以讓合同繼續有效,他可以申請變更合同,也可以申請撤銷合同,而無效合同是當然的無效,當事人無權進行選擇。

對於可撤銷合同的規定必須要注意以下三點:

1.可撤銷合同中,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撤銷合同,主要是誤解方或者受害方有權請求撤銷合同;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中,則只有受損害方當事人才有權請求撤銷合同。

2.撤銷權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變更或者撤銷。

3.在可撤銷合同中,具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並非一定要求撤銷合同,他也可以要求對合同進行變更。

本條規定了三種可撤銷的合同:

1.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

所謂重大誤解,是指誤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時,對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項存在著認識上的顯著缺陷,其後果是使誤解者的利益受到較大的損失,或者達不到誤解者訂立合同的目的。

誤解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同時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同行為人原來的真實意思不相符合,但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是由於行為人受到對方的欺詐、脅迫或者對方乘人之危而被迫訂立的合同,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損.而是由於行為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經驗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

因此,對於這種合同,不能與無效民事行為一樣處理,而應由一方當事人請求變更或者撤銷。

因重大誤解而可撤銷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幾個要件:(1)誤解一般是因受害方當事人自己的過失產生的。

這類合同發生誤解的原因多是當事人缺乏必要的知識、技能、信息或者經驗而造成的。

(2)必須是要對合同的內容構成重大的誤解。

也就是說,對於一般的誤解而訂立合同一般不構成此類合同,這種誤解必須是重大的。

所謂重大的確定,要分別誤解者所誤解的不同情況,考慮當事人的狀況、活動性質、交易習慣等各方面的因素。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對誤解是否重大,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察:其一,對什麼產生誤解,如對標的物本質或性質的誤解可以構成重大誤解,對合同無關緊要的細節就不構成重大誤解。

其二,誤解是否造成了對當事人的重大不利後果。

如果當事人對合同的某種要素產生誤解,並不因此而產生對當事人不利的履行後果,那麼這種誤解也不構成重大誤解的合同。

(3)這類合同要能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合同一旦履行就會使誤解方的利益受到損害。

(4)重大誤解與合同的訂立或者合同條件存在因果關系。

誤解導致了合同的訂立,沒有這種誤解,當事人將不訂立合同或者雖訂立合同但合同條件將發生重大改變。

與合同訂立和合同條件無因果關系的誤解,不屬於重大誤解的合同。

根據我國已有的`司法實踐,重大誤解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對合同的性質發生誤解。

在此種情況下,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將發生重大變化。

如當事人誤以為出租為出賣,這與當事人在訂約時所追求的目的完全相反。

(2)對對方當事人發生的誤解。

如把甲當事人誤以為乙當事人與之簽訂合同。

特別是在信託、委託等以信用為基礎的的合同中對對方當事人的誤解就完全屬於重大誤解的合同。

(3)對標的物種類的誤解。

如把大豆誤以為黃豆加以購買,這實際上是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指向對象即標的本身發生了誤解。

(4)對標的物的質量的誤解直接涉及到當事人訂約的目的或者重大利益的。

如誤將仿冒品當成真品。

除此之外,對標的物的數量、履行地點或者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發生誤解,足以對當事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也可認定為重大誤解的合同。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所謂顯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當事人在緊迫或者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訂立的使當事人之間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嚴重不對等的合同。

標的物的價值和價款過於懸殊、承擔責任、風險承擔顯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稱為顯失公平的合同。

拓展閱讀:

《合同法》第54條中的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欺詐的區別【2】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重大誤解與顯示公平的區別在於:

一方利用其優勢或利用對方無經驗、輕率等而與對方訂立合同,發生顯失公平的後果通常也與對方的重大誤解聯系在一起。

例如某人因缺乏經驗和輕率誤將假貨當作真品購買,誤將價值僅值100元的商品當作價值500元的商品購買,顯然,行為的結果將會造成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的極不平衡。

在此情況下,可從兩個方面來區別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

第一,要確定是否存在著一方利用對方的無經驗和輕率的情況,也就是說要考察是否符合顯失公平的主觀要件。

如果誤解的一方只能證明自己因缺乏經驗或不仔細而發生了誤解,不能證明對方是否利用了自己的無經驗和輕率,則應按重大誤解處理。

同時,如果誤解一方能夠證明對方在訂約時施加了一些影響,如提供混亂的價格信息等又未構成欺詐,則可認為對方利用了自己的無經驗和輕率,這種情況可按顯失公平處理。

第二,要考慮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是否平衡。

在誤解的情況下,可能一方造成了重大損失,但對方並未獲得利益(如誤將價格相同的另一種型號的商品當成買賣的標的物)。

而在顯失公平的情況下,通常是雙方利益不平衡,即一方受損,另一方得利。

在合同法中同樣作為可申請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的情形,重大誤解與欺詐的區別在於。

重大誤解與欺詐都包含了表意人的認識錯誤問題,二者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在重大誤解的情況下,誤解一方陷入錯誤認識是由於其自己的過失(非故意)造成的,而非受欺詐的結果;在欺詐的情況下,受欺詐人陷人錯誤認識是由於他人實施欺詐行為而誘使自己作出非真實的意思表示,而非自己的過失造成的。

此外,受期詐的合同無效,這一點與重大誤解也有區別。

⑦ 如何認定合同無效,合同無效的條件

一、合同無效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無效合同的認定不僅是一個法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科學判斷問題。司法實務中的合同形形色色,涉及方方面面,判斷一個合同是否無效,具有相當難度。況且在不同時期的立法中,對之也有不同的語言表述。目前對無效合同的認定和處理,存在尺度不一、處理混亂等問題,導致大量不應無效的合同被認定無效。筆者認為,當前對合同效力認定的標准應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這一兜底條款的規定可以認為是對無效合同標準的高度概括,是判斷一個合同是否有效的法定標准。因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合同無效的根本性原因,從廣義上來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等規定都可以看作是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這里如何把握違反「強制性規定」 的規范意旨是正確認定無效合同的關鍵。判斷某一法律條款是否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雖然強制性規定通常使用「必須」、「不得」、「禁止」、「應當」等措辭,但是,由於《合同法》頒布較晚,此前的許多法律、行政法規帶有一定的計劃經濟的成分,使用了大量「必須」、「不得」、 「禁止」、「應當」,其中有許多並非合同法立法本意上的「強制性規定」,如果僅以條文存在上述措辭就認為屬強制性規定,顯然不符合合同法的立法本意。筆者認為,判斷某一法律條款是否強制性規定,應從該部法律的立法目的,違反該條款對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程度等方面進行考量。法律授權由法官依照法律規定行使自由裁量權,具體確認是否違反強制性規定。
二、可以認定合同無效的情形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認定合同或者合同條款無效: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於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但是如果還損害了國家利益,則屬於無效合同。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對於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免責的合同條款。
(7)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另外,根據《民法通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因此,主體不合格也可能導致合同無效,例如:
(a)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的,該合同無效。其例外情況是:純獲利益的合同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需追認,合同當然有效。
(b) 法定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對人有過失而成立的合同,該合同無效;
(c) 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且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該合同無效。

⑧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重大誤解」有哪幾種情形

根據我國已有的司法實踐,重大誤解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對合同的性質發版生誤解。在此種權情況下,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將發生重大變化。如當事人誤以為出租為出賣,這與當事人在訂約時所追求的目的完全相反。(2)對對方當事人發生的誤解。如把甲當事人誤以為乙當事人與之簽訂合同。特別是在信託、委託等以信用為基礎的的合同中對對方當事人的誤解就完全屬於重大誤解的合同。(3)對標的物種類的誤解。如把大豆誤以為黃豆加以購買,這實際上是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指向對象即標的本身發生了誤解。(4)對標的物的質量的誤解直接涉及到當事人訂約的目的或者重大利益的。如誤將仿冒品當成真品。除此之外,對標的物的數量、履行地點或者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發生誤解,足以對當事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也可認定為重大誤解的合同。

⑨ 合同對象的認知錯誤,合同是否還有效

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第五十三條【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如果你的合同對象認知錯誤符合上述兩條法律規定的情形那麼合同是無效的。但從你提供的情況來看我個人認為:符合我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規定的情形。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變更或撤銷。如果你所說的合同對象認知錯誤是約定不明,我國合同法作了如下約定,你可以參照解決部題。第六十一條【合同約定不明的補救】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第六十二條【合同約定不明時的履行】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縱橫法律網-湖南正方律師事務所-潘志清律師

熱點內容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
大同肖律師 發布:2025-01-11 15:25:57 瀏覽:13
兒童虛擬游戲法規 發布:2025-01-11 15:23:05 瀏覽:111
車鎖有問題廠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15:17:47 瀏覽:577
2017勞動法主動辭職 發布:2025-01-11 15:15:24 瀏覽:403
法律公司開業典禮新聞稿 發布:2025-01-11 14:24:52 瀏覽:494
中華全民共和國合同法 發布:2025-01-11 14:20:17 瀏覽:238
勞動法中關於被辭退員工工資待遇 發布:2025-01-11 13:45:31 瀏覽:550
高要司法局 發布:2025-01-11 13:44:53 瀏覽:125
最早貨幣立法 發布:2025-01-11 13:40:11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