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債權轉讓第三人合同法解釋

債權轉讓第三人合同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3-07-07 08:16:55

Ⅰ 為第三人設定義務的合同效力是如何規定的,第

您好,為第三人設定義務的合同,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該合同需經第三人追認,未經追認的該合同效力待定。

合同法對債權轉讓有哪些規定

債權轉讓的規定有:1、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3、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4、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5、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條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是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受讓人取得從權利不因該從權利未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或者未轉移佔有而受到影響。

Ⅲ 合同法債權轉讓

1、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3、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4、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5、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6、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五條 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

Ⅳ 合同法對債權轉讓、債務轉讓分別作了哪些規定

(1)債權轉讓。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的。這類不得轉讓的債權包括基於特定身份橘轎關系而發生的債權,如撫養費、贍養費的請求權,基於信賴關系而發生的債權,梁粗如委託人對於受託人的債權。②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③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如企業被宣告破產後,破產企業不得將其債權轉讓給第三人,以免損害其債權人的利益。圓渣肆
債權人轉讓權利,不需要經債務人同意,但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權讓與行為就生效。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債權轉讓時,債權人的從權利隨之轉移,但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2)義務轉讓。義務的轉讓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否則,轉讓無效。這是因為合同的簽訂基於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信任,債務人將義務轉移給第三人,使得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新的義務人必須取得合同債權人的信任,才能使合同關系得以繼續維系。
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債務相關的從債務,但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Ⅳ 債權轉讓的含義及相關法律注意事項

什麼是債權轉讓?
債權轉讓又稱「債權讓與」,是指在不改變合同內容的合同轉讓,債權人通過債權轉讓第三人訂立合同將債權的全部或部分轉移於第三人。
債權轉讓發生後,債權關系發生變化。債權全部讓與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債權人成為原合同關系的新的債權人,原合同債權人因合同轉讓而喪失合同債權人權利,債權部分讓與第三人,第三人成為合同債權人加入到原合同關系之中,成為新的債權人,合同中的債權關系由一人變數人或由數人變更多人。
債權轉讓的類型
支付轉讓型
企業在采購時,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債權作為貨款支付給銷貨方,銷貨方銷售貨物收到的是應收賬款,但是對方債務人不是購貨方,而是第三方即原來與購貨方有債權債務關系的一方。
債務重組型
持有債權債務的各方通過協議或者其他途徑協商債權轉讓的行為。與上一種類型不同的是,發生債權債務的交易活動在重組前已經完成,或者債權轉讓時並不同時發生交易行為,進一步說,重組後發生的交易僅僅是執行重組的結果,比如以非貨幣性資產償還債務等。這樣轉讓的會計處理,可以比照《債務重組准則》進行處理。
非貨幣型
企業進行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非貨幣性資產的交易中,含有部分應收款項,此時,應當計算應收賬款占非貨幣性資產的比例,以便確認是非貨幣性交易還是貨幣性交易。
有負債型
轉讓應收賬款時,轉讓方對未來應收賬款的實現與否負有連帶責任的轉讓行為。比如,用應收賬款作抵押而進行的融資,表面上應收賬款轉讓給了貸款方,但是,應收款項到期是否能夠收回,在融資時是不確定的,所以,對於轉讓方而言,是一項或有負債。
債權轉讓需要注意的幾個法律問題
一、分清債權轉讓與債務轉讓、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代為履行的關系
1.四者的概念區別
(1)所謂合同債權轉讓,指不改變合同的內容,債權人通過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方式將債權移轉於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合同中債權人的地位,享有原債權人的債權,原債權人完壘從合同關系中消失,不再享有原合同的債權。債權轉讓必須通知原債務人。
(2)債務轉讓又稱債務承擔,是指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轉移債務的協議。債務由第三人代替行使其義務,第三人取代原合同中債務人的地位,承擔原債務人的義務,原債務人完全從合同關系中消失,免除對債務承擔的義務。債務承擔必須徵得債權人的同意。
(3)所謂向第三人履行是指債權人和債務人通過協議由債務人將債務向第三人履行,第三人沒有因為接受債務而成為合同的當事人。
(4)第三人代為履行是指債務人與債權人約定由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並沒有因為履行債務而成為合同的當事人。
2.四者的關系
(1)該四種法律制度都包含三方當事人,包括債權人、債務人和第三人。
(2)債權轉讓和債務轉讓是合同主體的變更,第三人取得了合同權利或者承擔了台同義務,成為合同的當事人。而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代為履行沒有改變合同主體,第三人僅僅是作為權利接受者或者義務的履行者,其法律地位應該是等同於債權合同中債權人或者債務人的代理人。
(3)該四種制度產生的基礎是第三人與債權人或者債務人具有債權債務關系,例如,接受債權轉讓及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往往是債權人的債權人,接受債務轉讓及第三人代為履行的第三人往往是債務人的債務人。
3.選擇債權轉讓的第三人應該慎重
綜上所述,四者外觀有許多的相似性,特別是應該區分清楚債權轉讓與第三人代為履行的關系,如果是第三人代為履行的可以欣然接受,因為根據合同法第65條的規定,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不會影響債權人的利益。但是,債權轉讓後的第三人(受讓人)接受債權轉讓後成為合同的當事人,當出現合同債務人履行不能,第三人不能夠再向合同原債權人主張權利,導致第三人利益損害。
二、可轉讓債權的內容
1.我國《合同法》規定不得轉讓的合同債權的種類
以不得轉讓的合同債權訂立合同債權轉讓合同的,該合同無效。《合作法》第79條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1)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的合同債權。包括:一是基於個人特別信任關系發生的合同債權,這類合同債權因具有強烈的人身信任關系,故不得轉讓他人。二是「基於特定的債權人行為為內容的合同權利」。三是屬於從權利的合同債權。
(2)按照當事人的約定不可轉讓的債權。根據合同自由的原則,如果債務人只願意向合同債權人履行債務,合同當事人當然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合同債權不得轉讓。
(3)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合同債權。例如,我國《擔保法》第6l條就規定,最高額抵押的主合同債權不得轉讓。公法上的債權,包括撫恤金債權、退休金債權、勞動保險金債權等。
2.對受讓人風險較大的可轉讓債權
(1)訴訟時效已經完成的合同債權。由於訴訟時效完成只喪失勝訴權,合同的債務人不履行合同債務,不受法律的限制。但合同實體權利仍然存在,如果債務人自願履行合同債務,這種履行即發生法律效力,所以這種債權是一種效力不完全的債權,雖然沒有強制執行力,但是還存在著債務人履行的可能性,並且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履行仍享有保持力,所以這種合同權利仍然可以成為合同權利轉讓的標的。
(2)因可撤銷行為所發生的合同債權。對於可撤銷的合同,這類合同效力在撤銷權期間屆滿前處於可撤銷狀態。如果撤銷權人(不論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行使撤銷權,合同自然無效,合同權利的轉讓協議也因失去了其轉讓的對象而不可能發生法律效力。但是如果撤銷權人不知道其具有撤銷權而放棄撤銷權,該債權還是存在實現可能的。
(3)權利大小不確定的合同權利。這種合同權利雖然合同債權在轉讓時尚未確定,但它是可以按照一定方法確立的合同權利,因而不影響其價值的存在,當然可以轉讓。
(4)作為權利質押標的合同權利。因為如果被擔保的債務人依約履行債務,被質押的債權即可從中解脫出來,成為完全債權,所以被設定質押的債權的讓與,就如同被設定抵押的房屋仍然可以買賣一樣,要由受讓人承受一定風險。當然,之所以仍然可以讓與已經設定質押的合同債權,最為根本的原因在於設定質押並未轉移合同的權利,合同債權人對設定質押的合同權利仍有一定的處分權。
三、合同債權的轉讓協議應通知債務人
1.通知的效力
在合同權利轉讓對債務人的效力問題上,明確採取了讓與通知原則。債權人已將合同權利轉讓給第三人,如果債權人未通知債務人,債務人仍可以向債權人履行合同義務,並可以此作為不向受讓人履行合同義務的抗辯。反之,一旦債務人收到轉讓通知後,即使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義務,也不構成不向受讓人履行合同義務的抗辯,債務人仍應向受讓人履行義務。債權轉讓一旦通知債務人,債權即移轉於受讓人,即其成立、履行及法律效力同時發生。
2.通知的主體
關於債權轉讓通知的主體,有人認為,《合同法》沒有規定只有債權人才能成為通知主體,這不是由於法律條文不夠嚴謹,而是沒有規定必須由債權人進行通知的必要。基於這樣的理解,他們認為,受讓第三人也可以對債務人出具債權轉讓的通知,並且同樣可以對債務人發生法律效力。筆者認為,這種看法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本意。
《合同法》第80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無論從文意上理解,還是從語法上分析,該款規定的應當「為債權轉讓」通知的「主體」,當系債權人。如果再結合該條第2款關於「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的規定來理解,為債權轉讓通知的主體系債權人,就更加顯而易見了。
3.通知的方式
(1)通知的形式最好是書面形式
債權轉讓的通知應當採用何種方式,我國合同法並未做出規定,不同國家對此問題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在法律要求上寬嚴不一。如美國合同法規定,轉讓合同權利的通知,既可採取書面形式也可採取口頭形式,但如果法律明確規定某些合同債權的轉移應當採取書面形式,則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履行通知義務的方式在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釋中雖無明確限定,但筆者認為可以以口頭方式(如果債務人不予認可,則需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證人證明)、書面方式及其他能夠用證據證明已經履行了通知義務的任何方式來履行通知義務。為了避免糾紛的發生,一般倡導書面形式。
(2)通知送達的方式
第一,不宜採用郵寄送達通知方式。因為郵寄送達,即使有回執證明,但回執僅能證明收件人曾經收到過發件人的郵件,並不能證明送達郵件中的具體內容,更有甚者,有的債務人更是惡意拒簽郵件,所以很難達到送達的目的
第二,不宜採用公告通知送達方式。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似有不同主張,該規定第6條第1款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國有銀行債權後,原債權銀行在全國或者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債權人履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80條第1款規定的通知義務。」該規定,是為了保護國有利益而採取的一項應急措施,正如該司法解釋第12條所稱,「本規定僅適用於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有關案件」,因而不具有普適性。而用公告的形式送達法律文書以告知相關內容是法律賦予人民法院及有關行政機關的權力,其他主體不享有該項權力。
第三,最佳方式是公證送達。雖然書面送達並取得回執是最好的送達方式,但是如果遇到債務人拒絕簽收,送達人也無法證明已經履行了通知義務。所以,可以通過公證機關送達的方式,如果債務人拒絕簽收債權轉讓通知,公證機關可以留置並在公證書上記錄送達情況,人民法院會認可該送達的效力。
第四,應當認定在有債權轉讓協議情況下訴訟通知方式的有效性。訴訟通知的方式在實踐中一般是債權受讓人採用的方式,原因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債權轉讓人確實沒有履行通知義務;第二種情況是債權轉讓人履行了通知義務,但是沒有取得書面的證據,債務人據以進行抗辯。所以,在訴訟中債權受讓人主張訴訟中的送達也是債權轉讓通知。
4.通知的時間
關於轉讓通知時間問題,法律無明確規定,債權轉讓的同時通知債務人的情況最為常見,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債權轉讓前所為的擬轉讓通知是否有效是有爭議的。有學者認為債權轉讓前所謂的通知是無效的,因為如果承認債權轉讓前通知的效力,債務人在接到通知之後卻不知道該債權最終是否真的被轉讓,何時將被轉讓?這對債務人極為不利。
筆者認為債權轉讓前的通知確實給債務人履行債務帶來了不確定性,因為通知後債權可能轉讓也可能轉讓不成功,但是對於債務人並沒有其他的任何損害或者加大履行難度,所以對該問題債務人可以在接到債權擬轉讓通知後一個合理的期限內向債權受讓人履行債務,但是必須以債權受讓人持有債權轉讓協議為准,在有債權轉讓協議的情況下如果履行後原債權人提起異議的,債務人可以就收到的債權轉讓通知及債權轉讓協議進行抗辯,如果造成損失的,由債權轉讓人自己承擔。如果債務人接到的僅僅是債權轉讓通知,轉讓人沒有告訴是擬轉讓的,應該視同為轉讓成立有效。
5.無需通知的例外
債權讓與通知原則還存在一些例外情況,例如證券化債權讓與人不以通知債務人作為其對債務人的生效要件。例如無記名債券,如火車票、電影票等,則僅以債券的交付而移轉債權,均無須通知債務人。票據債務人負有按照票據上載明的權利絕對履行的義務,而不以未收到讓與通知為由拒絕履行。
四、債權轉讓後債權轉讓人應承擔的責任
1.債權轉讓後債權轉讓人應該對債權的瑕疵負擔保責任。為了保護債務人的利益,特別是在合同中既有債權又有債務的情況下,單純轉讓債權很可能造成債務人利益的損害,所以我國《合同法》在規定在債權轉讓中賦予債務人抗辯權和抵銷權。《合同法》第82條規定:「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合同法》第83條規定:「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消。」是指債務人可以其對原債權人的一切抗辯權對抗債權人的受讓人。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法定的抗辯事由,是指法律規定的,合同一方當事人用以主張對抗另一方當事人的免責事由,根據《合同法》第117條的規定,不可抗力是唯一的法定抗辯事由。
(2)合同訂立後可以對抗原債權人的其他一切事由,例如,可撤銷合同、原債權人的違約行為、原債權人的不當履行、原債權人對債務人免責的意思表示等均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抗辯。
(3)只要債務人對債權轉讓人有到期債權,此時債務人可以向債權受讓人主張抵消。在兩種情況下可以行使抵銷權:一是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二是債務人的債權和轉讓的債權同時到期,債務人也可以向讓與人行使抵銷權。
2.債權轉讓後債權轉讓人對債務人履行不能不承擔擔保責任。當合同債權全部轉讓的協議生效後,原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再存在,因而債的主體發生變化,由第三人與原債務人形成了新的債權債務關系。原債權人因轉讓協議的生效而完全退出原來債的關系,喪失債權人的地位,對債務人的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原債權人不再享有權利,當然對債務人履行不能也不負擔保責任。在合同司法實踐中,人們往往不易將合同債權的轉讓與第三人代為履行債務從法律和理論上搞清楚,容易將二者混淆,甚至個別人或者組織惡意以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代為履行債務說成是債權的轉讓,從而逃避自己的債務。當然,如果將對瀕臨破產企業的債權轉讓給債權受讓人後,債權轉讓人可以對債務人的履行不能不向債權受讓人承擔擔保責任。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