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北工大選修課婚姻法

北工大選修課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3-07-23 18:43:29

婚姻法第幾條規定一方沒有工作另一方負責贍養費

「一方沒有工作另一方負責贍養費」說法不夠准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應該這樣理解,無論夫妻是一方有工作,或者雙方都有工作,或者雙方都沒有工作,都要承擔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例如,夫妻一方患病,其工資不夠維持治療疾病和生活需要,另一方不論是否有工作,也應當承擔撫養義務。

夫妻一方不承擔相互扶養義務的,另一方可以提起訴訟。

附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節選)
第二十條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㈡ 求一篇婚姻家庭繼承法的論文

有關我國《婚姻法》中損害賠償制度的幾點看法

內容摘要:《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確定了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使法律對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保護更進一步,使司法機關對相關案件進行裁判有了法律的依據,使我國婚姻家庭立法有了進一步的完善。但是該制度在實踐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對婚姻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顯得不足。本文就婚姻損害賠償制度的構建基礎,確立的意義,損害賠償的要件,適用條件,賠償義務主體的范圍,以及實際操作中的歸責原則等問題進行了論述和探討,並提出了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及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關鍵詞: 婚姻的契約本質 損害賠償 婚內損害賠償 舉證責任
(一)確立婚姻損害賠償制度的基礎
有學者認為確立婚姻損害賠償制度的依據源於民法上的侵權損害賠償。對破壞婚姻關系的行為認定為侵害名譽權責任,依照侵害名譽權的法律處理。也有觀點認為應將破壞婚姻關系認定為侵害配偶權的民事責任,實行精神損害賠償。
本文認為:確立婚姻損害賠償制度的依據在於婚姻的契約本質。
長期以來,我國並沒有採用婚姻契約理論,傳統認為「婚姻是男女雙方精神上的結合」,「愛情是不應該用金錢來衡量的」,更有反對確立婚姻損害賠償的人士認為:損害賠償制度違反了婚姻的倫理本質,並使婚姻關系商業化,法律解決道德的問題是不妥當的等等。總之,這是因為對婚姻的本質存在不同看法而導致的不同結論。婚姻是男女雙方為共同生活的目的而依法結成的以人身和財產權利義務為內容的一種民事契約。就是說,婚姻的本質是一種契約,而契約不僅強調權利,更強調自由。因此,我們可以說,婚姻意味著自由。法律上的婚姻自由制度的根據就是契約自由,包括結婚自由與離婚自由。我國採取結婚登記主義,這說明,婚姻契約的締結必須嚴格依照婚姻法進行。它的內容就是夫妻雙方各自所享有的婚姻權利和各自所應履行的婚姻義務。這種權利義務包含了人身和財產兩個方面;而且婚姻當事人可以選擇離婚來解除這種權利義務,即婚姻契約的解除。以上內容均可反映出婚姻的契約本質。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就是從婚姻救助措施的角度來反映婚姻的「契約」本質的。我國修改前的婚姻法並無離婚損害賠償制度。而國外立法卻早在幾百年前就確立了這項制度。如1791年法國《憲法》、法國民法典、墨西哥民法典均確立了這項制度。
婚姻的「契約」本質在我國長期受到禁錮,在封建社會,夫妻雙方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是極不平等,婦女的地位極其低下。長期以來,人們似乎承認婚姻是一種契約,彷彿就是把婚姻看成了一種可恥的交易。所以應當說,這種理念迴避了婚姻關系的本來面目,也限制了婚姻自由原則的貫徹和實現。所以婦女在婚姻關系中基本沒有什麼合法權益,當婚姻關系破裂時,更談不上合法權益的保障。近年來,隨著民眾「契約」理念的漸趨深入,有關婚姻本質的認識也越來越明晰。並且,這種認識已經反映到婚姻立法上來。我國現行的婚姻法正是基於婚姻的契約本質而確立了損害賠償制度。尤其是《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過錯方已經嚴重違反了婚姻契約之義務,理應承擔損害賠償之責任。
(二) 《婚姻法》確立損害賠償制度的意義
2001年,我國《婚姻法》確立的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意義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
(1)建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是目前社會形勢下保護婚姻一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需要,有利於警示、懲罰重婚,姘居,通姦,婚外戀,家庭暴力等過錯當事人的行為。
(2)建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是公序良俗的需要,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在人們對包二奶,通姦,姘居等行為日漸麻木漠然 ,社會風氣日漸淪下的今日,用法律的手段,來提高道德的認識是必要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樹立崇尚法治婚姻,道德家庭的理念。
(3)建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是完善婚姻家庭法,加強民事法律制度的需要。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家庭的穩定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之一,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4)建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是司法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需要,也是實現法治社會的必然要求。從以往的司法實踐看,由於我國原婚姻法沒有規定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只能按照分割共同財產時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來操作。但是在財產很少甚至沒有財產的情況下,該照顧原則根本無法適用,無法給予無過錯的受害方以公平合理的保護;同時使違法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和制裁。因此,讓司法有法必依,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確至關重要。
有反對該項制度建立者認為:損害賠償制度違反婚姻的倫理本質,而懲罰第三者是用法律干涉私人的感情世界,道德問題不能用法律的手段來解決,並且容易造成侵犯他人隱私,捉姦成風的不良風氣,司法介入婚姻過錯的調查,取證困難,訴訟成本高,操作難等等。筆者認為,婚姻關系是建立在夫妻雙方感情的基礎上的,但婚姻關系的維護除了需要感情的積極因素,也需要法律制度的介入。婚姻法有倫理道德方面,但更多的確實法律制度。如前所述,我國採用結婚登記主義,婚姻這項契約必須嚴格依照婚姻法締結。它不僅關繫到當事人的巨大利益,更涉及社會利益,理應受法律的嚴格保護。調查難,訴訟成本高不能成為反對立法的理由。三峽大壩水利工程難、成本高,為什麼國家還要建設?因為它建成後的社會效益可觀。那麼建立婚姻法上的損害賠償,其社會效益,也具有長遠的精神效益!
(三) 損害賠償的要件
根據婚姻法的立法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構成要件有以下幾點:
行為人具有主觀上的過錯。這是損害賠償的主觀方面要件,即要求一方主觀有過錯。如果行為人主觀上無過錯,則不承擔賠償責任。
行為具有違法性。這是損害賠償的客觀行為要件,即過錯方的行為違反了婚姻法的規定或婚姻契約對婚姻義務的要求。
請求權人有受損害的事實。這是損害賠償的客觀後果要件,即享有請求權的一方當事人必須具有損害事實,包括財產損害與精神損害。事實上,也只有當無過錯一方有損害事實時,才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
需要強調和補充的是:通說精神損害賠償要有精神損害的事實。因為精神本身是抽象的,又要求它用法律所要求下的事實狀態表現出來更難。在學理上為了解決精神損害存在的客觀性,有學者和實務者將精神損害分為「名義上的精神損害」和「證實的精神損害」。所謂「名義上的精神損害」又稱「形式上的精神損害」,只要受害人有舉證侵害人的侵權行為明確存在的表現形式,依一般的認識水平,相信受害人確實存在遭受精神損害的事實,法律則推定這個損害的真實性。所謂「證實的精神損害」也稱「實證的精神損害」,法律不能推定受害人是否存在精神損害的真實性,受害人必須舉出證據加以證明是否存在心理上,身體上,精神上受到損害。筆者認為:通說要件所述的精神損害的事實應理解為是「名義上的精神損害」。只要有侵害婚姻家庭的危害行為的存在,即推定受害方存在有精神損害而無須再輔以證據加以證明。
過錯行為與損害事實具有因果關系。這是損害賠償的因果關系要件,即違法行為與無過錯一方的損害事實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四) 損害賠償的適用條件
文中在闡述中一直強調婚姻的損害賠償,而非離婚的損害賠償。這正是本文的重要觀點之一——確立獨立的婚姻損害賠償制度,支持婚內損害賠償。
《婚姻法》第46條適用的條件是「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這應該理解為對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提起確定了一個前提條件吧?
那麼,如果婚姻一方當事人不要求離婚就不能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么?難道說無過錯方要想得到賠償就必須以離婚為代價么?筆者認為,這種規定,無疑使離婚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形成了一種「強行配售關系」,如果婚姻一方當事人想主張損害賠償,那麼離婚便成為了一種「強制搭配品」,否則損害賠償就無從提起。然而離婚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兩種本質截然不同的權利。離婚請求權是基於婚姻關系的破裂而主張夫妻關系的解除,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基於違背婚姻法所規定的義務的違法行為而主張受損權益的法律保護。因此,應將婚姻法中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作為一項獨立的請求權,取消以離婚為前提的限制,支持婚內損害賠償的請求。也許有人認為這種賠償沒有什麼意義?判來判去都是一家人的財產。但筆者認為,這樣界定是有意義的。它可以整體提高人們對家庭、對婚姻義務的重視,起到警示的作用,而對有過錯一方進行懲罰和教育,即體現了法律的威力所在,又有利於過錯方悔悟,使其「回頭是岸」,促進家庭和社會的穩定。如果一定要以離婚為代價,對無過錯一方也是不公平的。並且對於這種因婚內賠償無過錯方所取得的財產或財產權利亦應認定為其個人財產。家庭是社會的組成細胞,其穩定與否,在一定因素上關繫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如果確立這種獨立的賠償請求權,從長遠的角度看,其社會效益,精神效益都是可觀的。
(五) 損害賠償義務主體范圍的界定
《婚姻法》第46條,在責任主體上界定模糊。從條文分析,損害賠償義務人限制在夫妻雙方的范圍之內,這使得受害人在權利保護上受到影響。實際上,是免除了有過錯的第三方的連帶責任。無過錯方可否向「第三者」主張賠償呢?筆者認為可以。第三者介入他人的婚姻,是對現行法律保護的婚姻制度的破壞,同其他的違法行為的本質是相同的,而不僅僅只是道德問題,法律必須做出否定的評價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制止,制裁。因為配偶一方與婚外第三人重婚、姘居、通姦是嚴重的違法行為,過錯方有錯的同時,第三者也大都有過錯,理應承擔賠償責任。不過,無過錯方不應在離婚訴訟中向第三者主張權利而應另行提起侵權之訴;如果像本文第四點所述的,允許婚內賠償的話,無過錯方則可以以有過錯的配偶和第三人為共同侵權人提起侵權之訴。有的專家、學者稱「懲罰第三者有可能導致捉姦成風,司法上難以操作。」筆者認為:只要第三人插足於他人家庭並有重大過錯,如重婚、姘居、長期通姦,及導致他人離婚的就應受到民事制裁,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亦不免除其應承擔的民事責任。」追究第三人責任體現了一種立法價值取向,維護公序良俗。當由道德約束的問題超越了社會文明的底線,則需要法律來維持它的正義和標准。如果法律對第三者的重大過錯視而不管,僅對離婚過錯方進行懲罰,將達不到法律所預期的預防,警示及教育,懲戒作用。而且設立向婚姻損害第三方主張損害賠償的制度也是多數國家法律的通例。
(六)婚姻損害賠償制度在舉證責任方面存在的問題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有權主張損害賠償的是「無過錯方」。其意味著婚姻法中的損害賠償制度的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以過錯為歸責的最終要件。這樣舉證的責任就落在了無過錯的受害一方。在單純的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情形下,對提出損害賠償請求者要求其承擔舉證責任,對這一證據的採集要求在婚姻家庭領域存有相當的難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為若干解釋)第二條規定:「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權利主張者如何來證明配偶與婚外異性該種關系的持續性、穩定性呢?有些權利主張者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僱傭私家偵探或乾脆自己充當起私家偵探的角色,期望藉助這些手段來實現自己的權利請求。但往往會由於收集證據材料及運用證據不當而引發權益之間的沖突。譬如,將捉姦照公布於眾,可能引發配偶一方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法律保護與第三者隱私權的法律保護的沖突;將同居的事實大肆渲染,可能引發配偶一方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法律保護與第三者名譽權的法律保護的沖突等等。當然,有相當一部分權利主張者根本無法提供此方面的證據材料。在種種狀況下,一味地實行誰主張誰舉證,便可能導致該種局面:由於證據的不足或缺乏證據,權利主張方的請求權實現不了,應承擔責任的一方則可逃脫法律的懲處。法院的法官明知存有侵權的事實卻苦於證據的缺乏而無法對被侵犯的民事權益給予相應的民事救濟。在該種局面下,損害賠償制度確立的立法價值,其所透析的立法精神便盪然無存。
筆者認為:適當適時適地地採用過錯推定,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會加大受害方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
如果可以這樣操作,那麼有相當一些問題可以得到解決。「我們主張,無過錯責任或者特殊侵權場合,我國民法應借鑒法國的經驗,侵權人侵害自然人物質性人格權,無論侵權人有無過錯,均應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換言之,在受害人之物質性人格權遭受侵害,受害人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場合,可以適用過錯責任,也可以適用無過錯責任。正由於過錯推定是從保護受害人利益考慮而產生的,其主要目的是對受害人提供救濟, 因此筆者認為可以也應該將過錯推定原則引入到婚姻家庭領域中的損害賠償制度中。例如在重婚、與婚外異性同居等情況下,無過錯方要求給予精神損害賠償,應採用過錯推定的原則,由過錯方對其對精神損害的後果沒有過錯進行舉證。
正如本文前面所述,「法律視婚姻僅為民事契約」, 確立婚姻法的損害賠償制度源於婚姻的「契約」本質,更何況婚姻家庭關系是感情色彩非常濃厚的民事法律關系,它具有強烈的倫理道德性,復雜性,會使婚姻家庭領域隨時可能出現法律所預料未及的新情況、新問題。過錯推定原則也會有助於對此類婚姻家庭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同時,也加大了對無過錯受害方的保護力度。
綜合前六方面的論述,筆者在婚姻損害賠償制度方面存在了以下的看法及建議:婚姻損害賠償制度的建立源於婚姻的「契約」本質;確立這項制度是我國目前婚姻家庭觀念「世風日下」,恢復道德倫理的公序良俗的需要;對於婚姻法中的精神損害應理解為「名義的精神損害」為宜;損害賠償不應局限在離婚條件之下,亦應及於婚姻持續的過程中;損害賠償的義務人應包括有過錯的配偶一方和第三人(權利主張者以何名義訴之在所不問);適當適時適地的採用過錯推定原則來加大無過錯受害方的保護力度。
參考文獻:
(1)王利明 主編 《民法侵權行為法》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王利明 主編 《民商法研究》
(3)林秀雄《婚姻家庭法之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4)李銀河 馬憶男 主編《婚姻法修改論爭》光明日報出版社
(5)關今華 主編 《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與評算》
(6)楊遂全《新婚姻家庭法總論》,法律出版社
(7)楊大文主編:《親屬法》,法律出版社
(8)李紹章:《點評新婚姻法》

㈢ 中國婚姻法是否有規定夫妻一方有工作能力卻不出去工作不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工作,
可以一起工作,可以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兩個人也可以不工作只要夫妻月收入的總和達到人均收入,也可以一個工作一個不工作。

㈣ 婚姻法的第18條一人的個人生活用品指哪些交通工具算嗎

車輛不算個人生活用品,車輛在民法中屬於特殊的不動產。

㈤ 求一篇《婚姻法視角下的大學生愛情》論文 急急急急

《婚姻法視角下的的大學生愛情》 學號 專業 院系 姓名隨著大學生活的豐富,接觸群體的增加以及心理、生理的不斷成熟,青春的萌動使學生們開始涉足愛情這個領域。而隨著人們關念的轉變和《婚姻法》的修改,大學生戀愛成了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得到了法律的認可,戀愛也讓為數不少的大學生認為是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學生們的愛情就像, 綻放在聖殿里的迎春花,雖然美麗,但開放的稍早,缺少野外的泥土,並無法成為聖殿的主流,嬌弱易枯萎。伴隨著青春的腳步,愛情會悄悄降臨到青年人身邊,隨著性心理的成熟,對愛情的慾望與追求,自然會在大學生的內心萌動。大學時代,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在這個季節里,青春的萌動使他們開始涉足於另一個領域——愛情。然而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大學生又應如何從婚姻法視角下審視愛情,這將是每個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一、大學生戀愛現狀1、戀愛比例大,且低年級化。2、戀愛方式從隱蔽化向公開化轉變。3、在愛情問題上追求一種現實的快樂觀、愛情浪漫化。4、戀愛動機的多樣化。5、戀愛成活率低,悲劇增多。二、大學生戀愛問題產生的原因大學生戀愛現象由來已久,有一些青年由此結合,組建了幸福的家庭。但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它帶來的消極影響也十分明顯和嚴重。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認識到,大學生戀愛現象是正常的,不容迴避,也無須視之為猛獸,而應以一顆平常心看待,客觀的分析產生的原因。1、大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展。2、情感發展的需求。3、大學生個性意識的增長。4、群體性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5、社會環境、生存空間的推波助瀾。三、大學生戀愛的法律探索教育部已發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新《規定》),取消了「在校期間擅自結婚而未辦理退學手續的學生,做退學處理」的原規定,對於大學生結婚,今後既不禁止,也不提倡。不再對大學生結婚作限制,這樣的「法律空白」正體現了法治的應有之義。眾所周知,《婚姻法》和《婚姻登記條例》並無限制大學生結婚的條款,新《規定》作為這兩個法律的下位法,自然不能與上位法相沖突。 過去我們禁止高校大學生結婚,實質上是管理者把高校管理制度單純當成一個「治」人的工具,忽視了問題的另一面,即高校制定的各種管理制度,主要不是用來「管」人的,而是用來服務於人的,高校的秩序主要應該是通過權利的保護,激發學生的自覺性和責任感而形成的,這樣的秩序才是有活力、有張力的秩序。 當前,許多人對允許在校大學生結婚表示了種種擔憂,例如大學生尚未自立,沒有結婚的物質條件;大學生雙方一旦形成夫妻關系,就會給學校管理帶來麻煩;婚姻家庭的拖累,會影響大學生們的求學等。這些觀點無疑還是把大學生這一成年公民群體當成了未成年人看。事實上,當代的大學生會失去理智地早早在大學期間步入婚姻殿堂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據教育部稱,在70多個已經取消了學生結婚限制的高校中,登記結婚的學生只佔總數的萬分之一。退一步說,大學生結婚限制徹底取消後,即使有許多學生去登記結婚,給學校管理造成了很大壓力,那也不必為此緊張。因為權利保護的完善必然導致公民自由度的提高,導致秩序維護的難度加大,這是法治社會所必須承擔的成本。這些成本與禁止學生結婚規定造成的破壞法治的後果相比,孰輕孰重一目瞭然。可以說,禁止學生結婚無疑是一個最壞的選擇,因為在社會管理的每一個領域中,任何以剝奪個人自由和權利為代價建立起來的秩序,都缺乏基本的合法性。而取消結婚限制雖然可能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但絕對是一個最不壞的選擇。 除了不再禁止結婚,新《規定》的其他一些變化也令人關注。如首次增加「學生權利與義務」章節,規定「學校調整學生專業須經學生同意」;取消「保留入學資格、休學期間不得報考其他高校」的規定;開除學籍「不發學歷證明」改為「發給學習證明」等。從這些可以看出,新《規定》充分體現了「以權利為本」的主線,這個主線為未來的高校管理改革劃定了一個方向:作為高校,它的管理應該與時俱進,緊跟法治進程,而不是被動地等待社會來適應它。高校管理不能總想著如何讓管理者運用權力更方便,而應該多一些換位思考,多思考如何讓被管理者維護自己的權利更方便。 不過,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高校普遍實行的是單中心的、權力層層傳遞的管理架構,這種管理架構的運行規律是依靠外部規則來實現內部秩序,這與徹底實現「以權利為本」的管理理念還不太適應。不過,新《規定》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因為它增寫了「學校應當建立和完善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組織形式,支持和保障學生依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內容。建議教育部門和各高校能開展相關調研,早日制定一部促進高校管理民主化的制度來。四、結論1、可見,戀愛對青年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幫助青年心理發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不良影響。這綻放在聖殿里的愛情之雖然花美麗,但是脆弱。沒有愛情的學業固然有點枯燥乏味,但離開了學業的愛情,如同在沙漠中播種,缺少堅實的根莖和內容,遲早會枯萎的。2、學生在涉及婚姻的時候,必須要達到《婚姻法》及《婚姻登記條例》所規定的年齡和條件,在《規定》裡面不禁止大學生結婚。從教育者的角度或者是教育部門或者學校的角度,承認大學生有結婚的權利,和提倡還是有區別的。勸告大學生,不要濫用結婚這樣一種權利,但談戀愛被大多數人提倡。

㈥ 如果專業是法學 在大學里是所有法都要學嗎

現在本科學法學都是「大法學」的也就是所有部門法都要學,主要包括:民法版、刑法行政法權以及這三大部門法對應的三個訴訟法,法理學、法制史、經濟法、商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環境法、婚姻法主要是這些。
另外還有一些選修課,包括:仲裁、海商、勞動等等。總之本科階段就是法學打基礎的階段,各部門法都要學,有的學校四年一直都是學大法學,有的學校在大三可能就劃分專業,學小法學,以利於考研或畢業後工作。

㈦ 新婚姻法關於工資收入

居高不下的 離婚 率其實也對現代人的感情危機是敲響了警鍾的, 結婚 以後,雙方因為生活瑣事而不斷吵架其實是最傷害感情的,而因為婚姻關系所組成的家庭成員當中的其他各種民事關祥舉仿系都適用於我國的新 婚姻法 來規范。新婚姻法出台以後有很多人都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是新婚姻法 婚後財產 規定的詳細內容是什麼?
一、新婚姻法婚後財產規定的詳細內容是什麼? 婚姻法分割房產答鋒分割的是 夫妻共同財產 ,所以房產的分割首先要明確什麼夫妻共同財產以及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 工資 、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 知識產權 的收益;
4、 繼承 或贈與所得的財產;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新婚姻法房產分割,根據《婚姻法解釋
(二)》的精神,增值部分基於一方個人財產投資在婚後取得的收益,這種收益法律也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對於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雙方有平等的處理權。
二、新婚姻法房產如何分割? 明確了夫妻共同財產,接下來就來說說新婚姻法房產如何分割,怎麼分割房產的問題,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新婚姻法,一方贈與另一方房產, 離婚房產 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 房產贈與 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 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此時,如果一方贈與另一方房產,哪怕是結婚很多年,只要是房產未過戶的,贈與一方也可以撤銷贈與,離婚時房產還是屬於贈與一方,不予分割。
(二)新婚姻法,一方父母出資 購房 ,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
(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此時,婚後一方父母出資 買房 的,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是對自己子女的贈與,與婚姻關系存儲期間的另一方沒有任何關系,離婚時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不予分割。
(三)新婚姻法,雙方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婚後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房屋,不管產權登記在哪一方名下,離婚時按照出資份額按份分割。
(四)新婚姻法,一方婚前購買房屋,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 買賣合同 ,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 銀行貸款 ,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 不動產登記 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謹纖一方的 個人債務 。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此時,對於婚前購買的房屋,即使婚後共同還貸的,房子也屬於夫妻一方個人財產,離婚時財產不予分割。
(五)新婚姻法,以父母名義買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第十二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此時,雙方用 共同財產 以父母名義買房,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房子的產權屬於父母,離婚時不屬於 夫妻財產 ,不能分割,只能按照出資情況,算作債權要求償還出資額。
(六)新婚姻法,以 按揭貸款 的方式買的房屋,房產如何分割? 以按揭貸款方式買的 房屋所有權 歸屬是有特殊性的。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是以共同收入來償還銀行貸款本息的,所以只能認定該套房屋的現有價值屬於夫妻共同所有。對於房屋產權的分隔,在實踐中,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應當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財產的來源等情況,由雙方協議處理。根據我國《婚姻法解釋
(二)》第21條也只規定了:「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但應當分兩種情況區別對待:一是在婚前,夫妻一方在婚前已付了房款,那麼這個房子肯定是夫妻一方婚前個人財產。二是在婚後,償還房屋的按揭貸款是由雙方共同支付的,應當歸屬於雙方共同財產,按按揭的數額分割。 綜上所述,新婚姻法婚後財產規定的是非常明確的,我國的新婚姻法當中對結婚以後的共同財產包括雙方的工資,不管是其中哪一方因為知識產權而獲得的收益,或者是通過繼承、贈與等這些都應該視為共有財產。共有財產的這一部分兩個人當然是有平等處置的權利的,婚後的房產問題實際上也是有跡可循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㈧ 2017年初級社工政策與法規考點:婚姻家庭

本文”2017年初級社工政策與法規考點:婚姻家庭”,跟著社會工作者資格考試頻道來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幫到您!

第五章我國婚姻家庭政策法規

家庭是:①家庭關系是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②是社會最基本的構成單位③也是法律法規和社會政策的基本目標之一。

一、1、《婚姻法》是中國在婚姻家庭方面最重要的法律,現行的《婚姻法》是2001年4月28日頒布實施的《婚姻法(修正)》對1980年頒布實施的《婚姻法》

2、結婚是:男女雙方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依法確立夫妻關系的行為。

3、結婚的特徵是:一是結婚行顫弊乎為的主體必須是異性男女,同性不能結婚,二是結婚的行為必須遵循法律規定的條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三是結婚行為的後果是確立夫妻關系。

4、男女雙方結婚需要具備的條件:必備條件和禁止條件。

5、結婚的必備條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是婚姻自由原則的體現,必須達到法定婚齡。

6、結婚的禁止條件:①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這一是基於優生學的需要二是基於倫理道德的要求②禁止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結婚,主要指嚴重的精神方面的疾病和重大性病且有傳染性的疾病,此規定的目的在於保護當事人利益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7、夫妻關系是家庭生活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

8、夫妻關系的性質是:分為夫妻人身關系和夫妻財產關系,夫妻間的財產關系不是獨立的,而是從屬於人身的關系。

9、夫妻人身關系包括:①夫妻雙方都有獨立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②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③夫妻的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10、夫妻財產制在總體上是法定財產制與約定財產相結合,在法定財產制中是共同財產制與個人特有財產制相結合。

11、夫妻財產關系:①法定財產制在夫妻沒有對財產作出有效約定的情況不適用②約定財產制是夫妻應用協議的方式。

12、親子關系: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包括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關系,繼父母與繼子女間的關系,通過人工生殖技術產生的子女與父母的關系。

13、父母對子女的權利與義務重要表現為: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保護、管教的權利與義務。

14、子女對父母贍養、扶助的義務,贍養是指在物質上供養,扶助是指在精神上扶助,是無期限的,不得附加任何條件,不得以放棄繼承為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15、《婚姻法》規定,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孫子女、外孫女有撫養義務;孫子女、外孫女對祖父茄悉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義務,祖孫是第三順序的繼承人,兄長對弟妹有扶養義務,弟、妹對兄、姐有扶養義務,兄弟姐妹是第二順序的法定繼承人。

16、離婚的指導思想是:離婚自由、防止輕率離婚。

17、協議離婚的條件:①雙方當事人必須有合法的夫妻身份②雙方應一人必須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本人親自到場辦理離婚登記③雙方當事人必須都自願同意離婚④雙方當事人必須對離婚後子女扶養、財產分割等問題達成書面協議。

18、訴訟離婚的條件有: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

19、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具體標準是:①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②實施家庭暴力、遺棄家庭成員③配偶一方面因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④因感情不和分居年滿兩年的⑤其他原因導致感情破裂卜迅的情況,另外《婚姻法》還規定,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20、關於離婚的兩項特別規定:①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需得到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②女方在懷孕期間和分娩後的一年內或終止妊娠後六個月內。

21、《婚姻法》對相應的救助措施的規定:①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照顧婦女及子女利益的原則及照顧無過錯一方的原則,照顧女方及子女的利益對於無過錯一方應適當多分②共同擁有住房的處理原則③離婚後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處理原則④離婚時的經濟補償制度。這一制度僅適用於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採用分別財產制的雙方。對廣大婦女更加有利,體現了法律對家務勞動價值的肯定與公平的理念。⑤離婚時對生活困難一方的經濟幫助。⑥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探望。

22、共同擁有的住房問題的處理"①照顧撫養子女的一方。②照顧女方、照顧殘疾或生活困難的一方。③照顧無過錯一方離婚後另一方無房可住的法院可調節或判決或其暫時居住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

23、結婚登記是指申請結婚的男女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依法辦理登記獲准登記。

24、辦理婚姻登記的程序辦為申請審查和決定三個階段申請結婚登記時當事人雙方應當出具戶口簿身份證本人無配偶以及對雙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簽字聲明。

25離婚登記的程序包括"申請審查和決定"。

1繼承是指:自然人死亡之後其遣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有效遺囑無償轉移給其近親屬所有的法律制度繼承發生於近親之間1985年頒布並實施了《繼承法》。

2法定繼承是指:在沒有遺贈撫養協議和遺囑或者遺囑無效的情況下,繼承人根據法律確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以及遺產分配的原則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方式。

3、《繼承法》對法定繼承的准則的五項規定:①男女平等②按順序繼承准則③均等准則④照顧准則⑤互諒互讓協商處理准則。

4、平均產等分割遺產的情形:第一、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能力的繼承人分割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第二、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第三、有走後門能力和撫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撫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少分 。

5、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6、遺囑繼承人要得以實施必須滿足實質要求和形式要求的基本要求 。

7、遺囑的實質要求:①遺囑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地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②遺囑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③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④遺囑只能處分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

8、遺囑有五種形式:公正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和口訴遺囑。

9、《繼承法》對遺囑贈的基本要求作出了如下規定:①遺囑人必須有遺囑能力即有能力處分自己死後的財產②遺囑人所立的遺囑內容必須合法③遺囑必須符合形式要求④受遺囑贈人必須是遺囑發生效力時的生存之人⑤須受遺贈人未受遺贈權⑥遺贈的財產須於遺囑人死之時屬於遺產范圍⑦遺贈人的履行是可能而且合法的。

10、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①公民的房屋收入②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③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畜④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⑤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⑥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⑦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11、《繼承法》對公民的遺產處理的規定:①繼承人的放棄與接受繼承開始後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應對是否接受遺產作出較為明確的意思表示要麼接受要麼放棄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放棄遺贈的表示②先還債後繼承原則超過遺產實價值部分的債務和稅款不受法律保護③照顧胎兒和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原則④無人繼承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或集體所有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三、12、收養是指:公民依法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子女,從而使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建立擬制親子關系的法律行為。

13、收養的意義:第一可以使喪失父母的孤兒,因特殊原因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在養父母的培養教育之下,完成正常的社會化,得到健康的成長;第二,通過收養,使那些沒有子女或喪失子女的人,在感情上得到慰藉,使養父母在晚年時老有所養,享受天倫之樂;第三,目前我國的社會福利機構相對有限,因此公民的收養行為可以使社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第四,可以弘揚社會成員間相互扶助的道德風尚,實現幼有所育、老有所養,完善家庭關系,促進社會穩定。

14、我國在1991年即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現行的《收養法》是於1998年通過,1999年實施修訂版。

15、收養關系成立的條件:(1)被收養人條件;(2)送養人條件;(3)收養人條件。

16、被收養人條件:不滿14周歲①喪失父母的孤兒②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③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17、送養人條件:①孤兒的監護人②社會福利機構③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

18、收養人條件:①無子女②年滿30周歲③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④未患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19、六項收養准則是:①自願。收養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還應爭得被收養人的同意。②夫妻共同收養③夫妻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④收養只限一名⑤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年齡差距要超過40歲⑥父母優先原則。

20、辦理收養登記的機關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

收養登記的程序為申請、審查和登記三個步驟。

21、收養的效力是:收養的擬制效力和收養的解消效力。

22、收養解消效力:收養成立後,養子女與其生父母不再是法律意義上的父母子女,其原有的權利義務已因收養的成立而解消。但是,他們還是自然意義上的父母子女,血緣關系是客觀存在。

熱點內容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
靖邊法官 發布:2024-11-17 16:34:25 瀏覽:76
民事訴訟法修改了多少處 發布:2024-11-17 16:26:29 瀏覽:667
魔法學院頁游 發布:2024-11-17 16:11:07 瀏覽:371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 發布:2024-11-17 16:10:10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