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是反映社會主體

法是反映社會主體

發布時間: 2023-08-08 09:53:37

『壹』 法與社會的關系

法以社會為基礎
法是社會的產物。

社會性質決定法律性質,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最終決定著法律的本質。不同的社會就有不同的法律。即使是同一性質或歷史形態的社會,在其不同的發展階段上,法律的內容、特點和表現形式也往往不盡相同。中國當前正處於一個社會迅速變革的時期,這一偉大變革必然帶來對於新法律制度的巨大需求。

但是,法律也像上層建築的其他組成部分一樣,並不僅消極地反映社會,而且對社會具有強大的反作用,它要麼表現為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要麼表現為對社會發展的阻礙作用。
社會是法的基礎;如果相反,以法為社會的基礎,那麼,實質上就可能強迫社會接受那些已經被這一社會生活條件及物質生產本身宣判無效的法律,把法律看成了永恆不變的東西。

新的法律不可能產生於舊的社會基礎之上,舊的法律也不可能長期在新的社會基礎上生存和延續。

舊的法律是從舊的社會關系中產生的,它不可避免地要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也必然同舊的社會關系一起消亡。因此,舊的法律不可能成為新社會發展的基礎。如果保存那些屬於前一個社會時代的,由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社會利益的代表人物所創立的法律,這種法律肯定會同新的社會共同利益發生矛盾,因此會導致濫用國家權力去強迫大多數人的利益服從少數人的利益。

法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私有制和商品經濟的產生是法的起源和經濟根源。社會經濟的發展引起階級的出現,也是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

社會的性質決定法的性質,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最終決定法的本質 。馬克思說:「社會不是以法律為基本的,那是法學家的幻想。相反,法律應以社會為基礎。法律應該是社會共同的,由定的物質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現,而不是單個人的恣意橫行。」

(1)法是反映社會主體擴展閱讀:

法與社會共同利益:

社會共同利益是以社會名義出現的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需要以及實現這些需要的手段和措施。每一個社會中都有一定的社會共同利益。每一種類型的法都維護一定的社會共同利益,而通過法來維護和實現社會共同利益的程度和方式都與法的階級本質密切相關。

法律維護社會共同利益對全社會都有利,能夠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但這個社會總是一定階級在其中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所以法律維護一定社會的共同利益同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從根本上是一致的。同時維護社會共同利益的這部法律規范也是整個法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也要服從於整個法律體系的規律性和使命,所以,這部分規范也具有階級傾向性。

法通過規定社會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確認和維護一定的社會共同利益,調節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等的關系,積極預防和制裁侵犯社會共同利益的違法行為。在社會主義社會,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社會共同利益的范圍大大擴展,社會主義法對社會共同利益的確認和保護也呈擴展之勢。

『貳』 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法治要求作為反映社會主體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並在全社會得到有效的實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貫徹。法治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式,
法律分析
法治就是法的統治。法治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式, 要求整個國家以及社會生活均依法而治, 即管理國家、治理社會, 是憑靠法律這種公共權威, 這種普遍、穩定、明確的社會規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權威, 不是靠掌權者的威嚴甚至特權, 不依個人意志為轉移。法治是一種貫徹法律至上、嚴格依法辦事的治國原則和方式。它要求作為反映社會主體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並在全社會得到有效的實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貫徹。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代中國,"法治"和"依法治國"這兩個概念是根本一致的,依法治國實際就是法治的另一種表述,二者之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 要全面認識法治的內涵,必須對法治與法制、法治與人治、法治與德治的概念做一下辨析,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法治與民主有著天然的聯系,正因為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在黨的領導的前提下強調依法治國和人民當家作主的統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基本情況,尤其是結合公民個人的成長、成才,全面介紹了已基本建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並闡釋了法治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叄』 法治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法律分析:法治是一種貫徹法律至上、 嚴格依法辦事的治國原則和方式。它要求作為反映社會主體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並在全社會得到有效的實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貫徹。法治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式, 要求整個國家以及社會生活均依法而治, 即管理國家、治理社會, 是憑靠法律這種公共權威, 這種普遍、穩定、明確的社會規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權威, 不是靠掌權者的威嚴甚至特權, 不依個人意志為轉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肆』 享有法律權利的社會主體包括什麼

法律分析:法律主體是指活躍在法律之中,享有權利、負有義務和承擔責任的人。在中國,根據各種法律的規定,能夠參與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以下幾類:(1)公民(自然人)。這里的公民既指中國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國境內或在境內活動的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2)機構和組織(法人)。這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各種國家機關(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等)是各種企事業組織和在中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是各政黨和社會團體。(3)國家。在特殊情況下,國家可以作為一個整體成為法律關系主體,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三條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伍』 試舉例說明法和法律的關系怎樣

法是反映社會主體在社會經濟關系基礎上形成的直接法權要求。這種直接的社會權利要求往往藉助於統治階級創製法律的實踐活動,轉化為統治階級的直接社會權利要求,取得國家意志的形式。法不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則,而是人們在社會物質生產關系過程中習慣地形成的。而法律則是一種國家意志的表現形式,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形式。
讀了這段話,我自己也感到十分的咬口。要真正的理解法與法律的關系,我們得從具體的例子來理解。
如:清正廉潔,這是我們黨和國家對公務員的要求,也是老百姓對公務員的期望,這就是我們黨和國家對公務人員的管理理念,清正廉潔這就是法。
那麼,公務員不能夠做到清正廉潔,貪污受賄怎麼辦呢?有的貪污多,有的貪污少,有的受賄多,有的受賄少,具體怎麼懲治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章 貪污賄賂罪就作了具體的規定,什麼樣情況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刑法。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就是法律。
所以說,法, 就是一種理念;法律就是一種具體的戒律條文。
1、法與法律的聯系
(1)、法和法律應該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法是法律的內容,法律又表現法。
(2)、法與法律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對一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主觀認識。
(3)、法與法律的本質都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2、法與法律的區別
(1)、兩者的內在屬性不同。法是一種權利要求,是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生活要求的權利體系。而法律則是一種國家意志,是體現國家意志要求的實在法律規范和秩序體系。
(2)、兩者與國家權力的聯系程度不同。法與國家權力並無直接的必然聯系,不能把權力看做是法的實在基礎。而法律則是與國家權力有著直接的必然聯系,法律所具有的普遍性、規范性和國家強制性、國家意志性等特徵,正是以國家權力為後盾的。
(3)、兩者與社會經濟的聯系的性質和程度是不同的。法對一定社會經濟條件的反映是直接的。而法律則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中表現。
(4)、兩者的效力不同。法不具有國家意志性,所以它的效力沒有國家強制力作保障。而法律卻具有國家意志性,主要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陸』 西方思想傳統中法與法律的區分及意義

1.西方的「法」除有「法」的含義外,還兼有「權利」、「公平」、「正義」或「規律」、「回法則」之意答,因此它們常被人們理解為「客觀法」,或「理想法」、「應然法」。

2.西方的「法律」則主要被理解為人們依主觀意志和認識而制定的法律,即「主觀法」或「現實法」、「實然法」。

.在西方法文化傳統中,人們憑借自然法概念將「法」與「法律」明確地區分開來。自然法理論認為,法律在本質上是規范性的,「惡法非法」,因為存在著一種規制政治權力和法律權力,並為人們的行為制定道德標準的自然法體系。

熱點內容
執行法院查封房子 發布:2025-01-11 07:37:27 瀏覽:912
勞動法員工大病辭退賠償 發布:2025-01-11 07:16:06 瀏覽:506
用拖鞋打法官 發布:2025-01-11 06:53:26 瀏覽:644
法院存案年限 發布:2025-01-11 05:23:12 瀏覽:134
規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發布:2025-01-11 05:12:44 瀏覽:242
條令條例心得 發布:2025-01-11 04:31:28 瀏覽:907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