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國際經濟法的經濟關系

國際經濟法的經濟關系

發布時間: 2023-08-25 11:58:47

1. 國際經濟法的性質

國際經濟法的性質大致分為兩種:

1、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家與國家之間和超越一國范圍的經濟關系的法律。它的主體,與一般所稱的國際法的主體不同,除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以外,還包括個人、自然人和法人。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

2. 國際經濟法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是隨著國際經濟關系的發內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容個法律部門和法律學科。
國際經濟關系主要包括國際貿易關系、國際投資關系、國際技術轉讓關系、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和國際稅收關系,是由於貨物、技術、服務、資金和人員的跨國流動所形成的。調整這些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分別形成了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貨幣金融法、國際稅法和國際經濟組織法,這些實體法規范和解決國際經濟貿易爭議的程序法規范構成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內容。
國際經濟法的存在形式,包括國際法規范和國內法規范兩大類。其中,國際法規范包括國際條約、國際經濟慣例,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的規范性決議等;國內法規范主要是各國調整涉外經濟關系的國內立法,在某些國家還包括法院判例。國際經濟法的主體是自然人、法人、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197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列舉了15項原則作為指導國際經濟關系的基本原則,其中國家經濟主權、公平互利和國際合作以謀發展三項基本原則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3. 國際經濟法和國際經濟秩序的關系

國際經濟法是與國際經濟嘩銷秩序緊密相關的,實際上兩者難以分割,前者是為後者服務的。

1、國際經濟關系領域中各國共同協議的價值觀念體系,也就是作為指導國際經濟關系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觀念體系。

3、二者都可以起到推動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維護經濟秩序的作用,但經濟法主耍是推動本國經濟發展,而國際經濟法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4、主體方面都包括自然人,法人,國際經濟法的主體還包括國家和國際組織,經濟法主體中還包括企業內部組織。

4. 國際經濟法概述

國際經濟法概述

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國際經濟法具體包括哪些內容,下面一起和我來看看!

一、概述

(一)國際經濟法的含義、范圍及淵源

國際經濟法包括同際貨物買賣法、國際技術轉讓法、國際服務貿易法、國際直接投資法、國際金融法和圍際稅法。

從目前的國際實踐來看,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制度則可表現為(或產自)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國內立法等。

(二)國際經濟法律關系主體

(1)自然人。

(2)法人。

(3)國家。

(4)國際經濟組織。

(三)國際經濟法律行為

1.國際經濟法律行為的特徵

第一,國際經濟法律行為是國際經濟法主體的行為。

第二,國際經濟法律行為是國際經濟法所調整的行為。

第三,國際經濟法律行為是可以產生國際經濟法律後果的行為。

2.國際經濟法律行為的分類

(1)合法行為與非法行為。

(2)單方行為和雙方(多方)行為。

(3)積極行為與消極行為。

二、《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一)《公約》的適用范圍

1.《公約》適用的當事人的范圍

本公約適用於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訂立的貨物銷售合同:①如果這些國家是締約國;或②如果國際私法規則導致適用某一締約國的法律。

2.《公約》適用的交易范圍

公約只適用於國際貨物銷售合同。但並非所有的國際貨物銷售合同都適用公約。下列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則不適用公約:①購買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貨物銷售;②以拍賣的方式進行的銷售;③依法律執行令狀或其他令狀的銷售;④公債、股票、投資證券、流通票據或貨幣的銷售;⑤船舶、船隻、氣墊船或飛機的銷售;⑥電力的銷售。

3.《公約》適用的權利義務范圍

公約只適用於銷售合同的訂立以及賣方與買方因此種合同而產生的權利和義務。

4.《公約》適用的任意性

(1)當事人可以通過選擇其他法律而排除公約的適用。

(2)當事人可以在買賣合同中約定部分地適用公約或對公約的內容進行改變。

5.我國對《公約》做出的保留

(1)關於書面形式的保留。我國在核准公約時對此進行了保留,即認為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應採用書面的形式,公約有關口頭或書面以外的合同也有效的規定對中國不適用。

(2)擴大適用范圍的保留。中國主張,只有在合同當事人營業地所在國為不同國家,且這些國家均為公約締約國時,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國際貨物銷售合同才適用該公約。

(二)《公約》的解釋

在解釋公約時,應考慮到公約的國際性質和促進其適用的統一以及在國際貿易上遵守誠信的`需要。凡公約未明確解決的屬於公約范圍的問題,應按照公約所依據的一般原則來解決,在沒有一般原則的情況下,則應按照國際私法規定適用的法律來解決。

(三)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通過一方提出要約,另一方對要約表示承諾後成立的。

1.要約

要約是一方當事人以訂立合同為目的向對方所作的意思表示。

要約的撤回,是指要約人在發出要約之後,在其尚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即在要約尚未生效之前,取消該項要約,使其失去作用。

要約的撤銷,是指要約人在要約送達受要約人後取消要約的行為。

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進行實質性的改變.即構成反要約,也稱為還盤。

2.承諾

承諾有效的條件:

第一,承諾須由受要約人做出。

第二,承諾需向要約人做出。

第三,承諾須在要約規定的有效期間做出。

第四,承諾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承諾可以撤回,只要撤回的通知在承諾生效之前或與其同時送達要約人。

(四)賣方和買方的義務

1.賣方的義務

(1)交付貨物義務;交付貨物既是賣方的主要義務,也是其收取貨款權利的前提條件。

(2)質量擔保義務;質量擔保義務是指賣方必須保證其交付的貨物與合同的規定相符。

(3)權利擔保義務

2.買方的義務

(1)支付貨款。

(2)接收貨物。

(五)違約救濟方法

1.賣方違約的救濟方法

(1)要求實際履行。

(2)交付替代物。

(3)修理。

(4)減價。

(5)宣告合同無效。

2.買方違約的救濟方法

(1)賣方要求買方履行義務。

(2)宣告合同無效。

(3)賣方自己訂明貨物的規格。

3.適用於買賣雙方的一般規定

(1)中止履行義務。

(2)損害賠償。

(3)支付利息。

(4)免責。

(5)宣告合同無效的效果。

(6)保全貨物。

(六)風險轉移

1.風險轉移的時間

如果買賣合同涉及貨物的運輸,自賣方將貨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時起,或自賣方在合同約定的特定地點將貨物交付給承運人時起,風險就轉移到買方承擔。如果賣方有義務在某一特定地點把貨物交付給承運人,在貨物於該地點交付給承運人以前,風險不移轉到買方承擔。賣方有權保留控制貨物處置權的單據,並不影響風險的轉移。

對於在運輸途中銷售的貨物。從訂立合同時起,風險就移轉到買方承擔。但是,如果情況表明有此需要,從貨物交付給簽發載有運輸合同單據的承運人時起,風險就由買方承擔。

在其他情況下,從買方在交貨時間內接收貨物時起,或從買方未接收貨物而交貨時間屆滿時起,風險就轉移到買方承擔。

2.風險轉移的法律後果

貨物在風險移轉到買方承擔後遺失或損壞,買方支付價款的義務並不因此解除,除非這種遺失或損壞是由於賣方的作為或不作為所造成。

如果賣方違約構成根本違反合同,不影響貨物風險按公約的規定轉移給買方,也不損害買方對賣方根本違反合同而可以採取的各種救濟方法。

;

5. 國際經濟法與經濟危機的關系

法律分析:
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多元化,不僅包括國家、國際組織,也包括分屬於不 同國家的個人和法人。2、 國際經濟法所調整的對象是超越一定法域甚至國家范圍的經濟關系即國 際經濟關系, 不僅包括國家與國際組織相互間的經濟關系, 而且還包括不同國家 的個人、法人間以及國家與他國國民間的經濟關系。3、 國際經濟法的淵源非常廣泛, 不僅包括經濟方面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 而且包括國際民間商務慣例和各國國內涉外經濟法規, 因而既有國際法, 又有國 內法,既有實體法,又有程序法。

法律依據:
《國際經濟法》 一、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的聯系和區別用以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國際公法規范,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用以調整國際政治關系以及其他非經濟關系的國際公法規范,不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有些綜合性的國際公約,既用以調整某方面的國際政治關系,又用以調整某方面的國際經濟關系,則其中涉及經濟領域的有關條款,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進一步作一比較,還有以下幾點重大區別:第一,權利與義務的主體大有不同:國際公法的主體限於國家與各類國際組織,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則包括國家、各國政府之間的經濟組織、民間國際商務組織、國際商務仲裁機構以及不同國籍的國民。第二,客體的區別:國際公法主要調整國家之間的政治、外交、軍事以及經濟諸方面的關系,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則為經濟領域的各種關系,既突出了國家、國際組織相互之間的屬於經濟領域的各種關系,又囊括散侍了大量的國家或國際組織與異國國民之間、不同國籍的國民之間的屬於經濟領域的各種關系。第三,法律規范的淵源大有不同:國際公法淵源主要是各種領域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而國際經濟法的淵源則排除了各種非經濟領域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突出了經濟性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同返念時大量吸收了國際私人商務慣例以及各國國內的涉外經濟立法。綜上所述,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在部分內容上雖互相滲透和互有交叉,可以相互為用,但整體上畢竟不能相互取代。它們是兩種既有密切聯系、又有明顯區別的、各自獨立的法律部門。二、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私法的聯系和區別「國際私法」,指的是在世界各國民法商法互相歧異的情況下,針對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關系或商法關系,指事實上或確定應當適用哪國法律的法律。又稱「法律沖突法」或「法律適用法」。其所調整的對象主要是各國涉外的私人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國家之間的關系。國際私法既是國內法,又屬於西方法學傳統分科中公法的范圍,即實質上只是一種國內公法。它可進一步劃分為用以調整國際(涉外)私人間經濟關系以及人身關系的法律沖突規范用。前一類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後一類沖突規范所間接地加以調整的對象其關系屬於人身關系,因此,這類沖突規范不應納入國際經濟法的范疇。兩者具有以下幾點重大區別:第一,權利與義務的主體不同:國際私法的主體通常限於不同國籍的國民(含自然人與法人)以及各種民間性的國際組織機構。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則既包括經濟領域中超越一國國界的「私法」關繫上的主體,也包括經濟領域中國際公法關繫上的主體,即國家以及各國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國家以及各國政府間組織以非主權實體的身份,即一般私法法人的身份,從事超越一國國界的經濟交往或經貿活動,它們才可以成為國際私法關繫上的主體。
第二,客體的不同:國際私法所調整的超越一國國界的私人間關漏掘困系,可分為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兩大類,國際經濟法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經濟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以及不同國家的私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第三,調整的方法不同:國際私法是關於民法、商法的法律適用法,而不是實體法,它本身並不直接確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或解決有關的紛爭。主要通過沖突規范間接調整國際民事關系,而國際經濟法是實體法。它直接規定了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第四,法律規范的淵源不同:國際私法的淵源主要是各國有關法律沖突或法律適用方面的國內立法,並輔以某些有關法律沖突或法律適用方面的國際慣例以及對締約國有拘束力的具有同類內容的國際條約。國際經濟法的淵源則排除了有關人身方面法律沖突規范或法律適用規范,突出其中有關經濟方面的法律沖突規范或法律適用規范,同時大量吸收了屬於實體法和程序法性質的、有關經濟領域的國際公法規范,國際私人商務慣例以及各國國內的涉外經濟立法。

6. 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國際經濟關系。

同時,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發生的經濟關系;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在兩個以上國家共同協調其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2、主體上的異同。「兩法」主體范圍都包括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經濟組織

7. 國際經濟法的調整范圍

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國際經濟回法調整的對象既包括國際法答上的經濟關系,又包括國內法上的涉外經濟關系;既有縱向的關系,又有橫向的關系:既有公法的關系,又有私法的關系。
國際經濟法的調整范圍包括:
1、與國際貨物買賣有關的法律規范和制度;
2、與國際服務貿易有關的法律規范和制度;
3、與國際投資有關的法律規范和制度;
4、與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有關的法律規范和制度;
5、與國際貨幣和國際貨幣和金融有關的法律規范和制度;
6、與國際稅收有關的法律規范和制度;
7、與國際經濟組織有關的法律規范和制度;
8、與解決國際商業爭議有關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規范。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百度雲 發布:2024-11-17 12:40:18 瀏覽:449
勞動法對於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規定 發布:2024-11-17 12:10:34 瀏覽:12
合同法最新修訂日期 發布:2024-11-17 11:57:47 瀏覽:367
規章不須經國務院批准 發布:2024-11-17 11:21:17 瀏覽:765
江寧法律援助中心55 發布:2024-11-17 11:03:23 瀏覽:287
民法於飛老師 發布:2024-11-17 10:58:58 瀏覽:944
制定規章制度的討論記錄 發布:2024-11-17 10:43:56 瀏覽:998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協議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4-11-17 10:03:42 瀏覽:690
怒江州司法局 發布:2024-11-17 10:02:14 瀏覽:696
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用工環境的 發布:2024-11-17 09:07:22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