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義上的社會保障法產生於
『壹』 社會保障發展史上,有哪些標志性事件
一、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時期(1601—1882年)
標志性事件:英國政府於1601年頒布了歷史上第一專部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屬伊麗莎白《濟貧法》(舊《濟貧法》)。於1834年頒布了新《濟貧法》。
二、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時期(1883—1934年)
標志性事件:德國俾斯麥政府於1883年頒布了《疾病社會保險法》,1884年頒布了《工傷事故保險法》,1889年頒布了《老年和殘障社會保險法》。
三、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時期(1935—1947年)
標志性事件:1935年美國頒布 了《社會保障法》
四、社會保障制度的繁榮時期(1948—1979年)
標志性事件:1948年英國第一個宣布建成「福利國家」
五、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時期(1979年至今)
標志性事件:實施福利政策的英國積極對福利制度進行改革。
『貳』 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標志
社會保障制度起源於19世紀末的歐洲工業社會,1601年英國女王頒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濟貧法》,這是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是為勞動者提供社會保險,第一個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德國頒布的《疾病社會保險法》、《工傷事故》、《老年和殘障》,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最完整的保險體系的建立,社保制度產生。193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綜合性的《社會保障法》,「社會保障」一詞由此產生,它標志著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目前社會保障制度已推行到全世界的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徵是公平性、普遍性、法制性和互濟性。
『叄』 美國的社會保障法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的有什麼影響
當時由於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美國受到嚴重沖擊,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動盪內,羅斯福事實新政,力圖拯容救美國經濟,社會保險法的頒布,規定了政府實施養老金和失業保險制度,對弱勢群體提供救濟,緩和社會矛盾,實際上當時美國的主義制度受到嚴重威脅,社會保障法的頒布實際上是一種妥協,從此產生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肆』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保障法由誰頒布知道的告訴下,謝謝咯
從歐洲復社會的發展那歷製程來看,以國家立法形式確立社會保障制度,開始與十六世紀三十年代, 標志是法國的福利改革和英國的《濟貧法》的出台;
德國率先建立社會保險制度,出台三部社會保障法規,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
1935年美國出台第一部《社會保障法》,確立了社會保障的一般原則,也對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中社會保障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由此形成了由國家財政出資的濟貧和受益人繳費的互助相結合的社會保障體系。
『伍』 社會保障作為一種實體法,一般認為緣起於什麼中世紀的濟貧立法
社會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詞最早出自美國1935年頒布的《社會保障法》。美國1999年出版的《社會工作詞典》將社會保障定義為:「一個社會對那些遇到了已經由法律做出定義的困難的公民,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業的人提供的收入補助。」《新大不列顛網路全書》對社會保障的定義是:「社會保障是對病殘、失業、作物失收、喪偶、妊娠、撫養子女或退休的人提供現金待遇。」國際勞工局對社會保障的界定是:「社會保障即社會通過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對其成員提供的保護,以防止他們由於疾病、妊娠、工傷、失業、殘疾、老年及死亡而導致的收入中斷或大大降低而遭受經濟和社會困窘,對社會成員提供的醫療照顧以及對有兒童的家庭提供的補貼(1984)。
——孟醒:《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第6頁,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陸』 社會保障權的社會保障權的歷史發展
社會保障權經歷了從應然權利向法定權利和現實權利轉化的過程。這一過程是與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法的歷史演進緊密相關的,其產生有深刻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動因。
在社會保障的初期階段,社會保障主要關注的是人們最基本的生存貧困問題。英國政府於1601年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濟貧法》,它開創了通過稅收和政府幹預來實現對窮人生活基本保障的先河,具有了現代保障制度的萌芽,被視為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前身」。但是,當時的主流社會對於貧困的看法,常常是認為貧窮是一種罪惡,而且是萬惡之源因此,它更多體現的是王室和貴族的利益,被視為對接受者的一種恩賜、施捨和憐憫,根本談不上權利,與當今的社會保障制度有著本質的不同,更不具備權利保障的特點。
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法,發軔於19世紀80年代,是伴隨著工業革命和社會化大生產逐漸產生和形成的,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德國於1883頒布的疾病保險法,被譽為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第一個里程碑。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從這一年正式開始。它使社會保障發生了質的飛躍:從施捨式的社會救助發展為一項公民權利。因為「盡管社會保險制度在產生之初只不過是統治者的一種。際柔術』,但它的出現確實使社會保障進程產生了質的飛躍,即零星的救災濟貧措施發展成為公民的一種法定權利。」o牡會保障由此上升至法律層面,以權利的形式獲得法律的承認。
20世紀前半葉,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沉痛災難。人類歷史上人權意識空前覺醒,促成了社會保障權的質的飛躍:認為社會保障是為了人類的體面尊嚴與共同安全所必須實行的制度安排,並不僅僅是為了保障人的基本生存。社會保障權由此躍升為基本人權,並進而演變成為多數國家憲法上的公民基本權。
1935年,美國政府頒布《社會保障法案》,成為現代社會保障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當時羅斯福說:「早先,安全保障信賴家庭和鄰里互助,現在大規模的生產使這種簡單的安全和保障方法不再適用,我們被迫通過政府運用整個民族的關心來增進每個人的安全保障。」二戰以後,隨著英國於1948年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個福利國家,以福利政策為核心的社會保障法在北歐、西歐一些新興國家紛紛頒}艮社會保障法進入成熟階段。1942年,英國著名社會學家、經濟學家貝里奇提出一份「社會保障與協調服務」的著名報告,被稱為社會保障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此時期,蘇聯、東歐、中國及亞洲的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保險」制度也相繼建立,從而極大地推動了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
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勞動者階級的斗爭,社會保障權逐漸被各國憲法及國際條約確認為一種法定權利。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第22條規定:「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員,有權享受社會保障」。1966年12月16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9條規定: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享受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可以說社會保障權作為一種憲法權利,已經相當普遍地確立起來了。
[編輯]
『柒』 社會保障制度產生和發展分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標志是什麼
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1、社會保障的萌芽階段:以19世紀初英國新濟貧法的建立和德國工人互助組織的廣泛發展為標志。
2、社會保障的建立階段:以19世紀後期德國頒布《社會保險法》和20世紀30年代美國頒布《社會保障法》為標志。
3、社會保障的全面發展階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福利國家和多種類型(模式)社會保障的形成為標志。
(7)真正義上的社會保障法產生於擴展閱讀:
社會保障的四大作用:
1、保障權利公平。
公民享受教育、健康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權利,在西方被統稱為「福利權利」或「社會權利」,被視為對基本公民權的拓展,或社會公民權的一部分。
社會保障把保障每個人的生存權、發展權放在首位。享受了全民的社會保障,意味著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證,從而在一個公平的起點上參與社會競爭。
2、保障機會公平。
機會公平是指,任何社會成員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都應被覆蓋在社會保障范圍內,均等地獲得社會保障的機會。在中國,一些富人把窮人當作智力低下、不負責任甚至天生懶惰的人。
這是不對的,中國窮人絕大多數勤勞、本分、責任性強,他們之所以受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機會缺乏所致。社會保障制度可使他們中的悲觀者前行,他們中的無力者有力,增強他們的機會,從而為他們創造一個盡可能公平競爭的起點。
3、維護規則公平。
規則公平指一視同仁,既不能對弱勢群體歧視,又不能對特權階層傾斜。通過社會保障機制,重點保護社會的極端貧困人口(即在絕對生存需求線下的群體)。
因為和高收入群體相比,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從風險管理獲得的保護也是最不完善的。這就意味著,不實施社會保障,他們可能落入所謂「貧困陷阱」之中,形成惡性循環。
4、調節分配公平。
分配公平提高效率,分配不公損害效率。當前,一些國有單位之所以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與分配不公有關。那麼,社會保障通過收入再分配的功能進行調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差別,緩解社會矛盾,有利於社會穩定。
『捌』 世界上第一個以立法形式實現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是哪一個
世界上第一個以立法形式實現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是德國。
社會保障制度起源於19世紀末的歐洲工業社會,1601年英國女王頒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濟貧法》,這是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是為勞動者提供社會保險,第一個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
德國頒布的《疾病社會保險法》、《工傷事故》、《老年和殘障》,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最完整的保險體系的建立,社保制度產生。
(8)真正義上的社會保障法產生於擴展閱讀:
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歷史:
1881年德國首相俾斯麥提出工傷事故保險法案,11月以「皇帝詔書」的形式頒布了社會保障法,著意味著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出現了社會保障。簡單來講,德國的社保制度可以分為大致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1881年以前,主要由宗教界及社會團體興辦的慈善事業負責社會保障及社會福利事業。
第二階段即1881年到兩次世界大戰前期。這一階段里德國社會保障進一步發展,社保的種類即覆蓋面得到了進一步擴展,而人們所受的福利也相對提高。
第三階段為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雖然說法西斯政府時期,將世界搞得天翻地覆,但其仍然保持了社會保障制度,社保制度可以說是在極不穩定的狀態下緩慢的發展、前行。
第四階段為二戰之後,其中1957——1989年為社保制度的大發展時期。其中1957年和1969年德國政府對社保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也正是在這期間德國步入了世界「福利國家」的行列。此外其中德國還經歷了經濟衰退,也因此對社保制度進行了調節。
第五階段是由「兩德」統一至今。東西德統一後,政府通過各種調節,順利的過渡了「東德」的社會保障,融合了德意志民族的整體,並且進一步發展到今天德國的社會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