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專業的課程論文

經濟法專業的課程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9-01 15:38:44

1. 國際經濟法的論文參考範文

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國際組織以及不同國家的法人與個人之間在國際經濟活動中所產生的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國際經濟法的論文參考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國際經濟法的論文參考論文篇1
論國際法中的經濟制裁

在中文中,“制裁”的基本釋義是“用強力管束並懲處,使不得胡作非為”。而在英文中,sanction由法令、庄嚴的協定等含義發展出多種釋義:一是從法律角度指為保證法律得到遵守而採取的手段,包括對於違反法律實行的各種懲罰和為了預防違法而採取的獎賞的形式;是從道德的角度指維護道德的約束力;三是從國際法或國際政治的角度指幾個國家通常一致採用的一種強制性手段,迫使違反國際法的國家停止違法活動或服從裁決,尤指採取不給貸款、限制雙邊貿易,或者採取武裝干涉或封鎖等 措施 。國際經濟制裁一般是指一國或多國對另一國或多國所實行的一種經濟懲罰,其實質是以制裁為手段達到一定的政治目標及 其它 目標。西方國家直言不諱地宣稱,制裁是其推行外交政策的“一種強有力的工具”。聯合國有時也以通過某些決議的形式迫使會員國參與集體制裁。20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其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據K·A·伊利沃特(K·A·Elliott)和G.C.哈夫波爾(G·C·Hufbauer)對1914年到1998年170件案例的分析,150多件發生在戰後50多年的時間里,而在90年代不到10年的時間里就發生了50多件。

通觀戰後國際經濟制裁實例,可以得出所採取的形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也是應用最普遍的即戰略禁運。禁止向被制裁國提供核武器、常規武器和軍民兩用技術產品,阻止高科技及其產品進入被制裁國;而在通常沒有必要進行戰略禁運時,一般綜合貿易禁運。對被制裁國實行進出口禁運以及資金與人員往來限制。此外還有專項貿易禁運。重點選擇關於被制裁國國計民生的若干貿易項目進行禁運。被選擇的項目通常是糧食和石油等。

國際經濟制裁的特點

首先是強制性。在強度上經濟制裁是介於外交手段和軍事手段之間的一種手段。制裁方為達到目的,不會顧及被制裁方的感受。

其次是對抗性。制裁者在實施制裁的時候從不掩飾自己所要制裁的對象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這就使得制裁者與被制裁者之間處於一種公開的對抗狀態。

此外還有相關性。經濟制裁是使雙方利益均受損失的雙刃劍,而且制裁還會影響到第三國的利益。經濟關系越密切,所受的損失就越大。經濟制裁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大多數的制裁難以成功,因為在利益的驅動下,不僅制裁國的公司有可能違背政府意旨而行事,而且制裁聯盟的成員國也會各行其事,從而使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國際制裁的核心問題是效率問題,即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最少的時間達到是對方屈服的目的。伊利沃特等對大量案例的實證分析後發現,經濟制裁的成功率在不斷下降,1938-1972年間,迫使對方做出讓步、達到制裁預定目標的為67%,1973-1990年則下降到22%,即使在90年代,經濟制裁的成功率也只有大約1/4。在影響經濟制裁效率的因素中,首要的是目標國所承受的經濟成本。伊利沃特的統計發現,大多數成功的案例中,制裁所造成的成本超過目標國GDP的2%,而失敗的案例中這一比例不到一半。

經濟制裁的所造成的損失是要由民眾來承擔的。一般來說,經濟制裁會造成民眾的損失,導致民眾對政府不滿,進而影響政府的決策。這個假設是建立在受制裁政府是民選政府的前提上的。假若被制裁的國家政權不是民選政權,那麼制裁的效果值得推敲的。例如像朝鮮這樣的國家,政府控制了全部的媒體,民眾得到外部消息的唯一來源就是官方消息,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稍作煽動,民眾對所遭受苦難的痛苦情緒很容易就轉化為對制裁方的仇恨。這樣不僅達不到發動制裁的目的,反而使受制裁國的政權更加穩固。海灣戰爭後,聯軍對伊拉克的制裁一直延續到2003年,大大地削弱了伊拉克的實力,從而為後來的軍事行動鋪平了道路。但是制裁的最初目的——希望伊拉克人自己反抗來推翻薩達姆政權—無疑是失敗的。

經濟制裁往往對制裁國自身也會造成很嚴重的損失。例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為了迫使蘇聯撤離阿富汗,對蘇聯發動了糧食禁運,隨後又發動了油氣管道禁運。對蘇聯的糧食和油氣管道禁運嚴重損害了美國農場主和工業企業以及相關產業的利益,最後在利益集團的壓力下,美國後來不得不主動取消了這一制裁。當然這也和阿富汗戰爭的進程和國際形勢的轉變有關。美國七八十年代對伊朗和利比亞的資產凍結,既包括保存在美國本土的兩國資產,還涉及到美國銀行海外分公司及其附屬機構中的資產。其實施不僅引起與離岸金融市場所在地的法律沖突,損害到該地的主權和金融界的利益,也損害了美國金融界的利益。 "從更廣闊視野看,更重要和攸關美國國家利益的是,客戶對美國銀行服務能力的信心的喪失,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這類顧客離開紐約或美國其他市場,到諸於倫敦這類被認為能夠提供比較公平環境的外國市場"。據國際經濟研究機構在1995年的 報告 稱,制裁給美國公司造成的損失在150億到190億美元之間,並且影響到約20萬工人的就業問題,其結果必然引起相關行業的不滿。

至於民主國家之間,政治體制越發成熟,國家間的聯系日趨緊密,牽一發而動全身,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出會受到制裁的行為,更不用說去制裁別人了。

所以,有時候,往往制裁不一定給力,直接採用軍事手段,才是最有效的 方法 。隨著地球上敢於公然進行獨裁的國家越來越少,可以預見的是,制裁這種手段,離消失已經不遠了。

國際經濟制裁的法律地位

一般說起來,國際經濟制裁的法律地位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制裁國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有權採用經濟制裁。二是制裁國在什麼樣的程度上有權使用經濟制裁。前者系指國際經濟制裁的程序性規定,後者即國際經濟制裁的實質性規定。

國際上第一個涉及國際經濟制裁的公約,是1919年巴黎和會結束時簽訂的《國際聯盟盟約》。該盟約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對於聯盟會員國不顧以仲裁解決爭端的規定而從事戰爭者,“應即視為對於所有聯盟其它會員國有戰爭行為。其它各會員國擔任立即與之斷絕各種商業上或財政Α之關系,禁止其人民與破壞盟約國人民財政上、商業上或個人往來”。這就是說,第一,經濟制裁是針對特定的戰爭行為,該行為一旦發生,其它會員國實行制裁的義務即自動產生;第二制裁是全面、徹底的,是“全面的經濟制裁”;第三,不僅會員國,非會員國也得參加經濟制裁,因而是“全球性的經濟制裁”。

然而,如此嚴厲的經濟制裁的法律規定不久便為國聯大會一項關於“經濟武器”的決議所取代。這項決議提出:破壞盟約的戰爭行為是否存在,由各會員國自己決定;國聯行政院可對此提出咨詢意見,但不能作出約束性的決定。這一修改,限制了國聯行政院的權力,加強了各會員國的任意性,削弱了1935年對義大利經濟制裁的力量,同時,也為此後單邊國際經濟制裁的根據留下了伏筆。

同多邊制裁和全球性制裁的法律地位相比,單邊經濟制裁的法律地位則至今尚未明確。一方面,根據國際法的基本原則,一個國家決定同另一個國家建立或斷絕經濟、貿易往來,純屬該國內政,系該國主權的體現,外界不得干預。西方有些國際法學者還找出前面提到過的國聯決議來論證單邊經濟制裁的合法性。他們提出,由於聯合國的無能為力,促進和維持國際和平的任務已經落在各個成員國之上,而各國的主要工具就是經濟制裁。

另一方面,國際上也有個趨勢,主張對國際經濟制裁加以限制。如聯大1970年《關於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系及合作之國際法原則之宣言》和1974年《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第32條)就曾規定:任何國家均不得使用或鼓勵使用經濟、政治或任何它種措施強迫另一個國家,以取得該國主權權利行使上之屈從,並自該國獲取任何種類之利益。但是,什麼是“外國不得干預的主權行為”,什麼是“迫使一主權權利行使之屈從”,則各國都有自己的標准,很難達成一致的定論。

目前的習慣國際法是,一國對另一國的經濟制裁只要不牽涉軍事行動或武裝封鎖,只要不牽涉它國的司法管轄權(1984年1月美國總統里根宣布擴大對蘇聯出口石油和天然氣設備的禁運范圍後,美國就曾同英、法、西德等西歐國家就管轄權問題發生過爭執),一般並不會引起別國的非議,當然也不會引起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1492頁

[2]牛津當代大辭典,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644頁

[3]國際經濟制裁的效率與外部性分析,武漢大學學報,第五十八卷,第三期 2005.3

[4]HAASS,R. N. Sanctioning Madness [J]. ForEign Affairs,1997,76.
國際經濟法的論文參考論文篇2
淺析國際經濟法視野中的主權基金

[摘要]主權基金是一種全新的專業化、市場化的積極投資模式。從國際經濟法視野來看。主權基金對於現代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發揮著重要作用。主權基金是國際經濟法中國家經濟主權原則與國際合作發展原則的充分體現,使得全球資本市場更為安全、穩定。從所有權的角度來看,主權基金的興起也將使世界經濟重心從私營部門轉向國有部門。因此,主權基金的良性運作與健康發展需要在全世界范圍內營造公平互利的法治環境。

[關鍵詞]主權基金國際經濟法法治環境

在2009年4月的倫敦G20峰會中。西方各國一再強調中國應在主權基金領域擔負起大國的責任。2009年4月18日,中國投資公司董事長樓繼偉在博鰲論壇“國際金融體制改革:新興經濟體的作用”分論壇演講時稱,主權財富基金是現存的不合理的貨幣體系的必然產物。從50年來的歷史上看,主權財富基金在市場上沒有不良記錄,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穩定性力量。

主權基金(Sovereign Fund)又稱主權財富基金,是指掌握在一國政府手中用於對外進行市場化投資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國家財政盈餘、外匯儲備盈餘、自然資源出口盈餘等,由政府設立專門的投資機構管理。主權基金是一種全新的專業化、市場化的積極投資模式,其投資方向不僅包括股票和其他風險性資產在內的全球性多元化資產組合,也拓展到外國房地產、私人股權投資、商品期貨、對沖基金等非傳統類投資類別。

主權基金的崛起與經濟全球化密切相關。進入21世紀以來,以中國、新加坡、印度等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已經實現了經常項目巨額順差常態化,而這些國家又不希望匯率上升過快,於是外匯儲備急速膨脹;此外,以俄羅斯和海灣國家為代表的另一批新興國家則直接受惠於全球化帶來的能源需求激增,在石油價格、礦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憑借國家對資源開發權力的擁有。也積聚了大量國家財富。這些國傢具有政府主導的傳統,市場運作下的理財工具又不完善,於是財富大量集中在主權基金手中。目前,主權基金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一個日益活躍的參與者,其資金規模已經超過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市場影響力正不斷增強。據統計,1990年全球主權基金的規模僅有約5億美元;而2007年全球已有3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主權基金,資金規模約2.8萬億美元。其中,最大的阿聯酋阿布扎比基金規模高達9000億美元;中國和俄羅斯擁有的主權基金規模也分別達到2000億和1280億美元。從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雙贏的角度考慮,主權財富基金的存在不應被視為一種威脅,只要各國努力規范其行為並改善其透明度和信譽,主權財富基金理應為世界金融市場的穩定作出積極的貢獻。

從國際經濟法視野來看,主權基金對於現代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發揮著重要作用。

首先,主權基金是國際經濟法中國家經濟主權原則的直接體現。該原則規定每個國家對其全部財富、自然資源和經濟活動享有永久主權,不受任何外來干涉。而主權基金本身就是一國對經濟活動的自主決定權和對自然資源所有權的延伸,屬於國家利益的范疇,一國政府對其主權基金享有完全的佔有、管理和支配權。主權基金主要來源於屬於國有資產的財政盈餘、外匯儲備和自然資源出口盈餘,是國家主權財富在現代國際經濟法律關系中的重要表現形式。特別是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主權基金不僅是國家經濟主權的象徵。更是保障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獲得平等的參與和決策權,進而實現國際經濟格局多元化的有力武器。根據美國主權財富基金研究所(Sovereign Wealth Fund Insti-tute)2009年4月發布的數據,截至2008年,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局旗下的華安投資管理公司管理資產約為3471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中國的另一隻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1900億美元資產排名第八。2004年,具有主權基金背景的聯想集團以17.5億美元成功收購IBM全球Pc業務,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中國在中美高科技貿易中相對弱勢的地位,使中國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2008年6月,在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宣布正式啟動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BIT)談判中,美方也明確表態:歡迎來自中國的主權基金,並將在修改投資法時認真考慮中方的立場。

其次,主權基金的積極發展是國際經濟法中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的充分體現,使得全球資本市場更為安全、穩定。由於主權基金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低風險,當資本市場面臨崩潰危機時,投資者不必擔心主權基金會陷入恐慌性拋售中,而且大部分主權基金並不像養老基金一樣需要定期支付紅利,從而避免頻繁地在證券市場上套現。因此。主權基金能夠成為一個長期戰略投資者參與世界各國的區域經濟合作,這將有助於穩定國際股票和債券市場。此外,主權基金的興起使得新興市場國家從發達國家的債權人轉變成資產所有者,使國際金融市場的權力重心發生根本性轉移,全球金融市場格局將從美國一元支配格局向歐亞國家和能源輸 出國 共同參與的多元體系轉變,發展中國家正逐漸成為國際金融投資的強勢力量,這些都充分體現出國際經濟法中的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據美國財政部統計,僅2006年以主權基金為主體的跨國投資就使得美國資產凈增加1.9兆美元,為社會提供了1000萬個就業機會,並對研發支出有13%的貢獻。

最後,從所有權的角度來看,主權基金的興起也將使世界經濟重心從私營部門轉向國有部門。據美國財政部估計,當前由各國政府控制的金融資本(外匯加上主權基金)約有7.6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總產出的15%。長期居於主導地位的跨國公司將面臨實力更強的、由政府投資的主權基金的競爭,各國的國有資產通過優化整合以後將以更加靈活的姿態投入到國際資本市場中,這將使傳統的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國際投資法律體系面臨重大挑戰。推動了國際經濟法理論研究和制度創新,美國近期醞釀修改投資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盡管主權基金的出現對國際經濟法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在現階段實現主權基金的法制化仍然面臨著種種困境。首先,由於上千億美元的主權基金規模十分龐大,遠遠超過普通的國際投資,在債券之外的市場往往會因流動性和交易量不足而難以對其充分吸納,使得各國現行的投資法律體系無法進行有效監管。其次,由於目前大多數國家立法缺乏對主權基金信息披露的規定,使得主權基金的運作缺乏透明度,既沒有準確披露是由誰控制著這些龐大的資本。也沒有定期公布投資策略和資產報表等可靠信息,而相關的國際組織也沒有制定嚴格的信息披露標准,使得對主權基金進行信息披露 的法律規制處於事實上的缺位狀態。最後,基於政治與國家安全等非商業因素的考慮,部分發達國家對主權基金背後的國家背景十分謹慎,導致主權基金缺少足夠的商業性與運作獨立性,容易引發投資保護主義,形成投資壁壘。近年來,美國國會腰斬迪拜港口公司收購美國港口。中海油收購優尼科未果以及華為收購3Com遭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HIUS)否決,都帶有明顯的投資保護主義色彩。

主權基金的良性運作與健康發展需要在全世界范圍內營造公平互利的法治環境。目前,各國已經開始重視運用法律手段來管理和規范主權基金,通過立法明確主權基金的管理體制、具體運作和投資審查,提升主權基金運作的透明度。2007年美國《外國投資與國家安全法案》規定:在涉及主權基金投資時,授權CFlUS進行為期90天的調查。直至認定該投資不會危及美國國家安全;2008年2月,在中鋁收購力拓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政府也公布了6項法律原則,宣布將對政府控制的外國投資者加大審查力度。上述立法試圖通過對主權基金加大審查力度來規范主權基金的運作,這既是一種公司治理模式,也是其保護戰略資產意願的結果。相比之下,歐盟對主權基金採取了更為積極的開放態度。為實現投資自由化的目標,2008年2月,歐盟宣布將出台主權基金行為准則,試圖通過制定全球性的自律性規范來消除法律對主權基金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的限制。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建議,為保護具有戰略意義的歐盟公司不被主權基金收購,歐盟應考慮實施“黃金股份”制度(即政府持有帶有特定權利的股份。這種股份份額很小,通常為一股,但對公司重大戰略決策擁有發言權和否決權),使政府對一些涉及重要敏感行業的外來投資擁有否決權。歐盟准備出台主權基金自律准則的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在制定旨在規范主權基金的行為指南。該組織已經明確要求新加坡、挪威和阿聯酋等國為其主權基金制定詳盡的披露標准,並開始推廣挪威立法對主權基金信息披露的強制性規定,認為通過信息披露立法能夠促使主權基金的規范運作,避免投資保護主義。

主權基金本質上是專業化的商業機構,而非政府的行政機關。套用行政模式勢必壓抑專業精神與商業 文化 ,導致類似於官僚組織的死板僵化,顯然不利於其高效率運作。因此,應盡量避免對主權基金的行政干預,確保主權基金市場運營的自由度。例如,為了最大程度保證實現良好投資回報率的核心目標,阿聯酋與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員工隊伍中極少有公務員,而是竭力在國際金融市場網羅吸引招聘一流金融人才,絕大部數基金經理包括首席投資官都是外聘的專業人員。

另外,主權基金要想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一員,還必須通過立法明確主權基金的商業性、專業性和獨立性,打消被投資國的政治疑慮和阻撓。在投資法中,應明確主體投資應該交由外部基金,進行第三者管理,從而淡化政治色彩,建立多策略、多通道的投資組合,加強基金間的競爭。彌補主權基金自身在資源、人才、內部監控上的不足。

[參考文獻]

[1]吳金勇。黃繼新,倫敦G2O峰會的“教堂”價值[N],商務周刊,2009-04-20。

[2]王志剛,主權財富基金法律問題研究[J],法學與實踐。2008。(4)。

[3]楊燕,主權財富基金對世界經濟的影響[J],中共石家 庄市委黨校學報,2009,(1)。

[4]IFSL:壘球主權財富基金增至3.9萬億美元[N],經濟參考報,2009-03-04。

[5]劉婷婷,沙特預建世界最大主權基金[N],中華工商時報,2007-12-25。
猜你喜歡:
1. 國際經濟法論文題目參考目錄

2. 國際經濟法論文題目參考

3. 國際經濟法論文免費範文

4. 國際經濟法畢業論文

5. 國際經濟法相關論文範文

2. 經濟法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

經濟法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

隨著社會對於法律與經濟復合型人才需求的迅猛增長,高校教學中設立經濟法專業也不斷增加,除了傳統的法學專業中將經濟法課程設為專業必修課程外,許多經濟類、管理類的專業也都將經濟法課程設為專業選修課,甚至很多高校在開設全校性公選課時也開設經濟法這門課程。經濟法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愈發突顯,因此,有必要對其教學方式進行新的思考,以利於該門課程的教學更加適合各專業的要求。筆者結合近幾年來的經濟法教學實踐,談談經濟法教學的一些感悟。

一、經濟法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高校經濟法教學過程中,教材的選擇、教學范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都存在不少問題有待改進,其主要問題有如下幾點:

其一、教材不統一,差異性明顯。目前各大出版社出版的可供選擇的經濟法教材五花八門,但認真比較就會發現,基本沒有哪兩本經濟法教材的編排體例是完全一致的,即便是各大高校使用較多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等出版的經濟法教材,所體現的內容也有較大差別。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經濟法》主要由總論、市場規製法、國家投資經營法、宏觀調控法組成;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經濟法》主要由經濟法總論、經濟法主體、市場監管法、宏觀調控法組成,這二者不僅主要組成部分不一樣,即便同樣名為「市場監管法」和「宏觀調控法」的章節所包含的具體法律制度也不一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經濟法教材所包含的內容是不一致的。因此,選擇何種教材會直接影響教學中所講授的內容,這就有可能導致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已的習慣和觀點選擇不同的教材,那麼同樣開設「經濟法」課程的不同專業或者同一專業不同年級他們所接受的經濟法教學內容就會不一致,這不利於學生對於法學課程的統一認知。

其二、教學范圍與其它學科的銜接尚不明確。如前所述,經濟法教材的內容繁簡不一,而且很多內容會與其它課程相重復。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與商法之間的重復。大多數的經濟法教材內容都會包含經濟法主體,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公司法的相關內容,但公司法卻又是商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會造成兩門學科在講授中可能存在的重復。但如果在經濟法中避開公司法等主體法,又可能造成學生對經濟法課程整體認知上的欠缺。此外,經濟法中還有一部分內容例如房地產法、稅收法律制度、保險法等可能與各專業設置的物權法、房地產法、金融財稅法等課程講授的內容重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對經濟法與相近學科之間的銜接進行統一界定。

其三、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目前,大多數經濟法的教學仍然是採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但經濟法中的經濟法總論以及宏觀調控法部分本就屬於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還採用傳統的「單方向」課堂講授方法,即純粹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的形式,那隻會讓學生愈發喪失對該門課程的興趣,認為這門課程枯燥無味,根本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真正的學習目的。這種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讓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知識,很難對這門課程產生真正的興趣。

其四、教學內容過於偏重理論。眾所周知,經濟法的內容較為豐富,但通常受到學時的限制,為了確保教學內容的完整,很多內容都是只能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無法深入探討這些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這就有可能導致學生對於該門課程的了解都僅止於理論層面的,對於實踐中這些理論如何靈活運用,課堂上所涉及的卻較少。但學習法學課程最重要意義應在於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讓學生知道如何將法律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解決各類問題,因此,如果教學內容過於偏重理論,就會影響教學效果。例如經濟法中的市場監管法部分,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均屬於實踐性較強的法律,對於這些法律制度的講授應著重於實踐運用,如果僅是對它們進行理論上的講授,沒有進行實踐上的啟發式教學,教學效果上會有欠缺。

二、經濟法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結合上述的幾個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是盡可能統一教材,但應注意因材施教。首先,應盡可能統一經濟法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就目前五花八門的經濟法教材,可由授課老師們根據這幾年的實踐教學成果,統一選擇其中一至兩本較為合適的教材,以盡量確保同專業課程講授的一致性。有學者指出,「先進性」和「適用性」是教材選用的基本原則,「先進性」是指教材內容要具有時代特色,能反映本學科國內外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的新知識、新成果,正確闡述本學科的科學理論知識,反映其相互聯系及發展規律,既要有突出的學術特色,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適用性」指選用的教材要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教學的要求,取材合適,深度適宜,份量恰當,符合認知規律,富有啟發性,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因此,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教學目的以及學生的層次謹慎選擇合適的教材。其次,在教材選擇上,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區分不同專業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材。雖然現在很多專業都有開設經濟法這門課程,但這些專業的學生學習經濟法的目的是不同的,這門課程對這些學生將來就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專業講授經濟法課程時也應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有區別地選擇合適的教材。例如,對於法學專業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內容豐富,且較有深度同時法律性較強的教材,對於非法學專業的學生,可選擇內容相對簡單,且普法特色較突出的教材,這樣有利於不同學生有針對性地使用教材。

二是教學范圍應明確且有針對性。首先,對於經濟法與其它課程教學范圍的銜接,建議應根據專業課程設置來進行明確。如果在專業課程設置中有就經濟法范圍內的個別法律制度單獨開課,那麼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就可不包含這些法律制度,比較典型就是房地產法、金融法、財政稅收法。至於經濟法與其它課程在內容上可能產生的重復,可由授課教師在安排教學計劃時進行良好的協商,確定這些可能重復的內容的主講課程,但即便如此,筆者建議,非主講的課程對相關的內容仍需進行簡單介紹,以確保課程的完整性和延續性。其次,對於教學范圍也應強調「因材施教」。如前所述,如今相當多的專業都有開設經濟法這門課程,但不同專業的學生對於經濟法教學范圍以及教學目的也是不一樣的。因此,除了合適的教材外,在教學中恰當的引導也顯得十分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專業的不同特點有所側重。例如,對於法學專業的學生,應側重於法律分析以及法律制度完整性的學習,此時,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應加強培養學生的法律分析能力以及對法律要點的掌握;對於管理類的學生,應側重於經濟管理的相關法律制度的介紹,例如經濟法主體、投資法、計劃法等;對於經濟類的學生,應側重於經濟法主體、市場監管法的介紹,甚至於還可考慮不拘泥於傳統的經濟法教學范圍,增加合同法方面的介紹。總的來說,雖然課程名稱都是「經濟法」,但對不同專業的'學生不應使用同一份教學計劃和教案,應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學生的要求,就教學范圍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是應豐富教學內容,並根據教學內容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首先,隨著教學工具的現代化和多樣化,教學方法也應進行相應的變革。如今各高校基本已實現多媒體教室的配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改變傳統的「黑板、板書」的教學方式,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實現課件教學,由教師將講授內容通過課件的方式進行播放,這不僅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同時也易於學生了解和吸收。在經濟法課程的講授中,常常要引用法律條文或者案例,如果只是口述,不利於學生准確了解,如果板書,則浪費大量的時間,而利用課件,不僅可以節省時間,也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和思考時間,甚至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在幾個課件中進行切換,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法學課程的教學,其教學內容不應僅僅限於書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法律應用能力,因此,在經濟法的教學中,除了講授傳統的理論知識外,還應運用各種方式來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運用能力都能有一定的提高,並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其一、案例教學。經濟法是一門實用性比較強的課程,要讓學生真正實現學有所用,可以考慮在課堂講授中結合適量的案例,豐富教學內容。對於案例的教學,既可以採用由教師進行介紹、分析,也可以由教師選擇合適的案例,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或者由學生在課後查找資料,撰寫案例分析報告等方式來進行。無論是任何一種案例教學的方式,都可以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思考,分析爭議焦點,尋找法律依據,確定法律後果。學生的思考過程可極大地鍛煉他們的法律思維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這樣一來,不僅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習熱情,同時也改變了「單向講授、被動吸收」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其二、主題辯論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對於法學學生來說亦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應注意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主題辯論不失為一個良好的訓練方式。經濟法涉及的單行法較多,其所涉及的經濟領域也較廣,同時與當今的經濟形勢聯系也較密切,因此可選擇一些合適的主題由學生分組進行辯論或者討論,提高學生的法律反應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其三、增加教學互動。 教學過程中應多多增加與學生的互動,這樣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這種互動可以通過課堂提問,或者學生主動發問的形式來進行,新式的課堂教學應允許、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大膽表達自已的想法。

其四、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新法介紹。由於經濟法與經濟形勢聯系較緊密,因此,常常會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一些新的案例或者新的司法審判思路,對此應提倡學生在課後多多關注,如果發現一些有價值的案例或者有突破性的新法,可以鼓勵學生在搜集材料後,由學生在課程上進行新法或者新案例的介紹,然後由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學習,這種方式也能讓學生及時、充分地了解最新的法學動態,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更新和全面化。

;

3. 高校經濟類專業經濟法教學改革探索論文

高校經濟類專業經濟法教學改革探索論文

摘要 :應用型本科高校經濟類專業經濟法課程面向學生專業廣泛,課程內容涉及面寬,與法學專業相比,教學目標具有差異。當前,學生學習經濟法課程基礎薄弱,對課程認識不足,教師教學方法傳統、陳舊。因此,在經濟法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應根據不同經濟類專業學生的需求,合理設置經濟法教學內容,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經濟法課程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高校;經濟類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

一、應用型本科高校經濟類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的特點

應用型本科高校經濟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懂經濟、懂管理、懂法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上。經濟類專業經濟法課程與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之間存在多方面的聯系,如兩門課程在名稱上相同,在內容上也存在一致性和共通之處,而且往往都是由法學專業的教師教授。但是,與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相比,經濟類專業經濟法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學生所涉專業廣泛,課程內容涉及面較寬

應用型本科高校吻合經濟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財務會計、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金融及電子商務等經濟類專業都開設了經濟法課程,開設該門課程的專業非常廣泛。經濟法課程體系本身比較龐雜,涉及到法學基礎理論、民法、商法、行政法訴訟法等知識,雖然從理論深度上講要求不高,但其所涉及到的內容甚至超過了法學專業的經濟法課程。

(二)與法學專業相比教學目標具有差異性

應用型本科高校經濟類專業主要是將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能從事經濟、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而法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學生從事法學研究或法律實務工作,決定了兩個專業的教學目標具有較大的差異性。經濟類專業經濟法課程首先要培養經濟類專業學生的經濟法律意識,在具體的經濟實務工作中增強守法、用法意識,牢固樹立「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的理念;其次,在課程內容上,要注重增加知識面的寬度,降低理論深度,將課程目標定位為使學生「懂」法「、用」法而不是「精於」法「、研究」法。

(三)要求教師具有法學和經濟學專業的復合型知識體系

授課教師應在扎實法學理論知識體系的基礎上,熟悉經濟、管理等經濟學領域的知識,將經濟法律法規的學習和理解融入經濟類專業學生所熟悉的經濟專業知識體系內,既可以解決學生學習經濟法入門難、缺乏學習興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為經濟類專業培養通經濟懂法律的應用型人才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經濟類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對課程認識不足

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學習經濟法課程時存在著一些問題:從客觀層面來看,經濟類專業學生欠缺法學專業的基礎知識背景,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內容理解起來相當吃力,結果使部分學生逐漸失去了對經濟法課程的學習興趣;從主觀方面來看,有些經濟類專業學生並沒有把經濟法當作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看待,缺乏學習熱情和動力。

(二)教學內容缺乏專業針對性

不同的經濟專業對經濟法知識的內容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應該各有側重。如市場營銷專業,除了要重點學習市場規製法方面的'重點內容外,還需要著重介紹民事代理制度、合同法、廣告法等法律制度;財務管理或會計專業,則應當著重介紹財政法、稅法、會計審計法、票據法等法律制度。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校及教師卻忽視了不同經濟類專業學生對經濟法知識需求的差異性。

(三)傳統的教學方法缺乏實效性

理論傳授是傳統經濟法課程的主要教學方法,教師往往只注重對現行法律規定的解釋和闡述,只注重教材上的理論內容,不能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教師的「滿堂灌」使得教學過程沉悶乏味,即使偶爾組織一些課堂討論、案例分析,也是教師分析為主,經濟類專業學生因為缺乏相關的基礎知識和法律思維而無法參與,不能形成良性互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經濟類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正確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要使經濟類專業學生在通曉經濟法律的基礎上,具有分析和處理經濟活動中法律事務的能力,僅僅依靠課堂上教師對經濟法知識的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在經濟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教」「學」並重,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教學模式,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其次,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是經濟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的落腳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分析思考能力和探索實踐能力,最具實效的途徑是案例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案例素材的選擇,同時考慮到經濟類專業學生貧於法律知識和法律思維,要對案例的內容和難易程度作一定的處理,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和展開討論,寓理論於案例之中,通過討論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二)根據專業特點恰當選取和處理教材,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在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教材的選取直接關繫到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的選擇,選擇教材的時侯,要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同時,要根據專業特點合理構建課程教學內容。經濟法課程涉及的法律、法規眾多,教師必須針對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有選擇、有重點地設置教學內容,關注不同專業對經濟法律知識需求的差異性。授課教師要對每一章節的內容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不斷改革和完善教學內容。這樣的課程設計與專業結合緊密,能夠在有限的課時里將最需要的、最實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達到增加教學的有效性。

(三)契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不斷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常用到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講授教學法中,教師應善於置疑設問,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在掌握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難點進行針對性的講授,為學生系統地獲取知識提供保障。教師在教學中應使用多媒體設備,將有關經濟法的新知識、新信息直觀地傳遞給學生。在經濟類專業的經濟法課程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要合理安排內容,科學把握每節課的課程容量,給學生留出思考和接受知識的時間。生動的案例對學生更具吸引力,可以增強學生對法律的感性認識。在案例教學法中,選擇恰當的案例是很重要的。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案例選擇,圍繞專業特點盡可能選取貼近學生實際的案例,同時要對案例材料的內容和難易度作必要的處理,循序漸進地對案例展開分析和討論,教會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法律問題。組織課堂討論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討論教學法由教師給予啟發性的提問,以引導學生的思路為主。但是討論法的運用除了需要提前布置學生預習之外,還需要充裕的課時,並處理好學時過少和教學進度的問題。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組織和引導對問題的分析,及時總結學生討論的核心和重點,使學生的討論有始有終。

參考文獻:

〔1〕李之琳.經管類經濟法課程自主學習教學的思考與嘗試〔J〕.巢湖學院學報,2013,(4):140.

;

4. 認識經濟法論文2000字(2)

認識經濟法論文2000字篇2
論經濟法中社會中間層的地位和作用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中涌現出了一批不同於政府與企業的組織,這些組織獨立於政府與市場之間,為政府幹預市場、市場影響政府以及市場之間相互聯系起到中介作用,它就是社會中間層,其產生得益於物質生產關系的變動,已經逐漸受到了尊重與理解。

一、社會中間層是作為經濟法主體的適格性

經濟法主體區別於民法主體以及行政法主體。根據角色理論,同一主體,由於受不同的法律規制,因而其角色可能會不同。中間層根據其角色的不同可以分為民法上的主體也可以分為行政法上的主體,也可以分為經濟法上的主體。但根據社會中間層的雙重屬性可以得知其劃分為民法主體或者行政法主體是有理論上的缺陷的,因此我們把社會中間層定義為經濟法上的主體。

1、社會中間層的產生與經濟法的興起具有相似性

經濟法是在政府失靈以及市場失靈“雙重失靈”的背景下產生的,這種“失靈”主要表現為:宏觀經濟不穩定、微觀經濟低效率、社會分配不公。而社會中間層也產生於市場失靈以及政府失靈導致對於一些問題無法及時處理的情況下,其產生主要用於解決“雙重失靈”所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這種產生的背景也完全符合經濟法所追求的平衡個體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經濟增長、保障效率與公平、協調經濟發展的目標,因此二者具有相似性。

2、兩者都注重追尋社會公共利益

經濟法是社會本位法,以追求社會公共利益為主要價值觀念,以社會本位作為其基本立場和歸宿。社會中間層作為從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中分離出來的群體,具有很強的公正公平性。兩者都注重追求社會公共利益為主要目標,均具有很強的社會正義性。

3、經濟法與社會中間層都具有緩沖作用,都發揮著媒介作用

經濟法是介於公法與私法之間的第三法域,伴隨著政府與市民社會的聯系加強,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的不斷完善,傳統的私法以及公法對眾多的主體已經無法進行調整,因此作為第三種法域的經濟法即應運而生,經濟法的出現更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更能在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市民社會、市場與市場之間起到良好的“潤滑劑”的功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對不可避免的社會矛盾也起到了緩沖作用。

二、社會中間層的類型化分析

1、經濟管理主體

經濟管理主體,主要是指依據憲法和行政法設立,由憲法和行政法明確其性質、職能、任務、隸屬關系等,承擔決策、協調、執行、監督等國民經濟管理職能的組織或機構。該類主體是管理性與經濟性的結合,不僅其管理對象具有強烈的經濟性,而且其管理手段也具有強烈的經濟性。當然,經濟管理中不應當排除權力機關與司法機關。

2、社會中間層

社會中間層是指獨立於政府與市場主體,為政府幹預市場、市場影響政府和市場主體之間相互聯系起中介作用的主要團體。主要包括:行業中介性組織、特殊資格的企業以及其他中介組織,這些組織根據法律的規定以及特定機關的授權,享有一定的經濟許可權,並在許可權范圍內進行協調與管理。

3、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是指經營者、勞動者以及消費者等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參加者。市場主體是國民經濟活動的基本單元,國家的經濟管理活動最終通過他們的行為最終得以實現。

三、社會中間層的功能分析

1、分離於政府的功能

(1)公共服務功能。社會中間層主體種類繁多,提供的服務也是多種多樣。就其存在的活動空間而言,他們的公共服務主要分布在經濟鑒證、環境保護、權益保護、社區服務、經濟中介等領域。其基本職能主要是:資產評估、消費者權益保護、社區服務、經濟中介等方面。以美國加工商協會為例,其功能主要表現為:它承擔著教育培訓、科研、食品檢驗、產業規劃、法律咨詢、國際合作、商業保險、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大量工作,為企業提供各種服務,使其受到很好地發展。

社會中間層的這些職能與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職能還是有所不同的,最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其自發性,社會中間層會自發組織社會活動項目以保障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是一種民間的自發性組織或者社會團體。但是其保護的利益卻沒有政府社會保障的范圍廣。

(2)社會保障功能。社會保障是指國家通過立法,積極動員社會各方面資源,保證無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種意外災害的公民能夠維持生存,保障勞動者在年老、失業、患病、工傷、生育時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同時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逐步增進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國民生活質量。社會中間層提供社會保障的對象主要是:紅十字會、慈善組織等。

2、獨立於市場的功能

(1)對市場的監督功能。社會中間層可以在交易的過程中對交易相對人的資格、交易標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對交易的價格、真實性進行審查。

(2)自律功能。社會中間層是相對於政府與市場主體而言的,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它可以通過頒布內部章程來約束內部成員,此種自律性的行為不受其他任何成員的干涉。但是這種自律性必須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違背法律的行為是不受法律所承認的。

3、調節政府與市場之間關系的特有功能

(1)溝通協調功能。社會中間層的最突出的額特性就在於其協調性。政府與市場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社會主體,一方的急劇膨脹會導致另一方的權益受損,因此需要社會中間層進行介入,以平衡兩者之間的利益。具體表現為:社會中間層主體將政府制定或出台的政策、法律傳達給社會主體,使其更好地貫徹國家的政策或法律意圖,規范自己的行為、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社會中間層主體也應當將其掌握的大量的市場信息反映給政府,使其制定出更符合市場規律與需求的經濟政策。此外,社會中間層的作用還體現在調節市場主體之間的矛盾與沖突。

(2)保護恢復功能。社會中間層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保護單獨個體的利益,尤其是保護弱勢社會群體的利益,恢復其被侵害的權益,社會中間層可以利用其相對有利的地位以及專業化的知識水平來組合優勢資源,去幫助更多的弱勢人體。

(3)預防功能。為預防市場失靈,國家需要有效的介入到市場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但是過多的政府幹預,會阻礙市場發展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因此社會中間層必須要保障國家干預的適度性與有效性,預防過度干預帶來的惡果。

(4)補充完善功能。對於國家以及市場難以進行調節的領域,社會中間層應該積極明確自身任務,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健全做出最大的貢獻。

四、結語

社會中間層作為經濟法主體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中間層作為新生力量,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我們在研究其具體內容以及運行機制的同時,也要注意在法理、學科等角度突出其重要地位,以此來獲得更多的重視。我們要通過更多的途徑來發揮其積極作用,減少消極作用,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做貢獻。
猜你喜歡:
1. 有關經濟法方面的論文發表

2. 關於經濟法方面的參考論文範文

3. 經濟法的論文參考

4. 有關於經濟法的免費論文

5. 國際經濟法的價值論文

國際經濟法的價值論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國際經濟法的價值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際經濟法的價值論文1

摘要: 國際經濟法是法學中近幾年興起的一個分支學科,國際經濟法主要研究的是國際經濟關系中的法律問題以及這些問題的發展規律。國際經濟法自從分支成為一個特別的學科之後,在我國的法學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對於解決國際經濟中的很多法律問題都提供了權威性的解釋。

關鍵詞: 國際經濟法;價值;法學

國際經濟法是一種協調國家間的利益以及國家對跨國經濟行為及進行管理調控的法,在當前對於法律的研究中,絕對不能僅僅局限於對於法律規范上的研究以及解釋,而是應該結合當前經濟一體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形勢,對於當前的國際經濟法進行價值理論上的研究和探索。

一、國際經濟法的一般價值

國際經濟法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中有著多元以及多層次的價值,對於當前經濟的發展以及推動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國際經濟法雖是法律的一個分支,但是作為法律的一個部分,是絕對不會違背法律的一般價值。法的公共價值包括了公平、效率、正義、秩序,這些價值在國際經濟法中都有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並且國際經濟法在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有者自己獨特的價值,從而維持著經濟的正常運行與發展。

(一)國際經濟法的自由價值

國際經濟法的自由價值在國家之間進行交易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首先就是國傢具有制定宏觀經濟發展戰略的自由,這是國家主權在經濟領域上的具體體現。其次,在國際經濟法中的規定中,國家有對於關於本國的經濟活動中有進行管制的自由。在自由貿易的市場經濟交易過程中,國家要在進行經濟貿易的過程中對於貿易的順序以及貿易的過程給予一定的管制,從而維護國際市場的秩序。然後,在國際經濟貿易的過程中,國家應該賦予交易者進行交易活動的自由,最後,國際經濟法中的自由價值也包括在國際間進行貿易的過程中國家應該允許商人在交易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跨越國境的流動的自由。

(二)國際經濟法的秩序價值

在市場經濟運行的過程中,秩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維持秩序除了宗教,道德和其他的社會規范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法律。國際經濟法的秩序價值就指的是在國際經濟交往的過程中能夠對於私人管制以及調控進行有力的規范,使得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能夠在較好的國際貿易環境中有序進行。

(三)國際經濟法的正義價值

正義,實際上是一種情感上的詞語,總的來說就是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會出現偏頗。在當前經濟全球化以及經濟一體化的國際經濟環境中,正義已經成為國際經濟法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標准。在國際經濟法中,正義價值主要包括的是經濟公平和經濟正義,即在經濟交往的過程中,要追求利益分配的算數平均和幾何平均的狀態,從而達到公平,同時在經濟貿易的過程中能夠維持強者以及弱國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得交易過程中能夠使得兩國的利益達到一種平衡狀態。

(四)國際經濟法的效率價值

在國際經濟范圍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提高效率,這樣才能更快的促進國際間經濟的發展,提高不同國家的經濟實力。國際經濟法的效率價值主要體現在國際經濟法對於不同的問題需要完善的處理條款,從而確保國際間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另外在進行經濟交易的過程當中,如果遇到關於國際經濟的糾紛問題,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促進國際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二、國際經濟法的特殊價值

(一)國家經濟法的現階段價值———維持國際經濟新秩序

在現階段過程當中,國際經濟法追求的價值就是維持國際經濟新秩序,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過程當中,國際經濟法應該保障各國在貿易的過程中能夠自由活動,在國際經濟貿易中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沖突控制出現的經濟偏差,從而促進一種和諧的國際經濟秩序。

(二)國際經濟法的終極價值———使得人們追求幸福生活

在經濟繁榮的過程當中,始終不能放棄的就是人類的利益。人文主義將世界的.目標直接推向了人,在目前經濟全球化與經濟一體化的過程當中,國際間的貿易雖然促進了各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終極目標就是使得人民能夠追求幸福生活。這就要求國際經濟法體現的終極價值就是使得人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否則國際間貿易的數字增長是沒有意義的,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維護本國人民的整體利益。

總之在討論國際經濟法價值的時候,應該在法律的基礎上來總結國際經濟法的一般價值,然後在總結國際經濟法在當前社會中的特殊價值即維持國際經濟秩序以及使得人們追求幸福生活,從而使得國際經濟法,能夠更好地為各國之間的國際貿易服務,促進各國經濟增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余勁松,吳志攀.國際經濟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5.

[2]張文顯.馬克思主義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國際經濟法的價值論文2

在理論法學的領域中,法的價值一直被學者所關注,在部門法學中,其仍處於初始階段。國際法與其餘部門的法律相比,在價值問題方面表現更為突出。價值需求的滿足更為復雜、困難,所以國際法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從本質上來講,這一問題的產生與其價值特殊性有著直接的關系。人作為價值的主體,超越了民族、國家的范圍,導致其在擁有共同價值時形成較為困難。所以國際經濟法在價值主體方面構成的價值需求是否相同,有哪些需求,怎樣才能實現這一系列問題是本文對國際經濟法價值探究的主要目的,也是本文的立意之所在,為日後國際經濟法價值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一、國際經濟法價值相關概念的闡述

(一)含義的闡述

通常來講,國際經濟法價值主要指的是國際經濟法對於人所表現的意義。主要涵蓋兩部分,其一,「人關於國際經濟法的絕對超越指向」;其二「國際經濟法對人的需要的滿足」。就前者來講,因為在需求方面,沒有止境,所以法的價值與現實相比,必然存在超越性,也成為人們對自身理念以及信仰的表現方法。所以法的價值在現實中與理想狀況只可以無限的接近,而不能統一。如果二者統一,法也就喪失意義了。就第二部分來講,因為價值取決於主體,所以國際經濟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是最基本的任務,也是其根本意義的體現。在實際中,人的需求得到滿足分為兩部分,第一,人們將特定需求進行法律化,受法律保護,第二,將法律保護的需要轉向現實化。就前者來講,需要通過立法實現,而後者需要守法、執法進行實現。總結以上兩部分可知,國際經濟法價值將人作為主體,並將人們的一些期望融入進去。它對國際經濟法存在於社會的規律、形式等方面不在關注,而轉向關注於其理想狀態。以此作為參照物,對國際經濟法實際的實施進行思索及評價。

(二)國際經濟法價值的特點

1.獨特性

就國際經濟法來講,其價值目標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其在經濟與國際之間立足,所以其價值目標與非經濟以及國內兩種法律存在差異。在國際法的領域中,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私法以及公法進行對比,前者對經濟主權也較為側重,而且其在發展以及合作兩方面的闡釋也並非後者能夠媲美的。

2.價值主體具有多元性

就共同價值來講,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歷史發展環境、經濟條件等方面是共同價值構建的主要因素。就國際經濟法價值來講,其關系主要因為文化、地域等方面存在較大距離造成共同價值的構建非常困難。

3.價值設定具有復雜性

就價值實現而言,在法律制度中將其價值目標滲透進去是首要條件。但是因為價值主體具備多元性,所以在價值觀方面也各不相同。在每個國家裡,每位公民在價值目標的珍視程度方面各不相同,而且都希望設置到法律法規中,這就導致價值在設定方面具有一定的復雜性。

4.價值認同具備自願性

對價值體系以及特定價值進行認同主要有兩種方法,分別是強迫與自願。和國內法進行對比,認同國際經濟法價值以及其本身以自願為主,存在很多任意的慣例便是主要表現。

5.價值實現具備困難性

價值實現因以上特點的存在,所以其實現非常困難,也就造成國際經濟法的實際與理想狀況存在很大的差距,國內法中非常少見。

(三)法的價值探究的重要性

對法的價值而言,對其重要性進行探究首先應對其自身重要性進行研究。價值追求是法律認知以及實踐的重要基礎及起因。其並不是單一的校正惡法,還是促進法律發展的重要因素,滲透於法律的整個環境。如果缺乏法律價值,其發展一定會受到阻礙。其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餘方法不能進行替換。在法學研究中,法律的現象以及價值的研究非常重要。就前者來講,其主要功能是對人在法律中處於主導地位進行確定,其目標主要是為了更好的駕馭法律,更好的為人們服務。就後者而言,其認為主要是對法律現象進行解釋,主要探究目標是如何採用法律合理的對人們進行統治。

二、國際經濟法的價值目標

(一)秩序

就國際經濟法而言,其秩序主要表現在國際經濟秩序方面,是國際經濟新秩序。與國內進行對比可知,在國際中,人們更迫切的需要秩序,而確立秩序的難度卻非常大。主要原因是在國際社會中,沒有很好的保障各國利益以及意志,造成各國在利益的劃分以及調整方面存在差異。這些問題也就直接造成混亂無序的局面。國內與國際相比,國內在秩序方面通常較好,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出現無序狀態,以國家的強制力為意志,通過法來劃分利益,並使其擁有法律化,合理化。

(二)正義

在上文中,從秩序的分析可知秩序主要是國際新秩序。主要原因是只有國際新秩序才能具備真正的正義。就國際經濟的舊秩序來講,其構建的基礎主要是歧視以及強權政治,所以其正義性非常欠缺。就正義而言,其屬於歷史范疇。著名學者恩格斯曾經說過,正義不會永遠存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正義的含義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而國際經濟法也在不斷的進行演變。就國際經濟法而言,當前從強調法律外在的平等性以及統一性向其內在的奮斗性逐步發展,這一發展也是形式正義與實質正義之間的轉變。

(三)主權

站在國際層面的角度分析,國際社會主要由民族與國家組成。如果國內法沒有主權庇護,那麼其追求的價值也很難實現,所以人們對於主權有很強的依賴性。在國際經濟的范圍內,經濟主權是其主要體現。這就表明在其國內,各種資源與活動都擁有永久主權。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表現了各國在主權的平等性。在國際經濟法的各項原則中,經濟主權這一原則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構建國際經濟的新秩序時,起到基礎性作用。但是因經濟的發展產生主權過時的言論。所以,對於主權應給予重新審視。

(四)安全

就安全而言,其餘秩序、正義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如果秩序的正義性較強,那麼其必然屬於安全秩序。就安全來講,將其作為實質性價值。在社會的關系中,正義是安全必須融入的東西。所以站在這個角度來講,法律規范與安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他們重點關注的內容是避免人們受到各種侵害。站在緩和的視角來講,安全還與人們的困苦、偶然事件等方面有密切的關系。就國際經濟法而言,安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當前,國際經濟法得到調整,在國際金融、貿易以及投資三方面中,安全價值都非常重要。

(五)自由

人們對自由都存在著渴望,也有很多學者對自由進行探究。通常來講,自由的含義涵蓋三方面,其一是字面,其二是哲學,其三是法學。如果想擁有自由,就必須認同客觀規律。對於社會生活來講,人們的社會生活一定要有組織,被秩序所制約。因此,人們必定受到一定的拘束,以此來換取一定的自由。所以自由只是相對而言,與限制緊密聯系。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總是採用各種秩序以及機制的構建來確定自由。因此,在法的價值中,自由必定占據一席之地。但是對於自由的理解不能過於簡單,而是從社會以及個人的角度出發進行全方位的解釋,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自由的價值。

(六)效率

就效率而言,其通常指的是在投入量確定的前提下能夠獲取的產出量。換而言之,就是通過最少的資源消耗換取相同的效果。亦或者採用相同的資源,獲取最好的效果。效率與自由、秩序等特徵相同,在法律價值的目標中,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內容。就社會來講,如果其各方面較為優秀,那麼其不僅在秩序、公正以及自由等方面較好,而且還存在較高的效率。如社會較為完善,那麼如果其一定要擁有高效率。

(七)其餘價值目標

在本章節中,國際法價值除去以上六方面價值目標之外,還涵蓋其餘價值目標,例如人權、合作,發展、理性、人權等方面。

三、國際經濟法的價值實現

就法的價值而言,其目標將人們對法期望的形態展現出來。他在社會的實踐過程中,經過不斷概括以及後人的精煉而形成。對於法的價值來講,其實現主要表現人類期望的現實化。但是因為其目標存在超越性,所以其價值實現只能無限接近。國際經濟法與其餘部分法相比,在價值實現方面相同,與法律實踐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通過法律監督以及人們自覺遵守才能將法的價值體現出來。因此,法在自身實現以及價值實現方面相同。

(一)實現條件

對於價值而言,人們對其渴望程度與其實現的難度幾乎成正比例。法對秩序追求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往往缺乏秩序。同樣,法對於自由以及平等追求也是因為人們沒有獲得理想的自由,沒有得到理想的平等。人們無法實現理想價值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阻礙因素造成的。消除阻礙因素需要三方面條件。其一,對於法律制度來講,其應該擁有良好的設置。任何國際經濟法在制定製度的過程中因為價值存在爭議。如果立法較為成功並得到完善,那麼國際經濟法在價值表現方面獲得統一。其二,需要徹底的實施法律制度。國際經濟法因保障機制的欠缺導致其價值實現主要有國家的政府以及自願來完成。而其實施主要是通過每個國家制定特定的規則來實施。其三,國際經濟法的價值獲得認同。就國際社會來講,如果人們對國際經濟法在價值方面的認同逐步提升,那麼其價值定會實現。

(二)國際經濟法價值的矛盾及解決

就價值主體來講,其具備多元性以及復雜性,這就是國際經濟法在價值的實現方面較為困難的主要原因。因為價值主體實質特性即為人們因價值觀念不同而產生的沖突。站在「應然」的視角分析,法的價值在體系方面較為和諧。換而言之,法的制定要遵守完善的規則,各種價值的目標也都融入進去。保證各種價值目標最大限度的實現而彼此之間不會產生沖突。那麼沖突只能來源於人們對法的價值准則、價值目標、各種目標的認識程度。在法的價值探究范疇中,對價值准則產生的沖突研究極其重要。只有對實際生活中產生的價值沖突進行研究,才可以尋找沖突產生的根源以及具體的解決措施。這對價值目標的實現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當前,在國際經濟法中,產生的沖突主要有四方面。

1.正義和秩序。在國際經濟法中,對正義秩序的追求較高,但是在實際中,正義和秩序卻在很多時候背離。因此,只有國家得到不斷發展,提高國際地位。在國際制定新規則時,融入自身利益以及意志,進而獲取新秩序。

2.秩序和自由。首先在秩序范圍內,自由屬於個性發揮,但並不是任意發揮。其次,在人們實現自由價值與其餘價值時存在沖突。所以,秩序與自由在國際經濟法范疇內產生沖突的根源是自由和秩序的不合理性產生的。

3.效率和公平。為了實現公平而犧牲效率,但是因效率的犧牲又造成公平的喪失,這就產生了沖突。為解決兩者間的沖突,著名學者奧肯提出因社會領域的差異採用不同的解決措施。此種區分解決的措施對二者沖突的解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合作與主權。如果合作雙方以獨立及主權為基礎進行合作,那麼主權與合作將不會產生沖突。如果因為強權的威脅而進行合作,那麼主權與合作之間極易產生沖突。所以,只有各國共同努力,制定新規則方能解決兩者沖突。

四、結語

在本文中,通過相關概念的闡述、國際經濟法價值、價值目標以及價值實現對國際經濟法價值進行深入的探究。就法而言,應該是公平、善良的,與價值理想相符合。但是在實際中,因為邪惡的存在,造成其與價值目標相悖。就本文的研究意義而言,因為國際經濟不斷發展變化,所以並不是解決經濟交往中存在的問題,而是促進國際經濟法的發展。使其擁有一個較好的發展方向,從而構建良好的國際經濟環境。

;

6. 寫一篇不少於2000字的關於經濟法的論文

改革開放以來,個人獨資企業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發展,現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繼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出台之後,1999年8月30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1 次會議又通過了個人獨資企業法,這標志著我國市場經濟三大基本企業形態均已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法律框架初具規模。一、個人獨資企業的法律定位獨資企業即一個人單獨投資設立的企業。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雖然獨資企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但美國、加拿大並無專門的獨資企業法,對獨資企業的法律范散見於憲法以及稅收、專賣、合同和破產等方面的法律中[1],獨資企業這個術語甚至在德國是聞所未聞的[2],他們對獨資企業是根據民法和商事法律來調整的。因為他們認為個體完全控制著企業,沒有企業內部的其它組成成分的利益可以考慮,這種類型的商事企業並不使個人免於任何責任,這樣,沒有必要單獨立法以調整獨資企業的組織和運營[3].我國是從企業形態的角度來構築市場主體法律框架的,有法可依的法制要求使與公司、合夥企業並存的獨資企業必須有相應的法律規范。有人認為,國有企業、合作制或集體所有制企業或者組織包括由國有和合作制主體控制的各種經濟組織,是根據經濟法的主體制度成立的,其他經濟活動主體則多是依民法和行政法設立的[4]. 這種將非公有制企業主體與公有制企業主體人為割裂開來的觀點是不足取的。因為市場經濟不分公、私,各種主體一律平等。我國關於市場主體的立法體制已經逐步摒棄了計劃經濟時代的立法模式,公司、合夥、獨資企業主體法律體制在我國的建立,已經做出了明確的結論。我國在立法過程中關於獨資企業的法律定位,因對「獨資」的理解不同而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1)「一個投資主體」說。 認為凡一人或一個投資主體開辦的企業,均納入獨資企業法調整,其中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獨資企業,換言之,可將中國現有的非公司形態的國有獨資企業、集體獨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私營獨資企業及有門點的個體工商戶(俗稱座商)均納入獨資企業法調整[5].此觀點為廣義說。(2)「一個自然人投資」說。認為獨資企業是指由一個自然人投資,企業財產為投資人所有,投資人對企業債務負無限責任的企業,分為私營獨資企業和全部資本由一個外國人投資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6]. 這可稱為狹義說。(3)「限定的單個自然人投資」說。 僅把獨資企業限定在單個自然人投資設立的企業范圍內,而將無固定場所的臨時攤販或沿街叫賣者及無相應從業人員的家庭手工業者排除在外[7]. 此為在狹義基礎上的限定說。上述第一種觀點,以投資形式為界定標准,主張所有獨資設立的企業都納入獨資企業法調整,理論上正確,也比較理想。但我國的國有獨資企業、集體所有制獨資企業比較復雜,如此立法與現行的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鄉鎮企業法等難以協調,為此,有人認為應有一個過渡期,主張先對自然人單獨投資設立的企業進行規范,將私營獨資企業和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以及外國自然人單獨投資在中國設立的企業作為調整范圍[7 ](p35)。而剛頒布的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顯然採取了嚴格的「限定」說。該法較草案增加了「個人」的限制詞並在法律定義中將其明確為自然人,把法人排除在獨資企業之外;其附則規定「外商獨資企業不適用本法」,又將外國人予以排除。因此,個人獨資企業法對獨資企業是有相當限制的。根據該法第2條定義規定,「個人獨資企業, 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筆者認為,我國法律對個人獨資企業的定位包含以下內容:第一,「獨資」指一個自然人投資設立的企業,投資的「自然人」僅指中國人,不包括外商。如果外國自然人單獨投資在我國設立企業,應當適用外資企業法,屬於外商獨資企業。那麼香港、澳門、台灣的單個自然人可否成為我國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呢?筆者認為不可。我國實行一國兩制,依據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第85條的規定,這些地區的個人以及在國外居住的中國公民在大陸設立全部資本為其所有的企業,要參照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辦理。在審判實踐中,涉港、澳、台案件也都是參照涉外案件的有關規定審理的。因此,港、澳、台同胞在我國境內設立個人獨資企業也不適用個人獨資企業法,而是參照有關外商獨資企業的規定辦理。第二,投資以及企業所得財產為投資人所有,投資人即企業的主人。個人獨資企業的顯著特徵是個人所有制企業,投資人的投資以及企業所得收益均歸個人所有,投資人享有企業財產所有權,其有關權利可以依法進行轉讓或繼承。同時,投資人也是企業的負責人和代表人,享有企業的經營權和管理權。當然,他可以自行管理企業事務,也可以委託或者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負責企業的事務管理。其委託或聘用他人管理企業事務形成委託合同關系,依法應與委託人或聘用人簽訂書面委託合同,明確委託的具體內容和授予的權利范圍,如果因授權不明造成善意第三人利益損害時,應承擔民事責任,受託人明知授權不明而實施所委託行為的,負連帶責任。投資人對受託人或聘用人職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第三,個人獨資企業非法人組織,投資人以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個人獨資企業不是法人,它的民事權利與義務由投資人即企業的主人享有和承擔,並且投資人還要以自己的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雖然個人獨資企業與一人公司相似,但一人公司為企業法人,公司以企業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出資人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我國法律沒有一人公司的規定(國有獨資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的一種特殊形式),因此,個人獨資企業資本再多、人員再眾、規模再大,也只能是個人獨資企業,不能成為公司。由於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是以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避免了一人公司股東濫用公司人格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可能,從而也省卻了法院在案件審理時運用「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麻煩。第四,該企業是設立在中國境內的一個市場經營實體,不包括個體攤販和無必要從業人員的個體工商戶。所謂「在中國境內設立」,是指在我國的國境和邊境內設立,排除了國境線外的外國和與港、澳、台劃定邊界的港、澳、台一方。所謂「經營實體」,是指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經營組織,含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以及必要的從業人員。這些條件的要求,將個人獨資企業與公民經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從事工商業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區別開來。對於那些資金雄厚,頗具規模,已經擺脫了擺攤設點、流動銷售經營方式的個體工商戶,如果符合個人獨資企業條件的,應當允許他們轉為個人獨資企業。至於私營企業暫行條例中「僱工8人以上的營利性經濟組織為私營企業」的規定, 沒有科學依據,個人獨資企業法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僱工人數不能作為個人獨資企業的衡量標准,但「必要的從業人員」尚需有關機關作出解釋,以使司法實踐有可操作的圭臬。二、個人獨資企業法規定的民事責任(一)個人獨資企業的民事責任個人獨資企業因其投資主體的單一性和業主對企業控制的單獨性,決定了法律將業主人格與其獨資企業人格視為一體[6](p283), 但個人獨資企業與其業主畢竟不能等同。作為出資人,他投入獨資企業的財產是有定數的,按個人獨資企業法的規定,在他設立獨資企業時就申報和明確了出資額,並可作為獨資企業的注冊資金。其投資可以是他的全部財產,也可以是他個人全部財產的部分;其獨資企業的收益也不一定是他的全部收益。因此業主的人格與獨資企業的人格只能「視為」一體,而不能在二者之間劃等號。而對於個人獨資企業來講,其財產是相對固定的,與業主的個人財產有區別,即投資人的出資和獨資企業的收益為獨資企業的財產。因而,當個人獨資企業對企業債務承擔責任時,要以其企業的全部財產予以清償,不足清償時,由出資人以個人其他財產予以清償。實際上,個人獨資企業本身是非法人組織,它沒有自己的財產,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就是投資人(業主)的財產,與其說獨資企業承擔民事責任,不如說投資人(業主)承擔民事責任確切,說獨資企業承擔責任只是一種習慣而已。對此觀點,筆者在以下的敘述中不再重復。個人獨資企業解散時,其財產用於清償企業債務,清償順序如下:(1)所欠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用;(2)所欠稅款;(3 )其他債務。前一順序沒有清償的,後一順序不得清償;同一順序的,按照比例清償;不足清償的,由投資人以其他個人財產清償。依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第14條的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可以設立分支機構,其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由設立該分支機構的個人獨資企業承擔。(二)投資人的「無限責任」投資人對獨資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是獨資企業的顯著特點,也是各國立法的通例。其無限責任,是指當獨資企業財產不足清償企業債務時,投資人以個人其他財產予以清償,直至全部清償,若不能全部清償則個人亦破產。我國目前不實行個人破產制度,若個人財產仍不足清償,以後也無能力清償的,則成為無法執行的「死債」,往往被免除清償責任。但是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若是家庭經營的,要以其家庭共有財產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而個人獨資企業法第18條的規定不同,要「投資人在申請企業設立登記時明確以其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才「應當依法以家庭共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這就有了時間上和形式上的限定。在時間上,限定於申請設立企業登記時,而不是其後實踐意義上的家庭經營。在形式上,限定於明確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財產出資,明確的方式通常在獨資企業設立申請書中載明,或者在有關的證明文件中註明。如果不能提供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確切證明的,司法機關在處理糾紛時不能用其家庭共有財產清償個人獨資企業債務。就是說,以個人財產承擔無限責任要注意范圍,不能不加限制地把其家庭共有財產用來承擔個人的無限責任。投資人對企業債務的無限責任,還體現在企業的解散和清算中。個人獨資企業法第30條規定,清算期間,在未按法定順序清償債務前,「投資人不得轉移、隱匿財產。」第42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及其投資人在清算前或清算期間隱匿或轉移財產,逃避債務的,依法追回其財產,並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即使在企業解散後,投資人仍在一定條件下承擔無限清償責任。該法第28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解散後,原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仍應承擔償還責任,但債權人在5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償債請求的, 該責任消滅。」這里的「債權人在5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償債請求的, 該責任消滅」應為債權人行使權利的除斥期間,用「責任消滅」的措辭似有不妥。在投資人的財產性法律責任中,還有一個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沖突協調問題。投資人的財產是有限的,如果既有民事賠償責任,又有罰款、罰金或沒收財產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如何處理?個人獨資企業法第43條規定:「投資人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就確立了投資人財產性法律責任的民事賠償責任優先的原則。根據這個原則,投資人的財產足以承擔各項法律責任時,分別承擔;不足承擔各項法律責任時,民事賠償責任優先承擔。如果不同的司法機關分別對投資人作出財產性法律責任的裁決,也要按此原則處理,即使先作出行政、刑事裁決的,也不能置民事債權人利益於不顧,其民事經濟糾紛案件的處理機關可依據該條規定與其他司法機關協調,先行用投資人的個人財產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三)受委託或被聘用管理企業事務人員的民事責任個人獨資企業一般比個體工商戶規模大,有些還在外地設立分支機構,為生產經營的需要,投資人往往委託或聘用他人管理企業事務。依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第19條第3款的規定, 「受委託或者被聘用的人員應當履行誠信、勤勉義務,按照與投資人簽訂的合同負責個人獨資企業的事務管理。」該法第20條規定:「投資人委託或者聘用的管理個人獨資企業事務的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一)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賄賂;(二)利用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佔企業財產;(三)挪用企業的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四)擅自將企業資金以個人名義或者以他人名義開立賬戶儲存;(五)擅自以企業財產提供擔保;(六)未經投資人同意,從事與本企業相競爭的業務;(七)未經投資人同意,同本企業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八)未經投資人同意,擅自將企業商標或者其他知識產權轉讓給他人使用;(九)泄露本企業的商業秘密;(十)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那麼,受委託或被聘用管理企業事務的人員如果違反合同義務,從事了法律禁止的行為,給投資人及個人獨資企業造成損害,如何承擔民事責任呢?個人獨資企業法在法律責任一章作了兩條規定。第一,受託人或被聘用人違反合同的損害賠償責任。該法第38條規定:「投資人委託或者聘用的人員管理個人獨資企業事務時違反雙方訂立的合同,給投資人造成損害的,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該條規定的責任屬於違約責任,但該違約責任的承擔是有條件的:一是違反與投資人訂立的管理企業事務的合同;二是管理企業事務的行為;三是給投資人造成損害。三個條件須同時具備,否則,受託人或被聘用人不承擔違約損害賠償責任。第二,受託人或被聘用人侵犯企業財產權益的責任。在企業事務管理中,可能發生受託人及被聘用人利用職務或工作之便侵佔企業的財產或利益,為此,該法第46條規定:「投資人委託或者聘用的人員違反本法第20條規定,侵犯個人獨資企業財產權益的,責令退還侵佔的財產;給企業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條規定的民事責任方式,一是退還,二是賠償。當該企業財產或利益仍存在的,用責令退還的責任方式;但該財產或利益不復存在的,用賠償損失的責任方式;如果退還了財產還有其他損失的,則可與賠償損失的責任方式並用。另外,該法第40條「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沒有像第43條那樣規定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沖突協調問題,筆者認為,不能套用第43條的規定。因為投資人的民事責任一般是對企業外部而言的,法律要充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市場經濟條件下民事債權優先受償有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立法價值取向也已適應世界潮流,由國家本位向個人本位轉變,該條是一個體現。而受託人或被聘用人與投資人是企業內部關系,受託人或被聘用人利用企業事務管理之便從事違法犯罪行為,投資人負有失察責任,由投資人承擔因此而引起的不利法律後果是應當的,有利於企業的科學管理和市場經濟秩序的完善,投資人無權因受託人或被聘用人而招致的財產性刑事責任向受託人或被聘用人追償損失,即使提起民事訴訟,法院也應不予支持。

7. 經濟法課程論文-試論社會保險法律制度與社會福利法律制度的異同-2500字就可以,交老師的

一、社會保險法與勞動法的關系

(一)黃越欽教授關於勞動法與社會法關系的分析

已故黃越欽教授系我國台灣地區著名法學家,他對推動台灣地區勞工法、社會法進步發揮了繼上世紀史尚寬教授之後承上啟下的作用。黃程貫教授、郭明政教授等皆是其學生,先行教育,之後任大法官。黃教授留學於奧地利,對於奧地利、德國法制有著精深研究,他所處的時代已是社會法大有發展的年代。在他的鼓動之下,黃程貫教授、郭明政教授赴德學習、研究勞動法和社會法,後兩位在我國台灣地區勞動法與社會法研究及立法中所發揮的作用為學界公認。黃越欽教授專門研究勞動法,對於社會法亦有相當研究。其在大陸地區發行的《勞動法新論》對於推動大陸地區勞動法進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黃越欽教授對於勞動法與社會法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對社會法的關注幾乎全部集中於社會保險法。其中觀點如下:

1.勞動法與社會法的並存關系。所列事例為勞工保險中職業災害保險醫療給付與全民健康保險給付。失業保險給付與資遣費的給付都呈現並存狀態。

2.社會法取代勞動法的關系。他認為:「所謂取代關系指,原屬勞動法范圍之內容,由社會法取代,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1952年國際勞工組織的社會安全最低基準公約,將勞資沖突中的重要內容改以保險之方式替代……」,[1]尤其是人民年金取代退休金制度。[2]

3.社會法優先於勞動法的關系。職業災害保險責任優先於僱主責任。

4.勞動法與社會法的互補關系。他認為:「不論失業或退休,均對勞動者之經濟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為維持勞動者之基本生活水準,遂有令僱主支付資遣費及退休金之制度。惟或因要件不符或因雇無資力,並非所有勞動者均能受惠,而開辦失業保險以補其不足。」[3]

5.勞動法與社會法的競合關系。勞保職災醫療給付與健保醫療給付,可選擇適用。

6.勞動法向社會法的過渡關系。退休金、勞保老年給付、人民年金將逐步過渡。[4]

黃越欽教授所指社會法系德國法中的社會法,一般包含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與社會補償制度,台灣地區襲用德國法概念,與中國大陸地區社會保障法概念略同。事實上,社會法與勞動法的關系集中體現在勞動法與社會保險法的關繫上。

(二)中國大陸的實踐

1.實在法體現。中國大陸地區自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勞動法失去了存在的社會土壤。即便是改革開放初期,勞動法亦僅僅是名詞而已。但是,企業勞動關系的變遷,使消失多年的勞動法概念逐漸成為實在法。自上世紀80年代後眾多勞動法規的頒布到1994年勞動法的出台,中國勞動法逐漸增多和成熟。1986年頒布實施的《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第四章「在職和待業期間的待遇」和第五章「退休養老期間的待遇」已經涉及到了社會保險概念和制度建構思路。該行政法規中已經使用了「社會保險專門機構」概念。《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的實施應當是勞動力市場化的里程碑,亦是中國勞動法制恢復的起點。勞動合同是僱傭勞動的法律形式,勞動合同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保險制度的建立幾乎同時起步,中國特色非常鮮明。可以說,勞動法律規范和社會保險法律規范雜揉在一體中,更准確地說,當時的社會保險實質上是針對勞工保險。1994年7月5日,《勞動法》頒布,該法第十章「社會保險」就社會保險的種類、基本內容作出了原則性規定,在《勞動法》中規定社會保險專章。筆者推測,當初人們對勞動法與社會保險法之間到底關系如何並不清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都以保護勞動者利益為出發點。

本世紀以來,「社會保障」概念逐漸成型,之前的「勞動法」漸成「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在越來越多的實在法頒布後已經開始逐步分離,尤其是2007年《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和2010年《社會保險法》的頒布,使得過去將「社會保險」規范認定為勞動法律規范的認識逐漸得到矯正,更多的人感知勞動法與社會保險法的差異與區別。

2.學界狀態。在我國,社會保障概念至1998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成立後偶有提及,但大學課堂上尚無「社會保障法」課程。而講授勞動法的教師大部分也將「社會保險」作為勞動法課程的內容。勞動法學領域研究,不僅落後於僱傭勞動實踐,亦落後於立法展開,當初講授勞動法課程時將社會保險作為內容幾乎沒有異議。

2006年之後,中國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成立,該研究會主要以高校勞動法和社會保障師資為班底,已經出現了側重,即有的老師相對專注於勞動法,有的老師則專注於社會保障法。但是,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學者隊伍並未分野。不像有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學界,該領域的學者隊伍已經在分列而立,彼此有聯系但相對獨立。目前,大部分學者已經意識到勞動法與社會保險法的差異。不過,系統性地闡釋兩類不同法律規范異同的研究成果幾乎未見。

(三)勞動法與社會保險法異同點與未來趨勢

1.一般來講,先有勞動法,後有社會保險法。從時間節點上看,勞動法應當是歷史兩百年以上的法律制度,而社會保險法歷史不過百餘年。勞動法的產生是調整勞資關系的需要和結果,或者說,勞動法的功能和作用就是在勞資之間進行平衡,因勞資關系之強弱變更而由不同力度之勞動法調整。社會保險法的產生是在勞資關系調整遇到僵局之後的結果,勞資關系的調整在勞資關系不能維系或勞資關系中斷後陷入了僵局。例如勞動者年老、疾病、職業傷害、生育等情況下勞資關系終止後,勞動法已經難以「再」發揮作用。換言之,當勞動者不再是勞動者的時候,當事人已經不成其為勞動法上的當事人。這些退出工作崗位的勞動者需要有另外法律制度的庇護。

2.勞動法的給付為私法上的給付,而社會保險法為公法上的給付。在不少學者的認知中,勞動法屬於私法,或者說是私法的特別法,這種認知是從給付的當事人角度的判斷,即僱主對於雇員的工資給付,屬於私法上的給付。不過,我們認為勞動法並非完整意義上的私法,它僅從給付角度具備上述性質,大量的勞動基準,尤其是職業安全衛生制度大部分屬於公法規范。社會保險法的給付全部為公法上的給付,保險人為公法上的主體,保險給付對象—被保險人為自然人。自然人一般先覆蓋勞工階層,之後覆蓋其他社會群體。

3.皆屬於社會政策導向的產物,皆針對勞工問題,皆屬於社會立法的范疇。「勞動法與社會法為20世紀以來所成長的兩大法域,其發達與整個人類歷史進程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也刻畫出意識形態對法制的深遠影響。」[5]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常常被稱作是勞動關系,而勞動關系的形成集中體現在工業革命後形成的產業僱傭勞動,形成於勞資對立統一的展開,並成為社會問題中心點的勞動問題。「勞動問題是工業革命後所形成的新課題,也是近兩百年來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社會問題。英國人瓦特發明蒸汽機作為生產動力之後,勞動者原來是生產工具的主人,現在變成了工具的附庸,有錢的資本家可以買工具建工廠大量生產坐在家裡發財,無錢的勞動者只好受雇於開工廠的資本家每日賺取微薄的工資以維持生活,從此勞動者與生產工具的所有權分離,資本家與勞動者的階級對立,利益難以協調,問題日益嚴重。此一問題,隨著工業化的擴展,由英國擴及歐洲、美洲、澳洲,乃至於亞非拉丁美洲,成為世界性的社會問題。」[6]勞動法的產生與發展體現在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勞資關系永恆不變的話題,任何工業化國家和地區都無一例外地演繹著社會存在與法律建構的整體,即勞動關系的生成與調整勞動關系的勞動法的產生與發展。而這一進程深刻反映了公共政策或社會政策導向,如同其他法律門類必然存在相應的政策一樣,勞工政策是重要的社會政策。勞動立法亦是重要的社會立法之一。社會保險法產生之初即以保勞工之險為使命,至今,社會保險中相當部分仍以職業人群為保險對象,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地區勞工政策的動向,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政策動向。可以這樣講,社會保險法制較為完備的國家和地區,其社會主義特徵突出、整體或團體主義色彩鮮明;而社會保險法制建構不夠齊整的國家和地區,其資本主義特徵突出,自由主義或個體主義色彩鮮明。該法同樣深刻地反映了當地勞工政策和社會政策動向。

4.兩類法律的未來。勞動法產生兩百多年來,人類在該領域的耕耘與拓展已取得了輝煌成就,在勞動契約制度,勞動基準,例如工作時間、職業安全衛生、團體協議與團體交涉,乃至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等領域已經有了相當多的積累。一些人類爭取的目標早已實現,例如縮短工作時間與降低勞動強度皆已成為事實,在歐美國家,勞動法已經轉戰於「體面勞動」。所以,學界對於勞動法與社會法一直存在此消彼長的判斷。可以這樣講,勞動法領域的問題越來越「傳統」,新出現的問題或非常態性問題則成為學界的熱點,成為法制的關切。例如,近年來以勞動派遣為代表的非典型僱傭成為勞動法研究的新寵。未來,隨著科技進步和信息技術、智能科技的推展,人類勞動方式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勞動法的式微是不可抗拒的潮流。當然,勞動法所扮演的角色將逐步走向「高端」,更多的「白領」成為工廠法時代的勞工,不待時日,教科文衛體人員將逐漸成為「勞工」。毫無疑問,未來的法律屬於社會法,社會保險法制是其中典型,換言之,未來社會,勞動人群的縮減,社會閑雜的增長;生產性人員的縮減,服務與娛樂性人員的增長將是發展趨勢,可能他(她)不創造財富,但是,他(她)創造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變遷中,「吃閑飯」者的增長將是長期趨勢,而創造「吃閑飯」的法律制度中,社會保險法制即是其一。曾經,老年年金保險法制專為職業人群而設,沒有工作便沒有年金,沒有工作便沒有退休金;如今,一些國家和地區在職業人群社會保險逐步完善的基礎上,拓展了國民年金制度,即沒有工作的人同樣可以參加老年年金保險,這些人當達到相應的法定要件之後一樣可以申領類似「退休金」性的養老金。

社會保險法制產生僅百餘年時間,加上各國國家和地區因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差異,該領域的起點和狀態亦相差懸殊。我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險法制當然處於初級階段,更准確地說,該領域法制尚處於萌芽階段。我國社會保險法的未來肯定是發展的未來。

二、社會保險法與其他門類法律制度之間的關系

(一)社會保險法與憲法的關系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一般規定人民的基本權利和國家組織架構和國家安全事務。人民基本權利的內涵與外延因不同的歷史階段有所差異有所側重,在封建壓迫的年代,追求自由與解放乃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目標和動力,自由權、平等權自然而然成為憲法所確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而社會發展至自由得到保障,機會平等大致實現,亦即平等權、自由權得到保障的情形後,結果的不平等導致社會扭曲而產生出弱勢族群時,因其國民身份而產生的生存權利成為憲法關注的熱點。我國學界已經開始探討社會權利,開始使用「社會保險權」概念。[7]但是,這樣的抽象權利究竟是否是定型的基本權利並未有共同的認知。德國社會法的法制建構堪為楷模,其憲法確立了「社會法治國」原則,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權利。但是,「德國基本法、聯邦憲法法院以及學說文獻向來否定人民依據憲法享有向國家請求給付的社會基本權,基本法即明確放棄魏瑪憲法具體羅列社會權的規范方式,而以『社會法治國』(sozialer rechtsstaat)的概念作抽象規范,學者均認為其所表彰的社會國原則屬於『國家目標設定』( Staatszielbestimmung ),其具體落實完全交由立法者因應社會條件的變遷以及新興社會問題的興起隨時採取適當措施,以確保社會政策的彈性調整空間」[8]。上述分析表明,即便是德國這樣社會法治國原則得以確立的國家,社會保險權亦不可直接成為向國家和社會申請給付的積極權利,社會保險所生的各類給付請求權須以社會經濟條件為基礎所創制的具體法律制度為依據而展開。盡管不承認社會基本權的存在,但德國憲法所確立社會法治國原則的推行,對於德國社會法的完善,尤其是社會法的實施形成了強力支撐。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國家和社會保障殘廢軍人的生活,撫恤烈士家屬,優待軍人家屬。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從上述我國《憲法》規定來分析,「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亦如德國「社會法治國」原則或理念一樣,該權利不可能成為具體、積極的請求權利,《憲法》所規定的上述權利須結合《憲法》第45條後款規定的具體內容和制度,即社會保險、社會救濟、醫療衛生、軍人撫恤殘疾人勞動與生活、教育保障等制度建構,推演而成具體法律制度中的具體權利和積極權利。「社會保險」制度是我國憲法所確立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和法律制度,我國社會保險法的開啟與構建須依據《憲法》的規定循序漸進。憲法與社會保險法之間的關系,如同憲法與其他法律制度一樣,沒有憲法便沒有社會保險法,沒有憲法的規定便無從展開社會保險制度創制。隨著我國憲法的實施呼聲日高,憲法漸人人心,尤其是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所累積的社會發展紅利,人們不可能忘卻《憲法》第45條。當然,從近10年來我國城鄉養老、醫療、社會救助(低保)制度的生動實踐,我國《憲法》所確立的「原則性」規定一樣會豐富我國憲法的基本權利內涵,人民生存生活的基本保障終將成為積極權利。社會保險法上的權利至為復雜,因其所處的不同保險種類而產生不同的權利,例如在老年年金保險制度中,凡是達到法定要件的當事人即可請領老年年金,換言之,在中國,養老保險制度逐漸生成法律制度之後,尤其是憲法保障此等制度運行之後,當事人即可主張退休金請求權(退休人員)。利益的存在在於權利的維護,而權利的存在必依法律創制權利為前提。盡管現階段我國《憲法》第45條所規定的權利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虛幻」,並且,我國憲法解釋在憲法的實施環節上存在相當短板,但是,必須相信,沒有憲法所確立的權利,社會保險法將無從展開。況且,我國本就是缺乏法治傳統和法治基因的國度,如果不依賴憲法對社會保險制度固本,那麼,我國社會保險制度法治化則有可能反復;不依賴憲法所確立制度的源流,社會保險制度永遠屬於「改革」中的制度,永遠停留在政策的層面。因此,憲法關於社會保險制度等社會基本權利的創制,「就是企圖將既有憲法自由權的『給付權』功能擴大,或是將與社會安全相關的條款納人基本權利規范之中,而使其能夠具有『受益權』的功能。如此一來,人民不僅在社會基本權遭受侵害時得以提起救濟,甚至在政府怠於立法或行政作為時,也可據以要求公權力採取一定的積極作為」[9]。隨著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事業的逐步推進,隨著人民生活期待值和獲得感逐漸成為政府的工作重點,社會基本權利的創制,以及憲法權利將更加明晰。

(二)社會保險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社會保險法具有社會行政法屬性,屬於公法范疇。但是,社會保險法亦有自身的理論體系和制度實施體系,近年來,學界存在「統一公法」的探討,[10]但這種「統一」的方法、路徑尚不清晰。筆者認為,醫學分科越分越細說明醫療事業在進步,如停留在中醫或西醫的簡單分類,醫生為萬能醫生時,其能力肯定有所限制。法學如同醫學,分門別類越細,立法才能越科學,法律實施才能更加人性而非任性。社會保險法盡管屬於社會行政法,其所反映的乃是法律屬性,而法律制度則與行政法有相當不同。從我國法律制度的分門,以及參照其他國家法律制度分門的經驗,社會保險法歸入社會法序列。社會保險法的行政法屬性旨在與私法分開。「德國聯邦社會法院前任院長Georg Wannagat將社會保險定義為:『由國家依據自治行政原則所組織的公法上的強制保險,保護勞動大眾在遭遇因工作能力喪失、失業及死亡時所可能帶來的危害』,這一定義明確地描述社會保險的特性,並且劃分其與一般私法保險的異同。」[11]一個國家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建構須依據自身條件而展開,換言之,社會保險存在不同險種與項目,哪些能夠展開,哪些應該展開,須依據法律規定。「德國聯邦社會法典第一篇第四條賦予社會法確立健康保險、看護保險、失業保險、意外災害保險及退休金保險的責任,並藉由必要的措施來保護、維持、改善及重建人民的健康及工作能力,並提供在疾病、懷孕、喪失工作能力及老年的經濟保障。」[12]德國社會法不僅編纂了社會法典,而且創制了社會法院體系,以保障人民相關權利的實現。當然,在德國,亦有學者對於社會法院、稅法法院等專業行政法院的負面學說,但是,社會法院的存在便是社會法不同於一般行政法的最有力佐證,而德國法院體制中,行政法院則是完整體系的司法體制,亦說明了社會法與行政法的差異。

依據我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我國目前開辦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等五個種類的社會保險項目,這些保險項目的開辦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經辦社會保險業務的范圍。社會保險法之所以為行政給付法,關鍵在於其保險人的特殊性上,「國家於社會保險中與依據社會法而產生的作為義務,率皆由公法上的行政組織予以實現,例如:社會保險人根據德國社會法典第四篇(社會保險通則)第二十九條第一項為具有公法上義務的公法人」[13]。我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法律制度上尚未「正名」,尚屬於歸類性、定義性的名稱,並非人格性名稱,未來社會保險法制完善之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直接稱呼為「某省某市社會保險局」或「某省某市醫療保險局」,並且,該機構將獨立起草完整的組織法,負有相應的法律職責,承擔相應的權能。而且,現今所有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皆定性為「事業單位」,並非政府授權組織或法律授權的專業行政組織。以筆者觀點,該機構應當為專業性、獨立性、服務性行政組織,而不應是什麼事業單位。從現實法律實踐看,目前唯一展開的社會保險司法實踐,就是工傷認定行政訴訟,工傷認定工作在地方實踐中,就是行政機關(認定機構)和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一體兩面,兩者往往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於此,人民法院受理、審理工傷認定訴訟案件亦列入行政訴訟案件。

從工傷保險司法展開的實踐看,「統一公法學」思維並非有效,甚至出現了「業余」現象。畢竟行政事務包羅萬象,而行政行為當然亦分一般行政行為與專業行政行為。對部分專業行政行為必然有其程序上的特殊要求。最近,我國成立了知識產權法院。其實早年在北京等地就存在獨立的知識產權審判庭,就是因應知識產權的專業性。從德國社會法院建構經驗看,我國龐雜的社會事務,幾乎大部分業務將其託付於各級信訪部門,這不是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體現。我國現實生活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補償、社會福利等各類請求尚未形成法律上的請求權,單單一項社會保險法制,列定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如果皆能暢通訴訟渠道,目前的行政訴訟即將癱瘓。[14]於此,專業性的社會行政法庭建構和專業性的法官將因應此等社會難題,亦是我國法院和法官在社會保險法領域不再「業余」,社會治理不再脫離法治的核心所在。因此,社會保險法屬於社會行政法,但是社會保險法絕非一般行政法,以一般的行政行為的當與不當來判解此等社會難題,只能說中國法制尚且幼稚。

目前,我國社會保險法的調整方法與一般行政法調整方法無異,皆為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是否證實了社會保險法就是行政法門類中一個分支?我們認為,法律的調整方法肯定有趨同或競合可能,但由此判斷社會保險法就是行政法的構成顯然過於簡單。如果說德國社會法院法所形成的社會法領域的獨特司法體制乃是因應事物規律的模板,其他國家和地區在處理社會保障爭議的程序設計中,多有特殊的、反映該領域專業的專門程序前置。我國台灣地區就勞工保險爭議專門頒布「勞工保險爭議事項審議辦法」,並設置爭議審議委員會。日本處理社會保險爭議時,專門設置社會保險審查官和社會保險審查會制度,[15]專業性地處理社會保險爭議。從我國社會保險爭議處理的實踐看,法院目前展開的社會保險爭議訴訟,以工傷保險爭議為例,幾乎全部集中於工傷認定訴訟上,保險繳費爭議、保險給付爭議尚未達至訴訟。因此,社會保險法系行政給付法,具有行政法屬性,但其法律門類劃分上屬於社會法或社會保障法。

(三)社會保險法與民法、商法的關系

不同的法律門類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發揮著不同的功能。民法,亦稱私法,側重於保護「私人」利益或「個體」利益,相對而言,法律價值偏斜於自由與個體權利的維護。「私法」的理解大概是從個體權利保護視角的一種法律價值觀。不過,法律制度從來不是屬於私人的,法律制度的構建總體上都是出於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的維護,即使是民法,一樣也是「大家」的法律,其社會公平公正一樣需要考量,畢竟公平是兩端的,沒有絕對的「私法」存在。「民法傳統上以個人權利為本位,對於組織團體、社會等任何集體及其利益均持懷疑和警惕的態度,強調人人生來平等,享有平等的能力和自由……它在微觀經濟領域內有很大的激勵、動員作用,能夠調動個人暨個體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精神,保護社會個體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但是對於國民經濟整體和運行的全過程而言,個人權利本位卻有著相當的局限性。」[16]社會保險法系通過引進保險技術、保障社會成員,尤其是弱勢成員生存權利的法律制度,屬於二次分配的法律再造,一定程度上存在「劫富濟貧」的因素,客觀上存在不生病的人為生病的人「埋單」的事實,自然存在著所謂的社會本位傾向,存在著以整體利益偏斜的法律價值。因此,社會保險法律制度自然考量整體利益和整體秩序的要素大於私法。曾經一度存在著私法向社會法過渡的提法,亦曾有誇大社會法功能,認定民法屬於「傳統」法律的觀念,但是都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應當說,民法所確立的是物權、債權、人身權、親屬權、人格權等一系列權利保障的法律制度,該法律制度過去是主幹法律制度,今後亦是主幹法律制度。而社會法所確立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補償、社會福利等法律制度系人類發明的新型法律制度,該類法律制度19世紀中期前不曾存在,20世紀逐漸發展,未來肯定屬於大有作為的法律制度,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生產越來越發達,社會中越來越多的「閑人」將參與到社會財富的分配進程中,社會法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社會保險法與民法之間不存在法律制度的新舊與替代之說,他們都是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成分。

社會保險法與民法上的相關制度具有密切的聯系,法律制度之間不可能出現完全隔絕的法律門類,止痛葯不僅能夠止胃痛,而且可以止牙痛。民法上的主體制度對於社會保障制度有著天然的聯系,比如,其他國家和地區已經將身份證號碼與社會保障號碼達成一致,我國即將實施這一浩大工程。民法上的親屬制度、婚姻制度(配偶制度)、繼承製度對於社會保險法律制度實施乃是基礎性保障,比如,工傷保險工亡職工的「供養親屬」、遺屬津貼中的遺屬范圍、養老金分割中配偶的相關請求權,[17]民法上的相關制度對於社會保險法的實施具有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另,社會保險權利的實現離不開相關義務的履行,其中,當事人個人身份信息的採集乃是社會保險法律制度運行的保障,然而,如何在個人信息採集過程中保護當事人個人信息不被泄露,如何保護隱私權,這些問題都是一體中的問題。當然,社會保險法制完善的國家和地區,私權保護才能切實到位,社會才會安定,人們才能追求「恆產」,如果貧富過於懸殊,社會弱勢族群整日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民法上的權利,尤其是基礎性的物權是無法得到有效保護的。

社會保險法與屬於商法門類的商業保險法除去法律技術上的趨同之外,亦有功能上的互補,都屬於「補救」類型的法律。社會保險法與商法上的商事登記制度密切聯系,一個沒有良好商事登記的國度不可能有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運作。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險法上出現了「非法用工單位」,該類僱主是無法參保,而且是逃避參保的,從商法視角,所謂的「非法用工單位」亦是非法經營單位,也是不經商事登記的單位。換言之,沒有商事登記,便沒有社會保險登記。此外,公司是現代型經營主體,它的許多制度,例如財務制度、工資制度都與社會保險制度密不可分,沒有公司財務便沒有社會保險財務。任何法律門類不可能獨立存在,它都與其他法律制度密不可分。

8. 經濟法的論文範文

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體現了現代市場經濟運行模式的客觀趨勢和法律要求,昭示著法律文明的進步。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經濟法的論文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經濟法的論文範文篇1

論信用卡被盜冒用的民事法律責任

一、國外相關規定與我國信用卡冒用民事責任的立法及實踐

(一)國外相關立法

1.美國的相關規定

在西方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注重保護持卡人也就是消費者的利益已經成為銀行卡方面的國際規則。在美國,有關信用卡冒用風險責任承擔的規定主要體現在《消費者信用保護法》、《誠實信貸法》這兩部法案中。《消費者信用保護法》規定:發卡人應該採取措施識別信用卡的使用人是經過授權的,信用卡的發卡人對信用卡是否經授權使用負舉證責任;隨後的《誠實信貸法》進一步規定消費者或持卡人對未經授權的信用卡消費最多承擔五十美元的責任(包括信用卡被偷、被盜、被偽造)。總的看來,這兩部法案的相關規定將冒用風險主要轉移給發卡機構來承擔,而嚴格限制了持卡人或消費者承擔風險的情形,體現了對弱勢一方利益的保護。

(1)“未經授權劃撥的責任歸屬”的規定。

“未經授權劃撥”(把所有英文符號改成中文)的定義是:美國《誠實信貸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將偷竊或撿拾信用卡後使用的行為稱作“未經授權劃撥”.所謂未經授權的劃撥是指由信用卡持卡人(消費者)以外的未獲發動實際授權的人所發動的,從該消費者賬戶劃出資金而該消費者並未從該劃撥受益的電子資金劃撥。

美國法律規定,消費者對用丟失的或被竊的信用卡發動的交易,包括消費者自己被迫進行的劃撥,是未經授權的劃撥,適用對未經授權劃撥的責任限制。

未經授權劃撥的責任限制:《電子資金劃撥法》與E條例及其官方人員注釋規定,只要持卡人以合理的方式向機構發出了通知,其責任將受到限制。並將持卡人對未經授權的劃撥的承擔的責任分為三個等級:五十美元,五百美元和無限責任。

未經授權劃撥責任限制原則的起源:該法所確立的持卡人責任限制之原則,起源於1976年第一國民城市銀行訴莫拉克案。在此案中,法院根據聯邦法、州法律和判例,判決被告對這五百美元未經授權的支出只承擔五十美元的責任。

未經劃撥責任原則的適用:美國的《電子資金劃撥法》和E條例還規定:“無論持卡人存在多麼明顯的疏忽都不影響對其適用責任限制”.在 Russenvs First American Bank-Michigan一案中,法院就持這一觀點。該案中,消費者疏忽地將他的ATM卡個人密碼寫在與卡放在一起的紙上,並將卡與密碼交給他女兒,後來他女兒丟失了兩者,並因此造成了未經授權劃撥的損失。美國法院判決認為:這種疏忽對消費者是否應對卡與密碼的發現者啟動的而未經授權的劃撥承擔責任,是無關緊要的,消費者不承擔因此疏忽造成的損失。

盡管這種規定容易引發持卡人的道德風險,持卡人可能會謊稱某項交易未經其授權而從中牟取不當利益。但是美國的法律作出這種規定的基礎是相信絕大多數的持卡人是誠實的,當然這種信任有著龐大的徵信體製作為基礎。法律同時認為發卡銀行在發行信用卡之前就應該意識到信用卡的風險,並且有義務在發卡之前對申請人的信用情況進行調查,信用卡應該發給講信用的人。況且,刑法上關於信用卡欺詐的罪名也能有效的克服這種道德風險的發生。

(2)“舉證責任”的規定

美國國會通過的《消費者信用保護法》規定,信用卡的發卡人對信用卡是否經授權使用負舉證責任。《誠實信貸法》則規定發卡機構若要求持卡人承擔至多五十美元的責任,還存在進一步的證明義務,即必須證明未經授權使用信用卡的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其它要件,具體有:持卡人已經接受了信用卡;發卡人就潛在責任向持卡人發出過說明通知;發卡人向持卡人提供了在信用卡丟失或者被盜時向發卡人發通知方法的說明;未經授權使用發生在持卡人己經將丟失、被竊或其它事件通知信用卡發行者以前;信用卡發行者已經提供一種方法,用這種方法可以識別一張信用卡的使用者是未經授權的。

這種舉證責任的倒置使得處於弱勢的持卡人避免了因為舉證不能而承擔冒用風險的情形,而對於擁有強大技術支持和先進設備的發卡機構來說,這也沒有加重其負擔反倒有助於其積極採取措施維護持卡人用卡的安全。

(3)“消費者承擔全部責任”的規定

美國的發卡機構一般與持卡人約定,在下述情況下,持卡人即使在掛失後仍應承擔風險責任:第三人冒用為持卡人允許或故意將信用卡交其使用者;持卡人故意將使用自動化設備預借現金辦法或進行其它交易之交易密碼或其他辨識持卡人同一性之方式告知第三人者;持卡人與第三人或特約商店偽造虛構不實交易行為或共謀欺詐者等。上述例外條款的規定,不可謂不周全,而且具有相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強調了持卡人在保管和使用信用卡時的審慎義務。

2.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相關規定

(1)英國的有關規定。英國同行業公會制定的,要求銀行會員共同遵守的《銀行營運規則》規定,除非發卡銀行證明持卡人存在欺詐或者沒有合理謹慎使用各種銀行卡,則信用卡丟失或者被盜後,對於持卡人掛失之前的損失,持卡人承擔責任最多為五十英磅。

(2)韓國的有關規定。韓國《與信專門金融業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發卡機構應當自接到持卡人掛失請時起給持卡人帶來的所有損失負責。

(3)澳大利亞的有關規定。澳大利亞《電子資金劃撥指導法》對未經授權劃撥消費者的責任也作了規定:在賬戶持有人不存在欺詐和重大過失的情況下,對未授權劃撥只承擔一百五十元或賬戶中的余額或賬戶機構被通知接入方法發生濫用、遺失或被竊,或是作為接入方法組成部分的密碼的安全性受到破壞時己發生的實際損失。

(二)我國信用卡被盜冒用的現行立法

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調整信用卡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有:民商法部門中的《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合同法》、《擔保法》中的少數條款;經濟法部門中的《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中的一些相關規定。而專業調整信用卡法律關系及實踐操作的只有部門規章,主要包括:1999年03月01日起施行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發布的《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2005年10月26日由央行發布實施的《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以及央行於2001年07月09日發布實施的《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銀監會於2006年01月26日公布並於03月01日正式實施的《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其中都僅有少數條文對於信用卡的冒用責任做出了規定。

目前我國沒有專門的法律,也沒有行政法規,只有人民銀行的部門規章—《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對信用卡冒用的法律責任作出了規定。該法第五十二條第五款規定:“發卡銀行應當向持卡人提供銀行卡掛失服務,應當設立二十四小時掛失服務電話,提供電話和書面兩種方式,書面掛失為正式掛失方式。並在章程或有關協議中明確發卡銀行和與持卡人之間的掛失責任”,按照這條規定,當持卡人丟失信用卡後,發卡銀行的“義務”是向持卡人提供掛失服務。但是,就在這個關於發卡銀行的“義務”的條款中,中國人民銀行授予了發卡銀行可以在章程或者協議中,自行制定信用卡冒用責任條款的權利。因此,目前關於信用卡冒用及掛失的法律責任,主要來源於我國各商業銀行的規定及實踐。

(三)我國商業銀行的規定及實踐

工商銀行於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電子銀行章程》規定,信用卡正式掛失前的損失由客戶自理。其在銀行業首次提出,因客戶未盡到風險防範義務而導致的損失,銀行將不承擔責任。

中國銀行規定,信用卡必須通過電話掛失方能即時生效。中國銀行的中銀信用卡、中銀都市卡、中銀VISA奧運信用卡實行掛失零風險措施。信用卡遭遇丟失或被盜後,只需致電二十四小時客戶服務熱線,辦妥掛失後即無需承擔掛失後的風險。

廣發銀行去年率先推出了國內首創的掛失前四十八小時失卡保障計劃,這項掛失前四十八小時失卡保障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未能及時發現信用卡遺失而造成的損失,更全面地保護了信用卡持卡人的利益和用卡安全,但是這項保障措施不包括ATM機、網上支付等須使用密碼的交易。

招商銀行於2006年4月推出“失卡萬全保障”功能,比廣發行僅晚了一個月,即掛失前四十八小時內發生的盜用損失,將由銀行承擔。其中,普通卡每人每年最高賠償額為一萬元,金卡為一萬五千元,白金卡按照客戶的信用額度為全包。

《交通銀行太平洋個人貸記卡領用合約》規定,持卡人遺忘密碼或遺失太平洋卡的,特殊情況下,銀行不承擔任何責任,損失由持卡人承擔,如密碼重置前使用密碼進行的各項交易等。此外,由銀行承擔掛失之後的冒用風險責任。

《中國建設銀行龍卡信用卡領用協議》規定,遇信用卡遺失或被竊,持卡人應立即辦理掛失,掛失生效後,發生的非持卡人有意所為而造成的債務和損失不再由持卡人承擔。總結以上各個銀行關於信用卡掛失的規定與實踐,可以看出,我國各個銀行關於信用卡冒用責任的規定包括以下兩種情況:掛失之後,信用卡被冒用的風險由銀行承擔,除非出現免責的情形;掛失之前,絕大多數銀行規定信用卡被冒用的責任由持卡人承擔,目前只有極少數銀行,如廣發行和招商銀行承擔了掛失後四十八小時內,信用卡被冒用的部分甚至全部責任。在司法實踐中發生了持卡人與發卡銀行關於銀行卡丟失或被盜的責任糾紛,法院也基本上支持銀行方面的主張,判決消費者承擔掛失前所發生的全部損失。

二、我國現行立法中存在的不足

(二)我國現行立法規定

本文認為我國關於信用卡法律責任的現行立法存在嚴重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界定冒用風險的標准過於簡單

我國法律對信用卡掛失的風險責任承擔的有關規定,以是否辦理掛失作為衡量持卡人是否承擔責任的決定因素,將信用卡遺失風險的分擔義務由法律義務變為合同義務,對持卡人限額沒有任何規定,擴大了銀行要求持卡人承擔責任的可能性。風險責任前提的簡單化使得立法無法對復雜的風險發生情況做出有意義的劃分,無法根據信用卡遺失情況及持卡人、發卡行過錯程度的不同,對各方當事人的責任進行細分。

(二)對持卡人規定的責任過重

發卡行根據持卡人的申請核發信用卡後,持卡人就擁有了對信用卡的絕對控制權,應當履行妥善保管信用卡的義務。在由於持卡人的過錯造成失卡並產生冒用損失的情況下,持卡人應當在一定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這並不等於說,信用卡一旦丟失就必然會發生損失,失卡並不是損失的充分條件,因為信用卡消費不同於現金消費,它在時間、空間上的不連續性要求信用卡交易中持卡人、發卡行、特約商戶三方主體的緊密配合。在持卡人失卡的情況下,只要發卡行和特約商戶能夠完全履行自己相應的義務,不法分子通常很難達到冒用的目的。因此,信用卡掛失前的冒用風險應當根據持卡人、發卡行和特約商戶在形成冒用風險中的過錯類型和程度在三者之間進行合理分配,而不是把這種冒用風險全部強加於持卡人來獨自承擔。然而,從目前我國各發卡行信用卡章程和領用信用卡協議中的規定看,大部分發卡行仍規定信用卡掛失前的損失由持卡人自己承擔,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合理的。

(三)對銀行規定的責任過輕

從《銀行卡管理辦法》的體繫上看,信用卡冒用的相關責任被規定在第五十二條發卡銀行的義務當中,而如前所述,該條規定其實是在授予發卡銀行極大的權利,將權利規定在義務中,這顯然是種立法上的矛盾,從而也導致也各大銀行紛紛在各自的章程或者協議中,擴大持卡人的責任范圍,減輕銀行在其中的責任。

從法理上看,將兩個在經濟實力上極為懸殊的主體其中弱小一方的責任交給強大一方來規定,結果肯定是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必然對持卡人的權益造成很大的損害。雖然發卡銀行和持卡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合同關系,通常由合同法來調整。但發卡銀行與消費者(即持卡人)的關系實質上是不平等的,這種不平等不僅表現在兩者之間經濟實力的巨大差距上,而且還表現在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擁有法律賦予的特權即行業壟斷權。這顯然違反了民法上的公平原則,使得持卡人承擔過多的風險,持卡人可能要承擔不是因為其過失所導致的損失,這一點亦違反了過失責任原則。

另外,從信用卡被冒用的表現形式和原因來分析,不難發現信用卡被冒用的原因主要在於兩方面。首先是技術層面,發卡機構、特約商戶的防偽防盜設備和技術相比現今高科技高智能的犯罪仍然存在不少漏洞;再者是人為層面,主要表現在發卡機構和特約商戶的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程序操作不規范,持卡人沒有謹慎的保管信用卡。而《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五十二條第五款明顯把冒用的情形簡單化,甚至將銀行自身由於技術問題產生的冒用風險完全轉嫁給無任何過錯的持卡人,是十分不合理的。

三、完善我國信用卡冒用民事責任的立法建議

由於中國目前支持信用卡掛失風險運作的基礎—信用機制尚未健全。因此中國要想在信用卡領域取得成功,既不能照搬歐美的模式,也不能照抄台灣的經驗,而是要根據中國的民族傳統習慣,借鑒國際上好的立法技術,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法規,形成自己的模式,才能使信用卡消費者的權益得到很好的保護。

(一)盡早出台《信用卡條例》

2005年04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改委、公安部、財政部、信息產業部、商務部、稅務總局、銀監會、外匯局共同發布的《關於促進銀行卡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起草《銀行卡條例》的構想。雖然這意味著在將來的立法規劃中,銀行信用卡業務還是將和借記卡等其他銀行卡業務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立法調整,但這畢竟是信用卡專立法中的一大進步。《銀行卡條例》構想的提出,把規制信用卡業務的主要法律依據從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部門規章—《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上升到了國務院制定並公布的行政規范,使之在法律效力上高於其他有關信用卡的規章和政策,在調整信用卡業務的專門法律法規體系中初步形成一個核心,立法層次的提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該行政法規在內容上超越金融機構狹隘的部門利益,對信用卡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給予公平的法律保護。同時也應完善信用卡配套法律法規,頒布信用卡格式合同範本,加強對信用卡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二)明確掛失後冒用的損失由銀行承擔

掛失後信用卡仍出現被冒用,主要原因是在掛失人掛失與發卡銀行向各特約商家發放止付名單之間往往存在一個時間差。而時間差的存在則是技術手段不夠先進、存在缺陷所致。銀行發行信用卡、開辦信用卡業務,應當考慮到可能發生的風險,理應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提供相應的健全的技術支持,將風險降低以至消除,這是銀行的義務。同時,解決掛失後冒用風險的可能性在於銀行技術與業務水平的提高,惟有銀行才能有效防止風險發生。而作為信用卡持卡人,對此是無能為力的。因此,掛失後冒用的損失應當由銀行來承擔。

(三)明確掛失前二十四小時冒用的損失承擔

在信用卡脫離持卡人控制和掛失止付之間,往往存在一個時間差,而冒用人往往利用這個時間差,侵犯持卡人的財產所有權。因此,對這個時間段的冒用責任做出具體的規定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筆者認為,二十四小時是一個比較適合的時間段,如果規定的時間過長,比如廣東發展銀行的四十八小時甚至更長,會容易導致持卡人怠於掛失,可能導致損失的進一步擴大。規定二十四小時內的責任歸屬,一方面可以督促持卡人及時履行掛失的義務,另一方面也能夠很好地保護持卡人的利益。筆者認為在這二十四小時中,持卡人應當承擔限額的責任,特約商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責任,其餘的責任由銀行承擔。

1.持卡人承擔責任的條件與責任限額

持卡人對於信用卡件具有妥善保管的義務,當由於持卡人自身疏忽導致信用卡落入他人之手而任意取現或透支時,對此後果持卡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從原則上講,持卡人應對掛失前的損失承擔一定的責任。對於合法持卡人失卡後、掛失前的責任承擔問題,由其承擔部分的責任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其未能履行保管義務,且若掛失前的責任由發卡行或特約商戶全數承擔的話,無疑會誘發消費者的道德風險,增加金融消費領域中的不穩定因素。

2.明確舉證責任由銀行承擔

筆者認為對信用卡冒用責任的承擔最公平的解決方式是:採納過失責任原則,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金融機構承擔舉證責任;持卡人僅對其重大過失承擔責任限額內的責任,其他損失的責任由金融機構承擔,金融機構可就此向保險機構投保轉移風險,且成本比持卡人低很多。

由此造成銀行的損失可以向保險機構轉移。這是指發卡機構通過向保險公司投保,在發生風險損失時,由保險公司補償,從而避免或減少實際損失的一種形式。保險作為一種風險管理策略,在金融風險管理中已有很久的歷史,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過後,美國就開始了存款保險制度。現在信用卡風險管理中運用也越來越多,是分散風險、補償損失的一種重要手段。發卡機構可以把開展信用卡業務的一些難以預料的意外損失,通過少量的保險費的支出而獲得及時、滿意的補償,從而降低或減少風險,這對發卡行來說是非常經濟的。

另外,在電子資金劃撥中記錄銀行與客戶之間交易的憑借是交易數據,與傳統銀行業務交易記錄的紙質單據相比其具有兩個特點:其一,交易數據都儲存在銀行的伺服器中,交易過程的記錄完全由銀行製作和掌握,銀行在交易中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客戶手中不掌握任何交易數據的備份;其二,電子數據易於篡改,被投機者利用的可能性極大。這種交易行為的特殊性,使得“誰主張誰舉證”這一民事訴訟舉證原則不能適用於銀行與客戶之間產生的電子銀行業務糾紛。為了避免這種由於發卡銀行掌握所有原始證據材料,而持卡人不掌握,卻還要求持卡人進行舉證的不合理做法,我國立法應當在損失分擔規則中明確銀行的舉證責任義務。

(四)明確銀行應當承擔的責任

立法應當明確銀行的責任:對信用卡承擔實質審查義務,否則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對身份證件承擔形式審查義務,否則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發卡機構在信用卡被冒用時,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須承擔該責任,甚至主要責任。這一點對發卡機構來說的並不是不公正的。從發卡行與持卡人的信用卡合約來看,發卡機構不僅是發行信用卡的機構,而且在發卡後更有保障持卡人安全用卡的義務。從技術層面來看,發卡機構擁有先進的設備和專業的技術人才,能夠較好防禦的信用卡被冒用的風險。反過來看,將冒用風險主要轉移給發卡機構,也有利於其加強安全技術,加快設備的更新,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再從規避風險的便捷性看,經濟實力雄厚發卡機構可以通過引入保險機制,將冒用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以有效減低銀行和客戶雙方的損失。

1.銀行應對信用卡承擔實質審查義務,否則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銀行對於信用卡真實性的審查應是一種實質審查,而不是形式審查,銀行對自己簽發的信用卡應盡到絕對的審查義務。如果允許銀行對信用卡的審查僅盡形式審查義務,讓銀行以已盡形式審查義務而免除其在真實信用卡下付款付息的義務,對存款人來說殊為不公。因此,從銀行與存款人利益平衡的角度有必要讓銀行承擔起對銀行卡的實質審查義務。

《中國工商銀行異地通存通兌業務管理辦法》規定,“櫃員審查所受理卡是否為已開通異地通存通兌業務行的牡丹靈通卡,卡片是否打測、剪角、損壞、塗改,是否有樣卡字樣”.從此表述看,工商銀行規定其僅對牡丹靈通卡進行形式審查。銀行的這種觀點得到法院判決的支持,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認為,“櫃台人員只能憑肉眼和工作經驗對卡片和身份證件的材質、樣式、顏色等進行一般的形式上的審查,對於其他只能由精密儀器才能鑒別出來的細微差別,銀行則無法承擔鑒別責任”.該種觀點也成為銀行方面一貫主張的觀點。

但是,從信用卡合同關系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出發,我們有必要對此種認定的合理性表示懷疑。信用卡由銀行簽發,證明信用卡合同關系的存在,其真實性為合同法一般原則所要求。對信用卡真實性的鑒別是確定信用卡合同關系真實性的前提之一,也為下一步銀行鑒別持卡人身份奠定了基礎。假的信用卡並不能代表真實的信用卡合同關系。銀行對信用卡真實性的鑒別是其履行付款義務的第一個前提條件,也是最基本的一個前提條件。以假信用卡對外付款的行為不應該消滅銀行依據真實的信用卡合同關系所應負的付款付息義務。在這個意義上,筆者認為,銀行對於信用卡真實性的審查應是一種實質審查,而不是形式審查,銀行對自己簽發的信用卡應盡到絕對的審查義務。

2.銀行應對身份證件承擔形式審查義務,否則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要求銀行對身份證件承擔實質的審查責任是沒有法律依據的,也是不現實的,其原因在於:向金融機構提供真實有效的證件,是法律對開立賬戶當事人提出的要求,《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第六條對此有明確規定;另外,從銀行實際操作的可行性角度來看,金融機構對當事人提供證件的真實性、有效性也僅能作形式上的審查而無可能進行實質性審查,因為金融機構本身就不是證件真實性與否的鑒定機關,也無權作出鑒定結論。

身份的確認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銀行履行付款及付息義務以此為前提。一些學者認為,銀行對身份證件應承擔實質審查之責。他們認為,“在銀行與持卡人之間,銀行作為商法領域的商人,有專業上相對強大的鑒定識別能力、業務風險防範與承擔能力,而持卡人在這些方面則要相對弱些。更何況在被冒領過程中,持卡人處於完全被動的地位,銀行作為參與者,應當有更多的積極作為義務”,“銀行不能以自己不能辯明身份證的真偽而將錯誤支付的後果轉嫁到持卡人身上。銀行只有針對出現的問題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確保對持卡人款項的正確支付,保證持卡人的合法權益得以實現。只有這樣才能維護銀行信譽,促進自身發展。”

但是筆者認為,銀行既不是身份證的發證機關,也不是具有專業鑒定職能的鑒定部門,客觀上並不具備判斷身份證件真偽的專門技能和人員。銀行若對掛失當事人的身份證等進行實質性審查,驗明正身,也於法無據,掛失人與發證機關均無配合協助的法定義務,同時也缺乏必備的設施、專業的技能和有效的途徑,而最終無法實現。

>>>下頁帶來更多的經濟法的論文範文

9. 經濟法論文

有關經濟法論文範文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下面我們來看看有關經濟法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鑒。

包容性發展視角下時政話語的經濟法學

摘要: 隨著政治文明的不斷建設,我們已經由「人治」社會過渡到了「法治」社會。法律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它是對於社會存在的反應,所以法律必然也會反映我們的政治生活,時政話語也必然會體現在法律當中。換句話說,法律不可能脫離政治而單獨存在,它可以規劃並制約我們的政治生活。而我們這里所說的時政話語就是如「以人為本」、「生態文明建設」「精準扶貧」等在政治生活中出現頻率極高的專有名詞。「包容性發展」則是時政話語的代表,它是發展經濟學的概念,包容性則是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自身都可以實現和諧發展。「包容性發展」已經證明了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在法律中的重要體現,法律越來越貼近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文將以包容性發展的視角來探討時政話語的經濟法學。

關鍵詞: 時政話語;法律;和諧發展;包容性

一、引言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文明得到了滿足。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受到了人們的重視,法律逐漸發揮出重要作用,為人們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撐。

政治話語也體現在經濟法學里,逐漸豐富經濟法學的內容。當今社會,我們以「包容性增長」為發展理念,逐步構建一個和諧社會,使得人與自然、社會和諧共處。

二、政治話語

政治話語伴隨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圍,可以說它充斥在我們的整個社會中。

同時,政治話語由於其簡短性、節奏感極容易被人們記住,這有利於我們政策方針的有力宣傳。

(一)政治話語的概念

政治話語就是經常應用於政治生活中的話語,它能夠體現出我們當今社會的治國方針與經濟、政治發展模式。

政治話語是我們社會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不斷發展的時代產物,它是政治術語,不同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簡單、隨便的生活語言。

(二)政治話語的性質

政治話語首先是存在於政治生活領域的,它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

首先,政治話語一般都較為簡單、帶有節奏性、便於人們熟記、傳播。

其次,政治話語並不是簡單隨意的,它是極其正式的官方用語,所以正式性是政治話語的又一特性。

最後,政治話語具有鼓舞性。

由於政治話語有極強的節奏感,這使得政治話語能夠鼓舞人們,便於政策方針的執行與宣傳。

(三)政治話語的意義

政治話語的出現絕非偶然,它是有一定歷史使命的。

政治話語的使用便於國家大政方針的執行與推行。如「包容性發展」、「和諧社會」這些政治話語的出現都極大地推動了國家的政策方針的推行。

同時,政治話語的出現豐富了經濟法學的主要內容。例如經濟法一開始只是解決一些國際貿易糾紛等問題,後來出現的政治話語「包容性增長」等促使經濟法學豐富其法律內容。

三、包容性發展

包容性發展並不是一種促使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它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促進社會經濟的增長。

包容性發展是一種發展模式,它是以人為中心的,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的和諧發展。包容性發展有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也有利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這里所說的包容性發展不僅包括經濟的發展,也包括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與人的和諧發展。

四、包容性發展背景下時政話語的經濟法學現狀

我們都知道經濟法學主要是研究經濟領域的經濟糾紛等問題,例如:解決國際貿易以及綠色貿易壁壘糾紛問題。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都賦予了時代特色,經濟法學也必然融入了時代特色。

包容性增長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文明與經濟文明、政治文明同等作用。在政治話語的引入後,經濟法學開始著手於為實現包容性發展而制定出新的經濟法學的法律條文。

將包容性發展所要求的內容都寫入經濟法中,對於企業和個人都具有約束作用才能實現包容性發展。政治話語的引入,交給了經濟法學艱巨的任務,經濟法將試圖將各種政治話語上升到法律層面,逐步發揮出經濟法學的重要作用。

五、完善經濟法學的重要舉措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在包容性發展背景下的時政話語的經濟法學現狀,我們就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不斷豐富經濟法學內容,從而促使經濟法學不斷發揮出自身的優勢,為人類營造出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

首先,經濟法學專業的人們,不應該將知識只局限於法律領域,應該深入了解政治生活、經濟生活中的法律漏洞,不斷完善經濟法學。

其次,對於政治話語應該保持足夠的重視,不斷地將政治話語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上升為國家和人民的意志。

六、結語

社會在不斷進步,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也在不斷進步。法律的出現使得我們的社會體系逐漸得以系統化,也為人類社會生活提供了喲普立德法律保障。

經濟法學主要是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現今的和諧社會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如果只是用道德來約束很明顯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必須把這些日常見到的政治話語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從而使得經濟法學為社會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做出重要貢獻,使得各種看似高談闊論的政治話語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雷逸飛。包容性發展視角下時政話語的經濟法學研究[J].中國市場,2016,45:158-159.

[2]李友根。論時政話語的經濟法學研究---以「包容性發展」為例[J].現代法學,2013,01:163-170.

[3]朱景文。法理學向何處去專題研討會紀要[J].法學研究,2012,1(2):20.

[4]商紅明。包容增長與分配型經濟法[D].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律研究院,2011:215-224.

;

10. 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模式論文

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模式論文

經濟法是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本文從自身教學經驗出發,分析了目前經濟法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據此提出了改革思路。

經濟法是經濟和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實用性非常強的課程,在許多高職院校的經管類、財經類專業都開設。由於經濟法課程與社會實際聯系的密切,各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經濟法的教學工作,本文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經濟法這門課程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的一點意見和建議。

一、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教材版本較多,教材內容繁多,沒有針對性

目前出版的經濟法教材版本非常多,但是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教材的內容就是經濟法法律法規的羅列,沒有相應的案例佐證,理論太強,使得教材枯燥無味;有的教材針對性不強,不能滿足專業學習和職業資格考證的要求,目前很多經濟法類教材的內容與會計類、經濟類資格考試所掌握的.法律知識存在差距。

(二)課程綜合性強,內容多,但課時少

經濟法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內容比較多,而在很多高職院校一般都只開設一個學期,每周4課時,因此教師在制定授課計劃時有很大的壓力,在上課內容的取捨上有難度。

(四)教學方法單一

經濟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光靠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法不適用經濟法教學的要求。目前大部分教師都是以理論講授為主,學生記筆記的教學方式,課堂不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使得學生一學期學完下來只能死記些東西,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缺乏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同時,由於大多數的考核方式都是以閉卷考試為主,注重對記憶內容的考核,忽略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思考

(一)合理選取教材

高職院校經管類的經濟法教材,應與法律專業的經濟法教材不同。對於經管類的學生來說,真正掌握一些有關經濟生活中的法律知識以及靈活運用尤為重要,因此,在選取教材時,要注重教材的實用性,不能太理論化。

(二)合理選取和安排教學內容。

經濟法課程涉及的法律條文非常多,在有限的教學課時中不可能做到逐一介紹清楚,因此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重點的選擇內容加以講授。經濟法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課程,在理論知識教學上,要打破各家學派對體系、內容上的劃分,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教會學生了解法律規定、能查閱相關法律規定、能正確解讀法律規定,最後能運用法律規定;在實踐教學上,要豐富教學案例,選取的案例應該是最新的,符合經濟發展前沿的案例。通過前面理論的學習,來分析案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領悟和理解,使學生不僅能夠知法、守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如何用法。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要注重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和專業的特點來選取教學內容,以我院的經濟法課程為例,根據我院系部專業的培養目標,參考教材,教學團隊成員對經濟法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選擇和重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模塊:(1)經濟法律基礎知識,重點講授經濟法的概念、產生的原因、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經濟法律關系、經濟爭議解決方法等;(2)市場主體法,重點講授個人獨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法、公司法等;(3)市場運行法,重點講授合同法、勞動法、破產法等;(4)市場調控法,重點講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生,學生能夠了解並掌握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創辦的條件、程序,具備依法訂立合同以及解決糾紛的能力。

三、改革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是決定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在經濟法的教學過程中,嚴禁採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要根據不同模塊的知識特點靈活選取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經濟法很多都是基本理論、基本規則和法律條文,枯燥無味。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購買教學光碟、製作教學課件、將「今日說法」、「經濟與法」等相關法制節目,經整理編輯,製作成教學資料。此外,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加大課堂上傳授的知識量和信息量,開拓學生的視野。

(二)充分運用案例教學法

經濟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僅靠講解法律條文將使得經濟法課堂枯燥無味,教師可以以案例為教學平台,通過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緊密關聯的生動案例進行討論,並通過教師對案例的綜合分析、總結,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做法有兩種,一是教師在課堂上首先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案例,讓學生自行思考,然後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最後重新回到前面提出的案例,進入師生互動環節,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相互之間討論形成觀點,教師總結並給出意見。另一種做法是首先教師講授知識點,然後提出相關案例,由學生討論分析,形成觀點給出結論。

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加強業務能力

經濟法教學內容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多元化的知識結構,除了經濟法本身的相關知識外,還要掌握比如會計知識、金融知識、稅務知識等。這就要求經濟法教師應自覺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才能勝任經濟法課程。

總之,經濟法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課程,教師應針對專業特點、學生特點,有針對性的選取教材;根據專業培養目標選取和設計教學內容;充分運用現代化手段、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這樣才能把經濟法這門課程上好。

;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百度雲 發布:2024-11-17 12:40:18 瀏覽:449
勞動法對於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規定 發布:2024-11-17 12:10:34 瀏覽:12
合同法最新修訂日期 發布:2024-11-17 11:57:47 瀏覽:367
規章不須經國務院批准 發布:2024-11-17 11:21:17 瀏覽:765
江寧法律援助中心55 發布:2024-11-17 11:03:23 瀏覽:287
民法於飛老師 發布:2024-11-17 10:58:58 瀏覽:944
制定規章制度的討論記錄 發布:2024-11-17 10:43:56 瀏覽:998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協議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4-11-17 10:03:42 瀏覽:690
怒江州司法局 發布:2024-11-17 10:02:14 瀏覽:696
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用工環境的 發布:2024-11-17 09:07:22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