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一百三十三條

合同法一百三十三條

發布時間: 2023-09-09 21:01:51

① 在合同中,當事人雙方權利和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是

合同標的物是合同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合同當事人權利和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

標的物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沒有標的,合同不能成立。標的條款必須清楚的寫明標的名稱,以使標的特定化,從而能夠界定權利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第一百三十二條 出賣的標的物,應當屬於出賣人所有或者出賣人有權處分。 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或者限制轉讓的標的物,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三十三條 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在買賣合同中約定買受人未履行支付價款或者其他義務的,標的物的所有權屬於出賣人。

第一百三十五條 出賣人應當履行向買受人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的單證,並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義務。

(1)合同法一百三十三條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釋:一物數賣「先來後到」有說法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發布《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對買賣合同的成立及效力、標的物交付和所有權轉移、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負擔、標的物的檢驗、違約責任、所有權保留、特種買賣等具體適用法律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解釋將於今年7月1日起施行。

對於實務中常見的「一物數賣」問題,為防止出賣人與個別買受人惡意串通,基於誠實信用原則,解釋規定,各買受人均要求實際履行合同的,出賣人沒有自主選擇權。

在一般動產多重買賣的情形下,以交付、付款、合同成立先後為合同履行順序。

在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特殊動產多重買賣情形中,交付是特殊動產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登記是對抗善意第三人的對抗要件,應依照交付、登記、合同成立先後作為合同履行順序;出現交付與登記沖突情形時,應以交付為准。

據介紹,解釋遵循「鼓勵交易,增加財富」的原則,針對在市場交易活動中存在的諸如認購書、訂購書、預訂書、意向書、允諾書、備忘錄等預約的法律效力,明確承認其獨立契約效力,固定雙方交易機會,制裁惡意預約人。

對於實務中常見的出賣人在締約和履約時沒有所有權或處分權的買賣合同的效力問題,明確予以肯定,更周到地保護買受人的權益,明晰交易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強化社會信用,推動市場經濟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熱點內容
傳統的社會法 發布:2025-04-29 16:16:57 瀏覽:555
總局令行政法規 發布:2025-04-29 16:06:24 瀏覽:59
勞動法中員工定義 發布:2025-04-29 16:06:18 瀏覽:548
2017年二級建造師法律法規答案 發布:2025-04-29 15:50:28 瀏覽:38
民宗局法律知識培訓總結 發布:2025-04-29 15:50:27 瀏覽:92
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合同法 發布:2025-04-29 15:44:56 瀏覽:249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中 發布:2025-04-29 15:29:16 瀏覽:194
房產稅立法初稿 發布:2025-04-29 15:23:30 瀏覽:768
過失和欺詐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何不同 發布:2025-04-29 15:18:44 瀏覽:941
司法救助被告 發布:2025-04-29 15:07:52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