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違約律師陳詞

合同法違約律師陳詞

發布時間: 2023-09-28 03:33:21

1. 遇到合同違約時應該怎麼維護合法權益

一、採取補救措施,避免違約損失在確定合同相對方沒有按照約定履行合同時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減少甚至避免違約損失:
1、友好協商,解決糾紛於發生之時當合同相對方出現違約時,應該對合同的履行情況,包括已經履行的部分和沒有履行的部分作一個整體評估,在了解合同違約基本情況後,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和對方溝通,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態度,要求對方及時回應並說明態度和合同履約計劃。在和對方溝通接觸時,最好通過書面方式或者其他在事後有據可查的方式進行。出現嚴重的合同違約時,可以請律師起草一份律師函給對方,以引起對方的高度重視,為以後可能出現的訟爭做好准備。
2、採取合理措施,減少合同違約的損失 我國《合同法》第119條作出了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在一方違約並造成損害後,另一方應及時採取合理的措施以防止損失的擴大,否則,應對擴大部分的損害負責。減輕損失的原則具有以下特點:1、一方的違約導致了損害的發生。2、未採取合理措施致使損失擴大。3、造成了損失的擴大。
3、充分利用法律規定的救濟手段。
第一,在發現對方違約行為時,可以果斷地中斷己方對合同的履行。我國《合同法》第66條規定了同時履行抗辯權,第67條規定了後履行抗辯權,第68條規定了不安抗辯權。這些都是對方違約時停止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據。
第二、主動行使撤銷權和代位權。根據我國《合同法》第74條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我國《合同法》第73條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一)第11條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三)債務人的債權已經到期;(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第三、依法撤銷合同,不再履行。"《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二、選擇仲裁或者訴訟解決糾紛。
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
,主要存在仲裁和訴訟兩種正式的合同解決方式。
1、仲裁指爭議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後達成協議,自願將爭議
交給第三者作出裁決,雙方有義務執行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仲裁機構和法院不同。法院行使國家所賦予的審判權,向法院起訴不需要雙方當事人在訴訟前達成協議,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審判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經法院受理後,另一方必須應訴。仲裁機構通常是民間團體的性質,其受理案件的管轄權來自雙方協議,沒有協議就無權受理。我國仲裁庭審理案件一般公開進行。如果有當事人雙方或一方申請,仲裁庭也可決定不公開進行 。案件審理日期,由仲裁委員會主任和首席仲裁員或獨任仲裁員會商決定。決定後,應及時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可以親自,也可委派代理人,向仲裁委員會辦理有關仲裁事項,代表當事人出庭。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自願選擇的解決糾紛的途徑,一般來說,當事人經過仲裁程序後,即使對仲裁裁決不服,也不能再提起訴訟;不過,仲裁機構對自己作出的裁決,無權強制執行,若當事人不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只能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訴訟一旦決定通過訴訟解決合同違約糾紛,當事人就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備:(1))應該有明確的被告。所謂明確的被告,是指原告認為侵犯了自己權益或與自己發生爭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必須明確,不能泛泛而指。如果沒有明確的被告,原告的請求就無人承認,法律關系無法證實,人民法院也無從開始審判活動。(3)有正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最後,及時申請財產保全;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關系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
財產保全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必須是情況緊急,不採取財產保全將會使申請人的合法財產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2.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法院不依職權主動採取財產保全措施;3.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否則法院將駁回申請;4.案件必須有給付內容,屬給付之訴;5.必須是由當事人一方的行為可能使判決難以執行的;6.必須在訴訟過程中提出申請。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依職權裁定採取訴訟財產保全措施; 7.申請人提供擔保。法院未責令提供擔保的不在此限。

熱點內容
工商法中是否有試業期 發布:2024-11-17 05:47:28 瀏覽:560
企業法律顧問公示 發布:2024-11-17 05:37:34 瀏覽:986
經濟法基礎教材電子書非廣告 發布:2024-11-17 05:22:41 瀏覽:101
參與傳銷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7 05:21:48 瀏覽:149
工廠寢室規章 發布:2024-11-17 04:54:42 瀏覽:179
幼兒園職業道德 發布:2024-11-17 04:30:51 瀏覽:37
新婚姻法課件免費 發布:2024-11-17 04:25:02 瀏覽:725
法律責任的比喻句 發布:2024-11-17 04:24:12 瀏覽:955
公務員遴選法律知識匯總 發布:2024-11-17 04:05:12 瀏覽:480
公安機關防控疫情法治同行 發布:2024-11-17 04:00:40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