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財經大學合同法
『壹』 高職法律課程改革論文
高職法律課程改革論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高職法律專業教學過程中,主要將服務作為教學宗旨,通過就業進行引導,促使產學研相互結合。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職法律課程改革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職法律課程改革論文 篇1
摘要:
針對高職法律課程改革的思路,分析出高職法律課程現狀,其內容有:課程體系現狀,課程內容設置現狀,課程方法現狀。根據這一現狀,總結了高職院校法律課程存在的問題,其內容有:結構殘缺、缺乏法律職業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法律課堂教學方法單一等。最後總結了高職法律課程改革思路,主要包括:以應用為原則,構建法律課程體系,提升師資隊伍實踐能力,構建相應的互動平台等。
關鍵詞:
高職法律;課程改革;結構殘缺;法律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法律需要改革,這已經是法律教育界的共識。如何對其進行改革,是一個較大的難題。當前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已經運行了幾十年,並且培養了無數的法律人才。在高職法律課程體系中,基本上沿襲了原有的課程體系。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需要謹慎。並且充分考慮法律體系、人才培養等內容。
一、高職法律課程現狀
1、課程體系現狀
現象法律課程體系中包括法學基本理論、部門法課程以及相關專業方面的法律課程等。其中基本部門法課程主要有:憲法、民事訴訟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經濟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等;專業法律課程主要根據不同專業所涉及的領域而設定[1]。一般情況下,對課程開設順序進行排列:先設置發現基本理論,然後使憲法,接著是基本部門法課程,最後相關專業方面的法律課程。先設立實體法,然後設立程序法。
2、課程內容設置現狀
針對法律課程來說,主要講授的是部門法或者相關專業方面的法律概念、基本原則和基本理論等。所設置的課程內容主要根據基本法律制度進行,其主要闡述和理解基本法律制度。在課程講授過程中,主要結合基本法律制度進行,原因是課程內容的部門法內容法律制度,主要是法律,部門規章,設計的地方性法規相對較少。在課程內容中,存在著相應的司法解釋內容,但這些內容並不是十分全面,同時也缺乏一定的系統性。
3、課程方法現狀
高職院校法律課程採用的主要是講授和組織討論等方法,在這兩種教學方法當中,講授的比重相對較大。為了使學生對法律內容理解得更加透徹,通常還使用案例教學法。
二、高職院校法律課程存在的問題
1、結構殘缺
在高職法律課程教學過程中,缺少對學生法律能開的培養。當下,實現法律目標對於法律職業人才十分重要,學生如果不能充分掌握法律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等,就難以對法律制度進行深度了解,應用法律的能力也無法發展。但是,如果學生掌握了以上內容,也不能代表學生具備法律能力[1]。
2、缺乏法律職業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開展法律課程教學過程中,課程內容不夠合理。要相適應法律職業,必須具備文書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辯論能力等。因此,學校應當為學生開設相應的法律文書課程,對學生表達能力和辯論能力進行大力培養。
3、法律課堂教學方法單一
在開展高職法律課堂教學過程中,缺少相應的自主式以及開放式教學方法。當前,高職院校法律課程教學方式很多,如講授、討論、案例分析等,此外還有法庭模擬的方式。但是這些教學方式所傳授的教學內容是一樣的,如果學生有不同答案,那就說明是錯誤的。這種情況下,阻礙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2]。
三、高職法律課程改革思路
1、以應用為原則,構建法律課程體系
高職法律專業教學過程中,主要將服務作為教學宗旨,通過就業進行引導,促使產學研相互結合。根據職業需要,對組織教學進行科學引導,促使法律教學應用性和實踐性等,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同時對課程結構進行重組,最終形成一種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三大課程體系。保障教學內容能夠充分凸顯基礎理論知識,從而讓學生能夠對這些知識進行充分應用和實踐。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主要將知識的應用作為目的性內容,將「必要」、「夠用」為度,進行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促使針對性和實用性得到提升。結合高職院校法律專業課程特點以及行業需求等,促使課程得到有效整合和創新,從而使課堂得到開放,能夠從單項性課程的建設開始,逐漸向著課程整體結構的優化轉移,從而實現課程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進而讓學生能夠自主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結構。
2、提升師資隊伍實踐能力
第一方面,高度重視年輕教師職業知識以及技能方面的培訓,通過這種方式,樹立一定的職業觀念,幫助教師具備相對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第二方面,學校為教師提供相應的繼續學習機會,從而使教師所掌握的知識得到定期的更新,促使其對新的知識有所了解,對新的研究成果進行吸收。第三方面,為教師創造相應的條件,能夠讓教師定期到有關部門或者企業等進行掛職鍛煉。進而給教師提供更加方便的科研機會。第四方面是向知名高校聘請能力水平相對突出的兼職教授,對教師進行定期講座促使年輕教師的實踐水平以及理論知識水平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第五方面,向企業聘請律師,使其和學校青年教師共同擔任法律課程的教學,使其充分發揮工作中總結的實踐經驗,從而使課程教學效果得到充分提高。
3、構建相應的互動平台
在學校構建多維度互動平台,能夠提升教學水平,同時也是實踐教學必不可少的條件,只有在校外親自實踐,學生才能真正接觸和了解多種崗位,其技能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學校可以在校內建設虛擬法庭,速錄實訓室、律師事務所等。加大對這方面設施的投入力度。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各種民事、刑事或者行政等訴訟案件的辦案程序。對各種操作流程充分了解[3]。
4、加強學校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聯系
學校和校外實訓基地進行緊密聯系,可以和相關單位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通過這種方式,促使課堂想校外有效延伸。例如和法庭以及監察院等進行合作,和這些單位進行聯合,共同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傳統高職法律專業教學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實際使用能力相對薄弱。對學生法律能力進行培訓的過程中,開設相應的法律服務教學,幫助學生能夠在法律服務實踐過程中,促使學生利用法律知識進行非法律處理的能力有所提升。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法律服務處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宏軍,陳桂銀,任善茂,陳明,周根來.高職飼料與動物營養專業學生就業分析與課程體系改革思路[J].職業教育研究,2013,11:6-7.
[2]郭菲.文科專業基礎課程非工作過程導向的改革思考-以《法學基礎》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3,17:61-63.
[3]姬志茹.高職院校專業法律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析-以《建築工程法規》為視角[J].中國成人教育,2015,11:148-150.
[4]韋加速.高職專業法律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實踐探索-以「建設法規」課程為例[J].江蘇科技信息,2016,18:44-46.
高職法律課程改革論文 篇2
論文摘要: 商法是與現代經濟活動聯系最為密切的法律部門之一,商法在中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必然提升,高職商法教學亦應當體現出職業教育的鮮明特色。本文針對目前高職商法教學中出現的改革和創新等問題進行探討並提出自己的觀點。
論文關鍵詞: 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商法教學創新;實訓
當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但是,高職法律專業的現狀卻令人堪憂。據(2009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08年高職高專法律類畢業生就業率為75%,在所有高職專業中排名倒數第一,工作與專業對口率為29%,排名倒數第一。法學專業就業難,有社會大環境的因素,但是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難以適應社會對高職法律人才的要求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高職法律教育必須結合自身特點找准專業定位,切實強化實踐環節教學,提升其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商法是法律專業的主幹課程,商法教學改革是法律專業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結合自己的商法教學實踐,談一談商法的職業化教學問題。
一、高職商法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高職法律專業以培養具有法律實際運用能力的實用型人才為目標高職商法教學與本科商法教學應當體現出差異性,如果說法學本科應偏重學術教育還是職業教育尚存爭議,對於高職法律專業是職業教育應當沒有異議。培養目標上的差異必然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教科書選擇等方面的差異。但實踐中,高職商法教學成了本科商法教學的縮編版,除內容簡單點,課時少了點外,沒有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多數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以講解法律條文、法學理論為主,缺乏與實踐的銜接。學生只重視法學理論的掌握,卻不知在實踐中如何利用這些理論知識,面對個案不知如何著手。而案例教學,小組討論,模擬法庭、法律實訓側成了形式主義走過場,不是在課時上保障不了,就是資金保障不到位,導致教學效果低下。
其次,商法是一門與金融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密切相關的學科,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商法的實踐化教學操作起來並非易事,它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多元化的知識背景。而現在高職法學教師隊伍基本是理論型的而且從發展趨勢看,越來越朝清一色的理論型、研究型發展,這不利於職業教育的發展。教師因為所學專業的局限缺乏對法律之外的經濟專業知識的了解,另一方面沒有律師、法官、公司業務等實務經驗,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難以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訓練。
再次,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扎實的民商法專業理論知識的應用型法律人才在法律人才中的需求比例將越來越大,民商法是有利於學生就業的課程。因此在高職院校應當確立民商法學在教學中的基礎性地位,加大課程比重。但目前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在高職院校,往往重視理論課的開設而輕視應用部門法課程的開設,在部門法課程中,民商法課程所佔比重並不大。以我院為例,商法課程為64學時,內容包括商法總論、公司法、破產法、票據法、保險法,內容多,時間緊。教師在教學中講述原理和條文後,往往沒有時間進行實際操作技巧的訓練。
最後,是關於商法教材建設的問題。雖然一些學院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編寫了一些教材,但是這些教材或多或少有一些摘抄本科教材的痕跡,教材的內容根本不能突出高職的特點,適應不了市場的需求,跟不上法制發展的步伐。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法的重心也發生轉變,從貿易法轉到企業法再轉到金融法。公司融資、並購、金融衍生工具的膨脹、電子商務等都成為商法的新課題。與此同時,傳統的票據制度已隨著交易電子化的發展而萎縮,在商法體系中的地位在逐步下降,為適應這種變化,高職商法課程在教材上應體現出來。目前的情況是,教材老化,授課重點不突出,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二、高職商法教學改革的建議
商法教學改革應體現出思想性、知識性和實踐性,其實際運用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並且應當有助於學生在學習期間形成對未來工作至關重要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認為應著力做好以下幾點。
(一)改善商法教學隊伍的知識結構
調整教師隊伍知識結構。高職法律專業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而培養這樣的學生需要有既懂理論又會實務的`法學教師隊伍。因此,要使法學職業教育適應這樣的教育目標,就必須改造現行的法學教師隊伍。因此,要加強教師培訓,與其他院校進行交流、合作、學習。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的商法課程是全國唯一的商法國家級精品課,江西財經大學的商業法律網路模擬課程十分新穎,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同時我們要與其他高職法律院校合作,共同探索高職法律教育的發展路徑。鼓勵教師參加社會實踐,允許教師適度兼職,從目前我國的國情看,主要是兼職律師,從發展趨勢看也可兼職法官、檢察官。筆者主張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培訓一批專職從事法律實務工作的、類似理工科的實驗教師,專門帶領、指導學生從事法律實務模擬訓練。除此而外,還可聘請優秀的法官、檢察官、律師擔任兼職教師。
(二)大力加強教材建設
促進教學內容不斷豐富與更新,教學內容要涉及學術前沿,如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引起的法律問題,電子商務,法律全球化等問題。要鼓勵教材不斷更新,強化教材對實踐法律運用技巧的講解。推出更多、更適用的商法案例教材。關於教材編撰的問題,雖然目前統編和自編的商法教材數量很大,但是,深入反映商法實踐中的問題、信息量大、視野開闊、適合高職教學的教材卻為數很少。筆者主張高職院校商法教師應當與司法實踐部門合作編撰適合高職教學的經典化教材。推出符合職業化教育需求的特色教材,除傳統的基本概念說明、主要學說梳理外,特別需要突出判解研究的說理、示範功能,以及重大實務問題的指引和動態研究。
(三)改進教學方法
變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單向的教學方法為教師學生互動式教學方法,應提倡提出問題,由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進而改善學習態度,學會自主發展,提高實際能力。課堂講授要從純理論的講授方法向理論結合實際的講授方法轉變。商法教學中應當吸收實踐性的內容,商法教師應當注意收集分析司法實踐中具有新穎性、典型性、可議性的商法案例的裁判規則,把這些典型案例運用到商法教學中去。案例教學法的目標,不僅是使學生通過對案例的討論所得結論來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感受獲得這些法律知識的過程,體驗法律職業的思維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具體運用,從而獲得職業技能方面的發展。改進教學手段,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不僅是解決學時少課時緊的方式之一,更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法學的內容包羅萬象,要加強高職法學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時要充分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如幻燈、投影錄像、計算機教學軟體等,這將會大大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四)進行商法課程設置改革,提高商法地位
目前看來,商法課程所佔課時仍然偏少,急需加強。筆者認為應當把商法分為三門課,商法一(總論、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商法二(證口法、票據法),商法三(破產法、保險法)。每門課48學時,都是必修課,二年級第一學期開設商法一,第二學期開設商法二和商法三,這樣可以把商法各部分講透,也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案例教學。除此以外,還應當在三年級開設金融法選修課,內容包括信託法、期貨法、電子商務法、銀行法等內容,以適應商法發展和創新的實際需求。還應當鼓勵開設實踐性、技術性強的法律運用課程,如律師訴訟技巧、商務法律實用非訟處理、談判技巧等課程。
(五)開展商法實訓
商法實訓已經在許多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展開,目前商法實訓主要採取模擬法庭形式,模擬實際審判程序,由學生擔任法官、律師等不同角色,達到以案學法的目的。許多學校在實訓課分類上採用民商合一形式,即民商法實訓,在案例選擇上,以人身損害賠償、勞資糾紛、合同糾紛等為主。真正體現商法內容的保險案件、破產案件、公司案件等少之又少,再如公司並購,公司上市,公司設立程序等非訴商事案例在商法實訓中更是鮮見。如何把商事法律實踐真正通過商法實訓展開,使學生獲得商法的技能,是值得商法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探索的重要課題。
高職法學教學是高等法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高職法律人才是高職法學教育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打破傳統的法學教學體系,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互相滲透,融為一體。這種方案的實施難度是相當大的,還需要高職法律教師加強合作,共同探討高職法律專業的改革之路。
;『貳』 法學主要學什麼
主要課程有:
1、法理學。是以整個法律現象的共同發展規律和共同性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的研究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發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質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法律的創制和實現。
2、《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是政治教育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知識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憲法學》。憲法學是以憲法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屬於法學的分支學科。
4、《刑法學》。刑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系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5、《邏輯學》。研究思維規律的學問。邏輯和邏輯學的發展,經過了具象邏輯—抽象邏輯—具象邏輯與抽象邏輯相統一的對稱邏輯三大階段。
(2)江西財經大學合同法擴展閱讀:
法學可以分為很多分支學科,主要有:
1、理論法學,又稱基礎法學
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中國法律院系為這個學科開設的課程稱為法學基礎理論(簡稱法理學)。
2、法律史學
可分為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史。
3、國內法學
指一國各部門法學,包括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勞動法學、環境法學、刑法學、訴訟程序法學以及軍事法學等。
憲法是一國的根本法,因此,在國內法學體系中,憲法學佔有主導地位。
4、國際法學
包括國際公法學、國際私法學和國際經濟法學等。
5、立法學
研究立法原則、規劃、立法體制、立法風格、立法程序、立法技術以及法律匯編、立法評價等問題。
6、法律解釋學
對法律條文的內容和文字進行闡釋,相當於中外歷史上所稱的注釋法學。
7、法社會學
通常指通過社會現實問題研究法律的社會功能、實行和效果等問題。
8、比較法學和外國法學
比較法學是對不同國家(或特定地區)法律(包括該國法和外國法之間,外國法之間)的比較研究。因此,比較法學和外國法學密切聯系。
9、法學和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或其他社會科學之間的一些邊緣學科
如科技法學 、 法醫學、司法鑒定學、司法精神病學、法律統計學等。
法學專業就業前景:
種種信息表明,中國巨大的法律市場需求尚未開發。廣大農村地區、中小企業的法律需求和服務還沒有啟動。就個人律師的擁有量而言,根據有關資料統計。
全國平均每萬人擁有律師的數量僅為0.8個,這個比例不但低於發達國家,而且還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就企業方面講,我國現有企業5000萬多家,僅有4萬余家聘請了律師當法律顧問。
法學專業就業目前面臨的尷尬局面只是暫時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隨著社會法治認識的的增強,隨著法治環境的改善,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大學學法學的就業方向:
1、審判機關
法院是依法獨立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國家機關。人民法院歷來是法學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領域,也是法學專業學生「專業對口」、實現職業理想的重要目標。
2、檢察機關
檢察院是依法獨立行使國家檢察權的國家機關。同審判機關一樣,各級檢察機關同樣是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的熱門行業。
3、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是國家的治安行政機關和刑事執法機關。在中國,公安機關是國務院和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的行政職能部門,是國家行政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
4、政府機關
機關,泛指國家黨政機關或團體為實現其職能而設立的、負責指揮和控制行政活動的機構,包括政府辦公機關、財政系統、金融系統、政法系統、科學衛生文化系統。
『叄』 幫幫忙啊 求江西財經大學2011-2012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法學通論答案 感激不敬
我也在糾結這個法通試卷吶~~~下面是我剛找到的資料,按照題目的順序寫著分析,和你分享下,最後一道論文就沒有標准答案了,多寫點吧,應該問題不大~~
希望對你有幫助啦~~~
分析: (1) 應對甲某追究刑事責任。被告人甲某作為幼兒教師,負有保護兒童安全和搶救兒童生命的義務,在有能力履行義務的情況下,被告人甲某沒有履行,因而造成幼兒李某死亡的結果。甲某的行為符合不作為犯罪成立的條件,所以應對她追究刑事責任。
(2) 中學生乙見死不救,僅是一個道義上的問題,不應對他追究刑事責任。
分析: (1) 劉非對張金寶沒有贍養義務。我國婚姻法規定,養子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2) 劉非對劉冰有撫養義務。我國婚姻法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兄、妹,有撫養的義務。本案中,劉非與劉冰是養兄弟關系,劉冰未成年,劉非有負擔能力,所以劉非對劉冰有撫養義務。
分析:( 1 )李某和王某之間的合同法律行為的效力是待定的,只有在其父母追認之後才有效,否則無效。因為李某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行為,一些重大的民事行為其依法不能獨立進行,得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徵得其同意。
( 2 )確認雙方的房屋租賃合同無效,判令王某搬出。
( 3 )效力待定。因為李某此時雖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其對該房屋無處分權,無處分權而處分他人財產只有在簽訂合同後取得處分權或經權利人追認才有效。
( 4 )李某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王某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