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合同法重述是什麼
① 美國合同法規定哪些方面
美國沒有合同法,但有《統一商法典》:
美國統一商法典
(1912年3月1日頒布 1912年3月1日實施)
第一篇 總則
第一章 本法的簡稱、解釋和適用
第1—101條 簡稱
本法稱為並可被引用為《統一商法典》。
第1—102條 宗旨;解釋原則;通過協議改變本法條款的效力
1.本法應作靈活的解釋和適用,以促進本法之基本宗旨的實現。
2.本法之基本宗旨為:
a.使調整商業交易的法律更加簡潔、明確並適應現代要求;
b.使商業作法能夠通過習慣、行業慣例和當事方協議不斷獲得發展;
c.使各州調整商業交易的法律歸於統一。
3.在本法沒有相反規定的情況下,本法各條款的效力可以通過當事方的協議加以改變。本法規定的善意、勤勉、合理和注意的義務,不得通過協議加以排除;但是,當事方可以通過協議確定履行這些義務的標准。所確定的標准不得明顯不合理。
4.本法某些條款包含有「除非另有協議」或類似詞句,這並不意味著未包含此類詞句的其它條款的效力就不可以通過本條第3款所規定的協議加以改變。
5.除上下文另有所指外,在本法中,
a.單數詞包含復數含義,復數詞包含單數含義;
b.陽性詞包含陰性含義和中性含義;在可以得到合理解釋時,中性詞包含任何詞性的含義。
第1—103條 一般法律原則應作為本法的補充
在本法沒有具體條款予以排除的情況下,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各項原則,包括商人法和涉及合同能力、本人和代理人、禁止反悔、欺詐、虛偽說明、脅迫、強制、錯誤或破產的法律,或其它使合同生效或失效的法律,應作為本法的補充。
第1—104條 不作默示廢除之解釋
本法是一部旨在統一其領域內法律規范的一般法。在可以合理避免的情況下,本法的任何部分均不應被認為被本法以後的立法所默示廢除。
第1—105條 本法的地域效力;當事方選擇適用法的權力
1.除本條後述另有規定外,如果一項交易同時與本州和它州或它國有合理聯系,當事方可以協議選擇本州法律或它州或它國法律作為確定他們權利和義務的法律。如果無協議,本法適用於與本州有適當聯系的交易。
2.當本法下列任何條款對適用法作出規定時,應按條款之規定適用有關的適用法;相反之協議,只在所規定之適用法(包括沖突法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才有效:
債權人對已售出之貨物的權利 第2—402條;
銀行存款和收款篇的適用 第4—102條;
受大宗轉讓篇約束的大宗轉讓 第6—102條;
投資證券篇中的法律適用問題 第8—106條;
擔保交易篇中有關擔保權益之完善的條款 第9—103條。
第1—106條 靈活提供救濟
1.應為使受損方盡可能地恢復到另一方充分履行義務時他本應達到的狀態而靈活提供本法所規定的救濟;但除非本法或其它法律另有特別規定,受損方無權就間接損失或特別損失取得賠償,也無權取得懲罰性賠償。
2.本法所規定的任何權利或義務,均可通過訴訟強制執行,除非設定此種權利或義務的條款另有不同的和限制性的規定。
第1—107條 放棄因對方違約而產生的請求權或其它權利
受損方可在簽署並交付書面棄權聲明後無對價地全部或部分放棄因對方違約而產生的請求權或其它權利。
第1—108條 條款的獨立性
如果本法的任何條款或其對任何人或任何情況的適用被判決無效,此種無效不應影響本法的其它條款或其適用,除非此種無效必然導致該其它條款或其適用的無效。在此種意義上,本法的各條款是獨立的。
第1—109條 標題
本法各條的標題均為本法的組成部分。
第二章 一般定義和解釋原則
第1—201條 一般定義
除本法以後各篇為適用該篇或其任何一章而對下列定義作出補充定義或上下文另有所指外,在本法中,
1.「訴訟」包括反訴、反請求、債務抵銷、衡平訴訟以及其它任何確定權利的法律程序。
2.「受損方」指有權獲得救濟的當事方。
3.「協議」指當事方事實上達成的合意。此種合意可以根據當事方使用的語言得到證實,也可以根據其它客觀情況,包括本法所規定的交易過程、行業慣例或履約過程(第1—205條,第2—208條),得到推定證實。協議是否產生法律後果,在可能的情況下應依本法條款予以確定;否則,應依合同法原則予以確定(第1—103條)。(請比較「合同」)
4.「銀行」指任何從事銀行業務的人。
5.「持票人」指佔有憑票付款(或交貨)或空白背書票據、所有權憑證或證券的人。
6.「提單」指由從事貨物運輸或遞送業務的人開出的證明收到待運貨物的單據,包括空運單。「空運單」指空運貨物時能起到與海運或鐵路運輸提單相同之作用的單據,包括空運托運單或空運貨單。
7.「分行」包括銀行在外州或外國獨立注冊登記的分行。
8.對某項事實承擔「舉證責任」,指承擔說服事實之審判員,使其相信該事實存在之可能性大於其不存在之可能性的責任。
9.「正常業務中的買方」指在不了解所售貨物侵犯了第三方之所有權或擔保權益的情況下以善意通過正常方式向從事該種貨物銷售之賣方買進貨物的人。此處的賣方不包括典當商。所有在井源或礦源銷售礦物或類似物質(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的人,均應被視為從事該種貨物銷售的人。「買進」既指用現金買,也指用其它財產交換或利用有擔保或無擔保之信用賒買,也包括依據前存買賣合同收取貨物或所有權憑證,但不包括大宗轉讓,也不包括為擔保金錢債務所作的轉讓,以及為部分或全部清償金錢債務所作的轉讓。
10.「醒目」:任何條款或句子,如果其書寫方式使作為其閱讀對象的通情達理的人在閱讀時不至忽略,即為醒目。印刷的大寫標題屬於醒目(如大寫的「不可流通提單」)。表格中間的任何字句,如果使用較大字體或使用其它明顯不同的字體或顏色,即為醒目。電報中的任何字句均為醒目。條款或句子是否醒目,由法院判定。
11.「合同」指當事方通過協議而承擔的受本法或其它適用法約束的全部法律義務。(請比較「協議」)
12.「債權人」包括普通債權人、擔保債權人、留置權債權人以及債權人的任何代表。此種代表包括代表債權人利益的受讓與人、破產管理人、衡平法中的清算人,以及破產債務人或讓與人之財產的執行人或管理人。
13.「被告」包括反訴和反請求中處於被告地位的人。
14.涉及票據、所有權憑證、動產契據和投資證券時,「交付」指自願轉移佔有。
15.「所有權憑證」包括提單、碼頭收貨單、碼頭收據、倉單或書面交貨指示,也包括任何在正常商業或金融業務中足以證明憑證佔有人有權利接收、持有或處置憑證或其所代表之貨物的其它憑證。一項憑證要成為所有權憑證,它必須表示出,憑證系由貨物保管人開出或是開給貨物保管人的,並表示出憑證代表著由貨物保管人佔有的貨物。此種貨物必須或者是特定的,或者是特定的一批貨物中具有種類物性質的一部分。
16.「過錯」指不當行為、不履行義務或違約。
17.涉及貨物或證券時,「種類物」指貨物或證券的任何一個單位在本質上或根據行業慣例均與任何其它類似單位完全相同。在本法范圍內,如果任何特定的協議或單據將不同種類的貨物視為同種,則非種類物亦可被視為種類物。
18.「真實」指不存在偽造或仿造。
19.「善意」指有關行為或交易中事實上的誠實。
20.「執票人」指佔有所有權憑證、票據或投資證券的人,且所佔有的所有權憑證、票據或投資證券必須系對佔有人或系對其指定人所開立,或系背書給該佔有人或給其指定人,或系為憑票付款(或交貨)式或空白背書式。
21.「兌付」指付款或指承兌並付款;或在信用證有規定時,指購買或貼現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匯票。
22.「破產程序」或「破產訴訟」包括為債權人利益所作的財產總讓與或其它旨在清算或重整債務人財產的程序。
23.「破產」指某人在正常業務中停止清償債務,或在債務到期時無能力清償,或被聯邦破產法視為失去清償能力。
24.「金錢」指由本國或外國政府授權或批准作為流通貨幣之一種的交換媒介。
25.一個人在下列情況下被視為已得到關於某一事實的「通知」:
a.他實際上已知道該事實;或
b.他已經收到有關該事實的通告;或
c.根據當時他所了解的各種事實和客觀情況,他有理由知道該事實的存在。
一個人對某一事實實際上有所了解時,即為「知道」或「了解」該事實。「發現」或「得知」或含義相似的其它詞句,指知道而不是有理由知道。通知失效的時間和條件,不由本法規定。
26.任何人如果在通知他人時採取了正常的合理的通知方式,即被視為已「通知」他人或已向他人「作出」通知,而不論他人是否實際上了解該通知。一個人在下列情況下應被視為已「收到」通知:
a.他注意到了通知;或
b.通知被適當地送至他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或送至因他的行為而使人認為適於接收此類通訊的其它地點。
27.涉及一項特定交易時,當一個組織內從事該交易的人注意到了該組織所收到的涉及該交易的通知時,通知即從該時起生效;無論如何,通知均從該組織行使適當勤勉時該人應該注意到該通知時起生效。如果一個組織具有合理的日常工作制度,使從事該交易的人能夠得到所有重要情況的通知,並且該組織實際上也遵守了這些制度,該組織即行使了適當勤勉。適當勤勉並不要求為該組織工作的某個人在其正常職責以外去傳送通知,除非該人有理由知道該交易並有理由知道該通知對該交易有重大影響。
28.「組織」包括公司,政府或政府機構,商業信託公司,遺產管理委員會,信託基金會,合夥或聯合體,兩個或兩個以上有共同或聯帶權益的人,或其它法律上或商業上的實體。
29.「當事方」系與「第三方」相區別,指從事某種本法所規定的交易或訂立某種本法所規定的協議的人。
30.「人」包括個人或組織(見第1—102條)。
31.「假定」指事實審的審判員在沒有得到相反證明的情況下,必須認定所假定的事實是存在的。
32.「購買」包括通過下列方式取得財產:買賣、貼現、流通、抵押、質押、留置、發行或再發行、饋贈,或任何創設財產權益的其它自願交易。
33.「購買人」指通過購買取得財產的人。
34.「救濟」指受損方通過或不通過法院而取得救助的權利。
35.「代表」包括代理人、公司或聯合體的行政管理人員,遺產的受託人或執行人或管理人,或任何被授權代表他人作為的人。
36.「權利」包括救濟。
37.「擔保權益」指對動產或不動產附著物所享有的作為付款或履行義務之擔保的權益。賣方在貨物已發運或已交付給買方後所保留的對貨物的所有權(第2—401條),效力上只相當於保留「擔保權益」。「擔保權益」這個詞還包括第九篇范圍內之帳債或動產契據的買方所擁有的權益。第2—401條中所規定的貨物特定於買賣合同項下後買方對貨物所享有的特殊財產權,不屬於「擔保權益」,但買方可在滿足第九篇的要求後取得「擔保權益」。租賃或寄售中所保留的所有權不屬於「擔保權益」,但當事方確有設立擔保之意圖時除外;在任何情況下,寄售均受有關寄售之條款(第2—326條)的約束。租賃交易的當事方是否確有設立擔保之意圖,應根據當事案件的事實確定;但是(a)購買選擇權本身並不證明存在設立擔保之意圖;(b)如果協議規定,在滿足租賃條件之後,承租人不需另外支付對價或只需支付形式對價即成為或可以成為財產的所有人,該項租賃中即存在設立擔保之意圖。
38.涉及書面材料或通知時,「寄送」指在支付郵費或傳送費並正確標明地址後將書面材料或通知交付郵寄或通過任何其它常用通訊手段交付傳送。涉及票據時,應按票據上註明的地址或另外商定的地址交付傳送;如果無此種地址,則應送往在當時條件下為合理的地址。如果收到書面材料或通知的時間不晚於適當寄送時該材料或通知應該到達的時間,即可認為寄送適當。
39.「簽名」包括當事方意圖認證一份書面材料時所作的或所使用的任何符號。
40.「擔保人」包括保證人。
41.「電報」包括通過無線電、電傳機、電纜和任何機械傳送方式或類似方式所傳送的信息。
42.「條款」指協議中與某一特定問題有關的那一部分。
43.「無授權」簽名或背書指未經實際授權、默示授權或表見授權而作的簽名或背書,包括偽造的簽名或背書。
44.「對價」:除涉及流通票據和銀行收款時另有規定外(第3—303條,第4—208條,第4—209條),如果一個人在取得權利時同時作出下列行為,即為支付「對價」:
a.承擔有關提供信用的有約束力的義務;或提供即期信用,不論該信用是否已被提用,也不論他是否有權在收款遇到困難時作出倒帳;或
b.將取得的權利作為前存請求權的擔保;或將其用來全部或部分地償付此種請求權;或
c.根據前存購買合同接受貨物的交付;或
d.一般地講,支付了足以支持簡式合同的價值。
45.「倉單」指從事商業性貨物存儲業務的人開出的收據。
46.「書面」或「書寫」包括印刷、打字或任何其它有意作出的可見記號。
第1—202條 第三方的單據構成初步證據
形式適當並註明為提單、保險單或保險憑證、正式過磅單或檢驗單、領事發票,以及其它任何經合同授權或要求而由第三方開出的單據,構成其本身之權威性和真實性的初步證據,也構成該第三方之單據中所陳述之事實的初步證據。
第1—203條 善意的義務
對本法范圍內的任何合同或義務,當事方均須以善意作出履行或尋求強制執行。
第1—204條 時間;合理時間;「及時」
1.如果本法要求在合理時間內作出一項行為,當事方可以通過協議對此種時間作自由規定,只要所規定的時間不是明顯不合理。
2.作出一項行為所需要的合理時間,應根據該行為的性質、目的和客觀情況確定。
3.如果一項行為在協議規定的時間內作出,或當協議無規定時在合理時間內作出,該行為即為「及時」。
第1—205條 交易過程和行業慣例
1.交易過程指特定交易的當事方在此交易之前做出的,可被合理地視為構成一種當事雙方共同的理解基礎,以解釋他們之意圖和其它行為的一系列行為。
2.行業慣例指進行交易的任何作法或方法,只要該作法或方法在一個地區、一種行業或一類貿易中已得到經常遵守,以至使人有理由相信它在現行交易中也會得到遵守。此種慣例是否存在及其適用范圍,應作為事實問題加以證明。如果可以證明此種慣例已載入成文的貿易規范或類似的書面文件中,該規范或書面文件應由法院解釋。
3.當事方之間的交易過程和當事方所從事之行業或貿易中的行業慣例,或當事方知道的或應該知道的行業慣例,使協議條款產生特定含義,並對協議條款起補充或限製作用。
4.在合理的情況下,應將協議的明示條款與適用的交易過程或行業慣例作一致解釋;如果此種解釋不合理,明示條款的效力優於交易過程和行業慣例,交易過程的效力優於行業慣例。
5.協議中任何一部分內容之履行地的行業慣例,應作為解釋協議該部分之履行的依據。
6.一方為證明某種有關的行業慣例而提供的證據,只有在該方曾已經適當地通知對方,使法院認為該通知已足以避免不公正地使對方感到意外時,該證據才可被法院接受。
第1—206條 適用於本法未另作規定之動產的反欺詐法
1.除本條第2款另有規定外,一項動產買賣合同,在救濟金額或價值超過5000美元時,如果缺乏書面材料證實:當事方已達成買賣合同,且合同規定了價格或確定價格的方法,且合同規定了可合理辨認的標的,且被要求強制執行的當事方或其授權代理人已在合同上簽名,合同即不可通過訴訟或抗辯予以強制執行。
2.本條第1款不適用於貨物買賣合同(第2—201條),也不適用於證券買賣合同(第8—319條)和擔保協議(第9—203條)。
第1—207條 在保留權利的情況下履行義務或作出允諾
明確聲明保留權利的一方,即使以他方要求或提出的方式履約或允諾履約或同意履約,也不因此損害其明確保留的權利。「不受損害」、「保留異議」或類似詞句,可以構成明確聲明。
第1—208條 任意加速的權利
如果合同規定,一方或其權益繼承人有權「任意」或「在他認為自己處境不安全時」或在類似詞句所規定的情況下要求對方提前付款或履約,或要求提供擔保物,或要求增加擔保物,此種規定應被解釋為,只有當他善意地相信對方付款或履約的前景已受到損害時,他才有權這樣要求。證明缺乏此種善意的舉證責任,由接到加速要求的一方承擔。
第1—209條 債務的降位
債務人所承擔的任何債務,均可在承擔時以降位方式規定其清償順序次於該債務人所承擔的其它付款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通過與債務人或與債務人的其他債權人訂立協議而對自己取得付款的權利作出降位。但是,在對抗該共同債務人或降位債權人時,此種降位並不構成擔保權益的設立。本條應被解釋為是對本條制定前所存在之法律的澄清,而不是對其的修改。
② 名詞解釋:合同
http://ke..com/view/1551.html?wtp=tt
根據《民法通則》
合同(參考英譯:agreement●bargain●contract●covenant●deal●engagement●handfast●pact●promise●signing●treaty)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根據《合同法》第2條之規定: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法國法的定義:《法國民法典》第1101條規定:「合同為一種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數人對於其他一人或數人負擔給付某物、作為或不作為的債務」。這是大陸法系關於合同的經典定義。
德國法的定義:《德國民法典》第305條規定:「以法律行為發生債的關系或改變債的關系的內容者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必須有當事人雙方之間的合同」。
美國《法律重述:合同》(第2版):合同是一個允諾或一系列允諾,違反該允諾將由法律給予救濟;履行該允諾是法律所確認的義務
合同是由訂立合同的雙方在特定條件下對商定事件的文字形式的紀錄,只要是沒有違反法律,沒有自我矛盾的合同條文,雙方自願訂立,沒有傷及第三人利益,訂立合同的出讓方對標的物有處分權,訂立合同的一方或雙方沒有出於欺騙目的,合同就是有效的、受法律保護的。
合同,也就是協議,是作為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約定、合意。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
合同作為一種法律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這里所說的合同是指受《合同法》調整的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徵:( l)合同是兩個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2)合同以產生、變更或終止債權債務關系為目的;(3)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③ 美國合同法的簡介
在世界各國的合同法中,美國合同法佔有一種特殊的地位。美國法是英美法系大家族中的一個重要成員,了解美國法,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英美法。直到今天,美國合同法上依然深深烙著英國合同法的印跡。然而,經過200多年的獨立發展,美國合同法已經具備了如此之多的其獨有的特徵。總的來說,與英國合同法相比,美國合同法具有更多的革命因素。如果說該書的寫作最主要的宗旨是讓讀者學習了解英美法院處理合同爭議的方法,本書的寫作目的則是讓讀者對美國合同法有一個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認識。對於美國合同法上的各主要制度,本書均作了較為詳盡的介紹和探討
④ 中國合同法和英美合同法對比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和承諾的方式。要約,是指一方當事人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一個有效的要約包括:1、內容具體明確;2、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約束;3、要約應具備合同的主要條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⑤ 中美合同法的異同
一、我國合同法的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14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什麼是具體確定的並沒有明說,但合同法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13條也規定受要約人對以上幾項內容的變更就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構成新要約。由此可見這八項內容應該是對意思表示構成要約很重要.但合同法第61、62條又規定對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履行期限、履行方式、旅行費用約定不明確的可以補充協議,不能達成協議的,法律也規定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所以這幾項也不是必需的。合同法111條規定對於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按照標的性質和損失大小,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至於解決爭議的方法,按照中華人民共合同民事訴訟法和仲裁法的規定,有協議的按協議,沒有的或者按照事後的協議申請仲裁,或者直接到法院解決。
由以上分析可見,我國合同法對要約的內容要求只有標的和數量以及確定的當事人是必需的,比《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還簡單,該法中規定要約至少應包含標的、價格或確定價格的方法、數量或確定數量的方法三項內容,否則即會因缺乏明確性而對要約人或受要約人缺乏約束力。同時規定了要約人的有限制的撤銷權,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從態度上我國合同法都盡量增強要約的有效性,由此可見對促進合同交易的決心。
在我國,受要約人於承諾時亦有很大的權利。一方面可以在不改變要約的實質性內容的前提下,決定合同的內容;另一方面,我國採取的是承諾通知到達生效的基本原則,所以受要約人在承諾到達要約人之前或之時都有撤銷權。 二、美國合同法的規定
美國《統一商法典》和很多合同法著作,也對要約作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基本不會離開要約是一方當事人對某些明確條款所作的同意表示這一含義。至於什麼是明確條款,美國合同法認為必須達到可強制執行,否則不構成合同。如數量、期限等沒有確定,就不能構成強制執行。但美國更重視要約的法律效用,即要約產生受要約人的承諾權。什麼樣的行為產生承諾權柄因此成為要約?它應當是這樣一種行為,即足以使受要約人合理地相信自己已經被授予創設合同的權力、足以使他人認為它是為求得他的承諾而對他做出的、包含所要訂立的合同的所有條款。
美國要約一般不受任何約束,他們認為雖然要約給受要約人創造一個合同訂立完畢的條件,只要一個要約沒有因為超過要約入所確定的期限或者因為其他客觀確定的期限而被撤銷,它在此期間內也就一直具有被他人承諾的能力。但是,只要沒有發生承諾,那麼要約人就可以在任何時候撤銷其要約。即使在要約人宣告他願意在一個明確期間內受到其要約約束的情況下,法律也無法在該期限屆滿之前阻擋要約人單方面提出撤銷要約的要求。這種不受任何約束的法律原則有其以下三種原因。1.是英美法的基本原則對價理論:即除了包含在「簽封」文件中的允諾外,允諾不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意思表示,它只有在受要約人已經作出回應或承諾一個對應的履行的情況下,才產生一個有約束力的義務。要約在被接愛以前,通常沒有相對人的任何對應履行,也未採用莊重的形式,因此要約人有撤銷要約的自由。2.是英美法承諾生效的時間採用「發信主義」,減少了受要約人承受要約人撤銷要約所產生的風險,3、是英美法屬判例法制度,法官手中有相當大的衡平權,能根據現實的需要及公平正義的觀念對有關制度進行矯正,使制度具有相當大的伸縮性。
司法實踐中有加強要約約束力的傾向,因為法官會認為撤銷要約在法律上是允許的,但被認為是不公平的,從而在某些情形下,法院會不顧對價理論而堅持要約不能撤銷。比如,美國在立法與司法上基本形成了要約不可撤銷的四種情形:(1)由對價支持的要約的不可撤銷性(該對價可以是一個很小的數目);(2)由對價中約定的禁止翻供所支持的要約的不可撤銷性;(3)由法律(主要是州立法)規定的要約的不可撤銷性:(4)單邊合同中要約的不可撤銷性。
美國合同法要求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要完全的同意,對要約內容的任何改動都能夠導致承諾權的喪失。承諾生效的時間也採用的是發信生效的基本原則,這就意味著一旦承諾通知發出,合同立即生效。
從以上比較可以看出,雖然兩大法系在不斷融合,但有些法律制度由於信奉的基本原則不同,所以還有不同之處,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與研究,以期待中美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
⑥ 重述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財務報表「已重述」是什麼意思 財務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發現並糾正前期財務報告的差錯時,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財務報告的行為。許多學者研究指出,財務重述的發生在資本市場上引起負面的反應,造成了資本市場的損失,並給上市公司帶來了一系列不利的經濟後果;財務重述作為企業盈餘操縱行為的表徵,其發生反映了公司治理機制的缺陷和治理效率的低下。
財務報表「已重述」,上市公司在發現並糾正前期財務報告的差錯時,已經做出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財務報告的行為。
問題二:對資產負債表進行重述是什麼意思 財務報表重述即財務報表的重新表述,是指企業在發現並糾正前期財務報告的差錯時,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財務報告。美國GAO發布的報告上稱為「Financial Statement Restatements」,在其他文獻中的表述有「Restating financial Statement「。
財務報表應力求首次公布的准確性,減少報表重述現象,減少更正公告和補充公告,以避免報表信息的錨點現象、過度反應及框架依賴等。
問題三:年度報告重述是什麼意思 【詞語】:重述
【釋義】:1. 再一次詳細復述。 2.詳細復述。
【英文】:restatement;reword;[法] iterance;iterate
本詞意思就是年度報告詳細的復述一次
滿意請採納~!
問題四:什麼叫「經重述」,「未經重述」? 就是修改了,原來櫻搭的所有 話 全部不起作用了!
問題五:重述合並財務報表的比較數據什麼意思 是由於會計政策變更或者是由於合並范圍變動,要對上年的合並報表按照變更後政策或范圍重新進行編制,就是重述合並財務報表,重述後和本年報表政策或范圍一致,具備可比性
問題六:盈餘重述是什麼意脊斗拿思 【詞語】:重述
【釋義】:1. 再一次詳細復述。 2.詳細復述。
【英文】:restatement;reword;[法] iterance;iterate
本詞意思就是年度報告詳細的復述一次
問題七:第二次合同法重述中的重述(restatement)是什麼意思? 象明月說的那樣,美國的這種重述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而修訂是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對法律作出的有法律效力的修改和更新。這就是兩者的最主要區別。
重述一般會涵蓋一定時期內美國法律的一些重要理念,理論的產生和變化。很多對美國法律會產生重大影響的著名法學家的理論會被記錄在這種著作中,由於權威法學家的學說有時候定被作為法律的無約束力的淵源,如果被立法者所採納的話就會變成有約束力的淵源。所以這種專家意見很受重視,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問題八:請問財務重述的9種類型分別是什麼? 你好,應該是:
收入確認、成本/費用計價、重組/資產/存貨計價、合並/分立、證券相關、重分類問題和關聯交易。
問題九:什麼是《法律重述》? 《法律重述》:美國法學會編纂出版《法律重述》將司法方面浩繁的判銷慧例加以綜合整理,對那些尚有適用價值和效力的法律原則和法律規范加以重新闡明,然後分類編纂成冊。因此,它不是立法,並不創造新規范,只是對當時尚有效的普通法規定以條文形式加以「重述」,為法官和法學研究工作提供方便。
引自:網路知道
⑦ 英美法系國家的合同是什麼
英美合同法名詞解釋:
英美法系國家主要是英美兩國關於合同的判例法、制定法所體現的合同法律制度和法律體系。
合同法在英美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英國、美國沒有成文的合同法,只有少數制定法。合同法的淵源主要是判例。關於合同的有關規定也體現在英國貨物買賣法、美國統一貨物買賣法及美國統一商法典中。英美法系唯一成文的合同法是1872年的印度合同法。在英美法中沒有法律行為的概念和債的概念,英美法系的「合同法」如同財產法、侵權行為法構成一個獨立的完整的體系。關於訂立合同的各項有效要件,或是關於合同權利義務的履行和不履行的後果,全部規定在合同法中。英美法系各國的合同法是以諾言為核心建立起來的。英國《不列顛網路全書》給合同下的定義是:「合同是可以依法執行的諾言,這個諾言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美國《合同法重述》也認為合同是一種有法律效力的許諾。相對於大陸法系的「原因」,英美法中稱為「對價」。規定任何合同要有約束力的話,要麼是有對價,要麼要式合同。除蠟封簽字合同外,對價是英美法中合同成立的3個要素之一:要約、承諾、對價。
對價就是一方為給付,另一方也為給付,它可以是立約人獲得法律上的利益,也可以是受約人受到法律上的損害。信銷重要的是對價的價值無須相當。根據法律規定,有效的對價必須是:(1)在立約人與受約人之間進行,不能由第三人承擔,立約人只能對受約人承諾利益;(2)合法;(3)具備某種價值;(4)對立約人來說,是允諾將來的利益,而不是過去的利益。
至於現在的利益,英美兩國規定不同。
英美法規定蠟封簽字合同無須對價,除此之外,其餘都是簡式合同,需要對價。簡式合同不是不要式合同,英國規定票據合同、分期付款合同、海上保險合同等簡式合同都陸首要以書面形式作出。
一般除法律規定者外,對合同形式無特殊要求。英美合同法採用違反「公共政策」的概念判定合同違法,包括違反成文法和普通法。凡違反普通法的合同都是違反公共政策的合同。英美法對合同的解釋實行表示主義,強調只能從合同條款中或雙方公開講話中來探明雙方的意思。
法律還允許對合同條款進行默示推定,即使沒有列入書面合同之中的凡一些法律或習慣所規定的內容,也可推定為合同中的默示條款。關於合同的訂立,要約和承諾是合同成立的要件,在英美合同法中有重要意義。
對於要約,原則上規定對要約人無約束力,在被承諾之前隨時可以撤回或更改其內容,但美國統一商法典規定不可隨意撤回要約。對於已經生效的承諾規定不可撤回。
對於合同成立的時間,英美法實行發信原則,即合同自受約人發出承諾之時成立,不論要約人是否收到這個承諾。法律規定可為合同的履行設立擔保制度。
對違約金,區分懲罰性和賠償性兩種性質。英美法對合同的履行規定了條件。
根據先決條件、後決條件和同時條件決定合同的履行、暫停、修改或解除。對於合同的不履行,英美法將它分成兩類:一是根本違約,違反合同的根本有效條件,這時另一方有權要求解除合同;二是非根本性違約,違反合同的擔保,即違反合同的一般條件,此時另一方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但不能要求解除契約。
違反合同或擔保,可以主張直接的損害賠償、間接的損害賠償、附屬的損害賠償。損害賠償是對違約的最普遍的救濟。
如果非當事人的過錯,發生了不能預見的與訂約時情況根本不同的意外事故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合同落空」主張免除違約責任。合同可依雙方協議、履行、違約、履行不能或法律規定而消滅。
總之,英美法系的合同法和其他法律一樣,基本上由判例構成,對有些合同採用制定法方式加以規范,如英國《租售合同法》、《陸路及鐵路運輸法》、《貨物供應默爾條款法》、《公平貿易法》、《限制貿易慣例法》等等。英美合同法具有以下特點:(1)英美合同法由判例法和制定法兩部分組成。
判例法闡述一般的合同原理和原則,據主導地位;制定法側重於規范典型合同,據輔導地位;(2)英美合同法賦予法官以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加重公共政策對合同自由的干預;(3)英美合同法沒有用債法概念限制合同法,更沒有將合同視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而是早坦數將合同視為一個獨立存在的法律部門;(4)英美合同法體現了經驗主義的思想方法。
⑧ 美國合同法的地位和意義
美國合同法的地位:是一種一種特殊的地位,美國合同法具有更多的革命因素。意義:了解美國法,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英美法,美國合同法已經具備了如此之多的其獨有的特徵。
《美國合同法》是主要研究英美合同法律常用詞彙的手冊,美國合同法指對美國聯邦和各州的合同法規則的總稱。在世界各國的合同法中,美國合同法佔有一種特殊的地位。美國法是英美法系大家族中的一個重要成員,了解美國法,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英美法。
直到今天,美國合同法上依然深深烙著英國合同法的印跡。然而,經過200多年的獨立發展,美國合同法已經具備了如此之多的其獨有的特徵。總的來說,與英國合同法相比,美國合同法具有更多的革命因素。
傳統的英美合同法理論認為,侵權責任中的精神損害賠償不能擴展到違約責任中.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護受害方的利益,美國法學界和法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一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