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補救措施
『壹』 買方發生違約後按照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賣方可採用哪些救濟措施
《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第七十六條規定:請求損害賠償是一種主要的救濟方法。並且,不因為採取了其他救濟方法,喪失再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請求賠償包括如下措施:
1、實際補進(Cover)。如果買方撤銷了合同,在撤銷合同後一段合理的時間內,以合理的方式(指最低價)購買了代替物,買方可以取得兩者之間的價格差額和賣方造成的損失補償(如價格以外的,額外的開支)。這就叫實際補進。
2、如果沒有實際補進貨物,也可以按當地價格計算,取得價格差額和損失補償。
買方違約主要有的情形:
1、不付款。
2、延遲付款。
3、不收取貨物。
4、延遲收取貨物。
(1)合同法補救措施擴展閱讀:
買方拒絕收貨或拒絕付款的應對措施: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及國際慣例,買方違反合同,不履行義務,賣方可主張如下權利:
1、損害賠償。
《涉外經濟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未按期支付合同規定的應付金額或者與合同有關的其他應付金額的,另一方有權收取延遲支付金額的利息。
第十八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即違反合同的,另一方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或者採取其他合理補救措施。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後,尚不能完全彌補另一方受到的損失的,另一方仍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2)解除合同。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認為,無論對於賣方或者買方違反合同,另一方當事人能否主張解除合同,均應以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的規定已構成根本違約。
『貳』 有哪些,如何防範合同欺詐,遭遇合同欺詐的補救措施
有哪些,如何防範合同欺詐,遭遇合同欺詐的補救措施
內容提要: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
合同欺詐手段主要有哪些,如何防範合同詐騙
一、合同民事欺詐的主要手段有:
虛假的質量欺詐、虛假的商品標識欺詐、虛假的合同主體欺詐、虛假的宣傳欺詐、虛假的價格欺詐、放長線釣大魚的誘餌欺詐、虛構標的欺詐、非法傳銷欺詐、買賣雙方欺詐。
二、合同欺詐的防範措施:
1、加強對合同欺詐的巨集觀控制
合同欺詐的巨集觀控制,是指國家從巨集觀角度出發,綜合動用宣傳教育、立法調整、行政執法、司法干預等手段進行有效地控制與預防的措施。其內容包括:
加強法律宣傳教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發揮公、檢、法、司專門機關的職能作用、發揮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執法功能、實施金信工程,建立健全企業信用監管體系、持久廣泛深入地開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動。
2、採取預防合同欺詐的防範措施:
合同欺詐的防範,狹義上講就是從企業和生產經營者的角度,尋求預防合同欺詐的對策和方法。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
提高警惕、得道多助、完善制度、核審資信、慎簽合同、供貨反詐、購貨反詐、專案反詐、引資反詐、租賃反詐、擔保防詐。
3、遭遇合同欺詐時的應急預案
經濟活動中遭遇合同欺詐時應採取以下救濟措施:
協商變更和解除合同、依法廢約、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政法機關及時介入查處。
遭遇合同欺詐怎麼辦
一、合同欺詐的責任 合同欺詐包括合同的民事欺詐,也包括合同的刑事欺詐。合同的民事欺詐應當根據民法關於欺詐性合同的規定承擔合同欺詐的民事責任。合同的刑事欺詐雖然也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更主要的是承擔合同欺詐的刑事責任。 合同欺詐的民事責任的主要內容:《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對合同欺詐的民事責任做了具體規定。根據法律的規定,其主要內容: 1、合同無效。當事人一方採取欺詐手法,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從而在對方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雙方所簽訂的合同,是無效合同。無效合同不受國家法律的承認和保護,對當事人雙方沒有法律約束力。 2、返還財產。指合同當事人在欺詐性的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對已交付於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請求權,而已經接受財產的合同當事人則不論是否具有過錯都負有返還財產的義務。返還的范圍,法律規定是"因該合同而取得的財產",包括實物、貨幣和按有關規定折價的勞務或者利益等。 3、賠償損失。欺詐性的合同往往造成受欺詐方經濟利益的損失,欺詐方應當賠償受欺詐方因欺詐行為的實施所遭受的損失。賠償損失的范圍一般應包括:一是訂立合同的費用;二是履行合同的費用;三是合理的間接損失。 合同欺詐的刑事責任的主要內容:《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 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 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 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 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財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 5、 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二、遭遇合同欺詐的補救措施 無論是合同的民事欺詐還是合同的刑事欺詐都是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民法和刑法關於合同欺詐應當承擔的責任的規定,在問題發生時,可以採取以下補救措施: 1、協商變更和解除合同。協商變更,包括對合同的內容進行修改或者補充。協商解除,是雙方當事人通過協商,在合同關系有效期限尚未屆滿前提前終止合同。協商變更和協商解除這種補救措施有其局限性,欺詐方往往予以拒絕,在這種情況下,被欺詐方應當採取其他措施。 2、不予履行。不予履行適用於被欺詐方發現已簽訂的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規定,對方有欺詐嫌疑,雙方簽訂的合同可能為欺詐性的無效合同的場合。在這種場合,被欺詐方應暫不履行合同規定的內容,如不予發貨,不予付款,以免造成財產無法返還。 3、中止履行。中止履行適用於被欺騙詐方已經開始履行,但尚未履行完畢,發現合同可能為欺詐性合同,對方有欺詐嫌疑的場合。在這種場合,被欺詐方應當暫時停止履行。 4、請求合同管理機關確認合同無效。如果被欺詐方在履行前或正在履行這中發現合同可能為欺詐性的合同,對方有欺詐嫌疑的場合,且雙方在合同中訂有仲裁協議的,可以提請合同管理機關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仲裁委員會對合同進行審查,確認該欺詐性合同為無效合同。 5、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如果被欺詐方在履行前或正在履行中發現合同屬於欺詐性的合同,對方有欺詐嫌疑的場合,且雙方沒有訂立書面仲裁協議,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確認該欺詐性的合同無效。在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發現對方有欺詐嫌疑的,要及時起訴;在起訴前做好充分准備,包括收集證據、寫好起訴狀等;在發現欺詐方可能處分或轉移已經履行的財產的,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訴訟財產保全。 6、及時向司法機關報案。合同欺詐的案件有許多都是觸犯刑律的,欺詐方應負刑事責任。
買賣合同欺詐的情形有哪些,如何處理買賣合同欺詐
一、買賣合同欺詐的情形:
1、假冒合同主體進行欺詐
在生活實踐中,犯罪分子往往本身不具備成為買賣合同賣方主體或買方主體的資格,而利用種種手段掩蓋或隱蔽其真實身份,製造假象,使被害當事人與之簽約,以達到獲取不法得利的目的。
2、利用被欺詐方心理進行欺詐
這種形式的欺詐往往出現在即時結清的買賣合同中,犯罪分子抓住被欺詐方某些心理進行欺詐,犯罪分子往往將幾種手法同時使用,使被害方上當受騙,而事後無法找到詐騙方,以致無法挽回損失。
3、 偽造、變造或虛構標的物
在標的物上做文章從來是利用買賣合同進行欺詐的犯罪分子慣用的手法之一。
4、利用合同條款的模糊性、歧義性、不完備進行欺詐
鑽合同條款表達形式的空子,利用被欺詐方的疏忽進行詐騙,牟取非法利益是欺詐人常用伎倆之一。
二、如何處理買賣合同欺詐
由於欺詐的行為而訂立的買賣合同屬於無效合同,依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欺詐人應承擔如下民事後果:
1、返還財產 。對以虛假身份等形式進行買賣合同欺詐所得的財產,欺詐人負有返還給被欺詐人的義務。例如:欺詐所得的是實物,欺詐人已將實物出賣的,而且該實物已經不可能再追回,欺詐人則需要返還相當於原物的價款。返還范圍應包括原物及其應有孳息。
應當注意的是,由於欺詐人對欺詐所得物的佔有是非法的,所以不適用善意取得,被欺詐人可基於所有權要求佔有該物的第三人予以返還。
2、賠償損失 。欺詐人因欺詐獲得被欺詐人財產,是一種侵權行為。欺詐人對因其欺詐行為給被欺詐方造成的損失應予以賠償。賠償范圍應包括直接損失及間接損失。
3、繼續履行 。對於在履行過程中出現的欺詐行為,如以劣質產品冒充優質產品的行為,欺詐人並無
4、支付違約金 。對於在合同已經成立並生效的情況下,欺詐發生在合同履行階段的,則被欺詐方可要求欺詐方支付違約金,包括合同約定的具有懲罰性的違約金,不以是否客觀上對被欺詐方造成損失為根據。
5、沒收財產 。對欺詐行為已構成欺騙罪的,可沒收其已經取得的或約定取得的財產或孳息。
合同欺詐的常見情形有哪些,合同欺詐要承擔哪些責任
、商品房買賣合同欺詐構購房合同欺詐條件? 構欺詐須具備四構要件: 1、須隱瞞真相製造假象欺詐行; 2、欺詐行使事陷入錯誤; 3、須欺詐故意; 4、實施欺詐相或者第三發商欺詐行表現、顛倒黑白虛假陳述或者誤導陳述表現重遺漏或者陳述 二、商品房買賣合同欺詐見購房合同欺詐哪些? 面家介紹幾種實踐見購房合同欺詐情形希望能家所幫助: 1、購房合同欺詐:虛假廣告宣傳誤導消費者 商品房特別期房銷售程廣告往往引起消費者購買欲並作購房決定促素《廣告》規定廣告內容必須真實欺騙、誤導消費者發商釋出虛假廣告資訊疑虛假資訊誘使作意思表示欺詐行發商交付房屋達合同或者廣告承諾事項應認定欺詐 2、購房合同欺詐二:商品房發證照全且沒告知消費者 商品房發必須嚴格按照律規定辦理各種審批手續依取各項批准證書才能工建設銷售證照全建設專案其合通能購房者辦理權屬證書僅直接導致購房者購房目能實現(取房屋所權證書所權)且社穩定房產市場發展危害甚依發、照章發律賦予發商義務發商沒依取發工程所需各種證照且沒實告知消費者合同約定交付期限內能補辦相關手續僅違反房產發銷售關行政規同沒履行自告知義務構消費者欺詐 3、購房合同欺詐三:房屋面積縮水 房屋面積減少發商能直接侵佔消費者財產(缺少部份資金)由於房屋建築強調嚴格按圖施工面積短少能發商故意所(政府規劃改變除外)考慮建設工程施工程復雜性《商品房銷售管理辦》已經設定3%誤差允許值於短少面積超允許值范圍應認定構欺詐 4、購房合同欺詐四:商品房施工或裝飾材料等引起質量糾紛 房屋建設裝修涉及用材種類繁各種材料優劣及價格相差懸殊工程施工充、劣充優情形屢見鮮種行僅造房屋及裝修質量低劣使買賣雙利益明顯稱消費者受巨利益損失嚴重能影響住房安全種情形別處理:材料低劣影響房屋整體安全使用於符合合同要求部份(使用劣質板)判決雙倍賠償;使用基本建材存質量缺陷導致房屋存安全問題並難修復應判決按整套房屋價格雙倍賠償
合同詐騙與合同欺詐的區別?
合同詐騙罪的概念: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合同詐騙罪的構成構要件:
1、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並且具有非法佔有為的目的。這里所說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既包括本人對非法所得的意圖佔有,也包括為單位或者第三人對非法所得的意圖佔有。
2、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和市場經濟的秩序;
3、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一般包括以下五種方式: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以騙取財物.這是犯罪分子一種慣用的伎倆。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往往就使對方當事人對其履約能力和誠意信以為真,進而與之簽訂標的額更大的合同,以達到詐騙的目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行為人根本不想履行合同,只要簽訂了合同,對方當事人給付了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其犯罪目的就已實現,然後便逃跑、隱藏、躲避。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這是概括性規定,由於合同詐騙犯罪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法律上不可能窮盡,有必要規定這樣一個彈性款項,便於司法機關具體掌握,並避免犯罪分子人逃脫法律的制裁。
4、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個人和單位均可構成本罪的主體;
根據法律規定,合同詐騙的行為,除需具備上述構成要件外,還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程度,才構成犯罪。
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的區別:
區分的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客觀上是否利用經濟合同實施騙取對方當事人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合同糾紛往往是合同當事人具有一定的履約能力 擔保,只是由於客觀上的某些原因,雖經多方努力仍不能履行合同而使對方當事人遭受嚴重損失所產生的糾紛,造成糾紛的當事人並無佔有他人財物的故意。
合同詐騙與合同欺詐的區別:
合同欺詐是指簽訂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弄虛作假,誘使對方當事人在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簽訂合同的行為。二者的區別在於:主觀目的不同。合同詐騙是以詐騙取錢財為目的,合同欺詐的行為人主觀上雖有詐欺的故意,但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其目的是為了進行經營,並藉以創造履約能力。
對於涉嫌"合同詐騙"可到犯罪地公安機關的經偵部門控告;而對於合同糾紛和合同欺詐應由合同履行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通過民事訴訟(起訴)的方式去解決.
商標合同欺詐的手段有哪些 ?
1 俏貨引誘。利用緊缺暢銷商品,誘人簽訂購銷合同,騙取預付款或定金。
2 魚食誘餌。先履行幾份小額合同,製造履約能力強、信譽好的假相,騙取信任後簽訂大額合同,騙取大量貨物或大額貨款,然後銷聲匿跡。
3 移花接木。讓對方看別人貨物,一旦簽約騙取對方貨款或定金後,便再無蹤影。
4 假冒身份。私刻公章,偽造企業,然後與人簽訂合同,騙取貨款或貨物;通過關系或採取掛靠等方式,騙得集體企業、國有企業的營業執照,藉此行騙;假冒具有一定知名度、信譽度企業的名稱,騙取信任簽訂合同;騙取單位的空白介紹信、蓋有合同章的空白合同,騙簽合同。
5 設定圈套。事先精心設計並誘人簽訂根本無法履行的加工承攬合同。被騙方落入圈套後,合同不但無法履行,而且事先支付給騙方的定金和原料無法追回。
6 設托騙賣。即「買方」是「賣方」的「托兒」。
7傳真詐騙。騙簽合同後,騙方利用匯款時間差,先通過銀行向供方匯去少量貨款,待取得蓋有銀行公章的匯款單後,用塗改液改為大額匯款,再用傳真機發往供方,誘使供方發貨,待提貨後溜之大吉。
更多有關智慧財產權的知識及更多有關智慧財產權的各項服務,請登入 shewentm. 或者致電 010-82685045
房屋買賣合同欺詐,常見的購房合同欺詐有哪些
一、商品房買賣合同欺詐,構成購房合同欺詐的條件是什麼?
構成欺詐須具備四大構成要件:
1、須有隱瞞真相,製造假象的欺詐行為;
2、欺詐行為使當事人陷入錯誤;
3、須有欺詐故意;
4、實施欺詐之人為相對人或者第三人。開發商的欺詐行為可以表現為無中生有、顛倒黑白的虛假陳述或者誤導陳述,也可表現為重大遺漏或者不正當陳述。
二、商品房買賣合同欺詐,常見的購房合同欺詐有哪些?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實踐中常見的購房合同欺詐情形,希望能為大家有所幫助:
1、購房合同欺詐之一:虛假廣告宣傳誤導消費者
商品房特別是期房銷售過程中,廣告往往是引起消費者購買欲並作出購房決定的促成因素。《廣告法》規定廣告內容必須真實,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開發商釋出虛假的廣告資訊,無疑是以虛假資訊誘使對方作出意思表示的欺詐行為。開發商交付的房屋達不到合同或者廣告中承諾的事項的,應當認定為欺詐。
2、購房合同欺詐之二:商品房開發證照不全且沒有告知消費者
商品房開發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辦理各種審批手續,依法取得各項批准證書後才能開工建設銷售,證照不全的建設專案因其不合法,通常不能為購房者辦理權屬證書,不僅直接導致購房者的購房目的不能實現(無法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和所有權),而且對社會穩定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危害甚大。依法開發、照章開發,是法律賦予開發商的義務。開發商沒有依法取得開發工程所需的各種證照且沒有如實告知消費者,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又不能補辦相關手續的,不僅違反了房地產開發和銷售的有關行政法規,同時因沒有履行自己的告知義務,也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
3、購房合同欺詐之三:房屋面積縮水
房屋面積減少,開發商將可能直接侵佔消費者的財產(缺少部份的資金)。由於房屋建築強調嚴格按圖施工,因此,面積短少,只能是開發商故意所為(因政府規劃改變除外)。考慮到建設工程施工過程的復雜性,《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已經設定的3%的誤差允許值,對於短少面積超過允許值范圍的,應當認定為構成欺詐。
4、購房合同欺詐之四:商品房因施工或裝飾材料等引起的質量糾紛
房屋建設和裝修涉及的用材種類繁多,各種材料優劣及價格相差懸殊,工程施工中以次充好、以劣充優的情形屢見不鮮。這種行為不僅造成房屋及裝修質量低劣,使買賣雙方的利益明顯不對稱,消費者受到巨大的利益損失,嚴重的還可能影響到住房的安全。這種情形可以分別處理:如果材料低劣但不影響房屋的整體安全和使用的,對於不符合合同要求的部份(如使用劣質地板),可以判決雙倍賠償;如果使用的基本建材存在質量缺陷,導致房屋存在安全問題並難以修復的,應當判決按整套房屋的價格雙倍賠償。
『叄』 在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時,對方當事人可以同時使用的補救方式是什麼
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另一方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承擔違約責任,回賠版償損失等救濟措答施。
合同法第一權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凡直接根據國家經濟計劃而簽訂的合同,稱為計劃合同。如企業法人根據國家計劃簽訂的購銷合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等。普通合同亦稱非計劃合同,不以國家計劃為合同成立的前提。公民間的合同是典型的非計劃合同。
(3)合同法補救措施擴展閱讀: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劃分為:計劃合同與普通合同。
凡直接根據國家經濟計劃而簽訂的合同,稱為計劃合同。如企業法人根據國家計劃簽訂的購銷合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等。普通合同亦稱非計劃合同,不以國家計劃為合同成立的前提。
公民間的合同是典型的非計劃合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計劃合同日趨減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合同已被控制在很小范圍之內。
『肆』 一方違反合同規定的義務,另一方可以採取哪些補救措施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
1,你可以解除合同,追求對方的違約責任,並要求對方賠償你基於先合同的的信任所產生的損失.
2,你也可以不解除合同,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並賠償自己因為對方違反合同所受到的損失.
以上兩種方案任你選擇,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