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國際經濟法重點講義

國際經濟法重點講義

發布時間: 2024-02-01 10:03:56

1. 09年自考國際經濟法概論筆記第四章

第四章國際服務貿易法

第一節國際服務貿易法概說

一、《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將服務貿易定義為:

(1)自一成員領土向任何其他成員領土提供服務;

(2)在一成員領土內向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

(3)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領土內的商業存在提供服務;

(4)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領土內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務。

二、服務貿易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即:

(1)跨境交付。指服務的提供者在一成員的領土內向另一成員領土內的消費者提供服務。

(2)境外消費。指服務的提供者在一成員的領土內向來自另一成員的消費者提供服務。

(3)商業存在。指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到另一成員境內設立商業機構或分支機構,為後者領土內的消費者提供服務。

這種類型的服務提供方式有兩個特點:一是服務的提供者與消費者在同一成員的領土內;二是服務的提供者必須移動,到消費者所在國領土內採取了設立商業機構或專業機構的方式,具有長期性。商業存在是四種服務提供方式中最重要的方式。

(4)自然人流動。指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到另一成員境內提供服務。

三、國際服務貿易與國際貨物貿易相比,主要體現出如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第一,國際服務貿易具有無形性和不可儲存性;

第二,國際服務貿易具有涉及法律、政策的復雜性;

第三,貿易過程通常不涉及所有權的轉讓,僅與生產要素的跨國界移動有關;

第四,對服務貿易的管制主要不能通過海關監督和徵收關稅的方法進行,但卻可以通過國內法規和眾多其他行政機構進行。

第二節GATS的法律體系和主要內容

一、GATS的法律體系

GATS的法律體系由GATS的正文、GATS的附件、各成員關於市場准入及國民待遇表和部長會議決議及諒解四個部分所構成。

GATS的正文包括前言及6個部分共29個條款。

(一) GATS的正文

第一部分:協定的適用范圍和服務貿易的定義;

第二部分帆橘桐:一般義務和紀律;

包括最惠國待遇、透明度及機密信息的披露、發展中國家的更多參與、經濟一體化及勞動力市場一體化協定、國內法規、承認、壟斷和專營服務提供者、商業慣例、緊急保障措施、支付和轉移、保障國際收支的限制、政府采購、一般例外及安全例外、補貼等內容。這些內容構成協定的核心部分。

第三部分:具體;

包括市場准入、國民待遇和附加。

第四部分:逐步自由化;

包括具體的談判、具體減讓表和減讓表的修改。

第五部分:機構條款;

主要規定了磋商、爭端解決和執行、服務貿易理事會、技術合作、與其他國際組織的關系。

第六部分:最後條款態坦。

規定了成員方可拒絕給予協定項下利益的若干情況,對協議中的關鍵詞語下了定義,指出附件為協定的組成部分。

(二) GATS的附件

GATS的附件是協定的組成部分。包括:關於第2條豁免的附件、關於本協定項下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流動的附件、關於空運服務的附件、關於金融服務的附件、關於金融服務的第二附件、關於海運服務談判的附件、關於電信服務的附件和關於基礎電信談判的附件。

(三)成員方關於市場准入及國民待遇

表包括水平和具體。

二、GATS正文的主要內容

(一)最惠國待遇義務及其例外

GATS第2條規定:關於本協定涵蓋的任何措施,每一成員給予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的待遇,應立即和無條件的給予其他任何成員的同類服務和服務提供者。

例外:

第一, 申請義務豁免的例外。

義務豁免的申請應向服務貿易理事會提出並由其在90天內考慮後向部長會議提交一份報告,部長會議應以3/4的多數成員作出決定。

第二, 邊境地區交換服務的例外。

一成員對鄰國提供了優惠待遇可不必依最惠國待遇給予其他成員。

第三,經濟一體化及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的例外。

成員方為了達到經濟和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目標,可以簽訂雙邊或多邊的自由化服務貿易協定和勞伍拆動力市場一體化協定,並作出某些特殊的安排,這些特殊的安排不受最惠國待遇義務的約束。

第四, 政府采購例外。

一成員以政府運作為目的而對政府機構提供的服務,只要這種服務不是為了商業性轉售,或在用於商業性銷售的服務提供中使用,該項采購服務則不受最惠國規定的影響。

(二)透明度義務及例外

GATS第3條對透明度義務作出了規定,明確要求各成員應盡如下義務:

第一,每一成員立即或至遲措施生效之時公布有關或影響協定的實施的所有普遍適用的措施;

第二,每一成員採用與服務貿易有關的新法律、法規、行政准則或對現有法律、法規、行政准則的任何變更,都應立即並至少每年一次通知服務貿易理事會;

第三,每一成員對任何其他成員就以上措施提出具體資料的要求應立即予以答復;

第四, 每一成員應在協定生效之日起2年內(發展中國家成員經同意可處長一些)設立一個或多個咨詢點,以方便其他成員查詢上述措施的執行及索取具體資料。

透明度義務的例外,即任何成員對那些一旦披露即會妨礙執法或違背公共利益、安全利益或損害特定公私企業或個人合法商業利益的機密信息,則可以不予披露。

(三)國內法規合理性義務

要求:首選,各成員在已作出具體的部門中,應確保所有影響服務貿易的普遍適用的措施以合理、客觀和公正的方式實施。其次,各成員應維持或盡快設立司法、仲裁或行政機構或程序,根據受影響的服務貿易提供者的請求,對影響服務貿易的行政決定進行迅速審查,並在請求被證明合理的情況下提供適當的補償。再次,任何成員實施的有關資格條件和程序、技術標准和許可要求不致構成不必要的服務貿易壁壘。最後,各成員的主管機關在對已作出具體的某項服務進行批准時,應在合理的時間內,將有關申請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四)市場准入與國民待遇

1.市場准入

對於市場准入,每一成員對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給予的待遇,不得低於其在具體減讓表中同意和列明的條款、限制和條件。

一成員不得在其境內或某一地區維持或採取的六項措施,除非有關措施已在表中列明。這些措施:(1)限制服務提供者的數量;(2)限制服務交易或資產的總值;(3)限制服務業務的總數或服務產出總量;(4)限制特定服務部門或服務提供者僱用自然人的總數量;(5)限制或要求服務提供者通過特定形式的法律實體或合營企業提供服務;(6)以限制外國股權的百分比或限制單個或總體外國投資總額的方式限制外國資本的參與。

2.國民待遇

國民待遇是指每一成員在其表所列的部門或分部門中,依該表列明的條件和資格,給予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或服務提供者的待遇,應不低於其給予本國同類服務或服務提供者的待遇。

GATS有關國民待遇的規定,具有三個特點:首先,它並不當然適用於所有服務部門,而僅適用於成員方在其表中所列的部門,這顯然是一項有限制的國民待遇規定。其次,GATS的國民待遇規定,允許一成員給予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或服務提供者以「超國民待遇」,即高於國民的待遇。

(五)逐步自由化

自由化進程的進行應適當尊重各成員的國家政策目標及其總體和各部門的發展水平,各個發展中國家成員應有適當的靈活性,允許其少開放一些部門或類型的交易,以符合其發展狀況的方式逐步擴大其市場准入。

三、GATS附件及部長決議的主要內容

(一)關於自然人流動問題

(二)關於空運服務問題

(三)關於金融服務問題

(四)關於電信服務問題

(五)關於海運服務問題

第三節 烏拉圭回合後服務貿易談判的進展

第四節GATS規則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法

一、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立法現狀

(一)關於基本原則和待遇標準的規定

一是有條件開放市場原則。二是互惠對等原則。

(二)關於服務市場准入的規定

關於市場准入問題,主要由我國的外商投資企業法律、法規作出規定。

二、中國對外開放服務貿易的法律

(一)的部門和分部門

中國對於《國際服務貿易分類表》中所列的11個大類僅了9類。

第8類健康與社會服務和第10類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我國尚未作出。

(二)水平

水平是指表中列明對外開放的所有部門在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兩個方面對外資開放的程度。

2. 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

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國家經濟主權原則、平等互利原則、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

具體內容:

各國對境內一切自然資源享有永久主權 《永久主權宣言》把尊重東道國對本國自然資源的主權作為南北之間一切國際經濟交往和經貿活動的前提。

反之,侵犯各民族和各部族對本族自然財富和自然資源的各種自主權利,叢鄭就是完全違背聯合國憲章的精神和原則,阻礙國際合作的發展,妨礙和平維持。

發展中國家與外國資本以及跨國公司之間管制與反管制的矛盾斗爭從未止息,其實質是侵害東道國經濟主權與維護這種經濟主權的尖銳沖突。經過長期的聯合斗爭,第三世界眾多發展中國家關於管制外國資本和跨國公司的正義要求,終於載入了《宣言》、《綱領》和《憲章》。

3. 司考《國際經濟法》知識:國際投資法概述

【 #司法考試# 導語】為了幫助各位考生系統的復習司法考試,全面的了解司法考試的相關重點, 整理了司考《國際經濟法》知識:國際投資法概述,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國際投資法的概念及形式

國際投資法是調整國際私人直接投資關系的國內法律規范和國際法律規范的總稱。國際投資是指資本的跨國流動。它可以分為國際直接投資(包括股權投資和非股權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證券投資)前者是指一國私人在外國投資經營企業,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例如,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外商獨資企業、BOT(即「建設-運營-轉讓」)合作方式等。後者是指將借貸資本輸出到國外,投資者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活動。例如,購買外國股票、其他有價證券和貸款等。國際投資法主要調整國際直接投資。

國際投資法的淵源和內容

國際投資法的淵源包括國內立法、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國際投資法主要涉及下列內容:國際投資的市場准入問題;國際投資的待遇標准問題;對外國投資的管制問題;對國際投資的保護問題;國際投資爭端的解決問題。

1.國內立法。

國際投資法的國內法律規范主要是指一個國家關於私人直接投資方面的法律規范。調整國際投資的國內立法通常包括兩個方面,即對資本輸入的法律調整和對資本輸出的法律調整。

2.國際立法與國際慣例。

國際條約包括國際投資雙邊條約、區域性條約和多邊投資公約,雙邊投資條約是資本輸出國與輸入國間簽訂的,旨在鼓勵、保護及促進兩國間私人直接投資活動的雙邊協定與條約的總稱。雙邊投資條約包括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投資保證協定、促進與保護投資協定等幾種形式。

雙邊投資條約主要包括受保護的投資者和投資、外國投資的待遇、政治風險的保證、代位權、投資爭議的解決等內容。在多邊條約方面,目前尚無全面規范國際投資各方面的多邊條約,已生效的多邊條約主要為《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解決國家和他國國民間投資爭端公約》,以及世貿組織的《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簡稱TRIMs)等。有關國際投資的國際慣例,如用盡當地救濟原則、求償國籍原則等。本節將主要涉及國際立法的內容。

國際投資法的調整對象和特點

國際投資法調整的關系既有橫向的,也有縱向的攜前。具體包括:

外國投資者和東道國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經濟組織之間產生的投資商事關系;東道國與外國投資者之間的投資管理和保護關系;跨國投資者與母國有關機構之間的投資促進和投資保證的關系;政府之間及政府與國際組織之間為促進和保護投資或協調投資關系而締結雙邊或多邊條約所產生的關系。

國際投資法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其一,僅調整國際私人投資關系,即自然人、法人和民間組織、企業團體的海外投資。其二,僅調整國際私人直接投資關系,即不包括國際間接投資關系,債券或股票等間彎物接投資由國際金融法來調整。其三,所調整的國際私人直接投資關系既包括私人外國投資者與東道國及其法人、個人間以及同本國政府間的關系,又包括東道國與投資者母國政府間的關辯鬧清系。

4. 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40個重要知識點

1、根據以往的歷次司法資格考試的經驗,國際經濟法的考試重點主要涉及的是國際貿易法部分,也就是指定用書第二、三、四章和第六章有關世界貿易組織的內容。

2、考試中考的最多的貿易術語是FOB,CIF和FCA.《2000年解釋通則》中的13種術語都不直接和鐵路運輸有關系,但各種運輸都可以適用的FCA、CIP和CPT目前使用越來越多,因此也比較重要。

3、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作為考試法規與去年的相比內容及考試重點有何變化?2000年的貿易術語較99年的相比,沒有太大如兄修改,修改只有兩點:一個是FAS和DEQ術語中進出口手續的辦理,另一個是FCA術語下卸貨責任的承擔問題,其餘的和99年的一樣,掌握的重點也一樣。

4、在CIF合同中,如果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則:

A.賣方無權要求買方照付貨款;

B.賣方有權要求買方照付貨款;

C.賣方可向買方提供包括保險單在內的全部裝運單據;

D.賣方只能依保險單向保險人求償

答案應是B和C.

5、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若當事人行為已構成升液根本違反合同,則受害方有權(AC)?

A要求損害賠償

B採取其他救濟措施

C有權宣告解除合同

D提請仲裁

6、涉及國際貿易法的部分復習可以細點,但涉及國經總論、對外貿易管制和國際經濟法其他領域法律問題時掌握要點即可。

7、營業地在我國的當事人對外簽訂的貨物買賣合同在什麼情況下適用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首先看合同的約定,如果合同明確選擇某一國家的法律作為准據法,或雖未選擇准據法但明確約定不適用公約,那麼此時公約不適用;其次,在不存在上述情況時需看對方當事人的營業地所在,如果對方當事人的營業地在非中國的其他公約締約國,公約適用,否則公約不適用;最後應看買賣合同的客體是否屬於公約規定不應適 用的七種情形,如果是公約也不應適用。

8、我國加入1980年公約時對公約關於合同形式要件的保留與99年新《合同法》有沖突,這是否意味著我國的涉外貨物買賣合同仍需採用書面形式方才有效?盡管我國1999年新《合同法》已允許涉外合同採用口頭形式,但在中國沒有撤銷對1980年公約所作出的有關保留前,該保留仍然有效。但這也並不意 味著我國目前所有的涉外貨物買賣合同都必須採用書面形式,因為並非所有的涉外貨物買賣合同都必須適用公約。換言之,如果某一具體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必須適用 80年公約,那麼該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方為有效;但如果某一具體涉外貨物買賣合同無須適用80年公約,而是適用我國新《合同法》或其他對合同形式要件沒 有特殊要求的法律,那麼沒有採用書面形式不會影響該合同的效力。

9、2000年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規定的13種貿易術語很難記得非常清楚,在掌握這13種貿易術語時有什麼訣竅嗎? 在短時間內搞清並記住這13種貿易術語的每一項規定既不現實也無必要,比較簡潔的方法是記住下列共性和個性的東西。(1)13種貿易術語中只有EXW由 買方辦理出口手續,DDP由賣方辦理進口手續,其餘11種術語均由賣方辦理出口手續,買方辦理進口手續。(2)EFCD四組術語中賣方的義務逐漸增加。E 組中賣方只需在其所在地備妥貨物交買方即可;F組中賣方須將貨物交至買方指定的承運人;C組中賣方須安排運輸,CIF和CIP情況下賣方還須投保,但對風 險轉移後(風險轉移的時間均在出口國)發生的貨物滅損和額外費用概不負責;D組中賣方須將貨物運至邊境或進口國內的約定地點,並承擔在此之前的全部風險和 費用。(3)重點搞清楚FCA、FOB、CIF和CFR這四種常見的貿易術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10、關於要約,我A公司向巴西B公司發出傳真稿:「急購巴一級白砂糖200噸,每噸250美元CIF廣州1994年4月20日至25日裝船。」巴 西B公司回電稱:「完全接受你方條件,1994年5月1日裝船。」依照渣笑襲國際貿易法律與慣例,巴西公司的回電屬於下列哪項(B)

A.反要約

B.一項新要約

C.無效

D.有效

11、根據80年公約,貨物的風險確定應考慮如下因素:(1)找出合同約定的交貨時間,通常情況下這個時間就是風險轉移的時間。具體而言,首先看合同是否有明確約定;其次,如果合同對交貨時間沒有明確約定,但要求賣方安排貨物的運輸,那麼賣方把貨物交給第一承運人的時間即為交貨時間;最後,如果合同既沒有約定交貨時間又沒有要求賣方安排運輸,那麼賣方在其營業地或特定地點貨交買方時或買方不收取貨物而約定的交貨期限屆滿時,風險即轉移。(2)如果貨物在交 貨以後發生的滅損是由於賣方的過失所致,貨物的風險不轉移,即應由賣方承擔貨物損失;(3)如果銷售的是運輸途中的貨物,則上述規則不適用,而應適用其特 殊的風險轉移規則。

12、共同海損,如何理解共同海損分攤價值的確定,請詳細解釋?

共同海損的分攤價值也就是共同海損的獲救財產的價值,以及共同海損本身。比如說,一艘價值100萬的船載有三批貨物,貨物價值分別為50萬、30 萬、20萬,當船遇大風浪為保持船舶平衡將20萬的貨物全部拋入海中,此時20萬的被拋貨物即為共同海損,而這個損失挽救了船和另外兩批貨,因此此案中獲救財產的價值即為船100萬,另兩批貨50萬和30萬。同時,由於被拋的20萬可以在獲救各方中得到分攤,因此共同海損的當事人也應參與共損分攤。所以此 案的分攤價值就是所有的獲救價值180萬以及共同海損20萬,共200萬。 共同海損和單獨海損都屬於貨物的部分損失。共同海損的構成要件包括四點:(1)必須是船貨共同危險;(2)犧牲或費用必須是有意做出的;(3)犧牲和費用必須是合理的;(4)犧牲和費用必須是特殊的。同時具備上述要件的部分損 失就是共同海損,否則即為單獨海損。比如,船上貨物起火,以水撲滅後發現一部分貨物水損,一部分貨物火損,水損的貨物即為共同海損,而火損的貨物就是單獨海損。

13、原產地規則在如何起到非關稅措施的作用?原產地標志有什麼用?原產地標志似乎與智力性創造成果沒有什麼關系,它是否是知識產權法調整的范圍,與工業產權,著作權又有什麼關系?

貨物的原產地和貨物的進口關稅關系密切,嚴格的原產地規則會使大批進口貨物不能享受優惠關稅,所以原產地規則在一定程度上會起來關稅壁壘的作用。特定的原產地標志對貨物的質量、信譽是一種保證,其作用類似於商標,可以將某一種商品從同類商品中區分出來並表示出該種商品特定的質量。比如一提到巴黎香水人們就會產生一種高質量、高信譽的聯想,而假冒原產地標志的後果和假冒商標類似,因此無論巴黎公約,還是TRIPS,都將其列為知識產權給予保護。

14、倒簽提單指的是提單中註明的裝船日期早於實際裝船日期的提單;預借提單指的是在貨物實際裝船前簽發的已裝船提單。二者的區別在於倒簽提單中涉及的貨物在簽發提單時實際已裝船,而預借提單中涉及的貨物在提單簽發時尚未裝船。二者的共同之處是同屬於欺詐行為,但由於預借提單對收貨人的利益損害更大,因此可以 認為其欺詐程度也更深。

15、關於代位權,當貨物損失是由第三者過失引起的,保險公司賠付全部損失後,殘存價值大於賠付額的部分歸保險公司嗎?追償所得的大於賠付額的部分歸還給被保險人嗎?

如果貨物已經實際全損,就不存在殘存價值的問題。如果貨物是推定全損,在保險公司按實際全損賠償以後,被保險人應發出委付通知,殘存價值歸保險公司所有。在保險公司按部分損失賠償以後,殘存價值歸被保險人所有。

16、租船合同中的諸多條款應如何掌握?有哪些要點?

重點是要搞清楚各種租船合同中的特有條款的含義及其產生的原因。具體包括航次租船合同中的預備航次條款和裝卸期間條款;定期租船合同中的停租條款、運送合法貨物條款和航區條款。

17、第六章雖然只有16頁,可是包含的深度廣度很大,書中介紹的范圍很大,可比較籠統,閱讀是感覺難度很大。在學習時也很難把握需要掌握的深度。

第六章主要掌握一些要點。主要包括世貿組織的基本情況、基本原則以及烏拉圭回合的三個新議題所取得成果的基本內容。服務貿易協議中主要掌握適用的服務貿易范圍,以及該協議中特有的逐步自由化原則;TRIMS中涉及的基本原則以及要求必須取消的五種投資措施;TRIPS的基本原則及其保護的知識產權客 體。

19、國際經濟法的重點部分都有可能出案例。

20、國際金融法的復習重點就是各種國際融資方式的特點。

21、國經中有關保險的內容很復雜,怎樣才能區分平安險、水漬險和一切險的承保范圍?

這三種主要險別中保險人的保險責任是逐漸增多的。比較簡潔的記憶方法是:平安險承保海上風險造成的全部損失和部分損失,但單純由於自然災害造成的貨物單獨海損(即共同海損以外的部分損失)不屬於平安險的承保范圍;水漬險承保海上風險造成的全部損失和部分損失,即平安險的承保范圍和單純由於自然災害造成的貨物單獨海損;一切險則承保水漬險的保險范圍和11種一般附加險(承保外來原因,即不與海水或運輸工具相聯系的原因造成的貨物損失)的承保范圍。

22、首先要和世貿組織的各成員方進行雙邊談判,然後履行了世界貿易組織要求的各種程序,就可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3如果是短途運輸,貨物早於單據到達進口國,國際上也 採用副本提單加保函的提貨方式。

24、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和漢堡規則,這三個規則僅涉及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並且主要涉及提單運輸,我國海商法的內容不僅涉及海上貨物運輸,還涉及有關船舶、海事、商事等諸多問題,在海上貨物運輸方面我國海商法主要援引了海牙、維斯比規則的有關內容,並且引入了漢堡規則中的少數規定。

25、全程運輸責任指的是聯運經營人對貨方承擔的責任,而實際承運人的分段責任指的是實際承運人對聯運承運人承擔的責任,二者並不矛盾。

26、自動許可就是公開的一般許可,只要提出申請,有關機構即予批准,無需特殊審查,它適用於那些不需要嚴格管理的商品;非自動許可就是特別許可,就是提出申請後要經過有關機構的逐級審批方可獲得。二者就是一個手續繁簡的區別。

27、有關貨物買賣合同判斷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國內貨物買賣合同的標準是:

A.雙方當事人的國籍

B.雙方當事人的營業所

C.雙方當事人的住所地

D.雙方當事人的國籍和營業所

根據80年公約確定貨物買賣合同國際性的因素是雙方當事人的營業地。

28、如果不可抗力屬於我國海商法規定的承運人可以免責的情況,買方不能向承運人索賠,而應向保險公司求償。

29 這也就是說國際經濟法的考試重點就是國際貿易的四個環節:買賣合同、運輸、保險、支付,涉及的當事人當然主要包括買方、賣方、承運人、保險人,有時還涉及銀行。

32、OICQ為什麼要易名QQ,OICQ是商標還是版權? 域名既不是商標,也不是版權。根據法院的最新判例,尚不承認其為知識產權的客體,對其法律性質的確定尚在爭議之中。對域名的管理是一種行政程序管理,適 用先申請先獲得的原則,因為美國在先申請了ICQ,所以在同類產品上在後申請的OICQ構成了識別上的混淆,因此被迫改變為QQ.

33、《服務貿易協議》適用的服務貿易有哪些?

《服務貿易協議》適用的服務貿易包括如下四種:(1)跨境服務,即從一成員方向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提供的服務,例如通過郵電、計算機網路提供的視聽服務、信息傳遞等;(2)過境服務,即在一成員方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方的服務消費者提供的服務,例如一國國民到另一國接受旅遊、金融服務等;(3)商業存 在,即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的商業現場提供的服務,例如一國銀行或保險公司通過其在另一國建立的分支機構提供服務;(4)自然人 存在,即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方境內的一成員方自然人的商業現場提供的服務,例如一國演員到另一國舉辦演唱會,一國醫生、教師到另一國提供專業服務等。

34、有關「反傾銷」的問題

我國放開了企業自營進出口經營權,如何預防「反傾銷」這把「雙刃劍」傷己傷人,到頭來還是傷著自己?

最重要的是增強反傾銷的意識。即當有國外商品進口傾銷時,及時提出反傾銷調查的申請,而在產品出口時利用行業協會等各種渠道查找信息,避免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出口。

35、什麼叫做「軟條款信用證」?為什麼它屬於一種欺詐行為?

信用證的「軟條款」主要指信用證暫不生效條款、限制性付款條款、對賣方裝運限制的條款等等,含有這種條款的信用證可使買方控制整筆交易,而受益人賣方因為無法達到信用證要求的轉運要求、獲得付款或者使信用證生效的條件而處於一種受制於他人的被動地位。如果信用證中加入這些條款的目的只是為了讓買方騙得履 約金、傭金或質保金,而不實際取得貨物並讓開證行履行付款義務,那麼開立這種信用證即具有欺詐的性質。

36、依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運輸中貨物的風險自買賣合同成立時起轉移給買方。但由於對運輸中貨物的出險時間不易確定,所以公約又規定如情況表明有此需要,風險自交給交簽發運輸單據的承運人時起轉移給買方這種情況。這里是指風險自什麼時起交給簽發運輸單據的承運人時起轉移給買方?

一般情況下,運輸途中貨物的風險自買賣雙方簽定合同時轉移,但是如果貨到目的地後,無法確定貨物的損失發生在合同簽定之前還是之後,那麼此時貨物的損失由買方承擔,因為風險已經在賣方貨交承運人時已經轉移。這樣看錶面上對買方不公平,但操作性,因為買方在受讓貨物時同時受讓貨物的保險合同,他更方便向保險公司索賠。所以,公約做此強制性規定。

37、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國際貿易合同可以採取口頭形式嗎?

如果合同必須適用80年公約,那麼其必須具有書面形式才有效,如果不適用80年公約而適用新合同法,口頭形式不影響其效力。

38、在中國公司甲與外國A公司的國際貨物買賣中,規定CIF孟買,信用證付款,甲忠實履行交貨義務,貨物比提單先到,A用提單副本加保函領去了貨物並 銷售,沒有去付款贖單,甲向信用證開出行交單提款,開出行承兌後以A不付款贖單為由拒絕承擔付款責任,開出行由於金融風暴被宣布破產,此時甲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

此時甲應向開證行要求付款的同時持正本提單向承運人索賠,向開證行要求付款的理由是信用證獨立於買賣合同的履行,只要甲交付的單據與信用證相符,開證行有無條件付款的義務。向承運人索賠的理由是保函只調整提貨人和承運人之間的關系,不能對抗收貨人(本案中因甲持有正本提單,因此其為收貨人),承運人應賠償收貨人損失後持保函向提貨人索賠。

39、互惠是指世界貿易組織的締約方必須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無條件是指締約一方給另一方的優惠應該立即、無限制、自動地適用於締約第三方;普遍指的是一締約方提供給另一締約方的各種優惠或特權應該也無條件的立即給予所有其他締約方,不得歧視任何締約方。

40、關於跟單信用證和國際貿易術語該怎樣抓住重點?

國際貿易術語的重點是掌握E、F、C、D四組術語中每組的共同特點,以及CIF、FOB、FCA三種常見的貿易術語。跟單信用證重點掌握不同的類別、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以及銀行的責任和免責。

5. 國際經濟法概述

一、概述

(一)國際經濟法的含義、范圍及淵源

國際經濟法包括同際貨物買賣法、國際技術轉讓法、國際服務貿易法、國際直接投資法、國際金融法和圍際稅法。

從目前的國際實踐來看,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制度則可表現為(或產自)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國內立法等。

(二)國際經濟法律關系主體

(1)自然人。

(2)法人。

(3)國家。

(4)國際經濟組織。

(三)國際經濟法律行為

1.國際經濟法律行為的特徵

第一,國際經濟法律行為是國際經濟法主體的行為。

第二,國際經濟法律行為是國際經濟法所調整的行為。

第三,國際經濟法律行為是可以產生國際經濟法律後果的行為。

2.國際經濟法律行為的分類

(1)合法行為與非法行為。

(2)單方行為和雙方(多方)行為。

(3)積極行為與消極行為。

二、《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一)《公約》的適用范圍

1.《公約》適用的當事人的范圍

本公約適用於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訂立的貨物銷售合同:①如果這些國家是締約國;或②如果國際私法規則導致適用某一締約國的法律。

2.《公約》適用的交易范圍

公約只適用於國際貨物銷售合同。但並非所有的國際貨物銷售合同都適用公約。下列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則不適用公約:①購買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貨物銷售;②以拍賣的方式進行的銷售;③依法律執行令狀或其他令狀的銷售;④公債、股票、投資證券、流通票據或貨幣的銷售;⑤船舶、船隻、氣墊船或飛機的銷售;⑥電力的銷售。

3.《公約》適用的權利義務范圍

公約只適用於銷售合同的訂立以及賣方與買方因此種合同而產生的權利和義務。

4.《公約》適用的任意性

(1)當事人可以通過選擇其他法律而排除公約的適用。

(2)當事人可以在買賣合同中約定部分地適用公約或對公約的內容進行改變。

5.我國對《公約》做出的保留

(1)關於書面形式的保留。我國在核准公約時對此進行了保留,即認為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應採用書面的形式,公約有關口頭或書面以外的合同也有效的規定對中國不適用。

(2)擴大適用范圍的保留。中國主張,只有在合同當事人營業地所在國為不同國家,且這些國家均為公約締約國時,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國際貨物銷售合同才適用該公約。

(二)《公約》的解釋

在解釋公約時,應考慮到公約的國際性質和促進其適用的統一以及在國際貿易上遵守誠信的需要。凡公約未明確解決的屬於公約范圍的問題,應按照公約所依據的一般原則來解決,在沒有一般原則的情況下,則應按照國際私法規定適用的法律來解決。

(三)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通過一方提出要約,另一方對要約表示承諾後成立的。

1.要約

要約是一方當事人以訂立合同為目的向對方所作的意思表示。

要約的撤回,是指要約人在發出要約之後,在其尚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即在要約尚未生效之前,取消該項要約,使其失去作用。

要約的撤銷,是指要約人在要約送達受要約人後取消要約的行為。

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進行實質性的改變.即構成反要約,也稱為還盤。

2.承諾

承諾有效的條件:

第一,承諾須由受要約人做出。

第二,承諾需向要約人做出。

第三,承諾須在要約規定的有效期間做出。

第四,承諾須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承諾可以撤回,只要撤回的'通知在承諾生效之前或與其同時送達要約人。

(四)賣方和買方的義務

1.賣方的義務

(1)交付貨物義務;交付貨物既是賣方的主要義務,也是其收取貨款權利的前提條件。

(2)質量擔保義務;質量擔保義務是指賣方必須保證其交付的貨物與合同的規定相符。

(3)權利擔保義務

2.買方的義務

(1)支付貨款。

(2)接收貨物。

(五)違約救濟方法

1.賣方違約的救濟方法

(1)要求實際履行。

(2)交付替代物。

(3)修理。

(4)減價。

(5)宣告合同無效。

2.買方違約的救濟方法

(1)賣方要求買方履行義務。

(2)宣告合同無效。

(3)賣方自己訂明貨物的規格。

3.適用於買賣雙方的一般規定

(1)中止履行義務。

(2)損害賠償。

(3)支付利息。

(4)免責。

(5)宣告合同無效的效果。

(6)保全貨物。

(六)風險轉移

1.風險轉移的時間

如果買賣合同涉及貨物的運輸,自賣方將貨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時起,或自賣方在合同約定的特定地點將貨物交付給承運人時起,風險就轉移到買方承擔。如果賣方有義務在某一特定地點把貨物交付給承運人,在貨物於該地點交付給承運人以前,風險不移轉到買方承擔。賣方有權保留控制貨物處置權的單據,並不影響風險的轉移。

對於在運輸途中銷售的貨物。從訂立合同時起,風險就移轉到買方承擔。但是,如果情況表明有此需要,從貨物交付給簽發載有運輸合同單據的承運人時起,風險就由買方承擔。

在其他情況下,從買方在交貨時間內接收貨物時起,或從買方未接收貨物而交貨時間屆滿時起,風險就轉移到買方承擔。

2.風險轉移的法律後果

貨物在風險移轉到買方承擔後遺失或損壞,買方支付價款的義務並不因此解除,除非這種遺失或損壞是由於賣方的作為或不作為所造成。

如果賣方違約構成根本違反合同,不影響貨物風險按公約的規定轉移給買方,也不損害買方對賣方根本違反合同而可以採取的各種救濟方法。

6. 司考《國際經濟法》知識:國際經濟法與其他法

【 #司法考試# 導語】為了幫助各位考生系統的復習司法考試,全面的了解司法考試的相關重點, 整理了司考《國際經濟法》知識:國際經濟法與其他法,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乎橘嘩助!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的聯系和區別。用以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國際公法規范,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用以調整國際政治關系以及其他非經濟關系的國際公法規范,不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有些綜合性的國際公約,既用以調整某方面的國際政治關系,又用以調整某方面的國際經濟關系,則其中涉及經濟領域的有關條款,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進一步比較還有以下重大區別:

第一,權利與義務的主體不同:國際公法的主體限於國家與各類國際組織,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則包括國家、各國政府之間的經濟組織、民間國際商務組織、國際商務仲裁機構以及不同國籍的國民。

第二,所調整的對象不同:國際公法主要調整國家之間的政治、外交、軍事以及經濟諸方面的關系,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則為經濟領域的各種關系,既突出了國家、國際組織相互之間的屬於經濟領域的各種關系,又囊括了大量的國家或國際組織與異國國民之間、不同國籍的國民之間的屬於經濟領域的各種關系。

第三,法律規范的淵源不同:國際公法淵源主要是各種領域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而國際經濟法的淵源則排除了各種非經濟領域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伍租,突出了經濟性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同時大量吸收了國際私人商務慣例以及各國國內的涉外經濟立法。

綜上所述,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在部分內容上雖互相滲透和互有歲行交叉,可以相互為用,但整體上畢竟不能相互取代。它們是兩種既有密切聯系、又有明顯區別的、各自獨立的法律部門。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私法的聯系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私法的聯系和區別。國際私法指的是在世界各國民法和商法互相歧異的情況下,針對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關系或商法關系,指事實上或確定應當適用哪國法律的法律。又稱「法律沖突法」或「法律適用法」。其所調整的對象主要是各國涉外的私人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國家之間的關系。

國際私法既是國內法,又屬於西方法學傳統分科職業培訓教育網法的范圍,即實質上只是一種國內公法。它可進一步劃分為用以調整國際(涉外)私人間經濟關系以及人身關系的法律沖突規范用。前一類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後一類沖突規范所間接地加以調整的對象其關系屬於人身關系,因此,這類沖突規范不應納入國際經濟法的范疇。兩者具有以下重大區別:

第一、權利與義務的主體不同:國際私法的主體通常限於不同國籍的國民(含自然人與法人)以及各種民間性的國際組織機構。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則既包括經濟領域中超越一國國界的「私法」關繫上的主體,也包括經濟領域中國際公法關繫上的主體,即國家以及各國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國家以及各國政府間組織以非主權實體的身份,即一般私法法人的身份,從事超越一國國界的經濟交往或經貿活動,它們才可以成為國際私法關繫上的主體。

第二,調整的對象不同:國際私法所調整的超越一國國界的私人間關系,可分為經濟關系與人身關系兩大類,國際經濟法則只調整前一類而不調整後一類。

第三,發揮調整功能的途徑或層次不同:國際私法是關於民法、商法的法律適用法,而不是實體法,它本身並不直接確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或解決有關的紛爭。而國際經濟法是實體法。

第四,法律規范的淵源不同:國際私法的淵源主要是各國有關法律沖突或法律適用方面的國內立法,並輔以某些有關法律沖突或法律適用方面的國際慣例以及對締約國有拘束力的具有同類內容的國際條約。國際經濟法的淵源則排除了有關人身方面法律沖突規范或法律適用規范,突出其中有關經濟方面的法律沖突規范或法律適用規范,同時大量吸收了屬於實體法和程序法性質的、有關經濟領域的國際公法規范,國際私人商務慣例以及各國國內的涉外經濟立法。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私法,具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具有不同的質的規定性。兩者可以相互為用,但從整體上說畢竟不能相互取代,是兩種既有密切聯系,又有明顯區別的、各自獨立的法律部門。

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的關系

「內國經濟法」,泛指各國分別制訂的有關經濟方面的各種國內立法。各國國內經濟立法中用以調整涉外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是國際經濟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立法形式有二:一種是「涉外涉內統一」,即某些法律規范既適用於內國某種經濟關系,又適用於境內同類的涉外經濟關系;另一種是「涉外涉內分流」,即某些法律規范只適用於內國某種經濟關系,而不適用於境內同類的涉外經濟關系;或者相反。此外,還有一些國內法,雖然也用以調整涉外關系,但卻不具備經濟性質。不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

確認各國(特別是東道國)涉外經濟立法是國際經濟法整體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必須注意排除來自西方某些強權發達國家的兩種有害傾向:

一種是:藐視弱小民族東道國涉外經濟立法的權 威性,排斥或削弱這些法律規范對其本國境內涉外經濟關系的管轄和適適用。

另一種是:誇大強權發達國家涉外經濟立法的權 威性,無理擴張或強化這些法律規范對本國境外涉外經濟關系的管轄和適用。「域內效力」和「域外效力」這兩種現象,貌似相反,實則相成,而且同出一源。強權觀念和霸權政策,乃是它們的共同基礎。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商務慣例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商務慣例的聯系和區別:

「國際商務慣例」,主要指由各種國際性民間團體制訂的用以調整國際私人(自然人、法人)經濟關系的各種商務規則,是國際經濟法的有機組成部分,但不屬於國際公法范疇,也不屬於國際私法(法突法)或各國經濟法的范疇,而是自成一類。其獨特之處在於:

第一,它的確立,並非基於國家的立法或國家間的締約;

第二,它對於特定當事人具有的法律上的約束力來源於當事人各方的共同協議和自願選擇。

第三,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對於某一項現成的國際商務慣例,只要各方合意議定,就既可以全盤採用,也可能有所增刪。

第四,國際商務慣例對於特定當事人的約束力,往往必須藉助於國家的主權或其他強制權。

國際經濟法這一跨門類、跨學科的邊緣性綜合體,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貨幣金融法、國際稅法、國際海事法以及國際經濟組織法等若干大類。每一大類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若干較小的專門分支和再分支,從而使國際經濟法這一邊緣性綜合體日益發展成為內容十分豐富、結構比較完整的、獨立的學科體系。

7. 國際經濟法:保護國際投資的國際公約是哪4個

保護國際投資的國際投資法體系不止四個公約,它是由調整國際投資關系的國內內法規范和國容際法規范綜合形成的一個法律體系,由5個方面構成.
一是資本輸出國關於外國投資的法律規范.
二是資本輸出國關於對外投資的法律規范.
三是資本輸出國與輸入國間的雙邊投資協議.
四是國際投資的多邊條約.主要包括:<<解決國家與他國國民間投資爭端公約>>,<<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以及世界貿易組織體系下的<<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服務貿易總協議>>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等.
五是國際慣例.

8. 自學考試國際經濟法概論名詞解釋之二

40)國際投資法:是調整國際(跨國)投資活動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際經濟法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包含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涉外投資法或對外投資法;涉及跨國投資問題的各類雙邊性國際條約、區域性國際條約和全球性國際公約;以及國際政府間機構制定的有關跨國投資活動的規范性文件,等等。

41)國際貨幣金融法:是國際經濟法的組成部分。它是調整國際貨幣金融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和。它的調整范圍很廣泛,涉及國際間貨幣兌換、借貸、收付方式、結算、金融市場、貨幣體系以及金融機構等多方面的法律制度。

42)匯率:是一國貨幣折換成其他國家貨幣的比價,也可以說是用國際貨幣單位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對於匯率,國際上有兩種表示方法:一是直接標價法,二是間接標價法。

43)直接標價法:是一種匯率的表示方法,是以一單位外國貨幣為雹攜基準,將其摺合成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由於這種標價方式的特點是以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表示一單位外國貨幣的價格,因此又稱本幣匯率。目前絕大多數國家採用直接標價法。

44)間接標價法:是一種匯率的表示方法,是以一單位本國貨幣為基準,將其摺合成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又由於這種標價方式的特點是用若干外國貨幣表示一單位本國貨幣的價格,因此又稱外幣匯率。英國一直沿用間接標價法。

45)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相對,是指外匯行市受到某種限制而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的一種匯率制度。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往往以法律形式規定外匯匯率,形成法定匯率,又稱「官方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應按該匯率進行。

46)浮動匯率制:與固定匯率制相對,是指外匯行市不受某種客觀因素限制而由外匯供求關系自行決定漲落的一種匯率制度。在外匯市場上,當外匯供應不足時,本幣匯率就上升;反之,本幣匯率就下降,從而形成市場匯率。

47)外匯管制:是指一國貨幣主管*對外匯結算、買賣、借貸、轉移和匯率等實施各種管理和控制措施。通過外匯管制,可以改善本國國際收支,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的穩定。

48)國際融資:是一種跨國的借貸活動,主要包括國際貸款、國際證券投資和國際租賃等形式。

49)國際定期貸款:是國際商業銀行向工商企業、公司提供的一種中短期貸款。這是一種典型的國際貸款形式。

50)歐洲貨幣貸款:是指在貸款貨幣發行國以外國家的金融市場上發放的一種國際商業貸款。在貨幣發行國境外的銀行存款或放款的貨幣即為歐洲貨幣。

51)國際銀團貸款:又稱「國際辛迪加貸款」,是指由數家直至數十家各國銀行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銀行集團,共同向借款人提供長期巨額的商業貸款。可以分為直接參與型和間接參與型兩種形消首式。

52)項目貸款:是國際上對自然資源開發和大型工程項目建設的貸款方式。項目貸款可分為無追索權項目貸款和有限追索權項目貸款兩種基本類型。其中後者又根據當事人簽訂的各種協議的層次分為三種形式:雙層次結構項目貸款、三層次結構項目貸款和四層次結構項目貸款。

53)國際證券的私募發行:是國際證券發行方式之一,又稱「國際證券的直接發行」,指證券發行人只能向特定的投資者直接銷售證券,而不能公開向大眾投資者推銷,也不能進入公開的證券交易所市場流通。

54)國際證券的公募發行:是國際證券發行方式之一,又稱「國際證券的公開拿肆數發行」,指證券發行人公開向大眾投資者推銷證券的發行方式。公募發行的證券可以在公開的證券交易所流通。各國對國際證券公募發行的審核制度基本上可以分為注冊制和核准制兩種類型。

9. 簡述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有國家經濟主權原則,平等互利原則,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

國際經濟法的特點:

首先,就國際經濟法的主體而言,除了包括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經濟實體。其次,就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而言,是廣義上的國際經濟關系。再次,國際經濟法的規范,是表現為一國調整涉外經濟關系的立法,以及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中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通過以上對國際經濟法特徵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正是由於國際經濟法有其獨特的主體,調整對象和與此相適應的法律規范,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即獨立的司法體態雀系。

熱點內容
房產律師事務所律師顧問 發布:2025-01-07 06:41:00 瀏覽:112
申請法律援助工資不得高於 發布:2025-01-07 06:15:47 瀏覽:935
駐檢察室法院 發布:2025-01-07 06:14:22 瀏覽:674
司法考試論壇哪個好 發布:2025-01-07 05:52:44 瀏覽:796
金融律師咨詢 發布:2025-01-07 05:47:45 瀏覽:99
安全事故電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07 05:47:34 瀏覽:900
勞動法全文辭退 發布:2025-01-07 05:33:17 瀏覽:766
關於勞動法的書籍 發布:2025-01-07 05:17:59 瀏覽:476
浙江大學光華法律碩士非法學夏令營 發布:2025-01-07 04:41:28 瀏覽:713
中國法治之路 發布:2025-01-07 04:41:25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