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在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前的糾紛

在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前的糾紛

發布時間: 2024-03-07 00:58:03

㈠ 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前的勞動關系

《勞動合同法》第迅罩九十七條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本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本法施行後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
為了能夠規范勞動關系更適應當今的社會時代的發展,我國對勞動合同法是在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所以新的勞動合同法等於是在08年1月1日開始才正式實施的。新版的勞動合同法相較於以前的勞動合同法是有很大的變動的,所以在新勞動合同法出台以後,有很多職工也特別關注勞動合同法之前的勞動合同怎麼處理?
一、勞動合同法之前的勞動合同怎麼處理?
按《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本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後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所以,某些方面按原勞動合同法執行,某些方面要按新法執行。若不合法的,要修改,一般來說法不溯及既往。
二、勞動合同解除單位應給經濟補償情形
根據《勞動法》第28條、勞動部《若干問題意見》及《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動者在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時,可要求用人單位給予經濟補償。具體如下:
1、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於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滿1年的按1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於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3、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1年,發給相當於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4、勞動合同訂立時依據的客觀情絕悔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動合同達成協議,由原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1年發給相當於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5、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1年,發給相當於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50%支付額外的經濟補並昌正償金。
由此可見,勞動合同法之前的勞動合同還是按照原來的約定繼續履行的,我國大多數的法律都是不溯及既往的。在新舊法更迭的過程當中,不能因為新法的出台就全部推翻之前已經既成事實的一些約定。尤其是在經濟轉型過程當中,企業、勞動關系等這些也發生了很多重大的變化,可是自08年以後,就要按照新勞動合同法來處理書面勞動合同的糾紛了。

㈡ 新勞動法頒布之前的勞動糾紛如何解決

按照《勞動法》來解決啊

㈢ 新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簽訂的經濟補償怎麼算

新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簽訂的經濟補償怎麼算??

《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簽訂的經濟補償需要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2008年1月1日之前,依照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應按當時的我國《勞動法》及其配套規定執行。按照我國《勞動法》以及《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相關規定,勞動合同自然終止的,用人單位無須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所以,就該期間原告無須向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七條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本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後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十八條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新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

新《勞動合同法》關於對工作年限及經濟補償標准作了明確的規定。
計算經濟補償的普遍模式是: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應得的經濟補償。
一、計算經濟補償中的工作年限
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應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
二、計算標准
經濟補償的計算標准為: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關於經濟補償的計算標准延續了我國以往的做法。
三、計算基數
計算經濟補償時,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關於一個月工資是勞動者本人月工資、本企業的職工月平均工資還是當地月平均工資,在勞動合同法制定過程中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最後規定月工資是指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新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問題

首先,第一個問題,經濟補償金,可以不賠,有法律依據,以下是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你就屬於以上第五款里的「除外」情況了。
第二個問題,你可以單獨補。顯然是勞動局怕總麻煩。而且,從法理的角度來看,也找不出法律,有關這方面的規定太具體了,同時也是程式問題,一般沒有「法律依據」,如果要有,也應該是各地方的一些具體規定。各個地方有不同的。

最新勞動合同法辭職經濟補償

按勞動合同法第38條辭職,可以要求單位支付補償金,其他理由辭職沒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新《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該怎樣支付經濟補償?

在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的經濟補償,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七條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本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後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新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有12個月限制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應當以2008.1.1劃分計算並且按照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因區別計算。
2008.1.1前是12年多工齡,依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第七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有十二個月工資的上限,12年多應當支付12個月工資,依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沒有十二個月工資的上限,12年多應當支付13個月工資。
針對補充問題的回答,沒有超過3倍的,沒有12個月限制。
2008.1.1後是3.5年或者4年工齡,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有三倍月平均工資和12年的上限。勞動者月工資低於或等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沒有三倍月平均工資和12年上限。2008.1.1後的工齡應當支付3.5個月或者4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所以,這個經濟補償金應當是12+3.5或者12+4或者13+3.5或者13+4個月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前的經濟補償如何計算

累計計算的,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支付雙倍工資,經濟補償金。欠繳的社會保險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請教關於新勞動合同法的經濟補償問題

【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這條意味著你有兩種選擇:1,單位提前30天書面通知你,30天後走人,走的時候有補償金。2,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立馬走人,這時仍然有補償金。
因為第四十六條規定得很清楚:單位提出協商解除+勞動者單方即時解除(單位過錯)+單位預告解除+單位裁減解除+合同正常終止,在這幾種情況下,用人單位都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所以額外支付的一個月工資應理解為單位即時辭退勞動者的補償,而不能排除適用法定的補償金條款。
OVER ^_^

關於合同到期,按新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問題

這要看你們省是否有出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因為每個省的實際不同,制定出來的細則可能也會有偏差(當然總體不能違反勞動合同法)。
你從03年在企業連續性工作至08年,這是事實。但是,根據不同省份的實施細則,會出現不同的追訴年限。有的省份只會追訴到08年,也就是不管你以前做了多久還是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但是有的就可以追到以前的~~

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怎麼算?

被用人單位辭退或解除勞動合同,除特殊情況外(如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等),當然應該有經濟補償或賠償。如果符合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的約定,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法第46、47條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如果違反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的約定,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法第48、87條規定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賠償金是經濟補償的二倍。經濟補償金的計算范圍詳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7條。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還應按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向勞動者額外支付一個月的工資。用人單位還應向你出具《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該證明的內容應符合《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4條的規定。
解除勞動合同時的工資支付時間詳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經濟補償金支付時間詳見《勞動合同法》第50條。如果不按時支付,可以要求按《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3、10條規定加付補償金。
如果你認真看一下我以上回答中書名號《》中所涉及的內容,你才能充分理解我回答的意思。網上搜索這些內容都能找到全文的。

㈣ 新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能溯及既往嗎

法不溯及既往來,源《勞動法》一直是用1994年7月5日通過,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那一部,並沒有最新出台。
只是有一部《勞動合同法》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勞動合同法》是對原有勞動法的完善和補充。
06年簽訂的合同,要分兩步,08年以前的就只能依據《勞動法》,08年以後的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來維權。
《勞動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法不溯及既往,對於2008年之前的事項,當時沒有規定的,而後《勞動合同法》有新規定的,不可以溯及2008年之前部分。 例如,2008年之前關於單位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並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勞動合同法》規定,單位與勞動者終止合同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計算該類補償金年限時要以2008年1月1日為分界線。

㈤ 勞動法規定的單位法人代表更換後以前的勞動糾紛怎麼處理

抄勞動案件的主體是用人單位,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更換不影響案件的進行,不需要特別的處理。


之前簽訂勞動合同的,也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㈥ 2003年07月到2004年12月,未簽訂勞動合同,未繳納社保,怎麼維權。

可以按以下流程操作:
1、以公司未與你簽訂勞動合同和未繳納社保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按勞動合同法規定索取每月兩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3、要求單位為你補繳社保。
單位如果不配合的:
1、可以選擇向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看能否通過政府行政手段的干預將此問題得到妥善處理。
2、單位不願意協商的,選擇收集整理好證據並寫好申請書向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3、通過法律手段要求公司對你進行經濟賠償和社保補繳。
(6)在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前的糾紛擴展閱讀:
勞動仲裁流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發生以下勞動爭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2、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受理本市行政區域內以下的勞動爭議案件:
(一)位於本市東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朝陽、石景山、豐台區的中央和市屬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及外商獨資企業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
(二)外省、市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及外商獨資企業駐京辦事機構或分支機構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
3、用人單位、勞動者及與該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密切關系的第三人,為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一方為申訴人,另一方為被訴人。
4、申訴人應當自勞動者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仲裁委提出書面申請。
5、申請勞動仲裁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仲裁申請書》。申請人應當按照規定如實准確填寫《仲裁申請書》,《仲裁申請書》一式三份,其中兩份由申請人本人或其委託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請人留存;
(二)身份證明。申請人是勞動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證明的原件及復印件: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提交
本單位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本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委託代理人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等;
(三)能夠證明與被申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有關材料,如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或協議)、解除或終止合同通知書、工資單(條)、社會保險繳費證明等材料及復印件;
(四)申請人在申請勞動仲裁時,仲裁委根據立案審查的需要,要求申請人提交能夠證明被訴人身份的有關材料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如被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應當提交其工商注冊登記相關情況的證明(包括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經營地等情況);如被申請人是勞動者的,應當提交其本人戶口所在地、現居住地地址、聯系電話等。
6、仲裁委自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並送達當事人。
決定受理的案件,自接到通知後三日內到仲裁委領取《案件受理通知書》,辦理受理手續。決定不予受理的案件,仲裁委向申請人送達《不予受理通知書》。
7、經仲裁委批准決定受理的案件,當事人在規定的舉證期限內舉證,超過舉證期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㈦ 我想問一下 國家勞動法是2008年1月1日頒布的,那麼2008年以前發生的事情依據什麼處理呢

2008年1月1日頒布的名稱是《勞動合同法》,《勞動法》依舊有效。

「2008年以前發生的事情」要具體看什麼事情,有些勞動爭議可能會超過時效而不能申請仲裁了。但如果是通過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的救濟方式的話,時效是兩年。
------------------------------------------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二十條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
前款規定的期限,自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㈧ 勞動仲裁經濟補償金在新勞動法實施之前是怎麼計算的

沒有新舊之分,只是在新的勞動合同法出台後規定更具體了。相比之回下本人認為有兩點新的答,1、規定每滿一年計算一年,不足一年滿6個月的按一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計發半個月工資。2、以前勞動合同終止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現在勞動合同終止也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㈨ 《勞動合同法》公布之前的勞動關系和經濟補償適用於該法嗎』

《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前,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依據勞部發1994年481號文件規定執行: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
第一條為了規范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
第三條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第四條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在補足低於標准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相當於低於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第五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
第六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第七條勞動者不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第八條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九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十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第十一條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依據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於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准支付。
第十二條經濟補償金在企業成本中列支,不得佔用企業按規定比例應提取的福利費用。
第十三條本辦法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執行。

熱點內容
2011年社會保險費法 發布:2024-11-16 21:09:42 瀏覽:252
司法局開展民法典贈書儀式 發布:2024-11-16 21:07:53 瀏覽:196
勞動法做六休一 發布:2024-11-16 20:54:10 瀏覽:238
黨內法規的自查報告 發布:2024-11-16 20:29:18 瀏覽:433
安裝空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16 18:25:45 瀏覽:725
安徽當塗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6 18:00:21 瀏覽:201
法規教育課件 發布:2024-11-16 17:52:09 瀏覽:183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發布:2024-11-16 17:51:28 瀏覽:287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4-11-16 17:49:38 瀏覽:972
道德具有廣泛 發布:2024-11-16 17:48:15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