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內核

經濟法內核

發布時間: 2020-12-17 20:48:24

❶ ,要會計誠信的必要性 ,和誠信及會計誠信吧 ,《會計誠信論文》

會計誠信探討摘 要:「誠信」是立國之基,也是會計行業的立身之本,是會計工作的命脈和靈魂。會計工作是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晴雨表,是把守「錢袋子」的重要一環。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會計改革不斷地深入,會計行業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因此,講求會計誠信尤為重要。
關鍵詞:會計工作;誠信

1 誠實守信是中國會計精神的靈魂

會計精神是會計行業繁榮與發展的動力,深刻影響著會計事業的發展。財政部副部長王軍曾提出:中國會計精神應當是誠實守信的品格、客觀公正的意識、開放廣闊的胸襟和進取創新的追求。其中誠實守信是靈魂,客觀公正是根本,開放胸襟是關鍵,進取創新是動力,四者構成了中國會計獨特而豐富的精神內核。
會計誠信是會計與生俱來的品質,也是會計對社會的一種基本承諾。我國《會計法》要求會計人員提供的會計信息必須真實,但目前我國會計行業的現實狀況恰恰是把這種承諾置之不顧。近年來,國內外一系列會計造假事件引起了社會公眾對會計誠信問題的普遍關注,如眾所周知的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其中就涉及了會計誠信問題。這些會計假案的出現充分證明了「誠信」是會計工作的「至上原則」,是會計行業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立身之本,是會計工作的命脈。

2 會計誠信問題存在的原因

2.1 利益驅動,誘發造假行為
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系尚不完善,各種制度尚未理順,無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現象仍較普遍。某些企業趁機混水摸魚,他們往往為了小團體的利益,根本不按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確認、計量和記錄會計事項,特別是在收入、成本等相關業務上根本沒有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原則或謹慎性原則進行處理;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或支出;人為地操縱成本費用的計算標准和利潤分配方法,從而掩蓋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對於那些准備上市或者已上市的公司來講,只要按照融資條件做出一份漂亮的報表,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的資金。
2.2 監管不力,宣傳教育缺乏
會計人員道德素質偏低,雖然受社會風氣的影響,但是具體來說與職業道德教育不夠全面有很大關系。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中,較長時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視德育。而在參加工作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中雖有職業道德內容,但實際上從未見到職業道德培訓。此外,造成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還有很多,如會計職業紀律鬆弛,懲治違法行為不力,對道德優劣表現賞罰不明等,特別是在獨立審計人違規認定和處罰上,我國的監管力度還明顯不夠,甚至沒有一部專門針對其的法律。
2.3 會計人員綜合素質較低,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在我國現階段,部分單位的會計人員綜合素質較低,不能實事求是,恪守會計職業道德,不能堅持依法辦事,有的利用職務之便,侵吞公款中飽私囊; 有的會計人員為了追求金錢利益、個人享樂,經不起物質、權利的誘惑,在道德觀念上出現偏差、蛻化甚至淪喪;還有的會計人員對領導人偽造、篡改會計數據敢怒不敢言,對會計工作缺乏信心,認為反正不是自己的事,避之甚遠,從而使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實踐中由於會計人員業務不熟,而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也不少見,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會計工作質量,違背了職業道德的要求。另外,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還在於,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財務監督失控,內部管理混亂。如有些企業對財產物資缺乏嚴格控制,從而導致很多財物有賬無物或有物無賬。3 重建會計誠信的建議

3.1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誠信教育要從大學在校學生入手,使誠信教育作為一門學科列入教材,進入大學教程,使誠信深入人心。同時,要在社會上廣泛宣傳,特別是會計領域更應以此做為「立身之本」和「處世之寶」。
在崗會計人員在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同時要以誠信教育為切入點,切實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做到以法辦事、愛崗敬業、搞好服務,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系,不唯上,不唯情,做好「內當家」,堅決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發生,以重塑會計誠信。
3.2 不斷提高自身學識水平和專業能力、政策法律水平
(1)我國處於不斷深化改革,與世界經濟逐步融為一體的階段,會計也正在加快與國際慣例接軌,各項新制度、新准則以及各種科學管理方法、先進經營理念不斷推出和創新。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各種新技術及新會計軟體應用日益廣泛,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就不能滿足於現有的水平,而是要不斷加強對專業知識、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的學習,不斷提高學識水平、專業能力。
(2)政策、法規不僅是會計人員執行職業道德的依據和保障,而且是會計職業道德中帶有強制性的最基本的部分。會計工作本身是一項涉及面廣、專業性、政策性強的工作,這都要求會計人員加強對如《公司法》、《證券法》、《經濟法》等法規的學習,不斷提高政策法律水平和運用法律手段處理會計事務的能力。
3.3 凈化會計行為環境
會計人員不僅工作在會計領域,而且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其職業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凈化會計職業環境,不是光靠會計職業界的努力所能做到的,而要依託於社會各方面的變革與協調,尤其是應與法律、法規以及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同步,才能建設好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實質上是向社會提出了提高道德覺悟、重視道德修養、凈化環境的基本要求。在加強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今天,各行各業都應自覺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從而營造出建設會計職業道德的和諧環境,使全社會形成誠實守信的氛圍。
3.4 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近年來,為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國會計法規制度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相繼發布實施一系列的會計核算制度等會計法規、規章、制度,基本保證了會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還在不斷增補、完善、修訂會計法規、規章、制度。近年來,會計工作中存在的秩序混亂、信息失真等問題,雖然與法律約束力不夠有一定關系,但執法力度不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須切實貫徹實施《會計法》,加大會計工作執法力度,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紀問題,必須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
3.5 健全監督機制,將職業道德與會計人員的執業水平相結合
監督機制有會計監督、社會監督以及法律制裁等。工作中可從以下方面入手:將執法檢查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合;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注冊登記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合;將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評、聘用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合;建立激勵機制;實行會計人員表彰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激勵機制相結合。
總之,誠信是會計工作的命脈和靈魂,也是會計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誠信更是每位會計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只要會計人員心中有誠信,工作中嚴格遵守法律規范,會計信息造假就會失去市場,會計行業就能重塑誠信形象,好的誠信形象能贏得更廣泛的信任和支持,可以促進會計事業進一步興旺發達。

參考文獻
[1]

❷ 論述經濟法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條件

論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 李長健 摘 要:經濟法是調整特定經濟關系的法律,其產生與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本文從經濟法產生的不同觀點分析入手,對古今中外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軌跡進行闡述,對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經濟、政治、思想等歷史條件進行必要的分析,再而指出經濟法發展的新趨勢。 關鍵詞:經濟法 產生與發展 歷史條件 新趨勢 任何部門法的產生和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等主客觀方面的條件。這些條件,特別是反映一定經濟關系的經濟基礎,對部門法的形成和發展產生著重要的作用。經濟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也不例外。因此,學習和研究經濟法,必須從學習和研究經濟關系入手,從經濟法所產生的政治、經濟、法律等基礎去導源經濟法的產生,去釐定經濟法領域的諸多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從而科學地揭示出經濟法發展的規律,促進經濟法的不斷完善和經濟法學的不斷發展。 一、關於經濟法產生的不同觀點 經濟法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國內外法學界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經濟法是隨著階級、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此曰「同時論」 持此觀點的人認為:經濟法是國家運用法律的強制手段來管理社會經濟的一種方式,它是階級社會中最古老的法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人類進入階級社會時,隨著國家與法律的產生,經濟法也隨之產生了。在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它包含在「諸法合體」的法律之中。[1]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經濟法與其他法同時並存,只是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經濟法的作用越來越大,其地位更加突出出來,才形成更加豐富、全面的經濟法部門。 有些學者還認為,不論在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有各自的經濟法,作為一個**的法的部門的經濟法產生於古代社會。[2] 事實上,這些認識都或多或少有其合理的地方,至少它可以提醒人們:古代社會的法律中也有關於國家管理經濟的法律現象,但決不會產生我們所說的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正如一些學者所說的:在法律形成的早期階段,並不存在部門法的劃分,而是「諸法合體,刑民不分」的狀態,更不可能有今天所稱的經濟法。古巴比倫奴隸制國家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以及我國夏、商、周、秦時代的法律中有關土地、水利、貿易、稅收等方面的規定,並不構成**的經濟法法律部門。[3] (二)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在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以後的產物,此曰「階段論」 持此觀點的人認為:經濟法不等於經濟立法、經濟法規、經濟法律。經濟的法律調整即經濟立法。經濟法規由來已久,它是史前社會結束以來任何社會和國家所不可或缺的一種控制及運行機制。而經濟法是20世紀新興的法律部門,它是經濟和社會的社會化達到相當高度以後,國家政權普遍直接參與生產流通等諸環節的產物。盡管經濟的法律調整是與國家相伴而生,但有了經濟的法律調整,不一定就有經濟法。經濟法產生和存續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是在一個國家和社會中對法律有了部門劃分,並且將其中的某個部門稱為「經濟法」。 [4]由此看來,經濟法產生的一般基礎和條件是:市場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國家被動或自覺地承擔起對經濟加以組織協調的職能,國家對經濟的調整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之上,並形成了相應的經濟法學說。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當這些基礎和條件尚未出現時,經濟法是不可能產生的。[5]所謂一定歷史階段,就是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進入壟斷階段的時代。[6]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走向壟斷和社會化發展階段,生產手段和經濟實力不斷集中,產生了壟斷集團,限制並惡化了競爭環境,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通過法律手段對此進行干預,由此形成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現象,產生了新的部門法——經濟法。從實證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形式上的經濟法(稱為「經濟法」法律現象),或實質上的經濟法(體現國家權力對經濟活動干預協調的法律現象),都比較集中地出現在19世紀末之後,也就是說經濟法作為部門法劃分應肇始於19世紀。因此,認為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的觀點具有歷史合理性。我們可以這么說:作為國家管理經濟的法律現象,可以上溯到奴隸制社會和封建制社會的「諸法合體」法律狀態時期,而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則是人類社會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特別是進入到壟斷資本主義社會時期的事情。[7] 有些學者還認為:法律部門的形成,需要具備的一個條件是形成相應的理論或學說,並在相應程度上被學界和社會所接受。在分析經濟法生產的主觀條件時,他們闡述了「經濟法」一詞的提出和使用;在分析經濟法產生的客觀條件時,他們強調了經濟集中和壟斷是經濟法產生的內在原因。[8] 二、對經濟法產生的兩種不同觀點的評價 在進行評析之前,我們有必要指出經濟法律、經濟的法律規范、經濟法是具有不同內涵的概念;我們有必要明確:經濟法律規范的產生、經濟法律的制定、經濟法部門的形成是有一定的聯系和區別的范疇。經濟法部門是由經濟法律規范組成的,經濟法律規范的相當一大部分是以經濟法律為表現形式。 但嚴格地說,我們不能把經濟法的產生理解為經濟法律規范的產生或經濟法律的制定,我們不能把一個或一些經濟法律規范等同於經濟法,不能把經濟法律或經濟法律的總稱視為經濟法,只有相當多的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才是經濟法。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經濟法「就是從部門法意義上講的,是指作為**的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因此,把經濟法產生理解為經濟法這個**的法律部門的形成是正確的。[9] 我們還應明確:經濟法律規范產生於古代社會,經濟法作為部門法的產生晚於經濟法律規范的產生,經濟法的產生早於經濟法學的產生。基於上述的認識,我們認為「同時論」是錯誤的,它抹殺了經濟法律規范與經濟法之間的界限,將經濟法的產生等同於經濟法律規范的產生。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三、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軌跡 (一)古代經濟法律規范的產生和發展 我們所說的古代經濟法律規范,一般是指包括奴隸制社會經濟法律規范和封建制社會經濟法律規范,也可稱為前資本主義經濟法律規范。奴隸制社會經濟法律規范,最早出現於奴隸制度古巴比倫國家。早在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奴隸制國家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就對土地的國家所有權和土地的法律保護作出了規定。《漢漠拉比法典》還有對農業、商業、質量、財政稅收等經濟關系進行法律調整的規定。我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奴隸制國家土地國有的規定。西周中後期,還出現了土地流通的活動。我國從夏朝開始就有了徵收貢賦的制度,商朝的貢賦實行公田收入交國家,西周則按井田計畝徵收賦稅,西周的財政開支還實行了量入為出、專款專用等等內容,均體現了我國奴隸制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存在。《楔形文字法》、《漢漠拉比法典》是奴隸制經濟法律規范的典型代表。 封建制社會經濟法律規范存在的時期較長。在產生過程中,《羅馬法》及其復興起過一定的作用。西歐封建社會從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滅亡至18世紀,持續了1300多年。中國封建社會一般從春秋戰國之後算起,延續了2000多年。此時,中國的唐律、大明律是其典型代表,都有詳細地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定。秦簡《金布律》中出售商品須標明價格的規定,秦簡《田律》中「春二月林木生長,不得砍伐;春天土地乾旱需要水,不得堵塞水道;不得採摘剛發芽的植物;不得捕捉幼獸、幼鳥;不得設置陷阱和網罟捕捉鳥獸;不得毒殺魚鱉」的規定,漢朝的發展對外貿易的規定,明朝的禁止私人開採金、銀、銅、鉛、錫和水銀礦的規定,唐朝的以戶稅、地稅為基礎的「兩稅法」及「量出以制人」的根據各種開支總額確定兩稅的總額規定,明朝的中央、地方分級管理,征解制度、財政監察制度和預算制度等財政管理制度,等等,均體現了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經濟法律規范的相對全面和完善。前資本主義經濟法律規范的特點是:反映奴隸主和封建主階級的意志,公開地維護等級特權,在協調本國經濟運行時主要運用直接手段,經濟法律規范以「諸法合體」的法典為主要表現形式。[10] (二)空想共產主義者的經濟法思想及其意義 18世紀法國空想共產主義的著名代表之一摩萊里(Morelly)在1755年出版了一部學術名著——《自然法典》,該書反映了他對未來公有制社會的理想。作者在書第四篇「合乎自然意圖的法制藍本」,被作者稱為「法律草案」,共12類法律、117條。其中,第二類法律是:「分配法或經濟法」,有12條規則。從目前的資料反映,這是「經濟法」一詞最早出現的地方。摩萊里看來,未來社會中的產品不發生買賣和交換,而是通過分配給予公民,「一切產品都要核算,其數量要與每個城市的公民人數相適應,或與使用它們的人數相適應,這些產品當中可保存的物品,均按相同的規則公開分配,如有剩餘則保管起來」[11]。摩萊里是在產品(財產)分配規則的意義上使用「經濟法」,並以此來表達他富有理想色彩的未來社會的法律規范。[12]19世紀30—40年代法國空想共產主義的著名代表之一德薩米(Dezamy)在1842—1843年分冊出版的《公有法典》一書中,也使用了「經濟法」這個概念,並發展了摩萊里的經濟法思想。 由摩萊里在18世紀提出的「經濟法」概念,是建立在空想共產主義的社會公有制基礎之上的,至今「經濟法」的涵義已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它對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概念的形成仍產生著影響。這種影響除了表現為援引「經濟法」這個概念的外殼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們把空想共產主義者那種具有萌芽狀態的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的思想加以擴大,利用來作為建立現實經濟基礎之上的現代經濟法概念的一個合理內核。[13]

❸ 談談城市產生的經濟基礎和歷史條件

經濟法是調整特定經濟關系的法律,其產生與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本文從經濟法產生的不同觀點分析入手,對古今中外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軌跡進行闡述,對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經濟、政治、思想等歷史條件進行必要的分析,再而指出經濟法發展的新趨勢。 關鍵詞:經濟法 產生與發展 歷史條件 新趨勢 任何部門法的產生和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等主客觀方面的條件。這些條件,特別是反映一定經濟關系的經濟基礎,對部門法的形成和發展產生著重要的作用。經濟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也不例外。因此,學習和研究經濟法,必須從學習和研究經濟關系入手,從經濟法所產生的政治、經濟、法律等基礎去導源經濟法的產生,去釐定經濟法領域的諸多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從而科學地揭示出經濟法發展的規律,促進經濟法的不斷完善和經濟法學的不斷發展。 一、關於經濟法產生的不同觀點 經濟法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國內外法學界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經濟法是隨著階級、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此曰「同時論」 持此觀點的人認為:經濟法是國家運用法律的強制手段來管理社會經濟的一種方式,它是階級社會中最古老的法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人類進入階級社會時,隨著國家與法律的產生,經濟法也隨之產生了。在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它包含在「諸法合體」的法律之中。[1]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經濟法與其他法同時並存,只是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經濟法的作用越來越大,其地位更加突出出來,才形成更加豐富、全面的經濟法部門。 有些學者還認為,不論在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有各自的經濟法,作為一個**的法的部門的經濟法產生於古代社會。[2] 事實上,這些認識都或多或少有其合理的地方,至少它可以提醒人們:古代社會的法律中也有關於國家管理經濟的法律現象,但決不會產生我們所說的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正如一些學者所說的:在法律形成的早期階段,並不存在部門法的劃分,而是「諸法合體,刑民不分」的狀態,更不可能有今天所稱的經濟法。古巴比倫奴隸制國家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以及我國夏、商、周、秦時代的法律中有關土地、水利、貿易、稅收等方面的規定,並不構成**的經濟法法律部門。[3] (二)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在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以後的產物,此曰「階段論」 持此觀點的人認為:經濟法不等於經濟立法、經濟法規、經濟法律。經濟的法律調整即經濟立法。經濟法規由來已久,它是史前社會結束以來任何社會和國家所不可或缺的一種控制及運行機制。而經濟法是20世紀新興的法律部門,它是經濟和社會的社會化達到相當高度以後,國家政權普遍直接參與生產流通等諸環節的產物。盡管經濟的法律調整是與國家相伴而生,但有了經濟的法律調整,不一定就有經濟法。經濟法產生和存續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是在一個國家和社會中對法律有了部門劃分,並且將其中的某個部門稱為「經濟法」。 [4]由此看來,經濟法產生的一般基礎和條件是:市場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國家被動或自覺地承擔起對經濟加以組織協調的職能,國家對經濟的調整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之上,並形成了相應的經濟法學說。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當這些基礎和條件尚未出現時,經濟法是不可能產生的。[5]所謂一定歷史階段,就是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進入壟斷階段的時代。[6]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走向壟斷和社會化發展階段,生產手段和經濟實力不斷集中,產生了壟斷集團,限制並惡化了競爭環境,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通過法律手段對此進行干預,由此形成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現象,產生了新的部門法——經濟法。從實證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形式上的經濟法(稱為「經濟法」法律現象),或實質上的經濟法(體現國家權力對經濟活動干預協調的法律現象),都比較集中地出現在19世紀末之後,也就是說經濟法作為部門法劃分應肇始於19世紀。因此,認為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的觀點具有歷史合理性。我們可以這么說:作為國家管理經濟的法律現象,可以上溯到奴隸制社會和封建制社會的「諸法合體」法律狀態時期,而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則是人類社會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特別是進入到壟斷資本主義社會時期的事情。[7] 有些學者還認為:法律部門的形成,需要具備的一個條件是形成相應的理論或學說,並在相應程度上被學界和社會所接受。在分析經濟法生產的主觀條件時,他們闡述了「經濟法」一詞的提出和使用;在分析經濟法產生的客觀條件時,他們強調了經濟集中和壟斷是經濟法產生的內在原因。[8] 二、對經濟法產生的兩種不同觀點的評價 在進行評析之前,我們有必要指出經濟法律、經濟的法律規范、經濟法是具有不同內涵的概念;我們有必要明確:經濟法律規范的產生、經濟法律的制定、經濟法部門的形成是有一定的聯系和區別的范疇。經濟法部門是由經濟法律規范組成的,經濟法律規范的相當一大部分是以經濟法律為表現形式。 但嚴格地說,我們不能把經濟法的產生理解為經濟法律規范的產生或經濟法律的制定,我們不能把一個或一些經濟法律規范等同於經濟法,不能把經濟法律或經濟法律的總稱視為經濟法,只有相當多的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才是經濟法。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經濟法「就是從部門法意義上講的,是指作為**的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因此,把經濟法產生理解為經濟法這個**的法律部門的形成是正確的。[9] 我們還應明確:經濟法律規范產生於古代社會,經濟法作為部門法的產生晚於經濟法律規范的產生,經濟法的產生早於經濟法學的產生。基於上述的認識,我們認為「同時論」是錯誤的,它抹殺了經濟法律規范與經濟法之間的界限,將經濟法的產生等同於經濟法律規范的產生。經濟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三、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軌跡 (一)古代經濟法律規范的產生和發展 我們所說的古代經濟法律規范,一般是指包括奴隸制社會經濟法律規范和封建制社會經濟法律規范,也可稱為前資本主義經濟法律規范。奴隸制社會經濟法律規范,最早出現於奴隸制度古巴比倫國家。早在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奴隸制國家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就對土地的國家所有權和土地的法律保護作出了規定。《漢漠拉比法典》還有對農業、商業、質量、財政稅收等經濟關系進行法律調整的規定。我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奴隸制國家土地國有的規定。西周中後期,還出現了土地流通的活動。我國從夏朝開始就有了徵收貢賦的制度,商朝的貢賦實行公田收入交國家,西周則按井田計畝徵收賦稅,西周的財政開支還實行了量入為出、專款專用等等內容,均體現了我國奴隸制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存在。《楔形文字法》、《漢漠拉比法典》是奴隸制經濟法律規范的典型代表。 封建制社會經濟法律規范存在的時期較長。在產生過程中,《羅馬法》及其復興起過一定的作用。西歐封建社會從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滅亡至18世紀,持續了1300多年。中國封建社會一般從春秋戰國之後算起,延續了2000多年。此時,中國的唐律、大明律是其典型代表,都有詳細地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定。秦簡《金布律》中出售商品須標明價格的規定,秦簡《田律》中「春二月林木生長,不得砍伐;春天土地乾旱需要水,不得堵塞水道;不得採摘剛發芽的植物;不得捕捉幼獸、幼鳥;不得設置陷阱和網罟捕捉鳥獸;不得毒殺魚鱉」的規定,漢朝的發展對外貿易的規定,明朝的禁止私人開採金、銀、銅、鉛、錫和水銀礦的規定,唐朝的以戶稅、地稅為基礎的「兩稅法」及「量出以制人」的根據各種開支總額確定兩稅的總額規定,明朝的中央、地方分級管理,征解制度、財政監察制度和預算制度等財政管理制度,等等,均體現了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經濟法律規范的相對全面和完善。前資本主義經濟法律規范的特點是:反映奴隸主和封建主階級的意志,公開地維護等級特權,在協調本國經濟運行時主要運用直接手段,經濟法律規范以「諸法合體」的法典為主要表現形式。[10] (二)空想共產主義者的經濟法思想及其意義 18世紀法國空想共產主義的著名代表之一摩萊里(Morelly)在1755年出版了一部學術名著——《自然法典》,該書反映了他對未來公有制社會的理想。作者在書第四篇「合乎自然意圖的法制藍本」,被作者稱為「法律草案」,共12類法律、117條。其中,第二類法律是:「分配法或經濟法」,有12條規則。從目前的資料反映,這是「經濟法」一詞最早出現的地方。摩萊里看來,未來社會中的產品不發生買賣和交換,而是通過分配給予公民,「一切產品都要核算,其數量要與每個城市的公民人數相適應,或與使用它們的人數相適應,這些產品當中可保存的物品,均按相同的規則公開分配,如有剩餘則保管起來」[11]。摩萊里是在產品(財產)分配規則的意義上使用「經濟法」,並以此來表達他富有理想色彩的未來社會的法律規范。[12]19世紀30—40年代法國空想共產主義的著名代表之一德薩米(Dezamy)在1842—1843年分冊出版的《公有法典》一書中,也使用了「經濟法」這個概念,並發展了摩萊里的經濟法思想。 由摩萊里在18世紀提出的「經濟法」概念,是建立在空想共產主義的社會公有制基礎之上的,至今「經濟法」的涵義已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它對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概念的形成仍產生著影響。這種影響除了表現為援引「經濟法」這個概念的外殼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們把空想共產主義者那種具有萌芽狀態的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的思想加以擴大,利用來作為建立現實經濟基礎之上的現代經濟法概念的一個合理內核

❹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科目學習方法

尋找考試內核


眾所周知,初級會計考試是用分數線來考核考生是否成績合格的,所以,很多時候60分就相當於100分,而差之毫釐的59分,往往也就相當於0分。所以在准備《經濟法基礎》時,考生們盡可能不要追求完美,首先要鎖定關鍵考點,抓住幾個主要的知識點作為考試核心,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策略。以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為核心,帶動關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等小稅種的學習;以支付票據法律制度為核心,帶動法律總論、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等其他內容的學習。



以題帶點,學練結合


“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考試真題與習題,永遠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考試“老師”。盡管這個老師不會說話,但是考生們要學會主動的去找好的題目來做。精品練習題與考試真題能夠直觀的反映考試考什麼,在做題之後,考生們可以知道自己學過的知識與考試要考的知識是否能夠對應,根據兩者銜接的程度,再調整自己的學習規劃。


總結錯誤,匯總歸類


“若欲斷酒法,醒眼看醉人”。參加初級會計考試,務必要在短短的兩個多小時里,知道自己哪裡容易出錯。就拿經濟法基礎這個科目來說,有很多文字陷阱、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的題目,如果在這樣的題目上經常丟分,考生們就要歸類總結自己的錯誤,並且不斷的給自己一種適度的“提示”,讓犯過的錯誤變成一種“強迫症”,只要眼睛看到就會提醒自己要注意,不要在這里丟分。


《經濟法基礎》科目的內容那麼多,不背誦怎麼行呢?但是如果沒有科學規劃與有效的方法,面對那麼多的內容,只靠背誦又怎麼行呢?考試註定是一個自我修煉、自我提升的過程,希望大家認真“修煉”。


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資訊、備考方法、每日習題等,小編都會及時進行更新,請大家關注起來。

❺ 為什麼說經濟法是二次分配的法

(一)經濟法是對社會經濟關系進行調整的法律
關於這個命題學者們已從不同的角度對其正確性進行了論證,從經濟法的產生過程和背景、從學者們對經濟法所下定義中我們可以直接了解到。另外,通過前文分析,我們知道經濟關系是指作為法律調整對象的人們在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活動中形成的具有直接物質利益內容的具體社會關系;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經濟管理關系。由此,我們可以推論出作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的國家經濟管理關系是眾多社會經濟關系的一種,即經濟法也是眾多的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中的一個法律部門。如此一來,可以順理成章地得出這個結論,即經濟法是對社會經濟關系的調整。
但上述結論並不是本文論證的重點,本文的論證重點在於:
(二)經濟法對社會經濟關系的這種調整是一種二次調整
為什麼說經濟法對社會經濟關系的調整是一種二次調整呢?我們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證。
1、 從經濟法的產生動因來看
經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而形成壟斷資本主義社會,是經濟法產生與發展的基本社會前提 。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私權自由向私許可權制的演變、契約自由向契約限制的演變以及自由競爭向壟斷的演變 促成了一種新的法律制度――經濟法的逐漸產生與形成。可見,經濟法是在調整原來由私法無法調整的領域以及雖由私法可以調整但又不宜由其繼續調整的領域的基礎上產生與發展的。與上面我們對二次調整的范圍的分析一對照,我們可以直觀的發現,這個領域也就是屬於二次調整的領域。
2、 從經濟法的調整對象范圍來看
依筆者在理論准備部分所分析的,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經濟管理關系。這種調整對象的范圍可以具體區分為宏觀調控關系、微觀規制關系、國有參與關系、涉外管制關系以及市場監管關系 。這些由經濟法調整的具體的經濟關系其實也都可以納入二次調整的范圍內,比如宏觀調控關系屬於民法商法和其他法律(諸如勞動法等)不能調整的經濟關系范疇;微觀規制關系屬於民商法或勞動法等法律可以調整,但調整結果可能會違背社會整體經濟利益的經濟關系;國有參與關系是國家自身參與的經濟關系;涉外管制關系以及市場監管關系則是從政策目標出發,國家認為有必要調整的經濟關系。可見,從經濟法的調整對象范圍來看,它與二次調整的范圍也是一致的。
3、 從經濟法的價值來看
根據顧功耘教授的觀點,經濟法的價值最終可以表述為「可持續發展的社
會整體效益」。 這顯然是與民商法不同的。民商法是以弘揚私權神聖與契約自由精神的面目出現在商品經濟中的。它鼓勵經濟個體為追逐自己的利益進行生產與交換,反對外力的不法干預。很顯然,民法關注的是個體的效益。盡管民法在一定階段為適應需要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擴張,但由於其基本內核的自我約束,無法進行太大的突破。當資本經濟達到了相當規模後,個體極度的擴張的積累打破了經濟運行的平衡,進而威脅到了社會的整體利益,這種情況反過來又制約也個體效益的實現。這時人們不得不注重整體利益的重要性,於是經濟法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對經濟格局作出統籌安排,對國民經濟運行進行調控,對經濟機制的有害因素進行排除等等。
可見,經濟法的價值定位於社會的整體效益,而這種整體效益的重視正是在民商法的一次調整難以發揮作用的情況下才越來越凸顯的。這種價值定位的過程也就是對經濟法二次調整的作用的認可的過程。
4、 從經濟法的社會功能來看
民商法以個體理性為基礎,側重保護個人自由和基本財產權,反映市場交換的自然法則,其主旨在於提供給市場主體平等身份和均等機會;經濟法則以社會整體理性為基礎,呈現社會效率和公正秩序的規則,其主旨在於為整個社會市場運行提供和諧發展的秩序。如果說民法的基本精神在於平等,那麼經濟法的基本精神在於協調,這是經濟法的核心和靈魂。
可以說,經濟法是在民法過去完全自治的領域內增加了國家或政府管理和調節的內容,是對有害於社會整體利益的意思自治的限制;經濟法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法律從個體權利本位過渡到社會權利本位的過程,經濟法是實現社會權利本位的法律手段。所以民法是市場的基礎法,經濟法產生於民法的基礎上,是對個體權利的限制,是對社會經濟關系的二次調整。

綜上所述,經濟法是一種對社會社會經濟關系進行調整的法律,但是這種調整又是不同於民商法調整方式的一種再調整,即二次調整。經濟法不論是從其產生與發展的動因、從它的調整對象、還是從它的社會功能來看都處處體現著這種二次調整的特質而這種特質也決定了經濟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的獨立存在。

❻ 試論述我國當前經濟形勢的經濟法應對。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是法制建設必須堅持的最高價值和基本精神 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基本取向和核心理念,是我們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表明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科學發展觀必須是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因為人的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本質,人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人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人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 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以人為本,就是要把滿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人們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提供充足的物質文化產品、服務和制度保障,圍繞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 因此,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必須堅持的最高價值和基本精神。我國法制建設追求和實現的所有價值目標都是圍繞這一最高的價值要求和取向展開的。離開以人為本,其他法的價值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離開了以人為本,依法治國就可能偏離法治的軌道。 人類政治文明從人治走向法治,並不僅僅是法律數量的增加和法律功能的擴展,也不僅僅體現在全社會對法律權威的崇尚,最根本表現就是法律價值的轉換和創新,即法律對人的主體性、人的人格尊嚴和自由權利的確認和保障。以人為本的新發展觀為我國法制建設中法律的價值轉換和創新奠定了理論基礎。在依法治國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發展的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堅持以人為本,是我國法律發展模式真正變革的價值導向,是法律制度創新的標志,它將引導我國法制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二、科學發展觀對法制建設尤其是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更加註重統籌兼顧,做到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可以看出,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著眼點。法律是各種利益關系的調節器,在統籌發展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建立協調發展的機制,是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與此同時,科學發展觀「五個統籌」原則的提出也對我國法制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的發展觀把促進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這將導致我國法制建設要做新的調整,尤其是我們的立法重點,必須相應地作適當調整。這種調整,在有些方面是局部的,而在若干領域,則是全方位的。 例如,要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法律依法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取消舊體制對農民的法律限制和不合理的法律義務,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形成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制度。又如,通過立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建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目前,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已初步建立起了較完整的法規體系,但在生態立法方面迄今還是空白,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必將直接推動生態立法的進程。再如,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一方面我們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加入WTO之後,使我國的法律更加開放並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又要從我國現階段國內發展的實際水平和特點出發,使我國的法律真正成為促進國內經濟發展的制度保障,成為協調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平衡器。 因此,五個統籌的發展模式,對我國法制建設尤其是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只有進一步發揮和強化法律的統籌協調功能,通過法律在社會調控、資源分配、解決糾紛等方面的作用,協調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才能最終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實現和諧社會。 三、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凸顯了司法的地位和作用 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靈魂的「以人為本」,具體地講就是以公民的權利為本。所以,以人為本在法律上的表現,就是強調對公民各種具體法律權利的高度關懷。作為法律的維護者和執行者,司法機關對保障和促進人的發展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它通過法律用自身特有的功能和方式保護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維護公民的正常社會、家庭關系,制約公共權力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救助保護弱勢群體,穩定公民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基本行為,最終幫助人們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同時,它通過對實施侵害行為的侵權者給予懲處,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進行法律監督,對濫用職權、失職瀆職、貪污腐敗者給予法律制裁,從而對公民進行司法救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講,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將使司法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司法是定紛止爭、解決糾紛、化解矛盾、調節利益沖突、實現社會和諧的特殊事業,要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司法的地位和作用顯然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司法活動中得到貫徹具有重要意義。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同樣要求我國司法機關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讓司法救濟惠及全社會成員。這樣,對我國的主要司法機關人民法院和檢察院的司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貫徹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人民法院必須認真貫徹「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在各項審判中高度注重依法保障人權。在刑事審判中,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堅持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並重的現代司法理念,堅決貫徹罪刑法定原則,對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法定罪處刑;對沒有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法宣告無罪。在民事審判、執行中,也應適當採取簡易審判程序、關懷弱勢群體、適度原則等人性化的做法。 同樣,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檢察機關必須加強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維護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檢察機關把訴訟監督貫穿訴訟的全過程,嚴格把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適用法律關。此外,檢察機關還必須加強對人權的司法保障,開展嚴肅查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侵犯人權犯罪案件專項活動,重點查辦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刑訊逼供、暴力取證、虐待被監管人、破壞選舉以及嚴重瀆職造成人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的案件。這樣,以人為本的文明理念讓司法更具有親和力,使人們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溫度、剛性和柔性,從而真正的彰顯司法的地位和作用。 四、科學發展觀在相關法律制度上的體現 當今法律和法學正在發生變化。傳統的對法律和法學的狹隘理解,無益於法學的發展和法制建設。只有具備正確的、科學的發展觀,並緊密地結合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際,才能使法學研究能夠更好地反映制度發展變化的需要,使法律制度能夠更好地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服務。為此,就必須轉變傳統的法學觀念,對整個法學體系進行結構性改造,以更好地發揮其功能。無論是法律的發展還是法學的發展,主要地都是通過問題推動的。事實上,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迅猛發展,對於許多復雜的新興問題,傳統的法律理論在解釋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就需要經濟法理論等現代法理論來作出相應的解釋。下面主要結合經濟法來談科學發展觀在相關法律制度上的體現。 如果說,對於局部的、靜態的問題,傳統部門法比較有解釋力和決斷力的話,則對於整體性的、動態發展的問題,其解釋力就較為欠缺。經濟法包含的相關法律制度所應對的是一系列"非均衡的二元結構",它要在現實的差異性的基礎上,解決整體上的一般均衡問題,解決發展中的不均衡問題,確保實質上的平等與公平。由於經濟法在推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發展觀也體現在具體的經濟法制度的形成過程中,同時,在經濟法理論的發生論、本體論、價值論、規范論、運行論等各個領域,也都有具體的顯現。比如,從經濟法的價值論來看,經濟法所追求的效率、公平、秩序等價值,都同經濟與社會的穩定發展直接相關。同時,經濟法的宗旨,包括了經濟宗旨和社會宗旨,都涉及到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並且,經濟法的最高宗旨,就是經濟與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3]體現的就是科學的發展觀。可見,從整個經濟法的價值追求到具體的宗旨體現,都離不開一定的發展觀。 在經濟法領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當務之急就是要盡快制定反壟斷法,規范公用企業濫用優勢的行為、限制行政壟斷、建立有效的競爭秩序,最終促使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與反壟斷法在價值追求、根本宗旨、最終目的和基本原則上具有本質的一致性,反壟斷法的制定和實施就是在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內核。 科學發展觀在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也有一定體現。有學者指出,社會法學應體現對社會和經濟的雙重關注,做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由此看出,我們要重視對政治權利、經濟權利、文化權利、社會權利和訴訟權利實現中的弱勢群體的利益保護,並從司法、行政、社會等多層面構建法律保障的機制。我們還應根據科學發展觀的精神與原則,通過對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形成的根源和表現的分析,盡快制定農業現代化促進法、小城鎮法、就業法等與城鄉居民分別相適應的社會保障法律,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制度,縮小城鄉差距,最終達到城鄉協調發展。 科學發展觀尊重人與自然的關系,其目標在於建立個人與社會、經濟與生態之間和諧發展的秩序,因而,環境資源法制建設中,科學發展觀也有體現。這方面,發達國家有循環經濟立法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採取借鑒的方法完善我國的環境法制建設。我們還應該通過對地方立法可持續發展影響評估制度的研究,提出可持續發展指導地方立法的總體構想,並在經濟領域、社會領域、環境領域和相互之間的關聯度上,設計相應的評估體系。應該指出,在目前的環境保護立法中,存在著種種誤區,諸如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輕資源價值的提升,重產品生產者的責任、輕消費者的責任,重國家的責任、輕社會其他各界的責任,重城市環境的治理、輕農村環境的保護等情況,必須及時得到扭轉。因此,在社會主體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平台上,對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進行整體的把握,健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環境資源法律體系。 在我國過去的法律制度中,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的關注非常少。歷史經驗一再表明:當我們普遍不重視發展問題,漠視或者忽視發展問題的時候,就會直接影響相關的制度建設。放眼世界,各國在追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發展觀,而由於這些發展觀的側重點不同,就會對於相關法律制度的確立與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其中,正確的、科學的、先進的發展觀,會對法制建設產生積極而巨大的影響,並會有效地體現在相關的法律制度和法學理論之中。當前,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對我國法制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熱點內容
推動全社會自覺尊法護法學法 發布:2024-12-23 15:00:14 瀏覽:943
有關道德的名言名句 發布:2024-12-23 14:57:37 瀏覽:867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記憶方法 發布:2024-12-23 14:51:02 瀏覽:697
香港大學mcl法律碩士 發布:2024-12-23 14:13:35 瀏覽:190
司法考試需要准備多長時間 發布:2024-12-23 14:05:39 瀏覽:791
離職押工資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4-12-23 13:42:30 瀏覽:842
博弈論對法學 發布:2024-12-23 13:19:50 瀏覽:933
簡說民法典 發布:2024-12-23 13:10:02 瀏覽:29
勞動法員工請假的時間規定 發布:2024-12-23 12:59:56 瀏覽:87
試商法試題 發布:2024-12-23 12:46:26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