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234條是強制性文件

合同法234條是強制性文件

發布時間: 2024-03-30 14:00:46

❶ 房屋承租人死亡 共同居住人是否有權繼續居住

1、只要租賃合同履行期限尚未屆滿,承租人死亡後,其生前與其共同居住的人可以繼續使用該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
契約具有穩定性,並非依法或者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的情形下,不得隨意變更或解除,這是合同法的明確規定,既然合同已經依法成立並生效,即便與出租人訂立租賃合同的承租人不幸去世,但是只要租賃合同尚未屆滿,承租人去世不是出租人可以解除租賃合同的法定事由,同時不可否認,承租人在訂立租賃合同時,其租賃房屋的目的應當並非是為了只提供給自己使用,也應當包括其被扶養人或者其他近親屬或朋友,雖然其已經去世,但是不能違背其當初訂立合同的目的,在合同依法成立並生效的情形下,應當尊重合同的目的,將合同履行至履行期限屆滿,由與承租人共同居住的人繼續依照租賃合同的約定使用該房屋。

2、租賃期間承租人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繼續使用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234條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9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五號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總則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第三條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第四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第五條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第二章合同的訂立第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當事人依法可以委託代理人訂立合同。

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第十二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第十七條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第二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二)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三)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第二十一條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
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承諾應當依照下列規定到達:
(一)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要約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內到達。

第二十四條要約以信件或者電報作出的,承諾期限自信件載明的日期或者電報交發之日開始計算。信件未載明日期的,自投寄該信件的郵戳日期開始計算。要約以電話、傳真等快速通訊方式作出的,承諾期限自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開始計算。

第二十五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條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到達的時間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

第二十八條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第二十九條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第三十條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第三十一條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除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或者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的以外,該承諾有效,合同的內容以承諾的內容為准。

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條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四條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三十五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第三十六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條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三十八條國家根據需要下達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的,有關法人、其他組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

第三十九條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第四十條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第四十一條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五十六條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條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五十九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第六十三條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政府價格調整時,按照交付時的價格計價。逾期交付標的物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原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新價格執行。逾期提取標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新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原價格執行。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五條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六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第六十七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第六十八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第七十條債權人分立、合並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致使履行債務發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

第七十一條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但提前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二條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但部分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債務人部分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三條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四條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第七十五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第七十六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不履行合同義務。第五章合同的變更和轉讓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七十八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第七十九條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第八十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八十一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二條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八十四條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第八十五條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

第八十六條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七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八十八條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給第三人。

第八十九條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的,適用本法第七十九條、第八十一條至第八十三條、第八十五條至第八十七條的規定。

第九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合並的,由合並後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第六章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第九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一)債務已經按照約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債務相互抵銷;
(四)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
(五)債權人免除債務;
(六)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
(七)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二條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九十三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第九十六條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九十七條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九十八條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第九十九條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第一百零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二)債權人下落不明;
(三)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標的物不適於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依法可以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提存所得的價款。

第一百零二條標的物提存後,除債權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債權人的繼承人、監護人。

第一百零三條標的物提存後,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提存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第一百零四條債權人可以隨時領取提存物,但債權人對債務人負有到期債務的,在債權人未履行債務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提存部門根據債務人的要求應當拒絕其領取提存物。
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內不行使而消滅,提存物扣除提存費用後歸國家所有。

第一百零五條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債務的,合同的權利義務部分或者全部終止。

第一百零六條債權和債務同歸於一人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第七章違約責任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九條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

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

❸ 如何區分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與管理性強制性規定

您好!如何區分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與管理性強制性規定,請您閱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意見,全文如下:
伴隨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最高人民法院在數十年來民商事審判的實踐中,越來越明顯地貫徹鼓勵交易、契約自由的合同法精神,傾向於保護合同效力,對認定合同無效的態度日趨謹慎。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將「強制性規定」限定在「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范圍內,明確了管理性的強制性規定不影響合同效力。該司法解釋實施後,區分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與管理性強制性規定,成為考量合同效力的關鍵,在理論界和實務界均引發熱烈討論。綜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件和典型判例,可採取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正反兩個標准,區分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與管理性強制性規定。詳析如下:

【強制性規定分類】
首先,強制性規定包括效力性規定與管理性規定,並非所有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均一概無效,應判斷該強制性規定是否構成效力性規定,只有違反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才當然無效。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奚曉明首次在全國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的層面上,提出了應當區分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與管理性強制性規定認定合同效力的觀點。奚曉明院長在該次會議中指出:「強制性規定又包括管理性規范和效力性規范。管理性規范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規未明確規定違反此類規范將導致合同無效的規范。此類規范旨在管理和處罰違反規定的行為,但並不否認該行為在民商法上的效力。……效力性規定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規明確規定違反該類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的規范,或者雖未明確規定違反之後將導致合同無效,但若使合同繼續有效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規范。此類規范不僅旨在處罰違反之行為,而且意在否定其在民商法上的效力。因此,只有違反了效力性的強制規范的,才應當認定合同無效。」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出台,首次以司法解釋的形式明確了人民法院不得僅以違反管理性強制性規定為由認定合同無效的司法態度。該司法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法發〔2009〕40號)第15條亦規定,「違反效力性強制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合同無效;違反管理性強制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具體情形認定其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王闖法官對此作了詳細闡釋。王闖法官提出,我國民法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就效力性強制規定和管理性強制規定之間區分和效力形成的共識:強制性規定區分為效力性強制規定和管理性強制規定,違反效力性強制規定,合同無效;違反管理性強制規定,合同未必無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的規定意味著,司法解釋將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作出效力性和管理性之區分,人民法院不得僅以違反管理性強制性規定為由認定合同無效。該區分原則的理論基礎在於:效力性強制規范著重於違反行為之法律行為的價值,以否認其法律效力為目的,違反效力性強制規范的,合同應被認定無效;而管理性強制規范著重於違反行為之事實行為價值,以禁止其行為為目的,違反管理性強制規范的,合同未必無效。強制性規范規制的是合同行為本身即只要該合同行為發生即絕對地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合同無效;強制性規范規制的是當事人的「市場准入」資格而非某種類型的合同行為,或者規制的是某種合同的履行行為而非某類合同行為,此類合同未必絕對無效。

【如何區分】
其次,如何區分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與管理性強制性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的觀點認為,二者主要區別在於追求的目的不同:不確認違法行為無效不能達到立法目的的,屬於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僅在防止法律事實上之行為的,屬於管理性強制性規定。前引奚曉明院長講話與王闖法官意見,也不同程度闡釋了這一觀點。

就具體如何識別強制性規定是否構成效力性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應當採取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正反兩個標準的司法意見。在肯定性識別上,應區分以下兩個層次判斷。首先的判斷標準是該強制性規定是否明確規定了違反的後果是合同無效,如是,則該規定屬於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其次,法律、行政法規雖然沒有規定違反將導致合同無效的,但違反該規定如使合同繼續有效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的,也應當認定該規定是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在否定性識別上,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第一,從立法目的判斷,如強制性規定的目的是實現管理的需要而設置,並非針對行為內容本身,則可認定不屬於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第二,從調整對象判斷,一般而言,效力性強制性規定針對的都是行為內容,而管理性強制性規定很多時候單純限制的是主體的行為資格。

當然,採取上述正反兩個標准判斷效力性強制性規定不能以偏概全,還要結合合同無效的其他因素考慮。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葉陽法官提出,關於效力性規定的實質判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第一,違反效力性規定的結果是對公共利益造成直接、現實性的損害,如果僅僅是間接的、可能的損害,則一般不屬於效力性規定;第二,違反效力性規定的結果應當是對公共利益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如果僅為輕微損害則不宜認定為效力性規定;第三,辨識效力性規定還應當綜合把握公共利益與交易安全、信賴利益等利益關系的平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法發〔2009〕40號)以司法解釋的形式進一步明確了識別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標准。該意見第16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綜合法律法規的意旨,權衡相互沖突的權益,諸如權益的種類、交易安全以及其所規制的對象等,綜合認定強制性規定的類型。如果強制性規范規制的是合同行為本身即只要該合同行為發生即絕對地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合同無效。如果強制性規定規制的是當事人的『市場准入』資格而非某種類型的合同行為,或者規制的是某種合同的履行行為而非某類合同行為,人民法院對於此類合同效力的認定,應當慎重把握,必要時應當徵求相關立法部門的意見或者請示上級人民法院。」

【舉例】
如《合同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合同中「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海商法》第四十四條前段規定,「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作為合同憑證的提單或者其他運輸單證中的條款,違反本章規定的,無效」。《保險法》第三十一條第三款規定,「訂立合同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不具有保險利益的,合同無效」。《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第二款前段規定,「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超出業務范圍管理權利人的權利的,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其與使用者訂立的許可使用合同無效」。採用肯定性識別標准,上述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了違反的後果是合同或合同條款無效,屬於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又如《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商品房預售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預售合同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登記備案。採用否定性識別標准,該規定的立法目的是為實現管理的需要,並非針對民事行為內容本身。《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六條明確,當事人以商品房預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商業銀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商業銀行貸款應當遵守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百分之八等五項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採用否定性識別標准,該規定的立法目的是為實現管理的需要,並非針對民事行為內容本身。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信用社違反商業銀行法有關規定所簽借款合同是否有效的答復》(法經[2000]27號函)中明確,《商業銀行法》第三十九條是「關於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方面的規定,它體現中國人民銀行更有效地強化對商業銀行(包括信用社)的審慎監管,商業銀行(包括信用社)應當依據該條規定對自身的資產負債比例進行內部控制,以實現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的經營原則。商業銀行(包括信用社)所進行的民事活動如違反該條規定的,人民銀行應按照商業銀行法的規定進行處罰,但不影響其從事民事活動的主體資格,也不影響其所簽訂的借款合同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奚曉明在全國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即舉此例,「例如《商業銀行法》第三十九條即屬於管理性的強制規范」。

《國際海運條例》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經營無船承運業務,應當向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辦理提單登記,並交納保證金」。採用否定性識別標准,該規定的調整對象是限制主體的行為資格,並非針對行為內容。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未取得無船承運業務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與托運人訂立的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或簽發的提單是否有效的請示的復函》([2007]民四他字第19號)中明確,根據《國際海運條例》的規定,經營無船承運業務,應當向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辦理提單登記,並交納保證金。本案中當事人在未取得無船承運業務經營資格的情況下簽發了未在交通主管部門登記的提單,違反了《國際海運條例》的規定,「受理案件的法院應當向有關交通主管部門發出司法建議,建議交通主管部門予以處罰」。但當事人「收到貨物後應托運人的要求簽發提單的行為,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情形,該提單應認定為有效」。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實踐中,亦有對法律法規有關規定是否構成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判例。這些判例中亦體現了對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判斷方法。如(2003)民二終字第14號民事判決,最高人民法院認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不良資產時要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范圍和額度進行收購,超出確定的范圍和額度要由國務院專項審批的規定,是基於行政管理作出的規定,違反該規定並不必然導致債權轉讓合同的無效」。上述認定的核心觀點為,債權轉讓合同違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基於行政管理作出的規定,不屬於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不能認定合同無效。又如最高院人民法院公報案例(梅州市梅江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江南信用社訴羅苑玲儲蓄合同糾紛案),人民法院認定「國務院《儲蓄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是對金融機構管理性規定,不是對儲蓄機構對外簽訂、履行儲蓄存款合同的效力性規定,不影響儲蓄機構在從事民事活動中的行為的效力,不能以儲蓄機構違反該項規定為由,確認涉案儲蓄合同關於存期的約定無效」。上述認定的核心觀點為,針對特定主體的對內管理行為、不涉及公共利益的規定,不屬於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總結】
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與管理性強制性規定作出區分,在實務界與學術界均漸成共識。但亦有不同觀點,認為區分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與管理性強制性規定並無實義。有學者提出,「效力規范與純粹管理規范的區分是一記『馬後炮』,其實質不過是對強制規范對合同影響之判斷結果的一種描述,並無能力指導法官的預先判斷」,「要真正識別出效力規范與純粹管理規范是離不開實質的利益衡量方法的。如果舍棄了實質的判定,效力規范抑或純粹管理規范的區分幾乎就無法展開。而一旦我們採取了實質的判定標准,效力規范抑或純粹管理規范的區分也就失去了意義」。對此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葉陽法官回應,「這一觀點雖不無道理,但從司法實踐角度,強調將違法作為判定合同無效的標准無疑意義重大。一方面,公共利益本身性質決定了其抽象性和不確定性,難以從實體上界定。如脫離違法的層面而單以利益作為判定合同無效的標准可能導致法官因其個人認知的不同而使得合同無效判決隨意化,造成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顯著不公。……另一方面,合同無效的本質乃是損害公共利益,而違法則包含了損害公共利益的絕大多數情形。」

綜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件和典型判例可見,合同不因違反管理性強制性規定而當然無效,只有違反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才當然無效。應當採取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正反兩個標准綜合衡量,判斷強制性規定構成效力性規定還是管理性規定。

謝謝閱讀!

❹ 勞動合同法強制性規定

勞動法關於辭退補償標准: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遭辭退有補償的情況如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1、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❺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是否是對經濟補償金支付數額的強制性規定

是的,強制性規定為一年一個月,以最近12個月的平均工資來計算出來的(公司各種違法除外)

❻ 絳句簡鐢熸葷姸鎵撴葷姱娉曞悧

鐢熸葷姸鐨勭害瀹氳繚鍙嶄簡娉曞緥寮哄埗鎬ц勫畾鑰屾棤鏁堛傛墦姝諱漢鐨勶紝渚濇棫榪樻槸闇瑕佹壙鎷呭垜浜嬭矗浠匯傛硶寰嬩笂涓嶆壙璁ゆ墍璋撶殑鐢熸葷姸,濡傛灉瀵逛粬浜洪犳垚浼ゅ,灝辮佹壙鎷呯浉搴旂殑娉曞緥璐d換銆傛墦姝諱漢鍙鑳戒細琚鍒ゆ晠鎰忔潃浜虹姜錛屽苟鎵挎媴鐩稿簲鐨勫垜浜嬭矗浠匯傛晠鎰忔潃浜虹姜鏄錛屾槸鎸囨晠鎰忛潪娉曞墺澶轟粬浜虹敓鍛界殑琛屼負銆傜敓鍛芥槸琛屼嬌鍏朵粬涓鍒囨潈鍒╃殑鍩虹鍜屽墠鎻愶紝浠諱綍鍏姘戠殑鐢熷懡閮藉彈娉曞緥淇濇姢銆
鐢熸葷姸娌℃湁娉曞緥鏁堝姏銆傚傛灉璇存槸鎵撴灦鏂楁寸殑錛屾棤璁烘槸鍙屾柟鎰忔効鐨勶紝浣嗘槸濡傛灉灝嗕粬浜烘墦鎴愰噸浼ょ敋鑷蟲諱骸鐨勶紝灞炰簬鍒戜簨鐘緗琛屼負錛屽浗瀹惰佽拷絀朵綘鐨勫垜浜嬭矗浠匯傝岃鎵撶殑浜烘垨浠栫殑瀹跺睘涔熷彲浠ュ憡浣犱鏡鏉冿紝瑕佹眰浣犳壙鎷呮皯浜嬭矗浠匯傚傛灉鏄鍚堝悓鍏崇郴錛屾牴鎹鍚堝悓娉曠殑瑙勫畾錛岄犳垚浜鴻韓浼ゅ崇殑鍏嶈矗鏉℃炬槸鏃犳晥鐨勶紝榪樻槸瑕佹壙鎷呰矗浠葷殑銆傛墍浠ワ紝緇間笂錛岀敓姝葷姸鏄涓嶅彈娉曞緥淇濇姢鐨勩傚叧浜庣句簡鐢熸葷姸鎵撴葷姱娉曞悧鐨勯棶棰橈紝鐢熸葷姸鏄娌℃湁娉曞緥鏁堝姏鐨勶紝澶у惰佽ょ湡閬靛畧鎴戝浗娉曞緥娉曡勶紝涓嶈佽Е鐘娉曞緥錛岃ょ湡閬靛畧娉曞緥娉曡勶紝鍋氫竴涓鍚堟硶鍏姘戙傛硶寰嬩笂涓嶆壙璁ゆ墍璋撶殑鐢熸葷姸,濡傛灉瀵逛粬浜洪犳垚浼ゅ,灝辮佹壙鎷呯浉搴旂殑娉曞緥璐d換銆傛墦姝諱漢鍙鑳戒細琚鍒ゆ晠鎰忔潃浜虹姜錛屽苟鎵挎媴鐩稿簲鐨勫垜浜嬭矗浠匯傛晠鎰忔潃浜虹姜鏄錛屾槸鎸囨晠鎰忛潪娉曞墺澶轟粬浜虹敓鍛界殑琛屼負銆傜敓鍛芥槸琛屼嬌鍏朵粬涓鍒囨潈鍒╃殑鍩虹鍜屽墠鎻愶紝浠諱綍鍏姘戠殑鐢熷懡閮藉彈娉曞緥淇濇姢銆
錛堜竴錛夋棤姘戜簨琛屼負鑳藉姏浜哄疄鏂界殑錛
錛堜簩錛夐檺鍒舵皯浜嬭屼負鑳藉姏浜轟緷娉曚笉鑳界嫭絝嬪疄鏂界殑錛
錛堜笁錛変竴鏂逛互嬈鴻瘓銆佽儊榪鐨勬墜孌墊垨鑰呬箻浜轟箣鍗憋紝浣垮規柟鍦ㄨ繚鑳岀湡瀹炴剰鎬濈殑鎯呭喌涓嬫墍涓虹殑錛
錛堝洓錛夋伓鎰忎覆閫氾紝鎹熷沖浗瀹躲侀泦浣撴垨鑰呯涓変漢鍒╃泭鐨勶紱
錛堜簲錛夎繚鍙嶆硶寰嬫垨鑰呯ぞ浼氬叕鍏卞埄鐩婄殑錛
錛堝叚錛夌粡嫻庡悎鍚岃繚鍙嶅浗瀹舵寚浠ゆц″垝鐨勶紱
錛堜竷錛変互鍚堟硶褰㈠紡鎺╃洊闈炴硶鐩鐨勭殑銆

娉曞緥渚濇嵁錛
銆婃皯娉曞吀銆嬬涓鐧句簲鍗佷笁鏉★紝榪濆弽娉曞緥銆佽屾斂娉曡勭殑寮哄埗鎬ц勫畾鐨勬皯浜嬫硶寰嬭屼負鏃犳晥銆備絾鏄錛岃ュ己鍒舵ц勫畾涓嶅艱嚧璇ユ皯浜嬫硶寰嬭屼負鏃犳晥鐨勯櫎澶栥傝繚鑳屽叕搴忚壇淇楃殑姘戜簨娉曞緥琛屼負鏃犳晥銆

❼ 如何區分《合同法》中的強制性規定和任意性規定

合同法中的強制性規定通常表述為「應當」「必須」「應」「不得」等用內語,意思是合同當事人必須作容出或者不作出一定的行為;任意性規定通常表述為「可以」」可「有權」等用語,意思是合同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是否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為。
例如:
強制性規定:第一百三十五條出賣人應當履行向買受人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的單證,並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義務。
任意性規定:第一百七十一條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內可以購買標的物,也可以拒絕購買。試用期間屆滿,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作表示的,視為購買。

❽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對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導致合同無效的認定標准:
1、必須是違反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
2、必須是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3、必須是違反了強行性規定中的效力性規定
4、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既包括內容的違法,也包括形式的違法
一、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認定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就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強制性規范,或者說是法律規范中的強制性規范,是指無條件的、絕對必須遵守的規范,不允許當事人按照自行協議解決問題,只允許執行法律規定的條件。
與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相關的一個概念,是國家禁止性規定。所謂國家禁止性規定,既包括法律、行政法規上的禁止性規定,也包括國家政策上的禁止性規定。國家的禁止性規定,既為保障國家利益不受侵犯和損害,也同時包括組織、公民利益不受侵犯,因而與國家、公民利益息息相關。但是,對國家的禁止性規定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可以直接適用《合同法》的該條規定確認合同無效。而對於違反其他國家禁止性規定,但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的,可以適用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原則確認合同的效力。
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應確認為無效合同,這一規定本身並不含有具體禁止性的內容,其實際意義僅在於為不具有效力評價作用的民事強行法和傳統上的公法規范補充了效力評價功能,使這兩類法律規范在原有控制功能以外兼具有了評價內容違法的法律行為的作用。
二、在司法實踐中,對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導致合同無效的認定標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必須是違反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才能導致合同無效: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格式條款無效:
(1)具有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條規定的無效情形;
(2)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
(3)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但對此處所規定的「法律」並沒有作出嚴格的限制,在司法實踐中也常常對此作了擴大的解釋,即不僅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包括在內,還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都作為判斷合同效力的依據。導致許多合同因此而被確認無效,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損失,與法律鼓勵交易的原則是相違背的。
最高人民法院《合同法解釋》第4條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後,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因此,此處的「法律」應當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並頒布的法律;「行政法規」則是指國務院制定並頒布的規章、命令、條例等行政規范。只有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才可能導致合同的無效。
在對待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效力的態度上,即使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合同法解釋》頒布以後,仍然有不同的認識。
2、必須是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才能確認合同無效
《合同法》與以往的立法有所不同,將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才規定為無效合同,其目的是為了嚴格區分強行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的適用。所謂任意性規范,是指當事人可以通過約定排除其適用的規范,即任意性規范賦予了當事人一定的意思自治,允許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作出約定,對任意性規范由當事人通過約定加以排除是合法的,所以只有在違反強行性法規的情況下,才能導致合同無效。
強行法規又可以分為強制規定與禁止規定兩種,強制規定指命令當事人應為一定行為之法律規定;禁止規定指命令當事人不得為一定行為之法律規定。禁止規定可以再分為取締規定及效力規定,前者僅系取締違反之行為,對違反者加以制裁,以禁遏其行為,並不否認其行為私法上的效力,禁止性規定與強制性規定是不一樣的。 強制性規定是法律和行政法規要求人們必須為某種行為,而禁止性規定則是法律和行政法規要求人們不得為某種行為。而我國現有的強行法律規定中,並沒有嚴格區分強制性規定與禁止性規定,這是在司法實踐中值得引起注意的。
3、必須是違反了強行性規定中的效力性規定才會導致合同無效
從實踐來看,我國法律及行政法規規定了大量的強行性規范,但違反這些強行性規范是否都會導致合同無效?從這些強行性規范來看,有的只是規定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將會受到處罰,有的則明確規定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不僅會受到處罰,還將導致合同無效。所以法律及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范也是有區分的。其中一種是效力規范,即法律及行政法規明確規定違反了這些禁止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合同不成立的規范;或者是法律及行政法規雖然沒有明確規定違反這些禁止性規范後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不成立,但是違反了這些禁止性規范後如果使合同繼續有效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規范。除了效力規范外,另一種強行性規范則是取締性規范,即指法律及行政法規雖然沒有明確規定違反此類規范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不成立,而且違反此類規范後如果使合同繼續有效也並不損害國家或者社會公共利益,而只是損害當事人的利益的規范。只有違反了效力性的強行性規范的,合同才應確認無效。
4、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既包括內容的違法,也包括形式的違法
我國《合同法》對合同形式以不要式為原則,但是,在法律和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作出特別規定的情況下,違反法定形式,也可能發生合同無效或者不發生法律效力的後果。實質上此時對形式要件的規定已經轉化為對合同有效要件的規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強制性規定及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三、《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14條確認,這里所謂的「強制性規定」僅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強制性規定一般以三種情況出現:
1、強制性規定本身直接規定了違法行為的效力。
2、強制性規定本身沒有直接明確規定違法行為的效力,但引致或結合其他法律條文,其他法律條文明確規定了該違法行為效力。
3、強制性規定本身沒有直接明確規定違法行為的效力,也沒有引致到其他具體的法律條文中,更沒有其他法律條文對其效力予以明確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❾ 我家住的是公房,要拆遷,公司卻以不是單位職工要將房子收回,合理嗎

這是不合理的。

被徵收房屋的產權人是你爺爺的公司。您爺爺就該房屋的使用與其單位形成了公房租賃關系。

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

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

現在,該房屋的承租人已經變更為您父親,那麼您父親就已經是該房屋的合法承租人。無論您父親是不是該單位的職工,您父親作為承租人的合法權益仍是受到法律保護的。

同時,需要注意到的是,公房租賃在某種程度上有著住房福利的性質,由此,您爺爺單位不能隨意解除租賃合同收回房屋。在該房屋拆遷時,您父親作為承租人,有權獲得相應的安置補償利益。具體如何補償,您可以向您父親當地的房屋管理部門咨詢了解。

(9)合同法234條是強制性文件擴展閱讀:

據報道,6位老人居住的15平方米小屋,是一套39.5平方米公房的一個房間。2012年,王大爺用拆遷款買下了這套公房的使用權,之後將最大一個房間轉租給6個貧困老人,一個床鋪僅收150元租金。

重慶渝中區房管局認為,王大爺違反租約證約定,轉租行為中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遂發起訴訟欲收回房屋。12月25日,該案開庭未當庭宣判。

房管局收回房屋,從法律上講無可厚非。根據《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規定,公有住房的承租人如擅自轉租住房,應當退回公共租賃住房。

拒不退回的,市、縣級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退回;逾期不退回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王大爺將一間房轉租給6位貧困老人,老人們在狹窄的空間里扎堆兒居住,不只居住環境不好,也確實存在消防等安全隱患。從此前的媒體報道也可看出,這些老人們不只在這里住宿,也在這里做飯吃飯、存放雜物等等,一旦因為抽煙等發生火災等問題,會很麻煩。

然而,麻煩歸麻煩,對於這些寄身於此多年的老人們而言,這個每月只需要花費150元的住處,至少可以讓他們生活在屋頂之下,免於風餐露宿。

租金不高,那是因為他們的收入同樣不高,兩個「棒棒兒」,兩個「荒兒」,兩個「糖葫蘆」……六個人均是所謂的「低端人士」,能夠有這樣一個「有窗戶」的住處,已經是心滿意足了。如果房管局真把房子收回,則這些老人又將去往何方?

熱點內容
黨內法規的自查報告 發布:2024-11-16 20:29:18 瀏覽:433
安裝空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16 18:25:45 瀏覽:725
安徽當塗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6 18:00:21 瀏覽:201
法規教育課件 發布:2024-11-16 17:52:09 瀏覽:183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發布:2024-11-16 17:51:28 瀏覽:287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4-11-16 17:49:38 瀏覽:972
道德具有廣泛 發布:2024-11-16 17:48:15 瀏覽:44
2016年勞動法陪產假 發布:2024-11-16 17:48:10 瀏覽:105
兩高貪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16 17:34:31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第二第七節 發布:2024-11-16 17:24:22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