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與合同法分則沖突
『壹』 法律有規定,合同中的條款又和該規定沖突,怎麼解決
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內定當事人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2.
第五十六條
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貳』 民法總則合同法關系是怎樣的
民法總則是關於民事法律的一般性規范,合同法則是一部民事單行法。合同法的制定需要參照民法總則的規定,但兩者的不同之處還是很多的。
(一)《民法總則》有關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規定
1、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一般要件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
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一款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理解與適用:該規則銜接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追認制度。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從事的民事法律行為,在有效之外應為無效。但立法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效之外的無效行為歸入了可追認,通過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認可生效。
3、法定代表人代錶行為的有效
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理解與適用:《民法總則》在法人一章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行為效力的規定也構成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制度的一部分。代錶行為以「身份及名義」進行判斷,在今後合同審查中應注意是否需要約定蓋章後生效。
4、職務行為的有效
第一百七十條 執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工作任務的人員,就其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
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對執行其工作任務的人員職權范圍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理解與適用:職務行為以「身份、職權、名義」進行判斷,注意與「表見代理」之間的關系。
『叄』 民法典和其他法律沖突
法律分析:1、民法典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多次審議和廣泛徵求意見,草案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已經比較成熟,不會與其他法律產生沖突。2、民法典的規定有與現行法律法規不一致的,在民法典正式實施後,根據新法代替老法的法律原則,也應當以民法典的規定為准。3、民法典規定了其實施後涉及的原先的法律同時廢止。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立法法》第九十二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肆』 合同條款與法律法規不一致
合同約定與合同法規定不一致有效嗎合同約定與法律規定不一致時,按以下情況確定合同約定的法律效力。
1、法律規定是強制性規定的,當事人在合同中不得作出相反的約定,如作出違背法律的約定,該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2、法律規定是任意性規定的,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作出不同的約定,該約定對合同當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第五十二條第(五)款規定逗凱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
合同約定要是與合同法規不一樣的話,當事人是要拒絕簽訂,要求對方重新擬定一份新的合同之後再來簽訂這份協議。面對合同約定與合同法規定不一致的情況當事人要怎麼樣去處理才比較好,請你上網站咨詢律師進行了解。
溫馨提示:
孫液《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山信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規定的合同問題#
點擊這兒
#進行查看!若需幫助可#咨詢合同糾紛律師#
『伍』 民法66與合同法48條,出現了矛盾,請高手分析下謝謝
答:選C。民法通則第66條與合同法第48條並不矛盾。分析如下:《民法通則》版第66條:沒有代理權、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合同法》第48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通過上述條文,可知乙由開始的無權代理經丙的未予否認,視為有權代理。因為當甲託人向丙核實時,此時的丙已知有人以他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且了解相應的內容,這時再怠於否認,是在損害甲的利益,因而要視為丙同意。此時甲行使的不是催告權,因甲催告時,丙並不知道催告的內容,所以為保護本人的即丙的利益,就有了《合同法》第48條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陸』 合同中的條款和法律中的規定沖突,怎麼解決
1、合同的約定不來能違背法律法規禁自止性規定;
2、如果合同中有違法之處的,那麼違法部分的條款無效,其他條款仍然有效;
3、如果合同雙方有爭議,可訴諸人民法院解決。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七條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十六條 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柒』 合同法與民法通則沖突了,該遵循哪一個循哪
合同法和民法通則效力是一樣的,發生沖突的話遵循新法優於舊法、一般法優於特別法的原則,適用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