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維護第三人利益扣質保金
發布時間: 2024-04-24 00:47:14
㈠ 勞動合同向第三人履行的規則
涉及第三人合同,又稱之為涉他合同,是指當事人約定,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合同。羅馬法除有若干例外,原則上惟承認契約僅於當事人間發生效力,故有「不論何人不得為他人為約定」之格言。統覽各國立法,為實際上交易之需要,打破羅馬時代之極端個人主義,一般承認涉他契約。我國《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分別對涉及第三人合同的履行作出了規定。(一)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是涉他合同的一種。我國《合同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稱為第三人利益訂立的合同,是指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義務,第三人因此直接取得請求權的合同。比如,投保人和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約定保險人向作為第三人的被保險人、收益人履行,而被保險人、收益人直接享有保險金請求權。保險合同即為最典型的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徵:
(1)第三人不是合同的當事人。這種合同的主體不變,仍然是原合同中的債權人和債務人,第三人只是作為接受債權的人,因此,第三人不為合同當事人。
(2)合同的當事人合意由第三人接受債務人的履行。這種合同往往是基於債權人方面的各種原因,所以,債權人應當經過債務人的同意,向第三人履行的約定而生效力。
(3)債務人必須向債權人指定的第三人履行合同義務,否則,不能產生履行的效力。
(4)向第三人履行原則上不能增加履行難度和履行費用,如果增加履行費用,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而是債權人的原因所致,債務人並無過錯,故從公平和誠實信用的角度講,應當由債權人承擔增加的費用。
向第三人履行之要件,我國台灣學者史*寬先生認為,一是約定人與受約人間須有有效契約之成立。契約之成立要件,應依法律行為及債權契約通則定之。約定人與受約人間有效契約之成立,為第三人權利成立之絕對要件。二是須以第三人取得債權為標的。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可以產生以下法律效力:
(1)第三人可以向債務人請求履行。如果第三人拒絕受領的,債務人應當將該情況及時通過債權人,並協商解決方法,由此所受的損失由債權人承擔
(2)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3)債務人基於對債權人的抗辯,可用以對抗第三人。比如,債務人因債權人原因而產生的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可以對抗第三人,而不向其履行。
(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稱第三人代為履行的合同,是指經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履行義務,第三人沒有因為履行債務而成為當事人的合同二我國《合同法》第6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其法律特徵在於:(1)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該第三人並沒有成為合同的當事人,合同的當事人仍然是原債權人和債務人。如果第三人沒有履行,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承擔責任。(2)合同當事人經過協商一致同意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至於第三人是否履行,應由債務人和第三人進行協商。(3)第三人代為履行不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4)合同債務可以由第三人代為履行,即必須由債務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由第三人代為履行的除外。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的法律後果可分為:(1)債權人應當接受第三人的履行,由於債務人已經與債權人約定由第三人履行債務,如果債權人不接受第三人的履行視為債務人已經履行了債務而債權人違約。(2)第三人違約時,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因此,第三人代為履行中的第三人只是替代債務人履行債務,並不是合同的當事人。
需要說明的是,由第三人履行與《合同法》第84條、第85條、第86條所規定的債務承擔,表面上看都是由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履行債務,但兩者有明顯區別:在債務承擔的情形下,第三人成為了合同的當事人;債務人轉計債務時必須經過債權人的同意;在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債權人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請求承擔違約責任,而不能再向原債務人請求承擔民事責任。這些都是債務承擔與由第三人履行的主要區別,且不能混同。
溫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規定的合同問題#
點擊這兒
#進行查看!若需幫助可#咨詢合同糾紛律師#
㈡ 什麼是第三人利益合同
從最廣義的范圍講,第三人利益合同就是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一方向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為給付的合同。
該種合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雙方結構,而是一個三方結構,這就意味著對合同相對性的突破。第三人利益合同成立的正當性也因此備受爭論。
《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中第313條第二款規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第三人可以直接請求債務人向其履行債務,第三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第三人可以強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此規定,第三人享有獨立的請求權,可以請求債務人為給付行為,亦可向其主張違約責任。因此可將該合同視為「真正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即比較法與學理上承認的「第三人利益合同」。
(2)合同法維護第三人利益扣質保金擴展閱讀:
第三人利益合同是一個典型的三方結構,包括債權人、債務人與第三人。三方主體之間構成了三種法律關系,分別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的關系,一般被稱為「補償關系」;債權人與第三人之間存在「對價關系」;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則存在「第三關系」。
第三人利益合同之成立,不僅需要約定當事人一方向第三人履行,最為重要的是須使得第三人對債務人取得權利,即第三人享有獨立的請求權,否則僅是「不真正的第三人利益合同」,甚至僅能被認定為「被指令而為交付」。
這意味著,約定向第三人履行只不過是債權人債務人之間基礎合同中有關履行方式的內容或條款,並未突破雙方結構下的合同相對性原理。很多學者對我國現行《合同法》第64條規定便傾向於此種解釋。
㈢ 合同義務由第三者履行屬於何種法律行為。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若是簽署代理合同之後,代理人想要將一些代理事項交給其他人來處理,必須要獲得被代理人的同意,若是被代理人不同意的,那麼轉委託的代理人雖然有可能是善意第三人,但是有可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一、合同法關於第三方責任的規定是怎樣的?
《合同法》由於明年會失效,直接看一下《民法典》(生效)之中關於第三人責任的規定:
《民法典》(生效)
第一百六十九條 代理人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認。
轉委託代理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代理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以及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
轉委託代理未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代理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除外。
第三百零七條 因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產生的債權債務,在對外關繫上,共有人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連帶債權債務關系的除外;在共有人內部關繫上,除共有人另有約定外,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額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共同共有人共同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償還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份額的按份共有人,有權向其他共有人追償。
第三百八十七條 債權人在借貸、買賣等民事活動中,為保障實現其債權,需要擔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設立擔保物權。
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的,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反擔保適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
第三百九十一條 第三人提供擔保,未經其書面同意,債權人允許債務人轉移全部或者部分債務的,擔保人不再承擔相應的擔保責任。
第三百九十二條 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債權;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債權,也可以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第五百二十二條 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第三人可以直接請求債務人向其履行債務,第三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第三人可以請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可以向第三人主張。
第五百二十三條 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百二十四條 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第三人對履行該債務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權向債權人代為履行;但是,根據債務性質、按照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只能由債務人履行的除外。
債權人接受第三人履行後,其對債務人的債權轉讓給第三人,但是債務人和第三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第三人承擔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的情形
1、因第三人原因造成違約的情形
所謂第三人造成的違約,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因第三人的行為(包括作為或者不作為)而不能履行合同或者不按約定履行合同。
在合同違約中,一般情況下,是一方當事人自己的原因造成違約。但在實踐中,由於各種社會關系是相互聯系的,所以,一方當事人的違約時常因第三人行為所致。第三人原因造成違約的情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第三人不按約定履行與一方當事人之間的合同義務致使該方違約。在這種情況下,第三人與違約方存在著合同關系,且第三人履行該合同是違約方行與守約方之間的合同義務的前提。例如,出賣人甲與買受人乙簽訂了電腦買賣合同,甲為了履行上述合同,又與第三人丙簽訂了與上述標的物相同的買賣合同。在前一個合同履行期到來時,丙沒有按後一個合同約定向甲交付標的物,致使甲未能按時交付前一個合同規定的交付電腦義務。再如,一方當事人委託第三人向對方當事人履行某種義務,但該第三人(受委託人)不按委託合同約定履行義務,致使委託人違約。
(2)第三人的侵權行為致使合同一方當事人違約。例如,在合同規定的履行期限到來時,因第三人行為造成一方當事人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致使該方當事人不能按約定履行義務。
(3)第三人因其他原因造成當事人違約。例如,代理人不履行代理義務造成合同一方當事人(也是代理關系中的被代理人)違約,因上級領導機關的行為致使合同一方當事人違約等。
2、因第三人原因違約的責任承擔
在合同責任中,如果因第三人的原因致使合同一方當事人不能履行合同義務,該當事人首先應向對方當事人負責,然後才能向第三人追償。合同當事人只要違約,不管是什麼原因所致,都應當向對方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由於第三人並不是合同的當事人,所以,他不能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守約當事人不能要求第三人向自己承擔違約責任。
因第三人原因致使一方違約,該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後,有權要求第三人賠償(或者補償)損失。第三人向違約方承擔的責任分別按下列情況確定:
(1)第三人與違約方之間有合同關系或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該約定承擔責任;
(2)法律對第三人規定承擔責任辦法的,第三人應按法律規定承擔責任,這種情形主要是指第三人承擔的侵權責任等。當然,因第三人與違約方共同原因造成該當事人違約,第三人只能在其原因所致的范圍內向違約方承擔責任。
2、及時採取防止損失擴大的合理措施
當事人一方因另一方違反合同受到損失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防止該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這種措施,造成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部分要求對方賠償。這即是法律對受害方當事人要求的義務。所以,當事人在因對方違約造成自己損失時,不能坐等對方賠償損失,而應當積極採取措施防止擴大損失,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為防止損失的擴大,受害方當事人可以採取一切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例如,在買賣合同履行中,賣方違約不交付貨物時,買方可以從其他渠道補進貨物以供急用;在買方拒收貨物時,賣方可以將貨物轉售。但是,應注意的是,受害方當事人採取的措施必須符合下列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是必要的,是防止損失擴大所必需的;二是必須是合理的。對於受害方因採取必要合理的措施而支出的有關費用等,違約方應當予以補償。
3、採取合法的手段、途徑
在追究對方當事人違約的整個過程中,都應當採取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方法、途徑來解決。訂立合同要合法,履行合同要依法,處理合同糾紛也必須遵守法律。當事人的合同利益受到法律保護,當這種利益受到損害時,只有採取合法手段、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才是正當的,也才是法律允許的。不採取合法手段解決違約糾紛,不僅受損害的利益難以得到維護,而且會因手段違法而受到法律追究(構成犯罪的,將追究刑事責任)。實際生活中,有的當事人在追究對方違約時,採取非法手段強制對方履行合同,如綁架對方或者把對方人員扣為人質、藉助黑社會組織的力量、把對方其他財產強行拿走或者損壞、毆打對方等,結果是因觸犯法律而被追究法律責任,不僅沒有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反而得賠償對方財產損失,被罰款、被拘留,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其教訓是深刻的。
民事法律之中有很多條款都直接規定了糾紛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比如夫妻之間的債務糾紛,若是配偶一方在對方不知情的情形下,就向他人借債,此時第三人作為債權人,在債務到期後可以向夫妻任何一方主張債務,但是若第三人明確知道債務只是配偶一方的個人債務,那麼若是債務人沒錢,此時就需要自己承擔損失了。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