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的認識與理解
1. 勞動合同法解讀的內容有哪些
1、什麼是 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同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之間訂立的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2、哪些單位及其勞動者適用《勞動合同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建立 勞動關系 ,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 終止勞動合同 ,適用本法。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包括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合夥合作 律師 事務所等組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3、《勞動合同法》自什麼時候起施行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八條規定,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4、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對勞動者有約束力嗎 用人單位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內容不違反法律 法規 並向本單位職工公示使其知悉的規章制度,對本單位以及本單位的勞動者具有約束力,本單位以及本單位勞動者應當遵守。 5、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指的是哪些事項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規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是指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事項。 6、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十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根據以上規定,即使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只要用人單位對該勞動者存在用工行為,則雙方之間就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者就享有 勞動法 律、法規規定的權利。 7、用人單位可以扣押勞動者的 身份證 等證件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其他證件包括學歷證書、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等。 8、建立勞動關系應當以什麼形式訂立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9、建立勞動關系後,最遲應該在多長時間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也就是說,法律提倡用人單位在建立勞動關系之日即用工之日就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在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只要在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了書面勞動合同的,就不屬於違法行為。 10、勞動合同可以任意解除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的規定, 解除勞動合同 必須符合法定情形,不可以任意解除勞動合同。 11、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哪幾種情況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三種,即雙方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和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12、在什麼情形下, 勞動合同終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1)勞動合同期滿的;(2)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 養老保險 待遇的;(3)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4)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5)用人單位被吊銷 營業執照 、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13、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或者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而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14、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麼處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 賠償金 。 15、什麼是 勞務派遣 勞務派遣,是指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後,將該勞動者派遣到用工單位從事勞動的一種特殊的用工形式。在這種特殊用工形式下,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但不用工,即不直接管理和指揮勞動者從事勞動;用工單位直接管理和指揮勞動者從事勞動,但是與勞動者之間不建立勞動關系。 16、 非全日制用工 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 雖然勞動合同法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一部法律,但是如果對裡面的內容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也是無法維護自己權益的,並且我們還要注意,勞動合同主要是調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爭議,如果是勞動者雙方發生糾紛,那麼是適用民法
2.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報告對自己的啟示
《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啟示如下:
一、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規范企業用工,維護勞動雙方的權益
《勞動合同法》要求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企業同時將為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等福利。工資、社會保障、休息權利的保障等均是構成勞動力價格的要素,當上述因素均處於比較高的水平時, 則勞動力的成本就會增高。違法用工還會導致企業勞資糾紛升級,削弱企業的凝聚力、影響力和競爭力。
二、注重勞動合同,簽勞動合同宜早不宜晚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從以上條款中可以看出:《勞動合同法》對不簽勞動合同處罰十分嚴重。企業應在招用員工入職之前簽勞動合同,最晚在入職當天簽。否則企業一旦出現失誤,會讓工作陷入被動。如在員工開始工作之後再簽合同,假如員工再提出其他要求時企業不想滿足,員工拒絕簽合同,超過一個月的,企業將要支付雙倍的工資。並且在《勞動合同法》模式下,法律條款剛性也明顯增加。
三、轉變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為適應《勞動合同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企業應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逐步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對員工從壓力式管理轉向激勵式管理。
四、改變企業經營戰略,提高企業用人成本,穩定企業勞動關系
《勞動合同法》是中國政府在做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決策後,在勞動與社會保障法領域一次重要的立法,對現行《勞動法》有重大突破。向跨國企業看齊,適度提高勞動力成本,穩定企業的勞動關系,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勞動合同法》將保障穩定的勞動關系作為其核心, 而穩定的勞動關系維系的主要責任在企業。
五、建立或完善工會,充分發揮工會應有的作用,創建和諧用工關系
國外企業工會對管理人員實施懲罰的權力有極大的影響,工會在保護員工免受專斷的和不公平的對待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管理人員建立新的工作規則時,在執行規則前他們通常必須通知工會。《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對企業來說,建立工會勢在必行。大多數企業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
六、提升企業內部管理,科學制定並完善企業內部規章制度並注重程序公正
規章制度是一個企業管理的靈魂所在,規范的規章制度的訂立,不僅有助於企業在用工過程中對員工的管理,而且在勞動爭議糾紛處理中也可成為重要的依據。《勞動合同法》進一步規制了企業的規章制度。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對企業規章制度的制定及實施予以重視,要依法履行民主程序、審核規章制度內容的合法性、並及時向勞動者公示。
企業必須提高自己的證據意識。人力資源決策流程必須明確和正確,企業里各種規章制度不僅要公示,更要指導員工如何去執行。企業制定處罰要明確、清晰、具體。
七、反思企業倫理,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
在現代社會, 企業作為「企業公民」有必要考慮企業行為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以及由此對企業形成的正負作用。在信息時代,社會輿論的監督無處不在。
《勞動合同法》只能就勞動合同規定一些原則性條款,對嚴重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規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有助於企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軟競爭力」,可以營造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凝聚力。企業社會責任顯著增強,做經濟建設和社會責任的生力軍,是企業新一輪發展的價值取向。
3. 勞動合同法與勞動法有什麼區別
在生活中因為勞動的關系,我們經常聽到《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這兩種法律,
一、《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概念上的區別: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勞動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獨立部門。
勞動合同法,是指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勞動合同法一般是指所有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上的勞動合同法就是指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勞動法》是勞動保障立法體系中的基準法,是《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根據。可以說是《勞動合同法》的母法。
二、《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的總體區別
(一)、《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名稱不同
前者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後者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在立法層次上,同為法律,在企業和勞動者中容易把勞動法稱為勞動法,把勞動合同法稱為新勞動法。
從立法歷程上對比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沒有作出任何的修改。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
2007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五號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二)、從立法內容上作出對比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立法內容
勞動合同法共分13章107條,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促進就業
第三章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
第四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工資
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
第七章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八章職業培訓
第九章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十章勞動爭議
第十一章監督檢查
第十二章法律責任
第十三章附則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內容
勞動合同法被俗稱為新「勞動法」。新「勞動法」對勞動合同制度做了進一步完善。
勞動合同法共分8章98條,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三章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第四章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五章特別規定
第一節集體合同
第二節勞務派遣
第三節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監督檢查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總體上來說:《勞動法》是勞動保障立法體系中的基準法,是《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根據。可以說是《勞動合同法》的母法。在實際應用中兩者還是存在希望為的差別的
4. 闡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總則第一條的理解。
第一條是說明制定勞動合同法的目的和宗旨。
5. 對《勞動合同法》第的解讀
《勞動合同法》的內容,對於熟悉《勞動法》或者是熟悉勞動人事管理工作的同志來說,應該都是比較好理解的。但《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出現,相對於整個《勞動合同法》的邏輯體系來說,顯得比較突兀。筆者為此查閱了有關對《勞動合同法》進行解釋得各種資料,但都沒有對本條內容作出明確的界定。因此,筆者只好不揣淺陋,針對本條的字面文意進行以下理解。
一、第九十四條所確定應當承擔責任的情況,即「個人承包經營違反本法規定招用勞動者」的含義。
筆者認為,以上對九十四條適用對象的界定,至少可以反映出兩個方面的含義:
1、結合《勞動合同法》的全文來看,判斷《勞動合同法》基本上是否認了個人與勞動者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進而從勞動關繫上確認了企業與個人進行生產經營承包時用工的法律責任。
2、從建築企業生產經營的現狀來看,企業將工程分包給沒有資質的個人的情況普遍存在,我公司也概莫能外。因此,這種行為符合第九十四條的規制,建築企業的違法分包自然也要承擔第九十四條確定的法律責任。
二、關於違反第九十四條的規定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首先,我們能夠確認這樣一個法律事實,即企業需要為無資質分包的勞動者所受的損害買單,作為一直困擾建築企業經營者、項目管理人員的問題。《勞動合同法》第一次從法律上給出了一個明確的依據。下面,具體談一談第九十四條所蘊含的法律責任。
第一,我們基本能夠判斷第九十四條屬於民事法律范疇的法律責任。首先,在勞動法規的責任承擔方式中,沒有連帶責任這樣一種法律責任的形式,連帶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所獨有的一種形式。其次,更為明顯的特徵是與勞動者對應的承擔勞動法律責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即法人單位,而個人不是承擔責任的主體。 雖然從大的民法范疇來說,勞動法是屬於民法范疇的,但我國的法律事實上是將民事法律和勞動法律分開的。
第二,個人承包用工的法律責任在實踐中如何承擔?
按以上談到的.責任承擔方式,第九十四條是屬於民事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那麼,是不是對於企業存在的春明個人承包用工而言,就完全可以不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內容,而只是在勞動者發生損害,產生糾紛以後就直接適用民事法律責任呢?筆者認為,還是應該按情況分別對待。
一種情況是,個人承包經營本身的行為並沒有什麼問題,是合法有效的。那麼承包人給勞動者造成的損害,由企業與承包經營者承擔民事連帶責任。 第二種情況是,個人承包經營本身的行為就是非法的,如工程上的個人分包行為,對於勞動者而言,就會產生兩種救濟途徑。
一是要求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由於個人之間不具有勞動關系,而勞動者事實上又在為企業服務,所以請求確認勞動關系的主張一般是成立的。在此基礎上,勞動者可以要求企業執行勞動法規,當然也包括《勞動合同法》。企業因此要為違反《勞動合同法》承擔行政責任及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責任。 二是勞動者可以直接依據第九十四條要求企業承擔責任。從民事法律責任來
說,可能包括的責任是雇員的勞務費、妊娠損害賠償等。相對而言,沒有行政責任,賠償的內容也較簡單。
扒森告以上的兩種選擇途徑,法律事實上已經作出了類似的規定。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就規定了,對於發包人將工作分包給沒有資質春神的分包人的,造成分包人的雇員人身損害的,由發包人和分包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勞動者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選擇是按工傷賠償途徑或是按人身損害賠償的途徑。
三、企業分包應注意的問題。
對於企業來說,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開展工作是必然的,尤其要加強對分包隊伍的管理。
以前我們比較關注的是工程本身的分包情況。由於《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出台,我們對非工程分包的情況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比如對於加工承攬的工作,最好也要選擇法人單位來承擔。對於工作量不大且必須承包給個人的,承包者的僱工的勞務費最好由企業直接或監督承包者發放,並登記造冊,要求承包者給僱工繳納各種保險等。
6.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理解與適用
法律分析:理解本條應當注意:一是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必須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二是合同必須以書面形式訂立,如果在一個月的時間訂立的是口頭合同,也是違法的;三是若用人單位超過一年不與之訂立合同,則視為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對於超過一年不定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直接適用本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7. 勞動合同法理解與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而制定的法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並不是說保護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作為一部規范勞動關系的社會法,其立法價值在於追求勞資雙方關系的平衡。實踐中由於用人單位太強勢,而勞動者過於弱勢,如果法律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進行同等保護,必然導致勞資雙方關系不平衡,背離勞動合同法應有的價值取向。因此,側重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取得勞資雙方關系的相對平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8.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有什麼區別
一、《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概念上的區別: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僱主及雇員的關系,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我國的勞動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其內容主要包括:勞動者的主要權利和義務;勞動就業方針政策及錄用職工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與解除程序的規定;集體合同的簽訂與執行辦法;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制度;勞動衛生和安全技術規程;女職工與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辦法;職業培訓制度;社會保險與福利制度;勞動爭議的解決程序;對執行勞動法的監督、檢查制度以及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等。此外,還包括工會參加協調勞動關系的職權的規定。以上內容,在有些國家是以各種單行法規的形式出現的,在有些國家是以勞動法典的形式頒布的。
勞動法是整個法律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獨立的法律部門。
《勞動合同法》是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勞動合同法》是規范勞動關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屬於社會法。勞動合同在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的前提下,重在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被譽為勞動者的「保護傘」。
《勞動法》是勞動保障立法體系中的基準法,是《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根據。可以說是《勞動合同法》的母法。
(四)、勞動合同試用期
《勞動法》中規定:勞動合同期限6個月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5天;合同期6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30天;合同期1年以上2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0天;合同期2年以上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對試用期與合同期的關系重新作了規范;增加了對勞動者在試用期工資報酬的最低保護線;規定對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應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增加了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合同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的程序。同時規定最低工資一般情況下不能作為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因為本法規定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而且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如果把最低工資作為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按80%折算後試用期的工資就會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五)、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勞動法》中對此方面的規定是:
1、在試用期內的;
2、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3、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勞動合同法》增加了用人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費,違法規章制度損害勞動者權益,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訂立勞動合同,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等4類可以隨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同時把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由「隨時通知」改為「不需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勞動合同,並增加了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也不需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勞動合同法》將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變更為勞動者在試用期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以滿足用人單位工作交接的需要。
(六)、用人單位可以隨時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勞動法》對此條款的規定為: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合同法》則把勞動紀律並入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中,增加了對保持雙重以上勞動關系且情節嚴重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以及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合同無效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等兩種情形。
9. 談談你對勞動法的認識不少於500字
《勞動法》是國家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而制定頒布的法律。從狹義上講,我國《勞動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屆人大通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從廣義上講,《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法規,以及調整與勞動關系密切相隧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國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形勢將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勞動用工形式也必將往多元化和復雜化發展,市場競爭將更加尖銳和激烈。所以必須有著明確的勞動關系,而通過明確規范的法律法規將這些經濟、社會關系納入國家統籌調整范圍,既能保護國家利益,又保護企業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進而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和諧穩定發展。
勞動合同法的頒行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及和諧的社會環境。作為一個和社會關系越來越密切的大學生來說,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時注意什麼?我們具有什麼樣的權益呢?應該享受怎麼待遇呢?這些在勞動合同法中都有一定的規定,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我們至關重要,勞動合同法是切實關乎和維護我們利益的法律,大學生學習勞動合同法是必須的。因此了解勞動合同法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