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我國婚姻法具有普遍性倫理性

我國婚姻法具有普遍性倫理性

發布時間: 2024-06-10 21:41:42

1. 婚姻家庭法有哪些特徵

婚姻家庭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一定社會的婚姻制回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答現。婚姻法的特徵:
(1)普遍性。婚姻家庭法的適用百范圍特別廣,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而不是只適用部分人的特別法。
(2)倫理性。婚姻家庭法是道德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道德。
(3)強制性。婚姻家庭法的規定大部分是強制性規范。

2. 我國婚姻法從調整對象上看有何特點

從《婚姻法》調整對象上看,婚姻法有如下特點:
一、 婚姻法是適用范圍極廣的法律。婚姻家庭是普遍存在的社會關系,所有社會成員都是現實和未來的婚姻家庭主體;
二、婚姻法在內容上具有鮮明的倫理性。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的一致性在婚姻法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三、婚姻法中規定的大部分是強行性規范。當一定的法律事實出現時,便引起了相應的法律後果。婚姻法上的身份行為不同於一般的民事法律行為,是不能附加任何條件和期限的。

《婚姻法》的調整對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條進行了規定:「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本條是關於婚姻法調整對象的立法限定。
《婚姻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婚姻法,是調整夫妻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廣義的《婚姻法》,除調整夫妻之間的人身、財產關系以外,還規范因婚姻產生的父母子女的權利義務等家庭關系。我國現行的《婚姻法》,是廣義的《婚姻法》。由此可知,婚姻法的調整對主要有:
一、婚姻法既調整婚姻關系,又調整家庭關系
婚姻男女雙方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以夫妻間的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結合,是人類兩性結合的社會形式,其基本內涵包括:
(1)婚姻是男女兩性的結合。這是婚姻的自然屬性上的含義即結婚的雙方須為異性,同性的結合不成其為婚姻。男女兩性的差異及人所固有的性的本能和需要是構成婚姻的自然因素,是婚姻的原始動力和自然條件。這種自然屬性是婚姻家庭關系區別於其他社會關系的重要特徵。
(2)婚姻是男女雙方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以夫妻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結合。這是婚姻關系的內部特徵。通姦、姘居關系的男女,發生兩性關系的目的並不在於永久共同生活。
(3)婚姻是男女雙方結合的社會形式。這是婚姻的社會屬性上的含義,即兩性的結合,要成其為婚姻關系,必須採取為當時的社會制度認可的形式,才稱其為婚姻。
(4)婚姻必須是男女兩性的合法結合。婚姻具有鮮明的法律屬性。
家庭,是指因婚姻、血緣和法律擬制所產生的具有權利義務內容的一定范圍的親屬所組成的共同體。家庭關系則是由法律所規定的家庭成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在此意義上,家庭包含四個特徵:
(1)家庭由一定范圍的親屬所組成,正常的、嚴格意義上的家庭至少有二個人。在常態下,家庭成員同時亦是親屬關系,但親屬不等於家庭成員。
(2)組建家庭的親屬一般有三個來源,即婚姻、血緣和法律擬制。婚姻是家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之一,家庭是婚姻締結的必然結果。
(3)被法律確認和保護的家庭,以權利義務為實體內容,即作為家庭成員的親屬之間在法律上存在明確的權利義務關系。
(4)家庭作為社會關系的特定形式,既是由人所組成的社會共同體,又是以一定的財產為基礎的財產集合體。
婚姻關系和家庭關系是兩種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社會關系。婚姻是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成立的結果,也是婚姻的結構截體;婚姻當事人雙方組成了最初的家庭,然後才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關系。一般來說,家庭關系包括婚姻關系在內,家庭成員的權利義務則包括夫妻權利義務。
二、婚姻法既調整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又調整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
本法的調整對象的內容,包含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其中人身關系是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方面;財產關系則處於從屬地位,不能脫離人身關系而獨立存在。
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是存在於具有特定的親屬身份主體之間,本身並無經濟內容的一種社會關系,如夫妻、父母子女、祖孫、兄弟姐妹之間的人格權、人身自由權、姓名權等等。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具有以下特點:
(1)婚姻家庭主體之間個有特定的親屬身份。按照法律的規定,這種人身關系只能因出現一定的法律事實而發生,如結婚、出生、收養等;因出現一定的法律事實而終止,如死亡、離婚、收養的解除等。夫妻人身關系只能存在於具有配偶身份的男女之間,其他家庭成員的人身關系只能存在於具有父母子女、祖孫、兄弟姐妹等身份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之間。享有和承擔婚姻法上的權利、義務,都是以特定的親屬身份為依據的。其他法律所調整的人身關系則不然。
(2)婚姻家庭主體間的人身關系並不直接體現經濟內容。因出生這一事件而形成的人身關系自不必說;因結婚、收養等行為而形成的人身關系,就其本質而言也不是基於經濟上目的而創設的。
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是以人身關系為前提,而且是人身關系的產生、變更和終止所引起的相應的法律後果。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具有以下特點:
(一)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反映親屬共同生活的要求,是實現家庭經濟職能的要求;具有強烈的道德倫理屬性,目的在於維護家庭的穩定和和睦。
(二)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局限於相互之間具有特定身份的親屬,即作為婚姻家庭主體的自然人。

3. 婚姻法讀書筆記

這學期利用公選課時間我學習了《婚姻與家庭法》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我了解到婚姻與家庭制度產生與發展的社會歷史原因正確理解了我國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包括婚姻、家庭、婚姻家庭法、親屬關系、結婚、離婚、家庭關系、收養關系、夫妻關系等基本概念及相關法律規定。通過系統的學習我能夠運用婚姻法的理論知識分析實際案例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是婚姻法的立法指導思想也是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婚姻法操作、運行的基本原則。它貫穿婚姻家庭法的始終集中體現了以婚姻家庭為主要內容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質和特徵。婚姻從表現上看是男女兩性的生理結合從本質上看是男女的一種特點的社會結合。 毛主席曾經說過「婚姻法是有關一切關於利害的、普遍性僅次於憲法的國家根本大法。」這句話真是一語道破婚姻法的玄機。 婚姻家庭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不同有其本身的自然屬性。男女性別的差異和人類所固有的性的本能是婚姻成立的生理基礎。種的繁衍及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之間血緣上的聯系是家庭的生物學上的功能。所以婚姻家庭這種社會關系是以兩性結合和血緣聯系為其自然條件的如果沒有這種自然條件也就無所謂婚姻和家庭。正因為如此不論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婚姻家庭制度和婚姻家庭立法都不能無視這種自然屬性。 婚姻家庭制度是基於一定經濟結構的上層建築是由有關婚姻家庭的各種行為規范構成的制度它屬於社會上層建築的范疇正體現了一定經濟基礎對婚姻家庭關系的要求。 婚姻是為當時社會制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的結合。婚姻家庭法又稱「婚姻法學」是規定婚姻家庭關系的發生和終止以及基於這些關系而產生的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在我國習慣上稱為「婚姻法」。 婚姻法其內容主要包括關於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別是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等。我國的《婚姻法》是調整人們婚姻、家庭關系的法規是人們正確處理婚姻家庭關系的行動指南。它確定婚姻的原則、結婚的條件、夫妻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等親屬之間的關系以及離婚及離婚後子女撫養等規則。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是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的社會主義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這是處理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婚姻法是適用於一切公民是關繫到千家萬戶、男女老少社會家庭生活的重要法律。 從現代文明發展的歷史演變看婚姻自由是各國婚姻法律制度的一個核心立足點。如何才能尋找到最合適的定位和標尺讓法律與道德攜手合作在各自的職責許可權范圍內各司其職、互動融合優勢互補這不僅是一門立法技術更是一項社會管理的綜合藝術。 俗話說「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既然法律是一張網而不是一堵牆法律有網可以讓人來鑽而眾人推牆牆必定要倒。婚姻法這張網的網眼究竟多大才能有其度而立之恆這真不是惟法是舉才能解決的。我個人認為道德自律的加強與公民整體人文素質的提高才是我國法制現代化的正途所在。婚姻法的立法一定要考慮給道德預設一定的空間度只有這樣才能「導之以德、齊之以法」婚姻法的法律制度才會在道德正義的輔佐下發揮其更大的行為規制功能和作用。 婚姻自主權是一種事實是法律所賦予公民的一種權利。婚姻自由卻是婚姻內在價值的體現是婚姻的題中之義和價值評判。有了婚姻自主權並不等於婚姻自由婚姻自由是對婚姻自主權的肯定和界定即就其性質來說婚姻自由是對婚姻自主權的肯定就其范圍來說則是對婚姻自主權的界定。 婚姻既是一種契約當然應該建立在真實合意的基礎之上。婚姻作為一種權利所以應該可以自由地行使或不行使只要符合法律規范的允許性規定而不違反其禁止性規定。我們說自由是做法律所不禁止的一切事情婚姻自由也應如此。 總之婚姻具有契約的本質特點它是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協議這種協議在雙方間產生了婚姻關系當事人也可以通過協議解除婚姻關系因此婚姻是種契約。婚姻契約不僅有利於維護婚姻關系而且也有利於維護社會關系的穩定不僅有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且有利於市民社會的發展與完善。
1.(一般概念)婚姻:是為當時社會制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互為配偶的結合(婚姻是男女兩性的結合,婚姻制度的確定,是出於維護兩性關系社會秩序的客觀需要;婚姻是男女雙方具有配偶身份的結合;婚姻是家庭產生的前提);家庭:是以婚姻、血緣關系和共同經濟紐帶而組成的親屬團體(家庭是一個親屬團體,同一家庭的成員是被婚姻和血緣紐帶聯結在一起的;家庭須有共同經濟,具體情況因不同的社會經濟結構而異)。
2. 法律概念)婚姻:是男女雙方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以夫妻的權利義務為內容的合法結合;家庭:是共同生活的,其成員間互享法定權利、互負法定義務的親屬團體。(婚姻的長期性、穩定性和合法性;婚姻雙方與其他家庭成員間權利義務的一致性,這種權利義務是以個人為本位的)
3. 婚姻家庭的社會職能:實現人口再生產的職能、組織經濟生活的職能、教育職能(鄧小平:革命的理想,共產主義的品德,要從小開始培養)
4. 婚姻家庭制度與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經濟基礎對婚姻家庭制度的決定作用、上層建築包括意識形態對婚姻家庭制度的制約和影響(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學藝術等等)
5. 婚姻家庭制度的歷史類型:廣義說――群婚制、對偶婚制、一夫一妻制;狹義說――奴隸制的、封建制的、資本主義的和社會主義的婚姻家庭制度
6. 奴隸制時代的婚姻家庭制度完全依附於宗法制度;與婚姻家庭有關的成文法源自戰國時代;中國封建時代的婚姻家庭法至唐代進入了全盛時期
7. 外國古代的婚姻家庭法:羅馬親屬法(強烈的宗法性質、人身依附關系十分突出、實行婚約制度:共食婚;買賣婚;時效婚、家父權和夫權突出、婚姻終止的原因有三:配偶死亡;自由權或市民權的喪失;離婚)、歐洲中世紀習慣法、寺院法(亦稱宗規法或天主教教會法)
8.1804年《法國民法典》(拿破崙法典)中的親屬制度,在資本主義國家早期的婚姻家庭立法中是很有代表性的。
9. 自中世紀以來,英國親屬法在很長的時期中以不成文法為其主要形式。普通法和衡平法在調整婚姻家庭關系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英國法原來是不承認收養制度的。
10. 在美國,合法的婚姻有三種形式:依各州立法而成立的法律婚(民事婚)、依習慣法而成立的習慣婚、依宗教儀式而成立的宗教婚
11. 在蘇聯的法學理論和立法體制中,婚姻家庭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不被認為是民法的組成部分,婚姻家庭法典和民法典同時並存。
12. 封建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特徵:封建的包辦強迫婚姻;剝削階級的多妻制;男尊女卑,夫權統治;家長專制,漠視子女利益;女子的「從一而終」和男子的出妻、休妻
13. 中國近代的婚姻家庭立法活動發端於清朝末年。1911年8月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是舊中國第一部獨立的民法草案
14.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同年5月1日起公布施行。這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一項極為重要的立法,是國家為全面改革婚姻家庭制度而採取的重大立法舉措
15.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 1980年9月10日通過了第二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該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6. 婚姻家庭法是指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發生和終止,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特定范圍的親屬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總和:我國婚姻家庭法中既包括婚姻法規范,又包括家庭法規范,還包括有關其他親屬的法律規范;我國婚姻家庭法是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所有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在法律特性上,婚姻家庭法屬於部門法、實體法和國內法
17. 婚姻家庭法的調整對象可概括為婚姻家庭關系:從調整對象的范圍來看,婚姻家庭法既調整婚姻關系,又調整家庭關系,既包括婚姻家庭關系發生、變更和終止的動態進行的全過程,又包括由該動態運行所形成的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從婚姻家庭法調整對象的性質來看,既有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由有婚姻家庭方面的財產關系。
18. 婚姻家庭法調整的財產關系與其他民事法律調整的財務關系的區別:基本原則不同(前者以男女平等、保護弱者為原則;後者以等價有償、公平、自願等為原則)、目的不同(前者以服務於家庭共同生活、實現家庭職能為目的;後者以服務於商品經濟關系或市場經濟關系為目的)、主體不同(前者以具有特定身份關系的自然人為主體;後者以一切具有平等屬性的自然人、法人為主體)、產生根據不同(前者以引起特定身份關系的法律事實為根據;後者以各種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事件、行為或事實構成為根據)、性質不同(前者大多數帶有強制性;後者帶有任意性,具有「意思自治」的特點)
19. 婚姻家庭法的特點:適用范圍的廣泛性、強烈的倫理性、鮮明的強制性
20. 婚姻家庭法的淵源(婚姻家庭法藉以表現和存在的形式):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所屬部門制定的有關規章、地方性法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有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釋及援用、認可的有關判例
21. 婚姻家庭法的地位:婚姻家庭法在立法體例上的發展(諸法合體的古代婚姻家庭法、附屬於民法的近代婚姻家庭法、形成獨立法律部門的社會主義婚姻家庭法)、婚姻家庭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與憲法――「母法」和「子法」的關系;與民法通則――婚姻家庭法屬於民法的組成部分,同一法律部門中的內部關系;與行政法――《婚姻登記條例》屬於行政法范疇;與民事訴訟法――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系;與刑法――婚姻家庭法的強力後盾
22.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則:婚姻自由〔(首項原則,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包辦婚姻――婚姻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包括父母}違反婚姻自由原則,在完全違背婚姻當事人意願的情況下,強迫其締結的婚姻;買賣婚姻――婚姻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包括父母}以索取大量財物為目的,包辦、強迫他人締結的婚姻。包辦婚姻不一定是買賣婚姻,而買賣婚姻必然是包辦婚姻;包辦婚姻不是出於索取大量財物的目的,如果包辦者從中索取大量財物,則應以買賣婚姻論處)〕;一夫一妻(必然性:符合婚姻的本質;反映了男女性別比例的自然要求;從形式上看,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婚姻原則;是男女平等的要求,又是實現男女平等的保障,對提高婦女社會地位、家庭地位,保護婦女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於婚姻的穩定和婚姻質量的提高,有利於家庭的和睦、團結、穩固和家庭職能的實現,有利於子女的健康成長);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泛指保護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的一切合法權利和利益;保護老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實行計劃生育(少生、優生、優育和適當地晚婚晚育);婚姻雙方和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23. 親屬:得到法律確認、受到法律調整、具有一定法律效力。作為法律意義的親屬,首先是指因婚姻、血緣和法律擬制而產生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其次是指這種社會關系經過法律的確認和調整,則在特定的主體之間形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權利義務。特性有:親屬不僅是一種社會關系,而且是一種法律關系,這種法律關系兼具身份和財產雙重性,但身份性是前提和基礎,財產性則是身份性的結果和表現;作為法律關系,必然有賴以產生的法律事實,而且這種法律事實與一般民事法律關系不同;親屬具有嚴格的法律內涵,具體表現為主體身份上和財產上的權利義務;親屬作為人際互動關系,具有特定的組織形式或共同體結構。
24. 親屬的分類:按親屬間的聯系中介,分男系親與女系親、父系親與母系親、直系親與旁系親;按親屬關系的親疏遠近,分近親屬和一般親屬;按親屬的輩分,分長輩親、晚輩親與同輩親;按親屬關系的發生原因,分配偶、血親(自然血親、擬制血親)和姻親(以婚姻為中介而產生的親屬,分血親的配偶、配偶的血親、配偶的血親的配偶)――我國的立法模式是采分別限定的立法模式
25. 親系:親屬間的聯絡系統:直系親(直系血親和直系姻親)與旁系親(旁系血親和旁系姻親)、父系親與母系親、男系親與女系親、長輩親同輩親與晚輩親
26. 親等:計算親屬關系親疏遠近的基本單位:親等數小的,表示親屬關系親近;親等數大的,表示親屬關系疏遠:羅馬法計演算法――(直系血親親等的計算:從己身往上或往下數但不算己身,以一世代為一親等);(旁系血親親等的計算:首先找出同源直系血親,即己身與對方的最近的共同長輩直系血親,再按直系血親親等的計算方法從己身往上數至同源直系血親,記下世代數;再從同源直系血親往下數至要計算的旁系血親,記下世代數;最後將兩邊的世代數相加所得之和,就是旁系血親的親等數)、寺院法計演算法――(直系血親親等的計算與羅馬法完全相同);(旁系血親親等的計算:從己身往上數(不算己身)至同源直系血親,記下世代數;再從同源直系血親往下數至要計算親等的旁系血親,記下世代數,如果兩邊的世代數相同,即以此數為旁系血親親等數;如果兩邊的世代數不同,則取數大的一邊世代數為旁系血親的親等數)―――我國:代,即指世輩,一輩為一代;(直系血親:從己身開始,己身為一代,往上或往下數)、(旁系血親:找同源,往上數至要計算的旁系,記下代數;往下數至要計算的旁系,記下代數,如果兩邊的代數相同,即以此數定其代數。如兩邊的代數不同,則取世代數大的一邊定代數)
27. 親屬關系的重復:又稱親屬關系的並存,指有親屬關系的兩人之間,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親屬關系。

4. 婚姻法的概念及特徵

婚姻家庭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一定社會專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屬表現。婚姻法的特徵:
(1)普遍性。婚姻家庭法的適用百范圍特別廣,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而不是只適用部分人的特別法。
(2)倫理性。婚姻家庭法是道德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道德。
(3)強制性。婚姻家庭法的規定大部分是強制性規范。

5. 我國婚姻家庭法的主要特徵有

我國婚姻家庭法的主要特徵有調整范圍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調整對象具有身份隆和倫理性。

婚姻家庭法價值定位:

婚姻家庭的屬性內涵決定了個人與社會的不可偏廢。婚姻家庭法的調整對象是人類的兩性關系和血緣關系,這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其特殊性就是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人的個體需要與人類社會需要的矛盾兼容一體。

可以說,婚姻家庭是前好人類的原始動物性與社會性、個體需要與社會存在和發展需求之間的一種不可調和而又必須調和的產物。調和的結果,是社會為兩性關系和血緣關系確立一種範式,引導和強制人們在這個範式中滿足其自然性能和社會需求;超越範式,則應承擔不利後果。

6. 婚姻家庭的概念及其含義

婚姻家庭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兩性和血緣關系的社會形式。

【法律分析】

1、婚姻家庭法律關系,由婚姻家庭法調整的、婚姻家庭主體之間以法律上權利義務關系形式出現的社會關系,是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婚姻家庭法律關系的特點是:它存在於具有特定的親屬身份的主體之間,如具有配偶、父母、子女、祖孫、兄弟姊妹等身份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之間。

2、其財產關系的經濟內容從屬和依附於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是人身關系所引起的相應的後果。婚姻家庭法律關系具有較強的倫理性,同道德的要求相一致,並帶有各個國家和地區,各個民族的傳統特色。

【個人建議】

婚姻是指兩個彼此相愛的男女名正言順的,合理合法的,得到認可的異性相結合,且共同生活的事實關系,婚姻是愛情的歸宿,婚姻是當初海誓山盟轉變現實的過程,婚姻是實現諾言的信任和責任,美好的婚姻是愛情的殿堂,否則就是愛情的墳墓,現代的婚姻幸福指數與人的價值觀和愛情觀有很大的關系,幸福的婚姻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家庭和諧的基礎,是事業成功的溫床,不幸的婚姻就象金色的鳥籠,在外面的想進去,在裡面的想出來,且帶著無奈的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全文共分為6章,包括總則、結婚、 家庭關系、離婚、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附則,共51條。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正。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做法官好嗎 發布:2024-12-27 22:06:20 瀏覽:853
英語語法學習書籍 發布:2024-12-27 21:27:19 瀏覽:257
公司常年法律顧問可以免費嗎 發布:2024-12-27 21:16:55 瀏覽:63
李學政律師 發布:2024-12-27 21:12:58 瀏覽:26
行政法種類越權 發布:2024-12-27 20:36:38 瀏覽:823
合同法習題及答案 發布:2024-12-27 20:13:53 瀏覽:720
此據簽字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7 19:53:07 瀏覽:777
威尼斯商人的合同法 發布:2024-12-27 19:47:12 瀏覽:288
法律法規常識手抄報 發布:2024-12-27 19:32:25 瀏覽:112
婦女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2-27 19:32:24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