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的社會效率價值

經濟法的社會效率價值

發布時間: 2024-07-05 11:23:15

1. 民法上的公平與效率;經濟法上的公平與效率

您好。
經濟法的公平主要體現在社會公平上。經濟法領域的社會公平,是指在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保障社會成員政治、經濟等方面地位平等,共同遵守公平的社會原則,享有同等的各種社會權利,實現利益分配機會均等、結果公正等。
經濟法的社會屬性與社會利益本位決定了它將致力於促進社會整體效率。社會整體效率追求的是社會整體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社會整體效率的提高必然會使無數個局部個體效率受益,但兩者並非始終統一,有時為了促進社會整體效率的提高會要求部分個體放棄對於效率的追求。經濟法通過不同於民商法的制度設計,可以為社會效率的整體提升提供製度供給。

民法的公平主要是針對當事人間的合同關系提出的要求,是當事人締結合同關系,尤其是確定合同內容時,所應遵循的指導性原則。它具體化為合同法上的基本原則就是合同正義原則。合同正義系屬平均正義,要求維系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
而民商法作為市場經濟的一部重要法律,必須堅持效益優先原則,因此,效率也成了其價值取向的一個重要因素。

2. 論法的效率價值。

一、經濟法的優先價值

在法律哲學中,法律價值一直被認為是核心問題。美國社會法學家R·龐德認為,價值問題雖然是一個困難問題,但它是法律科學所不能迴避的。他指出:「在法律史的各個經典時期,無論在古代和近代世界裡,對價值問題的論證,批判或合乎邏輯的應用,都曾是法學家們的主要活動。」〔1〕公認的法律價值包括正義、自由、公平、效率、秩序、安全、社會福利等,其中公平和效率是兩項最重要的價值,同時也是存在最大爭議的問題。

在很多情況下,公平與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在取得效率時,常常沒有公平,而追求公平往往以損害效率為代價。對於某一具體的法律制度,其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要由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任務來決定。

對公平與效率誰優先的問題,羅爾斯、弗里德曼和奧肯代表了三種不同的觀點。羅爾斯主張公平優先。羅爾斯兩個正義原則中,第一個原則,既最大的均等自由原則,要優於第二個原則,即差異原則。弗里德曼主張效率優先。他主張按產品分配,以有效利用資源,反對利用國家手段達到結果的均等。他指出:「生活就是不公平的,」:「一個社會把平等———即結果均等———放在自由之上,其結果是即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2〕奧肯主張公平與效率兼顧。他說:「羅爾斯有一個清晰乾脆的回答:把優先權交給平等。弗里德曼也有一個清晰乾脆的回答:把優先權交給效率。我的回答很少是乾脆的,況且,在這種意識形態的爭論中,這正是我常遇到的一個麻煩。在這里,就像在別的地方一樣,我妥協了。」〔3〕奧肯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漏桶規則」,通過「漏桶」這一收入調節制度,達到既要適當的平均,又要不能太多地損失效率。

我國經濟法把效率和公正作為其基本的價值取向,但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我國經濟法的主要功能是宏觀調控及克服外部性等市場失靈現象,以及受到社會資源有限性、稀缺性的制約,經濟法的價值必須是以效率為主、兼顧公平。

二、經濟法效率的經濟邏輯

經濟法的效率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即經濟法是促進還是阻礙經濟的發展;二是經濟法本身的效率問題,即經濟法本身運行所需要的成本及其帶來的效率,也即經濟法應包含有自身的內在的經濟邏輯。

經濟法的經濟邏輯,應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經濟法應以有利於提高效率的方式分配資源,並以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保障資源的有效配置。其中,最為重要的核心是促進市場主體合作和保障合作者利益的合理分配。17世紀的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認為,即使談判中沒有嚴重的障礙,人們也極少有充分的理性在合作剩餘的分割上達成協議,所以,應有一個第三者迫使他們同意合作。這就是法律的目標之一,即建立法律以使私人協議失敗造成的損失達到最小,所以,法律設計應該能防止脅迫和消除意見分歧的損害。這就是所謂規范的「霍布斯定理」。另外, 通過法律消除私人談判的障礙。自願交換對雙方都有利,所以,成功的談判會帶來一個合作的剩餘。因此法律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制定規則,克服私人談判的障礙,促進合作,即通過法律制度的建立來減少合作的成本。這被稱為「規范的科斯定理」。〔4〕

第二,經濟法應有利於有效地利用資源。古典經濟學提出經濟人假設,認為每個人都是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從而自動實現社會整體的福利增長。這種假設受到制度主義的尖銳批評。經濟人的理性假設認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對面前的一切都可以做到深思熟慮,不僅對自己的能力完全了解,對客觀的環境也可以做到完全的把握,所以,對目標,行為及其結果都能給予一個合理的預測。但由於人類所處環境的約束和人類自身計算能力的限制,他們不可能知道全部備選答案,不可能把所有的價值考慮統一到單一的綜合性效用函數中去,也無能精確計算出所有備選方案的實施後果,也就是說,經濟人只能是有限理性的。H·A·西蒙對有限理性的定義是:「有達到理性的意識,但又是有限的。」有限

3. 經濟法律規范在哪些方面體現了效率公平原則為什麼(不少於1000字)

1、經濟法的原則有注重公平和兼顧效率相統一的原則。而經濟法所說的公平原則是指國家為了克服市場機制產生的天然的不公平,以國家力量強制性地從富裕者手中拿出部分財產去救濟和幫助貧困者,從而達到社會的相對公平。而經濟法的效率價值,是指所有的經濟法規范、經濟法制度以及經濟法運作活動,都是以有效地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財富為目的,即以法律手段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一個有效率的社會,其資源配置、管理體制、運作機制應該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樣,一個公正的社會,其資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率的提高有助於公平的實現,社會的公平也有助於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社會保證,公平為效率的實現創造了必要條件,沒有公平也就沒有效率;另一方面,效率為實現更高層次的公平奠定了物質基礎。
3、公平與效率相統一,基本上涵蓋了經濟法調整對象的主要內容,與經濟法的宗旨、任務是一致的,與經濟法的調整目標和功能作用也是契合的,因此應將其確定為經濟法的原則。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所追求的主要是效率,國家這只看得見的手所追求的則主要是公平。經濟法的這一任務決定了注重公平是經濟法的原則之一,經濟法的這一原則同樣貫穿於經濟法的各個方面,但是它最集中地體現在稅法、保險法、社會保障法中。當然,在注重公平的同時經濟法也兼顧效率。
4、雖然由於經濟法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經濟法必須注重公平,但在注重公平的同時,經濟法亦必須兼顧效率,因為如果不兼顧效率肯定會助長資源浪費、貪污腐敗等現象的滋生和蔓延,從而導致「政府失效」——政府醫治市場失效的努力反而使得弊端更加嚴重,甚至引出其他的問題。因此,強調堅持注重公平和兼顧效率相協調顯得非常重要,這一點是經濟法的任務所決定,同樣也體現在經濟法的方方面面。
5、公平與效率相統一原則具體體現在:1、在政府宏觀調控立法方面,經濟法應確認和保障以公平和效率為目標,綜合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調控市場經濟的運行;2、在市場經濟管理立法方面,通過對市場主體經濟行為的管制和約束,引導經濟個體平等競爭,合法經營,依法保障市場主體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提高其自身經濟效益,依法保護參與市場活動的主體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4. 經濟法宗旨

法律分析:經濟法的宗旨在於促進社會效率的同時,又注重實質性的社會公平,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並以實現更高的社會效率來達到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社會公平和正義。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資本擴張和利益的驅使下,人對個體利益最大化的過度追求,造成了個體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明顯沖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條:為了規范證券發行和交易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一條:為了規范票據行為,保障票據活動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5. 經濟法的價值是什麼

經濟法的價值和基本原則是什麼
經濟法價值的含義 經濟法價值是指以經濟法與人的關系為基礎的,經濟法對人所具有的意義,是經濟法對於人的需要的滿足,也是人關於經濟法的絕對超越指向。也就是說,經濟法價值在於經濟法對人所具有的意義,包括經濟法對於人的需要的滿足和人關於經濟法的絕對超越指向。

經濟法價值概念的理解 對於經濟法價值概念的理解,首先,要明確經濟法價值的社會本位性。經濟法價值的社會本位性,基於經濟法的社會本位性。而經濟法的社會本位性是與以往私法領域的以個人為本位的個人本位是有區別的。所謂個人本位是指個人權利本位,簡稱權利本位。其以利益、由、等三要素為立論基礎,主張把個體權利的地位放在實在法(制定法)之上,也放在國家最高權力之浮。這一理論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得到盛行,伴隨生產的社會化、民經濟體系化和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國際化,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失去了自律性的客觀態勢,法學理論開始思考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社會本位理論應運而生,所謂社會本位是指社會權本位,其把社會權概括為權利的首要含義,對私人權作出明確的限制,以追求、障社會整體的權利利益為核心。即在法的產生、施、行中,始終以社會權或社會利益為立足點,旨在尋求私人權與社會權衡平的合理性尺度過程中去維護和保障社會權或社會利益。經濟法正是社會本位的法,即經濟法在其產生、實施、運行的過程中,始終是以追求社會權或社會利益為基點的,在對私人權的合理性限制中,實現了私人權和社會權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平衡,並最終使得社會權或社會利益得到維護和保障。那麼,經濟法價值也必然具有這一社會本位性。也就是說經濟法價值的考量應始終是以社會權或社會利益為立足點的,而不是以私人權為立足點。對此論述的意義在於要強調經濟法價值考量的這一立足點與經濟法價值之主體為人並不矛盾。為什麼呢?可以這么理解,經濟法價值之主體為人正是經濟法價值含義之一便在於經濟法對人的需要的滿足,這是不是說經濟法價值的立足點一定要是人呢?當然並非如此。因為在社會個體聯系緊密之狀況達到一定程度之時,以社會權或社會利益為立足點更能夠充分實現實質的、長遠的「經濟法對人的需要的滿足」,這取決於前述的「一定的歷史社會」。

對經濟法價值概念的理解,其次,還要關注經濟法價值與經濟法功能及經濟法作用的辨析。經濟法價值如前文所述。而經濟法功能是指經濟法的做功能力或者功用與效能,經濟法作用為經濟法對人的行為以及最終對社會關系所產生的影響。很明顯,第一,這三個概念屬不同范疇。經濟法價值是從人與經濟法兩個角度出發而對人與經濟法關系的研究,是基於人對經濟法的「厚望」而進行的理論闡述,而經濟法功能是從經濟法自身出發的對其內質本性的研究,是經濟法的功用和效能,是其質的一方面體現。又經濟法作用是從社會關系出發對經濟法對社會關系產生的影響的研究。第二,這三個概念屬不同層次。經濟法價值是絕對抽象的,對經濟法功能及經濟法作用理想化的主觀的理論提升。而經濟法功能為經濟法內在的質的屬性,是客觀的經濟法內質本性的存在是內在的、具體的、宏觀的。又經濟法作用為經濟法內質本性的外在具體的體現甚至錯誤反映,是外在的、具體的、微觀的。第三,這三個概念角度不同。經濟法價值是就人而言的,是針對人的需要基於法的功能而進行的闡述。而經濟法功能是就法自身而言的,是對法的內質本性的闡述。又經濟法作用是就社會關系而言的,是對法對社會的影響的闡述。當然,第四,這三個概念之間同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經濟法價值是理想化的、抽象的,但其仍不失為人對法的一種追求,其只有依據經濟法功能來實現,也就是說經濟法功能是經濟法價值實現的客觀基礎,而經濟法作用又是經濟法功能實......>>
經濟法都包括什麼?
經濟法每年考察的分數不太多,屬於次重點科目。在2009證券法調整到商法進行考察後,經濟法部分設計的內容還有《競爭法》《消費者法》《銀行業法》《財稅法》《勞動法》《土地法和房地產法》以及《環境保護法》七部分內容。盡管如此,2009年司法考試《經濟法》的分值比2008增加了5分,總分達到45分,是卷一分數最高的一科,考查的形式是5道單選題、12道多選題和3道不定項選擇題。 2010司法經濟法單選考查5道,多選考查12道,不定項選擇題3道,共計35分。

經濟法價值的含義是什麼
經濟法價值是指以經濟法與人的關系為基礎的,經濟法對人所具有的意義,是經濟法對於人的需要的滿足,也是人關於經濟法的絕對超越指向。也就是說,經濟法價值在於經濟法對人所具有的意義,包括經濟法對於人的需要的滿足和人關於經濟法的絕對超越指向。
學習經濟法有什麼意義?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

2、經濟法屬於國內法體系;

3、經濟法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我國經濟法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內容:

1、關於企業組織管理的法鼎規范,如《公司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等;

2、關於市場管理的法律規范,如《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證券法》等;

3、關於宏觀調控的法律規范,如《統計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對外貿易法》等;

4、關於社會保障的法律規范,如《殘疾人保障法》、《勞動法》、《失業保險條例》等。

經濟法的巨大作用:

1、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引導、推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3、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4、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經濟法中承諾的意義是什麼?
您好。承諾的意義:承諾生效,合同成立。

承諾的撤回:以撤回通知追趕承諾通知;承諾可以撤回,不能撤銷。

承諾的生效: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根據交易習慣等,作出承諾的行為時。
經濟法理念、功能與價值的關系
經濟法是適應生產社會化及其引起的社會經濟調節機制和國家經濟調節職能的需要而產生的,它調整國家經濟調節中的社會關系,以維護和促進社會經濟總體結構和運行的協調、穩定和發展。

經濟法價值的基本取向,是社會總體性的和經濟性的秩序、效率、公平和正義。

經濟法理念是相信通過經濟法價值釋放,能夠實現社會總體經濟方面的那些價值目標即理念的理想目標
經濟法的價值目標?
社會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經濟法的概念
經濟法是調整在國家協調的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6. 為什麼效率是經濟學最核心價值判斷

效率是經濟學最核心的價值判斷,因為自從經濟學將視野擴展到法學上後,效率便成為了法律經濟分析的重要的價值觀,其也同樣被定位成了諸多部門法的價值.可由民商法到經濟法產生的過程及背景可見效率一詞的含義在不同語境、不同部門法中的價值不同,內涵和價值定位闡明了效率是經濟法的核心價值這一觀點。
效率是經濟學領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效率又不是純粹的技術性的問題,它也具有著豐富的理倫價值在裡面。經濟效率中蘊涵的道德價值、公平價值等。亞當斯密的經濟學,假設每個人是理性的,這是經濟學的虛幻。他如果假設每個人是貪婪的,那才是真正的經濟學的奠基人。基於每個人是貪婪的,經濟學才能設計盡可能多的防止由於個人,公司,政府等經濟參與方由於貪婪而侵害他人利益的制度。而,效率與公平則是基於歷史和現實的對所有人的道德勸說。

7. 經濟法為傳統公平、效率與安全價值賦予了怎樣的特殊含義

經濟法為部門法,安全、公平和效率三者的價值的含義我想有以下幾點:
1、安全、公平版和效率三者的價值目標權各不相同,偏重任何一個,都會影響社會價值目標的取向,立法的原則應該盡量做到三者的均衡。
2、安全、公平和效率均衡是相對的均衡,法的基本價值目標正是三者之間的調整,因為這些價值目標既有統一的一面,也有對立的一面。究竟哪一法律基本價值為最高價位,是由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制度決定的,並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最高階位價值。
3、司法實踐中在不違背法的原則基礎上,對特殊經濟案例,應有所側重,或將安全放在第一,公平和效率處於屈從;或突出公平。
4、我國是地域廣大多民族國家,各地經經濟發展水平、濟結構、文化等社會背景各不相同,對少數民族地區,應容許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區域的經濟法自治,即根據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確定安全、效率和公平三者之間的關系。

8. 經濟法理念、功能與價值的關系

經濟法是適應生產社會化及其引起的社會經濟調節機制和國家經濟調節職能的需要而產生的,它調整國家經濟調節中的社會關系,以維護和促進社會經濟總體結構和運行的協調、穩定和發展。
經濟法價值的基本取向,是社會總體性的和經濟性的秩序、效率、公平和正義。
經濟法理念是相信通過經濟法價值釋放,能夠實現社會總體經濟方面的那些價值目標即理念的理想目標

熱點內容
在我國確定公司國籍的法律標準是 發布:2024-11-16 07:58:16 瀏覽:846
法碩非法學排名 發布:2024-11-16 07:51:15 瀏覽:995
新車交車確認表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6 07:38:06 瀏覽:960
道德經說兵 發布:2024-11-16 07:00:35 瀏覽:683
百民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 發布:2024-11-16 06:59:57 瀏覽:768
技術性貿易壁壘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6 06:56:16 瀏覽:286
參考文獻中行政法規的寫法 發布:2024-11-16 06:33:39 瀏覽:106
行政訴訟法追加被告通知書 發布:2024-11-16 06:31:28 瀏覽:91
刑法書全名 發布:2024-11-16 06:18:36 瀏覽:815
范健商法學第四版 發布:2024-11-16 05:51:04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