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及其立法發展的最新動態

經濟法及其立法發展的最新動態

發布時間: 2024-09-10 17:41:26

㈠ 德國經濟法和社會立法是怎樣發展起來的有哪些主要內容

德國經濟法內容與發展: 進入壟斷資本主義以後,資本主義國家一改自由競爭時期國家不幹涉經濟活動的做法,開始全面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經濟法便應運而生。經濟法與傳統部門法不同,其淵源只限於制定法,不包括習慣,而且多數國家又只制訂單行法,沒有編成法典。 經濟法首先產生於德國。一戰期間,出於對戰爭的需要,德國實行戰時管制,頒布了一系列經濟法令。一戰以後,魏瑪憲法單列一章規定經濟生活,「經濟法」的概念在德國出現。法西斯政權建立後,在「國家主義」旗號下,經濟法有了很大發展,突出特點是經濟管制與加強壟斷並行不悖。二戰以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經濟法獲得空前發展。1957年頒布了《反對限制競爭法》禁止壟斷,實現「有限調節的社會市場經濟」政策;1967年施行的《促進經濟穩定和增長法》,實現「全面調節的社會市場經濟」政策,達到該法提出的「持續增長,穩定物價,充分就業,外貿平衡」的宏觀調控目標。 德國社會立法內容與發展: 1、議會立法單一式的體制。憲法規定聯邦議院居於國家機構的中心地位。聯邦總理由聯邦議會選舉產生,而不是由總統任命;聯邦議院及其專門委員會可以要求政府成員出席會議,並隨時接受質詢;聯邦議院可以通過對聯邦總理的不信任案,亦可否決聯邦總理要求表決的提案。總之,對行政權的制約較為嚴格。2、聯邦與州的兩級立法體制。基本法規定了聯邦專屬立法事項和州的立法許可權。但是,有關立法事務,尤其是涉及私法領域,聯邦法律占支配地位。這與行政職權的行使方面州權被優先考慮形成鮮明對比。3、聯邦立法機構設有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聯邦議院相當於下院,聯邦參議院是各州籍以參與聯邦立法與行政事務的機構。參議院針對兩種不同的法律行使立法權:一種是可以制衡的法律,另一種是必須得到參議院批準的法律。另外,聯邦德國還設計了關於立法緊急狀態的制度,以解決議會與政府的沖突。

㈡ 中國經濟法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我國經濟法產生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是在改革開放以及建立和加強經濟法制建設的大背景下成長和發展起來的,經過長期,深入,廣泛的學術爭鳴和理論探索,我國經濟法劃清了自己與傳統法律部門如民商法行政法之間的界限,明確了自己的價值定位,建立了系統完整的科學體系.
當前中國經濟法立法正處於中度發展狀態,有必要對經濟法的未來發展提出若干構想.重新審視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今後十幾年裡經濟法立法不可迴避的問題,從」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到」公平效率並重」是社會發展對經濟法立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採用的經濟政策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將經濟效益放在首位,但是,在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時,貧富差距也隨之形成並有擴大形勢,統計數據也明確反映了這個現實.在未來的十幾年裡,我國的經濟法立法不得不關注經濟公平問題,在立法保護對象的傾向性應偏向農村地區和西部地區.
我國的經濟法立法已經完成了法律部門的分化,對經濟法進行清理,匯編,編纂,並制定某種形式的法典是經濟法立法發展的趨勢,也是經濟法立法技術的最高體現.
在市場經濟初步成長的中國,法律移植仍然是未來十幾年經濟法立法的一種主要方法.首先,所移植借鑒的西方經濟法與我國當前的社會環境具有相似性.其次,植體本身較強的生命力.西方主要國家的經濟法能夠回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㈢ 在21世紀,經濟法學科有哪些新的發展

一、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辟了我國國際法發展的新時代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世貿組織」)的正式成員,是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對國際社會而言,將日漸興起的中國納入全球體系是一個歷史性的挑戰。對於中國自身而言,在國際社會中爭取與其充滿活力、不斷增長的經濟相稱的地位,也是一個歷史性的挑戰。

加入世貿組織前後,先是為人世而後為履行人世承諾,中國政府不僅在國內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全民普及世貿組織知識的活動。而且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立法清理工作,中央政府共清理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2300多件,並廢除其中被確認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符的500多項法律法規,修訂了其他多項法規,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規19萬多件,很多國際規則與國際慣例被納入中國國內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積極履行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內承擔的義務,不斷完善對外貿易法律制度,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對外貿易體制,規范了對外貿易經營者的權利和義務,健全了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易管理制度,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對外貿易調查制度和對外貿易促進體制,並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完善了貿易救濟制度以及海關監管和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制度,確立了統一、透明的對外貿易制度。」

2011年8月31日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在談及中國入世十年時認為,中國領導人把WTO的要求看作對中國增長模式進行結構改革的催化劑。那些改革在減貧、提高收入、創建新企業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在減貧方面的成績使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的減貧目標完成了一半。「中國的世貿組織成員資格是完全徹底的成功,加入世貿組織以規則為基礎的體系和爭端解決程序,不僅拆除了引起多方面緊張的導火線,而且掃除了中國迅速融入全球經濟的障礙。當初中國是進口『全球秩序』:中國引進了先前存在的主要由美國設計的政策、規則和制度。當時的中國更像一個只能適應國際貿易條件的中小型經濟體,如今的中國已經是與美國、歐盟比肩的世界三巨頭之一。中國現在不僅是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和頭號貨物出口國,而且也是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法學研究(特別是國際法研究)提供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機會,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新環境,使我國法學研究(特別是國際法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發展時期。縱觀十年來的成就與挑戰,人世對我國法學研究(特別是國際法研究)有如下主要影響。

(一)入世不僅使世界貿易組織法成為我國法學研究的新領域,而且對我國法學研究提出了新挑戰

世界貿易組織被視為推動國際和諧甚至全球治理的國際相互尊重的催化劑。世界貿易組織法律秩序是一般國際法原則(特別是國家主權平等、善意履行義務、國際合作、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條約解釋的習慣規則等)的具體運用和體現。世界貿易組織法律秩序包括一套法律規則、一個貿易體系、一個世界貿易共同體。它具有兩大基本特色:有效的規則和強制執行機制。世貿組織法律制度是一種貿易實力與法律規則、原則與例外、強行性規則與任意性規則、對等規則與不歧視規則等組成的剛柔相濟的多邊貿易法律體系。世貿組織法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體:開放性與自足性、動態性與穩定性、專門性與多學科性、政策性與法律性。目前世貿組織多邊貿易體制中有關術語、制度的法律化進程遠未結束,作為一種法律制度的世貿組織法,有待於進一步規范化、法學化,世貿組織研究法學化進程還未形成成熟的法學體系。圍繞世貿組織法的法學定性,國內外稱謂繁多:世界貿易法、國際貿易公法、世貿組織法、全球貿易一體化法、超國貿易法、跨國貿易法。國外研究世貿組織的方法眾多:從政治分析、經濟分析、政治經濟學分析、理性選擇理論、公共選擇分析,國際體制分析、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法學方法,到法與經濟學方法、多學科或交叉學科方法。其中,法學、經濟學和政治學及其交叉學科的協同作戰,日益成為一種主要的研究趨勢。現在,結合經濟、法律和政治三個學科並以世貿組織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個新的國際貿易管制學(intemational trade regulation),正在歐美學者的推動下興起。

我國是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貿易大國,也是一個正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進程中的轉型經濟國家,不僅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是世貿組織的新成員。根據世貿組織各項協議,我國享有眾多權利,但同時也承擔諸多義務,特別是在加入世貿組織的過程中,在市場開放和法律制度方面,作出了大量承諾;我國已經全面參與世貿組織事務,包括貿易政策審查機制和多哈回合談判;我國作為起訴方、應訴方和第三方參與了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活動。由於我國在世貿組織中的獨特地位(介於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介於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與一般轉型經濟國家之間,介於貿易大國與貿易中小國之間),我國願意並能夠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發揮建設性橋梁作用。隨著貿易糾紛與磨擦伴隨我國貿易額急劇上升而增加,我國需要運用不斷增強的貿易實力與積極的貿易政策與法律,通過世貿組織處理有關貿易糾紛與磨擦,維護世界多邊貿易體制與我國權益。我國法學研究面臨下列挑戰。

第一,既要考慮「世貿組織協定在我國國內法中沒有直接效力」、「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善意履行世貿組織成員義務」、「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等執行世貿組織協定和處理世貿組織事務的相關政策,又要探討通過修改和制定有關法律賦予這些政策明確的法律含義,並對這些政策的貫徹落實確定必要的操作性法律規范。

第二,同時要在國際法、行政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憲法、法理學及其他法學領域進一步加強對世貿組織法對中國法治進程正反兩方面影響的研究,結合對主要世貿組織成員貿易法與政策與世貿組織法相互影響的比較研究,重點研究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重大貿易政策調整、法律改革和國際貿易活動中的主要貿易糾紛與新問題(如市場經濟地位、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核心勞工標准、食品安全、公共健康、人民幣匯率問題)。對於CEPA、ECFA和其他區域自由貿易安排以及最 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國際貿易行政案件司法解釋,要根據世貿組織法和國際貿易關系的新情況,結合我國實際,從法學角度予以認真深入具體的研究和分析。

第三,不僅要考慮盡可能運用國際法與國內法調動與整合國家、企業(包括各種協會與行會)和大眾的力量以維護我國權益,而且要大膽地確定對外貿易法律體系的開放進取與規則定向的政策導向,有力地推進我國現行經濟體制與對外貿易法制的進一步實質性改革,一方面提出對我國有關法律、政策及機構進行改革和調整的具體建議,另一方面科學論證我國包括國內機制、雙邊機制和多邊機制及其相互促進與協調的貿易政策與法律的理論架構,構築我國從世界貿易大國向世界貿易強國發展的新型對外貿易法律體系。

(二)入世促使我國對多邊爭端解決機制的政策從消極轉向積極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表明中國接受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強制管轄,不僅開創中國國際爭端解決的先例,而且是我國對國際法的態度改變的一個重要標志。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具有強制性的管轄權。在此以前,中國尚未在任何國際條約或協定中同意將其有關糾紛交付任何國際爭端解決機構公正審查、獨立裁判,必要時最終施加制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就必須接受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對中國而言,這是史無前例的。

人世初期,中國無法像歐美發達成員以及印度、巴西和南非等發展中成員那樣參與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活動,而是抱著認真學習和培養人才的態度,以第三方的身份參與爭端解決機制,積極備戰,同時尋找合適的時機以適當的方式全面參與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過渡期的結束在客觀上逼迫中國從被動應戰向主動出擊轉變。「從2006年開始,中國參與世界貿易體系的形式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從重在修改國內立法以與世貿組織規則和紀律保持一致轉向更具對抗性的方式。」最突出的特點是,最初中國以第三方身份頻繁參與爭端解決活動,而幾乎不作為當事人出現。除2002年以搭便車方式投訴美國鋼鐵保障措施外,2004年作為被告與美國之間的集成電路增值稅案以雙方協商解決告終。中國被視為一個易於妥協的被告和很不情願的原告。它樂於坐在世貿組織的後排,很少通過多邊途徑解決貿易爭端。但從第6年開始改變,截至2012年2月底,中國申訴8起,應訴23起,以第三方身份參與89起。在WTO爭端解決活動中,現在的中國,不僅是活躍的第三方、易於妥協的被告,而且是主動出擊的原告,更是模範的執行方。隨著日益深入地參與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活動,中國政府提高了對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認識水平,增強了通過世貿組織解決國際貿易摩擦的信心,越來越自覺地把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視為執行本國貿易政策的重要工具、有效參與並影響世貿組織全球貿易治理的一種重要途徑,既表明了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積極態度,又從維護世貿組織規范和規則中獲得了重大利益,也體現了重視利用多邊法律手段解決貿易摩擦和推進國際貿易法治的政策取向。

㈣ 論中國經濟法產生和發展的特點

論中國經濟法產襲謹讓生和發展的特點如下文:

經濟法作為當下時興的法律走向悠久的歷史舞台,應當依照何種方式對經濟法進行定位,以揭示其內在質的規定性。

《中國經濟法》共八編:緒論、企業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工業產權法律制度、市場交易管理法律制度等內容,共二十五章,內容詳細、通俗易懂,供廣大讀者學習參考。

熱點內容
司法兩個堅持 發布:2024-11-15 22:34:56 瀏覽:664
勞動法44條規定有哪些 發布:2024-11-15 22:02:16 瀏覽:851
合同法中情勢變更條款 發布:2024-11-15 21:58:42 瀏覽:60
司法部最新動態 發布:2024-11-15 21:57:50 瀏覽:74
銀行法務和法官選哪個 發布:2024-11-15 19:40:41 瀏覽:362
勞動法不定期勞務關系 發布:2024-11-15 19:39:25 瀏覽:819
道德與社會關系 發布:2024-11-15 19:15:26 瀏覽:101
合肥高新技術法院 發布:2024-11-15 19:10:25 瀏覽:542
滕州法律援助收費嗎 發布:2024-11-15 18:25:41 瀏覽:893
檢察院委託辯護人申請法律援助告知書 發布:2024-11-15 18:17:22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