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和物權法的位階

合同法和物權法的位階

發布時間: 2024-09-15 22:53:44

⑴ 大學生提高法治素養的途徑

堅持法德同宣同講,深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宣傳教育主題實踐活動。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提高法治素養的途徑,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提高法治素養的途徑篇一

一、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及研究現狀

1.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現狀。雖然現階段各高校普遍加強了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比如高校廣泛開設了大學生《創業基礎》課及相關課程。但是,高校創業教育教學活動對於大學生創業者關注更多的是創業意識激發、創業能力和創業品質的培育,很少向學生講授與創業相關的法律常識和專業法律程序,就算有所涉及也只是淺嘗輒止。由此,導致大學生創業者普遍缺失基本的創業法治素養,更有部分創業者挺而走險,邁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此外,為數不少的大學生創業者缺乏基本的法律維權意識,導致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運用現行法律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大大挫傷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從國家層面來看,現階段關於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規范多集中在政策規定層面,令出多門、雜亂、層次低且實操性有限,缺失立法位階高、系統化的有關大學生創業的法律法規,不利於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的培育和養成,同時也間接地削弱了大學生創業者創業動機的形成和創業能力的塑造。

2.「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研究狀況。目前,我國對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的系統、專項研究較少。在中國知網期刊資料庫進行文獻檢索後發現,以「創業者」為篇名關鍵詞的論文有2558篇,以「大學生創業者」為篇名關鍵詞的論文只有41篇,占所有創業教育論文的1.6%,檢索到的在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僅有6篇;而以「大學生創業者」和「法治素養」為篇名關鍵詞的論文為0篇。由此不難看出,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理論研究嚴重滯後於社會現實發展需要。我國在現階段對大學生創業者的研究偏重於對創業者的創業策略分析,對創業者思想道德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和身心素質等基本創業素質的研究,對創業者管理能力的研究和創業者部分個體特徵的探索等。比如,李幼平(2011年)指出,「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個體因素為自身能力、性格及學識……大學生創業特徵直接對創業績效發生作用。」[1]李海東(2013年)指出,「大學生創業者素質不僅是書本知識、間接經驗和熟練的專門技能,更重要的是指有關的社會知識、經驗以及處理社會關系、問題的技能和技巧……大學生創業者應當克服自己的弱點,將其轉變為優勢。」[2]此外,部分課題組也對大學生創業相關問題開展了專項研究,但研究層面大多停留在創業機制、創業路徑和創業者個體創業素質的探索上,對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現狀及培育問題較少涉及,課題研究的片面性可見一斑。故此,系統研究「創客」時代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的必要性

1.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是「法治中國夢」的應有之意。2014年11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我國未來法治建設的總目標和基本方向,勾畫出了法治中國的美好藍圖。高校大學生肩負著實現「法治中國夢」的偉大歷史使命,是社會主義國家法治建設的中流砥柱;大學生創業者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其法治素養的高低必將對我國經濟建設和法治建設的進程產生影響。因此,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是推動「法治中國夢」實現的重要環節之一。

2.利於推動社會經濟轉型發展。高等學校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四大基本功能。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業轉型升級、各領域倡導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專業技術人才和創業人才培育主要陣地的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目前我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高校主動探索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現狀及培育路徑,以改革創新精神大刀闊斧地推進創業教育,有利於高校主動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主動融入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

3.利於推動應用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後,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實踐平台短缺,指導幫扶不到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亟待健全。」[3]2015年11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高校辦學思路應「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4]當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唯有積極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和課程體系改革緊密銜接融合,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努力探索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的科學路徑並付諸實踐,才能有效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超前實現自身轉型發展的改革目標。

4.利於提高大學生創業績效、實現以創業促就業。面對當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針對如何解除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黨和政府開出的一劑良方是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形成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互動局面。但是,長期以來,大學生創業的現實情況異常嚴酷,大學生創業意願高、踐行少、成功率低。在此背景下,系統研究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問題,凝練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的內涵與外延、明確培育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的科學路徑、培育大學生創業者法治思維,從而避免出現因不懂法、不守法或過失違法犯罪最終導致創業失敗,對於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熱情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

三、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的基本路徑

1.將創業法治素養培育納入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打造全新育人體系。第一,統籌全局、將創業法治素養培育納入各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從高校層面出發,對創業者法治素養的培育並非某個院系一家之事,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培育應當有全局性的頂層設計。高校應將創業法治素養培育納入本科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之中、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將專業教育與創業法治教育有機結合。在具體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時,應注重淡化專業界限,加強專業、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強化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以此實現促進教師和學生協同創新創業,這也是人才培養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結的需要。此外,創業法治教育還應具有針對性,與創業相關的部分核心法律課程應考慮作為必修課程開設;對與創業相關的次要法律課程可考慮作為任選課程或公共選修課程開設;對有實際創業需求的學生,可考慮設置專題選修課或開設雙學位課程。在高校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考慮在現有的通識課程中,適當進行課程改革,有針對性地加強大學生創業法治意識的教育,比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適度通過課程改革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法治意識的教育,在就業指導課程中強調大學生勞動法律知識教育等,從而保證教育的連續性、覆蓋學生從入校到畢業的整個時間段。

第二,深入開展課程改革、合力打造全新就業創業育人體系。對創業者法治素養的培育並非某一教學單位或某一職能部門單獨作戰就能完成的,應形成在學校統一協調下的教學單位與團委、學生處、教務處等職能部門協同配合、攜手推進的育人體系。首先從課程體系設計層面來看,大學生創業者法治素養的培育應關注創業法律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法律基本實踐運用能力的培育。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可依據企業創辦、經營、管理的時間軸線將創業者需要具備的基本法律知識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與市場主體相關的法律,如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獨資企業法、破產法等;二是與市場主體經營行為相關的法律,如民法、侵權責任法、合同法、產品質量法、擔保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知識產權法、物權法、財稅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知識;三是與市場主體管理行為相關的法律,如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障法等;四是與市場主體維權相關的法律,如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調解法等。其次在具體教育教學實施層面來看,應打造以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目標的課程設計方案,應徹底改變過去「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全面推行案例式教學、項目式教學、體驗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方式,逐步擴大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的權利,形成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內外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良好氛圍,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提高。

2.將創業法治素養納入創業競賽評價體系。目前,在國內外影響力較大的大學生創業競賽活動,有「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牛津國際青年創業大賽(YBD)、哈佛大學「中國大智慧」(HSEC)、AWS全球創業大賽等賽事。統觀以上賽事,國內競賽多由政府主導,重點關注的是育人目標,旨在營造創業氛圍、倡導創業文化,競賽性和展示性明顯多於創業實操性。而國外賽事則多由學會、企業、高校主辦,政府參與極少,重點關注項目的後續轉化和項目的經濟效益。如何兼顧創業競賽的教育性和實操性,提高創業競賽的專業性和模擬性,實現由教育導向至實戰導向的轉型是當前我國創業競賽及創業教育體系急需解決的問題。為避免創業者因缺失基本的法治素養而承擔不利法律後果或遭受他人非法侵害,應在改良創業競賽評價體系時,將基本的創業法治素養凝練成具體的考核內容,科學合理地納入創業競賽評價體系。比如,可通過構建創業法律實訓測試系統,來測試競賽參與者處理創業相關法律事務的能力,主要包括模擬企業創辦登記文件的填寫、模擬經營性法律文書的簽定、模擬法務事件的處理流程等等。

3.構建「國家、高校、行業協會」三位一體的創業法治培育機制。盡管大學生創業者在主觀上具備法治思維、法律意識對提高創業績效影響深遠,但若只有主觀意識而無具體實踐行動,法治就只能是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為使大學生創業者法治實踐和諧健康運行,應積極構建「國家、高校、行業協會」三位一體的創業法治培育機制。在此機制的運行過程中,國家主要負責優化創業法治環境,在立法、執法和司法層面有針對性地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良好的法治實踐環境,包括可考慮有針對性地制定大學生就業創業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專項法律援助等;高校應承擔起大學生創業法治意識培養、創業法治常識教育普及和創業法治文化宣傳的責任;行業協會則應積極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相關行業法治實踐的培訓、咨詢和指導服務。
大學生提高法治素養的途徑篇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大學生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其法律素養如何直接影響法治中國建設的成效。當前,高校法制課堂教學效果還不夠理想,需要採取多種舉措進行優化,以更有效地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

加大資源投入。一些高校對法制課堂教學不夠重視,資源投入不足,直接影響了法制課堂教學質量和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改變這種狀況,一方面應加強法制課堂教師隊伍建設。目前,高校法制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在同一門課程中講授,任課教師的專業學科背景絕大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難以完全勝任法制教學任務。應在加強對現有法制課堂教師法律專業培訓的同時,引進具有法律專業背景的教師,並吸納具有豐富法律實踐經驗的檢察官、法官等擔任兼職教師。另一方面應加大法制課堂教學經費投入。除了加大法制課堂日常教學所需經費投入,還應加大傳統「小課堂」之外系列校園法制教育活動經費投入,如學生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校園文化建設、法制教育網站建設與維護等。

豐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教條僵化、現實針對性差、缺少實踐環節,是高校法制課堂教學在內容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優化法制課堂教學需要下大力氣解決的問題。在豐富教學內容上必須有與時俱進的精神,使高校法制課堂教學內容與法治中國建設的生動實踐相適應。首先,應樹立從法律知識傳授、法律意識塑造和法律能力培養三個方面設計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理念。其次,應從現實生活中挑選典型案例作為教學素材嵌入法制課堂,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再次,應關注我國立法與司法動態,及時選擇一些合適的材料補充進課堂教學內容。

改進教學方法。根據相關調查分析,教學方法是影響高校法制課堂教學效果的第一大因素。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理論講授式教學方法,已不適應新時代法制課堂教學要求。高校法制課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提升學生法律素養為導向的教學理念,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情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綜合運用問題式、案例式、探究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比如,可以通過設置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通過生活中的現象(案例)激發學生學習法律條文和法律理論的積極性,通過討論、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通過社會實踐提高學生應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與此相適應,可以將法制課大班教學改成小班教學,並適當增加法制課的課時。

完善評價方式。「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是當前高校法制課堂教學採用的主要評價方式。從實際運行效果看,這種教學評價方式對法制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測和提升作用十分有限,導致一些學生根據期末考試「過關」需要來學習法律,功利色彩濃重,體會不到學習法律的樂趣,偏離了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這一教學目標。應引入現代教學評價方式,充分發揮其對法制課堂教學活動引導、調節、反饋和改進的作用。具體來說,應以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為目標綜合設計各主要教學環節的評價方法,特別是加強對學生平時學習的考核,提高學生參加法律實踐的評價比重,以引導學生不僅重視掌握法律知識,而且重視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律能力。
大學生提高法治素養的途徑篇三
法律修養也稱法律素養,是指一個人認識和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近年來,大學生法律修養在整體上並沒有明顯的提高,許多大學生對法律認識不足,馬加爵案、劉海洋案、葯家鑫案、李剛案等頻發的大學生犯罪彰顯出當代部分大學生法律知識貧乏,法制觀念淡薄,漠視法律的尊嚴。據有關統計近幾年青少年犯罪佔到了社會刑事犯罪的70%到80%,其中大學生犯罪佔到其中的17%。另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我國高等院校學生犯罪的人數占高校總人數的1.26%,在校大學生犯罪率呈上升趨勢。因此,新時期提高大學生的法律修養,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思維方式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1 大學生要養成法律思維方式

社會主義法律思維能否深入人心是依法治國的方略的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我們的高校法制教育不僅肩負著給學生宣傳並普及法律知識的任務,還志在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思維水平。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思維水平的方法有很多,諸如學習法律知識、積極參與法律實踐等,大學生可以在實踐中養成法律思維習慣。

1.1 大學生要學習掌握法律知識

進入新世紀以來發生在大學校園和大學生身上的一些違法犯罪案件,呈現出逐年增加的態勢。據調查,南方某城市校園犯罪的大學生中,有31%的人員來自重點院校,其中甚至還有博士生、碩士生。這不禁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我們的大學教育不應僅注重學生的成績,還需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法制教育對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價值觀、道德修養、思維方式及精神狀態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法律思維方式的形成。因此,現今的大學生應當掌握相應的法律知識,理解社會主義法律原理、法律原則,只有這樣才能領會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培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1.2 大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法律方法,積極投身於法律實踐

什麼是法律方法呢?簡單說法律方法就是人們站在法律的立場去思考解決現實具體問題的一種方法。大學生要培養法律思維方式,就必須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方法。法律思維方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實踐來形成的,可以說,法律方法離不開法律實踐,因此,大學生要積極投身於社會法律實踐,在實踐中養成法律思維的習慣,運用法律方法,在法律實踐活動中樹立法律信仰。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學生參加法律實踐:

(1)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法律的運用過程。引導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從法的角度剖析熱點的成因以及嘗試思考如何用法律武器來解決熱點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受法律在社會實踐中的巨大作用。

(2)學校在制定各種與學生利益密切相關的規章制度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學校制度建設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引導學生參加法律實踐。

(3)積極組織學生深入社會,開展社會實踐,堅持校內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校外活動場所和各類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不能局限於校園,而應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走向社會去了解法律的社會影響力。

2 增強大學生的法律信仰

黨的十七大強調,政治體制的改革需要繼續深化民主法制建設,以適應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由於民主的法治思維方式不可能自然而然地產生於人們的頭腦當中,因此只有不斷進行教育,才能改變人們的固定思維模式。我國要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其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必要條件,就是在大學生中樹立起社會主義法律信仰。借用伯爾曼的名言「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可以說,所有尊重法治的人們都應當樹立起對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是人們對法律的理性推崇,也寄託著公民對法律的終極關切。大學生法律信仰,即大學生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對法及法律現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覺醒和提高。他們認同正義、民主、平等、自由等現代化法律觀念,但大多數仍停留在感性認知水平上,只有使大學生在情感上認同法律,對法律產生崇敬、依戀和尊重的情感,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並樹立起法律信仰。而正確樹立和培養大學生法律信仰的前提是形成法律的情感,以社會、國家、學校在改善法治環境、加強法制教育為途徑,逐步建立起整個國家的法律信仰的良好氛圍當代,當代大學生肩負著祖國偉大復興的重任,應當通過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深入理解法律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精神,從而樹立起對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信仰。

3 變革高校法制教育的認識定位

當今各個高等院校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都缺乏系統性和長遠規劃,沒有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法律知識作為一門課程來對待,也沒有將其作為一種大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納入學校素質教育的整體規劃中。

大學生掌握法律知識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前提。而當前高校教育的實踐忽視了法制教育,甚至將其同法律知識教學相互混淆,法律知識的教學又缺乏系統性、整體性、連貫性。現行高校的《法律基礎》課已經成了各部門法的大雜燴,內容龐雜,教材越編越厚,由於教學課時少,內容多,很多高校教師授課要麼蜻蜓點水,要麼疲於應付,師生之間又缺乏必要的交流,討論課、典型案例、社會現象分析等也因課時限制而不能很好地開展。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大學生法律知識不少,但只是停留在筆記里,劃在書本上,缺乏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真正培養。

看過「大學生提高法治素養的途徑」的人還看了:

1. 如何提高當代大學生法律基本素養

2. 提高大學生禮儀素養的途徑和方法有哪些

3. 當代大學生提高個人修養的途徑有哪些

4. 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途徑有哪些

5. 論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⑵ common law 的主要特點

習慣法
習慣法
網路名片
習慣法是獨立於國家制定法之外,依據某種社會權威和社會組織,具有一定強制性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在現代法律體系中,習慣法的作用大大減弱了,除了在非洲一些國家習慣法仍然在實際上起著比較大的作用外,在其他主要法律體系,習慣法已經不是主要淵源。但是,習慣法仍然在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目錄

簡介
差別
存在形式社會學
比較法
現行立法
條件
特點行業性和地域性
非明示性
穩定性
規則規則
不與法律沖突
簡介
差別
存在形式 社會學
比較法
現行立法
條件
特點 行業性和地域性
非明示性
穩定性
規則 規則
不與法律沖突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習慣法作為一類社會規范,不僅中國有,而且在世界各地廣泛存在。它是獨立於國家制定法之外,依據某種社會權威確立的、具有強制性和習慣性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既非純粹的道德規范,也不是完全的法律規范,而是介於道德與法律之間的准法規范。 習慣法

編輯本段差別
英美法系亦稱普通法系或海洋法系,「普通法」是譯自英文「Common Law」,即「普遍通用」之意,與歐陸法系並稱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兩大法系,范圍包括英國(除蘇格蘭)、美國(除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除魁北克省)、澳洲、廣大的英語國家和地區及很多前英國殖民地,香港也包括在內。 與大陸法系相比,英美法系多采不成文法,尤其是判例法,強調「遵循先例」原則;審判中採取當事人主義和陪審團制度,對於司法程序比較重視;法律制度和法學理論的發展往往依賴司法實務人員(尤其是高等法院法官)的推動,即法官實質上通過做出判決起到了立法的效果。普通法系的立法精神在於:除非某一項目的法例因為客觀環境的需要或為了解決爭議而需要以成文法制定,否則,只需要根據當地過去對於該項目的習慣而評定誰是誰非。比如說目前在美國為止其國內雖然制定了多部法典,但是多不像大陸法系國家一樣具有官方效力,往往是民間學術組織自行訂立,提供各州參考,只有各州立法機關通過法案決定這些模範法典在本州適用後,這些法典才具有法律效力。 英美法系起源於英國。在諾曼征服之後,英國國王為了統治的便利,在司法審判中大量適用各地的習慣法,加上源自法官要改變適用普通法而引起的不公平情況,另生成一套衡平法制度。衡平法的適用與普通法是兩套司法系統。經過法官(和以前的教士)長期的互相交流,形成了英國獨特的「普通法」,「普通法系」即由此得名。這種法律體系是英國社會內部自生自發的產物、是經驗主義的結果,因此許多具體的法律制度在注重邏輯概念體系的大陸法系人士看來顯得紛繁蕪雜、不成體系,從而難以為其它國家模仿或移植。最初是通過英國(以及後來的美國)的殖民擴張傳播的,故而當今英美法系的版圖與18、19世紀英美殖民地的版圖大致吻合。 英國與美國是英美法系的主要代表國家,但兩國間的法律也有相當大的差異。概括言之,英國法注重法律的形式而美國法則更關注法律的實質。 除了英美法系國家之外,英美法在當今世界其它地方也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國際貿易和海商運輸等方面。
編輯本段存在形式
社會學
從法社會學視角考察,法律有多種表現形式,「它可以是有組織的有序體,也可以是無組織的鬆散體」。古羅馬著名法學家烏爾比安認為,「在無成文法可循的情況下,那些長久的習慣常常被當作法和法律來遵守。」尤里安認為,「沒有理由不把根深蒂固的習慣作為法律來遵守(人們稱它是由習俗形成的法)。事實上,我們遵守它們僅僅是因為人民決定接受它們。那些在無成文法的情況下人民所接受的東西,也有理由為所有人所遵守。」而從法人類學、法史的視角考察,習慣法是法律的最早淵源形式,它先於國家的存在而存在。「有國家以前之社會及初期之國家,習慣幾佔法律之全部」。 「遠古時代的法律無一例外都是習慣法,部落法時代的法均為習慣法。早期的成文法也只是習慣法的匯編,羅馬的十二表法、兩河流域的烏爾納姆法典和漢漠拉比法典概莫能外。古希臘的法律、古羅馬王政共和時期習慣均為主要法源」。「隨著制定法日益發展,習慣法的地位開始下降,但也存在反復。羅馬帝政時期,制定法極為發達,習慣法地位很低。但在羅馬滅亡、北方野蠻民族入侵以後的中世紀,習慣法又成了主要的法律。」然而,自18世紀至19世紀之初,中央集權各國為謀法律的統一,大規模編纂法典,在理性主義思潮支配下,力圖將民法法規悉羅入而無遺。1804年的拿破崙法典,1811年奧地利民法典,皆有否認習慣法效力之傾向。至19世紀歷史法學說漸盛,排除成文法萬能之思想,1896年之德國民法關於此點未設規定,1907年瑞士民法第1條始明定習慣法對於成文法有補充的效力。
比較法
從比較法角度考察,直到今天,普通法國家司法所奉行的遵循先例原則,即遵循的是慣例(習慣)。例如,美國《統一商法典》也總是隨著商業習慣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是相反。在民法領域,「現代各國民法均承認習慣為法源之一」,一些國家的民法典中,還對習慣法的法源地位明文予以確認。例如,《瑞士民法典》第1條即規定,「凡依本法文字或釋義有相應規定的任何法律問題,一律適用本法。無法從本法得出相應規定時,法官應依據習慣法裁判;如無習慣法時,依據自己如作為立法者應提出的規則裁判」。《義大利民法典》第一條「法源說明」中亦明確地將慣例列為法源。在商法領域,習慣法的法律淵源地位更為突出,一些國家商法上甚至明確規定,沒有習慣時,方適用法律(制定法)。而在國際法領域,不成文的國際法一般規則作為國際習慣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現行立法
我國現行立法對習慣法的態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長期以來,習慣作為法源的作用是比較有限的,但亦並未禁絕。例如,1949年的《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53條的規定:「我國各少數民族均有保持或改革其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的自由。」現行憲法第4條第4款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現行《民族區域自治法》第10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上述規定為確立習慣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奠定了憲政基礎。在民事立法和司法方面,習慣法受到了尊重。例如,作為新中國建立後的第一部法律——1950年婚姻法在列舉禁止結婚諸情形的同時,規定「對其他五代以內的旁系血親間禁止結婚,從習慣」。 1951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關於贅婿要求繼承岳父母財產問題的批復》中指出,「如當地有習慣,而不違反政策精神者,則可酌情處理。」1953年6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關於不同民族男女結婚後所生子女應屬何族問題的復函》認為,不同民族結婚後所生子女應屬何族,「應根據群眾一般習慣決定」。 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相當一些法律、法規涉及到習慣法方面的內容。例如,《人民警察法》第20條要求警察「尊重人民群眾的風俗習慣」。《監獄法》第52條規定「對少數民族罪犯的特殊生活習慣,應當予以照顧」。《戒嚴法》第29條規定戒嚴執勤人員「尊重當地民族風俗習慣」。尤其應當指出的是,由於目前我國尚未誕生統一的民法典,民事立法處於分散、不完備的狀態,因此,習慣法補充民法法源的地位不可或缺,習慣法作為法源實際上已被我國民事立法所確立。例如,《民法通則》第151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根據本法規定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特點,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單行條例或者規定」。第1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婚姻法》第50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繼承法》第35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根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財產繼承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規定」。《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第14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物權法》第85條規定,「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第116條第2款規定,「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而《合同法》中共有9處提到適用交易習慣,或根據交易習慣確立,或存在交易習慣的則排除合同法一般條款的適用而優先適用交易習慣等內容。總之,當前在我國,習慣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有關少數民族的婚姻、繼承等方面以及某些涉外方面的規定所遵從的國際慣例。
編輯本段條件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各民族發展自己的語言,保持自己的風俗
1.外部要素:須有繼續不息,反復奉行之習慣存在。此項習慣,為全國人民所遵守者,則形成普遍; 2.內部要素:須為人人確信其有法之效力; 3.須系法規所未規定之事項,與制定法不矛盾; 4.須不違背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 5.須經國家(法院)明示或默示承認。例如,奧地利民法第10條規定,「習慣,須法典定為可以適用時,始可適用」;日本法例第2條規定,「習慣,僅限於為法令之規定所認,及關於法令無規定之事項,為有效」。最高審判機關(最高法院)的判例,常為習慣法之良好淵源。
編輯本段特點
行業性和地域性
民事習慣經常是分散、不統一的,每一個地區的民事習慣不盡相同,同一個地區的民事習慣也不盡一樣, 民族婚姻習慣法講演實錄
所謂「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正是民事習慣地域性的形象反映。因此,某一民事習慣往往只能適應特定地區或地域社會生活的調整需要,從一般意義來說,它不能普遍適應更廣范圍內的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面對跨地區、跨行業的糾紛時,習慣法的狹隘性很容易造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的情況。
非明示性
習慣法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的,通常是不成文的,外界不易了解。
穩定性
習慣法是由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反復實踐,自發漸進形成的,作為歷史的積淀,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有的習慣法的影響是如此的彌久,甚至可以延續上千年。事實上,正如古羅馬法學家赫爾莫傑尼安所認為的那樣,「那些由長期習慣確認了的並且被長年遵守的東西,同寫成文字的法一樣,被作為公民間的默認協議」。 民族婚姻習慣法講演實錄 正是由於某一行為積年累月,世代相傳,行之久遠,化於內心,積淀成為民間習慣,具有穩定性,才具有了法的效力。習慣法是由習慣發展而來的一種法的淵源,其功能主要在於彌補成文法漏洞。眾所周知,由於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立法者無法通過立法窮盡所有事項,成文法國家即使有了完備的民法典,也不可能做到對民事生活的一切關系都有明確規定。更何況社會生活總是不斷發展變化,將不斷產生一些新的關系、新的問題,無法從現行法中找到相應的規定,這就為習慣法留下了生存空間,民事習慣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彌補了國家制定法調控機制的不足,成為一種有效的補救手段和協同方式。 習慣法主要依靠民眾的普遍認可,依靠情感、良好的心理認同,價值利益取向的共同性和社會輿論來實施和維持,與國家法相比,不具有「強制性」,體現的是一種「同意權力」。因此,習慣法的實行成本明顯的小於國家法。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由於民事糾紛的可調和性、復雜多樣性等特點,從私法自治的角度出發,民事審判在追求公正、效率的同時,應當盡可能地遵從當事人自願原則,充分利用當地的習慣法公正地裁斷案件,這應當被列為審判方式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習慣法作為法源,其適用范圍主要體現在非處罰性的法律領域。在刑法領域,「罪刑法定」原則明確排除了習慣法適用的空間。習慣法最主要的適用領域是在民商法領域,此外,在行政法中亦偶爾有運用。例如,我國台灣地區《水利法》第1條規定:「水利行政之處理及水利事業之興辦,依本法之規定。但地方習慣與本法不相抵觸者,得從習慣。」但在行政處罰方面,台灣不承認習慣法的法源地位。
編輯本段規則
習慣法何以取得法律效力,學術界主要有國家認可說和社會公認說兩種觀點。中國、前蘇聯和大陸法系的國家持「國家認可說」為多,英國、美國的學者則多持社會公認說。規范法學派持國家認可說,社會法學派主社會力量說。但無論采國家認可說還是社會公認說,習慣法都具有上述的行業性、地域性、非明示性的特點,這決定了習慣法適用的困難。但是,「盡管習慣法具有神秘色彩使人不易覺察,但對於習慣法的出現、傳播和得到承認的方 式有所揭示並不是不可能的。」當前,我國司法實踐中經常涉及到習慣法的運用,但由於我國立法尚未確立習慣法適用的規則,各地司法機關在司法實踐中運用習慣法方面還處於比較混亂的狀態。因此,確立習慣法適用的規則顯得極為必要。法院適用習慣法通常應遵守以下規則。 習慣法
規則
1.法律對適用習慣法有明文規定的,從其規定。例如,在國際貿易場合,按照我國現行《民法通則》及《海商法》的規定,國際慣例、國際條約和國內法的適用順序是: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國內立法、國際慣例。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我國法律中的上述規定,與國際貿易法中的規定並不一致。例如,1964年的《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第9條第2款規定:「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凡本法與國際慣例有抵觸時,優先適用慣例」。 2.法律對適用習慣法無明文規定的,「當一般法與地區性、職業性等習慣發生沖突時,顯然是前者占優勢」即一般情況下制定法應優先於習慣法適用。法制統一原則是現代法治國家所奉行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建設法治社會的一項基本要求,其目的在於維護法律的位階,避免法律適用的紊亂,保障法律的尊嚴。為保證法制的統一,瑞士民法典以及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均規定了制定法優先適用的原則。制定法優先意味著如果法律已設明文規定,即無適用習慣法的餘地,只有法律無明文規定才可適用習慣法,「習慣僅有補充法律的效力,故習慣成立的時間,無論在法律制定之前或其後,凡與成文法相抵觸時,均不能認為有法的效力。」因此,按照其要求,在我國任何地方執法部門不得以照顧民族關系等為借口,以習慣法代替刑法,不得對民族地區存在的溺殺女嬰和拐賣婦女等刑事犯罪行為網開一面。 3.習慣法通常屬於不成文法范疇,但也有通過成文法予以規定的情況。例如,歷史上的《薩克森法典》或格阿提阿尼教會法匯編最初常常是對遺傳下來的習慣法規范的「私人」記錄。現代國家的法律中偶爾也會出現通過成文法認可習慣法的情況,如果成文立法中有習慣法的規定,則優先於不成文的習慣法予以適用。 4.當事人之間可以通過協議決定習慣法的適用。杜摩蘭在《巴黎習慣法評述》中,主張在契約關系中應該適用當事人自主選擇的那一習慣法。南非《習慣法適用法》(草案)中規定,「在決定是否適用習慣法時,法院可以給予當事人之間明示或默示的適用習慣法的協議以效力,除非法院確信這樣做是不適當的」。在當事人之間沒有關於決定習慣法適用方面的協議時,「法院可以適用與當事人或案件有最密切聯系的習慣法」,「在這種情況下,法院一般應考慮以下因素:當事人之間任何交易的性質、形式和目的;訴訟原因發生地;當事人各自的生活方式;為決定對於土地的利益的目的,該土地的所在地等等」。 5.習慣法查明是習慣法適用的前提,習慣法查明一般應遵守以下規則。 民族婚姻習慣法講演實錄 首先,習慣法查明奉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例如,我國台灣地區1924年上字第1432號判決,「習慣法則之成立,以習慣事實為基礎,故主張習慣法則,以為攻擊防禦方法者,自應依主張事實之通例,就此項多年慣行,為地方之人均認其有拘束其行為之效力之事實,負舉證責任。如不能舉出確切可信之憑證,以為證明,自不能認為有此習慣之存在。」為查明習慣法規則的存在或內容,法院可以參考以下材料:案例、教材以及其他權威性材料;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接受專家意見等。一般而言,如果無相反的證據,推定在有許可權的機關和團體的正式匯編中公布的慣例為已經存在的慣例。對此,《義大利民法典》第9條予以了明文規定。
不與法律沖突
其次,習慣法不得與強制性法律規范相沖突,同時,亦不違反公序良俗。古羅馬法學家傑爾蘇認為,「那 民族婚姻習慣法講演實錄
些不是由理性引進的,而是先因錯誤後因習慣而形成的做法,不再適用於其他類似案件」。《日本民法典》九十二條規定,「有與法令中無關公共秩序的規定相異的習慣,如果可以認定法律行為當事人有依該習慣的意思時,則從其習慣。」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2條則直接規定了,「民事所適用之習慣,以不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為限。」台灣地區曾有不動產所有人變賣不動產時其親屬有優先購買權的習慣,法院認定這種風俗不利於財產的流轉和社會資源配置利益的最優化原則,故其有背於公序良俗原則,此種習慣不能約束有關當事人,即該習慣無效。 再次,必須區別習慣法與偶爾的習慣。所謂習慣,是指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而形成的一種為人們自覺遵守的行為模式,即「多數人對同一事項,經過長時間,反復而為同一行為」,「習慣是一種事實上的慣例。其通行於全國者,謂之一般習慣。通行於一地方者,謂之地方習慣。至一般人所信行者,謂之普通習慣。適用於特種身份或職業及地位者,謂之特別習慣」。「與習慣法應嚴予區別的,系事實上的習慣,此僅屬一種慣行,尚欠缺法的確信。易言之,即一般人尚未具有此種慣行必須遵從,倘不遵從其共同生活勢將不能維持的確信。此種事實上習慣不具法源性,無補充法律的效力。」 最後,新習慣法優於舊習慣法。習慣法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受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習慣法在內容、形式、實施方式等方面都會進行著緩慢的變化,所謂的「一代有一代之約例」,「有立新之約」,正是形象地反映了習慣法的這種變化。根據「後法優於前法」的法理,應當優先適用新的習慣法。

⑶ 國家的物權法與地方的行政法規誰是上位法

所謂上位法,是指效力位階相對較高的法律。在法律效力等級問題上,中央立法構成上位法,地方立法構成下位法。因此,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以及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高於地方立法機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以及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政府規章)。
物權法作為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與地方行政法規相比,效力等級更高,屬於上位法。地方行政法規規定與物權法規定相沖突的,應當以物權法規定為准。

⑷ 我國的法律制度

1、行政訴訟法律制度:是規定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加人參加審理行政回案件中進行的各答種訴訟活動所應遵循程序制度的總和。
2、民事訴訟法律制度: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法院與訴訟參與者人的各種民事訴訟活動和訴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合義制度、迴避制度和公開審判制度是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
3、刑事訴訟法律制度: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制度的總和。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訴訟管轄、訴訟參與人、訴訟強制措施、訴訟程序等。
4、仲裁法律制度:是調整在仲裁過程中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制度的總稱。是發生爭議的雙方當事人,根據其在爭議發生前或者發生後所達成的協議,自願將爭議提交中立的第三者居中評斷是非並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式。
5、調解法律制度:是指發生糾紛的當事人在第三者的主持下,互相協商、互諒互讓,依法自願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一種活動。我國的調解制度包括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

⑸ 《民法通則》究竟是屬於法律還是行政法規

《民法通則》屬於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圖冊
1986年4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頒布。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頒行的民事基本法,是中國民事立法的重要里程碑,被譽為中國的「權利宣言」。它承繼了中國自清末以來變法圖強以復興中華民族的理想,開啟了新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基礎,為我國民事法律體系的逐步完善提供了基本前提與依據。

近二十年來,社會各個方面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民法通則》又暴露出了許多新的缺陷,並且越來越突出,可以這樣說,《民法通則》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已經完成了其特殊的歷史使命,從《民法通則》中的種種缺陷,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修改《民法通則》已非常迫切,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修改《民法通則》,制定民法典要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進行,否則,從某種程度上說「惡法」,比無法的危害會更大。

立法機關對《民法通則》起草的進程計劃明確,爭取1986年春季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為此要求在民法草案四稿和法工委提出的八個問題意見的基礎上,由起草小組成員分工盡快寫出條文,由起草小組集體討論後修改,廣泛徵求意見後,再修改。在起草過程中,民主與集中交叉反復,集思廣益,《民法通則》最終反映和集中了多方面的意見。

為了制定一部優秀的民法典,全社會尤其是立法、司法、法律理論界的專家們都應共同努力,應加強對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大陸法系的代表國家法、德、日民法典、民法理論的研究,同時應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尤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情況進行研究、論證,將《民法通則》的種種缺陷予以修改,刪除掉那些與市場經濟不符內容,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補充、完善國外科學的、先進的民事法律制度,共同為制定一部完善的、科學的、先進的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有中國特色的優秀民法典。

《民法通則》的頒布,為民事司法提供了根本性的法律根據,為司法解釋提供了法律依據。《民法通則》頒布後,經濟體制改革有了進一步發展,1988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共200條。法官和學者簡稱其為「二百條」。
產生的相關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圖冊
1985年6月法工委召開的座談會的名稱是民法總則座談會,在座談和起草過程中,有了改變名稱的建議,提出了民法通則、民法總綱、民法綱要三個名稱,各有不同的理由,其共同點是內容要超出民法總則的范圍,解決實踐中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當時作為民法組成部分的法律已經有婚姻法、繼承法、經濟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等,缺少的主要是民法總則、物權和關於侵權責任的立法,物權法的起草難以提到立法議程,於是就決定起草以總則內容為主,兼顧分則內容的民法通則。從《民法通則》的內容可以看出,突出了民法總則方面的規定,對民法分則的問題都涉及到了,但詳略有很大不同。對物權和債權的主要問題作了簡要的規定;將人身權單獨規定一節,突出了對人身權的保護;民事責任一章突出的是侵權責任。另外,監護問題當時還沒有法律,規定得就詳細些;對知識產權作了提示性規定。《民法通則》還規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如此突出借貸關系,是因為實踐中這方面的問題很突出。當時有法官建議簡要規定借貸問題,即使規定一條,也便於最高人民法院依據《民法通則》作司法解釋,使裁決借貸案件有法可依,《民法通則》第90條關於借貸的規定就是這樣產生的。

一、規定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重在鞏固改革成果
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是否民事主體,至今還有不同的看法,《民法通則》起草時也有不同意見。從民法原理上難說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是民事主體,立法機關主要是從政策上考慮問題。當時農村承包經營已在全國實行,個體工商業有很大發展,這樣重大的政策問題應當用民事基本法的形式確定下來。《民法通則》規定了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的經營者與其家庭成員的財產和責任關系,這樣規定就為解決有關糾紛提供了了法律根據。討論的結果是將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規定為第二章公民(自然人)中的第四節。

二、規定個人合夥重在體現當時的政策
改革開放初期出現了形式繁多的經濟組織,有令人眼花繚亂的感覺,從民事主體角度看,歸結起來不外是獨資、合夥和法人三大類,但是在《民法通則》中如何規定並不簡單。在立法上遇到的問題之一是合夥的法律地位。對此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應當規定合夥為民事主體,另一種意見認為合夥是合同關系。立法機關的主導意向是規定個人合夥重在體現改革開放政策,是否民事主體的理論問題,以後由學者繼續研究。最後確定將個人合夥規定在第二章公民(自然人)中的第五節。

問題之二,是否規定合夥的財產歸合夥共有,這在民法上本來是個常規性問題,但是對此《民法通則》沒有直接作規定,而是規定為:合夥人投入的財產,由合夥人統一管理和使用;合夥經營積累的財產,歸合夥人共有(第32條)。這條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人們將共有誤解為公有,影響人們投資經營合夥的積極性。規定合夥人投入的財產由合夥人統一管理和使用,實際效果和共有沒有根本區別。
問題之三,如何區別個人合夥與僱工大戶?當時已經出現了個體工商戶僱工一二百人的情況,當時對此稱為僱工大戶。《民法通則》第30條規定,合夥是指兩個以上的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共同勞動。規定合夥人共同勞動,就排除了僱工大戶。當時對僱工大戶在政策上還看不清楚,就沒有作規定。

三、規定法人聯營重在劃清民法與經濟法的界限
《民法通則》第三章法人,其中第四節有三個條文(第51-53條)規定聯營問題。在改革進程中,出現了三種聯營的基本形式,一是緊密型聯營,實際上是共同出資,建立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二是半緊密型聯營,實際上是共同出資,建立合夥性質的企業,三是鬆散式聯營,實際上是建立長期的合同關系,學者對此分別稱為法人型聯營、合夥型聯營、合同型聯營,《民法通則》第51-53條規定的就是這三種聯營形式。用傳統民法觀點看,這三條規定的性質分別是法人、合夥與合同,按照常規不應當規定在一起。對《民法通則》這樣規定我的理解是:第一,規定聯營反映了改革的現實,使聯營關系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發生糾紛時有法可依。第二,將個人合夥與法人合夥分別規定,就排除了個人和法人之間的合夥,這是因為對個人和集體企業或者國有企業合夥,關繫到重大決策,需要慎重,暫不作規定。第三,在討論《民法通則》草案時,有主張「大經濟法」的學者認為聯營是經濟法問題,《民法通則》不應當規定聯營。立法機關堅持在《民法通則》中規定聯營,實際上是肯定了聯營是民事法律關系,不是經濟法律關系,這樣就在法律上進一步劃清了民法與經濟法的界限。
指導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這是我國一貫的立法指導思想,在1985年12月召開的民法通則草案座談會期間,彭真委員長和彭沖副委員長都講了這個問題,指出: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以實踐為根據;要從實際出發,解決實際問題;要體現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

2、既要總結中國的經驗,又要借鑒外國的立法。

3、經濟關系由民法、經濟法、行政法分別調整,不能由某一個法律部門統一調整。

4、內容要簡明,文字表達要在准確中求通俗。

5、立法要完備,但是要分清輕重緩急。制定《民法通則》不是不要民法典,以後條件成熟的時候再制定民法典。
重點內容的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圖冊
民法調整對象的確定
關於民法的調整對象問題,在社會主義國家是法律部門劃分的一個問題,所涉及的主要問題是,民法和經濟法的界限如何確定,對這個問題前蘇聯學者經過長期爭論,最後在1961年的《蘇聯和各加盟共和國民事立法綱要》中明文規定了民法的調整對象。我國在改革開放不久就討論民法的調整對象,接著發生了民法與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爭論,有不同觀點和方案,主要分歧表現在被稱為「大經濟法」和「大民法」兩種對立的主張,主張大經濟法的理論上影響最大的是縱橫統一說,該說認為經濟管理關系(縱向經濟關系)和企業之間的經濟關系(橫向經濟關系)應當由經濟法統一調整。主張大民法的理論上影響最大的是商品關系說,該說認為商品所有關系和商品交換關系應當由民法統一調整。《民法通則》起草時,肯定商品關系由民法調整無異議,不同的意見是,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否僅限於商品關系。佔主導地位的意見是基本參考《蘇俄民法典》 ,財產關系以平等劃線,人身關系限於用民法方法調整的人身關系,據此形成了《民法通則》第二條規定的: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這條規定和蘇聯民事立法綱要的表述和內涵都不同,該綱要和1964年的《蘇俄民法典》前言的表述均為:「蘇維埃民法調整在共產主義建設中因利用商品貨幣形式而產生的財產關系,以及與這些財產關系有關的人身非財產關系。」《蘇俄民法典》第2條用4款規定民法典調整的關系,其中第三、四兩款規定,行政、稅收、預算方面的財產關系和家庭關系、勞動關系、土地關系都不由民法調整。與《蘇俄民法典》不同,《民法通則》包括了婚姻家庭關系、監護關系、土地關系、知識產權關系,但是對已經有單行法的,主要是提示性或者原則性的規定。

法人原則上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民法通則》關於法人的規定和德國、蘇聯等國家的規定不同。一是《民法通則》明確規定了法人應當具備的條件,而且規定的條件比較嚴格。規定法人應當「依法成立」,這個規定直接涉及私人經濟組織能否取得法人資格,是個政策性問題,這樣規定便於實踐中根據情況靈活掌握。二是無限公司是否具有法人資格,對此外國法有不同的態度,起草過程中有不同的意見。《民法通則》第36條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這條規定的基本精神是,法人原則上應當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在企業法人部分明文規定企業法人的條件之一是「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第41條),又規定「法律另有規定的除。」(第48條),這樣規定是留有靈活掌握的餘地。

《民法通則》用了民事法律行為和民事行為兩個概念
民法通則中是否沿用傳統的法律行為概念?對這個問題有三種意見:一是用法律行為,二是用民事法律行為,三是用民事行為。主張用民事法律行為的理由是,法理學上已經使用了法律行為概念,擴大了法律行為的內涵,用民事法律行為是為了與法理學上的法律行為相區別。另外,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行為,是為人們樹立一個行為標准,這個標准體現在《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條件。主張用民事行為的意思是用民事行為代替法律行為概念,民事行為與法律行為的內涵相同。用民事行為的理由有二:一是為了明確行為的民事性質,與行政行為相區別。二是為了避免傳統民法理論上將法律行為歸於合法行為,同時又將無效的法律行為歸於法律行為的缺陷。後來在《民法通則》中採用了民事法律行為和民事行為兩個概念。

「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概念的提出
《民法通則》是否使用物權包括用益物權概念,起草時進行了討論,學理上沒有原則性分歧,對在《民法通則》中是否用物權概念作了斟酌,達成了共識。鑒於當時人們對物權概念比較生疏,擔心因為物權概念問題影響《民法通則》通過,於是就有學者提出《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一節的標題定為:「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這是個立法技術問題,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概念,這也可以說是我國國情吧。

國有企業經營權的確立
《民法通則》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對國家授予它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經營權,受法律保護。這條規定是實行經濟體制改革,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的反映,改變了過去使用的經營管理權概念,去掉管理二字與否具有質的差別。國有企業的經營權問題是民法問題,還是經濟法問題,是民法與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爭論的問題之一。有的主張大經濟法的學者認為,經營權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產生的,不是民事權利。還有學者說:國有企業姓「國」不姓「民」,經營權應當放在經濟法中。主張大民法的學者認為經營權產生的根據和經營權本身不是同一個含義,經營權是民事權利,具有物權性質。有一次討論《民法通則》修改稿時,有位學者強調說,我參加這次討論會,就是為了堅持《民法通則》要有「經營權」這個概念來的。最後,立法機關採納了民法學者的意見,落實在《民法通則》第82條。

專節規定人身權
《民法通則》第5章為民事權利,其中第4節為人身權。起草時有學者提出,應當突出人身權,應當寫具體些,理由是我們國家過去對人身權保護不夠,發生過不少隨意侵犯人身權的情況,大家都贊成這個意見。第4節有8個條文,應當說在當時條件下寫的比較細致。在第6章民事責任「侵權的民事責任」一節,對侵害人身權的責任作了具體規定。

過去民法學界長期否定並批判西方國家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在起草中對是否規定精神損害賠償進行了討論,主流觀點是肯定的,但是在條文中沒有直接用「精神損害賠」概念。《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這里規定的賠償損失包含了精神損害賠償。

八專章規定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否獨立成章,有不同意見。反對獨立成章的主要理由是,理論上不成體系,與整個民法不協調。贊成獨立成章的主要理由,一是民事責任獨立成章提高了民事責任的地位,有利於加強對民事權利的保護,人們也容易理解;二是責任與義務的性質不同,將責任獨立出來理論上沒有問題。在1985年12月的《民法通則》座談會上,有的法官說法院很歡迎這一章,能解決實踐中無法可依的問題。

這一章規定的違反合同的責任,不限於違反經濟合同的責任,在內容上具有總括性,有的條文更能體現商品經濟的要求,在討論民事責任時分歧較大的問題是,違約責任是否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一種意見認為,違約責任不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除了不可抗力以外,違約的都要承擔責任。另一種意見認為違約責任也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了三款,後來學者對這一條的理解不同,有的學者認為從綜合分析三款的內容看,違約責任是過錯責任,有的學者認為是嚴格責任。

訴訟時效概念的沿用與內容的變革
《民法通則》借鑒了《蘇俄民法典》的訴訟時效概念,沒有借鑒《德國民法典》的消滅時效概念。參考《蘇俄民法典》,沒有規定取得時效。《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的內容與《蘇俄民法典》不同,《蘇俄民法典》規定,國家組織關於返還被集體農庄、其他合作社組織、社會團體或者公民非法佔有的國家財產的請求,不適用訴訟時效(第90條第1款第2項)。《民法通則》沒有作類似規定。對這個問題,起草中沒有不同意見。

⑹ 求一篇關於法學專業的實踐論文

論文摘要
民事行為制度作為大陸民法的重要制度之一,蘊涵維護意思自治和限制意思自治的雙重內容。其中,無效民事行為制度旨在維護意思自治而限制意思自治,因此需要運用無效民事行為轉化制度來緩和存在諸多無效民事行為的現實矛盾。通過結合各國家與地區的立法和判例,建議我國構建無效民事行為轉化的一般性制度和具體規則,並對物權法與債權法兩個領域進行針對性分析,嘗試證成我國引入無效民事行為轉化制度的可能性。

論文關鍵詞 民事行為 無效 轉化 物權法 債權法

1986年《民法通則》第58條規定了7種民事行為無效的情況。1999年《合同法》第52條將合同無效的情況限縮成5種。1999年《合同法解釋(一)》第4條將導致民事行為無效的法律位階限定於法律和行政法規。2009年《合同法解釋(二)》第14條進一步將導致合同無效的規定限定於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雖然立法上企圖對無效民事行為的判斷標准進行精確,但目前為止,效力性規定和管理性規定的識別仍舊是模糊的,從而導致司法實踐的諸多困難。一方面,效力性規范多用「應當」「必須」等術語表示,但是用此表示的規范卻並非都是效力性規范。此外,管理性規范中涉及公共利益的一些規定,也可能在實踐中直接適用《合同法》第52條第4項的規定,而被認定為無效。實際上,無效民事行為轉化制度已在我國司法中被運用。如《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的解釋》第11條規定:「未經相關部門批准,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人訂立的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合同無效」。但根據本解釋第13條規定,如果有關部門在起訴前,將該塊土地劃撥與受讓方,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的無效合同可以按照補償性質的合同處理。立法者的意圖在於「第13條正是運用了無效民事行為轉化制度將無效的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轉化為補償性質的合同。」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46條也將無效的合作建房關系轉化為借貸關系。但是,上述專門性規定的普適性畢竟有限,要解決無效民事行為轉化的混亂現狀,筆者認為我國亟需構建正式的無效民事行為轉化制度。

無效民事行為轉化制度可以適用於民法各個領域,我國應在未來的民法典總論中規定一般條款,以統領整個民法領域,為一切可能的轉化創造制度條件。通過對各國家與地區的立法、學說中的成功轉化經驗和我國實踐中經常出現的案例的總結,在各分則中規定特別條款。借鑒域外的先進經驗,並結合我國的具體制度,筆者接下來對物權法和債權法兩個領域的無效民事行為轉化制度的運用進行探討。

一、物權法上的無效民事行為轉化

物權法定原則決定了物權法許多條款都具有強制性,一旦違反,民事行為無效,這為無效民事行為轉化制度的運用提供了很大空間。

(一)無效的不動產抵押轉化為保證不動產抵押必須登記才能生效,未登記,不動產抵押設立無效。無效的抵押可以轉化為在抵押物價值范圍內的保證。雖然此時債權人失去了對特定財產的優先受償權,但獲得了擔保人以其全部財產保障原抵押財產價值范圍內債權平等實現的機會。而保證人保證的范圍也在原抵押財產價值范圍內,未增加其義務。但是此時的保證人應該是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因為債務人本來就需用自己全部的財產保證債權人債權實現,轉化無益。轉化後的保證是一般保證還是連帶保證?一般保證,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而連帶保證,保證人在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就須履行保證責任。在抵押中,只要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債權人有權立即實現抵押權,可見連帶保證與抵押權實現相似,故應將無效的抵押轉化為連帶保證。

(二)違反物權法定的物權行為轉化為債權行為物權法定原則決定了物權的種類和內容嚴格依據法律規定,如果當事人設立了法律上未規定的物權,民事行為無效,但此時無效的物權民事行為可以轉化為債權行為。如《德國民法典》第1059條規定:用益權不得轉讓。用益權可以由他人行使。據此,用益權之讓與無效後德國判例將其轉化為使用權之委任。再如,當事人在動產租賃合同中約定承租人對此動產享有物權上的優先購買權。由於我國物權法上沒有動產優先購買權的規定,此約定無效。但此種約定可以轉化為債權法上的優先購買權。

(三)無效的質押轉化為抵押質押權的設立必須由質押人向質權人交付標的物,但在現行的民商事活動中卻會出現許多未交付標的物的情形,此時質押權設定無效,但我國承認動產抵押,為民事行為的轉化提供了契機。無效的質押可以轉化為動產抵押,因為質押和抵押都是用特定財產擔保債權人債權實現。

德國判例將土地所有權讓與無效,轉化為地役權之設定。這一判例在我國無適用空間,我國土地所有權只能歸集體和國家所有,私人之間對土地所有權的轉讓行為屬無權處分行為,前文已經論述,此種民事行為已導致第三人利益受損,所以不得轉化。此外德國還有判例認定無效的質權轉化為留置權。質押權的設定需採用書面形式,缺乏法定形式,質押權無效。無效民事行為的轉化需考慮當事人意思。特別是解釋轉化,就是由事人意思直接推動。而留置權是法定權利,權利的行使由法律推動,如果符合留置的條件,即使相對方反對,認為其本無留置意願,也不會阻止留置權行使,所以無效的質押不能轉化為留置。我國澳門地區「民法典」將分層所有權設定無效轉化為共有。我國大陸與分層所有權制度相同的是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澳門地區此種轉化規范在大陸是否適用?這一制度在大陸僅有的存在空間就是針對「筒子樓」。但隨著我國大陸住房制度的改革和房地產市場的不斷繁榮,「筒子樓」已逐漸淡出歷史舞台,此轉化制度在大陸幾乎無生存空間。

二、債權法上的無效民事行為轉化

債權法崇尚意思自治,但合同行為仍然要受到強制性規范的限制,因此需要一定的無效民事行為轉化空間。

(一)無效的債務承擔轉化為第三人代為清償債務承擔需要債權人同意,未經債權人同意,債務承擔無效,但無論債務承擔還是第三人代為清償都是第三人幫助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這兩種民事行為追求的經濟利益一致。債務承擔需要債權人同意是為了防止有資力的債務人脫身此債務,換上無資力的第三人承擔債務,以保護債權人利益。轉化為第三人代為清償,消除了民事行為對債權人利益侵害的瑕疵,非但債務人未脫身於債務,還為債權人實現債權增加了保障砝碼,對於債權人而言,何樂而不為,所以此轉化可以允許。
(二)無效的本約轉化為預約預約是指約定將來訂立本約的契約。我國法律中雖然未對預約明確規定,但是司法實踐中已承認其效力。若本約因缺乏法定形式或未交付標的物無效,本約可轉化為類似的民事行為,但無類似的民事行為可以轉化為預約。預約是否應採用與本約相同的形式,各國各地區立法規定不一,如《義大利民法典》第1351條規定預約必須符合本約的形式要求。我國澳門地區「民法典」第404條規定預約不需要符合本約的形式要求。前文已就形式對民事行為效力的影響進行論述,若形式是為保護當事人利益,則本不該將形式作為強制性規定,若形式是為了保護公共利益,則此時的合同僅是預約,無論預約效力是強制磋商還是強制締約,是否能訂立本約尚不知曉,更不能說此預約已對外部產生不利益。預約的效果只是朝著本約的方向進行,但與本約相差仍然很大。所以預約不需要具備形式,本約可以轉化為預約。

(三)租賃期在六個月以上,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德國判例將無效的保證合同轉化為債務之承擔。梅迪庫斯也有限地贊同「無效的保證,只有在具備債務承擔的實體要件,承擔人具有自身的、直接的經濟利益時,才應認為存在債務承擔行為。」筆者認為此種轉化加重了當事人負擔,不能轉化。債務承擔分為免責的債務承擔和並存的債務承擔,免責的債務承擔使債務人完全脫身於債務,承擔人獨立支撐債務的履行;即使並存的債務承擔,承擔人與債務人也是連帶關系,即債權到期,債務人和承擔人履行債務無先後順序。而保證責任的承擔是以債權人首先向債務人要求履行為前提,在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才承擔責任,所以將無效的保證轉化為債務之承擔加重了保證人責任,不能轉化。

三、結語

憑借本文的短短篇幅,可能還是無法對構建無效民事行為轉化制度進行全面詳細的闡釋,但筆者認為,該制度的最終目的旨在保障意思自治的同時,維護市場活動的交易安全以及維護無過錯方的利益保障,無疑是未來我國民法制度發展中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國應早日制定無效民事行為轉化的一般性制度與具體規則,以完善無效民事行為轉化制度。

⑺ 什麼叫同位階的法律規范

同位階的法律規范是指有同等地位的國家法律法規制定機關制定的法律法規。內比如:均為全國人大制定容的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擔保法。這些法律由於存在特別法與一般法,先法與後法的關系,多數都存在優先適用問題。如果均為一般法,後法優於先法,如果一個是一般法,一個是特別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而不是後法優於先法。

因此,說「同位階的法律規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不正確的,如果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就不存在誰優先於誰的問題、誰取代誰的問題了。

###############

當然不能選擇D,同位階的法律規范肯定有先後順序,這時新法優於舊法,同位階的法律一般也存在特別法和一般法的規定,因此,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因此,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肯定是不對的。比如:民法通則中規定欺詐等民事行為屬於無效民事行為,合同法則規定為可撤銷的合同。這時,兩個法律均為全國人大制定並實施的,均為同位階的法律。

合同法屬於後法和特別法,當然優先於民法通則,如果這時說兩者存在同等法律效力,那麼,我們如何適用法律?法官可以一會兒說無效,一會兒說是可撤銷或有效嗎?超過一年未行使撤銷權,可撤銷合同是有效的哦!

⑻ 關於公司的規定有沖突時是先用民法通則還是公司法

關於公司的規定有沖突時是先用公司法。法的適用基本原則有:上位法優於下位法。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具有相同位階效力的法律之間),如《民法通則》與《公司法》都有關於企業法人的規定,但有關公司法人的法律問題,應先適用《公司法》的規定,在其沒有時才適用《民法通則》關於法人制度的規定。強行法優於任意法(針對同一事項存在效力等級相同的強行性規范與任意性規范時適用此原則)。法律文本優於法律解釋。《物權法》與《合同法》是同一位階的法律,排除上位法優於下位法與法律文本優於法律解釋,可根據具體情形參照上述原則選擇適用。

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多少編1260條

民法典是我國第一次對法律用法典稱謂,意義重大,位階較高。與它不相稱或相抵觸的刑事法、行政法、商法、社會法在具體運用時應該以民法典的規定為准,其他部門法應急速修改,以與民法典配套成龍,體現法律體系內部的統一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一共七編,一共一千二百六十條。七編的內容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⑽ 立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的立法必須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體現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衡量立法質量的最根本標准。你知道立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嗎?下面,我來為你介紹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

《一)立法必須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和規定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依法治國,歸根結底是依照憲法治國。維護法治的權威,首先是維護憲法的權威。憲法明確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和規定,是立法必須始終遵循的一條最重要的原則。

憲法對黨和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了完整、准確的規定,這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憲法的基本原則,是憲法的靈魂,是立國之本,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基礎。不論是制定法律,還是制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都必須始終堅持和維護憲法的基本原則,而不能損害憲法的基本原則。同時,憲法的各項規定,也都是立法必須嚴格遵循的,任何立法都不能同憲法相抵觸。

(二)立法要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單一制國家。維護法制統一,是維護國家統一的重要保證。憲法規定:“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維護法制統一,首先要從立法做起。一切立法活動,都必須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依歸,否得以部門利益、地方利益等局部利益凌駕於國家整體利益之上,不得在立法中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所有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下位階的法不得同上位階的法相抵觸,同位階的法之間也要互相銜接和一致。為此,我國進一步完善了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備案審查制度。如果出現與憲法和上位階的法相抵觸或同位階的法之間不一致的,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有關國家機關有權依法予以改變或者撤銷。

(三)立法應當體現人民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人民群眾參與國家立法活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民群眾通過民主選舉各級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參與立法工作,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二是國家機關在立法活動中,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包括將草案向社會公布公開徵求群眾意見和召開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等各種形式,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以使制定出來的法律、法規真正體現人民的意志,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四)立法要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范社會關系

立法必須從調整社會關系的客觀實際出發,符合實際需要。堅持立法從實際出發,最根本的是堅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革開放將是一項長期的方針政策,這就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在立法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總結自己的經驗,將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經驗上升為法律。外國的經驗只能起參考借鑒作用,決不能照抄照搬。

堅持立法從實際出發,要落實到科學、合理地規范社會關系。一方面,要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做到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另一方面,要科學、合理地規定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做到權力與責任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法律、法規、規章的質量和效能。

(五)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

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依法治權,做到各國家機關嚴格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職權。國家機關的立法活動也不例外,應當在法定的范圍內進行。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一項重要原則。依法進行立去活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立法應當遵循法定的許可權;二是立法應當遵循法定的程序。憲法、立法法和有關法律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各自許可權和程序都作了明確規定,一切立法都必須嚴格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作出規定,遵循法定程序,不得越權和違背法定程序。立法法明確規定,凡超越許可權、違背法定程序制定的法律、法規、規章,有關國家機關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予以改變或者撤銷。

國家立法的目的

法律是全體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是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體現人民共同意志、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應有之義。

以人為本、立法為民是我國的立法理念,我國的立法工作始終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從人民的發展要求中獲得動力。同時,正確把握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現階段群眾共同利益、不同群體特殊利益的關系,正確反映和統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而以人為本、立法為民絕不僅僅是一個理念,更是真實的立法實踐。它實實在在地體現在了我國每一部具體法律中和每一部具體法律的立法過程中。

首先,立法機關始終堅持把維護和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作為制度設計的前提和根本,正確把握權力與權利、權力與監督、權利與責任的關系,在立法賦予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應有的權力的同時,強化對公民、法人合法權利的保護,強化對公權力的規范與制約,強化包括民主監督在內的各項監督制約。

其次,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已成為立法工作的根本原則,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了強大的民意基礎。經歷8次審議的物權法,刷新了我國立法史上單部法律案審議次數的最高紀錄,成為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典範。勞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車船稅法等一部部事關人民切身利益的立法,讓人記住的不只是法律本身,更是各方精彩紛呈的激辯過程,人民積極、有效地參與讓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程序不斷完善、意義不斷深化。

最後,日益健全完備的民生立法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民生立法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當前中國現實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法律依據。近年來,我國的民生立法已駛入快車道,從解決“上學貴”的義務教育法,到消解“就業難”的就業促進法;從規范勞動關系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到推進社會福利的社會保險法、公益事業捐贈法;從保護全體人民身體健康的食品安全法,到維護特殊人群權益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立法機關正在抓緊制定的社會救助法、住房保障法、社會福利法等等,這些民生立法彰顯了我國立法以人為本、立法為民的精神實質。

《立法法》對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

一、進一步堅持和加強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努力實現立法決策與黨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重大決策相結合。

要通過立法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對立法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重視立法工作,努力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

二、立法應當切實地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反映人民意志。

當前在立法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輕重失衡的傾向,概括起來講就是重治民輕治官,行政機關的權力與責任失衡,老百姓的權利與義務失衡,人民群眾對我們某些立法中存在的“部門利益法制化”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法律、法規,應該也必須充分體現人民的共同意志,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這是社會主義法的本質決定的。

三、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進一步做好新時期的立法工作,促進立法質量的不斷提高。

四、要加強立法監督工作。

加強和完善立法監督,是我國法制建設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法制建設事業的發展,立法數量將越來越多,法規重復,紛繁龐雜、矛盾、不協調的情況也愈加嚴重。光講立法,不重視監督,法律內部矛盾會使立法的效用大大降低。全國人大會、國務院以及省級人大會應高度重視立法監督工作,把它放到與立法同等重要的地位看待。

五、把立法工作和法律貫徹實施的監督工作結合起來。

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立法工作有了長足進展,基本上改變了過去無法可依的局面,但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糾甚至徇私枉法、執法違法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的地方還相當嚴重,損害了國家法制的權威和尊嚴,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李鵬委員長在去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參加浙江代表團的討論時第一次提出,要把監督工作放在與立法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去年全國人大會的工作要點也對此作了明確規定,提出了新的重要指導思想。去年全國人大會圍繞黨的中心工作,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大事,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對產品質量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森林法和義務教育法開展了執法檢查,計劃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具體。檢查工作中堅持真抓實干,講求實效,不斷探索新的措施。如把執法檢查和對法律的修改調研工作結合起來,建立跟蹤反饋制度,使立法及時、靈敏地反映現實生活,規范現實社會關系,發揮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歡:

1. 道路交通安全法全文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2. 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3. 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內容

4. 什麼是憲法的基本原則 憲法的原則簡介

5. 什麼是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的特徵

熱點內容
法是社會本質的要求 發布:2024-09-19 06:17:07 瀏覽:637
清末司法改革 發布:2024-09-19 06:12:16 瀏覽:245
社會與法2017迷情 發布:2024-09-19 05:44:15 瀏覽:648
勞動法職工必要的休息時間 發布:2024-09-19 05:32:04 瀏覽:31
律師合同交底法律服務 發布:2024-09-19 05:19:35 瀏覽:887
廣告發律師 發布:2024-09-19 05:05:36 瀏覽:110
法社會學譯叢 發布:2024-09-19 03:39:33 瀏覽:996
江州區法院 發布:2024-09-19 03:31:18 瀏覽:517
行政法中見證人 發布:2024-09-19 01:29:42 瀏覽:536
新聞侵權與法律責任 發布:2024-09-19 01:10:25 瀏覽:574